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医药行业标准(YY) >>
- YY/T 1417-2016 64层螺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技术条件

【YY医药标准】 64层螺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技术条件
- YY/T1417-2016
- 现行
标准号:
YY/T 1417-2016
标准名称:
64层螺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2.85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Y/T 1417-2016.Specifications of X-ray equipment for 64 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
1范围
YY/T 1417规定了64层螺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以下简称64层CT扫描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组成、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1417适用于64层CT扫描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706.1医用电气设备第1 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9706.11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医用诊断X射线源组件和X射线管组件安全专用要求
GB 9706.12医用电气设备 第1 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三.并列标准诊断 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通用要求
GB 9706.14医用电气设备 第2 部分:X射线设备附属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GB 9706.15医用电气设备第1-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
GB 9706.18医用电气设备 第2 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GB/T 10149医用 X射线设备术语和符号
GB/T 10151医用诊断 X射线设备高压电缆插头、插座技术条件
GB/T 19042.5- 2006医 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第 3-5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成像性能验收试验
YY 0076- .1992金 属制件的镀层分类技术条件
YY/T 0291- 2016医用 X射线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YY/T 0310- -2015 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YY 0505医用电气设备 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 求和试验
YY0637医用电气设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 10149、GB 9706.18.GB/T 19042.5和YY 06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64层螺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X-ray equipment for 64 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X射线源旋转360°时获得到的图像层数为64层,具有螺旋扫描功能且其探测器在32排及以上的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1417—2016
64层螺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设备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of X-ray equipment for 64 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2016-07-29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7-06-01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5要求
试验方法
YY/T1417—2016
HiiKAoNni KAca
iiKAoNiKAca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Y/T1417—201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用X射线设备及用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晶波、由洪顺、杨义涛、王建军、侯耀芳、单旭、孟昭阳、王立新。m
HiiKAoNni KAca
iiKAoNniKAca
1范围
64层螺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设备技术条件
YY/T1417—2016
本标准规定了64层螺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以下简称64层CT扫描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组成、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64层CT扫描装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9706.1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9706.11
GB9706.12
用要求
GB9706.14
GB9706.15
GB9706.18
GB/T10149
GB/T10151
