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2068-2008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国家标准(GB)】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30 07:46:01
- GB/T22068-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22068-2008
标准名称: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7-01 -
实施日期:
2009-0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28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制冷剂为HFC-134a、排量大于等于10cm3/r且小于等于40 cm3/r的电动机驱动的涡旋式空调压缩机总成。 GB/T 22068-2008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GB/T22068-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_27.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068—2008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ally driven compressor assembly2008-07-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2-01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GB/T22068-2008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和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民先、姚奕、何斌、樊灵、戴玉英、夏欣欣、王翔。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1范围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GB/T22068—2008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制冷剂为HFC-134a、排量大于等于10cm/r且小于等于40cm\/r的电动机驱动的涡旋式空调压缩机总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17一2008,IEC60068-2-11:1981,IDT)GB/T2423.22一20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IEC60068-2-14:1984,IDT)
GB/T2423.34一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IEC60068-2-38:1974,IDT)GB/T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EC529:1989)GB/T5773-2004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ISO917:1989,MOD)GB/T17619一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8488.1一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18488.2—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18655一2002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idtIEC/CISPR25:1995)
GB/T19951—2005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ISO10605:2001,IDT)JB/T9617一1999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660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压缩机试验方法ISO7637-2:2004
道路车辆来自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2部分:仅沿供电线路传输的瞬时电传导
ISO7637-3:2007
道路车辆来自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3部分:通过除供电线路之外的线路由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引起的瞬时电传输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电动压缩机总成
electricallydrivencompressorassembly电动压缩机总成包括电动压缩机部分和驱动控制器部分。分体式电动压缩机总成由上述两个部分1
GB/T22068—2008
分开独立安装使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总成由上述两个部分集成为一体。3.2
电动压缩机部分compressorwithdirectcurrentmotorassembly电动压缩机部分是由涡旋式压缩机和电动机组成的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结构。3.3
驱动控制器inverter
驱动控制器与电动车主电源连接,是控制直流电源与压缩机电动机之间能量传输和转换的装置,它由外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组成。3.4
能效比
tenergy efficiency ratio
能效比为电动压缩机总成制冷量与控制器的输人功率之比。3.5
电源额定电压等级voltagegradeofpowersupply电动压缩机总成由电源供电,电源额定电压等级为36V、42V、48V、120V、144V、168V、192V、216V、240V、264V、288V、312V、336V、360V、384V、408V、540V、600V。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电动压缩机总成按结构型式分为:a)一体式;
b)分体式。
注:下述要求中未有特别注明的,则适用于上述两种形式的电动压缩机总成。4.2基本参数
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基本参数见表1。表1电动压缩机总成基本参数
电动压缩机部分
驱动控制器
