-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44147-2024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24 07:44:46
- GB/T44147-2024
- 现行
标准号:
GB/T 44147-2024
标准名称: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The method of performance testing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4-06-29 -
实施日期:
2025-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下载大小:
1.74 MB
标准ICS号:
化工技术>>71.040分析化学中标分类号:
仪器、仪表>>仪器、仪表综合>>N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部分标准内容:
ICS 71.040
CCSN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147—2024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The method of performance testing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atomicfluorescencespectrometer
2024-06-2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5-01-01实施
GB/T44147—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指导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志恒、舒迪、唐一川、汪正范、刘欣、邢志、王成远、宗林茂、刘海涛、陈国伟芦楠。
1范围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本文件描述了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的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4147—2024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842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32267分析仪器性能测定术语JJG1151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3术语和定义
GB/T32267、JJG11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基线漂移baselinedrift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时间内,基线的缓慢变化。[来源:GB/T32267—2015,2.20]3.2
分离度resolution
相邻两色谱峰的分离程度,即两个组分保留时间之差除以其平均峰宽值。[来源:GB/T32267—2015,7.47,有修改]3.3
长期稳定性long-term stabilityn
仪器在较长时间内不同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连续测量同一样品的结果的稳定程度。注:一般以测定值结果的合并相对标准偏差表示。[来源:GB/T32267—2015,6.30]4试剂和材料
4.1盐酸(HCI):优级纯。
4.2硝酸(HNO3):优级纯。
4.3氢氧化钾(KOH):分析纯。
GB/T 44147—2024
4.4硼氢化钾(KBH4):分析纯。
4.5磷酸二氢铵(NH1H2PO4):分析纯。4.6氨水(NH3·H2 O):分析纯。4.7水: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实验室一级水。4.8试验用标准储备溶液,均使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进行逐级稀释。砷酸根[As(V]、亚砷酸根[As(III))、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砷甜菜碱(AsB)、砷胆碱(AsC),制备方法按附录A。4.9氩气:符合GB/T4842要求,体积分数≥99.99%。4.10载流:盐酸与水按体积比5:95混合均匀。量取50mL盐酸,缓缓加入950mL水中。4.11还原剂:硼氢化钾-氢氧化钾溶液,称取5.0g氢氧化钾溶于约200mL水,加入20.0g硼氢化钾并使之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用时现配。4.12流动相包括以下3种:
a)等度流动相:磷酸二氢铵溶液(15mmol/L):称取1.70g磷酸二氢铵,溶于1000mL中,以氨水调节pH至6.0,经0.45μm水系滤膜过滤后,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脱气30min;流动相A:磷酸二氢铵溶液(2mmol/L):称取0.23g磷酸二氢铵,溶于1000mL水中,以氨水b)
调节pH至8.5,经0.45μm水系滤膜过滤后,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脱气30min;流动相B:磷酸二氢铵溶液(60mmol/L):称取6.90g磷酸二氢铵,溶于1000mL水中,以氨c
水调节pH至8.0,经0.45μm水系滤膜过滤后,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脱气30min。5仪器
5.1分析天平,准确度级别为I级,实际标尺分度值不大于0.1mg。5.2砷(As)原子荧光专用空心阴极灯。5.3超声波清洗器:功率P≥500W,超声频率40kHz~130kHz。溶剂过滤器:抽气速率不小于30Lmin。5.4
55微孔滤膜:水相0.45μm
5.6进样阀:带100μL定量环。
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微量进样针或液相自动进样器:进样量大于100pL。5.8
6工作条件
6.1环境温度:15℃~30℃。
6.2相对湿度:小于80%。
6.3供电电源:交流(220土22)V,频率(50土1)Hz,并有良好接地。6.4室内明亮且无日光直射、整洁、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有良好的通风装置。6.5无影响仪器使用的振动和电磁干扰。7性能指标的测定
7.1试验条件
7.1.1在试验前将仪器预热30min并调整至最佳工作状态。7.1.2设置负高压为200V~500V。7.1.3灯工作电流为20mA~120mA。2
7.1.4液相泵流量为0.5mL/min~5.0mL/min。
7.1.5所有性能指标的测定均在同一试验条件下完成。7.2基线漂移及噪声
GB/T44147—2024
