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1084-2006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农业行业标准(NY)】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5 00:37:08
- NY/T1084-2006
- 现行
标准号:
NY/T 1084-2006
标准名称: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7-10 -
实施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红富士苹果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系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红富士苹果的生产。 NY/T 1084-2006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1084-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084-—2006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of production technique on Red Fuji apples2006-07-10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负责起草。NY/T1084—2006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武、马德功、丛佩华、王奎良、吴桂本、高日志、姜中武、聂继云、王忠和、王盛。
1范围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 1084-2006
本标推规定了红富士苹果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系和砖木选择、裁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红富士苹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441—2001苹果生产技术规程。3园地选择与规划
3.1园地选择
应符合NYT441中3.1.1~3.1.2的规定。3.2园地规划
接NY/T441中3.2执行。
4品系和砖木选择
根据各地栽培条件,选择着色好,品质优良的普通型短枝型或早熟型芽变品系如烟富1号、烟富3号、烟富6号、礼泉短枝、红将军、长富2、岩富10等。砧木选择按NY/T441中的第4章执行。5栽植
按NY/T441中5.1~5.6执行。
6土肥水管理
6.1土壤管理
6.1.1改良土境
土壤疗薄的丘陵山地果园,应采取深翻扩穴的方法,使活土层达到60cm以上。海河滩涂果园,应采取抽沙换土或客土等方法,改良土壤。6.1.2果园覆草
实行覆盖制管理的果园,每公项铺秸秆杂草15000kg~22500kg,厚度不低于20cm。6.1.3果园生草
春秋两季种草,生草果园冠下应留出清耕区。草的种类,豆科以白三叶,毛叶若子为主;禾本科以燕麦草、黑麦草为主,提倡豆科与禾本科混播。年内根据生长情况进行刘割,铺在清耕区内。每5年~8年进行一次更新,中间休闲2年。6.2灌排
NY/T1084—2006
提倡管灌、微喷、滴灌等先进的灌水措施。根据苹果树需水规律,适时浇水,浇好花前水(萌芽至开花前)花后水(落花后5d~10d)及封冻水等关键水。当土壤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时,即应及时排水。6.3施肥
6.3.1施肥量
盛果期富土苹果园在常规士壤营养情况下,每生产100kg果施纯氨1.2kg,纯磷(P0s)0.5kg,纯钾(K,O)1kg。各地可根据土壤营养状况,适当增减三元素使用量。6.3.2基肥
增施有机肥,每生产1kg苹果施1kg~2kg有机肥,有机肥应在采果后立即施人,并掺入适量钙镁磷肥。
6.3.3根部追肥
苹果树生长期,根部追肥主要施用氮、磷、钾等速效化肥和硼、锌、铁等微肥,每年追施2次一3次。苹果树萌芽期,以氮肥为主: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果实生长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以利增色和增加营养赔备
