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0299-93 出口纯棉印染拉绒布检验规程

【SN商检标准】 出口纯棉印染拉绒布检验规程
- SN/T0299-93
- 现行
标准号:
SN/T 0299-93
标准名称:
出口纯棉印染拉绒布检验规程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5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SN/T 0299-93.Rules for the inspection of cotton printed and dyed nap cloth for export.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SN/T 0299规定了出口纯棉印染拉绒布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要求。
SN/T 0299适用于出口纯绵印染拉绒布的品质检验。
2引用标准
GB 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 251评定 沾色用灰色样卡
GB432印染棉布验收规则
GB 3920纺织品耐摩 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GB 3923机织物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 法
GB 4667机织物 幅宽的测定
GB 4668机织物 密度的测定
GB 8630纺织品在洗涤和干燥时尺寸变化的测定
3抽样
3.1外观质量、绒毛质量验收的抽验量为该批产品的5%~10%,但不得少于40匹。
3.2内在质量的验收抽验量为该批产品的2% ,但每批不得少于三块。
4检验
4.1检验条件
4.1.1 采用40 W加罩日光灯2~4支,布面照度不低于750 lx为准,光源与布距离1~1.2 m。
4.1.2布匹的复验、验收应在工作台面上按纬向展开,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布面,眼与布面的距离为55~60 cm。
4.2 检验项目
4.2.1检验项目包括内在质量、绒毛质量、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有纬纱密度、缩水率、断裂强力、染色牢度。外观质量有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

部分标准内容:
上汽市技术连督造学研究所
登珞号QT966145
出口纯棉印染拉绒布检验规程
Rules for the inspection of cotton printed anddyednapclothforexport
1993-12-28发布
1994-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发布(京)新登字0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纯棉印染拉绒布检验规程
Rules for the.inspection of cotton printed anddyed nap cloth for export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SN/T0299—93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纯棉印染拉绒布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出口纯绵印染拉绒布的品质检验。2引用标准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3920
GB3923
GB4667
GB4668
GB8630
3抽样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印染棉布验收规则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纺织品在洗涤和干燥时尺寸变化的测定外观质量、绒毛质量验收的抽验量为该批产品的5%~10%,但不得少于40匹。3.1
3.2内在质量的验收抽验量为该批产品的.2%,但每批不得少于三块。4检验
4.1检验条件
4.1.1采用40W加罩日光灯2~4支,布面照度不低于7501x为准,光源与布距离1~1.2m4.1.2布匹的复验、验收应在工作台面上按纬向展开,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布面,眼与布面的距离为55~60cm。
4.2检验项目
4.2.1检验项目包括内在质量、绒毛质量、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有纬纱密度、缩水率、断裂强力、染色牢度。外观质量有局部性症点和散布性疵点。4.2.2内在质量技术要求见表1和表2,染色牢度的评定按GB25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1993-12-28批准1994-05-01实施
纬纱密度www.bzxz.net
缩水率
断裂强力
染色牢度
染料名称
还原染料
染色布
印花布
活性染料
纳夫妥染料
其他染料,
4.2.3绒毛质量要求
SN/T 0299-93
根/10cm
N/5×.20cm
原样退色
技术要求
按设计规定或合同
防缩整理按合同要求
按设计规定
见表2
白布沾色
4.2.3.1-绒毛要求长短整齐、密集无明显漏地、均匀无云斑状,4.2.4外观质量评定
4.2.4.1局部性疵点评定见表3。表3
疵点名称
经向巍点
症点程度
疵点长度
每1.0~50cm
0.5cm及以内
16.1~24cm
16.1~24cm
允许误差
耐靡擦
24.1~100cm
24.1~100cm
10.1~100cm
症点名称
纬向疵点
散布性
抵点程度
稀密路
点长度
披裂或纬移
深入0.5cm以上至