排量范围/(cm/r)
最大允许瞬时转速/(r/min)
连续允许转速/(r/min)
最小允许转速/(r/min)
使用制冷剂
润滑油
电动机额定电压/V
额定电压/V
频率/Hz
10~25
≥9 000
≥8500
≥8000
≥7500
≤2500
HFC-134a
根据用户要求
见3.5或根据用户要求
≥10000
注:A类、B类表示排量范围,分别代表排盘为:10cm2/r5要求
5.1一般要求
GB/T22068—2008
电动压缩机总成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制造。其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纸的规定,外表面不应有油污、锈蚀、锐边等缺陷,导线护套不得破裂。
5.2能效比
按6.3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总成的能效比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电动压缩机总成的能效比
转速/(r/min)
能效比
3噪声
3000×(1±1%)
4000×(1±1%)
按6.4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噪声值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噪声限值
转速/(r/min)
噪声值/
5.4电动压缩机部分
5.4.1清洁度
3000×(1±1%)
4000×(1±1%)
按6.5.1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内部杂质总量应小于40mg。5.4.2含水率
6000×(1±1%)
6000×(1±1%)
电动压缩机装配后24h内,按6.5.2方法试验,其内部的含水率不应超过1500×10-6(1500ppm)。
5.4.3密封性
按6.5.3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的总泄漏量不应超过15g/年。5.4.4耐压性
5.4.4.1高压侧耐压性
按6.5.4.1方法试验时,电动压缩机的高压侧应无损坏或泄漏。5.4.4.2低压侧耐压性
按6.5.4.2方法试验时,电动压缩机的低压侧应无损坏或泄漏。5.4.5电动机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电阻按6.5.5方法试验,电动机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相电阻应符合具体产品的规定。5.4.6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
按6.5.6方法试验,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应符合GB/T18488.1-2006中5.6的规定。5.4.7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按6.5.7方法试验:
a)清空电动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机油后,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大于50M2。b)向电动压缩机内充人50cm士1cm2的冷冻机油和63g士1g的HFC-134a制冷剂后,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Mα。5.4.8
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耐电压按6.5.8方法试验,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绝缘应无击穿、3
GB/T22068—2008
闪络和飞弧,漏电流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试验电压与漏电流
额定电压Un/V试验电压(有效值)/V电源功率/kVA
>60~125
>125~250
>250~500
1000+2U
5.4.9外壳防护等级
电源功率/Hz
正弦波
电压持续时间/s
漏电流/mA
电动压缩机的防护等级为IP54。按6.5.9方法试验后复测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符合5.4.7的规定;复测电动压缩机耐电压,应符合5.4.8规定的要求。5.4.10电动机的空载转速和电流按6.5.10方法试验,电动机最高转速和电流应符合具体产品的规定。5.4.11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按6.5.11方法试验,电动机转速和扭矩的特性曲线、电流和扭矩的特性曲线、效率和扭矩的特性曲线应符合具体产品的规定。
5.4.12耐振动性
按6.5.12方法试验后,电动压缩机应符合以下要求a)压缩机内部各面不应出现裂纹和损坏,螺栓不应有松动和损坏;按6.5.3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的总泄漏量不应超过15g/年;b)
c)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绝缘电阻试验应符合5.4.7的规定;d)
耐电压试验应符合5.4.8的规定;按6.3规定的4000r/min工况复测,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制冷量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e
90%,能效比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82%。5.4.13
热循环
按6.5.13方法试验后,电动压缩机应符合以下要求:a)按6.5.3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的总泄漏量不应超过15g/年;b)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绝缘电阻试验应符合5.4.7的规定;耐电压试验应符合5.4.8的规定;按6.3规定的4000r/min工况复测,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制冷量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d)
90%,能效比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82%。5.4.14交变湿热
按6.5.14方法试验后,电动压缩机应符合以下要求:a)在交变湿热试验的最后一周期的低温高湿阶段,保持温度为25℃士3℃、相对湿度为95%~98%的条件5h后,在该环境下按6.5.7方法试验,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应大于1M2;
b)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绝缘电阻试验应符合5.4.7的规定;c)耐电压试验应符合5.4.8的规定;d)电动压缩机应能正常工作。
