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4920-1994 四声道数字声音副载波系统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GB)】 四声道数字声音副载波系统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9 04:50:44
- GB/T14920-1994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14920-1994
标准名称:
四声道数字声音副载波系统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ur-channel digital sound subcarrier system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4-01-26 -
实施日期:
1994-09-01 -
作废日期:
2005-10-14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79.52 KB
替代情况:
作废;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副载波传输四路数字声音信号的技术要求和格式。本标准适用于在中距离和短距离的微波中继线路或卫星广播中继线路上,在传送彩色电视节目的同时,利用副载波传送四路高质量单声或两路立体声节目。 GB/T 14920-1994 四声道数字声音副载波系统技术规范 GB/T14920-199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920—1994
四声道数字声音副载波系统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the four channels digital soundsub-carriersystem
1994-01-26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4-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四声道数字声音副载波系统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the four channels digital soundsub-carrier system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副载波传输四路数字声音信号的技术要求和格式。GB/T14920—1994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距离和短距离的微波中继线路或卫星广播中继线路上,在传送彩色电视节目的同时,利用副载波传送四路高质量单声或两路立体声节目。2引用标准
GB3174
彩色电视广播
单声和立体声节目传输特性和测量方法GB5438
3符号、代号
“异一或”逻辑。
延迟1bit。
,最高有效比特。
最低有效比特。
系统参数
数字声音副载波系统参数见表1。表1
声音信号带宽
取样频率
取样时间
量化和压扩
声音预加重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1-26批准40Hz~15kHz
立体声时,左右声道同时取样
14/10bit准瞬时压扩(5范围)
见附录A(补充件)
1994-09-01实施
多路化
比特率
声音信道数
附加数据容量
顿比特数
比特分配
顿同步字
控制码
比特交织
频谱随机化
声音和数据
误码校正
范围码
控制码
副载波频率
副载波引起的主载波频偏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副载波调制方式
GB/T14920—1994
续表1
2.048Mbit/s
4路单声或2路立体声
480kbit/s
2048bit
见图4
16bit/顿
16bit/顺
32 bit
10次m序列
BCH-SEC-DED(63,56
BCH-SEC-DED(63,56)加BCH-SEC-DED(7,3)多数判决
7.093790MHz±20Hz
±1.4~±4.0MHz
4相差分相移键控(4pDPSK)
注:表中所列出的副载波频率值,是根据彩色电视色副载波频率的8/5而定的,是数字声音副载波方式采用的副载波频率之一
5声音的编码方式
5.1声音码字结构
声音码字是以2的补码规律产生的,如表2所示。表2声音码字的结构
(比特号(传送顺序)
输入电平
+FS-ILSB1)
注:FS:满刻度。
(MSB))
1)正最大输入电平。
2)负最大输入电平。
范围码的确定
范围码是由32个连续样值中的最大电平限定的,如图1所示。这一顿的范围码控制下一帧里的全2
部声音样值。
输入电平
a14/10bit准瞬时压缩(5范围)6顿结构
6.1比特交织和结构
GB/T14920—1994
范围码的确定
范围号
范围码
b范围码
每帧由32行64列的矩阵组成。发端比特的写入和传送(读出),是从第1行的第1列开始运行的,顺序如图2所示。1帧中第1列的最初16bit用于帧同步,剩余16bit用于控制码。矩阵的第2列到第57列分配给声音和数据比特。矩阵的第58列到第64列分配给纠错比特。?, .f
中,效有比
图2比特交织矩阵
6.2顿同步字
帧同步字由m序列伪随机码发生器产生,如图3所示。当发生器中移位寄存器初始值为1111时,取出其连续输出的16bit,作为帧同步码。顿同步码的码型如下:0001001101011110(从左到右)3
7信号多路化
GB/T14920—1994
生成式=+十1
顿同步信号产生电路
信号多路化方式中对于单声道、立体声或其它方式的变换,通过传送16bit的控制码来实现。7.1多路化的帧结构
1顿的比特分配如图4所示。在比特交织矩阵中每比特的分配如图5所示。立体声广播时,其左右声道分配方式如表3所示。
