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3082-2017 铁路救援起重机检查与试验方法

【TB铁路运输标准】 铁路救援起重机检查与试验方法
- TB/T3082-2017
- 现行
标准号:
TB/T 3082-2017
标准名称:
铁路救援起重机检查与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4.63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3082-2017.Inspecting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railway rescue crane.
1 范围
TB/T 3082规定了铁路救援起重机整体装配完成后投人使用前的检查与试验方法。
TB/T 3082适用于以柴油机为动力、液压传动、全回转、自力走行铁路救援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其他有特殊要求的起重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 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GB/T 3811起重 机设计规范
GB/T 5905-2011起重机 试验 规范和程序
GB/T 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 部分:总则
GB/T6068-2008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试验规范
GB/T 12602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
CB/T 16904.1-2006标准轨距铁路 机车车辆限界检查第1 部分:检查方法
GB/T17426铁道特种车辆和轨行机械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方法
GB/T 20303. 1-2016起重机司机室第1 部分:总则
CB 5025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起重机电 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 2300回转支承
TB/T493铁道 车辆车钩缓冲装置组装技术条件
3试验种类
3.1型式检验
对起重机基本参数、系统、机构、结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做的全面考核。检查与试验项目一般集中在首台起重机上进行。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新造起重机应做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b)转场生产的产品试制完成时;
c) 停产满2年及以上再重新生产;
d) 当产品的结构、功能、工艺、材料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 做相关项目的型式检验。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082—2017
代替TB/T3082—2003
铁路救援起重机检查与试验方法Inspecting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railway rescue crane2017-10-12发布
国家铁路局发布
2018-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试验种类
整机主要参数和外观检查
系统检查与试验
机构检查
结构检查与试验
转向架
车钩缓冲装置
起重性能试验
稳定性试验
线路运行试验
试验后检查
检查与试验项目
技术资料检查
参考文献
TB/T3082—2017
本部分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TB/T3082-2017
本部分代替TB/T3082—2003《内燃铁路起重机检查与试验方法》。与TB/T3082—2003相比,本部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取消了最大额定起重量100t、125t、160t内燃铁路起重机,适用铁路救援起重机(见第1章,2003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3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型式检验的条件(见3.1,2003年版的3.1);修改了出厂检验(见3.2,2003年版的3.2);增加了外观检查(见4.3);
增加了系统检查与试验内容(见第5章);增加了机构功能检查内容(见第6章):修改了结构检查与试验内容(见第7章);增加了纵向载荷试验内容(见7.3);增加了转向架检查内容(见第8章);修改了车钩缓冲装置检查内容(见第9章);修改了起重机性能试验内容(见第10章,2003年版的第8章);修改了稳定性试验内容(见第11章,2003年版的第9章);删除了试验种类中的回送试验(见2003年版的第12章);增加了线路运行试验(见第12章);修改试验后检查内容(见第13章,2003年版的第15章);修改了检查与试验项目内容,并按表1中项目名称对其检查与试验方法进行了说明(见第14章,2003年版的第4章);
