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9560-2008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标准号:
GB/T 19560-2008
标准名称: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7-29 -
实施日期:
2009-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11.21 K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9560-200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代替GB/T 19560-2004《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容量法》。本标准规定了煤的容量法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对甲烷等气体吸附能力的测定。褐煤对甲烷等气体吸附能力的测定参考执行。本标准与GB/T 19560-2004相比,主要修订内容有:———标准名称改为《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适用范围增加了褐煤;———附录A中去掉了“空气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中“计算”一列,增加了“平衡水分基”的吸附量。 GB/T 19560-2008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GB/T19560-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73.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560—2008
代替GB/T19560—2004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Experimental method of high-pressureisothermal adsorption to coal2008-07-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5-0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T19560一2004《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容量法》。本标准与GB/T19560—2004相比,主要修订内容有:标准名称改为《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适用范围增加了褐煤;
GB/T19560—2008
附录A中去掉了“空气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中“计算”一列,增加了“平衡水分基”的吸附量。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庆玲、张遂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9560—2004。
1范围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煤的容量法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GB/T19560—2008
本标准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对甲烷等气体吸附能力的测定。褐煤对甲烷等气体吸附能力的测定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8,ISO11722:1999,ISO1171:1997,ISO562:1998,NEQ)
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1996,eqvISO1988:1975)3方法提要
首先,将达到平衡水分的一定粒度的煤样样品置于密封容器中,测定其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条件下达到吸附平衡时所吸附的甲烷等试验气体的体积;然后,根据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通过理论计算求出表征煤对甲烷等试验气体吸附特性的吸附常数一Langmuir体积(VL)、Langmuir压力(pL)以及等温吸附曲线。
4仪器设备
4.1平衡水分测定装置
干燥器;
-天平:感量0.1mg;
恒温系统。
4.2等温吸附装置
样品缸;
一参考缸;
恒温控制系统:灵敏度0.3C:
温度监测系统:温度传感器灵敏度:0.3℃;一压力监测系统:压力传感器灵敏度:0.001MPa;数据处理系统:微机及数据处理软件。5试剂
5.1硫酸钾过饱和溶液;
5.2甲烷气体:纯度99.99%;
5.3氢气:纯度99.99%;
5.4蒸馏水。
GB/T19560—2008
6样品的制备
6.1样品质量和制样
按照GB/T474制取粒度为0.25mm0.18mm(60目~80目)的煤样200g。6.2工业分析
按照GB/T212执行。
6.3煤样的平衡水分测定
6.3.1称取空气干燥基煤样,样量不少于35g。6.3.2将称量后的煤样置于器皿中,均匀加入适量蒸馏水。6.3.3将装有样品的器皿放人湿度平衡的干燥器中,干燥器底部装有足量的硫酸钾过饱和溶液,每隔24h称量一次,直到相邻两次称量变化不超过试样质量的2%。平衡水分计算公式见式(1):
式中:
M。样品的平衡水分含量,%;
G2—G1
G-G× 100 ·
G---平衡前空气干燥基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G2——平衡后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Mad—样品的空气干燥基水分含量,%。7试验步骤
7.1试样装缸
将达到平衡水分的煤样准确称量,迅速装人样品缸内。7.2气密性检查
7.2.1调节温度
设置并调节系统温度,使样品缸和参考缸的温度稳定在储层温度。7.2.2充气
向系统充人氨气,压力高于等温吸附试验最高压力1MPa。7.2.3采集数据
系统采集参考缸和样品缸的压力数据,压力在6h内保持不变,则视为系统气密性良好。7.3自由空间体积测定
7.3.1调节温度
设置并调节系统温度,使样品缸和参考缸的温度稳定在储层温度7.3.2充气
打开氢气瓶,向系统充人氢气,调节参考缸压力值达到2MPa~3MPa,然后关闭参考缸阀门7.3.3采集数据
打开参考缸阀门与样品缸阀门,待压力平衡后采集一组数据。7.3.4重复7.3.2到7.3.3两次。自由空间体积重复测定3次,其中两两之间值差不大于0.1cm2。7.3.5求得煤样的体积,计算出样品缸内自由空间体积。7.4等温吸附试验
