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930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

【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3 13:55:14
- GB19300-2014
- 现行
标准号:
GB 19300-2014
标准名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30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
2014-1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05-24实施
GB19300—2014
本标准代替GB19300—2003《烘炒食品卫生标准》和GB16326—2005《坚果食品卫生标准》。本标准与GB19300—2003和GB16326—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改了范围;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分类;
修改了感官要求;
修改了理化指标;
坚果与籽类食品”;
增加了生干坚果和籽类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修改了微生物限量;
一增加了附录。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
本标准适用于生干和熟制的坚果与籽类食品2术语和定义
坚果与籽类食品
以坚果、籽类或其籽仁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食品。2.1.1坚果
GB19300—2014
具有坚硬外壳的木本类植物的籽粒,包括核桃、板栗、杏核、扁桃核、山核桃、开心果、香、夏威夷果、松籽等。
2.1.2籽类
瓜、果、蔬菜、油料等植物的籽粒,包括葵花籽、西瓜籽、南瓜籽、花生、蚕豆、豌豆、大豆等2.1.3籽仁(含果仁)
坚果、籽类去除外壳后的部分。2.2
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
经过清洗、筛选、或去壳、或干燥等处理,未经熟制工艺加工的坚果与籽类食品。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
以坚果、籽类或其籽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烘炒、油炸、蒸煮或其他等熟制加工工艺制成的食品,
注: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也是传统称谓的炒货食品2.4霉变粒
外壳或籽仁出现霉斑的颗粒。
3分类
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1
4技术要求
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4.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滋味、气味
霉变粒/%
带壳产品
去壳产品
4.3理化指标
不应有酸败等异味
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酸价(以脂肪计)(KOH)/(mg/g)≤生干
葵花籽
脂肪含量低的蚕豆、板栗类食品,其酸价、过氧化值不作要求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
GB19300—2014bZxz.net
检验方法
取适量样品,将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嗅其气味,品其滋味。霉变粒以粒数比计,具体检验方法见附录A检验方法
样品前处理见附录B,按GB/T5009.37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4.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其中豆类食品应符合GB2762中对豆类及其制品的规定,其他品种应符合GB2762中坚果及籽类的规定。4.4.2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的规定,其中豆类食品应符合GB2761中对豆类及其制品的规定,其他品种应符合GB2761中对坚果及籽类的规定。4.5
农药残留限量
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4.6
微生物限量
4.6.1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29921的规定。2
GB19300—2014
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及直接食用的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规定。4.6.2
表3微生物限量
大肠菌群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表示)n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25
仅适用于烘炒工艺加工的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4.7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的规定。m
检验方法
GB4789.3平板计数法
GB4789.15
霉变粒检验方法
GB19300—2014
小粒和中粒的坚果与籽类食品抽样1kg~2kg,大粒和特大粒的坚果与籽类食品抽样3kg~5kg,用四分法从抽样样品中取200粒(参考质量范围见表A.1),挑出霉变颗粒,计数为n1。其中带壳的应先挑出外壳霉变颗粒,剩下颗粒剥开后,查看并挑出霉变籽仁,再将外壳霉变颗粒加上籽仁霉变颗粒,合计为带壳产品霉变颗粒。不带壳的直接查看并挑出霉变籽仁。按式(A.1)计算霉变粒指标:n1
式中:
产品的霉变粒指标,%;
ni霉变粒数。
霉变粒检验试样参考用量表
坚果与籽类食品名称
小粒:葵花籽、西瓜籽、南瓜籽、豌豆、青豆、松籽等中粒:杏核、扁桃核、开心果、花生、蚕豆、腰果、榛子等大粒:板栗、山核桃(小)、夏威夷果等特大粒:核桃(大)、碧根果、鲍鱼果等..(A.1)
200粒参考质量范围/g
30~100
100~500
550~1100
1500~3.000
B.1去壳
附录B
酸价、过氧化值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GB19300—2014
带壳坚果与籽类,应剥去外壳,取其可食部分·其中带绿色内膜的籽仁(如南瓜籽、瓜篓籽等)应去除籽仁表面粘附着的绿色内膜。
去除绿色内膜的方法:将去壳后的籽仁用三级水喷酒其表面,5min后,用手搓去绿色内膜,将去除干净绿色内膜的籽仁放在50℃的烘箱内烘至45min。B.2油脂提取
