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CNAS-CC18:201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行业标准】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20 16:11:34
- CNAS-CC18:2010
- 现行
标准号:
CNAS-CC18:2010
标准名称: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CNAS-CC1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Requirements for Food Safety ManagementSystem Certification Bodies
(征求意见稿2010-4-8)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CC18:2010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原则..
5通用要求
5.1总则.,
5.2公正性管理、
6结构要求
7资源要求
7.1管理层和人员的能力
7.2参与认证活动的人员
7.3外部审核员和外部技术专家的使用7.4人员记录
7.5外包.
8信息要求
9过程要求
9.1基本要求.
9.2初次审核与认证.
9.2.1申请.
申请评审
初次认证审核
初次认证的审核结论
授予初次认证所需的信息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9.3监督活动
9.4再认证.
9.5特殊审核
9.6暂停、撤销或缩小认证范围.9.7申诉.
9.8投诉..
9.9申请组织和客户的记录
10认证机构的管理体系要求
附录A食品链分类(规范性附录)附录B最少审核时间(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第1页共18页
CNAS-CC18:2010
第2页共18页
本文件等同采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G/T22003-2008/IS0/TS22003:2007)。本文件是CNAS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专用认可准则,与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基本认可准则CNAS-CCO1:200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共同构成CNAS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准则。本文件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为了便于使用,本文件在采用GB/T22003-2008时对部分内容做了编辑性修改,主要如下:
1)文件正文中采用CNAS-CC01:2007代替GB/T27021-2007;2)基于本文件的用途,对GB/T22003-2008“1范围”中与认可要求无关的文字做了适当的编辑性删改,即将:原“注3:本文件旨在作为认证机构认可或认证机构同行评审的准则文件,这些机构期望其按照GB/T22000一2006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能力得到承认。本文件也可以作为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直接承认按照GB/T22000一2006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的准则文件。本文件的一些要求还适用于任何其他相关方对上述认证机构的符合性评审,以及对按照在GB/T22000一2006基础上增加的或另外的要求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的评审。”
改为:“注3:本文件旨在作为认证机构认可的准则文件,这些机构期望其按照GB/T22000一2006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能力得到承认。”CNAS-CC18:2010
第3责共18页
对组织进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一种保证方式,保证该组织已经实施了与其方针一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本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按照GB/T22000一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022000:2005,IDT)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本标准的内容也有助于基于其他特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认证。本标准供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的机构使用,本标准对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的机构提出了通用要求。本标准将这类机构称为认证机构,此种表述并不限制那些具有其他名称但也从事本标准范围内各项活动的机构使用本标准。实际上,本标准适用于任何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价的机构。认证活动包括对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通常以认证文件或证书的方式,证明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某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例如GB/T22000一2006)或其他特定的要求。
应由被认证的组织建立其自身的管理体系(包括GB/T22000一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其他特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除非相关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应由组织来确定如何安排这些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管理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整合程度因组织而异。因此,就客户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整合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而言,依据本标准运作的认证机构要考虑其客户的文化和习惯。
CNAS-CC18:2010
1范围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第4页共18页
本文件规定了对依据GB/T22000一2006(或其他特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审核和认证的规则,以向顾客提供关于其供方获得认证的方式的必要信息和信任。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本文件简称“认证”)是第三方合格评定活动(见GB/T27000一2006的5.5)。因此,实施这种活动的机构是第三方合格评定机构(本文件简称“认证机构”)。
注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时也称为“注册”,认证机构有时也称为“注册机构”。