7.4.1最高试验压力的确定
最高试验压力通常设置为储层压力的1.1倍,且最高试验平衡压力不得低于8MPa.7.4.2试验压力点分布
当最高试验平衡压力为8MPa时,试验压力点不少于6个;当最高试验平衡压力在8MPa~12MPa之间,试验压力点不少于7个;当最高试验平衡压力大于12MPa,试验压力点不少于8个。7.4.3充气
GB/T19560—2008
打开调节阀门和参考缸阀门,向系统充人甲烷气体或其他试验用气体,调节参考缸压力至目标压力。
7.4.4数据采集
达到目标压力,且温度稳定后,启动等温吸附试验程序自动采集样品缸和参考缸内的时间、压力、温度等相关数据,并将数据记录为数据文件。7.4.5吸附平衡时间确定
根据煤样的变质程度、样品质量等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12h。7.4.6重复7.4.3到7.4.5步骤,自低而高逐个压力点进行试验,直至最后一个压力点试验结束。8数据处理
煤样体积和自由空间体积计算
煤样的体积计算公式见式(2):(p2 × V2)/(Z2 × T2) +(p3 ×V3)/(Z3 × T3) -(p ×V)/(Zi × Ti).2)
p2/(Z2×T2)-p1/(ZIX T)
式中:
Vs—煤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2);p1---平衡后压力,单位为兆帕(MPa);p2——参考缸初始压力,单位为兆帕(MPa);-样品缸初始压力,单位为兆帕(MPa);p3
T1——平衡后温度,单位为开(K):T2——参考缸初始温度,单位为开(K);T3———样品缸初始温度,单位为开(K);V1—一系统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V2
参考缸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V3———样品缸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Z1——平衡条件下气体的压缩因子;Z2—参考缸初始气体的压缩因子;Z3—样品缸初始气体的压缩因子。求得煤样的体积,计算出样品缸内自由空间体积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Vr= Vo- Vs
式中:
Vr——自由空间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2);V。—样品缸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2);Vs—煤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8.2计算各压力点吸附量
根据参考缸、样品缸的平衡压力及温度,计算不同平衡压力点的吸附量。利用公式(4):
pV=nZRT
·(3)
(4)
GB/T19560—2008
式中:
p—--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气体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mol);气体的压缩因子;
R—摩尔气体常数,单位为焦每摩开(J·mol-1·K-1);平衡温度,单位为开(K)。
分别求出各压力点平衡前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n1)和平衡后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n2),则煤样吸附气体的摩尔数(n:)为:
n=n-n2
式中:
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mol);平衡前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mol):平衡后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mol)。各压力点的吸附气体的总体积(V:)见式(6):V:=niX22.4X1000
各压力点的吸附量(V吸附量)见式(7):V吸附量=V:/Gc
式中:
V吸附量
吸附量,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1);吸附气体的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2);煤样质量,单位为克(g)。wwW.bzxz.Net
8.3计算VL和PL
根据Langmuir方程:
p/V=p/VL+pL/VL
式中:
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V
在压力力条件下吸附量,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一1):最大吸附容量,又称Langmuir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一1):Langmuir压力,单位为兆帕(MPa)。若令A=1/VL和B=PL/VL,可以将方程(8)推导为p/V与p的函数:p/V=p/V+pL/VL或p/V=Ap+B
(5)
·(6)
·(9)
依据方程(9),可将实测的各压力平衡点的压力与吸附量数据绘制为以P为横坐标、以p/V比值为纵坐标的散点图,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这些散点图的回归直线方程及相关系数(R),进而求出直线的斜率(A)和截距(B),根据斜率和截距求出Langmuir体积(VL)和Langmuir压力(pL),即:V.=1/A
L=B/A或pL=VB
8.4等温吸附曲线
根据各平衡压力点吸附量V和压力力绘制等温吸附曲线。9精密度
9.1重复性限
平衡水分、VL、PL的重复性限均为10%。4
.(10)
9.2再现性限
平衡水分、V、L的再现性限均为15%。10
试验报告
10.1报告内容应符合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试验结果
VL、PL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GB/T19560—2008
GB/T19560—2008
试验编号
送样号
样品质量/g
平衡水分M/%
试验温度/℃
氨气浓度/%
记录号
压力/MPa
(规范性附录)
等温吸附试验报告格式
等温吸附试验报告
采样地点
灰分Aad/%
水分Mad/%
甲烷浓度/%
测定日期
平衡水分基
吸附量
V/(cm2 · g-1)
Langmuir方程:V=VL·p/(p+p)试验参数
空气干燥基
干燥无灰基
-gw2)om
试验人:
空气干燥基
吸附量
V/(cm2·g-1)
Langmuir体积Vi/(cm3·g-1)
等温吸附前规
压力户/MP
审核人:
Langmuir压力
干燥无灰基
吸附量
V/(cm2 ·g-1)
空气干燥基
干燥无灰基
