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952.1-2008 电缆外护层 第1部分:总则

【国家标准(GB)】 电缆外护层 第1部分:总则
- GB/T2952.1-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2952.1-2008
标准名称:
电缆外护层 第1部分:总则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2-03-22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21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2952.1-1989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B/T 2952《电缆外护层》由三部分组成,本部分为GB/T 2952的第1部分。本部分代替GB/T 2952.1-1989《电缆外护层 第1部分:总则》。本部分与GB/T 2952.1-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取消了材料要求中的涂漆钢带、镀塑钢带要求;———取消了材料要求中的涂塑钢丝要求;———取消了工艺要求;———取消了内衬层性能要求;———取消了金属套电缆绕包型内衬层绝缘电阻系数试验;———取消了盐浴槽试验;———取消了检验规则;———取消了涂漆钢带;———取消了钢塑复合带的主要技术要求;———取消了铠装钢带用涂塑钢丝主要技术要求;———取消了以聚氯乙烯带材为主的内衬层的绝缘电阻温度系数;———增加了加强层“5 非金属纤维材料”;铠装层“7 非磁性金属丝、8 铜或铜合金丝编织、9 钢丝编织”;外护套“4 弹性体5 交联聚烯烃”;———铠装层“6 双铝带或铝合金带”改为“6 (双)非磁性金属带”;外护套“3 聚乙烯外套”改为“聚乙烯或聚烯烃”;———聚氯乙烯套材料应符合“GB 8815”要求改为符合“GB/T 2706.1中ST1、ST2”要求,聚乙烯套材料应符合“SG 243”要求改为符合“GB/T 2706.1中ST3、ST7”要求,并增加弹性体外护套材料应符合“GB/T 2706.1中SE1”要求;———主绝缘耐收标称雷电冲击电压峰值“380kV”改为“325kV”,冲击电压峰值“20.0kV”改为“30.0kV”。 GB/T 2952.1-2008 电缆外护层 第1部分:总则 GB/T2952.1-2008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52.1-2008
代替GB/T2952.1--1989
电缆外护层
第1部分:总则
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electric cables-Part1:General
2008-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种类和型号编制www.bzxz.net
结构要求
材料要求
性能要求·
8试验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皱纹电缆纸技术要求
电缆用无纺布主要技术要求
电缆用无纺麻布主要技术要求
GB/T2952.1—2008
GB/T2952《电缆外护层》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
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本部分为GB/T2952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2952.1一1989《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本部分与GB/T2952.1一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取消了材料要求中的涂漆钢带、镀塑钢带要求(1989版6.3.2和6.3.3);取消了材料要求中的涂塑钢丝要求(1989版6.4);取消了工艺要求(1989版第7章);取消了内衬层性能要求(1989版8.2);-取消了金属套电缆绕包型内衬层绝缘电阻系数试验(1989版9.4);取消了盐浴槽试验(1989版9.5)-取消了检验规则(1989版第10章);-取消了涂漆钢带(1989版附录A);取消了钢塑复合带的主要技术要求(1989版附录B);一取消了铠装钢带用涂塑钢丝主要技术要求(1989版附录C);GB/T2952.1-2008
取消了以聚氮乙烯带材为主的内衬层的绝缘电阻温度系数(1989版附录G);-增加了加强层“5非金属纤维材料”;铠装层“7非磁性金属丝、8铜或铜合金丝编织、9钢丝编织”;外护套“4弹性体5交联聚烯烃”(本版表1);一铠装层“6双铝带或铝合金带”改为“6(双)非磁性金属带”;外护套“3聚乙烯外套”改为“聚乙烯或聚烯烃”(1989版表1,本版表1);一聚氮乙烯套材料应符合“GB8815”要求改为符合GB/T12706.1中ST1、ST2”要求,聚乙烯套材料应符合“SG243”要求改为符合“GB/T12706.1中ST3、ST7”要求,并增加弹性体外护套材料应符合\GB/T12706.1中SE1\要求;(1989版6.5、6.6,本版6.6);—主绝缘耐收标称雷电冲击电压峰值“380kV”改为“325kV”,冲击电压峰值“20.0kV”改为“30.0kV\(1989版表3,本版表3)。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南大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华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湖南湘能金杯电缆有限公司、上海人民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智勇、杨志强、郝清芬、李芝兰、王高银、忻济民、张李晶。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2952-1982、GB/T2952.1—1989。Ⅲ
1范围
电缆外护层