6.3.4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结合喷药进行。小叶病严重的果园,可在苹果萌芽时喷施1%硫酸锌液,或在生长期喷布整合锌液。苹果树生长前期喷0.3%尿素液2次~3次,花期在尿系液中加0.2%的砂防缩果病。谢花后3周~7周喷3次氨基酸钙液防治苹果苦痘病。后期喷0.3%~0.5%的磷酸二氢钾液,采果后喷0.5%~1%尿素液。出现缺铁黄叶病的果园,视情况,喷布整合铁溶液。7整形修剪
提倡采用自由纺锤形,小冠疏层形、改良纺锤形等树形。修剪以夏剪为主,冬夏剪结合,周年修剪。开张骨干枝角度,纺锤形的主枝角度保持80左右,小冠疏层形主枝角度70°左右。疏除过密的大枝,打开光路。采取以疏为主,缓、疏、缩相结合的修剪方法,疏除密生枝、徒长枝、细弱枝和多余的梢头枝,及时缩剪基弱长的结果枝,控制背上枝,使骨干枝间距保持1m左石,天枝组间距60cm左右,中枝组间距在40cm左右,小枝组间距在20cm左右。冬剪后每公项枝量控制在90万120万条,生长期每公项枝量150万~180万条。
8花果管理
8.1产量质量指标
8.1.1产量
每公项产30000kg~37500kg苹果。8.1.2果实质量
果实横径≥70mm,果形端正,果形指数≥0.75。果实集中着色面积≥55%,色泽鲜艳,果面光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硬度≥6.5kgf/cm。8.2疏花、授粉、疏果
8.2.1蔬花
疏花从花序分离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初花期。疏花程度根据花量进行,一般间隔15cm~20cm选留一个健花序,然后疏除其余的全部花序。8.2.2授粉
花期采取蜜蜂、壁蜂传粉和人工授粉等方法提高坐果率。盛花前2d采摘授粉树铃铛期花朵,取出花药,室内自然条件下晾1d一2d,采集花粉,花开当天进行人工点授,点授以中心花为主。授粉时应开一批花授一批,连续授粉2~3次。2
8.2.3疏果
NY/T1084—2006
花后一周开始疏果,花后3周~4周内结束,一般按间距20em~25cm留一单果,疏除其余的全部幼果。定果时每50片一70片叶留一个果,留果枝应有10片以上叶,疏除背上或背下枝果,留侧生枝上的果,多留中心果。
8.3果实套袋
8.3.1套袋
选用抗张,透气与吸收水性符合要求的双层纸袋,套袋通常在谢花后40d~50d进行,套袋前3d~4d,果园喷一次对果皮无伤害的杀菌杀虫剂(见附录A)。套袋时先使纸袋膨胀,将幼果套人纸袋中央,防止袋纸贴近果皮产生目灼。
8.3.2除袋
果实采收前15d~25d除袋,先去除外袋,隔3个~5个嘴天后再除内袋。树冠阳面果除袋最好选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14时;黄土高原苹果产区除袋,最好在阴天或多云天,晴天在9时~11时和15时~19时,以免产生日灼
8.4摘叶转果
8.4.1摘叶
果实除袋后,摘除贴果叶片和临近果实的遮阳叶片。果实采收前5d~10d,去除果实周围过密的叶片。
8.4.2转果
转果通常1次一2次。第1次转果,当果面着色达30%左右(大约采前15d~20d),用手托起果实萼洼处,使果实向一侧转动90~120。第1次转果后,当受光果面均匀色形成淡红色色彩时,可进行第2次转果。
8.5铺反光膜
除袋后3d一4d铺反光膜,铺膜的方法有全园铺膜、行向铺膜及冠区铺膜三种形式,可根据果园株行距树冠大小等录活运用。采果前将反光膜收起洗净晾干,一般股可连续使用3年以上。9病虫害综合防治
9.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衣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的目的,要求病虫果率5%以下,果实采收期保叶率80%以上。
9.2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干肥水管理,果实套袋,合理整形修剪调整果树营养状况可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起到壮树防病的作用。
9.3物理防治
采取剪除病中枝,清除枯枝落叶和病僵果,刮除树干润裂皮等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根据害虫生物学习性,采取黑光灯诱杀等方法防治害虫。9.4生物防治