注2:认证机构可以是非政府机构或政府机构(具有或不具有法定权力)。注3:本文件旨在作为认证机构认可的准则文件,这些机构期望其按照GB/T22000-2006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能力得到承认。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不证明食品链中组织的产品的安全性或适宜性。然而,GB/T22000一2006要求组织通过其管理体系满足所有适用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基于GB/T22000一2006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管理体系认证,而不是产品认证。
其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使用者,在对本文件的要求进行必要调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本文件的概念和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T19011一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019011:2002,IDT)GB/T22000一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022000:2005,IDT)
GB/T27000—2006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IS0/IEC17000:2004,IDT)CNAS一CC01:200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CNAS-CC18:2010
3术语和定义
第5页共18页
GB/T22000一2006、GB/T27000一2006和CNAS一CC01:2007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注:在本文件中术语“产品”和\服务”分别使用,这不同于GB/T27000-2006中“产品”的定义。
3.1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对显著性食品安全危害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系统。注:引自参考文献[8]。
3.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oodsafetymanagementsystem;FSMS在食品安全方面,用于指挥和控制组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注:见IS09000-2008中3.2.1、3.2.2和3.2.3。4原则
CNAS一CC01:2007第4章确定的原则,是本文件后续特定绩效要求和说明性要求的基础。本文件未就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给出特定要求,出现未预料到的情况时,宜应用这些原则作为决策的指南。这些原则不是要求。在本文件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取代CNAS一CC01:2007所使用的术语“管理体系”。
5通用要求
5.1总则
本条款应用CNAS一CC01:2007第5章的所有要求。5.2公正性管理
认证机构和其同一法律实体的任何其他部分不应提供危害分析咨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咨询或管理体系咨询。使用已知两年内为特定组织提供过危害分析咨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咨询或管理体系咨询的审核员,会被认为对公正性构成较大威胁。在本文件中,“危害分析咨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咨询或管理体系咨询”取代CNAS一CC01:2007中5.2所使用的术语“管理体系咨询”。6结构要求
本章应用CNAS一CC01:2007第6章的所有要求。CNAS-CC18:2010
7资源要求
7.1管理层和人员的能力
本条款应用CNAS一CC01:2007中7.1的所有要求。第6页共18页
认证机构还应开展相关的活动,确保其人员对其运作所涉及的相关食品行业类别(见附件一)具有适宜的知识。7.2参与认证活动的人员
7.2.1总则
7.2.1.1本条款应用CNAS一CC01:2007中7.2的所有要求。7.2.1.2
们应:
认证机构应确保所有参与审核和认证活动的人员其备以下个人素质,他a)
有道德,即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b)
思想开明,即愿意考虑不同意见或观点:c)
善于交往,即灵活地与人交往;善于观察,即主动地认识周围环境和活动:有感知力,即能本能地了解和理解环境;f)
适应力强,即容易适应不同情况;g)
坚忍不拨,即对实现目的坚持不懈:明断,即根据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时得出结论:自立,即在同其他人有效交往中独立工作并发挥作用。i)
7.2.2合同评审人员
7.2.2.1教育
认证机构应确保合同评审人员具有相应的中等教育知识7.2.2.2食品安全培训
认证机构应确保合同评审人员成功地完成了以下方面的培训:a)HACCP原理、危害评估和危害分析;b)
包含前提方案(PRPs)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如GB/T22000一2006)。7.2.2.3审核培训
认证机构应确保合同评审人员成功地完成了基于GB/T19011所述审核过程的培训。
注:不强制要求合同评审人员具备或保持审核经历。7.2.2.4能力
认证机构应确保合同评审人员证实其应用以下知识和技能的能力:a)划分申请组织在食品链中所属的行业类别与种类:CNAS-CC18:2010
评价申请组织的产品、过程和操作:b)i
提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能力要求:确定审核时间(参见附件二)和时段要求;d)
e)认证机构与合同评审有关的方针和程序。7.2.3认证决定人员
7.2.3.1总则
第7页共18页
认证机构应确保认证决定人员具备与某一行业类别(见附件一)审核员要求同样的教育、食品安全培训、审核培训和工作经历。注:不强制要求认证决定人员具备或保持审核经历。7.2.3.2能力
认证机构应确保认证决定人员证实其具备应用以下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当前的HACCP原理;
理解前提方案(PRPs);
识别食品安全危害:
实施和管理食品安全危害与关键控制点(CCPs),评价所选择的控制措d)
施的有效性: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纠正和纠正措施;评估与食品供应链有关的潜在食品安全危害: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以能够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有效审核;
产品、过程和操作:
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相关标准;
评审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1
评审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认证过程。
7.2.4审核员
7.2.4.1教育
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具有包含普通微生物学和普通化学的相应高等教育知识。
认证机构还应确保审核员具有的高等教育知识包含与其审核的食品链行业类别相关的专业课程。
示例:
食品行业(表A.1中的行业类别C、D、E、F、G和H):食品微生物学、a)
食品加工基础和包含食品分析的食品化学:CNAS-CC18:2010
第8页共18页
b)农业生产(植物类)(表A.1中的行业类别B):作物生产类课程;c)农业生产(动物类)(表A.1中的行业类别A和F):养殖类课程;包装和(或)食品机械(工程)行业(表A1中的行业类别I至M):与d)
该学科相关的理工科课程。
7.2.4.2食品安全培训
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成功地完成子以下培训:a)HACCP原理、危害评估和危害分析:b)包括前提方案(PRPs)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培训课程的适宜性和相关性宜得到行业(及其利益相关方)的认同。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独立机构对培训课程进行批准或注册,能够为培训课程符合特定准则提供一定的保证。