5.4.15耐腐蚀性
GB/T22068—2008
按6.5.15方法试验后,电动压缩机经表面防腐处理的零件表面不应有大于10%面积的红锈、气泡、蠕变、粘着及功能丧失,电动压缩机应能正常工作。5.5驱动控制器部分
5.5.1机械强度
按6.6.1方法试验,驱动控制器壳体应能承受10cm×10cm的面积上施加的20kg重力,而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5.5.2绝缘电阻
按6.6.2方法试验,驱动控制器绝缘电阻应大于20Ma。5.5.3耐电压
按6.6.3方法试验,驱动控制器应无击穿、闪络或飞弧。5.5.4外壳防护等级
驱动控制器的防护等级为IP54,按6.6.4方法试验(一体式按6.5.9规定的方法和电动压缩机部分一起试验)后,复测驱动控制器的绝缘电阻应符合5.5.2的规定,复测驱动控制器的耐电压,应符合5.5.3的规定。
5.5.5耐振动性
按6.6.5方法试验(一体式按6.5.12规定的方法和电动压缩机部分一起试验)后,驱动控制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a)螺栓不应有松动或损坏,内部接线不得断裂,元器件不应松动;b)绝缘电阻应符合5.5.2的规定,耐电压应符合5.5.3的规定;c)驱动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5.5.6热循环
按6.6.6方法试验(一体式按6.5.13规定的方法和电动压缩机部分一起试验)后,驱动控制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a)绝缘电阻应符合5.5.2的规定;b)耐电压应符合5.5.3的规定;c)驱动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5.5.7交变湿热
按6.6.7方法试验(一体式按6.5.14规定的方法和电动压缩机部分一起试验)后,驱动控制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绝缘电阻应符合5.5.2的规定;
b)耐电压应符合5.5.3的规定;c)驱动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5.5.8耐腐蚀性
按6.6.8方法试验(一体式按6.5.15规定的方法和电动压缩机部分一起试验)后,驱动控制器经表面防腐处理的零件表面不应有大于10%面积的红锈、气泡、蠕变、粘着及功能丧失,驱动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5.5.9温升
按6.6.9方法试验,驱动控制器各部位的温升应符合GB/T18488.1一2006中5.4规定的限值要求。
GB/T22068-—2008
5.6耐久性
按6.7方法试验时,电动压缩机总成应无异常,试验后电动压缩机总成应符合以下要求:a)外部各面不应出现裂纹和损坏,螺栓不应有松动和损坏;按6.5.3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的总泄漏量不应超过15g/年;b)
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绝缘电阻试验应符合5.4.7的规定;d)
耐电压试验应符合5.4.8的规定;按6.3规定的4000r/min工况复测,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制冷量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e)
90%,能效比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82%。5.7电磁兼容性
5.7.1电磁抗扰性
5.7.1.1电磁辐射抗扰性
按6.8.1.1方法试验,在GB/T17619—1998中第4章规定的抗扰性限值下,电动压缩机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5.7.1.2电瞬变传导抗扰性
按6.8.1.2方法试验,在ISO7637-2:2004和ISO7637-3:2007中规定的脉冲种类和Ⅲ级抗扰性限值下,电动压缩机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5.7.1.3静电放电抗扰性
按6.8.1.3方法试验,在GB/T19951一2005中表B.1规定的Ⅲ级抗扰性限值下,电动压缩机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5.7.2电磁骚扰性
5.7.2.1传导骚扰性
按6.8.2.1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工作产生的传导骚扰应符合GB/T18655一2002中第12章规定的零部件传导骚扰限值的要求。5.7.2.2辐射骚扰性
按6.8.2.2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工作产生的辐射骚扰应符合GB/T18655一2002中第14和16章规定的零部件辐射骚扰限值的要求。6试验方法
6.1一般要求
除有特殊规定外,试验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所用仪器仪表及准确度应符合QC/T660一2000中3.4的规定:
a)环境温度为15℃~35℃;
b)相对湿度为10%~75%;
c)大气压强为86kPa~106kPa。6.2外观
电动压缩机总成外形尺寸用通用或专用量具检测,外观质量和标志用目测法检测。6.3能效比
电动压缩机总成按GB/T5773一2004中规定的方法和记录要求试验,仪表准确度按GB/T5773一2004中4.4的要求,试验工况见表5。6
压缩机转速/
(r/min)
3000×(1±1%)
4000×(1±1%)
6000×(1±1%)
注:Un为额定电压。
6.4噪声
电压/
U×(1±5%)
表5试验工况
排气压力/
1.70±0.02
吸气压力/
0.196±0.005
过热度/
GB/T22068—2008
过冷度/
在消声室或隔音室内,按QC/T660一2000中4.2规定的方法测量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噪声,噪声传感器安装在压缩机正上方15cm处,试验工况见表6,仪表的准确度按GB/T5773-2004中4.4的要求,数据应在工况稳定后采集。表6
噪声试验工况
转速/
(r/min)
3000×(1±1%)
4000×(1±1%)
6000×(1±1%)
注:U为额定电压。
6.5电动压缩机部分
6.5.1清洁度
电压/
U×(1±5%)
排气压力/
1.70±0.02
吸气压力/
0.196±0.005
按QC/T660一2000中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试,用乙二醇溶剂油注人电动压缩机内,采用8μm的过滤纸过滤残余杂质,烘干滤纸后测量,以过滤纸的重量差来确定残余杂质的量。6.5.2含水率
采用水分测量仪按QC/T660一2000中4.8规定的方法(电量滴定法)测定。含水率按式(1)计算:A=(B/C)×10%
