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Y医药标准】 生化分析仪用校准物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25 09:49:35
  • YY/T1549-201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Y/T 1549-2017

  • 标准名称:

    生化分析仪用校准物

  •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4.16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Y/T 1549-2017.Calibrator for Biochemical Analyzer.
5.1 基本要求
校准物的基质效应、互换性等特性直接影响赋值结果,因此在校准物的预期用途中应明确适用的仪器型号及其试剂相关详细信息。性能试验应严格按照相关条件进行
5.2性状
外观检查时在自然光下以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目视检查,应符合4.1的要求,含有多项分析物时可通过列表形式表达.
5.3 装量
校准物为液体剂型时,用通用量具测量,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
5.4水分
应有水分试验方法规定,水分含量应符合其要求。
5.5值溯源
按照GB/T 21415- -2008 的规定建立溯源性.当校准物只校准单个系统或校准多个系统且每个系统上赋值结果均不同时,每-一个賦值均应具有溯源性。查看溯源性文件,应符合4.4的要求。溯源性文件中应有赋值程序、溯源链和不确定度及其评定的要求。赋值程序内容至少包括:校准物浓度的选择、制造商最高计量学等级校准物(制造商校准物和其他商业化的产品校准物在计量学水平上处于同一等级)的选择或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的建立、赋值用参考血清(血浆、脑脊液或尿液)组的建立、制造商--级校准物赋值以及常规系统校准賦值;溯源链内容至少包括: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制造商--级校准物,制造商常设测量程序,产品校准品,常规测量方法,人血清样本测量结果,并且每--步校准都应有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及其评定内容应包括赋值、均匀性和稳定性,至少列出不确定主要贡献者,例如,赋值相关不确定度:校准用参考物质.测量程序等。在建立量值溯源时,制造商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a)选择校准物浓度时 ,充分考虑临床实际应用,结合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制定,具有诊断价值的浓度点不宜使用校准浓度外推方法.
b)声称的量值湖源从实际溯源 点(参照)开始,不宜进行延伸。例如,人血清中白蛋白量值溯源至国家--级标准物质,一级标准物质溯源至库仑法,校准物的溯源图应以国家--级标准物质作为
起点,在溯源性文件中声称人血清中白蛋白量值溯源至国家- - 级标准物质,不宜声称人血清中白蛋白量值溯源至库仑法。
c)在溯源文件中应明确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制造商常设测量程序的具体内容。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1.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1549—2017
生化分析仪用校准物
Calibratorfor Biochemical Analyzer2017-05-02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8-04-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Y/T1549—201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希森美康生物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迈克科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江西特康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宗兵,刘毅,刘向祎,邹迎曙、胡芳宇,吴杰、孙成艳、孙可其,胡卫江、颜萧。H
1范围
生化分析仪用校准物
YY/T1549—2017
本标准规定了生化分析仪用校准物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签和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用于临床检验项目分析的校准物,临床检验项目举例见附录A。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化分析仪电解质模块用校准物。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15一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
GB/T29791.1—2013
