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7512.2-2010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铝色淀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铝色淀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23:52:37
- GB17512.2-2010
- 现行
标准号:
GB 17512.2-2010
标准名称: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铝色淀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7512.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010-12-21发布
赤藓红铝色淀
2011-02-2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http
本标准代替GB17512.2一1998《食品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本标准与GB17512.2—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安全提示:
修改了鉴别试验方法;
增加了分光光度比色法平行测定的允许差;取消了氯化物(以NaCI计)及硫酸盐(以NazSO4计)的指标;砷(As)的检测方法由化学限量法修改为原子吸收法:取消了重金属(以铅计)的指标:增加了铅(Pb)指标和检测方法:-增加了锌的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锁(Ba)的检测方法修改为硫酸钡沉淀限量比色法。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7512.2—1998。
//wwwfoodmate.net
http:
GB17512.2—2010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
GB17512.2—2010
本标准适用于由食品添加剂赤藓红和氢氧化铝作用生成的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分子式
C20HaNa2Os·H20
3.2相对分子质量
897.8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4技术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组织状态
应符合表2的规定,
理化指标:
赤藓红(以钠盐计),w/%
干燥减量,w/%
盐酸和氨水中不溶物,w/%
副染料,w/%
碘化钠,w/%
(As)/(mg/kg)
铅(Pb)/(mg/kg)
锌(Zn)/(mg/kg)
钡(Ba),w/%
htt
理化指标
odmatenet
检验方法
自然光线下采用目视评定。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4
附录A中A.5
附录A中A.6
附录A中A.7
附录A中A.8
附录A中A.9
附录A中A.10
附录A中A.11
附录A中A.12
A.1安全提示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GB17512.2—2010
本标准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按相关规定操作,操作时需小心谨慎。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挥发性酸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规定配制和标定。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硫酸。
盐酸溶液:1+3。
A.3.1.3氢氧化钠溶液:90g/L。A.3.1.4乙酸铵溶液:1.5g/L。
A.3.1.5活性炭。
A.3.2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比色Ⅲl:10mm。
A.3.3鉴别方法
应满足如下条件:
A.3.3.1称取约0.1g试样,加5mL硫酸,在50℃~60℃水浴中不时地摇动,加热约5min时,溶液呈橙红色。冷却后,取上层澄清液2滴~3滴,加5mL水,溶液呈红色。A.3.3.2称取约0.1g试样,加5mL氢氧化钠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溶解,加乙酸铵溶液配至100mL,溶液不澄清时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取此液1mL~10mL,加乙酸铵溶液配至100mL,使测定的吸光度在0.2~0.7范围内,此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6nm土2nm。A.3.3.3称取约0.1g试样,加入10mL盐酸溶液,在水浴中加热,使大部分溶解。加0.5g活性炭,充分摇匀后过滤。取无色滤液,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呈现铝盐反应。A.4赤藓红铝色淀的测定
雪品伙伴欧htt
A.4.1方法提要
GB17512.2—2010
将试样处理后与已知含量的赤藓红标准品分别在水介质或水中溶解,用乙酸铵溶液稀释定容后,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其吸光度值,然后计算含量。A.4.2试剂和材料
A.4.2.1氨水溶液:1+3。
A.4.2.2乙酸铵溶液:1.5g/L。
A.4.2.3赤藓红标准品:≥85.0%(质量分数、按GB/T17512.1—2010A.4.1测定)。A.4.3仪器和设备
A.4.3.1分光光度计。
A.4.3.2比色Ⅲ:10mm。
