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8369-2008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国家标准(GB)】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7 20:53:07
- GB/T18369-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18369-2008
标准名称: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05-11 -
实施日期:
2008-1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60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8369-2001采标情况:
参照参照参照BS EN 14020-1-2002 BS EN 14020-2-2002 BS EN 14020-3-2002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的定义、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玻璃纤维原丝、单股或经合股而成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本标准代替GB/T18369—200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与GB/T18369—2001 相比,本标准主要内容变化如下:———对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细分,按应用性能分为织造、喷射、拉挤、模塑料、缠绕、短切等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提高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断裂强度指标值;———增加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的应用性能的要求。 GB/T 18369-2008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18369-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 59. 10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369-2008
代替GB/T18369—200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lass fiberroving
2008-05-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
2008-11-01实施
本标准参考了BSEN14020《增强材料一玻璃纤维无抢粗纱规范》而修订。GB/T18369—2008
本标准代替GB/T18369—2001《玻璃纤维无抢粗纱》。与GB/T18369-—2001相比,本标准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对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细分,按应用性能分为织造、喷射、拉挤、模塑料、缠绕、短切等玻璃纤维无抢粗纱;
提高了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断裂强度指标值;-增加了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的应用性能的要求。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5)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玻璃纤维分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丹阳中亚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旭东、陈尚、王玉梅、李剑杰、刘芝秀、葛敦世、方允伟、陈伟。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8369—2001。
1范围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18369--2008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的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玻璃纤维原丝、单股或经合股而成的玻璃纤维无抢粗纱。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549钠钙硅铝硼玻璃化学分析方法GB/T4202玻璃纤维产品代号
GB/T7690.1--2001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线密度的测定(idtISO1889:1997)GB/T7690.3一2001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玻璃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idtISO3341:2000)
GB/T7690.4—2001
增强材料
(1987))
第4部分:硬挺度的测定(eqvISO3375:1975纱线试验方法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含水率的测定(idtISO3344:1997)GB/T9914.1—2001
GB/T9914.2—2001
ISO1887:1995)
GB/T14208—199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可燃物含量的测定(玻璃纤维)(eqv纺织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棒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测定(eqvISO3597:GB/T18374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
