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D通讯标准】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 YD/T1849-2015
- 现行
标准号:
YD/T 1849-2015
标准名称: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8.15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849-2015.2GHz TD-S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rwork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HSUPA RAN.
1范围
YD/T 1849规定了TD-SCDMA在引入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功能后,对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提出的一些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主要包括Node 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等设备支持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所需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YD/T 1849适用于具有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 功能的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YD/T 1011-1999数字同步网独立型节点从钟设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YD/T 1012-1999数字同步网节点时钟系列及其定时特性
YD/T 1365-200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YD/T 1592.2-2007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2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
YD/T 1843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所有部分)
YD/T 1845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849-2015
代替YD/T1849-2009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
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2GHzTD-SCDMAdigitalcellularmobiletelecommunicationnerworkTechnical requirementofHSUPARAN2015-07-14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概述
4.1无线接入网结构
4.2HSUPA协议结构
4.3E-DCH协议结构...
5功能要求·
RNC功能
5.2NodeB功能要求·
5.3E-DCH速率
6HSUPA的性能
6.1HSUPA速率**
7.1承载业务的类别·
7.2承载业务的QoS特性
8RNC设备性能·
8.1备份配置·
8.2可用性和可靠性·
9智能天线:bzxz.net
10NodeB设备性能..
10.1频段与信道安排
发射机性能
10.3接收机性能·
10.4实际传播条件下性能要求
10.5可用性和可靠性
11接口要求.·
11.1lu接口要求
11.2Iur接口要求
11.3Iub接口要求·
YD/T1849-2015
YD/T1849-2015
11.4Uu接口要求
12环境要求·
13电源和接地·
13.1直流电源电压要求
13.2NodeB电源要求
13.3设备接地要求
14电磁兼容能力.
15安全要求
16操作维护(O&M)要求·
16.1RNC操作维护(O&M)要求
16.2NodeB操作维护(O&M)要求,17
同步要求
17.1概述·
17.2RNC同步要求·
17.3NodeB同步要求.
18其他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测量信道
传播条件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HiiKAoNiKAca
YD/T1849-2015
本标准是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a)YD/T1849-2015《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b)YD/T1850-2015《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YD/T1849-2009《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本标准与YD/T1849-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订了术语(见3.1,2009版的3.1);b)增加了E-AGCH不配置在TSO的要求(见5.1.5.7):c)在性能指标测试中,增加了实际传播条件下,单天线和智能天线接收的性能测试要求(见10.4):d)删除了性能指标测试中实际传播条件下性能要求(双天线接收分集)(见2009版的10.4):e)增加了其他要求(见第18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宇、李星、宋爱慧、冯三军、王可、黄河、马志锋、池连刚、李蓉、陈迎、常永宏。
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首次修订。Ⅲ
HiiKAoiKAca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YD/T1849-2015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TD-SCDMA在引入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功能后,对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提出的一些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主要包括Node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等设备支持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所需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具有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功能的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943.1-2011