A.4.4赤藓红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0.25g赤藓红标准品(精确到0.0001g),溶于适量乙酸铵溶液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勾。吸取10mL,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乙酸铵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A.4.5赤藓红铝色淀试样溶液的配制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移入250mL烧杯中,加入150mL氨水溶液,不时搅拌直至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10mL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乙酸铵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A.4.6分析步骤
将赤藓红标准溶液和赤藓红铝色淀试样溶液分别置于10mm比色Ⅲ中,同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自的吸光度值,以乙酸铵溶液作参比液。A.4.7结果计算
赤藓红铝色淀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1)计算:A(m。/1000×10/500)
A.(m,/500×10/500)
式中:
Ai—赤藓红铝色淀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值;mo赤藓红标准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赤藓红标准品的质量分数%;
Ao—赤藓红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mi
赤藓红铝色淀试样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ht
(A.1)
GB17512.22010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1.0%(质量分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5干燥减量的测定
A.5.1分析步骤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已在135℃土2℃恒温干燥箱中恒量的称量瓶中,在135℃土2℃恒温干燥箱中烘至恒量。A.5.2结果计算
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以W,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2)计算:mz-m×100%
式中:
m2—试样干燥前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3—试样干燥至恒量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A.2)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质量分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6盐酸和氨水中不溶物的测定
A.6.1试剂和材料
A.6.1.1盐酸。
A.6.1.2盐酸溶液:3+7。
A.6.1.3氨水溶液:4+96。
A.6.1.4硝酸银溶液:c(AgNO,)=0.1mol/L。A.6.2仪器和设备
A.6.2.1玻璃砂芯埚:G4,孔径为5μm~15μum。A.6.2.2恒温干燥箱。
A.6.3分析步骤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600mL烧杯中,加20mL水和20mL盐酸,充分搅拌后加入300mL热水,搅匀,盖上表面皿,在70℃~80℃水浴中加热30min,冷却,用已在135℃土2℃烘至恒量的G4玻璃砂芯过滤,用约30mL水将烧杯中的不溶物冲洗到G4玻璃砂芯埚中,至洗液无色后,先用100mL氨水溶液洗涤,后用10mL盐酸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至洗涤液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无白色沉淀,然后在135℃土2℃恒温干燥箱中烘至恒量。A.6.4结果计算
盐酸和氨水中不溶物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3)计算:4
ht
式中:
m4×100%
干燥后水不溶物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4
ms——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2位。
(A.3)
GB17512.2—2010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质量分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7副染料的测定
A.7.1方法提要
用纸上层析法将各组分分离,洗脱,然后用分光光度法定量。A.7.2试剂和材料
A.7.2.1无水乙醇。
A.7.2.2正丁醇。
A.7.2.3丙酮溶液:1+1。
A.7.2.4氨水溶液:4+96。
A.7.2.5碳酸氢钠溶液:4g/L。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7.3.2层析滤纸:1号中速,150mm×250mmA.7.3.3层析缸:Φ240mm×300mm。A.7.3.4微量进样器:100μL。
A.7.3.5纳氏比色管:50mL有玻璃磨口塞。A.7.3.6玻璃砂芯漏斗:G3,孔径为15μm~40μm。A.7.3.7
50mm比色Ⅲ。
A.7.3.810mm比色l。
A.7.4分析步骤
A.7.4.1纸上层析条件
A.7.4.1.1展开剂:正丁醇+无水乙醇+氨水溶液6+2+3。A.7.4.1.2温度:20℃~25℃。
