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7190.2-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国家标准(GB)】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2 08:48:23
- GB/T7190.2-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7190.2-2008
标准名称: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6-30 -
实施日期:
2009-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29 MB
标准ICS号:
橡胶和塑料工业>>83.120增强塑料中标分类号:
建材>>建材产品>>Q2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替代情况:
替代GB/T 7190.2-1997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719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分为二个部分,本部分为第2部分,本部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本部分代替GB/T7190.2—199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7190的本部分规定了大型冷却塔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其他等。本部分适用于冷却水流量不小于1000m3/h的机力通风工业型冷却塔。 本部分与GB/T7190.2—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冷却能力的计算方法由水温降对比法改为冷却水量对比法(1997 年版的A.7.5,本版的A.7.5);———增加热力性能评价实例(见附录F)。 GB/T 7190.2-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7190.2-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83.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190.2-2008
代替GB/T7190.2—199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ooling tower-Part 2:Large glass fiber reinforccd plastic cooling tower2008-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4-01实施
GB/T719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一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7190.2—2008
本部分代替GB/T7190.2一199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本部分与GB/T7190.2一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冷却能力的计算方法由水温降对比法改为冷却水量对比法(1997年版的A.7.5,本版的A.7.5);
增加热力性能评价实例(见附录F)。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斯频德冷却塔有限公司、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大洋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良机集团、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上凤冷却塔有限公司、广州新菱(佛冈)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睿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尹证、周长西、王大哲、赵顺安、张立晨、刘震炎。本部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I
1范围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塔GB/T 7190.2—2008
GB/T7190的本部分规定了大型冷却塔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其他等。
本部分适用于冷却水流量不小于1000m/h的机力通风工业型冷却塔。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719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033
