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机械行业标准(JB)】 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30 11:15:47
  • JB/T7688.1-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B/T 7688.1-2008

  • 标准名称:

    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6-04
  • 实施日期:

    2008-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012.37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材料储运设备>>起重设备>>53.020.20起重机
  • 中标分类号:

    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80起重机械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页数:

    21
  • 标准价格:

    17.0 元
  • 出版日期:

    2008-11-01

其他信息

  • 起草单位: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相关标签:

    冶金 起重机 技术 通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JB/T 7688.1-2008 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 第1部分:通用要求 JB/T7688.1-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53.020.20
备案号:24654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688.1—2008
代替JB/T7688.1-1995
治金起重机技术条件
第1部分:通用要求
Specifications for metallurgy cranes - Part l: General requirements2008-06-04发布
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3.1环境条件,
使用性能.
重要金属结构件材料
高强度螺栓连接
主要零部件
装配、
电气设备
安全、卫生
润滑、
试验方法
目测检查
静载试验,
静态刚性试验
额定载荷试验
动载试验
起升机构电气制动降速试验
噪声测试
起重机大小车轮垂直和水平偏斜检测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
5.3型式试验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www.bzxz.net
6.1标志.
6.2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起升机构制动距离的检测方法,次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小车车轮轴线水平、垂直偏斜的检测方法B.1大、小车左(右)端车轮轴线水平偏斜.B.2大、小车左(右)端车轮轴线垂直偏斜JB/T7688.1—2008
JB/T7688.1—2008
JB/T7688《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料箱起重机;
第3部分:锻造起重机:
一第4部分:板坏搬运起重机:
第5部分:铸造起重机
第6部分:火起重机;
第7部分:料粑起重机。
本部分为JB/T7688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JB/T7688.1-1995《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通用要求》。本部分与JB/T7688.1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一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删除了随炼钢、轧钢工艺变化面淘汰的机种。如:平炉加料桥式起重机、地面加料起重机、脱锭起重机、夹钳起重机、整模起重机、揭盖起重机等。补充增加了起重机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调整了起重机静态刚性指标。
调整了起重机静载和动载试验载荷值。增加了变频调速系统和定子调压调速系统的要求。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叶佩馨、刘大准、顾翠云、张燕平、申昌宏。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7688.1--1995。
1范围
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
第1部分:通用要求
JB/T7688.1—2008
JB/T7688的本部分规定了冶金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部分主要适用于金属冶炼、轧制和热加工等企业专用起重机,其中包括铸造起重机、料箱起重机、板坏搬运起重机、料粑起重机、锻造起重机和率火起重机。其他类似的冶金起重机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768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碳结构钢(GB/T700-2006,ISO630:1995,NEQ)GB/T700
旋转电动机定额和性能(GB755—2000,idtIEC60034-1:1996)GB755
GB/T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6
GB/T1228
GB/T1229
GB/T1230
GB/T1231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2006,ISO7412:1984,NEQ)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2006,ISO4775:1984,NEQ)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2006,ISO7416:1984,NEQ)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9.2冷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GB/T1239.2—1989,neqJISB2707:1987)热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GB/T1239.4-1989,negJISB2702:1987)GB/T1239.4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EN1435:1997,MOD)GB/T3323全