2048it.s)
声道1
控臀码
声道2
10 × 32
声道+
10 x 82
图4信号多路化的比特分配
向通3
由道2
图5多路比特交织矩阵上的比特分配表3立体声信道的运用
声道2
第一路立体声(电视伴音)
左声道
7.2控制码的比特分配
右声道
声道3
附加整
* × x2 - 491
第二路立体声
左声道
马人顺中
声道4
右声道
控制码的16bit,是在比特交织矩阵中的第1列的第17~32bit,其分配如表4所示。4
比特号
未分配
7.3范围码的传输格式
GB/T14920—1994
表4控制码的比特分配
00第一路立体声(电视伴音)
单声,只有声道1
2路单声道
未分配
00第二路立体声
单声,只有声道3
012路单声道
11数据传送
范围码是用每行的第2bit进行传输,其格式如图6所示。传试序
产激1
图6范围码的传输格式
8误码校正
8.1声音和数据比特
作为声音和数据的误码校正,是在比特交织矩阵的每一行,对除了同步码和控制码以外的其余63bit,进行BCH-SEC-DED(63,56)编码。在发送端,纠错码由图7所示电路产生。出
生成式=27+2+22+1
图7BCH-SEC-DED(63,56)纠错码产生电路8.2范围码
作为范围码的误码校正方式,除了如上条所述纠错码以外,还对范围码采用BCH-SEC-DED(7,3)的编码方式。
在发送端,纠错码由图8所示电路产生。5
8.3控制码
GB/T14920—1994
生成式=+2+22+1
图8BCH-SEC-DED(7,3)纠错码产生电路控制码的误码校正是将每帧用于控制多路化方式的控制码,反复传送后进行多数判决来完成的。9频谱随机化
为使频谱随机化,声音数据信号送入副载波调制器之前,须加入扰码用的伪随机码。伪随机码产生电路如图9所示。
伪随机码是加到除了顿同步码以外的所有比特,在每顿控制码的第1bit送出之前,将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全部置1。
生成式=10十3十1
图9伪随机码产生电路
10副载波调制
10.1副载波相位变化与输入信号数据对于输入信号序列XY.X,Y....X,Y.,双比特符号(Y.X.数据与相位变化量的关系如表5所示。
输入数据(Y.,X.)
相位变化,度
10.2发送端副载波滤波特性
GB/T14920—1994
发送端频谱形成30%的滚降特性如图10所示。2
H一化泌
(MH)
相对幅度
727427
5呼片
8. 5±0.55 414 5
t.532 1.5632
7. 0937900, 512
注:30%的滚降特性由下式决定:nf
V0.5[1+cos (f-0.35),
f:归一化频率。
发送滤波特性
00.35f0.65
7, 935 00 1 424
本附录参照采用CCITT建议J17。声音预加重特性曲线由下式决定:GB/T14920—1994
附录A
声音预加重特性
(补充件)
75+(@/3000)2
1+(a/3000(dB))
插入损耗=101g
式中:o/2元——频率,Hz。
根据上式所计算的预加重曲线通过表A1中各点。表Al
频率,kHz
注:①预加重特性在800Hz衰减为6.5dB。.
插入损耗,dB
....(Al)
②当800Hz的测试电平与理论电平一致时,被测的预加重和去加重曲线与理论曲线的偏差不应大于0.25dB。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提出。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标准化规划研究所负责技术归口。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科学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原子。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T14920—1994
四声道数字声音副载波系统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the four channels digital soundsub-carriersystem
1994-01-26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4-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四声道数字声音副载波系统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the four channels digital soundsub-carrier system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副载波传输四路数字声音信号的技术要求和格式。GB/T14920—1994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距离和短距离的微波中继线路或卫星广播中继线路上,在传送彩色电视节目的同时,利用副载波传送四路高质量单声或两路立体声节目。2引用标准
GB3174
彩色电视广播
单声和立体声节目传输特性和测量方法GB5438
3符号、代号
“异一或”逻辑。
延迟1bit。
,最高有效比特。
最低有效比特。
系统参数
数字声音副载波系统参数见表1。表1
声音信号带宽
取样频率
取样时间
量化和压扩
声音预加重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1-26批准40Hz~15kHz
立体声时,左右声道同时取样
14/10bit准瞬时压扩(5范围)
见附录A(补充件)
1994-09-01实施
多路化
比特率
声音信道数
附加数据容量
顿比特数
比特分配
顿同步字
控制码
比特交织
频谱随机化
声音和数据
误码校正
范围码
控制码
副载波频率