GB/T1040
GB/T1449
GB/T2406
GB/T2577
GB/T3854
GB/T8924
GB/T13041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包装容器菱镁砼箱
GB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淋水填料fill
将配水系统喷溅下来的热水,以水膜或水滴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水和空气接触面积和时间的一种装置,简称填料。
薄膜式填料filmfill
能将水在填料表面最大限度地形成水膜的一种填料。3.3
点滴式填料splashfil
能将水溅成细小水滴的一种填料。3.4
填料径深airentrancingfilllength横流式冷却塔每边的填料进出空气的二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1
GB/T7190.2—2008
配水系统
coolingwaterdistributionsystem位于填料顶部的水槽或管道与喷头组成的分配进塔热水的系统。3.6
喷头sprayer
配水系统的末端组成部分。通常喷头内有一出水套管,即为喷嘴。3.7
收水器drifteliminator
用来收集出塔空气所夹带水滴的一种装置。3.8
gsurroundingpanel structure
围护结构
设在冷却塔四周或两侧,主要作用是将塔内外分开的板状结构。3.9
冷却塔的长度
lengthofcoolingtower
进风口立面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尺寸。3.10
冷却塔的宽度
widthofcoolingtower
与冷却塔长度垂直的塔的尺寸。3.11
热力性能曲线thermalperformancecurves在直角坐标上,以2一f(>)曲线形式表示冷却塔散热散质能力的曲线。3.12
设计工况designworkingconditions冷却塔设计的热力性能工作状态数据,包括:进塔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大气压力、进塔空气流量、冷却水流量、进塔水温、出塔水温等。3.13
名义冷却流量nominalcoolingwatercapacity标准设计工况的进塔冷却水流量(m/h)。3.14
气水比air/waterratio
进塔干空气流量(kg/h)与进塔冷却水流量(kg/h)之比。3.15
湿空气的含湿量humidityofwetair湿空气中的水汽质量(kg)和干空气质量(kg)之比,也称比湿,单位为kg/kg(DA)。3.16
逼近度approach
出塔水温与环境空气湿球温度之差。3.17
淋水密度waterdrenchingdensity单位时间内通过每平方米淋水填料水平断面的水量,单位通常以kg/(m2·h)表示。3.18
飘水率driftingratio
单位时间内从出风筒飘出的水量(kg/h)与进塔冷却水流量(kg/h)之比。2
噪声的标准测点
measuringnoisestandard pointGB/T 7190.2-2008
指距塔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圆形塔为塔的直径,矩形塔为L二1.13VA×B(A、B为塔的长度、宽度),距水池顶1.5m高处的点。3.20
耗电比consumptiveelectricpowerratio每单位冷却水流量1m\/h风机配用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单位为kW/(m/h)。4产品分类
4.1产品型式
冷却塔根据水和空气在填料中流动方向分为两种型式:逆流式和横流式。4.2产品标记
4.2.1冷却塔按生产厂商特记符号、进出水温差、冷却水名义流量(体积流量)和标准号进行标记。XXXXGB/T7190.2—2008
执行标准号
冷却水名义流量,m\/h
进出水温差,℃
制造厂商特记符号
示例:表示BNS公司生产的10℃温差、冷却水名义流量2000m/h,执行GB/T7190.2-2008的冷却塔标记为:BNS-10-2000 GB/T 7190.2-2008.5技术要求
5.1热力性能
5.1.1标准设计工况
进塔空气干球温度9=31.5℃,湿球温度T=28.0℃,大气压力P=9.94×10*Pa,进塔水温t=43.o℃,出塔水温t=33.0℃。
5.1.2热力性能要求
按冷却水量对比法求出的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的百分比()不得小于95%。5.2噪声
冷却塔的噪声不应超过表1规定值。表1噪声规定值
逆流式
横流式
5.3耗电比
名义冷却流量Q/(m2/h)
1000≤Q<2000
2000≤Q<3000
3000≤Q
1000≤Q2000
2000≤Q<3000
3000≤Q
实测耗电比不大于0.045kW/(m/h)。标准点噪声值/dB(A)
GB/T7190.2—2008
5.4飘水率
水率不大于0.005%。
5.5玻璃钢件
5.5.1巴柯尔硬度
织物增强的不饱和聚酯玻璃钢件的巴柯尔硬度不小于35。5.5.2弯曲强度
织物增强的不饱和聚酯玻璃钢件的弯曲强度不小于147MPa。5.5.3树脂含量(质量含量)