进等度流动相、载流及还原剂,连续测量30min。将30min内测定结果的荧光强度初始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相邻峰-峰值,按公式(1)计算出结果表示基线漂移。按公式(2)计算出结果表示基线噪声。
×100%
式中:
式中:
基线漂移;
30min内测得荧光强度最大值;
30min内测得荧光强度最小值;
荧光强度的初始值。
基线噪声;
N—30min内测得最大相邻采样点的差值。7.3最小检测量
7.3.1试剂
×100%
10ng/mL的As(I)、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按A.4制备。7.3.2试验程序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等度流动相淋洗至基线稳定,对40ng/mL试样(进样量100μL)进行测量,采集色谱图,记录色谱图中4个组分的峰高。按公式(3)分别计算4个组分的最小检测量(ng)。2NeV
式中:
第i个(i为1~4)组分的最小检测量,单位为纳克(ng);--30min内测得最大相邻采样点的差值;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第i个(i为1~4)组分的色谱峰高(mV);进样体积,单位为微升(μL)。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
7.4.1试剂
100ng/mL的As(III)、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按A.4制备。7.4.2重复性试验程序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等度流动相淋洗至基线稳定,对100ng/mL试样(进样量100μL)进3
44147—2024
行连续7次重复测量,记录As(III)峰高值(或峰面积值),记录各个峰保留时间。将保留时间代入公式(4)计算结果表征为定性重复性,将As(III)峰高(或峰面积)测试数据代入公式(4)计算结果表征为定
量重复性。
(1,-1)
式中:
定性或定量重复性;
第i次测得的保留时间或峰高(或峰面积);X100%
1一一7次测量保留时间或峰高(或峰面积)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n-
测量次数,n=7。
7.4.3长期稳定性试验程序
(4)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等度流动相淋洗至基线稳定,对100ng/mL试样(进样量100μL)进行测量,采集色谱图,记录色谱图中As(IIl)的峰高值(或峰面积值),每间隔15min进行一次测试,连续测试次数大于11次,将As(IⅢl)峰面积(或峰高)测试数据代入公式(5)计算结果表征为长期稳定性。E-i)
式中:
长期稳定性;
I,—第i次测量As(II)的峰高(或峰面积);X100%
i——n次测量As(IIl)的峰高(或峰面积)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n=11。7.5线性
7.5.1试剂
As(III)、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按A.4制备。7.5.2试验程序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等度流动相淋洗至基线稳定,按A.4中配置的质量浓度进行测量(进样量100μL)。分别对标准样品中每一浓度点进行3次平行测定,取算术平均值后,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求出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
7.6分离度
7.6.1试剂
试剂1:100ng/mL的As(Il)、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按A.4制备。试剂2:100ng/mL的As(IIl)、DMA、MMA、As(V)、AsB、AsC混合标准溶液,按A.5制备。7.6.2
等度分离度试验程序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等度流动相淋洗至基线稳定,对100ng/mL试样1(进样量100 L
进行测量,As(III)、DMA、MMA、As(V)采集完成后,分别记录各个相邻组分的保留时间与峰底宽,共
3组,按公式(6计算等度分离度。式中:
R=2L(R),-I(R,),
第i组(i为1~3)的等度分离度;GB/T44147—2024
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大的组分的保留时间,单位为分(min); t(R);
分(min); W
分(min);
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小的组分的保留时间,单位为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小的组分的峰底宽,单位为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大的组分的峰底宽,单位为分(min)。7.6.3梯度分离度试验程序
梯度分离度试验的梯度洗脱程序参见表1。表1梯度洗脱程序
流动相A/%
流动相B/%
时间/min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
梯度流动相A淋洗至基线稳定,按表1梯度洗脱程序对100ng/mL试样2(进样量100pL)进行测量,AsC、AsB、DMA、MMA、As(II)、As(V)采集完成后,分别记录各个相邻组分的保留时间与峰底宽,共5组,按公式(7)计算梯度分离度。Ra
式中:
t(R2);
2[r(R,),-t(R,),
第i组(i为1~5)的梯度分离度;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大的组分的保留时间,单位为分(min); t(R, ),
分(min);
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小的组分的保留时间,单位为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小的组分的峰底宽,单位为分(min);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大的组分的峰底宽,单位为分(min)。...... (7)
GB/T44147—2024
A.1玻璃器血的处理
附录A
(规范性)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测试用标准溶液的制备A.1.1将所用的玻璃器血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3+7)硝酸浸泡24h。A.1.2用清水冲洗于净后,再用实验室一级水冲洗3次~4次,A.1.3洗净的玻璃器血干燥后备用。A.2标准储备溶液
选用以下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砷酸根[As(V)]、[As(III)]、砷甜菜碱(AsB)、砷胆碱(AsC)。A.3标准使用液的制备
As(V(1