7.2.4.3审核培训
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成功地完成了以下培训:a)基于GB/T19011一2003的审核方法:和b)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如GB/T22000一2006)。7.2.4.4工作经历
对于审核员在某一或某些行业类别的初始资格,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在食品链的相关行业具备至少5年的全职工作经历,其中包括在食品生产或制造、零售、检验或执法领域至少2年的质量保证或食品安全或其他等效的工作经历。如果审核员完成了相应的高等教育,总工作年限可以减少一年。7.2.4.5审核经历
对于审核员的初始资格,认证机构应确保在最近三年内,审核员在具有资格的审核员指导下,参加了至少4个组织的不少于12天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天数包括食品行业GB/T19001审核或其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天数,
对于新行业类别的扩展,认证机构应证实审核员通过7.2.4.1所要求的相关教育、该行业类别的食品安全相关培训和以下方式具备所要求的能力:一在该行业类别6个月的工作经历;或一在有资格的审核员监督下,4次该行业类别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对于审核员的资格保持,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完成:每年至少5次外部审核,其中至少2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或一每年至少4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外部现场审核或者每年至少10天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7.2.4.6能力
CNAS-CC18:2010
第9页共18页
7.2.4.6.1认证机构应记录(见GB/T19011一2003中5.5c))审核员在每一行业类别与种类(见附件一)的能力,应提供一次成功评价的证据。7.2.4.6.21
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证实其具备应用以下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使审核员能恰当地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审核,a)
并确保审核实施的一致性和系统性。审核员应能够:运用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
对工作进行有效地策划和组织;按商定的时间表进行审核;
优先关注重要问题;
通过有效地面谈、倾听、观察和对文件、记录和数据的评审来收集信息;
理解审核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对结果的影响;验证所收集信息的准确性:
确认用以支持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的审核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评价影响审核发现和结论可靠性的因素:使用工作文件记录审核活动:
编制审核报告:
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通过个人的语言技能或通过翻译人员有效地沟通。b)
管理体系和引用文件:使审核员能理解审核范围并运用审核准则,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包括:
管理体系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用;管理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适用的程序或其他用作审核准则的管理体系文件:
认识引用文件之间的区别及优先顺序:引用文件在不同审核情况下的应用:用于文件、数据和记录的授权、安全、发放、控制的信息系统和技术。组织状况:使审核员能理解组织的运作情况,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包括:
组织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关系: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
受审核方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与其领域相关的其他要求:使审核员能够了解并d)i
在适用于受审核方的这些要求的范围内开展工作,这方面的知识和技CNAS-CC18:2010
能应包括:
国家的、区域的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一合同和协议;
一国际条约和公约:
组织遵守的其他要求。
第10页共18页
7.2.4.6.3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证实其具备在以下特定食品安全领域应用术语、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当前的HACCP原理;
相关行业类别(见附件一)的前提方案(PRPs):识别食品安全危害;
d)在
确定、实施和管理控制措施[前提方案(PRPs)、操作性前提方案(operationalPRPs)、关键控制点(CCPs)]的方法,评价所选择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e)
评估与食品供应链相关联的潜在食品安全危害:f)
评价所采用前提方案(PRPs)的适宜性,包括对特定行业类别(见附g)
件一)的前提方案(PRPs)建立或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或指南:h)
为能够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有效审核所需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i)特定种类(见附件一)的产品、过程和操作:i)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k)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7.2.5技术专家
7.2.5.1教育
认证机构应确保技术专家具有与被审核的食品链行业种类、被审核过程或该种类的食品安全危害相应的高等教育知识。7.2.5.2工作经历
认证机构应确保技术专家具备其技术领域的工作经历。7.2.5.3能力
认证机构应确保技术专家证实其具备在相应技术领域提供专业支持的能力,7.2.6审核组的选择
认证机构应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组具备对审核所要求的特定种类(见附件一)运用前提方案(PRPs)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能力。7.3外部审核员和外部技术专家的使用本条款应用CNAS一CC01:2007中7.3的所有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Requirements for Food Safety ManagementSystem Certification Bodies
(征求意见稿2010-4-8)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CC18:2010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原则..
5通用要求
5.1总则.,
5.2公正性管理、
6结构要求
7资源要求
7.1管理层和人员的能力
7.2参与认证活动的人员
7.3外部审核员和外部技术专家的使用7.4人员记录
7.5外包.
