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1部分: 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23 11:13:35
  • GB/T7190.1-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7190.1-2008

  • 标准名称: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1部分: 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6-30
  • 实施日期:

    2009-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69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33608
  • 页数:

    28页
  • 标准价格:

    22.0 元
  • 出版日期:

    2008-11-01
  • 计划单号:

    20063564-T-609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7-01-16
  • 起草人:

    尹证、王大哲、张立晨、吕琴、任世瑶
  • 起草单位: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
  • 归口单位:

    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 相关标签:

    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 冷却塔 中小型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719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分为2个部分,本部分代替GB/T 7190.1-199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塔 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本部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GB/T 7190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小型冷却塔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其他等。本部分适用于单塔冷即水量小于1000m3/h、机力通风、装有淋水填料的混合结构开式冷却塔。 GB/T 7190.1-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1部分: 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7190.1-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83.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190.1—2008
代替GB/T7190.1—199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冷却塔
GlassfiberreinforcedplasticcoolingtowerPart 1:Middle and small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ooling tower2008-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 7190.1—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1.75
字数44千字
2008年11月第一版2008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3608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719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分为2个部分:—一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7190.1—2008
本部分代替GB/T7190.1一199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本部分与GB/T7190.1—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扩大适用范围(见第1章);
调整部分术语和定义(1997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将冷却效率不小于90%,修改为不小于95.0%(1997年版的5.1.2.2,本版的5.1.2.2);一增加了飘水率指标(见5.4);增加了飘水率试验方法(见附录E)。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斯频德冷却塔有限公司、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大洋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良机集团、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上风冷却塔有限公司、广州新菱(佛冈)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睿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尹证、王大哲、张立晨、吕琴、任世瑶。本部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I
1范围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7190.1—2008
GB/T7190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小型冷却塔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其他等。