A.7.4.2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2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和50mL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该试样溶液浓度为2%。A.7.4.3试样洗出液的制备
用微量进样器吸取100μL试样溶液,均匀地注在离滤纸底边25mm的一条基线上,成一直线,使其在滤纸上的宽度不超过5mm,长度为130mm,用吹风机吹干。将滤纸放入装有预先配制好展开5
httr
GB17512.2—2010
剂的层析缸中展开,滤纸底边浸入展开剂液面下10mm,待展开剂前沿线上升至150mm或直到副染料分离满意为止。取出层析滤纸,用冷风吹于。用空白滤纸在相同条件下展开,该空白滤纸应与上述步骤展开用的滤纸在同一张滤纸上相邻部位裁取。
副染料纸上层析示意图见图A.1。将展开后取得的各个副染料和在空白滤纸上与各副染料相对应的部位的滤纸按同样大小剪下,并剪成约5mm×15mm的细条,分别置于50mL的纳氏比色管中,准确加入丙酮溶液5mL,摇动3min~5min后.再准确加入20mL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摇动,然后分别在G3玻璃砂芯漏斗中自然过滤滤液应澄清,无悬浮物。分别得到各副染料和空白的洗出液。在各自副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用50mm比色血,将各副染料的洗出液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各自的吸光度值。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值时,以5mL内酮溶液和20mL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液作参比液。A.7.4.4标准溶液的配制
吸取6mL2%的试样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为标准溶液。A.7.4.5标准洗出液的制备
用微量进样器吸取100uL标准溶液,均匀地点注在离滤纸底边25mm的一条基线上,用吹风机吹干。将滤纸放入装有预先配制好展开剂的层析缸中展开,待展开剂前沿线上升40mm,取出用冷风吹干,剪下所有展开的染料部分,按A.7.4.3方法进行萃取操作,得到标准洗出液。用10mm比色血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吸光度值。同时用空白滤纸在相同条件下展开,按相同方法操作后测洗出液的吸光度值。人
A.7.4.6结果计算
副染料(1)
主染料
副染料(2)
副染料纸上层析示意图
副染料以质量分数W4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4)计算:6
雪品伙伴欧ht
式中:
[(A, -b,)+....+(A. -b.)]/5
(A, -b)(100/6)
各副染料洗出液以50mm光径长度测定出的吸光度值;GB17512.2—2010
(A.4)
各副染料对照空白洗出液以50mm光径长度测定出的吸光度值;A,标准洗出液以10mm光径长度测定出的吸光度值;bs——标准对照空白洗出液以10mm光径长度测定出的吸光度值;5一折算成以10mm光径长度的比数;100/6一标准洗出液折算成2%试样溶液的比数;S—试样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质量分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8碘化钠的测定
A.8.1方法提要
采用电位滴定法,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中碘化钠的含量。A.8.2试剂和材料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001mol/L。A.8.3仪器和设备
A.8.3.1数字毫伏计。
A.8.3.2碘离子选择电极。
A.8.3.3参比电极。
A.8.3.4电磁搅拌器。
A.8.4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2.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烧杯中,加入准确量取的100mL水,用电磁搅拌器搅拌后,用干燥滤纸填于玻璃砂漏斗过滤,滤液作为试样溶液。A.8.5分析步骤
将碘离子选择电极及参比电极插入试验液中,然后调整毫伏计的毫伏读数,在充分搅拌下,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开始滴定时滴定量每次0.5mL,渐渐加入,然后观察每次滴加的电位变化,并记录电位读数,当接近终点时,滴加速度降至每次0.1mL,将测得的电位毫伏读数和相应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滴定体积作图,曲线的最大突跃点即为滴定终点,得出其对应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A.8.6结果计算
雪品机伴欧ht
碘化钠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5)计算:Ws=
式中:
c(V/1000)M
GB17512.2—2010
c一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
滴定试样耗用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毫升(mL);M—碘化钠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Nal)=149.89];m6一试样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砷的测定
A.9.1方法提要
赤藓红铝色淀经湿法消解后,制备成试样溶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的含量。A.9.2试剂和材料