不小于45%(不计胶衣层和富树脂层)。对富树脂层树脂含量不小于70%。5.5.4围护结构和风筒外观
外表面应有均匀的胶衣层,表面应光滑、无裂纹、色泽均匀;表面的气泡和缺损允许修补,但应保持色泽基本一致,修补后的外表面上直径3mm~5mm的气泡在1m2内不允许超过3个;不允许有直径大于5mm以上的气泡;切边边缘应整齐、厚度均匀、无分层、切割加工断面应加封树脂。5.5.5阻燃性能
阻燃玻璃钢件(不含胶衣层)的氧指数不低于28,当冷却塔无阻燃要求时,除水器的除水片,氧指数不低于28%。
5.6填料
如为薄膜式改性聚氮乙烯(PVC)材质填料片组装的填料时,填料片和组装块应符合以下要求:a)片材密度不大于1.55g/cm;
平片拉伸强度不小于40MPa;
阻燃氧指数不低于28;
平片在(90士1)℃水中,15min纵向变形率不大于5%;填料块放在65℃的水中一小时,目测无明显变形;e)
粘接或联杆联接的填料块,常温时在简支条件下承受2.94kN/m均布荷载一小时,支承面及加载面应无明显变形,卸载后应无明显残余变形,粘结点松脱率不应超过10%6试验方法
6.1热力性能
热力性能试验见附录A。
6.2噪声
噪声试验见附录B。
6.3耗电比
耗电比试验见附录C。
6.4飘水率
飘水率试验见附录D。
6.5玻璃钢件
6.5.1试样
采用随炉试样。
6.5.2巴柯尔硬度
巴柯尔硬度按GB/T3854的规定进行。6.5.3弯曲强度
弯曲强度按GB/T1449的规定进行。4
6.5.4树脂含量
树脂含量按GB/T2577的规定进行。6.5.5围护结构和风筒外观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6.5.6阻燃性能
氧指数按GB/T8924的规定进行。6.6填料
6.6.1片材密度
片材密度按GB/T1033的规定进行。6.6.2平片拉伸强度
平片拉伸强度按GB/T1040的规定进行。6.6.3阻燃氧指数
阻燃氧指数按GB/T2406的规定进行。6.6.4耐水温及承载
GB/T7190.2—2008
平片在(90士1)℃水中纵向变形率,组装块在65℃水中耐温性能和承载性能按附录E。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7.2交收检验
7.2.1检验项目
整塔的热力性能和噪声;
b)玻璃钢件的硬度、阻燃氧指数和外观;填料平片的密度、组装块耐65℃热水和承载性能。c)
7.2.2抽样
以同原材料、同工艺、同类型的冷却塔为一批,每批抽检一台。7.2.3判定规则
a)热力性能和噪声:符合5.1.2和5.2要求为合格。如不符合要求,允许分别各采取一次补救措施,重做试验,如符合相应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相应项为不合格;玻璃钢件:巴柯尔硬度符合5.5.1要求为合格,阻燃氧指数符合5.5.5要求为合格,外观符合b)
5.5.4要求为合格。如不符合要求,则抽取二倍数量的试样,做不合格项试验,如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相应项为不合格;填料片和组装块符合5.6要求时为合格。如某项不符合要求,则抽取二倍数量的试样做不合c
格项试验,如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相应项为不合格;d)
最终判定:若热力性能不合格时,则判整塔不合格。其他各项如有二项或二项以上不合格时,则判整塔为不合格,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整塔为合格,同时注明不合格项。7.3型式检验
7.3.1检验项目
第5章中的全部项目。
7.3.2检验条件
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首制塔;
b)主要原材料或加工工艺改变时;5
GB/T7190.2—2008
c)正常生产每满3年时;
d)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用户提出要求时。7.3.3抽样
以同工艺、同材料、同类型的冷却塔为一批,每批抽检一台。7.3.4判定规则
7.3.4.1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分别符合相应要求时为合格。如其中任一项未符合要求,允许采取一次补救措施,重做试验(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同步进行);若该项符合要求且另两项仍符合要求时,则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7.3.4.2飘水率
飘水率符合相应要求为合格。如不符合要求,允许采取一次补救措施,重做试验,若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7.3.4.3玻璃钢件
符合5.5要求为合格。如其中某项不合格,则再抽取二倍数量试样做不合格项试验,如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该项为不合格。7.3.4.4填料片材及其组装块
符合5.6要求为合格。如其中某项不合格,则再抽取二倍数量试样做不合格项试验,如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该项为不合格。7.3.5最终判定
