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篮球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07 12:09:27
  • GB23176-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23176-2008

  • 标准名称:

    篮球架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12-30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2.58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97.220.10;97.220.30
  • 中标分类号:

    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文教、体育、娱乐用品>>Y55体育设施及器械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 出版日期:

    2010-04-01
  • 计划单号:

    20073000-Q-607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8-12-30
  • 起草人:

    李春荣、张曼中、陈宝生、肖建京、张之林、罗文辉、李成业、张洪印、陆立青
  • 起草单位:

    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春合体育用品厂、宁波奇胜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等
  • 归口单位:

    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
  • 提出单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篮球架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竞赛和练习用的篮球架(中、小学生篮球架、健身型篮球架、简易篮球架除外),悬挂式篮球架也适用于本标准。 GB 23176-2008 篮球架 GB23176-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97.220.10,97.2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3176—2008
篮球架
Basketball backstop
2008-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04-01实施
GB23176—2008
本标准中的4.1.2、4.2.8、4.3.2、4.5.2、4.6、4.8.2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采用了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篮球规则》(2008年版)和欧盟标准EN1270、EN913。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洪都体育健身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春合体育用品厂、北京飞鹿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健将健身器械有限公司、山东冀鲁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宁波奇胜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春荣、张曼中、陈宝生、肖建京、张之林、罗文辉、李成业、张洪印、陆立青。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篮球架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GB23176—2008
本标准适用于竟赛和练习用的篮球架(中、小学生篮球架、健身型篮球架、简易篮球架除外),悬挂式篮球架也适用于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推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771一2007色漆和清漆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6739--2006色漆和清漆铅笔法定漆膜硬度(ISO15184:1998,IDT)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eqvISO2409:1992)GB9962—1999夹层玻璃
QB/T3826-1999车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QB/T3832-1999
3分类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根据型式不同分为移动篮球架、固定篮球架、悬挂式篮球架。4要求