YD/T1011-1999
YD/T1012-1999
YD/T1365-2006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数字同步网独立型节点从钟设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数字同步网节点时钟系列及其定时特性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YD/T1592.2-2007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2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
YD/T1843
YD/T1845
YD/T1846
YD/T1847
3GPPTS25.105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所有部分)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所有部分)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所有部分)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时分双工基站无线发射和接收要求(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 (TDD)
3GPPTS25.420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Iur接口:通用部分和原则(UTRANIurInterface:GeneralAspectsandPrinciples)
3GPPTS25.323
3GPPTS25.324
3GPPTS25.410
3GPPTS25.411
3GPPTS25.412
3GPPTS25.413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specification)广播/多播控制(Broadcast/MulticastControl(BMC))UTRANIu接综述和原则(UTRANIuInterface:GeneralAspectsandPrinciples)UTRANIu接层1(UTRANIuinterfacelayer1)UTRANIu接口信令传输(UTRANIu interface signalling transport)UTRANIu接口无线接入网络应用部分信令(UTRANIuinterfaceRadioAccess1
HiiKAoNiKAca
YD/T1849-2015
3GPPTS25.414
3GPPTS25.415
3GPPTS25.420
3GPPTS25.421
3GPPTS25.422
3GPPTS25.423
3GPPTS25.424
3GPP TS25.425
3GPPTS25.426
3GPPTS25.427
ITU-R SM.329-9,
IETFRFC1305
IETFRFC1769
IETFRFC2030
NetworkApplicationPart (RANAP)signalling)UTRANIu接口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UTRANIuinterfacedatatransport&transport signalling)
UTRANIu接口用户名协议(UTRANIuinterfaceuserplaneprotocols)UTRANIur接综述和原则(UTRANIurInterface:GeneralAspectsandPrinciples)
UTRANIur接层1(UTRANIur interfaceLayer1)UTRANIur接信令传输(UTRANIurinterface signallingtransport)UTRANIur接口信令RNSAP信令(UTRANIurinterfaceRNSAPsignalling)UTRANIur接口CCH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lurinterfacedatatransport&transport signalling for CCH data streamsUTRANIur接口CCH数据流的用户面协议(UTRANIur interfaceuserplaneprotocols for CCH data streams)UTRANur和Iub接口DCH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UTRANIurandIubinterfacedatatransport&transport signallingforDCHdata streams)UTRANIur和Iub接口DCH数据流的用户面协议(UTRANIurandIubinterfaceuser plane protocols for DCH data streams)杂散发射(Spuriousemissions)网络时间协议(版本3)
简单网络时间协议(版本3)
简单网络时间协议(版本4)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
HSUPA的上行传输信道。
平均功率MeanPower
对于TD-SCDMA调制信号,是指1.6MHz带宽内发射或接收的功率,测量时间长度是在一个发射时隙内不包含保护时间的时间长度。3.1.3
输出功率MeanPower
发射负载匹配的情况下,输出功率是基站的一个载波上的平均功率。3.1.4
最大输出功率MaximumOutputPower2
HiiKAoiKAca
YD/T1849-2015
在特定的参考条件下,在天线连接处测量得到的单个载波的平均功率。测量时间长度是在一个发射时隙内不包含保护时间的时间长度。3.1.5
额定输出功率RatedOutputPower厂商声称的在天线连接处单个载波发射的平均功率。3.1.6
绝对授权AbsoluteGrant
绝对授权信息在配置的下行E-AGCH信道集合上发送,基站调度器通过该信息来调整用户的授权速率和分配的物理资源。物理资源分配指示用户上行可用的最大的调度传输资源。绝对授权是通过E-RNTI来接收的。
服务E-DCH小区ServingE-DCHCell用户接收基站调度器下发的绝对授权所在的小区。一个用户有一个服务E-DCH小区。3.1.8
功率偏移属性PowerOffsetAttribute为了使每个MAC-d达到所需要的QoS,对每个MAC-d流设置的一个功率偏移值。如何设置及使用功率偏移属性的细节参见《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5部分:物理层过程》。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AGCH
E-HICH
E-PUCH
E-RNTI
E-RUCCH
