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D通讯标准】 800MHz/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
- YD/T1577-2010
- 现行
标准号:
YD/T 1577-2010
标准名称:
800MHz/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79.1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577-2010.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800MHz/2GHz cdma2000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high rate packet data (HRPD)(phase I)air interface.
1范围
YD/T 1577规定了cdma2000 HRPD (第一阶段)空中接口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缺省信令应用、缺省分组应用、流层、会话层、连接层、安全层、MAC层和物理层。
YD/T 1577适用于800MHz/2GHz高速分组数据(HRPD) (第- -阶段) 技术的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P.S0001-A Wireless IP Network Standard
C.S0002-A Physical Layer Standard for cdma2000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C.S0005-A Upper Layer (Layer 3) Signaling Specification for cdma2000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C.S0033 Recommended Minimum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cdma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 Access Terminal
FIPS PUB 180-1 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s Publication 180-1
RFC 2409 The Internet Key Exchange (IKE)
RFC 1700 Assigned Numbers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577-2010
代替YD/T1577-2007和YDC034-2004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800MHz/2GHz cdma2000digital cellularmobilecommunicationnetworks:highratepacketdata(HRPD)(phaseI)airinterface
(3GPP2 C.S0024 v4.0 cdma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MOD)2010-12-29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GTE
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1577-2010
本标准代替YD/T1577-2007和YDC034-2004,与1577-2007和YDC034-2004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一将YD/T1577-2007、YDC034-2004中的2GHz、800MHz修改为800MHz/2GH;一修改1577-2007和YDC034-2004中12.2.1.1.1和12.3.1.1.1信道间隔和指配的内容: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引用文件3GPP2C.S0057:本标准是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YD/T1556-2007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基站子系统2.YD/T1558-2007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3.YD/T1577-2010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4.YD/T1566-2007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接入网(AN)
5.YD/T1562-2007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接入终端(AT)