式中:
A—含水率,10-6(ppm);
B油中水分质量,单位为克(g);润滑油质量,单位为克(g)。
6.5.3密封性
(1)
倒出电动压缩机内润滑油后,通过吸排气口向电动压缩机内充人HFC-134a,并采用氮气升压达到1.5MPa后,用高压气体吹除充气处及其他部位上的残余气体2min后,采用测量准确度小于1×10-5atm.cm/s内的电子式制冷剂检漏仪来测定和记录电动压缩机的泄漏量。6.5.4耐压性
6.5.4.1高压侧耐压性
将电动压缩机的汽缸体固定在压力测量夹具上,使其高压部分处于密封状态,将液压泵压力口与汽缸体排气口相连接,利用液压泵向汽缸体内充油逐步升压,当液压泵的压力表指示值达到8.3MPa时,检查汽缸体高压部分。
6.5.4.2低压侧耐压性
倒出电动压缩机内润滑油后,将其吸气口和液压泵压力口连接,利用液压泵向电动压缩机内充油逐7
GB/T22068—2008
步升压,当液压泵的压力表指示值达到5.2MPa时,检查电动压缩机低压部分。6.5.5电动机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电阻在电动机的转子静止不动时,按GB/T18488.2一2006中4.1.2规定的方法测量电动机定子绕组每个出线端间的电阻,并计算出电动机各相的冷态电阻值。6.5.6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
按JB/T9617一1999中6.2规定的方法测试,采用波形比较法判别匝间短路。6.5.7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采用兆欧表或专用绝缘电阻测量仪测量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定子绕组每个出线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根据被测定子绕组的额定电压选择兆欧表或专用绝缘电阻测量仪的电压值,应符合表7规定。绝缘电阻测量后,被测定子绕组应对地充分放电。表7定子绕组测定电压值
额定电压值
≤250
>250~500
>500~1000
6.5.8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耐电压兆欧表的电压值
单位为伏
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耐电压试验按GB/T18488.2一2006中4.5.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应先将定子绕组三相线出线端互相短接,根据被测定子绕组的额定电压选择符合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测量电压的有效值不应超过规定值的士5%。试验不应重复进行。如用户提出要求,充许在安装后开始运行前进行一次试验,其试验电压值应不超过表4规定电压的80%。
6.5.9外壳防护等级
将电动压缩机安装于与实际工作状态相似的工装中,按GB/T4208一1993中第11、12和13章规定的方法测试。
6.5.10电动机的空载转速和电流试验时,将驱动控制器和电动机部件连接后安装在电机性能测试台(测功机)上,给驱动控制器施加额定电压,将测功机转鼓输出扭矩设定为零,测试其最高空载转速和电流值。6.5.11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将驱动控制器和电动机部件连接后安装在电机性能测试台(测功机)上,按GB/T18488.2--2006中7.2.1规定的方法和记录要求测试,给驱动控制器施加额定电压,测试电动机转速和扭矩的特性曲线、电流和扭矩的特性曲线、效率和扭矩的特性曲线。6.5.12耐振动性
向电动压缩机内充人50cm士1cm的冷冻机油和63g士1g的HFC-134a后,将电动压缩机安装于与实际工作状态相似的工装中,将工装安装在振动试验台的平台上,工装和电动压缩机的重心应在振动的中心轴上。按表8工况进行振动试验。表8电动压缩机振动试验工况
试验持续时间/h
频率/Hz
加速度g。
振动方向
6.5.13热循环
GB/T22068-—2008
倒出电动压缩机的润滑油后,进行抽真空,然后在电动压缩机内充注63g士1g的HFC-134a,放人高、低温箱中,按GB/T2423.22一200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工况如下:第一步:在一40℃低温下放置72h;第二步:在120℃高温下放置24h后,再在一40℃低温下放置24h,此为一个循环,共12个循环;第三步:在120℃高温下放置72h。试验过程中由高温向低温转化,或由低温向高温的转化过程应小于2h,试验循环共计720h。6.5.14交变湿热
HFC-134a放入恒温恒湿箱中,按GB/T2423.342005规定的方法在-10℃~65℃之间进行10个循环的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每个循环为24h,在每个循环周期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如GB/T2423.34—2005中图2a)所示。6.5.15耐腐蚀性
将电动压缩机放人盐雾箱中,按GB/T2423.17规定的方法试验,试验时间为96h。6.6驱动控制器部分试验
6.6.1机械强度
将10cmX10cm面积大小、重20kg的重物放置在驱动控制器外壳上,检查驱动控制器外壳的变形情况。
6.6.2驱动控制器绝缘电阻www.bzxz.net
采用兆欧表或专用绝缘电阻测量仪测量驱动控制器各出线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试验时驱动控制器内的电源开关和接触器应置于接通状态,对于不能承受兆欧表高压冲击的电器元件(如浪涌抑制器、半导体元件及电容器等)应将其短接或断开。试验时应考虑以下情况:
a)对于电路接地的驱动控制器,试验前应将所有接地点的连接断开。b)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共用同一个参考地时,检查测试点为主电路的电源输人端。试验时将电源输人端子短接后测试。
c)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不共用同一个参考地时,检查测试点包括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控制信号端。试验时将电源输人端子、控制信号端子分别短接后测试。d)驱动控制器的三相输出端应互相短接后测试。根据被测线路的额定电压选择兆欧表或专用绝缘电阻测量仪的电压值,应符合表7规定。绝缘电阻测量后,被测线路应对地充分放电。6.6.3耐电压
驱动控制器按GB/T18488.2--2006中4.5.5规定的方法进行耐电压试验,试验时驱动控制器内的电源开关和接触器应置于接通状态,对于不能承受兆欧表高压冲击的电器元件(如浪涌抑制器、半导体元件及电容器等)应将其短接或断开。试验时应考虑以下情况:
a)对于电路接地的驱动控制器,试验前应将所有接地点的连接断开。b)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共用同一个参考地时,检查测试点为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试验时将电源输入端子短接后试验。