采用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虫、草、捕食螨等天敌,土壤施用白僵菌等方法防治梨小食心虫、蚜虫、桃小食心虫等害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糖醋液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等方法,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
9.5化学防治www.bzxz.net
9.5.1主要病害
NY/T1084—2006
叶部病害主要有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果实病害主要有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套袋果有黑点型病果、褐斑和红晕褐斑型病果;枝干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9.5.2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允许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有限度使用中毒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9.5.2.1休眠期
苹果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其他高效、低毒杀菌剂。9.5.2.2谢花后7d10d至幼果膨大期(苹果套袋前3d~4d)喷药4次,主要防治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轮纹病。第1次可选用代森锰锌、丙森锌、异菌脲等药剂百粉病严重果园,可混加三唑酮15%可湿粉1500倍液。此后视雨量及雨日分布,每隔7d~12d连喷两次代森锰锌+多菌灵混合液,以兼治叶面及果实病害。第4次喷药,套袋果用甲基硫菌灵,不套袋果选用甲基硫菌灵、乙霉威或多菌灵与代森锰锌的混合液。9.5.2.3果实发育期至果实成熟期高温多雨地区,每隔15d~25d喷施1次1:(2~3):200倍波尔多液,连喷3次~4次后;喷多菌灵与代森锰锌的混合液两次。秋季干早地区,可喷施1次一2次波尔多液,然后喷多菌灵与代森锰锌的混合液1次一2次,以确保兼治多种主要病害。9.5.3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9.5.3.1害虫包括
蚜虫类(苹果黄蚜、瘤蚜、绵蚜)、螨类(山楂叶蜻、苹果全爪瓜螨、二斑叶螨)、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康氏粉和棉铃虫等。
9.5.3.2各种害虫防治期
苹果谢花后7d一10d至幼果膨大期防治蚜虫类、害蜻类、苹果小卷叶虫及金纹细蛾等。果实发育期防治桃小食心虫,棉铃虫,3代金纹细蛾等。9.5.3.3有效药剂及剂量
防治黄蚜,瘤蚜有效药剂可选用:吡虫啉2.5%可湿粉或乳油1500倍~2000倍液,艾美乐70%水分散剂10000倍液;硫丹35%乳油1500倍液可兼治黄蚜、绵蚜;毒死蝉对绵蚜防效显著。防治蟠类可喷施三唑锡20%是浮剂1000倍~1200倍液:防治苹果全爪端和山叶蟠,喷施达蜡灵20%乳剂1500倍~2000倍液。
蚜螨同时发生时,喷施虫螨特20%可湿粉1200倍液。防治金纹细哦可选用灭幼脲3号25%悬浮剂2000倍液5%杀铃脉1500倍液,在金纹细峨与害蜡类并发的果园,喷施灭幼脲与哒螨灵的混合液。防治桃小食心虫,棉铃虫可选用马拉硫磷与氰戊菊酯混合液或毒死蜱,兼治棉铃虫有效药剂为毒死蜱与氯氰菊酯的混合液。
9.5.4禁止使用的农药
除了国家明令禁正使用的18种农药外,不得使用以下农药:包括甲胺裤,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磷,内吸磷,克百威,递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9.5.5施药技术
9.5.5.1防治指标
防治黄蚜、瘤蚜,在无翅蚜为害初盛期施药,绵蚜在二次迁移前施药:春季防治害螨类在单叶平均活动态蜻2头~4头,秋季防治在单叶平均活动态螨6头~8头喷药:防治金纹细蛾在产卵初盛期施药:桃小食心虫卵果率达1%1.5%、棉铃虫产卵高峰期是防治两种害虫的关键时期。4
9.5.5.2农药配制
NY/T1084—2006
杀菌剂、杀虫剂剂型为可湿粉时,配制时要进行2次稀释,即先用少量水配成母液,再加水配成需要浓度;剂型为乳油时,要充分搅匀;两种农药统混时,要现混现用,不可久置。9.5.5.3喷药技术
喷药要周密,使药液均匀附着在叶片正反面或果实各部位。9.5.5.4喷药时间
选无风晴天喷药,严禁在露水未干,中午烈日及天气潮湿时喷药。9.6高士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参照附录A。10适期采收