8信息要求
9过程要求
9.1基本要求.
9.2初次审核与认证.
9.2.1申请.
申请评审
初次认证审核
初次认证的审核结论
授予初次认证所需的信息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9.3监督活动
9.4再认证.
9.5特殊审核
9.6暂停、撤销或缩小认证范围.9.7申诉.
9.8投诉..
9.9申请组织和客户的记录
10认证机构的管理体系要求
附录A食品链分类(规范性附录)附录B最少审核时间(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第1页共18页
CNAS-CC18:2010
第2页共18页
本文件等同采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G/T22003-2008/IS0/TS22003:2007)。本文件是CNAS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专用认可准则,与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基本认可准则CNAS-CCO1:200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共同构成CNAS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准则。本文件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为了便于使用,本文件在采用GB/T22003-2008时对部分内容做了编辑性修改,主要如下:
1)文件正文中采用CNAS-CC01:2007代替GB/T27021-2007;2)基于本文件的用途,对GB/T22003-2008“1范围”中与认可要求无关的文字做了适当的编辑性删改,即将:原“注3:本文件旨在作为认证机构认可或认证机构同行评审的准则文件,这些机构期望其按照GB/T22000一2006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能力得到承认。本文件也可以作为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直接承认按照GB/T22000一2006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的准则文件。本文件的一些要求还适用于任何其他相关方对上述认证机构的符合性评审,以及对按照在GB/T22000一2006基础上增加的或另外的要求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的评审。”
改为:“注3:本文件旨在作为认证机构认可的准则文件,这些机构期望其按照GB/T22000一2006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能力得到承认。”CNAS-CC18:2010
第3责共18页
对组织进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一种保证方式,保证该组织已经实施了与其方针一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本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按照GB/T22000一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022000:2005,IDT)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本标准的内容也有助于基于其他特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认证。本标准供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的机构使用,本标准对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的机构提出了通用要求。本标准将这类机构称为认证机构,此种表述并不限制那些具有其他名称但也从事本标准范围内各项活动的机构使用本标准。实际上,本标准适用于任何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价的机构。认证活动包括对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通常以认证文件或证书的方式,证明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某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例如GB/T22000一2006)或其他特定的要求。
应由被认证的组织建立其自身的管理体系(包括GB/T22000一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其他特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除非相关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应由组织来确定如何安排这些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管理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整合程度因组织而异。因此,就客户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整合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而言,依据本标准运作的认证机构要考虑其客户的文化和习惯。
CNAS-CC18:2010
1范围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第4页共18页
本文件规定了对依据GB/T22000一2006(或其他特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审核和认证的规则,以向顾客提供关于其供方获得认证的方式的必要信息和信任。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本文件简称“认证”)是第三方合格评定活动(见GB/T27000一2006的5.5)。因此,实施这种活动的机构是第三方合格评定机构(本文件简称“认证机构”)。
注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时也称为“注册”,认证机构有时也称为“注册机构”。
注2:认证机构可以是非政府机构或政府机构(具有或不具有法定权力)。注3:本文件旨在作为认证机构认可的准则文件,这些机构期望其按照GB/T22000-2006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能力得到承认。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不证明食品链中组织的产品的安全性或适宜性。然而,GB/T22000一2006要求组织通过其管理体系满足所有适用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基于GB/T22000一2006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管理体系认证,而不是产品认证。
其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使用者,在对本文件的要求进行必要调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本文件的概念和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T19011一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019011:2002,IDT)GB/T22000一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022000:2005,IDT)