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不共用同一个参考地时,检查测试点包括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控制信号c)
端。试验时将电源输入端子、控制信号端子分别短接后试验。d)驱动控制器的三相输出端应互相短接后测试。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068—2008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ally driven compressor assembly2008-07-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2-01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GB/T22068-2008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和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民先、姚奕、何斌、樊灵、戴玉英、夏欣欣、王翔。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1范围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GB/T22068—2008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制冷剂为HFC-134a、排量大于等于10cm/r且小于等于40cm\/r的电动机驱动的涡旋式空调压缩机总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17一2008,IEC60068-2-11:1981,IDT)GB/T2423.22一20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IEC60068-2-14:1984,IDT)
GB/T2423.34一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IEC60068-2-38:1974,IDT)GB/T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EC529:1989)GB/T5773-2004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ISO917:1989,MOD)GB/T17619一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8488.1一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18488.2—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18655一2002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idtIEC/CISPR25:1995)
GB/T19951—2005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ISO10605:2001,IDT)JB/T9617一1999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660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压缩机试验方法ISO7637-2:2004
道路车辆来自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2部分:仅沿供电线路传输的瞬时电传导
ISO7637-3:2007
道路车辆来自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3部分:通过除供电线路之外的线路由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引起的瞬时电传输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电动压缩机总成
electricallydrivencompressorassembly电动压缩机总成包括电动压缩机部分和驱动控制器部分。分体式电动压缩机总成由上述两个部分1
GB/T22068—2008
分开独立安装使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总成由上述两个部分集成为一体。3.2
电动压缩机部分compressorwithdirectcurrentmotorassembly电动压缩机部分是由涡旋式压缩机和电动机组成的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结构。3.3
驱动控制器inverter
驱动控制器与电动车主电源连接,是控制直流电源与压缩机电动机之间能量传输和转换的装置,它由外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组成。3.4
能效比
tenergy efficiency ratio
能效比为电动压缩机总成制冷量与控制器的输人功率之比。3.5
电源额定电压等级voltagegradeofpowersupply电动压缩机总成由电源供电,电源额定电压等级为36V、42V、48V、120V、144V、168V、192V、216V、240V、264V、288V、312V、336V、360V、384V、408V、540V、600V。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电动压缩机总成按结构型式分为:a)一体式;
b)分体式。
注:下述要求中未有特别注明的,则适用于上述两种形式的电动压缩机总成。4.2基本参数
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基本参数见表1。表1电动压缩机总成基本参数
电动压缩机部分
驱动控制器
排量范围/(cm/r)
最大允许瞬时转速/(r/min)
连续允许转速/(r/min)
最小允许转速/(r/min)
使用制冷剂
润滑油
电动机额定电压/V
额定电压/V
频率/Hz
10~25
≥9 000
≥8500
≥8000
≥7500
≤2500
HFC-134a
根据用户要求
见3.5或根据用户要求
≥10000
注:A类、B类表示排量范围,分别代表排盘为:10cm2/r5要求
5.1一般要求
GB/T22068—2008
电动压缩机总成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制造。其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纸的规定,外表面不应有油污、锈蚀、锐边等缺陷,导线护套不得破裂。
5.2能效比
按6.3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总成的能效比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电动压缩机总成的能效比