成熟期的判断通常依据果实着色(表色、底色)、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等指标而定,红富士的适采期一般在果实生长170d~185d左右。根据树上果实发育有差异,应分期分批采收,先采树冠外围着色好的果实,再采内膛果。采摘应轻采轻放,避免碰伤、刺伤果实。果实采后即剪除果柄,搬运途中轻拿轻放,避免倾倒。5
NY/T1084—2006
防治时期
落叶至萌芽前
萌芽至开花前
谢花后室
幼果套装前
果实膨大期
果实采收前后
防治对象
腐烂病、干腐病、枝
干轮纹病、早期落叶
病、白粉病;叶蝎、蚜
腐烂病、干腐病、枝
干轮纹病、白粉病:虾
虫类、卷叶虫
毒心病、缩果病
轮纹烂果病、斑点
露叶病、炭疽病:山植
叶、苹果全瓜螨、二
班叶螨、野虫类,卷叶
轮纹病、炭疽病、斑
点落叶病:桃小食心
虫、叶螨
轮纹病、炭疽病;叶
螨、大青叶蝉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红富士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补充件)
防治适期或指标
防治措施
(1)清除落叶病僵果,剪除病虫残枝,刮除枝干病瘤、11月份及2月份~3
上年苹果绵蚜、瘤蚜
和白粉病重发园片在花
前展叶期喷药
盛花期
谢花后7d~10d,平
均温度15℃,降雨10
mm以上开始喷防病药
剂,此期也为防治叶螨
类的关键时期
套袋前3d~4d全园
喷布—遍甲基硫菌灵+
吡虫味混合药剂
当桃小越冬代出土始
期和盛期时,卵果率达
1%~1.5%时喷药
套袋果摘袋后2d~3
d遇较大降雨喷药
翅皮,将其深理或烧毁,刮除后用腐必清或菌毒清等药剂涂抹病疤
(2)剪芽前喷3~5°Be石殖合剂(1)缝续刮除病斑和病瘤,并涂抹乙磷铝+甲基硫菌灵(2)喷布三唑酮防治白粉病
(3)喷布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防治病害(4)喷布毒死蝉、吡虫啉防治绵蚜及其他蚜虫类喷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加300倍硼砂(1)喷布代森链锌、丙森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多氧霉素、苯菌灵防治病害
(2)喷布毒死蝉、贴螨灵、灭幼豚3号防治绵蚜、潜叶峨、叶蝎等害虫
(1)以波尔多液为主,与其他内吸性强的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治病害
(2)地面喷布硫磷或毒死蜱、树上喷布马拉硫碑+鼠戊菊防治桃小食心虫
3)喷布阿维菌素混加噻螨副或四螨案防治叶端喷甲基硫菌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084-—2006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of production technique on Red Fuji apples2006-07-10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负责起草。NY/T1084—2006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武、马德功、丛佩华、王奎良、吴桂本、高日志、姜中武、聂继云、王忠和、王盛。
1范围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 1084-2006
本标推规定了红富士苹果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系和砖木选择、裁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红富士苹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441—2001苹果生产技术规程。3园地选择与规划
3.1园地选择
应符合NYT441中3.1.1~3.1.2的规定。3.2园地规划
接NY/T441中3.2执行。
4品系和砖木选择
根据各地栽培条件,选择着色好,品质优良的普通型短枝型或早熟型芽变品系如烟富1号、烟富3号、烟富6号、礼泉短枝、红将军、长富2、岩富10等。砧木选择按NY/T441中的第4章执行。5栽植
按NY/T441中5.1~5.6执行。
6土肥水管理
6.1土壤管理
6.1.1改良土境