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回送前的整备(见2003年版的第16章);-增加了技术资料检查内容(见第15章)。本标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力群、董亚庚、于跃、苗立军、徐国辉、杜斌武、张小宏、瞿建平、白圣男。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3082一2003。Ⅲ
1范围
铁路救援起重机检查与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救援起重机整体装配完成后投人使用前的检查与试验方法。TB/T3082—2017
本标准适用于以柴油机为动力、液压传动、全回转、自力走行铁路救援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其他有特殊要求的起重机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5905--2011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T6067.1一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8一2008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试验规范CB/T12602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T16904.1-—2006
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第1部分:检查方法GB/T17426
铁道特种车辆和轨行机械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方法GB/T20303.1—2016
起重机司机室第1部分:总则
CB50256
JB/T2300
TB/T4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回转支承
铁道车辆车钩缓冲装置组装技术条件TB/T1335-1996
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TB/T1740
TB/T1802
TB/T2979
TB/T3081
3试验种类
型式检验
机车车辆重量测定方法
铁道车辆水密性试验方法
铁道货车制动管阻力试验
铁路救援起重机技术条件
对起重机基本参数、系统、机构、结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做的全面考核。检查与试验项目一般集中在首台起重机上进行。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新造起重机应做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转场生产的产品试制完成时;
停产满2年及以上再重新生产;
d)当产品的结构、功能、工艺、材料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做相关项自的型式检验。3.2出厂检验
对每台出厂起重机的技术参数、外观、系统、机构、结构、功能和性能进行常规性检查和试验。1
TB/T3082-2017
4整机主要参数和外观检查
4.1主要尺寸检查
4.1.1限界检查按GB/T16904.1-2006进行,是否符合GB146.1的规定。4.1.2检测车钩中心线高度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检测车钩连接线间水平距离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4.1.3
4.1.4检测上车尾部回转半径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4.1.5检测支腿横向和纵向间距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4.2称重检查
称重检查内容包括:
称重测量按TB/T1740进行:
b)检测起重机回送状态下重量、轴重,轴重差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4.3外观检查
4.3.1检查系统和机构的元件及辅件的型号、规格、结构尺寸、技术参数、有效期和安装位置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3.2检查系统的管、线路安装布置和标识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4.3.3
检查系统管、线路(风、水、油等)是否有渗漏现象,线路是否有漏电现象。4.3.4