副载波引起的主载波频偏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副载波调制方式
GB/T14920—1994
续表1
2.048Mbit/s
4路单声或2路立体声
480kbit/s
2048bit
见图4
16bit/顿
16bit/顺
32 bit
10次m序列
BCH-SEC-DED(63,56
BCH-SEC-DED(63,56)加BCH-SEC-DED(7,3)多数判决
7.093790MHz±20Hz
±1.4~±4.0MHz
4相差分相移键控(4pDPSK)
注:表中所列出的副载波频率值,是根据彩色电视色副载波频率的8/5而定的,是数字声音副载波方式采用的副载波频率之一
5声音的编码方式
5.1声音码字结构
声音码字是以2的补码规律产生的,如表2所示。表2声音码字的结构
(比特号(传送顺序)
输入电平
+FS-ILSB1)
注:FS:满刻度。
(MSB))
1)正最大输入电平。
2)负最大输入电平。
范围码的确定
范围码是由32个连续样值中的最大电平限定的,如图1所示。这一顿的范围码控制下一帧里的全2
部声音样值。
输入电平
a14/10bit准瞬时压缩(5范围)6顿结构
6.1比特交织和结构
GB/T14920—1994
范围码的确定
范围号
范围码
b范围码
每帧由32行64列的矩阵组成。发端比特的写入和传送(读出),是从第1行的第1列开始运行的,顺序如图2所示。1帧中第1列的最初16bit用于帧同步,剩余16bit用于控制码。矩阵的第2列到第57列分配给声音和数据比特。矩阵的第58列到第64列分配给纠错比特。?, .f
中,效有比
图2比特交织矩阵
6.2顿同步字
帧同步字由m序列伪随机码发生器产生,如图3所示。当发生器中移位寄存器初始值为1111时,取出其连续输出的16bit,作为帧同步码。顿同步码的码型如下:0001001101011110(从左到右)3
7信号多路化
GB/T14920—1994
生成式=+十1
顿同步信号产生电路
信号多路化方式中对于单声道、立体声或其它方式的变换,通过传送16bit的控制码来实现。7.1多路化的帧结构
1顿的比特分配如图4所示。在比特交织矩阵中每比特的分配如图5所示。立体声广播时,其左右声道分配方式如表3所示。
2048it.s)
声道1
控臀码
声道2
10 × 32
声道+
10 x 82
图4信号多路化的比特分配
向通3
由道2
图5多路比特交织矩阵上的比特分配表3立体声信道的运用
声道2
第一路立体声(电视伴音)
左声道
7.2控制码的比特分配
右声道
声道3
附加整
* × x2 - 491
第二路立体声
左声道
马人顺中
声道4
右声道
控制码的16bit,是在比特交织矩阵中的第1列的第17~32bit,其分配如表4所示。4
比特号
未分配
7.3范围码的传输格式
GB/T14920—1994
表4控制码的比特分配
00第一路立体声(电视伴音)
单声,只有声道1
2路单声道
未分配
00第二路立体声
单声,只有声道3
012路单声道
11数据传送
范围码是用每行的第2bit进行传输,其格式如图6所示。传试序
产激1
图6范围码的传输格式
8误码校正
8.1声音和数据比特
作为声音和数据的误码校正,是在比特交织矩阵的每一行,对除了同步码和控制码以外的其余63bit,进行BCH-SEC-DED(63,56)编码。在发送端,纠错码由图7所示电路产生。出
生成式=27+2+22+1
图7BCH-SEC-DED(63,56)纠错码产生电路8.2范围码
作为范围码的误码校正方式,除了如上条所述纠错码以外,还对范围码采用BCH-SEC-DED(7,3)的编码方式。
在发送端,纠错码由图8所示电路产生。5
8.3控制码
GB/T14920—1994
生成式=+2+22+1
图8BCH-SEC-DED(7,3)纠错码产生电路控制码的误码校正是将每帧用于控制多路化方式的控制码,反复传送后进行多数判决来完成的。9频谱随机化
为使频谱随机化,声音数据信号送入副载波调制器之前,须加入扰码用的伪随机码。伪随机码产生电路如图9所示。
伪随机码是加到除了顿同步码以外的所有比特,在每顿控制码的第1bit送出之前,将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全部置1。
生成式=10十3十1
图9伪随机码产生电路
10副载波调制
10.1副载波相位变化与输入信号数据对于输入信号序列XY.X,Y....X,Y.,双比特符号(Y.X.数据与相位变化量的关系如表5所示。
输入数据(Y.,X.)
相位变化,度
10.2发送端副载波滤波特性
GB/T14920—1994
发送端频谱形成30%的滚降特性如图10所示。2
H一化泌
(MH)
相对幅度
727427
5呼片
8. 5±0.55 414 5
t.532 1.5632
7. 0937900, 512
注:30%的滚降特性由下式决定:nf
V0.5[1+cos (f-0.35),
f:归一化频率。
发送滤波特性
0
7, 935 00 1 424
本附录参照采用CCITT建议J17。声音预加重特性曲线由下式决定:GB/T14920—1994
附录A
声音预加重特性
(补充件)
75+(@/3000)2
1+(a/3000(dB))
插入损耗=101g
式中:o/2元——频率,Hz。
根据上式所计算的预加重曲线通过表A1中各点。表Al
频率,kHz
注:①预加重特性在800Hz衰减为6.5dB。.
插入损耗,dB
....(Al)
②当800Hz的测试电平与理论电平一致时,被测的预加重和去加重曲线与理论曲线的偏差不应大于0.25dB。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提出。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标准化规划研究所负责技术归口。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科学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原子。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