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亚砷酸根u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As(V)标准储备溶液配制成1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A.3.2
MMA(1P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MMA标准储备溶液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配制成1
制成1
DMA(1
p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DMA标准储备溶液配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As(III)(1
p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As(III)标准储备溶液配制成1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p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AsB标准储备溶液配制A.3.5AsB(1
成1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AsC(1p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AsC标准储备溶液配制A.3.6
成1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检测技术指标用标准溶液
As(V)、As(III)、MMA、DMA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见表A.1。表A1As(V)、As(II)、MMA、DMA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配制4种混合
溶液的质量浓度
加入1pg/ml
As (III)的体积
加入1pg/mL
As(V)的体积
加入1pg/mL
MMA的体积
加入1pg/ml
DMA的体积
实验室一级水
稀释至体积
5梯度分离度用标准溶液
AsB、AsC、As(V)、As(III)、MMA、DMA混合梯度标准溶液的制备见表A.2。表 A.2 AsB、AsC、As(V)、As(Il)、MMA、DMA配制6种混合
加入1 pg/m加入1 pg/mL
溶液的质量浓度
AsC的体积
AsB的体积
GB/T 44147—2024
混合梯度标准溶液的制备
加入1pg/mL
加入1pg/mL
As (II)的体积As (V)的体积
加入1pg/mL
MMA的体积
实验室一级水
加入1pg/mL
DMA的体积
稀释至体积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CCSN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147—2024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The method of performance testing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atomicfluorescencespectrometer
2024-06-2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5-01-01实施
GB/T44147—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指导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志恒、舒迪、唐一川、汪正范、刘欣、邢志、王成远、宗林茂、刘海涛、陈国伟芦楠。
1范围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本文件描述了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的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4147—2024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842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32267分析仪器性能测定术语JJG1151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3术语和定义
GB/T32267、JJG11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基线漂移baselinedrift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时间内,基线的缓慢变化。[来源:GB/T32267—2015,2.20]3.2
分离度resolution
相邻两色谱峰的分离程度,即两个组分保留时间之差除以其平均峰宽值。[来源:GB/T32267—2015,7.47,有修改]3.3
长期稳定性long-term stabilityn
仪器在较长时间内不同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连续测量同一样品的结果的稳定程度。注:一般以测定值结果的合并相对标准偏差表示。[来源:GB/T32267—2015,6.30]4试剂和材料
4.1盐酸(HCI):优级纯。
4.2硝酸(HNO3):优级纯。
4.3氢氧化钾(KOH):分析纯。
GB/T 44147—2024
4.4硼氢化钾(KBH4):分析纯。
4.5磷酸二氢铵(NH1H2PO4):分析纯。4.6氨水(NH3·H2 O):分析纯。4.7水: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实验室一级水。4.8试验用标准储备溶液,均使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进行逐级稀释。砷酸根[As(V]、亚砷酸根[As(III))、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砷甜菜碱(AsB)、砷胆碱(AsC),制备方法按附录A。4.9氩气:符合GB/T4842要求,体积分数≥99.99%。4.10载流:盐酸与水按体积比5:95混合均匀。量取50mL盐酸,缓缓加入950mL水中。4.11还原剂:硼氢化钾-氢氧化钾溶液,称取5.0g氢氧化钾溶于约200mL水,加入20.0g硼氢化钾并使之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用时现配。4.12流动相包括以下3种:
a)等度流动相:磷酸二氢铵溶液(15mmol/L):称取1.70g磷酸二氢铵,溶于1000mL中,以氨水调节pH至6.0,经0.45μm水系滤膜过滤后,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脱气30min;流动相A:磷酸二氢铵溶液(2mmol/L):称取0.23g磷酸二氢铵,溶于1000mL水中,以氨水b)