检查标志、油漆种类、颜色、漆膜厚度和表面质量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4.3.5检查相对运动的铰点和摩擦副的润滑措施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4.3.6
检查整机内外清洁度是否洁净。5系统检查与试验
5.1动力系统
5.1.1检查动力装置的配置和功能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5.1.2检查柴油箱和供油管路功能是否符合技术条件要求。5.2液压系统
5.2.1起重机额定载荷动载工况连续工作1h,读取液温计数值,液压油温度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
5.2.2试验内容和条件如下:
按技术文件要求检查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进出油口、平衡阀的控制口、油缸的进出油口和系统a)
主油路回油口等压力,并做记录;b)
在空载试验和额定起重性能合格情况下,检查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温升等技术参数,并做记录。
试验及检测项目包括:
工作压力的检测;
压力损失的检测;
平衡阀控制压力检测;
变幅、伸缩液压回路平稳性试验。试验方法和记录参照JB/T4030.3—2013进行。5.2.4
5.3制动系统
检测系统功能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5.3.1
单车试验检查参照TB/T1492进行。5.3.2
5.3.3制动管路阻力试验按TB/T2979进行。2
5.3.4检查手制动装置是否灵活、有效。5.4电气系统
检测系统功能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5.4.1
检查电气设备安装是否符合CB50256的规定。5.4.2
检查电源和线路安装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5.4.3
TB/T3082-2017
工作照明照度检查参照TB/T2011和TB/T2325.1进行,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5.4.4
电气线路的检测如下:
按GB/T6067.1—2010的要求检测线路;a)
绝缘电阻检测,使用500V兆欧表检测交、直流回路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1MQ;b)
接地电阻检测,使用万用表检测交流回路重复接地点接地电阻不大于10Q,直流回路的负极c
接地点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α。
5.5安全监控系统
5.5.1功能检查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5.5.2机构安全装置功能检查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5.5.3系统安全保护功能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5.6通信系统
调试通信设备功能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5.7
空调系统
调试检查空调装置功能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6机构检查
检查各机构是否有异常现象,功能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6.1
6.2检查主要连接螺栓紧固状态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6.3检查安全限位、提示、防脱和锁闭功能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6.4检查齿轮副啮合印痕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6.5检查液压油缸工作是否有卡滞抖动、异音和爬行等异常现象。6.6检查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是否均匀整齐。6.7检测回转角度装置功能是否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回转支承是否符合JB/T2300的规定或技术文件要求。
6.8检测平衡重挂放油缸是否同步。6.9检测调平机构的最大行程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6.10检查走行机构启动和运行平稳性,是否有冲击和抖动现象,并检测启动和运行时系统工作压力,并做记录。
6.11检查走行挂齿装置动力离、合到位显示装置是否正常。检测制动缸活塞杆行程和闸瓦(钳盘)间隙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制动和缓解是否正常。6.12
检测伸展支腿机构控制功能是否正常,记录伸展腿油缸全伸(缩)和支撑油缸全伸(缩)时间。6.13
结构检查与试验
7.1结构检查
7.1.1检测主要结构尺寸和焊缝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7.1.2