A.9.2.1硝酸。
A.9.2.2硫酸溶液:1+1。
A.9.2.3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3+1。A.9.2.4(As)标准溶液:按GB/T602配制和标定后,再根据使用的仪器要求进行稀释配制成含砷相应浓度的三种标准溶液。
A.9.2.5氢氧化钠溶液:1g/L。
A.9.2.6硼氢化钠溶液:8g/L(溶剂为1g/L的氢氧化钠溶液)。A.9.2.7盐酸溶液:1+10。
碘化钾溶液:200g/L。
仪器和设备
原子吸收光谱仪。
A.9.3.2仪器参考条件:砷空心阴极灯分析线波长:193.7mm;狭缝:0.5nm~1.0nm;灯电流:6mA~10mA。
A.9.3.3载气流速:氛气250mL/min。A.9.3.4原子化器温度:900℃。A.9.4分析步骤
A.9.4.1试样消解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250mL三角或圆底烧瓶中,加10mL~15mL硝酸和2mL8
http
GB17512.2—2010
硫酸溶液,摇匀后用小火加热赶出二氧化氮气体,溶液变成棕色,停止加热,放冷后加入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强火加热至溶液透明或微黄色,如仍不透明,放冷后再补加5m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透明无色或微黄色并产生白烟(避免烧干出现炭化现象),停止加热,放冷后加水5mL加热至沸,除去残余的硝酸-高氯酸(必要时可再加水煮沸一次),继续加热至发生白烟,保持10min,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若溶液出现浑浊、沉淀或机械杂质须过滤),用盐酸溶液稀释定容。
同时按相同的方法制备空白溶液,A.9.4.2测定
量取25mL消解后的试样溶液至50mL容量瓶,加入5mL碘化钾溶液,用盐酸溶液稀释定容,摇匀静置15min。
同时按相同的方法以空白溶液制备空白测试液。开启仪器,待仪器及砷空心阴极灯充分预热,基线稳定后,用硼氢化钠溶液作氢化物还原发生剂,以标准空白、标准溶液、样品空白测试液及样品溶液的顺序,按电脑指令分别进样。测试结束后电脑自动生成工作曲线及扣除样品空白后的样品溶液中砷浓度,输入样品信息(名称、称样量、稀释体积等),即自动换算出试样中砷的含量。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mg/kg,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10铅的测定
A.10.1方法提要
赤藓红铝色淀经湿法消解后,制备成试样溶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的含量A.10.2试剂和材料
A.10.2.1铅(Pb)标准溶液:按GB/T602配制和标定后,再根据使用的仪器要求进行稀释配制成含铅相应浓度的三种标准溶液。
A.10.2.2氢氧化钠溶液:1g/L。A.10.2.3硼氢化钠溶液:8g/L(溶剂为1g/L的氢氧化钠溶液)。A.10.2.4盐酸溶液:1+10
A.10.3仪器和设备
A.10.3.1原子吸收光谱仪
A.10.3.2仪器参考条件:GB5009.12-2010第三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10.4分析步骤
可直接采用A.9.4.1的试样溶液和空白溶液。按GB5009.12-2010第三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操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1.0mg/kg,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9
雪品伙伴欧ht
A.11锌的测定
A.11.1方法提要
GB17512.2—2010
赤藓红铝色淀经湿法消解后,制备成试样溶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的含量。A.11.2试剂和材料
A.11.2.1锌(Zn)标准溶液:按GB/T602配制和标定后,再根据使用的仪器要求进行稀释配制成含锌相应浓度的三种标准溶液。
A.11.2.2氢氧化钠溶液:1g/L。A11.2.3硼氢化钠溶液:8g/L(溶剂为1g/L的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1+10,
A.11.3仪器和设备
A.11.3.1原子吸收光谱仪。
仪器参考条件:GB/T5009.14一2003第一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11.3.2
A.11.4分析步骤
可直接采用A.9.4.1的试样溶液和空白溶液。按GB/T5009.14一2003第一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5.0mg/kg,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12锁的测定
A.12.1方法提要
赤藓红铝色淀经干法消解处理后,制备成试样溶液,与钡标准溶液比较,作硫酸锁的浊度限量试验。
A.12.2试剂和材料
硫酸。
无水碳酸钠。
盐酸溶液:1+3。
硫酸溶液:1+19,
A.12.2.5钡标准溶液:氯化锁(BaCl2-2H20)177.9m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每毫升含有01毫克的钡(0.1mg/mL)。
A.12.3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1g),放于白金埚或陶瓷中,加少量硫酸润湿,徐徐加热,尽量在低温下使之几乎全部炭化。放冷后,再加1mL硫酸,慢慢加热至几乎不发生硫酸蒸汽为止,10
ht
TETTET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17512.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010-12-21发布
赤藓红铝色淀