GB/T20310一2006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浸胶纱试样的制作和拉伸强度的测定ISO15039:2003玻璃纤维无抢粗纱一浸润剂溶解度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
GB/T1837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短切类粗纱rovingforchopped
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过短切的一类粗纱。例如,喷射用纱、模塑料用纱等。3.2
非短切类粗纱rovingforunchopped指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短切的一类粗纱。例如,缠绕用纱、拉挤用纱、织造用纱等。1
GB/T18369—2008
4分类和标记
4.1产品分类
按玻璃种类分为无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ECR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和中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按制造工艺分为直接无抢粗纱和合股无抢粗纱;按应用性能分为织造、喷射、拉挤、模塑料、缠绕、短切等。4.2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由产品名称、产品代号和本标准号三部分组成。产品名称应标明玻璃成分,即无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或ECR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或中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必要时应指明直接无抢粗纱或合股无抢粗纱;无抢粗纱的应用如用于织造、喷射、拉挤、模塑料、缠绕、短切等工艺。
产品代号按GB/T4202的规定,在补充要素中增加无抢粗纱的适用工艺。示例1;公称纤维直径为17μm,线密度为1150tex,采用T921浸润剂(制造商标记),适合缠绕工艺的无碱玻璃纤维直接无抢粗纱,其产品标记为:无碱玻璃纤维直接无抢粗纱EC17-1150(缠绕T921)GB/T18369一2008示例2:公称纤维直径为13μm,线密度为4800tex(原丝线密度为300tex,16股)的合股纱,采用SM433浸润剂,适合SMC工艺的中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其产品标记为:中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CC13-4800(SMCSM433,300X16)GB/T18369—20085要求
5.1外观
不应有影响使用的污溃、杂质、毛羽等缺陷;其颜色应均匀,纱筒应紧密、规则地卷绕成圆筒状,方便退绕。
5.2碱金属氧化物含量
—一无碱和ECR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应不大于0.8%;一中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应为11.6%~12.4%。5.3线密度
常用的线密度为150tex、300tex、600tex、900tex、1200tex、2400tex、3600tex、4800tex、9600tex。线密度平均值相对于公称值的允差为:——短切类粗纱为士8%,其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应不大于6%;——非短切类粗纱为士5%,其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应不大于5%。5.4含水率
含水率应不大于0.2%。
5.5浸润剂
除非另有商定,应使用塑料型(增强型或偶联型)浸润剂,制造商应标明主要适用树脂。可燃物含量应为标称值的士0.2或士20%,取范围较大者。5.6断裂强度
断裂强度应不小于0.30N/tex。
5.7硬挺度
短切类无抢粗纱应测定其硬挺度,硬挺度应为80mm~200mm,且测定值的极差应不大于30mm。5.8短切率、分散率
短切类无抢粗纱的短切率应不小于95%,分散率应不小于95%,单束线密度在15tex及以下的其分散率应不小于80%。
5.9悬垂度
非短切类合股无抢粗纱,应测定其悬垂度,悬垂度不大于50mm。5.10应用性能
应用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1应用性能
典型用途
喷射,模塑料
拉挤,缠绕
织造、拉挤,缠绕
丙酮溶解度/%
浸胶纱拉伸强度/MPa
棒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MPa
注:潮湿状态指100℃沸水煮2h。6试验方法
6.1外观
在正常(光)照度,距离0.5m,目测法逐个检验。6.2碱金属氧化物含量
按GB/T1549的规定。
6.3线密度
GB/T18369—2008
标称值的士20%
≥1600
标准状态
不饱和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800
≥650
潮湿状态
≥640
≥450
按GB/T7690.1一2001的规定,操作时应去除浸润剂,每个样本测定3次,以所有样本测定值的平均数和变异系数作为测定结果。6.4含水率
按GB/T9914.1一2001的规定,每个样本测定3次,以测定值的平均数作为测定结果。6.5可燃物含量
按GB/T9914.2-2001的规定,每个样本测定3次,以测定值的平均数作为测定结果。6.6断裂强度
按GB/T7690.3-—2001的规定。
硬挺度
按GB/T7690.4—2001的规定。
6.8短切率、分散率
按附录A的规定。
6.9悬垂度
按附录B的规定。
6.10丙酮溶解度
按ISO15039:2003的规定。
浸胶纱拉伸强度
按GB/T20310—2006的规定。
6.12棒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
按GB/T14208-1993的规定。
GB/T18369—2008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时,必须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线密度、含水率、可燃物含量、断裂强度、硬挺度。
7.1.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时;