土壤疗薄的丘陵山地果园,应采取深翻扩穴的方法,使活土层达到60cm以上。海河滩涂果园,应采取抽沙换土或客土等方法,改良土壤。6.1.2果园覆草
实行覆盖制管理的果园,每公项铺秸秆杂草15000kg~22500kg,厚度不低于20cm。6.1.3果园生草
春秋两季种草,生草果园冠下应留出清耕区。草的种类,豆科以白三叶,毛叶若子为主;禾本科以燕麦草、黑麦草为主,提倡豆科与禾本科混播。年内根据生长情况进行刘割,铺在清耕区内。每5年~8年进行一次更新,中间休闲2年。6.2灌排
NY/T1084—2006
提倡管灌、微喷、滴灌等先进的灌水措施。根据苹果树需水规律,适时浇水,浇好花前水(萌芽至开花前)花后水(落花后5d~10d)及封冻水等关键水。当土壤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时,即应及时排水。6.3施肥
6.3.1施肥量
盛果期富土苹果园在常规士壤营养情况下,每生产100kg果施纯氨1.2kg,纯磷(P0s)0.5kg,纯钾(K,O)1kg。各地可根据土壤营养状况,适当增减三元素使用量。6.3.2基肥
增施有机肥,每生产1kg苹果施1kg~2kg有机肥,有机肥应在采果后立即施人,并掺入适量钙镁磷肥。
6.3.3根部追肥
苹果树生长期,根部追肥主要施用氮、磷、钾等速效化肥和硼、锌、铁等微肥,每年追施2次一3次。苹果树萌芽期,以氮肥为主: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果实生长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以利增色和增加营养赔备
6.3.4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结合喷药进行。小叶病严重的果园,可在苹果萌芽时喷施1%硫酸锌液,或在生长期喷布整合锌液。苹果树生长前期喷0.3%尿素液2次~3次,花期在尿系液中加0.2%的砂防缩果病。谢花后3周~7周喷3次氨基酸钙液防治苹果苦痘病。后期喷0.3%~0.5%的磷酸二氢钾液,采果后喷0.5%~1%尿素液。出现缺铁黄叶病的果园,视情况,喷布整合铁溶液。7整形修剪
提倡采用自由纺锤形,小冠疏层形、改良纺锤形等树形。修剪以夏剪为主,冬夏剪结合,周年修剪。开张骨干枝角度,纺锤形的主枝角度保持80左右,小冠疏层形主枝角度70°左右。疏除过密的大枝,打开光路。采取以疏为主,缓、疏、缩相结合的修剪方法,疏除密生枝、徒长枝、细弱枝和多余的梢头枝,及时缩剪基弱长的结果枝,控制背上枝,使骨干枝间距保持1m左石,天枝组间距60cm左右,中枝组间距在40cm左右,小枝组间距在20cm左右。冬剪后每公项枝量控制在90万120万条,生长期每公项枝量150万~180万条。
8花果管理
8.1产量质量指标
8.1.1产量
每公项产30000kg~37500kg苹果。8.1.2果实质量
果实横径≥70mm,果形端正,果形指数≥0.75。果实集中着色面积≥55%,色泽鲜艳,果面光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硬度≥6.5kgf/cm。8.2疏花、授粉、疏果
8.2.1蔬花
疏花从花序分离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初花期。疏花程度根据花量进行,一般间隔15cm~20cm选留一个健花序,然后疏除其余的全部花序。8.2.2授粉
花期采取蜜蜂、壁蜂传粉和人工授粉等方法提高坐果率。盛花前2d采摘授粉树铃铛期花朵,取出花药,室内自然条件下晾1d一2d,采集花粉,花开当天进行人工点授,点授以中心花为主。授粉时应开一批花授一批,连续授粉2~3次。2
8.2.3疏果
NY/T1084—2006
花后一周开始疏果,花后3周~4周内结束,一般按间距20em~25cm留一单果,疏除其余的全部幼果。定果时每50片一70片叶留一个果,留果枝应有10片以上叶,疏除背上或背下枝果,留侧生枝上的果,多留中心果。
8.3果实套袋
8.3.1套袋
选用抗张,透气与吸收水性符合要求的双层纸袋,套袋通常在谢花后40d~50d进行,套袋前3d~4d,果园喷一次对果皮无伤害的杀菌杀虫剂(见附录A)。套袋时先使纸袋膨胀,将幼果套人纸袋中央,防止袋纸贴近果皮产生目灼。
8.3.2除袋
果实采收前15d~25d除袋,先去除外袋,隔3个~5个嘴天后再除内袋。树冠阳面果除袋最好选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14时;黄土高原苹果产区除袋,最好在阴天或多云天,晴天在9时~11时和15时~19时,以免产生日灼
8.4摘叶转果
8.4.1摘叶
果实除袋后,摘除贴果叶片和临近果实的遮阳叶片。果实采收前5d~10d,去除果实周围过密的叶片。
8.4.2转果