依据标准GB/T19560—20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560—2008
代替GB/T19560—2004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Experimental method of high-pressureisothermal adsorption to coal2008-07-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5-0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T19560一2004《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容量法》。本标准与GB/T19560—2004相比,主要修订内容有:标准名称改为《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适用范围增加了褐煤;
GB/T19560—2008
附录A中去掉了“空气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中“计算”一列,增加了“平衡水分基”的吸附量。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庆玲、张遂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9560—2004。
1范围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煤的容量法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GB/T19560—2008
本标准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对甲烷等气体吸附能力的测定。褐煤对甲烷等气体吸附能力的测定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8,ISO11722:1999,ISO1171:1997,ISO562:1998,NEQ)
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1996,eqvISO1988:1975)3方法提要
首先,将达到平衡水分的一定粒度的煤样样品置于密封容器中,测定其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条件下达到吸附平衡时所吸附的甲烷等试验气体的体积;然后,根据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通过理论计算求出表征煤对甲烷等试验气体吸附特性的吸附常数一Langmuir体积(VL)、Langmuir压力(pL)以及等温吸附曲线。
4仪器设备
4.1平衡水分测定装置
干燥器;
-天平:感量0.1mg;
恒温系统。
4.2等温吸附装置
样品缸;
一参考缸;
恒温控制系统:灵敏度0.3C:
温度监测系统:温度传感器灵敏度:0.3℃;一压力监测系统:压力传感器灵敏度:0.001MPa;数据处理系统:微机及数据处理软件。5试剂
5.1硫酸钾过饱和溶液;
5.2甲烷气体:纯度99.99%;
5.3氢气:纯度99.99%;
5.4蒸馏水。
GB/T19560—2008
6样品的制备
6.1样品质量和制样
按照GB/T474制取粒度为0.25mm0.18mm(60目~80目)的煤样200g。6.2工业分析
按照GB/T212执行。
6.3煤样的平衡水分测定
6.3.1称取空气干燥基煤样,样量不少于35g。6.3.2将称量后的煤样置于器皿中,均匀加入适量蒸馏水。6.3.3将装有样品的器皿放人湿度平衡的干燥器中,干燥器底部装有足量的硫酸钾过饱和溶液,每隔24h称量一次,直到相邻两次称量变化不超过试样质量的2%。平衡水分计算公式见式(1):
式中:
M。样品的平衡水分含量,%;
G2—G1
G-G× 100 ·
G---平衡前空气干燥基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G2——平衡后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Mad—样品的空气干燥基水分含量,%。7试验步骤
7.1试样装缸
将达到平衡水分的煤样准确称量,迅速装人样品缸内。7.2气密性检查
7.2.1调节温度
设置并调节系统温度,使样品缸和参考缸的温度稳定在储层温度。7.2.2充气
向系统充人氨气,压力高于等温吸附试验最高压力1MPa。7.2.3采集数据
系统采集参考缸和样品缸的压力数据,压力在6h内保持不变,则视为系统气密性良好。7.3自由空间体积测定
7.3.1调节温度
设置并调节系统温度,使样品缸和参考缸的温度稳定在储层温度7.3.2充气
打开氢气瓶,向系统充人氢气,调节参考缸压力值达到2MPa~3MPa,然后关闭参考缸阀门7.3.3采集数据
打开参考缸阀门与样品缸阀门,待压力平衡后采集一组数据。7.3.4重复7.3.2到7.3.3两次。自由空间体积重复测定3次,其中两两之间值差不大于0.1cm2。7.3.5求得煤样的体积,计算出样品缸内自由空间体积。7.4等温吸附试验
7.4.1最高试验压力的确定
最高试验压力通常设置为储层压力的1.1倍,且最高试验平衡压力不得低于8MPa.7.4.2试验压力点分布
当最高试验平衡压力为8MPa时,试验压力点不少于6个;当最高试验平衡压力在8MPa~12MPa之间,试验压力点不少于7个;当最高试验平衡压力大于12MPa,试验压力点不少于8个。7.4.3充气
GB/T19560—2008
打开调节阀门和参考缸阀门,向系统充人甲烷气体或其他试验用气体,调节参考缸压力至目标压力。
7.4.4数据采集
达到目标压力,且温度稳定后,启动等温吸附试验程序自动采集样品缸和参考缸内的时间、压力、温度等相关数据,并将数据记录为数据文件。7.4.5吸附平衡时间确定
根据煤样的变质程度、样品质量等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12h。7.4.6重复7.4.3到7.4.5步骤,自低而高逐个压力点进行试验,直至最后一个压力点试验结束。8数据处理
煤样体积和自由空间体积计算
煤样的体积计算公式见式(2):(p2 × V2)/(Z2 × T2) +(p3 ×V3)/(Z3 × T3) -(p ×V)/(Zi × Ti).2)
p2/(Z2×T2)-p1/(ZIX T)
式中:
Vs—煤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2);p1---平衡后压力,单位为兆帕(MPa);p2——参考缸初始压力,单位为兆帕(MPa);-样品缸初始压力,单位为兆帕(MPa);p3
T1——平衡后温度,单位为开(K):T2——参考缸初始温度,单位为开(K);T3———样品缸初始温度,单位为开(K);V1—一系统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V2