材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的改变时;停产时间超过三个月,恢复生产时;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根据供需双方合同有要求时;
g)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应包括本标准要求中的全部项目。7.2抽样与判定
7.2.1以同一原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稳定连续生产的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为一个检查批。
7.2.2外观、断裂强度、含水率、可燃物含量、硬挺度、短切率、分散率、悬垂度按表2中第I栏的规定进行抽样与判定。
表2抽样与判定
批量范围
26~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样本大小
接收数 Ac
拒收数Re
7.2.3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丙酮溶解度、浸胶纱拉伸强度、棒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环形复合材料剪切强度按表2中第Ⅱ栏的规定进行抽样,以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修约值进行判定。7.2.4线密度按表2中第I栏所列样本数抽样,以批样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进行判定。7.2.5所有单项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1.1产品标志应包括:
-生产厂名称和厂址;
一产品标记;
生产日期或批号;
主要适用树脂;
可燃物含量的公称值;
指导使用的必要说明;
产品质量检验的合格证明;
包装贮运的图示标志。
标志应当在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用户提供有关资料。8.2包装
8.2.1每个纱筒需用柔软的材料包装。GB/T18369—2008
将包装好的纱筒装在清洁、于燥的包装箱内,保持纱简于燥,避免撞击碰伤,包装箱封箱或捆扎应牢固。其他包装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3包装箱外表面应标明:
一生产厂名称和厂址;
一产品名称和代号;
—净质量;
生产日期或批号;
按GB/T191规定标明“怕雨”、“禁止翻滚”和“堆码层数极限”三种图示。3运输
应采用干燥的遮篷运输工具运输,运输中应避免翻滚。4贮存
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室内贮存,堆码层数不得超过包装上标明的堆码层数极限。5
GB/T18369—2008
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短切率和分散率的测定本附录规定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短切率和分散率试验方法的原理、设备和试验程序。本附录适用于短切类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短切性能的测定。A.2原理
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经短切机短切成50mm长的原丝在切刀下方一定距离收集短切原丝并将其分类称重,用于测定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的短切率和分散率。计算公式为:a)短切率按式(A.1)计算:
式中:
-试样短切率,%;
W---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W-A×100
A—未切断原丝质量,单位为克(g)。b)分散率按式(A.2)计算:
式中:
E——试样分散率,%;
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
W-B×100
B—一未分散原丝质量,单位为克(g)。A.3设备
短切机;
黑色检测板,300mm×500mm;
镊子;
天平,感量1mg,称量150g以上。A.4操作
环境要求:温度23℃土2℃,相对湿度50%士10%,调制时间至少4h。(A.1)
b)从被测纱团的外层把纱引出,穿人短切机中,短切成50mm的原丝段,离切刀约500mm的下方,用检查板接取需要的短切原丝,检查板在下边平移,以便能在短切原线下落的区域均匀接收样品5g以上。
将总质量为W的短切原丝用镊子加以分类,切割不断的原丝为A,成团或粘在一起不能分束c)
的分散不良的短切原丝为B,并分别称量。d)
每卷试样测定2次,以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说明按本附录进行试验;
。试样的名称和代号;
短切率和分散率;
非标准环境条件下应注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试验结果和试验日期。
GB/T18369—2008
GB/T18369—2008
B.1范围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悬垂度的测定本附录规定了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悬垂度试验方法的原理、设备和试验程序。本附录适用于非短切类合股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悬垂性能的测定。B.2原理
把待测无抢粗纱水平悬挂在间距为10m的支架上,并在一端施加一定的张力(0.0098N/tex)。把玻璃纤维原丝最大和最小悬垂度之差作为无捻粗纱悬垂性的量度,称之为悬垂度。计算公式如式(B.1):
h=h-h2
式中:
h—悬垂度,mm;
hs\-原丝的最小下垂度,单位为毫米(mm);h2——原丝的最大下垂度,单位为毫米(mm)。B.3设备
a)悬垂度测定装置,见图B.1。b)钢直尺,精度士1mm。
导纱装置
无挖粗纱筒
10000mm±10m
固定夹子
带重物的
可移动夹子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图B.1悬垂度测定装置
B.4操作
..(B.1)
把无抢粗纱筒放到左边机架附近,使无抢粗纱退绕。用胶带将无抢粗纱外端粘起来,并使无抢a)