2011-02-2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http
本标准代替GB17512.2一1998《食品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本标准与GB17512.2—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安全提示:
修改了鉴别试验方法;
增加了分光光度比色法平行测定的允许差;取消了氯化物(以NaCI计)及硫酸盐(以NazSO4计)的指标;砷(As)的检测方法由化学限量法修改为原子吸收法:取消了重金属(以铅计)的指标:增加了铅(Pb)指标和检测方法:-增加了锌的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锁(Ba)的检测方法修改为硫酸钡沉淀限量比色法。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7512.2—1998。
//wwwfoodmate.net
http:
GB17512.2—2010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
GB17512.2—2010
本标准适用于由食品添加剂赤藓红和氢氧化铝作用生成的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分子式
C20HaNa2Os·H20
3.2相对分子质量
897.8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4技术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组织状态
应符合表2的规定,
理化指标:
赤藓红(以钠盐计),w/%
干燥减量,w/%
盐酸和氨水中不溶物,w/%
副染料,w/%
碘化钠,w/%
(As)/(mg/kg)
铅(Pb)/(mg/kg)
锌(Zn)/(mg/kg)
钡(Ba),w/%
htt
理化指标
odmatenet
检验方法
自然光线下采用目视评定。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4
附录A中A.5
附录A中A.6
附录A中A.7
附录A中A.8
附录A中A.9
附录A中A.10
附录A中A.11
附录A中A.12
A.1安全提示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GB17512.2—2010
本标准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按相关规定操作,操作时需小心谨慎。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挥发性酸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规定配制和标定。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硫酸。
盐酸溶液:1+3。
A.3.1.3氢氧化钠溶液:90g/L。A.3.1.4乙酸铵溶液:1.5g/L。
A.3.1.5活性炭。
A.3.2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比色Ⅲl:10mm。
A.3.3鉴别方法
应满足如下条件:
A.3.3.1称取约0.1g试样,加5mL硫酸,在50℃~60℃水浴中不时地摇动,加热约5min时,溶液呈橙红色。冷却后,取上层澄清液2滴~3滴,加5mL水,溶液呈红色。A.3.3.2称取约0.1g试样,加5mL氢氧化钠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溶解,加乙酸铵溶液配至100mL,溶液不澄清时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取此液1mL~10mL,加乙酸铵溶液配至100mL,使测定的吸光度在0.2~0.7范围内,此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6nm土2nm。A.3.3.3称取约0.1g试样,加入10mL盐酸溶液,在水浴中加热,使大部分溶解。加0.5g活性炭,充分摇匀后过滤。取无色滤液,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呈现铝盐反应。A.4赤藓红铝色淀的测定
雪品伙伴欧htt
A.4.1方法提要
GB17512.2—2010
将试样处理后与已知含量的赤藓红标准品分别在水介质或水中溶解,用乙酸铵溶液稀释定容后,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其吸光度值,然后计算含量。A.4.2试剂和材料
A.4.2.1氨水溶液:1+3。
A.4.2.2乙酸铵溶液:1.5g/L。
A.4.2.3赤藓红标准品:≥85.0%(质量分数、按GB/T17512.1—2010A.4.1测定)。A.4.3仪器和设备
A.4.3.1分光光度计。
A.4.3.2比色Ⅲ:10mm。
A.4.4赤藓红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0.25g赤藓红标准品(精确到0.0001g),溶于适量乙酸铵溶液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勾。吸取10mL,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乙酸铵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A.4.5赤藓红铝色淀试样溶液的配制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移入250mL烧杯中,加入150mL氨水溶液,不时搅拌直至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10mL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乙酸铵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A.4.6分析步骤