司机室漏雨试验按TB/T1802进行。7.1.3司机室内噪声检测按CGB/T20303.1一2016进行,其噪声值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检查门锁闭和限位装置是否安全可靠。7.1.4
TB/T3082—2017
7.2结构试验
7.2.1试验目的
验证伸缩臂、底架组成(含支腿)、转台和转向架构架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7.2.2试验要求
7.2.2.1参照GB/T6068—2008执行。7.2.2.2选择不同位置对结构承受额定最大力矩工况进行强度和刚度试验。7.2.2.3根据分析计算,对结构最大受力截面和点作为试验测试截面和点。7.2.3试验方法
7.2.3.1强度试验
7.2.3.1.1采用应变片测量,检测结构承受最大应力。在结构承受单向应力处、应力集中区内高应力点上贴应变片,结构承受二向应力处,用应变花测出应变,然后计算出主应力。7.2.3.1.2按GB/T6068—2008规定选择应力区划分和最小安全系数。7.2.3.1.3结构的应力值是否符合GB/T3811中有关规定。7.2.3.2刚度试验
7.2.3.2.1检测结构承受额定最大载荷变形量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7.2.3.2.2检查结构是否有永久变形。7.2.4探伤检查
起重机静强度试验后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查主要结构的重要焊缝。7.3纵向载荷试验
按TB/T1335—1996中货车第1工况进行纵向载荷试验。8转向架
8.1检查防脱装置和液压均载锁闭装置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8.2基础制动装置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9车钩缓冲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的检查及试验按TB/T493进行。10起重性能试验
10.1试验条件
整机外观检查、各机构、系统和结构功能检查试验合格。10.1.1
10.1.2试验场地面积宽阔、支腿支承面地基要坚实和平整,应满足起重机各项试验要求。10.1.3试验场地线路应平直,钢轨顶面高度差不大于6mm。钢轨等级50kg/m级以上。10.1.4底架上平面应处于水平状态,其倾斜度不超过0.5°10.1.5
试验载荷应标定准确,垂直载荷偏差为支1%,水平载荷偏差为3%。10.1.6试验环境风速不大于8.3m/s,其他符合TB/T3081的规定。10.2试验要求
10.2.1按GB/T6068—2008进行。10.2.2进行技术性能参数和性能检测,柴油机工作转速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每次动作停留时间不小于2min。
10.2.3在任何操纵条件下试验载荷均不应出现反向动作。10.2.4试验载荷包括:
空载试验起升装置为空载工况;a)
额定试验载荷为机构对应工作幅度的最大额定起重量;b)
c)动载试验载荷为机构对应工作幅度的1.1倍的最大额定起重量;d)静载试验载荷为机构对应工作幅度的1.25倍的最大额定起重量。10.2.5空载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额定、动载和静载载荷试验。10.3试验
10.3.1空载试验
10.3.1.1起升(下降)试验
TB/T3082—2017
10.3.1.1.1起升装置以额定速度起升(下降),行程不小于3m,检测所需要时间,计算起升(下降)速度,试验做三次取平均值。
10.3.1.1.2吊臂全伸在最大仰角工况,检测起升装置(吊钩支承面到轨道上平面)的最大起升高度。检查卷筒三圈保护装置、吊钩高度限制器的作用是否正常,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是否10.3.1.1.3
整齐。
10.3.1.1.4吊钩限动后,起升机构应停止向不安全方向动作,允许向安全方向动作。10.3.1.2变幅试验
10.3.1.2.1吊臂为全缩状态,检测吊臂在最大工作幅度至最小工作幅度起臂(落臂)所用的时间,试验做三次取平均值。
10.3.1.2.2检查设定位置和极限限位功能是否正常,吊臂在限动后,变幅机构应停止向不安全方向动作,允许向安全方向动作。
10.3.1.2.3吊臂变幅时,检查力矩限制器显示的幅度值与实际幅度值误差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工作幅度由最大到最小范围内至少设三个测量点进行检查。10.3.1.2.4检查幅度指示器功能是否符合技术条件要求。10.3.1.3伸缩试验
10.3.1.3.1吊臂仰角为最大,检测吊臂全程伸(缩)所需时间,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10.3.1.3.2伸缩控制功能检查是否符合技术条件要求。10.3.1.3.3检测极限限位功能,吊臂在限动后,伸缩机构应停止向不安全方向动作,允许向安全方向动作。
10.3.1.3.4吊臂伸缩时,检查力矩限制器显示的幅度值与实际幅度值误差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工作幅度由最大到最小范围内至少设三个测量点进行检查。10.3.1.4回转试验