6.YD/T1565-2010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信令致性cdma2000高速分组数据空中接口由底层到上层主要分为物理层、MAC层、安全层、连接层、会话层、流层和应用层七层,本标准分别规定了各层的功能和组成协议。本标准修改采用3GPP2C.S0024v4.0《cdma2000HighRatePacketDataAirInterfaceSpecification》,与C.S0024v4.0相比,本标准文件有如下修改:·分别在物理层的接入终端和接入网要求的“信道间隔和指配”中,本标准仅采用了“频段类别6\·修改了其他关于“频段类别”的描述。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滢、刘东明。I
YD/T1577-2010
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cdma2000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缺省信令应用、缺省分组应用、流层、会话层、连接层、安全层、MAC层和物理层。本标准适用于800MHz/2GHz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技术的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P.S0001-A
C.S0002-A
C.S0005-A
FIPSPUB180-1
RFC2409
RFC1700
C.R1001-B
ITU-TRecommendationE.212
3GPP2C.S0057
3缩略语
Access Network
Access Terminal
Wireless IP Network StandardPhysical Layer Standard for cdma2000 Spread Spectrum SystemsUpperLayer(Layer3)SignalingSpecificationforcdma2000SpreadSpectrum Systems
RecommendedMinimumPerformanceStandardsforcdma2000HighRatePacket Data Access Terminal
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s Publication 180-1The Internet Key Exchange (IKE)Assigned Numbers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 (IOS)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HRPD)Access Network Interfaces
Administrationof ParameterValueAssignmentsforcdma2000SpreadSpectrum Standards, Release BIdentification Plan forLand MobileStationscdma2000扩频系统频段类别标准接入网
接入终端
Access Terminal Identifier
Broadcast Access Terminal IdentifierData Rate Control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接入终端标识
广播接入终端标识
数据速率控制
YD/T1577-2010
4概述
Medium Access Control
MulticastAccessTerminalIdentifierReverse Activity
RandomAccessTerminal IdentifierRadio Link Control
Reverse Power Control
Reverse Rate Indicatior
Signaling Link Protocol
Signaling Network Protocol
UnicastAccessTerminal Identifier4.1结构参考模型
结构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空中接口
接入终端
图1结构参考模型
媒体接入控制
多点广播接入终端标识
反向激活
随机接入终端标识
无线链路协议
反向功率控制
反向速率指示
信令链路协议
信令网协议
单点广播接入终端标识
接入网
参考模型包含接入终端和接入网间的空中接口。本文定义空中接口上使用的协议。4.2协议结构
空中接口被分层,并为每层(和每层中每个协议)定义接口。它使得今后对层或协议的修改是独立的。
描述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如图2所示。每层包含一或多个执行层功能的协议。每个协议可被单独的协商。
应用层
会话层
连接层
安全层
MAC层
物理层
图2空中接口分层结构
图2中描述的协议和层为:
(1)应用层:应用层提供多种应用。它提供用于传输空中接口协议消息的缺省信令应用,缺省信令应用在第5章中定义。它还提供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缺省分组应用,缺省分组应用在第6章中定义。2
YD/T1577-2010