将赤藓红标准溶液和赤藓红铝色淀试样溶液分别置于10mm比色Ⅲ中,同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自的吸光度值,以乙酸铵溶液作参比液。A.4.7结果计算
赤藓红铝色淀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1)计算:A(m。/1000×10/500)
A.(m,/500×10/500)
式中:
Ai—赤藓红铝色淀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值;mo赤藓红标准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赤藓红标准品的质量分数%;
Ao—赤藓红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mi
赤藓红铝色淀试样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ht
(A.1)
GB17512.22010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1.0%(质量分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5干燥减量的测定
A.5.1分析步骤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已在135℃土2℃恒温干燥箱中恒量的称量瓶中,在135℃土2℃恒温干燥箱中烘至恒量。A.5.2结果计算
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以W,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2)计算:mz-m×100%
式中:
m2—试样干燥前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3—试样干燥至恒量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A.2)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质量分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6盐酸和氨水中不溶物的测定
A.6.1试剂和材料
A.6.1.1盐酸。
A.6.1.2盐酸溶液:3+7。
A.6.1.3氨水溶液:4+96。
A.6.1.4硝酸银溶液:c(AgNO,)=0.1mol/L。A.6.2仪器和设备
A.6.2.1玻璃砂芯埚:G4,孔径为5μm~15μum。A.6.2.2恒温干燥箱。
A.6.3分析步骤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600mL烧杯中,加20mL水和20mL盐酸,充分搅拌后加入300mL热水,搅匀,盖上表面皿,在70℃~80℃水浴中加热30min,冷却,用已在135℃土2℃烘至恒量的G4玻璃砂芯过滤,用约30mL水将烧杯中的不溶物冲洗到G4玻璃砂芯埚中,至洗液无色后,先用100mL氨水溶液洗涤,后用10mL盐酸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至洗涤液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无白色沉淀,然后在135℃土2℃恒温干燥箱中烘至恒量。A.6.4结果计算
盐酸和氨水中不溶物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3)计算:4
ht
式中:
m4×100%
干燥后水不溶物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4
ms——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2位。
(A.3)
GB17512.2—2010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质量分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7副染料的测定
A.7.1方法提要
用纸上层析法将各组分分离,洗脱,然后用分光光度法定量。A.7.2试剂和材料
A.7.2.1无水乙醇。
A.7.2.2正丁醇。
A.7.2.3丙酮溶液:1+1。
A.7.2.4氨水溶液:4+96。
A.7.2.5碳酸氢钠溶液:4g/L。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7.3.2层析滤纸:1号中速,150mm×250mmA.7.3.3层析缸:Φ240mm×300mm。A.7.3.4微量进样器:100μL。
A.7.3.5纳氏比色管:50mL有玻璃磨口塞。A.7.3.6玻璃砂芯漏斗:G3,孔径为15μm~40μm。A.7.3.7
50mm比色Ⅲ。
A.7.3.810mm比色l。
A.7.4分析步骤
A.7.4.1纸上层析条件
A.7.4.1.1展开剂:正丁醇+无水乙醇+氨水溶液6+2+3。A.7.4.1.2温度:20℃~25℃。
A.7.4.2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2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和50mL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该试样溶液浓度为2%。A.7.4.3试样洗出液的制备
用微量进样器吸取100μL试样溶液,均匀地注在离滤纸底边25mm的一条基线上,成一直线,使其在滤纸上的宽度不超过5mm,长度为130mm,用吹风机吹干。将滤纸放入装有预先配制好展开5
httr
GB17512.2—2010
剂的层析缸中展开,滤纸底边浸入展开剂液面下10mm,待展开剂前沿线上升至150mm或直到副染料分离满意为止。取出层析滤纸,用冷风吹于。用空白滤纸在相同条件下展开,该空白滤纸应与上述步骤展开用的滤纸在同一张滤纸上相邻部位裁取。