10.3.1.4.1吊臂全缩、工作幅度最小、±360°回转,检测并记录工作时间。10.3.1.4.2设定位置和极限限位功能检测,回转在限动后,回转机构应停止向不安全方向动作,允许向安全方向动作,试验可在10.3.2试验中同时进行。10.3.1.4.3起重性能曲线应能自动转换,试验可在10.3.2试验中同时进行。10.3.1.4.4双回转机构,吊臂顺轨道方向摆动时,平衡重应顺轨道方向。10.3.1.5平衡重机构试验
10.3.1.5.1挂、放机构工作应同步、平稳,限位功能可靠。记录挂、放时间。10.3.1.5.2检测伸缩机构工作速度,记录全伸(缩)时间。10.3.1.5.3检测全伸和设定位置尺寸。10.3.2额定载荷与安全装置试验10.3.2.1力矩限制器控制显示及误差10.3.2.1.1当实际起重力矩达到90%至100%额定起重力矩时,力矩限制器应发出声光预警信号;当实际起重力矩大于100%且小于105%额定力矩时,力矩限制器应发出声光超载报警信号,并立即停5
TB/T3082—-2017
止向不安全方向继续动作,而允许向安全方向动作。10.3.2.1.2力矩限制器的综合误差、显示误差和计算方法按GB12602执行。10.3.2.2试验载荷选择
在做力矩限制器性能检测时,每条曲线最少检测三个点,包括最大工作幅度、最小工作幅度和工作幅度范围内中间某一点的额定起重量,同时还应包括最大力矩工况的起重量。10.3.2.3额定载荷
10.3.2.3.1吊起额定载荷,观察力矩限制器显示的额定载荷、幅度和发出的信号。10.3.2.3.2检查力矩限制器发出的预警信号或报警信号是否正确,显示误差和综合误差是否符合GB12602的规定。
10.3.2.4起升速度试验
最小工作幅度,起升额定载荷,行程不小于1m,记录时间和工作压力,计算起升速度,试验做三次取平均值。
10.3.2.5回转试验
10.3.2.5.1最小工作幅度,起升额定载荷,进行±360°回转,记录回转工作压力,试验做三次取平均值。
10.3.2.5.2检测设定位置和极限限位功能,回转在限动后,回转机构应停止向不安全方向动作,充许向安全方向动作。
10.3.2.6变幅试验
吊臂顺轨道方向、最大力矩工况,起升额定载荷在安全高度范围内,工作幅度由最大值至最小值,再由最小至最大值试验,记录变幅工作压力。10.3.2.7伸缩试验
吊臂顺轨道方向平置、各节吊臂分别在最大力矩工况,起升额定带载伸缩载荷,工作幅度由最大值至最小值,再由最小室最大值试验,记录伸缩工作压力。10.3.2.8支撑油缸密封性试验
选择支腿承受最大压力工况,测量支腿支撑油缸活塞杆回缩量,10min回缩量不大于2mm。检测并记录支腿最大支撑力。
10.3.2.9自力走行试验
吊臂顺轨道方向,最大力矩工况,吊起试验载荷,停止,进行自力走行,往返不小于20㎡。记录启动和运行时系统工作压力。
10.3.3动载试验
10.3.3.1起升(下降)试验
10.3.3.1.1最小工作幅度。
10.3.3.1.2吊起试验载荷进行制动,继续起升试验载荷进行制动,检查制动性能是否正常。10.3.3.1.3下降试验载荷进行制动,检查制动性能是否正常。10.3.3.2回转试验
最小工作幅度。吊起试验载荷,达到安全高度进行制动,进行回转和制动试验,两方向各转一圈,中间各制动一次,检查回转制动性能正常。10.3.3.3变幅试验
10.3.3.3.1吊臂顺轨道方向,最大力矩工况,吊起试验载荷到一定高度,工作幅度由最大至最小值,再由最小至最大值。
10.3.3.3.2吊臂顺轨道方向,吊臂全缩基本为水平状态,用臂端钩起升试验载荷停止。继续起升试验载荷停止。下降试验载荷停止。6
10.3.3.4伸缩试验
TB/T3082—2017
吊臂顺轨道方向,各节臂分别为全伸时,最大力矩工况,吊起带载伸缩试验载荷,起升到一定安全高度,吊臂进行缩和伸动作,工作幅度由最大至最小值进行制动,再由最小至最大值进行制动。10.3.3.5自力走行试验
吊臂顺轨道方向,最大力矩工况,吊起试验载荷进行制动。以安全行驶速度进行自力走行,往返不小于20m,往返各制动一次,走行平稳,制动正常。10.3.4静载试验
10.3.4.1吊臂顺轨道方向,各节吊臂分别为全缩、全伸和特殊工况的臂长,吊起各节吊臂对应幅度的最大试验载荷或客节吊督最大静载试验力矩工况。10.3.4.2吊臂垂直轨道方向,吊臂全缩,起吊最大试验载荷或最大试验力矩工况。10.3.4.3吊起重物至少悬空停留10min。11稳定性试验
11.1试验条件
11.1.1试验条件与10.1相同。
11.1.2试验规范和程序按CB/T5905—2011进行。11.2前倾覆稳定性试验
吊臂垂直轨道方向,吊臂全缩,吊起静载试验载荷。观察吊臂反方向支腿(即后支腿)的支座,是否抬起离开地面,若没有抬起离开地面,则认为起重机的抗前倾覆稳定性合格。11.3侧倾覆稳定性试验
吊臂顺轨到(摆动)规定角度,起吊各节吊臂对应幅度的静载试验载荷或各节吊臂最大静载试验力矩工况、使支腿受最大载荷工况。观察吊臂反方向支腿(即后支腿)的支座抬起离开地面距离不大于100mm时,则认为起重机的抗侧倾覆稳定性合格。11.4自身稳定性试验
使用均载油缸(不使用支腿)工况,吊臂全缩并垂直轨道方向,平衡重全缩、不挂活动配重,该工况下的最小工作幅度。将吊钩的动滑轮组落地。此时吊臂一侧车轮是否抬起离开轨面。若没有拾起离开轨面,则认为起重机的抗后倾覆稳定性合格。12线路运行试验
12.1厂内线路试验
12.1.1牵引运行试验