(2)流层:流层提供不同应用流的复用。流0专用于信令,并默认用于缺省信令应用(参见第5章)。默认情况下,不用流1、流2和流3。流层在第7章中定义。(3)会话层:会话层提供地址管理、协议协商、协议配置和状态维持服务。会话层在第8章中定义。
(4)连接层:连接层提供空中链路连接建立和维持服务。连接层在第9章中定义。(5)安全层:安全层提供鉴权和加密服务。安全层在第10章中定义。(6)MAC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定义用于在物理层上接收和传送的过程。MAC层在第11章中定义。
(7)物理层:物理层为前向和反向信道提供信道结构、频率、输出功率、调制和编码的规定。物理层在第12章中定义。
每层可包含一或多个协议。协议用信令消息或报头向空中接口另一端的同一实体传递信息。当协议发送消息时,它们用信令网协议(SNP)来传输这些消息。4.3物理层信道
物理层定义物理层和前、反向信道层次,如图3和图4所示。若信道y是信道x的祖先,则x是y的一部分。当上下文清晰时,通常忽略全称(如:导频信道对应前向导频信道、数据信道对应反向业务数据信道)。
反向活动
媒质接入控制
DRCLock
图.3前向信道结构
主导频
反向功率控制
媒质接入控制
反向速率指示
图4反向信道结构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数据速率控制
YD/T.157.7-2010
和指示协议特定实例的Subtype(如缺省接入信道MAC协议和今后可能的扩展和膨胀的接入信道MAC协议)相联系。
协商和配置过程是会话层的一部分。4.4.6协议概述
图5给出图2中每层定义的缺省协议。下面是每个协议的简要描述。更完全的描述在每层的介绍章节中给出。
缺省信令
信令网
信令链路
会话管理
空中链路
管理协议
分组合并
安全协议
控制信道
MAC协议
4.4.6.1应用层
缺省信令应用:
缺省分组
流控制
应用层
无线链路
初始化状态
路由更新
密钥交换
前向业务信道
MAC协议
流协议
地址管理
位置更新
会话配置
空闲状态
鉴权协议
接入信道
MAC协议
物理层
图5缺省协议
连接状态
开销消息
加密协议
反向业务信道
MAC协议
(1)信令网协议:信令网协议(SNP)为信令消息提供消息传输服务。6
会话层
连接层
安全层
MAC层
物理层
YD/T1577-2010
(2)信令链路协议:信令链路协议(SLP)为信令消息提供拆分机制以及可靠和尽力传输机制。当在缺省信令应用中使用时,SLP携带SNP分组。缺省分组应用:
(1)无线链路协议:无线链路协议(RLP)为字节对齐的数据流提供重传和重复检测(2)位置更新协议:位置更新协议为缺省分组应用定义位置更新过程和消息,以支持移动性管理。(3)流控制协议:流控制协议定义流控制过程以启动或禁止缺省分组应用数据流。4.4.6.2流层
流协议:传送方向上,添加流报头:接收方向上,去掉流报头并将分组转送给正确的应用。4.4.6.3会话层
会话管理协议:提供控制地址管理协议和会话配置协议激活和去激活的方法,它也提供会话keep-alive的机制。
地址管理协议:提供接入终端标识符(ATI)的管理。会话配置协议:提供会话中所用协议的协商和配置。4.4.6.4连接层
空中链路管理协议:提供对接入终端和接入网在一个连接期间所遵循的整个状态机的管理。初始化状态协议:提供接入终端捕获网络以及接入终端支持网络捕获所遵循的过程。空闲状态协议:提供连接未打开时接入终端和接入网所遵循的过程。连接状态协议:提供连接开时接入终端和接入网所遵循的过程。路由更新协议:提供维持接入终端和接入网间路由的方法。开销消息协议:提供含有连接层协议通常所用信息的广播消息。分组合并协议:为连接层提供传输优先级和分组封装。4.4.6.5安全层
密钥交换协议:提供接入网和接入终端为鉴权和加密交换安全密钥所遵循的过程。鉴权协议:提供接入终端和接入网为鉴权业务所遵循的过程。加密协议:提供接入终端和接入网为加密业务所遵循的过程。安全协议:提供鉴权协议和加密协议所用密码的产生过程。4.4.6.6MAC层
控制信道MAC协议:提供接入网传送和接入终端接收控制信道所遵循的过程。接入信道MAC协议:提供接入终端传送和接入网接收接入信道所遵循的过程。前向业务信道MAC协议:提供接入网传送和接入终端接收前向业务信道所遵循的过程。反向业务信道MAC协议:提供接入终端传送和接入网接收反向业务信道所遵循的过程。4.4.6.7物理层
物理层协议:为前、反向信道提供信道结构、频率、输出功率和调制规定。4.5缺省应用
此文档定义两个所有允许的接入终端和接入网都应支持的缺省应用:缺省信令应用:它提供在不同实体的同一协议间携带消息的方法。缺省信令应用包含一个通信协议(信令网协议)和一个提供消息拆分、重传和重复检测的链路层协议(信令链路协议)。7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1577-2010
·缺省分组应用:缺省分组应用含有一个提供字节重传和重复检测的链路层协议(无线链路协议)、提供数据服务网络间移动的位置更新协议和提供数据业务流控制的流控制协议。所用的应用及它们所操作的流在会话协商部分协商。4.6流
空中接口最高可支持四个并行应用流。第一个流(流0)总是携带信令,其他三个可用于携带不同服务质量(QoS)要求的应用或其他应用。4.7会话和连接
会话是指接入终端和接入网间的共享状态。此共享状态存储协商的及用于接入终端和接入网间通信的协议和协议配置。
除非打开一个会话,接入终端不与没有开会话的接入网通信。连接是空中链路的特殊状态,在空中链路上接入终端被分配前向业务信道、反向业务信道和相关MAC信道。
在单个会话期间,接入终端和接入网可多次打开和关闭一个连接。4.8安全