粗纱通过导纱装置固定在右机架的夹头中。然后用胶带粘牢伸出导纱装置的一段粗纱并把它同纱简剪开,自由地悬挂在机架的小辊上,再用一个挂有重物的悬吊头加载。根据所计算的无抢粗纱公称线密度来确定重物质量,1g/tex。b)在无抢粗纱的试样的中部寻找最短的和最长的原丝。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定下垂度h和h2。精确至士1mm。
对每个试样都要作三次重复测定,以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说明按本标准附录进行试验;
试样的名称和代号;
悬垂度;
影响测定的必要说明;
试验者和试验日期。
GB/T18369-—20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369-2008
代替GB/T18369—200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lass fiberroving
2008-05-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
2008-11-01实施
本标准参考了BSEN14020《增强材料一玻璃纤维无抢粗纱规范》而修订。GB/T18369—2008
本标准代替GB/T18369—2001《玻璃纤维无抢粗纱》。与GB/T18369-—2001相比,本标准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对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细分,按应用性能分为织造、喷射、拉挤、模塑料、缠绕、短切等玻璃纤维无抢粗纱;
提高了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断裂强度指标值;-增加了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的应用性能的要求。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5)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玻璃纤维分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丹阳中亚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旭东、陈尚、王玉梅、李剑杰、刘芝秀、葛敦世、方允伟、陈伟。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8369—2001。
1范围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18369--2008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的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玻璃纤维原丝、单股或经合股而成的玻璃纤维无抢粗纱。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549钠钙硅铝硼玻璃化学分析方法GB/T4202玻璃纤维产品代号
GB/T7690.1--2001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线密度的测定(idtISO1889:1997)GB/T7690.3一2001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玻璃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idtISO3341:2000)
GB/T7690.4—2001
增强材料
(1987))
第4部分:硬挺度的测定(eqvISO3375:1975纱线试验方法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含水率的测定(idtISO3344:1997)GB/T9914.1—2001
GB/T9914.2—2001
ISO1887:1995)
GB/T14208—199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可燃物含量的测定(玻璃纤维)(eqv纺织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棒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测定(eqvISO3597:GB/T18374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
GB/T20310一2006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浸胶纱试样的制作和拉伸强度的测定ISO15039:2003玻璃纤维无抢粗纱一浸润剂溶解度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
GB/T1837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短切类粗纱rovingforchopped
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过短切的一类粗纱。例如,喷射用纱、模塑料用纱等。3.2
非短切类粗纱rovingforunchopped指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短切的一类粗纱。例如,缠绕用纱、拉挤用纱、织造用纱等。1
GB/T18369—2008
4分类和标记
4.1产品分类
按玻璃种类分为无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ECR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和中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按制造工艺分为直接无抢粗纱和合股无抢粗纱;按应用性能分为织造、喷射、拉挤、模塑料、缠绕、短切等。4.2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由产品名称、产品代号和本标准号三部分组成。产品名称应标明玻璃成分,即无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或ECR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或中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必要时应指明直接无抢粗纱或合股无抢粗纱;无抢粗纱的应用如用于织造、喷射、拉挤、模塑料、缠绕、短切等工艺。