参考缸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V3———样品缸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Z1——平衡条件下气体的压缩因子;Z2—参考缸初始气体的压缩因子;Z3—样品缸初始气体的压缩因子。求得煤样的体积,计算出样品缸内自由空间体积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Vr= Vo- Vs
式中:
Vr——自由空间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2);V。—样品缸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2);Vs—煤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8.2计算各压力点吸附量
根据参考缸、样品缸的平衡压力及温度,计算不同平衡压力点的吸附量。利用公式(4):
pV=nZRT
·(3)
(4)
GB/T19560—2008
式中:
p—--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气体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mol);气体的压缩因子;
R—摩尔气体常数,单位为焦每摩开(J·mol-1·K-1);平衡温度,单位为开(K)。
分别求出各压力点平衡前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n1)和平衡后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n2),则煤样吸附气体的摩尔数(n:)为:
n=n-n2
式中:
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mol);平衡前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mol):平衡后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mol)。各压力点的吸附气体的总体积(V:)见式(6):V:=niX22.4X1000
各压力点的吸附量(V吸附量)见式(7):V吸附量=V:/Gc
式中:
V吸附量
吸附量,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1);吸附气体的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2);煤样质量,单位为克(g)。wwW.bzxz.Net
8.3计算VL和PL
根据Langmuir方程:
p/V=p/VL+pL/VL
式中:
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V
在压力力条件下吸附量,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一1):最大吸附容量,又称Langmuir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一1):Langmuir压力,单位为兆帕(MPa)。若令A=1/VL和B=PL/VL,可以将方程(8)推导为p/V与p的函数:p/V=p/V+pL/VL或p/V=Ap+B
(5)
·(6)
·(9)
依据方程(9),可将实测的各压力平衡点的压力与吸附量数据绘制为以P为横坐标、以p/V比值为纵坐标的散点图,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这些散点图的回归直线方程及相关系数(R),进而求出直线的斜率(A)和截距(B),根据斜率和截距求出Langmuir体积(VL)和Langmuir压力(pL),即:V.=1/A
L=B/A或pL=VB
8.4等温吸附曲线
根据各平衡压力点吸附量V和压力力绘制等温吸附曲线。9精密度
9.1重复性限
平衡水分、VL、PL的重复性限均为10%。4
.(10)
9.2再现性限
平衡水分、V、L的再现性限均为15%。10
试验报告
10.1报告内容应符合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试验结果
VL、PL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GB/T19560—2008
GB/T19560—2008
试验编号
送样号
样品质量/g
平衡水分M/%
试验温度/℃
氨气浓度/%
记录号
压力/MPa
(规范性附录)
等温吸附试验报告格式
等温吸附试验报告
采样地点
灰分Aad/%
水分Mad/%
甲烷浓度/%
测定日期
平衡水分基
吸附量
V/(cm2 · g-1)
Langmuir方程:V=VL·p/(p+p)试验参数
空气干燥基
干燥无灰基
-gw2)om
试验人:
空气干燥基
吸附量
V/(cm2·g-1)
Langmuir体积Vi/(cm3·g-1)
等温吸附前规
压力户/MP
审核人:
Langmuir压力
干燥无灰基
吸附量
V/(cm2 ·g-1)
空气干燥基
干燥无灰基
依据标准GB/T19560—20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14946-2002 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分类与代码
- GB/T15361-2009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 GB/T41251-202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 GB/T51435-2021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
- GB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50777-2012 ±800KV及以下换流站构支架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7521—1987 多个控制器在一CA MAC机箱中
- 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43542-2023 机关办公区域物业服务监管和评价规范
- GB/T13477.19-2017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19部分:质量与体积变化的测定
- GB/T5210-2006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 GB917.2—2000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
- GB12838-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芯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