Adaptive Multi Rate
Core Network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ontrolling RadioNetworkControllerDedicated Channel
Data Discription Indication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E-DCHAbsoluteGrant Channel
Enhanced Dedicated Transport ChannelE-UCCHNumberIndication
(1.28Mchip/s TDD only)
E-DCHHARQAcknowledgement IndicatorChannel
Enhanced Uplink Physical Channel (TDD only)E-DCH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E-DCHRandomAccessUplinkControlChannel(TDDonly)
自适应多速率
核心网
循环穴余校验
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
专用信道
数据描述指示
专用物理信道
E-DCH绝对授权信道
增强型专用传输信道
E-UCCH个数指示
(专用于1.28Mchip/sTDD)
E-DCHHARQ确认指示信道
增强型上行物理信道
E-DCH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E-DCH随机接入上行控制信道
HiiKANiKAca
YD/T1849-2015
E-TFCI
E-UCCH
HS-DSCH
HS-PDSCH
HS-SCCH
HS-SICH
TD-SCDMA
4概述
E-DCHTransportFormat CombinationE-DCH Transport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E-DCH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DD only)Forward Access Channel
HybridARQ
High Speed-Downlink Shared ChannelHigh Speed-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Shared Control ChannelforHS-DSCHShared Information Channel for HS-DSCHMedium Access Control
Quality of Service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Random Access Channel
Radio Link Control
RadioNetworkControlle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etransmission Sequence Number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1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Transport Format Resource CombinationTransmission Sequence Number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User Equipment
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
4.1无线接入网结构
E-DCH传输格式集
E-DCH传输格式集指示
E-DCH上行控制信道
前向接入信道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高速下行共享信道
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HS-DSCH共享控制信道
HS-DSCH共享信息信道
媒体访问控制
业务质量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随机接入信道
无线链路控制
无线网络控制器
无线资源控制
重传序列号
系统信息块
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
同步传输模式1
时分双工
传输格式组合指示
传输格式和资源组合
传输序列号
传输时间间隔
用户设备
时分一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TD-SCDMA系统的无线接入网由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组成,无线网络子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支持HSUPA功能时,原有的无线网络子系统(RNS)结构和设备组成未发生变化。每个无线网络子系统包括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一个或多个NodeB。在RNS内部,NodeB和RNC之间通过Iub接口相连。RNC与RNC之间通过Iur接口相连,Iur接口为可选接口。NodeB通过空中接口(Uu接口)与UE通信:RNC通过Iu-PS接口与核心网分组域相连,RNC通过Iu-CS接口与核心网电路域相连。
HiikAoNiKAca
Node B
核心网
(可选)
图1无线网络子系统(RNS)
Node B
YD/T1849-2015
Iu接口、Iub接口和Iur接口控制平面的传输承载都采用ATMAAL5。Iu接口、lub接口和Iur接口用户平面数据流的传送可采用基于ATM的传输和基于IP传输这两种方案,其中支持基于IP传输的方案为可选要求。采用基于ATM的传输方案时,在Iub和Iur接口上都采用AAL2,在Iu接口上则对电路域采用AAL2,对分组域采用AAL5。对系统来说,RNS负责控制所属各小区的资源。在图1中所涉及到的设备实体包括:一移动台(UE):它包括移动设备(ME)和用户识别模块(USIM)。一NodeB: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服务的无线收发信设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NodeB进行无线资源的控制与管理的功能实体。智能天线技术及其相关算法是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4.2HSUPA协议结构