本部分适用于单塔冷却水量小于1000m\/h、机力通风、装有淋水填料的混合结构开式冷却塔。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GB/T7190的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449
GB/T2576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GB/T257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3854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8237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8924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17470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布
GB/T1837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thermalperformancecurves
热力性能曲线
在直角坐标上,以Q=f(入)曲线形式表示冷却塔散热散质能力的曲线。3.2
设计工况designingworkingconditions冷却塔设计的热力性能工作状态数据。包括:进塔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大气压力、进塔空气流量、冷却永流量、进塔水温、出塔水温。3.3
名义冷却水流量nominalcoolingwatercapacity标准设计工况的进塔冷却水流量(m/h)。3.4
气水比air/waterratio
进塔干空气流量(kg/h)与进塔冷却水流量(kg/h)之比。1
GB/T7190.1—2008
湿空气的含湿量humidityofwetair湿空气中的水汽质量(kg)和干空气的质量(kg)之比,也称比湿,单位kg/kg(DA),DA为干空气。3.6
填料径深airentrancingpackinglength横流式冷却塔每边的填料进出空气的二端面之间的水平有效距离。3.7
喷头sprayer
配水系统的末端组成部分。通常喷头内有一出水套管,即为喷嘴。3.8
噪声的标准测点measuringnoisestandardpoint距塔进风口方向离塔壁水平距离为一个塔直径(或当量直径)、离地面(或水池顶)1.5m高的测点。4产品分类
4.1产品型式
冷却塔根据水、空气在填料中的相对流向分为逆流式和横流式两种。根据塔体形状又分为圆形塔,方形塔。根据噪声风级又分为普通型、低噪声型、超低噪声型及工业型。逆流式圆形冷却塔示意图如图1所示;逆流式方形冷却塔示意图如图2所示;横流式冷却塔示意图如图3所示。3
电动机和减速器;
2—叶片;
上塔体;
一布水器;
填料;
补给水管;
一滤水网;
出水管;
-进水管;
支架;
一下塔体;
一进风窗;
梯子。
图1逆流式圆形冷却塔示意图
电动机和减速器;
叶片;
-上塔体;
除水器;
布水器;
一钢架;
-填料;
进风窗;
电动机和减速器;
一叶片;
一配水槽;
一填料;
-除水器;
支架;
一集水箱;
补给水管;
下塔体;
一进水管;
出水管;
支架;
一梯子;
一中塔体。Www.bzxZ.net
图2逆流式方形冷却塔示意图
一出水管;
一门;
梯子;
一下塔体;
进风窗;
一围护结构;
进水管。
横流式冷却塔示意图
GB/T 7190.1—2008
GB/T7190.1——2008
产品标记
冷却塔按生产厂商特记符号、噪声等级、进出水温差、名义冷却水流量和标准号进行标记。xx
GB/T7190.1—2008
名义冷却水流量/(m/h)
进出水温差/℃
噪声等级(P-普通型、D-低噪声型、C-超低噪声型、G-工业型)
生产厂商特记符号
示例:表示BNC公司生产的低噪声、5℃温差系列、名义冷却水流量100m/h,执行GB/T7190.1一2008的冷却塔标记为:
BNC-D5-100GB/T7190.1-2008
5技术要求
5.1热力性能
5.1.1标准设计工况
各类冷却塔的标准设计工况见表1。表1
标准设计工况
标准设计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设计温差/℃
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
大气压力/kPa
注:对其他设计工况的产品,必须换算到标准设计工况,并在样本或产品说明书中,按标准设计工况标记冷却水流量。
5.1.2冷却能力
按水温降对比法求出的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的百分比n不小于95.0%。噪声
冷却塔的噪声指标应不超过表2的规定值。表2冷却塔的噪声指标
名义冷却水
流量/(m/h)
噪声指标/dB(A)
名义冷却水
流量/(m/h)
表2 (续)
噪声指标/dB(A)
注1:介于两流量间时,噪声指标按线性插值法确定。注2:对噪声指标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5.3耗电比
GB/T7190.1—2008
实测耗电比:在电动机的实际工作电流不大于其额定电流的条件下,G型塔不大于0.05kW/(m/h);其他型塔不大于0.035kW/m/h)。5.4飘水率
冷却塔的飘水率,不大于名义冷却水流量的0.015%。5.5玻璃钢件
5.5.1外观
5.5.1.1塔体外表面应有均匀的胶衣层,表面应光滑、无裂纹、色泽均匀。5.5.1.2塔体表面的气泡和缺损允许修补,但应保持色泽基本一致。修补后的塔体外表面上直径3mm~5mm的气泡在1m2内不允许超过3个;不允许有直径大于5mm以上的气泡。5.5.1.3下塔体内表面应为富树脂层。5.5.1.4塔体边缘应整齐、厚度均匀、无分层、切割加工断面应加封树脂。5.5.2树脂含量
5.5.2.1玻璃钢塔体的树脂含量:富树脂层应在70%以上;短切毡和喷射成型层应在65%以上;结构层为45%~55%。
5.5.2.2玻璃钢风机叶片的树脂含量为43%~50%。5.5.3固化度
聚酯玻璃钢的固化度不小于80%;环氧玻璃钢的固化度不小于90%。5.5.4弯曲强度
织物增强聚酯玻璃钢的弯曲强度不低于147MPa;织物增强环氧玻璃钢的弯曲强度不低于196MPa;短切毡增强玻璃钢的弯曲强度不低于78.4MPa。5.5.5巴氏硬度
聚酯玻璃钢的巴氏硬度不小于35。5.5.6阻燃性能
对有阻燃要求的冷却塔,玻璃钢的氧指数不低于28%。5
GB/T 7190.1—2008
5.6·金属件
5.6.1除有色金属外,所有黑色金属部件(包括连接件)表面应作去油、防锈、防腐处理。5.6.2玻璃钢件内的预埋金属件,应作去油、除锈、打毛、清洗处理。6试验方法
6.1热力性能
6.1.1性能试验见附录A。