转果通常1次一2次。第1次转果,当果面着色达30%左右(大约采前15d~20d),用手托起果实萼洼处,使果实向一侧转动90~120。第1次转果后,当受光果面均匀色形成淡红色色彩时,可进行第2次转果。
8.5铺反光膜
除袋后3d一4d铺反光膜,铺膜的方法有全园铺膜、行向铺膜及冠区铺膜三种形式,可根据果园株行距树冠大小等录活运用。采果前将反光膜收起洗净晾干,一般股可连续使用3年以上。9病虫害综合防治
9.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衣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的目的,要求病虫果率5%以下,果实采收期保叶率80%以上。
9.2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干肥水管理,果实套袋,合理整形修剪调整果树营养状况可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起到壮树防病的作用。
9.3物理防治
采取剪除病中枝,清除枯枝落叶和病僵果,刮除树干润裂皮等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根据害虫生物学习性,采取黑光灯诱杀等方法防治害虫。9.4生物防治
采用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虫、草、捕食螨等天敌,土壤施用白僵菌等方法防治梨小食心虫、蚜虫、桃小食心虫等害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糖醋液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等方法,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
9.5化学防治www.bzxz.net
9.5.1主要病害
NY/T1084—2006
叶部病害主要有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果实病害主要有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套袋果有黑点型病果、褐斑和红晕褐斑型病果;枝干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9.5.2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允许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有限度使用中毒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9.5.2.1休眠期
苹果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其他高效、低毒杀菌剂。9.5.2.2谢花后7d10d至幼果膨大期(苹果套袋前3d~4d)喷药4次,主要防治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轮纹病。第1次可选用代森锰锌、丙森锌、异菌脲等药剂百粉病严重果园,可混加三唑酮15%可湿粉1500倍液。此后视雨量及雨日分布,每隔7d~12d连喷两次代森锰锌+多菌灵混合液,以兼治叶面及果实病害。第4次喷药,套袋果用甲基硫菌灵,不套袋果选用甲基硫菌灵、乙霉威或多菌灵与代森锰锌的混合液。9.5.2.3果实发育期至果实成熟期高温多雨地区,每隔15d~25d喷施1次1:(2~3):200倍波尔多液,连喷3次~4次后;喷多菌灵与代森锰锌的混合液两次。秋季干早地区,可喷施1次一2次波尔多液,然后喷多菌灵与代森锰锌的混合液1次一2次,以确保兼治多种主要病害。9.5.3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9.5.3.1害虫包括
蚜虫类(苹果黄蚜、瘤蚜、绵蚜)、螨类(山楂叶蜻、苹果全爪瓜螨、二斑叶螨)、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康氏粉和棉铃虫等。
9.5.3.2各种害虫防治期
苹果谢花后7d一10d至幼果膨大期防治蚜虫类、害蜻类、苹果小卷叶虫及金纹细蛾等。果实发育期防治桃小食心虫,棉铃虫,3代金纹细蛾等。9.5.3.3有效药剂及剂量
防治黄蚜,瘤蚜有效药剂可选用:吡虫啉2.5%可湿粉或乳油1500倍~2000倍液,艾美乐70%水分散剂10000倍液;硫丹35%乳油1500倍液可兼治黄蚜、绵蚜;毒死蝉对绵蚜防效显著。防治蟠类可喷施三唑锡20%是浮剂1000倍~1200倍液:防治苹果全爪端和山叶蟠,喷施达蜡灵20%乳剂1500倍~2000倍液。