转速/(r/min)
能效比
3噪声
3000×(1±1%)
4000×(1±1%)
按6.4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噪声值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噪声限值
转速/(r/min)
噪声值/
5.4电动压缩机部分
5.4.1清洁度
3000×(1±1%)
4000×(1±1%)
按6.5.1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内部杂质总量应小于40mg。5.4.2含水率
6000×(1±1%)
6000×(1±1%)
电动压缩机装配后24h内,按6.5.2方法试验,其内部的含水率不应超过1500×10-6(1500ppm)。
5.4.3密封性
按6.5.3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的总泄漏量不应超过15g/年。5.4.4耐压性
5.4.4.1高压侧耐压性
按6.5.4.1方法试验时,电动压缩机的高压侧应无损坏或泄漏。5.4.4.2低压侧耐压性
按6.5.4.2方法试验时,电动压缩机的低压侧应无损坏或泄漏。5.4.5电动机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电阻按6.5.5方法试验,电动机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相电阻应符合具体产品的规定。5.4.6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
按6.5.6方法试验,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应符合GB/T18488.1-2006中5.6的规定。5.4.7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按6.5.7方法试验:
a)清空电动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机油后,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大于50M2。b)向电动压缩机内充人50cm士1cm2的冷冻机油和63g士1g的HFC-134a制冷剂后,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Mα。5.4.8
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耐电压按6.5.8方法试验,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绝缘应无击穿、3
GB/T22068—2008
闪络和飞弧,漏电流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试验电压与漏电流
额定电压Un/V试验电压(有效值)/V电源功率/kVA
>60~125
>125~250
>250~500
1000+2U
5.4.9外壳防护等级
电源功率/Hz
正弦波
电压持续时间/s
漏电流/mA
电动压缩机的防护等级为IP54。按6.5.9方法试验后复测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符合5.4.7的规定;复测电动压缩机耐电压,应符合5.4.8规定的要求。5.4.10电动机的空载转速和电流按6.5.10方法试验,电动机最高转速和电流应符合具体产品的规定。5.4.11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按6.5.11方法试验,电动机转速和扭矩的特性曲线、电流和扭矩的特性曲线、效率和扭矩的特性曲线应符合具体产品的规定。
5.4.12耐振动性
按6.5.12方法试验后,电动压缩机应符合以下要求a)压缩机内部各面不应出现裂纹和损坏,螺栓不应有松动和损坏;按6.5.3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的总泄漏量不应超过15g/年;b)
c)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绝缘电阻试验应符合5.4.7的规定;d)
耐电压试验应符合5.4.8的规定;按6.3规定的4000r/min工况复测,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制冷量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e
90%,能效比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82%。5.4.13
热循环
按6.5.13方法试验后,电动压缩机应符合以下要求:a)按6.5.3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的总泄漏量不应超过15g/年;b)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绝缘电阻试验应符合5.4.7的规定;耐电压试验应符合5.4.8的规定;按6.3规定的4000r/min工况复测,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制冷量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d)
90%,能效比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82%。5.4.14交变湿热
按6.5.14方法试验后,电动压缩机应符合以下要求:a)在交变湿热试验的最后一周期的低温高湿阶段,保持温度为25℃士3℃、相对湿度为95%~98%的条件5h后,在该环境下按6.5.7方法试验,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应大于1M2;
b)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绝缘电阻试验应符合5.4.7的规定;c)耐电压试验应符合5.4.8的规定;d)电动压缩机应能正常工作。
5.4.15耐腐蚀性
GB/T22068—2008
按6.5.15方法试验后,电动压缩机经表面防腐处理的零件表面不应有大于10%面积的红锈、气泡、蠕变、粘着及功能丧失,电动压缩机应能正常工作。5.5驱动控制器部分
5.5.1机械强度
按6.6.1方法试验,驱动控制器壳体应能承受10cm×10cm的面积上施加的20kg重力,而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5.5.2绝缘电阻
按6.6.2方法试验,驱动控制器绝缘电阻应大于20Ma。5.5.3耐电压
按6.6.3方法试验,驱动控制器应无击穿、闪络或飞弧。5.5.4外壳防护等级
驱动控制器的防护等级为IP54,按6.6.4方法试验(一体式按6.5.9规定的方法和电动压缩机部分一起试验)后,复测驱动控制器的绝缘电阻应符合5.5.2的规定,复测驱动控制器的耐电压,应符合5.5.3的规定。