通用要求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GB/T29791.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第2部分:专业用体外诊断试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www.bzxz.net
被测量
measurand
拟测量的量。
[GB/T29791.1—2013,定义3.39]3.2
analyte
分析物
具有可测量特性的样品组分。
[GB/T29791.1—2013,定义3.3]3.3
校准物
calibrator
用于体外诊断仪器或系统校准的测量标准。注:包括通常使用的术语校准液、校准品。[GB/T29791.1—2013,定义3.11]3.4
测量标准
measurement standard
具有明确量值和相关测量不确定度,用作参照的给定量定义的实现。[GB/T29791.1—2013,定义A.3.33]1
YY/T1549—2017
测量不确定度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根据所用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GB/T29791.1—2013,定义A.3.35]]4要求
4.1性状
应规定校准物的物理性状及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外观要求,应明确被测量及其单位,被测量包括校准物特性、含有该特性的基质,预期校准的分析物。4.2装量
当校准物为液体剂型时,装量应不少于标示值。4.3水分含量
当校准物为冻干剂型时,应规定水分含量。4.4量值溯源
应明确分析物的量值溯源。
赋值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表示方式应使用规范的表示方式,主要表示方式可选择:a)赋值结果土扩展不确定度:
b)赋值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正确度
当校准物分析物有有证参考物质(CRM)或其他公认的参考物质时,使用校准物校准后测量有证参考物质(CRM)或其他公认的参考物质,量值传递的正确度应符合|E,|<1;当校准物分析物没有有证参考物质(CRM)或其他公认的参考物质(或不可获得)时,使用制造商溯源文件声称的参考物质或参考测量程序赋值血清代替有证参考物质(CRM)或其他公认的参考物质进行试验,量值传递的正确度应符合IE.≤1。
4.7均匀性
4.7.1瓶内均匀性
赋值结果的瓶内均性(变异系数)应符合制造商声称的要求。4.7.2瓶间均匀性
赋值结果的瓶间均勾性(变异系数)应符合制造商声称的要求。稳定性
4.8.1首次开封后稳定性
应规定校准物首次开封后在规定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时间,在稳定期内赋值结果的变化趋势不显著。2
4.8.2复溶/复融稳定性
YY/T1549—2017
应规定校准物复浴/复融后在规定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时间,在稳定期内赋值结果的变化趋势不显著。
4.8.3效期稳定性
应规定校准物在规定贮存条件下的有效期,确定校准物有效期时,稳定期内赋值结果的变化趋势不显著。
5试验方法
5.1基本要求
校准物的基质效应,互换性等特性直接影响赋值结果,因此在校准物的预期用途中应明确适用的仪器型号及其试剂相关详细信息性能试验应严格按照相关条件进行5.2性状
外观检查时在自然光下以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目视检查,应符合4.1的要求,含有多项分析物时可通过列表形式表达,
5.3装量
校准物为液体剂型时,用通用量具测量,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5.4水分
应有水分试验方法规定,水分含量应符合其要求。5.5量值潮源
按照GB/T21415一2008的规定建立潮源性,当校准物只校准单个系统或校准多个系统且每个系统上赋值结果均不同时,每一个赋值均应具有潮源性。查看溯源性文件,应符合4.4的要求。溯源性文件中应有赋值程序、溯源链和不确定度及其评定的要求。赋值程序内容至少包括:校准物浓度的选择、制造商最高计量学等级校准物(制造商校准物和其他商业化的产品校物在计量学水平上处于同一等级)的选择或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的建立,赋值用参考血清(血浆,脑脊液或尿液)组的建立,制造商一级校准物赋值以及常规系统校准赋值,溯源链内容至少包括: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制造商一级校准物,制造商常设测量程序,产品校准品,常规测量方法,人血清样本测量结果,并且每一步校准都应有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及其评定内容应包括赋值,均匀性和稳定性,至少列出不确定主要责献者,例如,赋值相关不确定度:校准用参考物质,测量程序等。在建立量值溯源时,制造商应考虑以下几方面:a)选择校准物浓度时,充分考虑临床实际应用,结合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水平制定,具有诊断价值的浓度点不宜使用校准浓度外推方法。b)声称的量值溯源从实际溯源点(参照)开始,不宜进行延伸。例如,人血清中白蛋白量值溯源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一级标准物质溯源至库仑法,校准物的溯源图应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作为起点,在溯源性文件中声称人血清中白蛋白量值溯源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不宜声称人血清中白蛋白量值溯源至库仑法。