在UTRAN侧,为了支持HSUPA功能,并提高性能,在NodeB上新增MAC-e实体,在RNC上新增MAC-es实体。上行的调度功能由NodeB完成,来实现HARQ和HSUPA快速调度等功能:并且新增传输信道一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该传输信道由MAC-e/es控制。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D,用于承载高速上行数据,其传输时间间隔(TTD)为5ms,支持高阶调制,以及层1(L1)HARQ过程。其使用的资源,包括功率、时隙、码道等,可由NodeB调度分配。在上行方向,空中接口还定义了两个控制信道上行增强控制信道(E-UCCH)和上行增强随机接入信道(E-RUCCH),用于传输上行增强相关的信令信息。E-UCCH和E-DCH复用在一起,传递当前E-DCHHARQ相关的信息。E-RUCCH映射在物理随机接入资源上,主要用于上行增强业务的接入请求。E-DCH映射到增强上行物理信道(E-PUCH)上。E-PUCH信道资源分为调度的和非调度的两类,其中非调度部分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分配,而调度部分则由NodeBMAC-e实体进行调度分配。在下行方向,为了支持基站调度,增加了增强上行绝对接入允许信道(E-AGCH)传输基站调度信息,以及增强上行HARQ应答指示信道(E-HICH)来支持HARQ过程的传输应答信息(如ACK/NACK)。5
HiiKAoNiKAca
YD/T1849-2015
4.3E-DCH协议结构
为支持E-DCH,在Uu接口协议上有如下改动:一UE:在UE侧MAC-d之下新增了一个MAC实体(MAC-es/MAC-e)。UE侧新增的MAC-es/MAC-e实体主要处理HARQ重传、复用和TSN选择、E-TFC选择和调度接入控制。一NodeB:在NodeB新增了一个MAC实体(MAC-e),用于处理HARQ重传、E-DCH调度和控制、MAC-e数据单元的解复用。
S-RNC:在S-RNC新增一个MAC实体(MAC-es),主要是提供按序递送(重排)、重排队列分发。
图2所示为支持E-DCH的系统侧协议结构。DTCHDCCH
MAC-es
5功能要求
5.1RNC功能
5.1.1MAC-es功能
EDCHFP
图2E-DCH协议栈结构
DCCHDTCH
EDCHFP
每个UE在SRNC存在一个MAC-es实体,MAC-es子层处理与E-DCH相关的功能,这些功能在NodeB中的MAC-e中没有包含。UTRAN侧的MAC-es结构如图3所示。MAC-es实体应完成如下功能:
一重排队列分发
重排队列分发功能指的是基于SRNC的配置,把接收到的MAC-esPDU分配到正确的重排缓冲区。一重排
本功能指按照接收的TSN号对接收的MAC-esPDU重新排序。带有连续的TSN的MAC-esPDUs被发送到拆分功能实体。处理乱序的MAC-esPDU的方法由设备的实现方式决定。每个逻辑信道有一个重排队列。
一拆分:
拆分实体负责对MAC-esPDUs进行拆分。当一个MAC-esPDU被拆分,MAC-es头被移除,MAC-dPDU被抽取出来并且递交到MAC-d。6
至MAC-d
MAC-es
重排队列分配
MAC-dlow#
自NdoeB
重排队列分配
MAC-dflow#n
图3UTRAN侧的MAC-es结构(TDD)
YD/T1849-2015
MAC-Control
重排实体属于SRNC中的MAC-es子层功能,每一个UE有一个重排实体。在重排实体中,每个逻辑信道有一个重排进程:DDI用来唯一的标识MAC-esPDU中的逻辑信道,MAC-d流和MAC-dPDU大小,映射关系由高层配置。根据这些信息,MAC-esPDU被送到正确的重排进程。重排进程使用TSN和时间信息(也就是NodeB送来的CFN和子顿号)来消除重复,然后按顺序把数据发送到RLC。重排机制的细节与实现相关。
5.1.2调度管理
5.1.2.1NodeB控制的调度
NodeB控制的调度是基于上、下行控制信令以及UE对这些信令如何操作的一系列规则。支持NodeB进行调度控制的上行信令信息为UE发送的调度信息(SchedulingInformation),此控制信息由用户通知基站要求的资源。当UE被授权,SI通过E-PUCH在MAC-ePDU中发送。当UE没有授权,SI通过E-RUCCH发送。
系统应支持上行调度信息的单独传送,调度信息与数据一起发送这两种机制,在下行链路上NodeB需发送资源指示(调度授权,SchedulingGrant)来指示UE最多可使用的上行资源。NodeB可使用SRNC提供的和UE调度请求里的QoS相关信息等来产生调度授权。调度授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调度授权只用于E-TFC的选择算法,而不会影响DCH的TFC选择。YD/T1849-2015
一调度授权标识UE在每个资源块上允许使用的最大的E-PUCH传输功率和参考功率的比值。对于非激活进程,该比值为O且UE不允许发送调度数据。一所有的调度都是确定的。
一调度授权可在每个TTI发送也可隔多个TTI发送一次。一每个绝对授权配置的资源可以持续一个或多个TTI。一1.28Mchip/sTDD采用绝对授权类型的调度·绝对授权(AbsoluteGrant)是对UE最多可能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绝对限制。一绝对授权信息由服务E-DCH小区在E-AGCH信道上发送:·E-AGCH是共享信道,通过使用和E-RNTI相关的CRC,来标识信息发送给特定的用户(参考YD/T1843.3一2015《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3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对于TDD,RRC只需要配置给MAC-一个E-RNTI·用户需要监听一组E-AGCH。RRC通知用户需要监听的E-AGCH的详细信息。用户基于分配的E-RNTI来解码和自己相关的绝对授权信息。·绝对授权的内容包括:该UE的绝对授权值(AbsoluteGrantValue)和传输使用的物理资源。绝对授权消息自身包括多个字段,长度为23个比特或26个比特(依赖于系统配置),通过E-AGCH传输。这些字段包括:
一绝对授权值(PRRI):
标识UE在每个资源块上允许使用的最大的E-PUCH传输功率和参考功率的比值。一个资源块定义为一个时隙的SF16的码字。绝对授权值字段长度为5比特。一信道化码(CRRI):
标识物理资源授权中的码字信息。长度为5个比特,指示OVSF节点数中的节点。分配的OVSF和节点对应关系见YD/T1843.3一2015《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3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时隙资源相关信息(TRRI):
标识物理资源授权中的时隙信息。表述方式为位图方式,长度为5个比特,最高位为时隙1,最低位为时隙5。
一资源持续指示(RDI):
可选。RRC可以在小区级配置E-AGCH中是否出现资源持续指示。如果配置出现,采用3比特来指示分配的TTI个数和间隔。如果配置不出现,按照RDI=0来处理,相当于一个TTI。一E-AGCH循环序列号(ECSN):长度3比特,用于UE做E-AGCH的外环功控(相当于HS-SCCH中的HCSN)。一E-HICH指示(EI):
长度2比特,用于指示对该调度UE发送确认指示信息使用的E-HICH。—E-UCCH个数指示(ENI):
长度3比特,用于指示在一个E-PUCH的TTI中E-UCCH的重复次数。5.1.2.2E-TFC选择
E-TFC的选择功能主要由UE完成,但为支持UE完成E-TFC的选择,UTRAN需支持一些配置功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