副染料纸上层析示意图见图A.1。将展开后取得的各个副染料和在空白滤纸上与各副染料相对应的部位的滤纸按同样大小剪下,并剪成约5mm×15mm的细条,分别置于50mL的纳氏比色管中,准确加入丙酮溶液5mL,摇动3min~5min后.再准确加入20mL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摇动,然后分别在G3玻璃砂芯漏斗中自然过滤滤液应澄清,无悬浮物。分别得到各副染料和空白的洗出液。在各自副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用50mm比色血,将各副染料的洗出液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各自的吸光度值。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值时,以5mL内酮溶液和20mL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液作参比液。A.7.4.4标准溶液的配制
吸取6mL2%的试样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为标准溶液。A.7.4.5标准洗出液的制备
用微量进样器吸取100uL标准溶液,均匀地点注在离滤纸底边25mm的一条基线上,用吹风机吹干。将滤纸放入装有预先配制好展开剂的层析缸中展开,待展开剂前沿线上升40mm,取出用冷风吹干,剪下所有展开的染料部分,按A.7.4.3方法进行萃取操作,得到标准洗出液。用10mm比色血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吸光度值。同时用空白滤纸在相同条件下展开,按相同方法操作后测洗出液的吸光度值。人
A.7.4.6结果计算
副染料(1)
主染料
副染料(2)
副染料纸上层析示意图
副染料以质量分数W4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4)计算:6
雪品伙伴欧ht
式中:
[(A, -b,)+....+(A. -b.)]/5
(A, -b)(100/6)
各副染料洗出液以50mm光径长度测定出的吸光度值;GB17512.2—2010
(A.4)
各副染料对照空白洗出液以50mm光径长度测定出的吸光度值;A,标准洗出液以10mm光径长度测定出的吸光度值;bs——标准对照空白洗出液以10mm光径长度测定出的吸光度值;5一折算成以10mm光径长度的比数;100/6一标准洗出液折算成2%试样溶液的比数;S—试样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质量分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8碘化钠的测定
A.8.1方法提要
采用电位滴定法,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中碘化钠的含量。A.8.2试剂和材料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001mol/L。A.8.3仪器和设备
A.8.3.1数字毫伏计。
A.8.3.2碘离子选择电极。
A.8.3.3参比电极。
A.8.3.4电磁搅拌器。
A.8.4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2.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烧杯中,加入准确量取的100mL水,用电磁搅拌器搅拌后,用干燥滤纸填于玻璃砂漏斗过滤,滤液作为试样溶液。A.8.5分析步骤
将碘离子选择电极及参比电极插入试验液中,然后调整毫伏计的毫伏读数,在充分搅拌下,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开始滴定时滴定量每次0.5mL,渐渐加入,然后观察每次滴加的电位变化,并记录电位读数,当接近终点时,滴加速度降至每次0.1mL,将测得的电位毫伏读数和相应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滴定体积作图,曲线的最大突跃点即为滴定终点,得出其对应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A.8.6结果计算
雪品机伴欧ht
碘化钠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5)计算:Ws=
式中:
c(V/1000)M
GB17512.2—2010
c一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
滴定试样耗用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毫升(mL);M—碘化钠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Nal)=149.89];m6一试样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砷的测定
A.9.1方法提要
赤藓红铝色淀经湿法消解后,制备成试样溶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的含量。A.9.2试剂和材料
A.9.2.1硝酸。
A.9.2.2硫酸溶液:1+1。
A.9.2.3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3+1。A.9.2.4(As)标准溶液:按GB/T602配制和标定后,再根据使用的仪器要求进行稀释配制成含砷相应浓度的三种标准溶液。
A.9.2.5氢氧化钠溶液:1g/L。
A.9.2.6硼氢化钠溶液:8g/L(溶剂为1g/L的氢氧化钠溶液)。A.9.2.7盐酸溶液:1+10。
碘化钾溶液:200g/L。
仪器和设备
原子吸收光谱仪。
A.9.3.2仪器参考条件:砷空心阴极灯分析线波长:193.7mm;狭缝:0.5nm~1.0nm;灯电流:6mA~10mA。
A.9.3.3载气流速:氛气250mL/min。A.9.3.4原子化器温度:900℃。A.9.4分析步骤
A.9.4.1试样消解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250mL三角或圆底烧瓶中,加10mL~15mL硝酸和2mL8