蚜螨同时发生时,喷施虫螨特20%可湿粉1200倍液。防治金纹细哦可选用灭幼脲3号25%悬浮剂2000倍液5%杀铃脉1500倍液,在金纹细峨与害蜡类并发的果园,喷施灭幼脲与哒螨灵的混合液。防治桃小食心虫,棉铃虫可选用马拉硫磷与氰戊菊酯混合液或毒死蜱,兼治棉铃虫有效药剂为毒死蜱与氯氰菊酯的混合液。
9.5.4禁止使用的农药
除了国家明令禁正使用的18种农药外,不得使用以下农药:包括甲胺裤,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磷,内吸磷,克百威,递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9.5.5施药技术
9.5.5.1防治指标
防治黄蚜、瘤蚜,在无翅蚜为害初盛期施药,绵蚜在二次迁移前施药:春季防治害螨类在单叶平均活动态蜻2头~4头,秋季防治在单叶平均活动态螨6头~8头喷药:防治金纹细蛾在产卵初盛期施药:桃小食心虫卵果率达1%1.5%、棉铃虫产卵高峰期是防治两种害虫的关键时期。4
9.5.5.2农药配制
NY/T1084—2006
杀菌剂、杀虫剂剂型为可湿粉时,配制时要进行2次稀释,即先用少量水配成母液,再加水配成需要浓度;剂型为乳油时,要充分搅匀;两种农药统混时,要现混现用,不可久置。9.5.5.3喷药技术
喷药要周密,使药液均匀附着在叶片正反面或果实各部位。9.5.5.4喷药时间
选无风晴天喷药,严禁在露水未干,中午烈日及天气潮湿时喷药。9.6高士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参照附录A。10适期采收
成熟期的判断通常依据果实着色(表色、底色)、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等指标而定,红富士的适采期一般在果实生长170d~185d左右。根据树上果实发育有差异,应分期分批采收,先采树冠外围着色好的果实,再采内膛果。采摘应轻采轻放,避免碰伤、刺伤果实。果实采后即剪除果柄,搬运途中轻拿轻放,避免倾倒。5
NY/T1084—2006
防治时期
落叶至萌芽前
萌芽至开花前
谢花后室
幼果套装前
果实膨大期
果实采收前后
防治对象
腐烂病、干腐病、枝
干轮纹病、早期落叶
病、白粉病;叶蝎、蚜
腐烂病、干腐病、枝
干轮纹病、白粉病:虾
虫类、卷叶虫
毒心病、缩果病
轮纹烂果病、斑点
露叶病、炭疽病:山植
叶、苹果全瓜螨、二
班叶螨、野虫类,卷叶
轮纹病、炭疽病、斑
点落叶病:桃小食心
虫、叶螨
轮纹病、炭疽病;叶
螨、大青叶蝉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红富士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补充件)
防治适期或指标
防治措施
(1)清除落叶病僵果,剪除病虫残枝,刮除枝干病瘤、11月份及2月份~3
上年苹果绵蚜、瘤蚜
和白粉病重发园片在花
前展叶期喷药
盛花期
谢花后7d~10d,平
均温度15℃,降雨10
mm以上开始喷防病药
剂,此期也为防治叶螨
类的关键时期
套袋前3d~4d全园
喷布—遍甲基硫菌灵+
吡虫味混合药剂
当桃小越冬代出土始
期和盛期时,卵果率达
1%~1.5%时喷药
套袋果摘袋后2d~3
d遇较大降雨喷药
翅皮,将其深理或烧毁,刮除后用腐必清或菌毒清等药剂涂抹病疤
(2)剪芽前喷3~5°Be石殖合剂(1)缝续刮除病斑和病瘤,并涂抹乙磷铝+甲基硫菌灵(2)喷布三唑酮防治白粉病
(3)喷布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防治病害(4)喷布毒死蝉、吡虫啉防治绵蚜及其他蚜虫类喷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加300倍硼砂(1)喷布代森链锌、丙森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多氧霉素、苯菌灵防治病害
(2)喷布毒死蝉、贴螨灵、灭幼豚3号防治绵蚜、潜叶峨、叶蝎等害虫
(1)以波尔多液为主,与其他内吸性强的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治病害
(2)地面喷布硫磷或毒死蜱、树上喷布马拉硫碑+鼠戊菊防治桃小食心虫
3)喷布阿维菌素混加噻螨副或四螨案防治叶端喷甲基硫菌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3500-2019 农业信息基础共享元数据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