icm的深浅边
深入0.5cm以上至
1cm的荷叶边
平均每米允许最高
评分数
SN/T0299--93
续表3
1.0cm~半幅
0.5cm及以内
1cm~半幅
每10cm及以内
经纬共断2根
每10cm及以内
1=100cm
经向1~16cm及
半幅以上
半幅以上
幅宽100cm及以内
幅宽100cm以上
本表未列入的疵点可参照有关疵点评分定等。品
4.2.4.2散布性疵点评定见表4,色差评定按GB250执行。数
16.1cm~半幅
16.1cm~半幅
半幅及以内
超过半幅
超过半幅
10.1cm~全幅
半幅以上
经纬共断3根至
2cm以内
不合格色样
左中右色差
前后色差
正反面色差
同箱(包)内色差
箱(包)与箱(包)色差
花斜或纬斜
疵点评定说明
同类布样
同类布样
参考样
参考样
漂、色布
漂、色布
漂、色布
漂、色布
SN/T0299—93
漂、色布
漂、色布
漂、色、花布均达到3级
100cm以上+2.5cm
100cm及以下+2.cm
超过6%
超过4%
不符合标样
一等品内不允许存在一处评满4分的疵点。3级
2~3级
1~2级
3~4级
3~4级
2~3级
达到4级
达到3~4级
影响外观不到评分起点的通匹性疵点一等品不允许存在。降低一等
降低一等
降低一等
降低一等
降低一等
降低一等
降低一等
降低一等
降低一等
或按合同规定
降低一等
降低一等
降低一等
超过4cm的条状明显3分的疵点,40m以下定长布一等品不允许存在。超过20cm的线状明显3分的症点,40m以下定长布-等品不允许存在。粗0.3cm以上的杂物织入和长20cm及以上的荷叶边一等品不允许存在。印花布的外观疵点可根据其布面总效果评定。局部性疵点的轻微与明显按GB250检验评定,4级为轻微,3~4级及以下为明显。每段布允许总分数=每米允许评分数×段长(m)(保留整数)。绒毛标样由山东局制定送报国家局,各地市商检局按标样自行复制。4.3试验方法
4.3.1·幅宽试验方法按GB4667执行。纬纱密度试验方法按GB4668执行。4.3.2
4.3.3断裂强力试验方法按GB3923执行。4.3.4缩水率试验方法按GB8630执行。4.3.5
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3921执行。4.3.6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3920执行。SN/T0299—93
4.3.7试验结果的有效数字按数字修约规定处理,取小数点1位。5标志和包装
5.1标志按合同规定检验。
5.2包装检验。
5.2.1卷板(筒)。
5.2.1.1卷板(简)必须整齐,布边进出差距不得超过1cm,织物卷板(筒)折皱印不得超过50cm。5.2.1.2粘贴腰封、商标时不准有浆糊渍,一经发现按类似疵点评分。5.2.2折叠
5.2.2.1折叠包装时布面必须平整,折叠印不得超过50cm5.2.2.2吊牌必须认真填写清楚,字迹工整,不得涂改,吊牌线必须穿在布角上。5.2.2.3.每段布的反面两头距边5cm以内加盖明显梢印。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秀、张爱莉。SNO2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1994年6月第一版
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印刷厂印刷1994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932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SN商检标准标准计划
- SN/T2592.2-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2部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筛选法
- SN/T4549-2016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开口马口铁罐检验规程
- SN/T1010-2001 出口合成革鞋检验规程
- SN/T4585-2016 出口食品中甲基砷酸、二甲次胂酸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SN/T4568-2016 全氟烷基碘产品含量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SN/T1623-2005 进出口卫生筷中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联苯和抑霉唑残留量的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法
- SN/T4656.4-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 SN/T1687-2005 马流感血凝抑制试验操作规程
- SN/T1502-2005 国境口岸拉沙热检验规则
- SN/T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 SN/T4551-2016 过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规范
- SN/T4656.2-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SN/T4656.5-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5部分:菌落总数
- SN/T2300-2009 国境口岸蚊类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检测方法
- SN/T4455-2016 化妆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和低风险产品鉴定指南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