产品代号按GB/T4202的规定,在补充要素中增加无抢粗纱的适用工艺。示例1;公称纤维直径为17μm,线密度为1150tex,采用T921浸润剂(制造商标记),适合缠绕工艺的无碱玻璃纤维直接无抢粗纱,其产品标记为:无碱玻璃纤维直接无抢粗纱EC17-1150(缠绕T921)GB/T18369一2008示例2:公称纤维直径为13μm,线密度为4800tex(原丝线密度为300tex,16股)的合股纱,采用SM433浸润剂,适合SMC工艺的中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其产品标记为:中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CC13-4800(SMCSM433,300X16)GB/T18369—20085要求
5.1外观
不应有影响使用的污溃、杂质、毛羽等缺陷;其颜色应均匀,纱筒应紧密、规则地卷绕成圆筒状,方便退绕。
5.2碱金属氧化物含量
—一无碱和ECR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应不大于0.8%;一中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应为11.6%~12.4%。5.3线密度
常用的线密度为150tex、300tex、600tex、900tex、1200tex、2400tex、3600tex、4800tex、9600tex。线密度平均值相对于公称值的允差为:——短切类粗纱为士8%,其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应不大于6%;——非短切类粗纱为士5%,其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应不大于5%。5.4含水率
含水率应不大于0.2%。
5.5浸润剂
除非另有商定,应使用塑料型(增强型或偶联型)浸润剂,制造商应标明主要适用树脂。可燃物含量应为标称值的士0.2或士20%,取范围较大者。5.6断裂强度
断裂强度应不小于0.30N/tex。
5.7硬挺度
短切类无抢粗纱应测定其硬挺度,硬挺度应为80mm~200mm,且测定值的极差应不大于30mm。5.8短切率、分散率
短切类无抢粗纱的短切率应不小于95%,分散率应不小于95%,单束线密度在15tex及以下的其分散率应不小于80%。
5.9悬垂度
非短切类合股无抢粗纱,应测定其悬垂度,悬垂度不大于50mm。5.10应用性能
应用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1应用性能
典型用途
喷射,模塑料
拉挤,缠绕
织造、拉挤,缠绕
丙酮溶解度/%
浸胶纱拉伸强度/MPa
棒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MPa
注:潮湿状态指100℃沸水煮2h。6试验方法
6.1外观
在正常(光)照度,距离0.5m,目测法逐个检验。6.2碱金属氧化物含量
按GB/T1549的规定。
6.3线密度
GB/T18369—2008
标称值的士20%
≥1600
标准状态
不饱和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800
≥650
潮湿状态
≥640
≥450
按GB/T7690.1一2001的规定,操作时应去除浸润剂,每个样本测定3次,以所有样本测定值的平均数和变异系数作为测定结果。6.4含水率
按GB/T9914.1一2001的规定,每个样本测定3次,以测定值的平均数作为测定结果。6.5可燃物含量
按GB/T9914.2-2001的规定,每个样本测定3次,以测定值的平均数作为测定结果。6.6断裂强度
按GB/T7690.3-—2001的规定。
硬挺度
按GB/T7690.4—2001的规定。
6.8短切率、分散率
按附录A的规定。
6.9悬垂度
按附录B的规定。
6.10丙酮溶解度
按ISO15039:2003的规定。
浸胶纱拉伸强度
按GB/T20310—2006的规定。
6.12棒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
按GB/T14208-1993的规定。
GB/T18369—2008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时,必须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线密度、含水率、可燃物含量、断裂强度、硬挺度。
7.1.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时;
材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的改变时;停产时间超过三个月,恢复生产时;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根据供需双方合同有要求时;
g)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应包括本标准要求中的全部项目。7.2抽样与判定
7.2.1以同一原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稳定连续生产的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为一个检查批。
7.2.2外观、断裂强度、含水率、可燃物含量、硬挺度、短切率、分散率、悬垂度按表2中第I栏的规定进行抽样与判定。
表2抽样与判定
批量范围
26~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样本大小
接收数 Ac
拒收数Re
7.2.3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丙酮溶解度、浸胶纱拉伸强度、棒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环形复合材料剪切强度按表2中第Ⅱ栏的规定进行抽样,以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修约值进行判定。7.2.4线密度按表2中第I栏所列样本数抽样,以批样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进行判定。7.2.5所有单项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1.1产品标志应包括:
-生产厂名称和厂址;
一产品标记;
生产日期或批号;
主要适用树脂;
可燃物含量的公称值;