GB/T3632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2008,IEC60529:2001,IDT)GB/T5905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T5905-1986,idtISO4310:1981)GB/T5972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T5972-2006,ISO4309:1999,IDT)GB/T5973
钢丝绳用楔形接头
钢丝绳用普通套环
GB/T5974.1
GB/TS974.2
钢丝绳用重型套环
GB/T5975钢丝绳用压板
GB/T5976钢丝绳夹
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ISO3154:1988,MOD)GB8918
GB/T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1988,eqvISO8501:1988)1
JB/T7688.1-200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1998,eqvISO24091992)GB/T9286
GB/T10051(所有部分)起重吊钩GB/T10183—2005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ISO8306:1985,MOD)GB/T11352—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1989,negISO3755:1975)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4405—1993通用桥式起重机GB15052—1994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T19418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GB/T194182003,ISO5817:1992,IDT)GB/T20303.5起重机司机室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GB/T20303.5—2006,ISO8566-5:1992,IDT)
JB/T3241
JB/T4315
JB/T5513
JB/T6392
JB/T6406
JB/T7009
JB/T7017
JB/T7019
JB/T7020
SWP型分轴承座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起重机电控设备
SWC型整体叉头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起重机车轮
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
卷简用球面滚子联轴器
起重机用液压缓冲器
盘式制动器制动盘
电力液压盘式制动器
JB/T7687.1~JB/T7687.4起重吊钩附件圆柱螺旋弹簧抽样检查
JB/T7944
JB/T8110.1
JB/T8854.1
起重机弹簧缓冲器
GCLD型鼓形齿式联轴器
JB/T8854.2GIICL、GIICLZ型鼓型齿式联轴器GICLZ、GICL、GICLZ型鼓型齿式联轴器JB/T8854.3
起重机用三支点减速器
JB/T8905.1
起重机用底座式减速器
JB/T8905.2
JB/T9005起重机用铸造滑轮
JB/T9006
起重机用铸造卷筒
: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10104
JB/T10105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兰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9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
起重机用聚氨酯缓冲器
JB/T10833
3技术要求
3.1环境条件
3.1.1起重机的电源一般为三相交流,频率为50Hz(60Hz),电压为380V。对于大型冶金起重机,单机构拖动电动机容量超过400kW,或者使用时电动机总容量超过500kW时,推荐采用三相交流,50Hz,3000V电源。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供电系统在起重机馈电线接人处的电压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如电源有特殊要求时,可按用户需要,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2
JB/T7688.1—2008
3.1.2起重机安装使用地点的海拔超过1000m时应按GB755的规定对电动机容量进行校核。3.1.3起重机的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a)起重机的工作环境温度一般为-10℃~+50℃;b)在+40℃的温度下相对湿度不超过50%。注:如超过上述要求,按用户需要,供需双方协商解决。3.1.4使用起重机的场地不得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气体。3.1.5起重机运行轨道的安装应符合GB/T10183的要求。3.2使用性能
3.2.1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应达到额定工作载荷(额定起重量)。对具有可拆卸的料箱、专用取物装置等起重机,其额定工作载荷为取物装置和被起升物品质量的总和。3.2.2与起重机使用有关的参数应符合有关标准和产品图样及用户在订货合同中提出的要求。3.2.3对取物装置为吊钩的起重机(或起升机构),起吊物品在下降制动时的制动距离(控制器在下降速度最低档稳定运行,拉回零位后,从制动器断电至物品停止时的下滑距离)不应大于额定起升速度值的1/65。载荷下降制动距离的测试方法见附录A。3.2.4对取物装置为吊钩的起升机构,且额定速度在5m/min以上时,应采用电气制动方法,以保证在额定载荷下降时,制动前的电动机转速降到同步转速的1/3以下,制动器在该速度下抱闸。其他取物装置的起重机,按用户需要,供需双方协商确定。3.2.5起重机的静态刚性
由额定起升载荷和小车自重载荷在主梁或副梁跨中引起的垂直静挠度与起重机跨度S的关系,推荐为:
一对低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机,或采用无级调速控制系统的起重机;或采用低起升速度和低加速度达到可接受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机:≤:500