4.1结构与尺寸
4.1.1结构与尺寸应符合图1、图2所示要求。单位为毫米
1800*0
GB23176—2008免费标准bzxz.net
300*00
24s显示屏一
篮板一
篮网篮照
练习型≥1800
竞赛型≥3250
50(场地端线)
4.1.2篮板距立柱距离以及端线位置,如图2所示要求。4.2篮板
4.2.1篮板正平面应与水平面保持垂直。4.2.2篮板正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纹、缺角、掉块。支柱
厂地面
单位为毫米
4.2.3篮板成矩形,其相邻框边应相互垂直,两对角线之差不应超过6mm,且边沿不应有尖锐的棱角。
4.2.4若篮板有金属边框保护,则篮板的外边框线至少应有20mm宽不被金属边框遮挡。4.2.5篮板上应印有内、外边框线,透明篮板的内外边框为白色,非透明篮板的边框为黑色,内边框线的底线上沿应与篮圈上沿齐平。4.2.6篮板刚性:篮板受到规定外力后,其中心的挠度:钢化玻璃篮板应不超过3mm,其他篮板应不超过6mm,取消外力后1min篮板应恢复原状。4.2.7竞赛用篮板的弹性:当一个竞赛用篮球落在篮板上时,反弹高度最少应有其下落高度的50%。4.2.8玻璃篮板的安全性:如果损坏,玻璃碎片应不掉落。4.3篮圈
4.3.1篮圈用实心钢材制成,篮圈圈条直径为16mm~20mm,篮圈内径为450mm~459mm。4.3.2篮圈下沿应有12个均匀分布的系篮网的装置,装置应无锐角、毛刺,且装置不应有大于8mm的间隙,见图3。
4.3.3从最靠近篮板的篮圈内沿距篮板板面的最近点距离应为151mm士2mm,见图3。4.3.4篮圈应固定在支撑篮板的构架上,在固定篮圈的钢板和玻璃篮板之间不应有直接的接触。4.3.51
篮圈应为橙色,应在FIBA批准的自然颜色体系(NCS)范围内:0080-Y70R、0090-Y70R、1080-Y70R。
4.3.6篮圈抗弯性能:弹性篮圈受到规定外力后,其前面或边缘相对于原来水平位置的旋转不应大于30°,也不应小于10°,卸载后应恢复原状。2
4.4篮网
图条直径16~20
GB23176—2008
单位为毫米
4.4.1竞赛用篮网应用白色的绳结成,有12个环孔,其结构应能够使球穿过时受到一定的阻力。4.4.2篮网长为400mm~450mm。
4.4.3竞赛用篮网的上部应是半硬式的。4.5篮板支撑构架
4.5.1篮板支撑构架刚性:架体受到规定外力卸载后,从原始位置计算支撑构架的永久性水平变形量应不超过10mm。
4.5.2篮板支撑构架稳定性:架体受到规定外力卸载后,从原始位置计算支撑构架的永久性垂直变形量应不超过10mm
4.5.3对于二、三级比赛,可以使用悬挂式篮球架。4.6包扎物
4.6.1竞赛用篮板和篮板支撑构架应包扎。4.6.2竞赛用篮板下沿应有不小于48mm且不大于55mm厚度的包扎物;侧表面上,从篮板下沿起应有不小于350mm且不大于450mm高度的包扎物,厚度不小于20mm且不大于27mm;前、后表面上从篮板下沿起高20mm~25mm处,应有不小于20mm且不大于27mm厚的包扎物,如图4所示。
单位为毫米
GB23176—2008
4.6.3竞赛用篮球架篮板背后面向球场的篮板支撑构架应经衬填后包扎,包扎物高度不小于2150mm,包扎厚度不小于100mm;在篮板背后的任何支撑部分应在其下表面包扎,包扎厚度不小于25mm,直到距篮板后面1200mm处,如图5所示。4.6.4所有的包扎物应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应能防止肢体陷入,当外力突然施加在包扎物上时,包扎物的凹陷不超过其原先厚度的50%。4.6.5所有包扎物宜为蓝色或其他与架体反差大的额色。单位为毫米
≥1200
厚≥100-
4.7架体升降特性
折叠式篮球架应升降灵活、运行平稳。4.8液压系统与电性能
4.8.1液压升降的篮球架,液压系统不应有漏油、渗油的现象。4.8.2篮球架带电部分与外露非带电部分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Mα2,并能承受试验电压为1500V,判定电流为10mA,频率为50Hz的单相交流电1min,而不应有闪烁或击穿现象。4.9表面质量
4.9.1架体用喷塑或其他工艺涂饰,涂饰层附着力应达到一级、硬度应达到2H。4.9.2涂饰件表面涂层在经24h周期试验后,其耐腐蚀性能应≥6级,4.9.3涂饰层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无起皮脱落、漏涂、锈蚀、裂痕以及较明显的流痕、花斑、结点等缺陷。
4.9.4焊接件的外露焊缝表面及相关表面应光滑、规整,无漏焊、虚焊、烧穿及明显的焊瘤、咬边、凸起、凹陷、气孔、溅渣等缺陷。
5试验方法
5.1结构与尺寸检验
将架体升到规定位置,用钢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等相应精度量具测量。4
5.2篮板垂直度检验
从篮板顶端挂铅垂线,目测篮板正平面是否与铅垂线平行。5.3篮板刚性试验
GB23176-2008
按图6将篮板平放,在篮板中心施加500N静载荷1min,用分度值为0.02mm的高度尺测量。单位为毫米
F=500 N
250(宽)×1100(长)
注:50mm宽度的支承长度不短于篮板宽度。图6
5.4篮板弹性试验
按图7将篮板平放,把符合国际比赛使用的篮球放到篮板上方,使其底部距离篮板中心上平面1000mm,在没有旋转的情况下让其自由落下,测量篮球回弹到最高点时底部的高度,在测量点上进行重复3次的弹性测试,应都合格。单位为毫米