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医用诊断X射线源组件和X射线管组件安全专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三.并列标准诊断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通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X射线设备附属设备安全专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第1-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安全专用要求医用X射线设备术语和符号
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高压电缆插头、插座技术条件GB/T19042.5一2006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第3-5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成像性能验收试验
YY0076—1992金属制件的镀层分类技术条件YY/T0291一2016医用X射线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T0310一2015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通用技术条件YY0505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
YY0637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医用电气设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
GB/T10149,GB9706.18,GB/T19042.5和YY06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64层螺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X-rayequipmentfor64slicehelicalcomputedtomographyX射线源旋转360°时获得到的图像层数为64层,具有螺旋扫描功能且其探测器在32排及以上的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
4组成
64层CT扫描装置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iiKAoNiKAca
YY/T1417—2016
扫描架;
b)X射线管组件:
高压发生器;
d)探测器;
e)限束器:
患者支架;
g)控制台;
h)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必要时,应指明所能提供的选配件。5要求
5.1工作条件
环境条件
除非另有说明,64层CT扫描装置在下述环境条件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范围:10℃~40℃;b)相对湿度范围:30%~75%;
c)大气压力范围:700hPa~1060hPa。5.1.2
电源条件
64层CT扫描装置至少在下述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电源电压值的允许范围为额定值的90%~110%;a)
b)电源频率为50Hz,频率值的允差为士1Hz;制造商规定的电源容量及电源电阻。5.2系统性能
图像噪声
不应大于0.35%(中心剂量不大于40mGy)。5.2.2CT值的均匀性
水的CT值的均勾性不应超过士4HU。5.2.3CT值的准确性
空气:-1000HU±10HU:水:0±4HU。5.2.4CT值的线性
应由制造商给出至少四种物质的CT值和偏差。5.2.5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度分辨率)对于X-Y平面应选择典型的头部和体部的CT运行条件,在头部中心剂量不大于40mGy,体部中心剂量不大于20mGy的条件下,标准重建模式下空间分辨率应不小于6.0LP/cm(10%MTF),3.2LP/cm(50%MTF)若有高分辨率重建模式,高分辨率重建模式空间分辨率应不小于11.0LP/cm2
iiKAoNiKAca
(10%MTF),6.0LP/cm(50%MTF)。
应由制造商规定Z轴方向的空间分辨率。注MTF是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简称MTF)。5.2.6低对比度分辨率
YY/T1417—2016
应选择典型的头部和体部的CT运行条件,以及获得最高的低对比度分辨率的扫描条件。在头部中心剂量不大于4QmGy,体部中心剂量不大于20mGy的条件下,在对比度水平为0.3%下可分辨直径为4mm物体。
5.2.7伪影
CT图像中不应有伪影。
5.2.8切片厚度
应由制造商给出轴向扫描和螺旋扫描的切片厚度标称值。切片厚度的实测值与标称值的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对大于2mm的切片厚度:士1.0mm;一对1mm2mm的切片厚度:土50%;一对小于1mm的切片厚度:士0.5mm。图像重建速度
应由制造商规定图像重建速度。5.2.10图像扫描层数
X射线源组件旋转360°,单次轴向扫描时可获得的最大扫描层数为64层5.3螺旋扫描
螺距系数
应由制造商规定螺距系数。
连续螺旋扫描时间
应由制造商规定最大连续螺旋扫描时间。5.3.3连续螺旋扫描距离
应由制造商规定最长连续螺旋扫描距离。5.4扫描架
5.4.1具有倾斜功能的64层CT扫描装置,其扫描架应对前后倾斜的角度给出指示,倾斜角度的偏差不应超过士2°;
5.4.2至少应有失状面、横断面的定位指示灯,在最窄的标称体层切片厚度时,光野的中心和体层切片的中心的一致性应在2mm之内;
5.4.3至少应具备正位和侧位两种定位扫描功能;5.4.4旋转速度应分档设定,应由制造商规定旋转速度的分档值,各档偏差不应超过士5%。如果旋转3
HiiKAoNniKAca
YY/T1417—2016
速度大于0.3s/360应由制造商规定其偏差。5.5患者支架
5.5.1具备高度调节功能的患者支架,其高度调节的范围至少应为扫描架开口直径的一半。5.5.2患者支架中床面水平移动范围不应小于1000mm。5.5.3患者支架的定位应满足GB/T19042.5—2006中5.1的要求。5.6X射线发生装置
5.6.1X射线管电压
应具有X射线管电压的预置功能,应由制造商规定X射线管电压的预置值,管电压的偏差不应超过±10%。
5.6.2X射线管电流
X射线管电流应分档设定,应由制造商规定X射线管电流的分档值,各档的偏差不应超过士20%。5.6.3曝光时间
轴向扫描曝光时间应分档设定,应由制造商规定曝光时间的分档值。除非另有规定,轴向扫描和螺旋扫描曝光时间偏差不应超过士10%。5.6.4电流时间积
电流时间积应分档设定,应由制造商规定电流时间积的分档值和偏差。5.6.5高压电缆插头、插座
除非另有规定,应符合GB/T10151中有关型式和基本尺寸,标志,连接的要求。5.7软件功能
5.7.1产品应提供符合DICOM3.0的端口。5.7.2应由制造商规定操作软件的功能。5.8运行噪声
除非另有规定,不应大于70dB(A计权)。5.9外观
64层CT扫描装置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a)64层CT扫描装置的外形应整齐、美观、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不得有伤斑、裂缝等缺陷;b)64层CT扫描装置的电镀件应符合YY0076—1992中二级外观的要求。5.10环境试验