指导使用的必要说明;
产品质量检验的合格证明;
包装贮运的图示标志。
标志应当在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用户提供有关资料。8.2包装
8.2.1每个纱筒需用柔软的材料包装。GB/T18369—2008
将包装好的纱筒装在清洁、于燥的包装箱内,保持纱简于燥,避免撞击碰伤,包装箱封箱或捆扎应牢固。其他包装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3包装箱外表面应标明:
一生产厂名称和厂址;
一产品名称和代号;
—净质量;
生产日期或批号;
按GB/T191规定标明“怕雨”、“禁止翻滚”和“堆码层数极限”三种图示。3运输
应采用干燥的遮篷运输工具运输,运输中应避免翻滚。4贮存
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室内贮存,堆码层数不得超过包装上标明的堆码层数极限。5
GB/T18369—2008
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短切率和分散率的测定本附录规定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短切率和分散率试验方法的原理、设备和试验程序。本附录适用于短切类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短切性能的测定。A.2原理
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经短切机短切成50mm长的原丝在切刀下方一定距离收集短切原丝并将其分类称重,用于测定玻璃纤维无抢粗纱的短切率和分散率。计算公式为:a)短切率按式(A.1)计算:
式中:
-试样短切率,%;
W---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W-A×100
A—未切断原丝质量,单位为克(g)。b)分散率按式(A.2)计算:
式中:
E——试样分散率,%;
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
W-B×100
B—一未分散原丝质量,单位为克(g)。A.3设备
短切机;
黑色检测板,300mm×500mm;
镊子;
天平,感量1mg,称量150g以上。A.4操作
环境要求:温度23℃土2℃,相对湿度50%士10%,调制时间至少4h。(A.1)
b)从被测纱团的外层把纱引出,穿人短切机中,短切成50mm的原丝段,离切刀约500mm的下方,用检查板接取需要的短切原丝,检查板在下边平移,以便能在短切原线下落的区域均匀接收样品5g以上。
将总质量为W的短切原丝用镊子加以分类,切割不断的原丝为A,成团或粘在一起不能分束c)
的分散不良的短切原丝为B,并分别称量。d)
每卷试样测定2次,以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说明按本附录进行试验;
。试样的名称和代号;
短切率和分散率;
非标准环境条件下应注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试验结果和试验日期。
GB/T18369—2008
GB/T18369—2008
B.1范围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悬垂度的测定本附录规定了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悬垂度试验方法的原理、设备和试验程序。本附录适用于非短切类合股玻璃纤维无抢粗纱悬垂性能的测定。B.2原理
把待测无抢粗纱水平悬挂在间距为10m的支架上,并在一端施加一定的张力(0.0098N/tex)。把玻璃纤维原丝最大和最小悬垂度之差作为无捻粗纱悬垂性的量度,称之为悬垂度。计算公式如式(B.1):
h=h-h2
式中:
h—悬垂度,mm;
hs\-原丝的最小下垂度,单位为毫米(mm);h2——原丝的最大下垂度,单位为毫米(mm)。B.3设备
a)悬垂度测定装置,见图B.1。b)钢直尺,精度士1mm。
导纱装置
无挖粗纱筒
10000mm±10m
固定夹子
带重物的
可移动夹子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图B.1悬垂度测定装置
B.4操作
..(B.1)
把无抢粗纱筒放到左边机架附近,使无抢粗纱退绕。用胶带将无抢粗纱外端粘起来,并使无抢a)
粗纱通过导纱装置固定在右机架的夹头中。然后用胶带粘牢伸出导纱装置的一段粗纱并把它同纱简剪开,自由地悬挂在机架的小辊上,再用一个挂有重物的悬吊头加载。根据所计算的无抢粗纱公称线密度来确定重物质量,1g/tex。b)在无抢粗纱的试样的中部寻找最短的和最长的原丝。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定下垂度h和h2。精确至士1mm。
对每个试样都要作三次重复测定,以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说明按本标准附录进行试验;
试样的名称和代号;
悬垂度;
影响测定的必要说明;
试验者和试验日期。
GB/T18369-—20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44059.1-2024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 第1部分: 压缩医用气体和真空用管道系统
- GB/T14039-2002 液压传动 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8477-2008 浙江中白猪
- GB/T26449-2010 辐射式水力旋流分级机组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4706.26-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离心式脱水机的特殊要求
- GB/T14625.5-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5部分:圆周长、圆周差的测量
- GB5413.1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游离生物素的测定
- GB/T43225-2023 空间物体登记要求
- GB15146.4-1994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含易裂变物质水溶液的钢质管道交接的核临界安全准则
- GB12115-1989 高频信号发生器测试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