6.1.2当冷却水量等于名义冷却水流量、进塔水温为37℃土2℃、进塔空气湿球温度为10℃~30℃的时,可采用简便的热力性能测试法,参见附录B。6.2噪声
噪声试验见附录C。
6.3耗电比和不淋水塔风量
6.3.1耗电比试验见附录D。
6.3.2不淋水时塔的风量采用微速风表、热球风速仪、毕托管等风速仪表测量冷却塔的进风口或出风口的风速,然后根据进风口或出风口的面积换算成进塔或出塔空气量,即不淋水时塔的风量。6.4飘水率
飘水率试验见附录E。
6.5玻璃钢件性能
6.5.1试件
采用随炉试样。对塔体也可在观察窗开孔处取样。6.5.2外观
目测。
6.5.3树脂含量
树脂含量试验按GB/T2577的规定进行。6.5.4固化度
固化度试验按GB/T2576的规定进行。6.5.5巴氏硬度
巴氏硬度试验按GB/T3854的规定进行。6.5.6弯曲强度
弯曲强度试验按GB/T1449的规定进行。6.5.7阻燃性能
氧指数试验按GB/T8924的规定进行。6.6金属件
金属件外观采用目测方法。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
7.2.1检验项目
a)产品外观、巴氏硬度应逐个进行检查。树脂含量、弯曲强度、不淋水时塔的风量,按表3组批和抽检。b)
批量范围/(台)
26~90
91~150
151~280
281~500
取样数
表3抽样方案
注1:Ac—作出批合格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GB/T7190.1—2008
判定数组
注2:Re—-作出批不合格判断样本中所不允许的最小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7.2.2判定规则
a)外观符合5.5.1、5.6规定,判该项合格。如不符合该条规定,允许修补一次;如修补后符合规定,则判该项合格,否则为不合格;b)
巴氏硬度符合5.5.5的规定,判该项合格。如不符合该条规定,允许进行处理,15天后再次试验,如已符合规定,判该项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树脂含量、弯曲强度、风机耗电比符合相应的规定,则判相应项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不淋水塔风量测定值不小于设计值为合格,若不符合此要求,允许调整风机叶片安装角一次,再次检验,若符合要求,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以上各项全部符合要求,则判该批冷却塔出厂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7.3型式检验
7.3.1检验项目
第6章中的全部项目。
7.3.2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临近检验时生产的一台冷却塔进行型式检验。a)
首制塔;
主要原材料或工艺方法有较大改变时;正常生产每满三年时;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或供需双方发生争议时。判定规则
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飘水率分别符合相应要求时为合格。如其中任何一项未符合要求,在不更换零部件的前提下,允许采取一次补救措施,重做试验(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飘水率同时进行),若该项已符合要求且另两项仍符合要求,则判该项合格,否则判该项不合格。b)
玻璃钢符合5.5、金属件符合5.6要求为合格。如某项不合格,允许重新取样做不合格项试验,如已符合要求,则判该项合格;否则判该项不合格。每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判该塔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塔体上应有产品标记、设计单位、制造厂名和生产日期等。7
GB/T7190.1—2008
8.2包装
8.2.1包装必须牢固可靠,有安全起吊标志。8.2.2随同产品提供如下文件:
样本或产品说明书:主要包括设计湿球温度、进出塔水温、冷却水流量、风量、电动机功率、标准a)
点噪声、主要安装尺寸、基本尺寸、基础载荷、安装及维修说明;产品样本或产品说明书应提供根据热力测试资料计算的热力性能曲线,以供用户在非标准设计工况时确定冷却塔的有关参数;
注:样本及产品说明书,必须与销售过程中提供给选用单位的一致。b)出厂合格证;
c)产品说明书:主要包括安装尺寸,基础尺寸,基础荷载,安装和维护等;d)产品易损件明细表;
e)装箱单。
8.3运输
齿轮减速器不可倒放,塔体和风机叶片及填料等上面不准堆放重物。8.4贮存
8.4.1齿轮减速器不可倒放,应室内存放。8.4.2玻璃钢件和淋水填料不许暴晒和堆压重物,存放处应干燥、防水、防火,无腐蚀介质。8.4.3风机应妥善保管,防止叶片变形。9其他
9.1原材料
9.1.1玻璃钢塔体,玻璃纤维毡应符合GB/T17470的规定,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应符合GB/T18369的规定,玻璃纤维布应符合GB/T18370的规定,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符合GB/T8237的规定。9.1.2当冷却塔的进水温度大于46℃时,应采用相应的基体材料和成型工艺。9.2风机
9.2.1风机特性参数应符合设计工况要求,其主要配件(如电动机、减速器)应符合有关技术规定。9.2.2任何材质的风机叶片要求强度可靠,表面光洁,各截面过渡均匀、无裂纹、缺口、毛刺等缺陷。玻璃钢风机叶片的表面,其可见气泡直径不大于3mm,展向每100mm区域内气泡数不超过3个。9.2.3风机组装前,风机叶片应作静平衡试验,并按“刚性转子平衡精度”取G6.3等级,平衡力矩由计算求出。叶片平衡后应定位、编号。9.2.4叶尖距风筒内壁之间的间隙应保持均匀,其值宜不大于0.008D(D为风机直径)。9.2.5风机传动系统采用皮带传动型式时,皮带轮应与风机同时进行静平衡试验。9.2.6电动机必须采用户外电动机。9.3布水系统
应将冷却水均匀布洒在填料顶部。9.3.1采用旋转布水器布水时,应保证布水管正常运转,管上开孔方向正确、孔口光滑,管端与塔体间隙以20mm为宜,管底与填料间隙宜不小于50mm。9.3.2横流塔宜采用带盖板的池式布水,配水池应水平,孔口光滑,积水深度宜不小于50mm。9.4淋水填料
9.4.1填料材料应选用冷却效率高、通风阻力小的阻燃材料。9.4.2填料安装时要求间隙均匀、顶面平整、无塌落和叠片现象,每平方米能承力2.94kN,填料片不得穿孔破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