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阻燃玻璃钢件和填料的氧指数,五项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判整塔不合格。其他各项如有二项或二项以上不合格,则判整塔为不合格,如其他各项只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整塔为合格,同时注明不合格项。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样本或产品说明书8.1标志
包装上和安装好的冷却塔上应有标志。标志宜在醒目处。标志宜用金属标牌或喷涂油漆形式。标志应包括:产品标记、制造厂名、设计单位、生产日期等。8.2包装
8.2.1风机、减速器、电动机、联接轴、辅件、紧固件应用木箱、菱镁混凝土箱或其他足以保证贮存安全的包装。填料片宜用编织袋包装。玻璃钢件(风机叶片除外)和钢件可用草绳缠包。大件应有起吊钩环和标志。玻璃钢件和填料片不应挤压,应满足防火要求。8.2.2如用菱镁混凝土箱,应符合GB/T13041的要求。随包装应附以防水密封袋装文件,其内应有:8.2.3
产品零部件、组件检验合格证;a)
装箱单;
易损件明细表;
配用的风机、减速器和电动机安装使用说明书,风机的空气动力性能曲线;冷却塔使用、维护说明书;
样本或产品说明书。
8.3运输和贮存
减速器和电动机的包装应正位平放。填料应避免暴晒。填料和玻璃钢件上不得堆压重物和碰撞,应满足防火要求。
8.4样本或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应包括以下资料:
a)以Q=A>\的形式表示的热力性能曲线:b)
冷却塔总装示意图、基础及其荷载分布图;进塔水管接口数量、空间位置、管径、接管形式等:c
d)冷却塔抗风载及地震等级;
GB/T7190.2-—2008
冷却塔适用条件,例如允许进塔水质、最高水温、最大水流量、最小及最大进塔水压及电源电e)
压、频率等。
9其他
9.1风机
9.1.1叶片材质如为环氧玻璃钢,弯曲强度不小于196MPa,各截面应圆滑过渡,外表面应光洁、无裂缝、缺口、毛刺等缺陷,展向每100mm内直径2mm~3mm的可见气泡数不大于3个,可见气泡直径不大于3mm。
9.1.2风机应做静平衡试验,试验时应按“刚性转子平衡精度”,精度等级取G6.3。平衡力矩由计算求出。平衡后应编号。
9.1.3叶尖距风筒内壁间隙设计平均值为e,宜取20mm9.1.4风机性能应与冷却塔对其要求的参数相匹配,在一般情况下,应在高效率区段工作。9.2出风筒
应符合5.5要求。风简壁应能承受690Pa的压力。风筒线型应为动能回收型的。9.3电动机、减速器
配用的电动机、减速器应与风机相匹配。电动机为Y系列户外型,防护等级宜为IP54。减速器应有油温和震动保护报警装置。当有要求时,可配用防爆电动机或变速电动机。电动机与减速器相联的轴应做动平衡试验。
9.4配水系统
逆流式冷却塔宜优先采用低压管式配水系统,当水质太差时,例如悬浮物70mg/L,含油量10mg/L以上或含有其他易粘挂、堵塞的杂质时,宜采用槽式配水系统。9.5除水器
应采用除水效率高、气流阻力小、容易安装牢固的除水器。除水器组装块之间及其与柱、梁、板之间不应有气流短路的间隙和空洞。从除水器出来的气流方向应与风机转向一致。9.6钢框架及其他钢件
加工、安装及验收应符合GB50205的要求。9.7钢筋混凝土构件
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50204的要求。9.8防护措施
9.8.1防腐措施
钢件,包括预埋钢件外露部分,应有防腐措施。9.8.2防冻、防雷和防爆措施
必要时,应有可靠的防冻、防雷和防爆措施。9.8.3满足检修、维护安全等要求的措施应有满足检修、维护、安全等要求的措施,例如:应设检修门、走道、平台、护栏等。7
GB/T7190.2-200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a)
注明试验按本标准;
试验任务、目的;
冷却塔的设计、制造、使用单位;冷却塔的型号、规格和设计、施工、运行概况,有关示意图;试验项目、仪表和测点布置;
试验数据汇总、结果及说明;
存在问题及分析;
负责及参加试验单位和人员,试验目期。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冷却塔热力性能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大型机力通风工业型冷却塔的热力性能试验。A.2主要符号及单位
6—空气的干球温度,℃;
T——空气的湿球温度,℃;
p-—大气压力,Pa;
G--进塔空气体积(或质量)流量,m/h或kg/h;Q—进塔水体积(或质量)流量,m*/h或kg/h;进塔水温,℃;
t2-—出塔水温,℃;
Q——-冷却塔的冷却数(特性数):Cw—水的比热,4.181kJ/kg·℃;At-
水温降;△t=t一t,℃;
干空气的代号;
进塔空气比恰,kJ/kg(DA);
出塔空气比熔,kJ/kg(DA);
温度等于进塔水温t条件下的空气饱和比熔,kJ/kg(DA);-温度等于出塔水温t条件下的空气饱和比焰,kJ/kg(DA);蒸发水量带走热量的系数;
一含湿量,kg/kg(DA);
空气相对湿度;