空中接口支持安全层,安全层用于控制信道、接入信道、前向业务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上传输的接入终端业务的鉴权和加密。
4.9故障检测
接入终端应有一故障检测定时器,该定时器分离并独立于其他所有的功能,并只要在功率适用于接入终端发射机存在功率就可在任何时候连续运行。若接入终端发现异常,则定时器超时。若定时器超时,则接入终端应停止传送。允许定时器超时的最长时间为2s。4.10CDMA系统时间
所有扇区空中接口传输参考一个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间的公用系统级时间基准,该GPS时间源于并与通用协同时间(UTC)同步。GPS和UTC相差整数秒,该整数为从1980.1.6起加到UTC上的秒修正数。CDMA系统时间在1980.1.600:00:00UTC开始,它与GPS时间一致。CDMA系统时间跟踪对UTC的秒修正,但对CDMA系统时钟的物理调整不使用这些修正。图6给出系统中多个点的CDMA系统时间间的关系。CDMA系统时间开始时,I和Q信道的接入网零偏置导频PN序列(如9.3.1.3.4节中定义)和接入终端公共短码PN序列(如9.3.1.3.8.1节中定义)在它们的初始状态中给出。I和Q的接入网零偏置导频PN序列的初始状态是导频PN序列发生器的下15个输出为“o”的状态。I和Q的接入终端公共短码PN序列的初始状态是短码PN序列发生器在15个连续‘0的输出后输出为“1”的状态。从图6所示可看出,传送和接收处理中多个点的CDMA系统时间是在接入网天线参考的绝对时间,加上适当的单程或往返传输延时的偏置。时间测量参考接入网的传送和接收天线以及接入终端的RF连接器。CDMA系统时间的精确零时刻是15个连续“0输出前的1”和紧随接入网零偏置导频PN序列的“0”间的中点。
接入终端
接入终端
4.11版本号
“o15)1
..10s)
..-T05)
单程延时
~3μus/km
~5us/mi
E00:00-00
910861
.10(15),
单程延时
(1)在扇区天线和接入终端的RF连接器处进行时间测量(2)0表示连续零的序列
图6CDMA系统时间
遵循此标准要求的接入终端和接入网的版本号为0x01。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接入网零偏置
I导频PN序列
接入网零偏置
Q导频PN序列
接入网零偏置
导频PN序列
接入网零偏置
Q导频PN序列
接入终端公共
I短码PN序列
接入终端公共
Q短码PN序列
接入终端公共
i短码PN序列
接入终端公共
Q短码PN序列
YD/T1577-2010
YD/T1577-2010bZxz.net
5缺省信令应用
5.1引言
5.1.1概述
缺省信令应用封装信令网协议(SNP)和信令链路协议(SLP)。每层的协议用SNP交换消息。SNP也被应用特定控制消息所使用。SNP提供定义与消息相关协议Type和协议实例(即:InConfiguration或InUse)的单字节报头。SNP用此报头将消息路由到适当的协议实例。SLP提供消息分段、可靠而尽力的消息传送以及可靠传输消息的重复检测。SNP和SLP的关系如图7所示。
信令网协议(SNP)
图7缺省信令层协议
信令链路协议包含两个子层:递送层SLP-D和拆分层SLP-F。5.1.2公共数据
此协议的Subtype。
5.1.3数据封装
图8和图9给出消息、SNP分组、SLP分组和流层负荷间的关系。图8显示SLP不拆分SNP分组的情况。图9显示SLP拆分SNP分组为多个SLP-F负荷的情况。消息
SNP分组
SLP-D分组
SLP-F分组
图8消息封装(未分段)
SNP分组
SLP-D分组
SLP-F分组
5.2协议初始化
图9消息封装(分段)
5.2.1InConfiguration应用实例的协议初始化SLP-F
接入终端和接入网中此应用的InConfiguration实例一产生,则按序执行如下:(1)此应用实例属性的回退值应设置为每个属性规定的缺省值YD/T1577-2010
(2)若此应用InUse实例的应用子类型(即对应于该应用绑定的流)与此InConfiguration应用实例的相同,则InConfiguration应用实例所定义属性的回退值应设置为InUse应用实例对应的属性值。(3)此协议实例每个属性的值应设置为该属性的回退值。5.2.2inUse应用实例的协议初始化接入终端和接入网中此应用的InUse实例(即对应该应用绑定的流)一产生,则该实例应设置此应用协议的属性值为每个属性规定的缺省值。5.3般信令要求
5.3.1一般要求
下列要求是对用SNP携带消息和提供消息扩展的所有协议的一般要求。接入终端和接入网产生和处理被SNP携带的任何信令消息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消息长度总是整数字节:并且若必要的话,在消息的末尾添加Reserved域以使得消息成为整数字节长。接收方应忽略Reserved域值。(2)与空中接口兼容的所有协议的每个协议类型和每个子类型的消息标识符都是明确的,这些协议由MinimumRevision及以上的定义。(3)为了今后的版本,发送方仅在消息的末尾添加新的域(不含任何尾部的Reserved域),若域的添加会使得以前域的分析对于协议版本等于或大于MinimumRevision的接收方是不明确的,则发送方不应添加它们。
(4)接收方应丢弃所有不能识别的消息。(5)接收方应丢弃所有不能识别的域。11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