调节pH至8.5,经0.45μm水系滤膜过滤后,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脱气30min;流动相B:磷酸二氢铵溶液(60mmol/L):称取6.90g磷酸二氢铵,溶于1000mL水中,以氨c
水调节pH至8.0,经0.45μm水系滤膜过滤后,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脱气30min。5仪器
5.1分析天平,准确度级别为I级,实际标尺分度值不大于0.1mg。5.2砷(As)原子荧光专用空心阴极灯。5.3超声波清洗器:功率P≥500W,超声频率40kHz~130kHz。溶剂过滤器:抽气速率不小于30Lmin。5.4
55微孔滤膜:水相0.45μm
5.6进样阀:带100μL定量环。
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微量进样针或液相自动进样器:进样量大于100pL。5.8
6工作条件
6.1环境温度:15℃~30℃。
6.2相对湿度:小于80%。
6.3供电电源:交流(220土22)V,频率(50土1)Hz,并有良好接地。6.4室内明亮且无日光直射、整洁、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有良好的通风装置。6.5无影响仪器使用的振动和电磁干扰。7性能指标的测定
7.1试验条件
7.1.1在试验前将仪器预热30min并调整至最佳工作状态。7.1.2设置负高压为200V~500V。7.1.3灯工作电流为20mA~120mA。2
7.1.4液相泵流量为0.5mL/min~5.0mL/min。
7.1.5所有性能指标的测定均在同一试验条件下完成。7.2基线漂移及噪声
GB/T44147—2024
进等度流动相、载流及还原剂,连续测量30min。将30min内测定结果的荧光强度初始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相邻峰-峰值,按公式(1)计算出结果表示基线漂移。按公式(2)计算出结果表示基线噪声。
×100%
式中:
式中:
基线漂移;
30min内测得荧光强度最大值;
30min内测得荧光强度最小值;
荧光强度的初始值。
基线噪声;
N—30min内测得最大相邻采样点的差值。7.3最小检测量
7.3.1试剂
×100%
10ng/mL的As(I)、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按A.4制备。7.3.2试验程序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等度流动相淋洗至基线稳定,对40ng/mL试样(进样量100μL)进行测量,采集色谱图,记录色谱图中4个组分的峰高。按公式(3)分别计算4个组分的最小检测量(ng)。2NeV
式中:
第i个(i为1~4)组分的最小检测量,单位为纳克(ng);--30min内测得最大相邻采样点的差值;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第i个(i为1~4)组分的色谱峰高(mV);进样体积,单位为微升(μL)。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
7.4.1试剂
100ng/mL的As(III)、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按A.4制备。7.4.2重复性试验程序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等度流动相淋洗至基线稳定,对100ng/mL试样(进样量100μL)进3
44147—2024
行连续7次重复测量,记录As(III)峰高值(或峰面积值),记录各个峰保留时间。将保留时间代入公式(4)计算结果表征为定性重复性,将As(III)峰高(或峰面积)测试数据代入公式(4)计算结果表征为定
量重复性。
(1,-1)
式中:
定性或定量重复性;
第i次测得的保留时间或峰高(或峰面积);X100%
1一一7次测量保留时间或峰高(或峰面积)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n-
测量次数,n=7。
7.4.3长期稳定性试验程序
(4)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等度流动相淋洗至基线稳定,对100ng/mL试样(进样量100μL)进行测量,采集色谱图,记录色谱图中As(IIl)的峰高值(或峰面积值),每间隔15min进行一次测试,连续测试次数大于11次,将As(IⅢl)峰面积(或峰高)测试数据代入公式(5)计算结果表征为长期稳定性。E-i)
式中:
长期稳定性;
I,—第i次测量As(II)的峰高(或峰面积);X100%
i——n次测量As(IIl)的峰高(或峰面积)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n=11。7.5线性
7.5.1试剂
As(III)、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按A.4制备。7.5.2试验程序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等度流动相淋洗至基线稳定,按A.4中配置的质量浓度进行测量(进样量100μL)。分别对标准样品中每一浓度点进行3次平行测定,取算术平均值后,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求出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
7.6分离度
7.6.1试剂
试剂1:100ng/mL的As(Il)、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按A.4制备。试剂2:100ng/mL的As(IIl)、DMA、MMA、As(V)、AsB、AsC混合标准溶液,按A.5制备。7.6.2
等度分离度试验程序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等度流动相淋洗至基线稳定,对100ng/mL试样1(进样量100 L
进行测量,As(III)、DMA、MMA、As(V)采集完成后,分别记录各个相邻组分的保留时间与峰底宽,共
3组,按公式(6计算等度分离度。式中:
R=2L(R),-I(R,),
第i组(i为1~3)的等度分离度;GB/T44147—2024
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大的组分的保留时间,单位为分(min); t(R);
分(min); W
分(min);
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小的组分的保留时间,单位为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小的组分的峰底宽,单位为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大的组分的峰底宽,单位为分(min)。7.6.3梯度分离度试验程序
梯度分离度试验的梯度洗脱程序参见表1。表1梯度洗脱程序
流动相A/%
流动相B/%
时间/min
高压输液泵流量1.0mL/min,
梯度流动相A淋洗至基线稳定,按表1梯度洗脱程序对100ng/mL试样2(进样量100pL)进行测量,AsC、AsB、DMA、MMA、As(II)、As(V)采集完成后,分别记录各个相邻组分的保留时间与峰底宽,共5组,按公式(7)计算梯度分离度。Ra