气水比.亦即进塔干空气流量和水流量之比;温度等于进塔水温t条件下的饱和空气的含湿量,kJ/kg(DA);温度等于进塔水温t2条件下的饱和空气的含湿量,kJ/kg(DA);按冷却水量对比法求出的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的百分比。A.3原理
GB/T7190.2-2008
冷却塔的冷却能力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有可比性,前提是须将非设计工况下的实测冷却能力换算成相当于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冷却能力。A.4仪表
A.4.1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2℃,精度不低于0.5级。A.4.2气压计。
A.4.3毕托管和压差计或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压差计精度不低于1.5级,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精度不低于1.5%。
A.4.4棒式水银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精度不低于0.2级;或热电偶、铂电阻温度计,最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190.2-2008
代替GB/T7190.2—199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ooling tower-Part 2:Large glass fiber reinforccd plastic cooling tower2008-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4-01实施
GB/T719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一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7190.2—2008
本部分代替GB/T7190.2一199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本部分与GB/T7190.2一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冷却能力的计算方法由水温降对比法改为冷却水量对比法(1997年版的A.7.5,本版的A.7.5);
增加热力性能评价实例(见附录F)。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斯频德冷却塔有限公司、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大洋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良机集团、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上凤冷却塔有限公司、广州新菱(佛冈)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睿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尹证、周长西、王大哲、赵顺安、张立晨、刘震炎。本部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I
1范围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塔GB/T 7190.2—2008
GB/T7190的本部分规定了大型冷却塔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其他等。
本部分适用于冷却水流量不小于1000m/h的机力通风工业型冷却塔。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719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033
GB/T1040
GB/T1449
GB/T2406
GB/T2577
GB/T3854
GB/T8924
GB/T13041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包装容器菱镁砼箱
GB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淋水填料fill
将配水系统喷溅下来的热水,以水膜或水滴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水和空气接触面积和时间的一种装置,简称填料。
薄膜式填料filmfill
能将水在填料表面最大限度地形成水膜的一种填料。3.3
点滴式填料splashfil
能将水溅成细小水滴的一种填料。3.4
填料径深airentrancingfilllength横流式冷却塔每边的填料进出空气的二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1
GB/T7190.2—2008
配水系统
coolingwaterdistributionsystem位于填料顶部的水槽或管道与喷头组成的分配进塔热水的系统。3.6