GB/T27000—2006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IS0/IEC17000:2004,IDT)CNAS一CC01:200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CNAS-CC18:2010
3术语和定义
第5页共18页
GB/T22000一2006、GB/T27000一2006和CNAS一CC01:2007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注:在本文件中术语“产品”和\服务”分别使用,这不同于GB/T27000-2006中“产品”的定义。
3.1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对显著性食品安全危害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系统。注:引自参考文献[8]。
3.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oodsafetymanagementsystem;FSMS在食品安全方面,用于指挥和控制组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注:见IS09000-2008中3.2.1、3.2.2和3.2.3。4原则
CNAS一CC01:2007第4章确定的原则,是本文件后续特定绩效要求和说明性要求的基础。本文件未就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给出特定要求,出现未预料到的情况时,宜应用这些原则作为决策的指南。这些原则不是要求。在本文件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取代CNAS一CC01:2007所使用的术语“管理体系”。
5通用要求
5.1总则
本条款应用CNAS一CC01:2007第5章的所有要求。5.2公正性管理
认证机构和其同一法律实体的任何其他部分不应提供危害分析咨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咨询或管理体系咨询。使用已知两年内为特定组织提供过危害分析咨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咨询或管理体系咨询的审核员,会被认为对公正性构成较大威胁。在本文件中,“危害分析咨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咨询或管理体系咨询”取代CNAS一CC01:2007中5.2所使用的术语“管理体系咨询”。6结构要求
本章应用CNAS一CC01:2007第6章的所有要求。CNAS-CC18:2010
7资源要求
7.1管理层和人员的能力
本条款应用CNAS一CC01:2007中7.1的所有要求。第6页共18页
认证机构还应开展相关的活动,确保其人员对其运作所涉及的相关食品行业类别(见附件一)具有适宜的知识。7.2参与认证活动的人员
7.2.1总则
7.2.1.1本条款应用CNAS一CC01:2007中7.2的所有要求。7.2.1.2
们应:
认证机构应确保所有参与审核和认证活动的人员其备以下个人素质,他a)
有道德,即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b)
思想开明,即愿意考虑不同意见或观点:c)
善于交往,即灵活地与人交往;善于观察,即主动地认识周围环境和活动:有感知力,即能本能地了解和理解环境;f)
适应力强,即容易适应不同情况;g)
坚忍不拨,即对实现目的坚持不懈:明断,即根据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时得出结论:自立,即在同其他人有效交往中独立工作并发挥作用。i)
7.2.2合同评审人员
7.2.2.1教育
认证机构应确保合同评审人员具有相应的中等教育知识7.2.2.2食品安全培训
认证机构应确保合同评审人员成功地完成了以下方面的培训:a)HACCP原理、危害评估和危害分析;b)
包含前提方案(PRPs)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如GB/T22000一2006)。7.2.2.3审核培训
认证机构应确保合同评审人员成功地完成了基于GB/T19011所述审核过程的培训。
注:不强制要求合同评审人员具备或保持审核经历。7.2.2.4能力
认证机构应确保合同评审人员证实其应用以下知识和技能的能力:a)划分申请组织在食品链中所属的行业类别与种类:CNAS-CC18:2010
评价申请组织的产品、过程和操作:b)i
提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能力要求:确定审核时间(参见附件二)和时段要求;d)
e)认证机构与合同评审有关的方针和程序。7.2.3认证决定人员
7.2.3.1总则
第7页共18页
认证机构应确保认证决定人员具备与某一行业类别(见附件一)审核员要求同样的教育、食品安全培训、审核培训和工作经历。注:不强制要求认证决定人员具备或保持审核经历。7.2.3.2能力
认证机构应确保认证决定人员证实其具备应用以下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当前的HACCP原理;
理解前提方案(PRPs);
识别食品安全危害:
实施和管理食品安全危害与关键控制点(CCPs),评价所选择的控制措d)
施的有效性: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纠正和纠正措施;评估与食品供应链有关的潜在食品安全危害: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以能够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有效审核;
产品、过程和操作:
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相关标准;
评审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1
评审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认证过程。
7.2.4审核员
7.2.4.1教育
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具有包含普通微生物学和普通化学的相应高等教育知识。
认证机构还应确保审核员具有的高等教育知识包含与其审核的食品链行业类别相关的专业课程。
示例:
食品行业(表A.1中的行业类别C、D、E、F、G和H):食品微生物学、a)
食品加工基础和包含食品分析的食品化学:CNAS-CC18:2010
第8页共18页
b)农业生产(植物类)(表A.1中的行业类别B):作物生产类课程;c)农业生产(动物类)(表A.1中的行业类别A和F):养殖类课程;包装和(或)食品机械(工程)行业(表A1中的行业类别I至M):与d)
该学科相关的理工科课程。
7.2.4.2食品安全培训
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成功地完成子以下培训:a)HACCP原理、危害评估和危害分析:b)包括前提方案(PRPs)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培训课程的适宜性和相关性宜得到行业(及其利益相关方)的认同。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独立机构对培训课程进行批准或注册,能够为培训课程符合特定准则提供一定的保证。
7.2.4.3审核培训
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成功地完成了以下培训:a)基于GB/T19011一2003的审核方法:和b)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如GB/T22000一2006)。7.2.4.4工作经历
对于审核员在某一或某些行业类别的初始资格,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在食品链的相关行业具备至少5年的全职工作经历,其中包括在食品生产或制造、零售、检验或执法领域至少2年的质量保证或食品安全或其他等效的工作经历。如果审核员完成了相应的高等教育,总工作年限可以减少一年。7.2.4.5审核经历