式中:
t(R2);
2[r(R,),-t(R,),
第i组(i为1~5)的梯度分离度;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大的组分的保留时间,单位为分(min); t(R, ),
分(min);
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小的组分的保留时间,单位为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小的组分的峰底宽,单位为分(min);第i组相邻两个色谱峰中保留时间大的组分的峰底宽,单位为分(min)。...... (7)
GB/T44147—2024
A.1玻璃器血的处理
附录A
(规范性)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测试用标准溶液的制备A.1.1将所用的玻璃器血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3+7)硝酸浸泡24h。A.1.2用清水冲洗于净后,再用实验室一级水冲洗3次~4次,A.1.3洗净的玻璃器血干燥后备用。A.2标准储备溶液
选用以下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砷酸根[As(V)]、[As(III)]、砷甜菜碱(AsB)、砷胆碱(AsC)。A.3标准使用液的制备
As(V(1
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亚砷酸根u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As(V)标准储备溶液配制成1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A.3.2
MMA(1P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MMA标准储备溶液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配制成1
制成1
DMA(1
p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DMA标准储备溶液配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As(III)(1
p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As(III)标准储备溶液配制成1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p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AsB标准储备溶液配制A.3.5AsB(1
成1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AsC(1pg/mL,以As计)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用移液器准确吸取A.2中AsC标准储备溶液配制A.3.6
成1μg/m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检测技术指标用标准溶液
As(V)、As(III)、MMA、DMA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见表A.1。表A1As(V)、As(II)、MMA、DMA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配制4种混合
溶液的质量浓度
加入1pg/ml
As (III)的体积
加入1pg/mL
As(V)的体积
加入1pg/mL
MMA的体积
加入1pg/ml
DMA的体积
实验室一级水
稀释至体积
5梯度分离度用标准溶液
AsB、AsC、As(V)、As(III)、MMA、DMA混合梯度标准溶液的制备见表A.2。表 A.2 AsB、AsC、As(V)、As(Il)、MMA、DMA配制6种混合
加入1 pg/m加入1 pg/mL
溶液的质量浓度
AsC的体积
AsB的体积
GB/T 44147—2024
混合梯度标准溶液的制备
加入1pg/mL
加入1pg/mL
As (II)的体积As (V)的体积
加入1pg/mL
MMA的体积
实验室一级水
加入1pg/mL
DMA的体积
稀释至体积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
- GB/T38142-2019 ISO 4918:2016 弹性、纺织和层压铺地物脚轮椅测试
- GB/T43772-2024 电子气体 二氧化碳
- GB/T22250-2008 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测定
- GB/T42193.4-2022 道路车辆 车辆和外部设备之间排放相关诊断的通信 第4部分:外部测试设备
- GB/T31178-2014 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
- GB/T24372-2009 纺织机械与附件 卷绕纱线用筒管 名称
- GB9053-2013 稳定轻烃
- GB/T17616-2013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
-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
- GB/T22916-2008 水泡性口炎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 GB/T24678.1-2009 植物保护机械 便携式宽幅远射程喷雾机
- GB/T24675.3-2009 保护性耕作机械 弹齿耙
- GB/T30727-2014 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
- GB11297.9-1989 热释电材料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的测试方法
- 行业新闻
- 亚瑟·海斯预示"山寨币狂欢季"即将开启,市场转向牛市
- 本轮比特币牛市周期打破常规,网络活动异常减弱
- 比特币即将创下历史新高:能否突破11.3万美元大关
- 亚瑟·海斯预测以太坊将引领山寨币狂潮
- Hedera上涨15%——为什么这一区间可能成为HBAR的下一个障碍
- 埃隆·马斯克的"美国党"若成立 或将引爆迷因币热潮
- MemeCore在最新上市和投资者支持下飙升85%
- 如何在主流平台购买和交易BTT?支持交易所与钱包推荐
- 揭秘GMX黑客事件:4200万美元漏洞攻击的来龙去脉
- Ducat
- BTT币SEO导流标题:BTT币投资价值与风险深度解析
- TOTAL3突破信号表明山寨币市场在七个月下跌后出现结构性转变
- 警政署回应选择性办案三中阶警官遭指控收USDT 千万元币流仅约谈3 人引爆质疑
- Bit Digital将转型为纯以太坊质押和国库公司,进行战略调整
- 比特币与Ozak AI价格预测:哪种资产到2025年更具增长潜力?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