12.1.1.1起重机与吊臂平车连挂(简称机组)处于回送状态,采用机车牵引,连挂列车管,检测制动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12.1.1.2机车牵引分别进行通过最小曲线和直线运行通过试验。通过最小曲线,检查相对运动的各零、部件和各系统管件是否干涉。12.1.1.3机车牵引直线运行速度不低于25km/h,连续累计运行距离不小于50km的磨合试验。检查转向架轴箱温升。
12.1.2自力走行及制动试验
12.1.2.1机组以最高额定速度运行,运行距离不小于50m,检测运行速度,取3次试验平均值。12.1.2.2机组以最高额定速度运行,实施紧急制动,检测制动距离,取3次试验平均值。12.1.2.3起重机处于独立状态,吊臂在顺轨水平、全缩、吊钩下面距轨面距离大于200mm状态,起重机自力运行,检测通过最小曲线能力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7
TB/T3082—2017
12.2正线动力学试验
12.2.1厂内线路试验合格后,进行正线动力学试验。12.2.2在1级或IⅡI级线路上由机车牵引运行试验,试验线路长度不小于100km。12.2.3动力学试验过程中或试验完成后,检测轴箱温升。12.2.4试验方法和性能评定按合CB/T17426的规定进行。12.3正线回送试验
12.3.1厂内线路试验合格后,进行正线试验。12.3.2
试验距离不小于120km,速度为120km/h运行时间不小于10min。12.3.3试验速度以20km/h为一个速度级,从60km/h至最高回送速度。12.3.4试验过程中或试验完成后,检查转向架各部件以及与底架之间的间隙是否正常,检测轴箱温升。
12.4坡道试验
12.4.1试验要求
12.4.1.1起重机与吊臂平车连挂状态。12.4.1.2起重机处于独立状态。12.4.1.3坡道长度大于或等于100m且为直线线路,坡道两端平直线路长度大于或等于60m,坡度符合TB/T3081的规定或技术文件要求。12.4.1.4起重机自力走行时,在允许最大坡道直线线路上,检查空气制动能力、制动距离、手制动能力、坡道起动能力等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12.4.1.5每项试验做二次取平均值。12.4.2空气制动能力试验
机组在坡道上,操纵制动手柄,使机组在坡道线路上驻车。检查空气制动能力。12.4.3手制动能力试验
机组在坡道上驻车,操纵起重机和吊臂平车手制动机装置实施制动,然后缓解风制动。检查手制动能力。
12.4.4坡道起动能力试验
机组在坡道上驻车,操纵起重机继续向上坡方向运行。检查坡道起动能力。12.4.5起重机单机试验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12.4.5.1吊臂水平、全缩、吊钩下端面距轨面距离大于200mm,起重机自力走行,在最大坡道线路上进行坡道试验。
12.4.5.2检查空气制动能力、手制动能力和坡道起动能力。12.4.5.3试验和检查内容参照机组坡道试验内容进行。13试验后检查
各机构、各系统和结构部件,技术状态应良好。13.1
各机构连接螺栓的紧固状态符合技术条件要求。13.3各减速机无渗漏现象。
13.4各润滑部位润滑良好。
13.5各系统管(线)路无泄漏和异常现象。13.6检查主要连接螺栓紧固状态。14检查与试验项目
检查和试验项目见表1。
项目名称
主要尺寸检查
称重检查
外观检查
动力系统
液压系统
制动系统
电气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
通信系统
空调系统
机构检查
结构检查
司机室内噪声
结构试验
纵向载荷试验
转向架
车钩缓冲装置
试验条件
空载试验
额定载荷与安全装置试验
动载试验
静载试验
前倾稳定性试验
侧倾稳定性试验
自身稳定性试验
厂内线路试验
通过曲线试验
正线动力学试验
正线回送试验
坡道试验
起重机检查和试验项目表
检查与试验分类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在产品型式检验中已做正线动力学试验,可不做正线回送试验。15
技术资料检查
质量检查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质量检查报告;
TB/T3081
对应条款
5.3.4.8、5.3.4.9
5.7.7、5.7.8、5.7.9
5.3.1、5.4.5
5.3.2,5.1.11
TB/T3082-2017
本标准
对应条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T3503.2-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2部分: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520-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打磨车
- TB/T2891-1998 电气化铁道并联电容器静态型高次谐波过流保护技术条件
- TB/T1679-1997 电气化铁道 牵引供电系统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 TB/T3563-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作业车型号编制方法
- TB/T2530-1995 内燃机车柴油机空转油耗试验方法
- TB/T2711-2015 机车、动车组用空气压缩机组试验方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