将适量试样粉碎后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沸程30℃~60℃石油醚100mL,振摇1min放置12h经盛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过滤,滤液于60℃水浴上,挥尽石油醚,以备待用。提取油的量应满足GB/T5009.37的测定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1930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
2014-1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05-24实施
GB19300—2014
本标准代替GB19300—2003《烘炒食品卫生标准》和GB16326—2005《坚果食品卫生标准》。本标准与GB19300—2003和GB16326—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改了范围;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分类;
修改了感官要求;
修改了理化指标;
坚果与籽类食品”;
增加了生干坚果和籽类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修改了微生物限量;
一增加了附录。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
本标准适用于生干和熟制的坚果与籽类食品2术语和定义
坚果与籽类食品
以坚果、籽类或其籽仁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食品。2.1.1坚果
GB19300—2014
具有坚硬外壳的木本类植物的籽粒,包括核桃、板栗、杏核、扁桃核、山核桃、开心果、香、夏威夷果、松籽等。
2.1.2籽类
瓜、果、蔬菜、油料等植物的籽粒,包括葵花籽、西瓜籽、南瓜籽、花生、蚕豆、豌豆、大豆等2.1.3籽仁(含果仁)
坚果、籽类去除外壳后的部分。2.2
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
经过清洗、筛选、或去壳、或干燥等处理,未经熟制工艺加工的坚果与籽类食品。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
以坚果、籽类或其籽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烘炒、油炸、蒸煮或其他等熟制加工工艺制成的食品,
注: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也是传统称谓的炒货食品2.4霉变粒
外壳或籽仁出现霉斑的颗粒。
3分类
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1
4技术要求
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4.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滋味、气味
霉变粒/%
带壳产品
去壳产品
4.3理化指标
不应有酸败等异味
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酸价(以脂肪计)(KOH)/(mg/g)≤生干
葵花籽
脂肪含量低的蚕豆、板栗类食品,其酸价、过氧化值不作要求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
GB19300—2014bZxz.net
检验方法
取适量样品,将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嗅其气味,品其滋味。霉变粒以粒数比计,具体检验方法见附录A检验方法
样品前处理见附录B,按GB/T5009.37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4.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其中豆类食品应符合GB2762中对豆类及其制品的规定,其他品种应符合GB2762中坚果及籽类的规定。4.4.2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的规定,其中豆类食品应符合GB2761中对豆类及其制品的规定,其他品种应符合GB2761中对坚果及籽类的规定。4.5
农药残留限量
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4.6
微生物限量
4.6.1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29921的规定。2
GB19300—2014
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及直接食用的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规定。4.6.2
表3微生物限量
大肠菌群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表示)n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25
仅适用于烘炒工艺加工的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4.7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的规定。m
检验方法
GB4789.3平板计数法
GB4789.15
霉变粒检验方法
GB19300—2014
小粒和中粒的坚果与籽类食品抽样1kg~2kg,大粒和特大粒的坚果与籽类食品抽样3kg~5kg,用四分法从抽样样品中取200粒(参考质量范围见表A.1),挑出霉变颗粒,计数为n1。其中带壳的应先挑出外壳霉变颗粒,剩下颗粒剥开后,查看并挑出霉变籽仁,再将外壳霉变颗粒加上籽仁霉变颗粒,合计为带壳产品霉变颗粒。不带壳的直接查看并挑出霉变籽仁。按式(A.1)计算霉变粒指标:n1
式中:
产品的霉变粒指标,%;
ni霉变粒数。
霉变粒检验试样参考用量表
坚果与籽类食品名称
小粒:葵花籽、西瓜籽、南瓜籽、豌豆、青豆、松籽等中粒:杏核、扁桃核、开心果、花生、蚕豆、腰果、榛子等大粒:板栗、山核桃(小)、夏威夷果等特大粒:核桃(大)、碧根果、鲍鱼果等..(A.1)
200粒参考质量范围/g
30~100
100~500
550~1100
1500~3.000
B.1去壳
附录B
酸价、过氧化值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GB19300—2014
带壳坚果与籽类,应剥去外壳,取其可食部分·其中带绿色内膜的籽仁(如南瓜籽、瓜篓籽等)应去除籽仁表面粘附着的绿色内膜。
去除绿色内膜的方法:将去壳后的籽仁用三级水喷酒其表面,5min后,用手搓去绿色内膜,将去除干净绿色内膜的籽仁放在50℃的烘箱内烘至45min。B.2油脂提取
将适量试样粉碎后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沸程30℃~60℃石油醚100mL,振摇1min放置12h经盛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过滤,滤液于60℃水浴上,挥尽石油醚,以备待用。提取油的量应满足GB/T5009.37的测定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