对于审核员的初始资格,认证机构应确保在最近三年内,审核员在具有资格的审核员指导下,参加了至少4个组织的不少于12天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天数包括食品行业GB/T19001审核或其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天数,
对于新行业类别的扩展,认证机构应证实审核员通过7.2.4.1所要求的相关教育、该行业类别的食品安全相关培训和以下方式具备所要求的能力:一在该行业类别6个月的工作经历;或一在有资格的审核员监督下,4次该行业类别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对于审核员的资格保持,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完成:每年至少5次外部审核,其中至少2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或一每年至少4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外部现场审核或者每年至少10天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7.2.4.6能力
CNAS-CC18:2010
第9页共18页
7.2.4.6.1认证机构应记录(见GB/T19011一2003中5.5c))审核员在每一行业类别与种类(见附件一)的能力,应提供一次成功评价的证据。7.2.4.6.21
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证实其具备应用以下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使审核员能恰当地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审核,a)
并确保审核实施的一致性和系统性。审核员应能够:运用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
对工作进行有效地策划和组织;按商定的时间表进行审核;
优先关注重要问题;
通过有效地面谈、倾听、观察和对文件、记录和数据的评审来收集信息;
理解审核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对结果的影响;验证所收集信息的准确性:
确认用以支持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的审核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评价影响审核发现和结论可靠性的因素:使用工作文件记录审核活动:
编制审核报告:
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通过个人的语言技能或通过翻译人员有效地沟通。b)
管理体系和引用文件:使审核员能理解审核范围并运用审核准则,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包括:
管理体系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用;管理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适用的程序或其他用作审核准则的管理体系文件:
认识引用文件之间的区别及优先顺序:引用文件在不同审核情况下的应用:用于文件、数据和记录的授权、安全、发放、控制的信息系统和技术。组织状况:使审核员能理解组织的运作情况,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包括:
组织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关系: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
受审核方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与其领域相关的其他要求:使审核员能够了解并d)i
在适用于受审核方的这些要求的范围内开展工作,这方面的知识和技CNAS-CC18:2010
能应包括:
国家的、区域的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一合同和协议;
一国际条约和公约:
组织遵守的其他要求。
第10页共18页
7.2.4.6.3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员证实其具备在以下特定食品安全领域应用术语、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当前的HACCP原理;
相关行业类别(见附件一)的前提方案(PRPs):识别食品安全危害;
d)在
确定、实施和管理控制措施[前提方案(PRPs)、操作性前提方案(operationalPRPs)、关键控制点(CCPs)]的方法,评价所选择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e)
评估与食品供应链相关联的潜在食品安全危害:f)
评价所采用前提方案(PRPs)的适宜性,包括对特定行业类别(见附g)
件一)的前提方案(PRPs)建立或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或指南:h)
为能够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有效审核所需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i)特定种类(见附件一)的产品、过程和操作:i)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k)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7.2.5技术专家
7.2.5.1教育
认证机构应确保技术专家具有与被审核的食品链行业种类、被审核过程或该种类的食品安全危害相应的高等教育知识。7.2.5.2工作经历
认证机构应确保技术专家具备其技术领域的工作经历。7.2.5.3能力
认证机构应确保技术专家证实其具备在相应技术领域提供专业支持的能力,7.2.6审核组的选择
认证机构应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组具备对审核所要求的特定种类(见附件一)运用前提方案(PRPs)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能力。7.3外部审核员和外部技术专家的使用本条款应用CNAS一CC01:2007中7.3的所有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NB/T20133.2-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2部分涂层系统在模拟设计基准事故条件下的评价试验方法
- ZJBK34007-1988 舰用电气设备的外壳
- HG/T4869-2015 车身喷绘贴膜
- JB/T11153-2011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 HG/T3545-2014 氨合成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 06SG515-2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
- CB/T8523-2011 机械化滑道设计规范
- QB/T4768-2014 沙发床
- Q/QJA26-2005 航天型号飞行试验(任务)通用放行准则
- SZJG21.6-2006 非发酵性豆制品 第6部分 腐竹
- QCHM0001S-2016 复合调料
- NB/SH/T0832-2010 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 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 CNAS-CC31:2010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 QB/T4151-2010 工艺伞
- CB/T4114-2011 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