第1部分:总则
GB/T2952.12008
GB/T2952的本部分规定了电缆外护层的种类、型号编制、结构、尺寸、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固定敷设的电力(包括充油电缆)、通信、信号、控制等电缆,也适用于光缆。对本部分规定以外的有其他特殊要求的电缆外护层,应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另作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95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GB/T2696一1987黄麻绞包麻线的技术条件和分等规定GB/T2900.10电工术语电缆(GB/T2900.10—2001,idtIEC60050(461):1984)GB/T2951.11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60811-1-1:2001,IDT)GB/T3048.10—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GB/T3082—1984铠装电缆用镀锌低碳钢丝GB/T12706.1—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IEC60502-1:2004,Power cables with extruded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s from 1 kV (Um=1.2kV)upto30kV(Um=36kV)Part1:Cablesforratedvoltageof1kV(Um=1.2kV)and3kV(Um=3.6kV),MOD)
JB/T10696.3—2007E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第3部分:弯曲试验JB/T10696.42007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外护层环烷酸铜含量试验JB/T10696.5一2007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腐蚀扩展试验JB/T10696.6-2007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第6部分:挤出外套刮磨试验SH/T0001—1990电缆沥青
YB/T024—2008铠装电缆用钢带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电缆外护层
层protectivecoverings
包覆在电缆的金属套、非金属套或组合套外面,保护电缆免受机械损伤和腐蚀或兼具其他特种作用的保护覆盖层。
GB/T 2952.1—2008
4种类和型号编制
4.1电缆外护层种类
电缆外护层分为下列种类:
a)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b)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组合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d)特种外护层。
4.2电缆外护层的型号编制
4.2.1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和组合套电缆通用外护层的型号,应按铠装层和外被层的结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一数字表示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在一般情况下,型号由两位数字组成。
4.2.2电缆特种外护层中充油电缆外护层的型号应按加强层、铠装层和外被层的结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一数字表示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在一般情况下,型号由三位数字组成。4.2.3当铠装层数增加或由不同材料联合组成时,表示电缆外护层型号的数字位数应相应增加。4.2.4表示加强层、铠装层和外被层所用主要材料的数字及其含义应符合表1规定。衰1加强层、铠装层和外被层所用主要材料的数字及其含义标记
5结构要求
加强层
径向钢带
径向不锈钢带
径、纵向钢带
径、纵向不锈钢带
非金纤维材料
各种电缆外护层的结构,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6材料要求
铠装层
联锁钢带
双钢带
细圆钢丝
粗圆钢丝
皱纹钢带
(双)非磁性金屑带
非磁性金局丝
铜(或铜合金)丝编织
钢丝编织
外被层或外护套
纤维外被
聚氮乙烯
聚乙烯或聚烯烃
弹性体
交联聚烯烃
6.1除非相应标准另有规定,各种电缆外护层所用材料应符合6.2~6.10的相应规定。6.2电缆沥青应符合SH/T0001一1990的规定,也可采用其他同等效能的防腐涂料代替。皱纹钢带铠装用的防腐混合物由有关产品标准另作规定。6.3塑料带一般应采用聚氯乙烯带,也可采用其他同等效能的带材代替。带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0.2mm和不大于0.4mm。塑料带应与电缆的工作温度相适应。6.4铠装钢带采用镀锌钢带,应符合YB/T0242008的规定。一般用锌层质量(重量)不应低于80g/m2,联锁铠装用锌层质量(重量)应不低于275g/m2。2
GB/T2952.1—2008
6.5铠装钢丝应符合GB/T3082一1984的规定,一般采用I组镀层。当用户要求时,也可采用Ⅱ组镀层。
6.6聚氟乙烯外护套、聚乙烯外护套、弹性体外护套用材料应符合GB/T12706.1一2008中ST,、ST2、STs、ST,、SE,的要求,且应与电缆的工作环境和电缆的工作温度相适应。6.7纸应采用电缆纸。皱纹电缆纸应参考附录A的规定。6.8无纺布和无纺麻布参考附录B和附录C的规定6.9麻应符合GB/T2696一1987的规定。一般电缆可用麻纱,但海底电缆的外被层应用麻线。6.10充油电缆用加强带应符合GB/T2059一2000黄铜带的规定。也可采用性能不低于该标准规定的其他非磁性金属带。