http
GB17512.2—2010
硫酸溶液,摇匀后用小火加热赶出二氧化氮气体,溶液变成棕色,停止加热,放冷后加入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强火加热至溶液透明或微黄色,如仍不透明,放冷后再补加5m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透明无色或微黄色并产生白烟(避免烧干出现炭化现象),停止加热,放冷后加水5mL加热至沸,除去残余的硝酸-高氯酸(必要时可再加水煮沸一次),继续加热至发生白烟,保持10min,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若溶液出现浑浊、沉淀或机械杂质须过滤),用盐酸溶液稀释定容。
同时按相同的方法制备空白溶液,A.9.4.2测定
量取25mL消解后的试样溶液至50mL容量瓶,加入5mL碘化钾溶液,用盐酸溶液稀释定容,摇匀静置15min。
同时按相同的方法以空白溶液制备空白测试液。开启仪器,待仪器及砷空心阴极灯充分预热,基线稳定后,用硼氢化钠溶液作氢化物还原发生剂,以标准空白、标准溶液、样品空白测试液及样品溶液的顺序,按电脑指令分别进样。测试结束后电脑自动生成工作曲线及扣除样品空白后的样品溶液中砷浓度,输入样品信息(名称、称样量、稀释体积等),即自动换算出试样中砷的含量。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mg/kg,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10铅的测定
A.10.1方法提要
赤藓红铝色淀经湿法消解后,制备成试样溶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的含量A.10.2试剂和材料
A.10.2.1铅(Pb)标准溶液:按GB/T602配制和标定后,再根据使用的仪器要求进行稀释配制成含铅相应浓度的三种标准溶液。
A.10.2.2氢氧化钠溶液:1g/L。A.10.2.3硼氢化钠溶液:8g/L(溶剂为1g/L的氢氧化钠溶液)。A.10.2.4盐酸溶液:1+10
A.10.3仪器和设备
A.10.3.1原子吸收光谱仪
A.10.3.2仪器参考条件:GB5009.12-2010第三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10.4分析步骤
可直接采用A.9.4.1的试样溶液和空白溶液。按GB5009.12-2010第三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操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1.0mg/kg,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9
雪品伙伴欧ht
A.11锌的测定
A.11.1方法提要
GB17512.2—2010
赤藓红铝色淀经湿法消解后,制备成试样溶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的含量。A.11.2试剂和材料
A.11.2.1锌(Zn)标准溶液:按GB/T602配制和标定后,再根据使用的仪器要求进行稀释配制成含锌相应浓度的三种标准溶液。
A.11.2.2氢氧化钠溶液:1g/L。A11.2.3硼氢化钠溶液:8g/L(溶剂为1g/L的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1+10,
A.11.3仪器和设备
A.11.3.1原子吸收光谱仪。
仪器参考条件:GB/T5009.14一2003第一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11.3.2
A.11.4分析步骤
可直接采用A.9.4.1的试样溶液和空白溶液。按GB/T5009.14一2003第一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5.0mg/kg,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12锁的测定
A.12.1方法提要
赤藓红铝色淀经干法消解处理后,制备成试样溶液,与钡标准溶液比较,作硫酸锁的浊度限量试验。
A.12.2试剂和材料
硫酸。
无水碳酸钠。
盐酸溶液:1+3。
硫酸溶液:1+19,
A.12.2.5钡标准溶液:氯化锁(BaCl2-2H20)177.9m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每毫升含有01毫克的钡(0.1mg/mL)。
A.12.3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1g),放于白金埚或陶瓷中,加少量硫酸润湿,徐徐加热,尽量在低温下使之几乎全部炭化。放冷后,再加1mL硫酸,慢慢加热至几乎不发生硫酸蒸汽为止,10
ht
TETTET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T7477-1987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 GB4706.19-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 GB12031-1989 洗涤剂中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 GB18436-2001 轮机日志和车钟记录簿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14625.4-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4部分:试验条件与试样准备
- GB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 GB12802.2-2004 电气绝缘用薄膜 第2部分: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
- GB13077-2004 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