c)在溯源文件中应明确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制造商常设测量程序的具体内容。3
YY/T1549—2017
d)定值方法存在差异、量的类不同时不宜作为溯源终点。例如,ALT测量时无磷酸吡哆醛试剂测量结果不宜声称溯源至IFCC参考测量方法。注:测量项目的溯源信息举例参见附录A。5.6赋值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表示方式查看校准物赋值的相关资料,应符合4.5的要求。注1:用上一级计量学水平参考物质校准的方法进行校准物赋值时,量值传递用校准物量值的末位数一般与赋值结果和不确定度值的末位数保持一致。有效测量结果的末位数一般与不确定度的末位数保持一致。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当扩展不确定度首位有效数字为1或2时,一般应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例如ALT校准物赋值结果为50.0U/L,扩展不确定度为1.5U/L,可以表示为(50.0士1.5)U/L或50.0U/L,U=1.5U/L。
注2:与赋值相对应的不确定度为扩展不确定度(U),通常取扩展因子=2。5.7正确度
测量正确度试验用物质3次,计算平均值,并按照式(1)计算E,绝对值,E,绝对值≤1则正确度符合4.6的要求。
IE, |=二hb-2r
VUiab+UH
式中:
实验室测量结果平均值:
为正确度评价用测量标准标示值:U品—为测量不确定度;
Uref—一正确度验证用测量标准的不确定度。(1)
注1:4.6中不可获得是指体外诊断参考物质存在特殊性,部分项目的复制过程用时较长,在当前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选择有证参考物质时,考虑参考物质评价常规方法的适用性。注2:正确度评价时,所选用测量标准的不确定度与校准物不确定度相当。5.8均匀性
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均勾性检验,并计算瓶内变异系数(CV内)和瓶间变异系数(CV间),结果分别应符合4.7.1和4.7.2的要求。
本标准中所涉及分析物均为分子溶液,均勾性较好,在均勾性检验取样量的选择时不考虑校准物生产量的影响,随机抽取15个最小包装单元的校准物并随机编号1~15,按照下列顺序每个包装单元分别测量3次。
测量顺序:1、3、5、7、9、11、13、15、2、4、6、8、10、12、14、15、14、13、12、11、10、9、8、7、6、5、4、3、2、1、2、4、6、8、10、12、14、1、3、5、7、9、11、13、15。记录测量结果,并按照式(2)~式(11)进行计算F、Sbb、Sr、CV内和CV瓶间:SSm间()n
SS总和 =( )2
SS瓶内=SS总和SS瓶间
MS瓶间
MS瓶内
(2)
..(4)
(5)
式中:
方差:
自由度:
均方;
F检验值;
第瓶的测量次数;
有效测量次数;
瓶间标准差;
重复性标准差;
测量或计算结果;
总平均值。
均勾性检验举例参见附录B。
MS暴间—MS驱内
S.=/MS瓶内
CV瓶内
CVm间
YY/T1549—2017
(7)
*(8)
.·(10)
oisooe
.....(11)
当统计结果F值小于等于10时,认为校准物瓶间均勾性较好,可以作为校准物,同时将该不均性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作为校准物赋值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计算所有测试结果的平均值,然后进行CV瓶间和CV内的计算;当统计结果F值大于10时,认为校准物瓶间均匀性较差,不宜作为校准物,同时不再计算CV瓶间和CV瓶内。
当统计结果F值≤1时,以瓶内标准差代替瓶间标准差即sbb=sr。注1:校准物为1个浓度,用于校准的浓度为多个浓度,当按照稀释比例换算后的校准物原液浓度小于等于最高校准浓度时,使用校准物原液进行检验。注2:校准物为1个浓度,用于校准的浓度为多个浓度,当按照稀释比例换算后的校准物原液浓度大于最高校准浓度时,使用稀释后的最高校准浓度进行检验。注3:校准物存在2个以上浓度时,每个浓度的校准物均要进行均匀性检验(零浓度校准物除外),如果仪器设置上限值即高浓度校准物测量结果有可能在仪器上不显示具体浓度值时,可对其作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检验。5.9稳定性
5.9.1检验方法
校准物稳定性检验采用以下任一方法进行:a)方差分析,按照表1方差分析表计算F值和概率(p)值;对于95%的置信水平,P≥0.05表示趋势不显著,否则趋势显著。方差分析方法举例参见附录C。5
YY/T1549—2017
变差源
自由度
E(Y-Y)
表1方差分析表
注:可使用Excel进行计算,Excel2010中p的计算公式“=FDIST(F,1,n一2)”。p
b)t检验:按照表2的公式进行斜率的趋势显著性检验,计算t,-2Xs(b,);对于95%的置信水平,当|b,|回归标准误,yx
斜率标准偏差,s(b)
(不确定度)
t值,to.05.m-2
斜率61
注:可使用Excel进行计算,Excel2010中5的计算公式“=STEYX(Y,,X,)”、to.05-2的计算公式“=TINV(o.05,n—2”bi的计算公式“=SLOPE(Y.,X)”。5.9.2首次开封后稳定性