性能要求
7.1涂层
7.1.1纤维外被层的电缆沥青或其他类似涂料,在温度(70士2)℃时应不自然滴落。7.1.2纤维外被层的电缆沥青或其他类似涂料,在温度(0士2)℃时弯曲应不碎落。7.2外护套
7.2.1在金属套上的非绝缘型塑料套或铠装上的非绝缘型塑料套,应经受如表2规定的直流或工频火花试验而不击穿。电缆通过电极的时间应足以检出缺陷。表2金属套或铠装上的非绝缘型塑料套直流或工频火花试验电压火花试验类型
t为防蚀护套的标称厚度,mm
试验电压/
最高试验电压/
7.2.2绝缘型塑料外套如充油电缆塑料外套,应按塑料外套标称厚度每毫米施加直流电压8kV,历时1min而不击穿,最高试验电压为25kV。7.2.3铝套上的塑料外套,应经受局部破坏腐蚀扩展试验。试验后铝套上从局部破坏的塑料套边缘向外腐蚀扩展的范围应不超过10mm。7.2.4直径在30mm及以上的塑料外套应进行刮磨试验,试验后的内、外表面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或开裂。绝缘型塑料外套,如充油电缆塑料外套在刮磨试验后应按如下依次进行耐电压试验而不击穿:试验在室温下浸入0.5%氯化钠和大约0.1%重量的适当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a)
24h后,在塑料外套之间,以内部金属层为负极,在金属层与盐溶液间施加直流电压20kV、历时1min。
在塑料外套之间,即在金属层与盐溶液间施加符合表3规定的冲击试验电压正、负极性各b)
10次。
主绝缘耐受标称雷电冲击电压峰值/kv
≤325
325750表3绝缘塑料外套冲击试验电压
冲击电压峰值/
」冲击电压峰值/
主绝缘耐受标称雷电冲击电压峰值/kv
1175U≥1550
塑料套的非电气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2706.1—2008中表16、表17、表18、表20要求。7.2.6非金属防蚀层的粗钢丝接头应有有效的防蚀保护,其浸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7.2.7电缆外护层用麻、纸和含有天然纤维材料的各种带材,必须用环烷酸铜作防腐处理。在麻、纸或天然纤维中的环烷酸铜的含量应不低于3.8%,允许用其他同等效能的方法进行防腐处理。3
GB/T2952.1—2008
8试验方法
8.1结构、尺寸、材料:应在距电缆外护层两端不少于300mm处进行。除有尺寸可供检查者外,其他规定均用目力观测。
8.1.1挤出型内衬和挤出型外套的厚度按GB/T2951.11一2008规定的方法测量。8.1.2绕包型内衬层和纤维外被层的厚度测量:用纸带和最小刻度值为0.5mm的直尺量出圆周长度,再换算为直径,并按护层内外直径之差的二分之一计算确定。8.1.3金属带铠装层质量的检查:剥除铠装层上的外被层后,在自端部距离不小于1m处,把电缆绕在直径约为电缆铠装层外径15倍的圆柱体上不少于一圈,用目力进行检查,应符合下述规定:a)用一层金属带进行联锁铠装时,锁边不发生张开或脱离;b)用双层金属带进行绕包铠装时,看不到下层金属带的绕包间隙。铠装钢丝总间隙检查:实测铠装钢丝及铠装层外径后,按下式计算铠装钢丝总间隙相当于钢丝8.1.44
的根数:
N = (D-d)sina - N。
式中:
N-—铠装钢丝总间隙相当于钢丝的根数;D——钢丝铠装层的实测外径,mm;d——铠装钢丝(包括防蚀层)的实测外径,mm;α——钢丝绕包角,();
L—实测钢丝绕包节距,mm。
8.1.5塑料套的紧密包覆程度检查:取不少于200mm长度的电缆试样,把塑料套剖开,用目力观察护套的内表面,应有包带或铠装等留下的印痕。8.2涂料热滴流试验:从成品电缆上截取长300mm的试样3根(对于油纸绝缘电缆,试样两端应妥善密封),使其呈水平状态悬挂在烘箱中,烘箱底部铺上白纸,在规定温度下持续4h后,观察涂料滴流情况,烘箱底部的白纸上应无肉眼可见之涂料滴落痕迹8.3涂料耐寒试验:从成品电缆上取适当长度的试样放在规定温度的冷冻槽或冷冻室内2h,然后按JB/T10696.3一2007规定的方法弯曲3次。外被层涂料应无肉眼可见的碎落物。允许将试样从冷冻槽或冷冻室内取出进行弯曲试验,但在试样取出后至弯曲试验开始前的时间不得超过60s。8.4火花试验按GB/T3048.10—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8.5充油电缆塑料外套的耐直流电压试验:试验应在一个制造长度或交货长度的整盘电缆上进行。以塑料套下的金属层(如加强层或铠装层)为负极,外电极接地。外电极可以是半导电石墨涂层,也可以是水,即把整盘电缆浸人水中。
8.6腐蚀扩展试验按JB/T10696.5-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8.7刮磨试验按JB/T10696.6—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8.8防蚀粗钢丝接头浸水试验:取适当长度中间带接头的试样不少于3根。把试样接头部分浸入深度不小于100mm的0.5%氯化钠溶液中,试样端部露出液面,在(20士5)℃下经24h后用1000V兆欧表或其他同等性能的绝缘测试仪表测试钢丝与盐溶液间的绝缘电阻。8.9环烷酸铜含量或防腐处理效果测定:按JB/T10696.4一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皱纹电缆纸技术要求
A.1皱纹电缆纸技术要求应符合表A.1的规定。表A.1
皱纹电缆纸技术要求
纤维配比(%),硫酸盐本色浆
定量/(g/m2)
抗张力/N,不小于
伸长率/%,不小于
水分/%
纤维组织和皱纹分布均匀,纸面不应有裂口、孔眼、砂粒及矿物杂质等120±5
GB/T2952.1—2008
试验方法
GB/T4688—2002
目力观测
GB/T451.2—2002
GB/T453—2002
GB453——2002
GB462—200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379-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基于XML的遥测遥控信息交换规范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