喷头sprayer
配水系统的末端组成部分。通常喷头内有一出水套管,即为喷嘴。3.7
收水器drifteliminator
用来收集出塔空气所夹带水滴的一种装置。3.8
gsurroundingpanel structure
围护结构
设在冷却塔四周或两侧,主要作用是将塔内外分开的板状结构。3.9
冷却塔的长度
lengthofcoolingtower
进风口立面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尺寸。3.10
冷却塔的宽度
widthofcoolingtower
与冷却塔长度垂直的塔的尺寸。3.11
热力性能曲线thermalperformancecurves在直角坐标上,以2一f(>)曲线形式表示冷却塔散热散质能力的曲线。3.12
设计工况designworkingconditions冷却塔设计的热力性能工作状态数据,包括:进塔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大气压力、进塔空气流量、冷却水流量、进塔水温、出塔水温等。3.13
名义冷却流量nominalcoolingwatercapacity标准设计工况的进塔冷却水流量(m/h)。3.14
气水比air/waterratio
进塔干空气流量(kg/h)与进塔冷却水流量(kg/h)之比。3.15
湿空气的含湿量humidityofwetair湿空气中的水汽质量(kg)和干空气质量(kg)之比,也称比湿,单位为kg/kg(DA)。3.16
逼近度approach
出塔水温与环境空气湿球温度之差。3.17
淋水密度waterdrenchingdensity单位时间内通过每平方米淋水填料水平断面的水量,单位通常以kg/(m2·h)表示。3.18
飘水率driftingratio
单位时间内从出风筒飘出的水量(kg/h)与进塔冷却水流量(kg/h)之比。2
噪声的标准测点
measuringnoisestandard pointGB/T 7190.2-2008
指距塔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圆形塔为塔的直径,矩形塔为L二1.13VA×B(A、B为塔的长度、宽度),距水池顶1.5m高处的点。3.20
耗电比consumptiveelectricpowerratio每单位冷却水流量1m\/h风机配用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单位为kW/(m/h)。4产品分类
4.1产品型式
冷却塔根据水和空气在填料中流动方向分为两种型式:逆流式和横流式。4.2产品标记
4.2.1冷却塔按生产厂商特记符号、进出水温差、冷却水名义流量(体积流量)和标准号进行标记。XXXXGB/T7190.2—2008
执行标准号
冷却水名义流量,m\/h
进出水温差,℃
制造厂商特记符号
示例:表示BNS公司生产的10℃温差、冷却水名义流量2000m/h,执行GB/T7190.2-2008的冷却塔标记为:BNS-10-2000 GB/T 7190.2-2008.5技术要求
5.1热力性能
5.1.1标准设计工况
进塔空气干球温度9=31.5℃,湿球温度T=28.0℃,大气压力P=9.94×10*Pa,进塔水温t=43.o℃,出塔水温t=33.0℃。
5.1.2热力性能要求
按冷却水量对比法求出的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的百分比()不得小于95%。5.2噪声
冷却塔的噪声不应超过表1规定值。表1噪声规定值
逆流式
横流式
5.3耗电比
名义冷却流量Q/(m2/h)
1000≤Q<2000
2000≤Q<3000
3000≤Q
1000≤Q2000
2000≤Q<3000
3000≤Q
实测耗电比不大于0.045kW/(m/h)。标准点噪声值/dB(A)
GB/T7190.2—2008
5.4飘水率
水率不大于0.005%。
5.5玻璃钢件
5.5.1巴柯尔硬度
织物增强的不饱和聚酯玻璃钢件的巴柯尔硬度不小于35。5.5.2弯曲强度
织物增强的不饱和聚酯玻璃钢件的弯曲强度不小于147MPa。5.5.3树脂含量(质量含量)
不小于45%(不计胶衣层和富树脂层)。对富树脂层树脂含量不小于70%。5.5.4围护结构和风筒外观
外表面应有均匀的胶衣层,表面应光滑、无裂纹、色泽均匀;表面的气泡和缺损允许修补,但应保持色泽基本一致,修补后的外表面上直径3mm~5mm的气泡在1m2内不允许超过3个;不允许有直径大于5mm以上的气泡;切边边缘应整齐、厚度均匀、无分层、切割加工断面应加封树脂。5.5.5阻燃性能
阻燃玻璃钢件(不含胶衣层)的氧指数不低于28,当冷却塔无阻燃要求时,除水器的除水片,氧指数不低于28%。
5.6填料
如为薄膜式改性聚氮乙烯(PVC)材质填料片组装的填料时,填料片和组装块应符合以下要求:a)片材密度不大于1.55g/cm;
平片拉伸强度不小于40MPa;
阻燃氧指数不低于28;
平片在(90士1)℃水中,15min纵向变形率不大于5%;填料块放在65℃的水中一小时,目测无明显变形;e)
粘接或联杆联接的填料块,常温时在简支条件下承受2.94kN/m均布荷载一小时,支承面及加载面应无明显变形,卸载后应无明显残余变形,粘结点松脱率不应超过10%6试验方法
6.1热力性能
热力性能试验见附录A。
6.2噪声
噪声试验见附录B。
6.3耗电比
耗电比试验见附录C。
6.4飘水率
飘水率试验见附录D。
6.5玻璃钢件
6.5.1试样
采用随炉试样。