当对校准物存在二次取样且为液体时,应进行首次开封后稳定性的试验。将校准物开瓶后贮存在规定的条件下,在校准物说明书规定的稳定时间内间隔一定时间进行测量,每个时间点测量3次,总测量时间点不少于5个,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趋势显著性检验,应符合4.8.1的要求。5.9.3复溶/复融稳定性
当校准物为冻干剂型或冷冻物时,应进行复溶/复融稳定性的试验。对于冻干剂型在校准物说明书规定的稳定时间内将校准物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复溶后测量,每时间点测量3次,总测量时间点不少于5个,对于冷冻物复融后在校准物说明书规定的稳定时间内间隔一定时间进行测量,每个时间点测量3次,总测量时间点不少于5个,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趋势显著性检验,应符合4.8.2的要求。5.9.4效期稳定性
查看稳定性研究资料或以稳定性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效期稳定性的统计处理使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时,赋值结果的变化趋势应不显著;并根据t检验的结果计算斜率的不确定度,以斜率的不确定度与稳定期的乘积作为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同时计算相对不确定度应符合4.8.3的要求。6
标签和使用说明
应符合GB/T29791.2的规定。
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校准物的包装应能保证免受自然和机械性损坏;如适用,包装内应附有使用说明书及产品检验合格证。b)
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进行运输。购存
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贮存。
YY/T1549—2017
YY/T1549—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可潮源测量项目及其潮源信息举例可潮源测量项自及其溯源信息见表A.1,参考物质栏填写说明:当测量项自存在国际参考物质时为研究机构的代码;当存在国家一级参考物质时为GBW,当存在国家二级参考物质时为GBW(E)。国际上的参考测量程序、参考物质信息参见JCTLM网站信息(http://bipm.org/en/committees/jc/jctlm)。
本附录为溯源信息举例,参考测量程序和参考物质的信息有更新时,应按照最新版信息执行。表A.1可潮源测量项目及其潮源信息表名称
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7一谷氨酰基转移酶
淀粉酶
碱性磷酸酶
al抗胰蛋白酶
总蛋白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转铁蛋白
C反应蛋白(超敏)
α1-酸性糖蛋白
CK(MB)
CRP(HS)
参考物质
GBW、GBW(E)、
IRMM/IFCCERM
GBW、GBW(E)、
IRMM/IFCCERM
GBW、GBW(E).
IRMM/IFCCERM
GBW、GBW(E)
IRMM/IFCCERM
GBW、GBW(E)
IRMM/IFCCERM
GBW、GBW(E).
IRMM/IFCCERM
ERM/IFCC
GBW、GBW(E)、
NISTSRM
ERM/IFCC
ERM/IFCC
ERM/IFCC
ERM/IFCC
ERM/IFCC
参考测量程序
IFCC Primary Reference Procedure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IFCC Primary Reference Procedure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IFCC Primary Reference Procedure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IFCC Primary Reference Procedure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IFCC Primary Reference Procedure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IFCC Primary Reference Procedure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IFCC Primary Reference Procedure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IFCC Committee on Plasma Proteins(C-PP)
Biuret reaction
IFCC Committee on Plasma Proteins(C-PP)
Optimized immunoturbidimetry/immunonephelometry
IFCC Committee on Plasma Proteins(C-PP)
IFCC Committee on Plasma Proteins(C-PP)
IFCC Committee on Plasma Proteins(C-PP)
IFCC Committee on Plasma Proteins(C-PP)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Y医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