5.5.5耐振动性
按6.6.5方法试验(一体式按6.5.12规定的方法和电动压缩机部分一起试验)后,驱动控制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a)螺栓不应有松动或损坏,内部接线不得断裂,元器件不应松动;b)绝缘电阻应符合5.5.2的规定,耐电压应符合5.5.3的规定;c)驱动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5.5.6热循环
按6.6.6方法试验(一体式按6.5.13规定的方法和电动压缩机部分一起试验)后,驱动控制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a)绝缘电阻应符合5.5.2的规定;b)耐电压应符合5.5.3的规定;c)驱动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5.5.7交变湿热
按6.6.7方法试验(一体式按6.5.14规定的方法和电动压缩机部分一起试验)后,驱动控制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绝缘电阻应符合5.5.2的规定;
b)耐电压应符合5.5.3的规定;c)驱动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5.5.8耐腐蚀性
按6.6.8方法试验(一体式按6.5.15规定的方法和电动压缩机部分一起试验)后,驱动控制器经表面防腐处理的零件表面不应有大于10%面积的红锈、气泡、蠕变、粘着及功能丧失,驱动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5.5.9温升
按6.6.9方法试验,驱动控制器各部位的温升应符合GB/T18488.1一2006中5.4规定的限值要求。
GB/T22068-—2008
5.6耐久性
按6.7方法试验时,电动压缩机总成应无异常,试验后电动压缩机总成应符合以下要求:a)外部各面不应出现裂纹和损坏,螺栓不应有松动和损坏;按6.5.3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的总泄漏量不应超过15g/年;b)
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绝缘电阻试验应符合5.4.7的规定;d)
耐电压试验应符合5.4.8的规定;按6.3规定的4000r/min工况复测,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制冷量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e)
90%,能效比不应低于试验前测试值的82%。5.7电磁兼容性
5.7.1电磁抗扰性
5.7.1.1电磁辐射抗扰性
按6.8.1.1方法试验,在GB/T17619—1998中第4章规定的抗扰性限值下,电动压缩机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5.7.1.2电瞬变传导抗扰性
按6.8.1.2方法试验,在ISO7637-2:2004和ISO7637-3:2007中规定的脉冲种类和Ⅲ级抗扰性限值下,电动压缩机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5.7.1.3静电放电抗扰性
按6.8.1.3方法试验,在GB/T19951一2005中表B.1规定的Ⅲ级抗扰性限值下,电动压缩机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5.7.2电磁骚扰性
5.7.2.1传导骚扰性
按6.8.2.1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工作产生的传导骚扰应符合GB/T18655一2002中第12章规定的零部件传导骚扰限值的要求。5.7.2.2辐射骚扰性
按6.8.2.2方法试验,电动压缩机总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工作产生的辐射骚扰应符合GB/T18655一2002中第14和16章规定的零部件辐射骚扰限值的要求。6试验方法
6.1一般要求
除有特殊规定外,试验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所用仪器仪表及准确度应符合QC/T660一2000中3.4的规定:
a)环境温度为15℃~35℃;
b)相对湿度为10%~75%;
c)大气压强为86kPa~106kPa。6.2外观
电动压缩机总成外形尺寸用通用或专用量具检测,外观质量和标志用目测法检测。6.3能效比
电动压缩机总成按GB/T5773一2004中规定的方法和记录要求试验,仪表准确度按GB/T5773一2004中4.4的要求,试验工况见表5。6
压缩机转速/
(r/min)
3000×(1±1%)
4000×(1±1%)
6000×(1±1%)
注:Un为额定电压。
6.4噪声
电压/
U×(1±5%)
表5试验工况
排气压力/
1.70±0.02
吸气压力/
0.196±0.005
过热度/
GB/T22068—2008
过冷度/
在消声室或隔音室内,按QC/T660一2000中4.2规定的方法测量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噪声,噪声传感器安装在压缩机正上方15cm处,试验工况见表6,仪表的准确度按GB/T5773-2004中4.4的要求,数据应在工况稳定后采集。表6
噪声试验工况
转速/
(r/min)
3000×(1±1%)
4000×(1±1%)
6000×(1±1%)
注:U为额定电压。
6.5电动压缩机部分
6.5.1清洁度
电压/
U×(1±5%)
排气压力/
1.70±0.02
吸气压力/
0.196±0.005
按QC/T660一2000中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试,用乙二醇溶剂油注人电动压缩机内,采用8μm的过滤纸过滤残余杂质,烘干滤纸后测量,以过滤纸的重量差来确定残余杂质的量。6.5.2含水率
采用水分测量仪按QC/T660一2000中4.8规定的方法(电量滴定法)测定。含水率按式(1)计算:A=(B/C)×10%
式中:
A—含水率,10-6(ppm);
B油中水分质量,单位为克(g);润滑油质量,单位为克(g)。
6.5.3密封性
(1)
倒出电动压缩机内润滑油后,通过吸排气口向电动压缩机内充人HFC-134a,并采用氮气升压达到1.5MPa后,用高压气体吹除充气处及其他部位上的残余气体2min后,采用测量准确度小于1×10-5atm.cm/s内的电子式制冷剂检漏仪来测定和记录电动压缩机的泄漏量。6.5.4耐压性
6.5.4.1高压侧耐压性
将电动压缩机的汽缸体固定在压力测量夹具上,使其高压部分处于密封状态,将液压泵压力口与汽缸体排气口相连接,利用液压泵向汽缸体内充油逐步升压,当液压泵的压力表指示值达到8.3MPa时,检查汽缸体高压部分。
6.5.4.2低压侧耐压性
倒出电动压缩机内润滑油后,将其吸气口和液压泵压力口连接,利用液压泵向电动压缩机内充油逐7
GB/T22068—2008