6.5.2巴柯尔硬度
巴柯尔硬度按GB/T3854的规定进行。6.5.3弯曲强度
弯曲强度按GB/T1449的规定进行。4
6.5.4树脂含量
树脂含量按GB/T2577的规定进行。6.5.5围护结构和风筒外观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6.5.6阻燃性能
氧指数按GB/T8924的规定进行。6.6填料
6.6.1片材密度
片材密度按GB/T1033的规定进行。6.6.2平片拉伸强度
平片拉伸强度按GB/T1040的规定进行。6.6.3阻燃氧指数
阻燃氧指数按GB/T2406的规定进行。6.6.4耐水温及承载
GB/T7190.2—2008
平片在(90士1)℃水中纵向变形率,组装块在65℃水中耐温性能和承载性能按附录E。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7.2交收检验
7.2.1检验项目
整塔的热力性能和噪声;
b)玻璃钢件的硬度、阻燃氧指数和外观;填料平片的密度、组装块耐65℃热水和承载性能。c)
7.2.2抽样
以同原材料、同工艺、同类型的冷却塔为一批,每批抽检一台。7.2.3判定规则
a)热力性能和噪声:符合5.1.2和5.2要求为合格。如不符合要求,允许分别各采取一次补救措施,重做试验,如符合相应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相应项为不合格;玻璃钢件:巴柯尔硬度符合5.5.1要求为合格,阻燃氧指数符合5.5.5要求为合格,外观符合b)
5.5.4要求为合格。如不符合要求,则抽取二倍数量的试样,做不合格项试验,如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相应项为不合格;填料片和组装块符合5.6要求时为合格。如某项不符合要求,则抽取二倍数量的试样做不合c
格项试验,如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相应项为不合格;d)
最终判定:若热力性能不合格时,则判整塔不合格。其他各项如有二项或二项以上不合格时,则判整塔为不合格,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整塔为合格,同时注明不合格项。7.3型式检验
7.3.1检验项目
第5章中的全部项目。
7.3.2检验条件
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首制塔;
b)主要原材料或加工工艺改变时;5
GB/T7190.2—2008
c)正常生产每满3年时;
d)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用户提出要求时。7.3.3抽样
以同工艺、同材料、同类型的冷却塔为一批,每批抽检一台。7.3.4判定规则
7.3.4.1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分别符合相应要求时为合格。如其中任一项未符合要求,允许采取一次补救措施,重做试验(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同步进行);若该项符合要求且另两项仍符合要求时,则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7.3.4.2飘水率
飘水率符合相应要求为合格。如不符合要求,允许采取一次补救措施,重做试验,若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7.3.4.3玻璃钢件
符合5.5要求为合格。如其中某项不合格,则再抽取二倍数量试样做不合格项试验,如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该项为不合格。7.3.4.4填料片材及其组装块
符合5.6要求为合格。如其中某项不合格,则再抽取二倍数量试样做不合格项试验,如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否则判该项为不合格。7.3.5最终判定
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阻燃玻璃钢件和填料的氧指数,五项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判整塔不合格。其他各项如有二项或二项以上不合格,则判整塔为不合格,如其他各项只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整塔为合格,同时注明不合格项。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样本或产品说明书8.1标志
包装上和安装好的冷却塔上应有标志。标志宜在醒目处。标志宜用金属标牌或喷涂油漆形式。标志应包括:产品标记、制造厂名、设计单位、生产日期等。8.2包装
8.2.1风机、减速器、电动机、联接轴、辅件、紧固件应用木箱、菱镁混凝土箱或其他足以保证贮存安全的包装。填料片宜用编织袋包装。玻璃钢件(风机叶片除外)和钢件可用草绳缠包。大件应有起吊钩环和标志。玻璃钢件和填料片不应挤压,应满足防火要求。8.2.2如用菱镁混凝土箱,应符合GB/T13041的要求。随包装应附以防水密封袋装文件,其内应有:8.2.3
产品零部件、组件检验合格证;a)
装箱单;
易损件明细表;