注:50mm宽度的支承长度不短于篮板宽度,图7
5.5玻璃篮板的安全性试验
按GB/T9962—1999中6.10规定进行试验,按GB/T9962--1999中5.10规定评价。5.6篮圈抗弯性能试验
将篮圈固定,然后在篮圈最前端离篮板最远处施加1050N静载荷,保持1min,用钢直尺测量,然后计算旋转角度。
5.7篮板支撑构架刚性试验
按图8分别施加Fi一900N(竞赛用)、F,=130N(练习用)、F=1000N(竞赛用)的力,保持1min,卸载后用分度值为0.5mm的钢直尺测量铅垂的位移量。5.8篮板支撑构架稳定性试验
按图8,竞赛用篮球架在篮圈根部逐渐施加F,3200N的静载荷,练习用篮球架在篮圈根部5
GB23176—2008
逐渐施加Fs=2700N的静载荷,保持1min,卸载后用分度值为0.5mm的钢直尺测量铅垂的位移量。
Fj=1000N
(竞赛用)
5=3200N(竞赛用)
F,=2700N(练习用)
5.9包扎物的缓冲性能测试
5.9.1测试条件
环境条件:温度(23土2)℃。被测样品应在此环境下预置至少3h后检测。Fi=900N(竞赛用)
F2=130N(练习用)
测试样块:不小于500mm×500mm的样块一块,要求保护填料与器材使用填料的材质相同。金属冲击器:如图9所示·金属冲击器应符合基本的尺寸和质量要求。如图10所示,在冲击器上应安装一个加速计。单位为毫米
5.9.2测试方法
加速计
将被测样品置于平整坚实的水泥地面上或放在仪器中进行测试。将冲击器提升到1000mm高度固定好,释放冲击器并使其在测试区域内垂直落下,记录加速计在整个冲击过程中发送的信息。在相同的位置连续进行五次测试,每次试验的时间间隔在1min~3min之间。5.9.3结果评价
以3次连续撞击过程中峰值加速度的平均值表示填料对震动的吸收能力。峰值加速度不应超过500 m/s2(50g)。
5.10升降特性试验
将折登式篮球架连续升降3次,目测检验。5.11液压系统试验
将折叠式篮球架连续升降3次,目测检验。6
5.12电性能试验
GB23176--2008
绝缘电阻用500V/500M2兆欧表测量,耐压性能用1.5kV~5kV耐压仪测试。5.13表面质量检验
5.13.1涂饰层附着力、硬度及耐腐蚀性能试验附着力按GB/T9286一1998规定进行试验并评价。硬度按GB/T6739一2006规定进行测定。耐腐蚀性能按GB/T17712007规定进行测定。5.13.2电镀件耐腐蚀性试验
按QB/T3826-1999规定试验,结果按QB/T3832—1999进行评价。5.13.3表面外观质量的检验
用感官进行检验。
5.14其他项目检验
用感官进行检验。
6检验规则
6.1交收检验
6.1.1每批产品应经检验合格后加注合格标记后方能出厂。6.1.2交收检验按GB/T2828.1一2003的特殊检查水平S-1、一次正常检查抽样,其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及条款、试验方法及条款、接收质量限(AQL值)按表1规定。本检验采用计件法,样本单位为“副”。
不合格分类
6.2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及条款
包扎物4.6.1~4.6.3
结构与尺寸4.1
篮板4.2.1~4.2.5
篮圈4.3.1~4.3.5
篮网4.4
架体升降特性4.7
液压系统4.8.1
表面质量4.9.3~4.9.4
试验方法及条款
5.2、5.14
6.2.1型式检验的样本应在交收检验合格批中随机抽取。6.2.2型式检验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结构设计有重大更改时;
关键工艺或主要材料更改时;
一成品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很大差异时;一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6.2.3型式检验抽样采用GB/T2829一2002中的判别水平I的次抽样。接收质量限(AQL值)
6.2.4型式检验项目及条款、试验方法及条款、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及抽样方案按表2的规定进行。
GB23176—2008
检验项目及条款
篮板刚性4.2.6
篮板弹性4.2.7
篮板的安全性4.2.8
篮圈抗弯性能4.3.6
篮板支撑构架刚性4.5.1
篮板支撑构架稳定性4.5.2
包扎物缓冲性能4.6.4
电性能4.8.2
涂饰层附着力和硬度4.9.1
涂饰件耐腐蚀性能4.9.2
7标志、包装、运输、购存
7.1标志
检验方法及条款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
抽样方案n[Ac,Re]
1(0,1)
每台篮架或其包装上应有产品名称、制造商名称、企业地址、型号、生产日期、联系方式、商标、执行标准编号,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警示标识,标识应牢固、清晰。7.2包装
包装应防止外表面损伤,包装内应附有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7.3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挤压,以防止变形。7.4贮存
不应与酸、碱、盐等物质接触,贮存场所应通风良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