步升压,当液压泵的压力表指示值达到5.2MPa时,检查电动压缩机低压部分。6.5.5电动机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电阻在电动机的转子静止不动时,按GB/T18488.2一2006中4.1.2规定的方法测量电动机定子绕组每个出线端间的电阻,并计算出电动机各相的冷态电阻值。6.5.6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
按JB/T9617一1999中6.2规定的方法测试,采用波形比较法判别匝间短路。6.5.7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采用兆欧表或专用绝缘电阻测量仪测量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定子绕组每个出线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根据被测定子绕组的额定电压选择兆欧表或专用绝缘电阻测量仪的电压值,应符合表7规定。绝缘电阻测量后,被测定子绕组应对地充分放电。表7定子绕组测定电压值
额定电压值
≤250
>250~500
>500~1000
6.5.8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耐电压兆欧表的电压值
单位为伏
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定子绕组对外壳的耐电压试验按GB/T18488.2一2006中4.5.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应先将定子绕组三相线出线端互相短接,根据被测定子绕组的额定电压选择符合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测量电压的有效值不应超过规定值的士5%。试验不应重复进行。如用户提出要求,充许在安装后开始运行前进行一次试验,其试验电压值应不超过表4规定电压的80%。
6.5.9外壳防护等级
将电动压缩机安装于与实际工作状态相似的工装中,按GB/T4208一1993中第11、12和13章规定的方法测试。
6.5.10电动机的空载转速和电流试验时,将驱动控制器和电动机部件连接后安装在电机性能测试台(测功机)上,给驱动控制器施加额定电压,将测功机转鼓输出扭矩设定为零,测试其最高空载转速和电流值。6.5.11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将驱动控制器和电动机部件连接后安装在电机性能测试台(测功机)上,按GB/T18488.2--2006中7.2.1规定的方法和记录要求测试,给驱动控制器施加额定电压,测试电动机转速和扭矩的特性曲线、电流和扭矩的特性曲线、效率和扭矩的特性曲线。6.5.12耐振动性
向电动压缩机内充人50cm士1cm的冷冻机油和63g士1g的HFC-134a后,将电动压缩机安装于与实际工作状态相似的工装中,将工装安装在振动试验台的平台上,工装和电动压缩机的重心应在振动的中心轴上。按表8工况进行振动试验。表8电动压缩机振动试验工况
试验持续时间/h
频率/Hz
加速度g。
振动方向
6.5.13热循环
GB/T22068-—2008
倒出电动压缩机的润滑油后,进行抽真空,然后在电动压缩机内充注63g士1g的HFC-134a,放人高、低温箱中,按GB/T2423.22一200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工况如下:第一步:在一40℃低温下放置72h;第二步:在120℃高温下放置24h后,再在一40℃低温下放置24h,此为一个循环,共12个循环;第三步:在120℃高温下放置72h。试验过程中由高温向低温转化,或由低温向高温的转化过程应小于2h,试验循环共计720h。6.5.14交变湿热
HFC-134a放入恒温恒湿箱中,按GB/T2423.342005规定的方法在-10℃~65℃之间进行10个循环的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每个循环为24h,在每个循环周期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如GB/T2423.34—2005中图2a)所示。6.5.15耐腐蚀性
将电动压缩机放人盐雾箱中,按GB/T2423.17规定的方法试验,试验时间为96h。6.6驱动控制器部分试验
6.6.1机械强度
将10cmX10cm面积大小、重20kg的重物放置在驱动控制器外壳上,检查驱动控制器外壳的变形情况。
6.6.2驱动控制器绝缘电阻www.bzxz.net
采用兆欧表或专用绝缘电阻测量仪测量驱动控制器各出线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试验时驱动控制器内的电源开关和接触器应置于接通状态,对于不能承受兆欧表高压冲击的电器元件(如浪涌抑制器、半导体元件及电容器等)应将其短接或断开。试验时应考虑以下情况:
a)对于电路接地的驱动控制器,试验前应将所有接地点的连接断开。b)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共用同一个参考地时,检查测试点为主电路的电源输人端。试验时将电源输人端子短接后测试。
c)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不共用同一个参考地时,检查测试点包括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控制信号端。试验时将电源输人端子、控制信号端子分别短接后测试。d)驱动控制器的三相输出端应互相短接后测试。根据被测线路的额定电压选择兆欧表或专用绝缘电阻测量仪的电压值,应符合表7规定。绝缘电阻测量后,被测线路应对地充分放电。6.6.3耐电压
驱动控制器按GB/T18488.2--2006中4.5.5规定的方法进行耐电压试验,试验时驱动控制器内的电源开关和接触器应置于接通状态,对于不能承受兆欧表高压冲击的电器元件(如浪涌抑制器、半导体元件及电容器等)应将其短接或断开。试验时应考虑以下情况:
a)对于电路接地的驱动控制器,试验前应将所有接地点的连接断开。b)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共用同一个参考地时,检查测试点为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试验时将电源输入端子短接后试验。
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不共用同一个参考地时,检查测试点包括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控制信号c)
端。试验时将电源输入端子、控制信号端子分别短接后试验。d)驱动控制器的三相输出端应互相短接后测试。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19719—2005 首饰镍释放量的测定光谱法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19148.2—2003 插脚式灯座的型式和尺寸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9124.1-2019 钢制管法兰 第1部分:PN 系列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