配用的风机、减速器和电动机安装使用说明书,风机的空气动力性能曲线;冷却塔使用、维护说明书;
样本或产品说明书。
8.3运输和贮存
减速器和电动机的包装应正位平放。填料应避免暴晒。填料和玻璃钢件上不得堆压重物和碰撞,应满足防火要求。
8.4样本或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应包括以下资料:
a)以Q=A>\的形式表示的热力性能曲线:b)
冷却塔总装示意图、基础及其荷载分布图;进塔水管接口数量、空间位置、管径、接管形式等:c
d)冷却塔抗风载及地震等级;
GB/T7190.2-—2008
冷却塔适用条件,例如允许进塔水质、最高水温、最大水流量、最小及最大进塔水压及电源电e)
压、频率等。
9其他
9.1风机
9.1.1叶片材质如为环氧玻璃钢,弯曲强度不小于196MPa,各截面应圆滑过渡,外表面应光洁、无裂缝、缺口、毛刺等缺陷,展向每100mm内直径2mm~3mm的可见气泡数不大于3个,可见气泡直径不大于3mm。
9.1.2风机应做静平衡试验,试验时应按“刚性转子平衡精度”,精度等级取G6.3。平衡力矩由计算求出。平衡后应编号。
9.1.3叶尖距风筒内壁间隙设计平均值为e,宜取20mm
应符合5.5要求。风简壁应能承受690Pa的压力。风筒线型应为动能回收型的。9.3电动机、减速器
配用的电动机、减速器应与风机相匹配。电动机为Y系列户外型,防护等级宜为IP54。减速器应有油温和震动保护报警装置。当有要求时,可配用防爆电动机或变速电动机。电动机与减速器相联的轴应做动平衡试验。
9.4配水系统
逆流式冷却塔宜优先采用低压管式配水系统,当水质太差时,例如悬浮物70mg/L,含油量10mg/L以上或含有其他易粘挂、堵塞的杂质时,宜采用槽式配水系统。9.5除水器
应采用除水效率高、气流阻力小、容易安装牢固的除水器。除水器组装块之间及其与柱、梁、板之间不应有气流短路的间隙和空洞。从除水器出来的气流方向应与风机转向一致。9.6钢框架及其他钢件
加工、安装及验收应符合GB50205的要求。9.7钢筋混凝土构件
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50204的要求。9.8防护措施
9.8.1防腐措施
钢件,包括预埋钢件外露部分,应有防腐措施。9.8.2防冻、防雷和防爆措施
必要时,应有可靠的防冻、防雷和防爆措施。9.8.3满足检修、维护安全等要求的措施应有满足检修、维护、安全等要求的措施,例如:应设检修门、走道、平台、护栏等。7
GB/T7190.2-200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a)
注明试验按本标准;
试验任务、目的;
冷却塔的设计、制造、使用单位;冷却塔的型号、规格和设计、施工、运行概况,有关示意图;试验项目、仪表和测点布置;
试验数据汇总、结果及说明;
存在问题及分析;
负责及参加试验单位和人员,试验目期。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冷却塔热力性能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大型机力通风工业型冷却塔的热力性能试验。A.2主要符号及单位
6—空气的干球温度,℃;
T——空气的湿球温度,℃;
p-—大气压力,Pa;
G--进塔空气体积(或质量)流量,m/h或kg/h;Q—进塔水体积(或质量)流量,m*/h或kg/h;进塔水温,℃;
t2-—出塔水温,℃;
Q——-冷却塔的冷却数(特性数):Cw—水的比热,4.181kJ/kg·℃;At-
水温降;△t=t一t,℃;
干空气的代号;
进塔空气比恰,kJ/kg(DA);
出塔空气比熔,kJ/kg(DA);
温度等于进塔水温t条件下的空气饱和比熔,kJ/kg(DA);-温度等于出塔水温t条件下的空气饱和比焰,kJ/kg(DA);蒸发水量带走热量的系数;
一含湿量,kg/kg(DA);
空气相对湿度;
气水比.亦即进塔干空气流量和水流量之比;温度等于进塔水温t条件下的饱和空气的含湿量,kJ/kg(DA);温度等于进塔水温t2条件下的饱和空气的含湿量,kJ/kg(DA);按冷却水量对比法求出的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的百分比。A.3原理
GB/T7190.2-2008
冷却塔的冷却能力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有可比性,前提是须将非设计工况下的实测冷却能力换算成相当于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冷却能力。A.4仪表
A.4.1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2℃,精度不低于0.5级。A.4.2气压计。
A.4.3毕托管和压差计或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压差计精度不低于1.5级,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精度不低于1.5%。
A.4.4棒式水银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精度不低于0.2级;或热电偶、铂电阻温度计,最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