应符合YY/T0291一2016的要求。最终的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本标准中的5.2.1、5.2.2、5.2.3、5.2.5、5.2.8和5.6.3。
5.11安全
应符合GB9706.1,GB9706.11,GB9706.12、GB9706.14、GB9706.15GB9706.18和YY0505标准的要求。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4层CT扫描装置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a)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所有的性能试验均应在5.1规定的条件下进行;YY/T1417—2016
b)推荐使用符合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标准的CT体模和Catphan体模:c)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选择典型的头部和体部的CT运行条件进行扫描。6.2系统性能
6.2.1图像噪声
在典型头部扫描条件下(推荐采用10mm切片厚度),使用头部CTDI模体测量中心剂量。如果设备无10mm切片厚度,制造商应规定图像噪声的转换因子。将均勾介质体模(20cm水模)置于扫描视野范围内,并使体模轴线与扫描架旋转轴线重合,扫描后,在图像中心选择一个直径大约为图像直径40%的感兴趣区,测量此区域CT值的标准偏差s,用式(1)计算噪声值。
式中:
N—图像噪声,
s—感兴趣区CT值的标准偏差。
6.2.2CT值的均匀性
..(1)
在6.2.1获得的图像上,距体模边缘大约1cm处,相当于时钟3,6,9,12点钟的位置选择4个感兴趣区,在图像中心处选择一个感兴趣区,上述各感兴趣区的直径大约是图像直径的10%,中心的感兴趣区与外部的感兴趣区不应重叠。测量各感兴趣区的平均CT值,中心感兴趣区的CT值与外部4个感兴趣区CT值之差的最大值即为CT值的均匀性。6.2.3CT值的准确性
使用6.2.1的条件和方法对体模进行扫描,对图像中的每种物质分别进行测量,在物质的图像中心选择一个不小于100个像素的感兴趣区,测量此区域的平均CT值即为该种物质的CT值。6.2.4CT值的线性
采用嵌有4种不同CT值模块的体模,将体模置于扫描视野内,并使体模的轴线与扫描架的旋转轴线重合,选用典型的头部和体部的CT运行条件进行扫描,在不同的模块中心选取大约100个像素点大小的感兴趣区,测量此区域的平均CT值即为该种物质的CT值,与体模说明书中给出的各种模块的CT值进行比较。
6.2.5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分辨率)将体模置于扫描视野内,并使体模的轴线与扫描架的旋转轴线重合,选用一组CT运行条件进行扫描,通过计算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方法评价X-Y平面空间分辨率。5
YY/T1417—2016
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测试方法评价2轴方向的分辨率。6.2.6低对比度分辨率
在典型头部扫描条件下,使用头部CTDI体模测量中心剂量;在典型体部扫描条件下,使用体部CTDI体模测量中心剂量。
将低对比分辨率体模置于扫描视野内,并使体模的轴线与扫描架的旋转轴线重合,选用一组CT运行条件进行扫描,再用重建算法进行重建,调整窗宽、窗位,通过监视器进行观察,以能够分辨的最小孔组的直径为准。
6.2.7伪影
将水模置于扫描视野范围内,并使体模的轴线与扫描架的旋转轴线重合,选用一组CT运行条件进行扫描。以窗位为0,窗宽分别为50HU.100HU的条件下观察水模的CT图像。6.2.8切片厚度
对轴向扫描方式,将测量切片厚度体模置于扫描视野范围内,并使体模的轴线与扫描的旋转轴线重合,设置CT运行条件。分别设置不同的标称切片厚度并进行扫描,在所形成的CT图像上,把窗宽调至最窄的位置上,窗位调至背景恰好消失为止,此时窗位即为背景的CT值。再对每个斜面所形成的图像进行上述处理,以确定其最大CT值。用该最大CT值与背景的CT值的和除以2,来获得最大CT值的半值处,测量的宽度即为层厚(半高宽),取结果的平均值,即为切片厚度。对螺旋扫描方式,将测量切片厚度体模(薄片或小珠)置于扫描视野范围内,并使体模的轴线与扫描的旋转轴线重合,设置CT运行条件。分别设置不同的标称切片厚度并进行扫描。然后以Z方向小的建像间隔,标称螺旋切片厚度重建图像,用适当的感兴趣区测量系列模体图像上薄片或小珠材料的评价CT值,记录这些平均CT值作为Z位置的灵敏度分布函数,计算灵敏度分布的半峰值全宽,即为切片厚度。
6.2.9图像重建速度
通过测量检查来验证是否符合要求。图像扫描层数
通过测量检查来验证是否符合要求。6.3螺旋扫描
6.3.1螺距系数
通过操作检查来验证是否符合要求。6.3.2连续螺旋扫描时间
通过测量检查来验证是否符合要求。6.3.3连续螺旋扫描距离
通过测量检查来验证是否符合要求。6.4扫描架
6.4.1首先将扫描架倾斜角调为零度,然后将扫描架向前、后两个方向倾斜至任意角度和最大角度,用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Y医药标准标准计划
- YY0494-2004 牙科琼脂基水胶体印模材料
- YY0493-2004 牙科学弹性体印模材料
- YY0035-1991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亚铁
- YY/T1127-2006 咬骨钳
- YY0036-1991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磷酸酯镁
- YY/T0095-2004 钨酸钙中速医用增感屏
- YY/T1565-2017 外科植入物无损检验铸造金属外科植入物射线照相检验
- YY/T1779-2021 牙科学正畸支抗钉
- YY/T1141-2017 骨凿通用技术条件
- GY/T64-2021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
- YY/T1431-2016 外科植入物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
- YY/T0188.10-1995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10部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法
- YY/T0292.1-2020 IEC 61331-1:2014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 第1部分: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
- YY0060-1991 热敷灵
- YY/T0470-2004 一次性使用圆宫型宫内节育器放置器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