对采用简单控制系统达到中等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机:了≤元s:—对高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机:≤s。1000
注:定位精度要求的实现取决于不同调速控制系统档次和不同静态刚性指标的互补性匹配,而可接受定位精度是指低与中等之间的定位精度。
3.2.6起重机在做静载试验时,应能承受1.25倍额定工作载荷的试验载荷,试验后进行目测检查,各主要受力构件无裂纹和永久变形,无油漆剥落,各连接处无松动现象。3.2.7起重机在做动载试验时,应能承受1.1倍额定工作载荷的试验载荷,试验过程中应工作正常,制动器等安全装置动作灵敏可靠,试验后进行目测检查,各主要受力构件无裂纹和永久变形,无油漆剥落,连接处也无松动或损坏。
3.2.8将小车开至跨端,检查主梁实有上拱度,不应小于0.7S/1000。3.3熏要金属结构件材料
3.3.1起重机重要金属结构件的材料应遵循GB/T3811中“结构构件钢材”的规定。注:重要金属结构件指:主梁、副梁、小车架、起重横梁、吊钩侧板、片式吊钧、吊叉、平衡杠杆、车轮台车架等。3.3.2焊接构件用焊条、焊丝、焊剂应与被焊接件的材料相适应。3.3.3:重要金属结构件的材料在焊接前应进行表面喷(抛)丸的除锈处理,且应达到GB/T8923中规定的Sa2级,其他构件应达到Sa2级或St2级。3.4焊接
3.4.1焊接坡口的形式和尺寸应符合GB/T985和GB/T986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应在图样上注明。3
JB/T7688.1-—2008
3.4.2主要结构件的焊缝,其缺陷质量应符合GB/T19418缺陷质量中的中等(C)级要求。3.4.3主梁、副梁等重要结构件的下翼缘板及腹板的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用射线检测时不应低于GB/T3323缺陷分级中的II级,超声波检测时不应低于JB/T10559缺陷分级中的1级。3.4.4对偏轨箱形梁其安装轨道的上翼缘部分应优先采用T形钢。否则,主腹板与受压翼缘板的连接应采用双面连续K形焊缝,且要求焊透3.4.5焊接卷简体的环向对接焊缝和纵向对接焊缝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做无损检测。对环形对接焊缝进行100%检验,用射线检测时不应低于GB/T3323缺陷分级中的ⅡI级,用超声波检测时不应低于JB/T10559缺陷分级中的1级。纵向对接焊缝进行20%检验,但至少要保证卷简两端各160mm范围内作检验,用射线检测时不应低于GBT3323中的Ⅱ级,用超声波检测时不应低于JB/T10559中的3级。3.5高强度螺栓连接
3.5.1构件拼接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时,应使用力矩扳手紧,拧紧后应达到所要求的拧紧力矩被连接件的接触面应紧密贴合,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不得重复使用。3.5.2非扭剪型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螺母、垫圈的尺寸应分别符合GB/T1228、GB/T1229、GB/T1230的规定,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231的规定。如采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时应符合GB/T3632的规定。
3.6主要零部件
3.6.1钢丝绳及其紧固件
3.6.1.1推荐选用性能不低于GB8918规定的钢丝绳,优先采用线接触型钢丝绳。3.6.1.2钢丝绳的套环、压板、接头和绳夹应分别符合GB/T5974.1、GB/T5974.2、GB/T5975、GB/T5973和GB/T5976的规定。
3.6.2滑轮
推荐采用轧制滑轮。采用铸造滑轮时应符合JB/T9005的规定。3.6.3卷筒
3.6.3.1采用铸造卷筒时其性能不低于JB/T9006的规定。3.6.3.2采用焊接卷简时,根据不同环境温度应选择冲击韧性与之相适应的钢材牌号,其材料性能不应低于GB/T700中的Q235-B钢。
卷筒应在焊接完成后整体退火处理。推荐采用钢管或由钢板卷制的焊接卷筒。3.6.3.3卷筒直径的偏差不应大于h11。3.6.3.4采用双吊点、双卷简时,卷筒直径公差不得大于h9。3.6.3.5推荐采用JB/T7009中的卷筒专用联轴器。3.6.4联轴器
3.6.4.1推荐采用JB/T8854.1~JB/T8854.3中规定的鼓形齿式联轴器3.6.4.2万向联轴器应符合或性能不低于JB/T3241和JB/T5513的规定。3.6.4.3摩擦极限力矩联轴器中的摩擦片应均勾接触,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5%。各摩擦面应有良好的润滑。极限力矩的调整弹簧应便于安装和调整。3.6.4.4采用柱销极限力矩联轴器时,安全剪力销的直径按极限剪断力矩确定。安全剪力销的安装和更换应简便。
3.6.5制动器
3.6.5.1采用JB/T6406的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或JB/T7020的电力液压盘式制动器,对起升机构推荐优先采用盘式制动器。
3.6.5.2钢质制动轮的材料性能不应低于GB/T699中规定的45钢或GB11352中的ZG310-570钢,表4
面热处理硬度为45HRC~55HRC,深2mm处的硬度不低于表面硬度的80%。3.6.5.3盘式制动器用的制动盘应符合JB/T7019的规定。3.6.6减速器
应选用性能不低于JB/T8905.1或JB/T8905.2的减速器。3.6.7车轮
JB/T7688.1-—2008
3.6.7.1起重机推荐采用锻造车轮或轧制车轮。也可采用性能不低于JB/T6392规定的车轮。3.6.7.2车轮安装后,其基准端面(在装配后的车轮外侧加工出深约1.5mm沟槽作标记)上的圆跳动不超过表1的规定。
车轮直径
端面圆跳动Jμm
250~500
3.6.7.3车轮安装后应能灵活转动。3.6.8吊钩装遣
采用锻造吊钩时应符合下述要求:>500~800
a)应采用性能不低于GB/T10051规定的吊钩:>800~900
b)应采用性能不低于JB/T7687.1~7687.4规定的起重吊钩附件。3.6.9缓冲装置
3.6.9.1起重机大、小车运行机构采用弹簧缓冲器时按JB/T8110.1的规定,采用液压缓冲器时应符合JB/T7017规定的缓冲器,采用聚氨酯缓冲器时按JB/T10833的规定。3.6.9.2非标准型的弹赞缓冲装置中,选用的圆柱螺旋弹贫应符合GB/T1239.2、GBT1239.4的要求,抽样检查按JB/T7944规定
3.6.10桥架
3.6.10.1主梁、副梁应有上拱,跨中上拱度一般应为(0.9/1000~1.4/1000)S,对具有导架结构和锻造用起重机应为(1.1/10001.5/1000)S。且最大上拱应控制在跨中S/10的范围内。桥架检测条件按GB/T14405—1993中附录A的规定。3.6.10.2小车轨道宜采用接头焊为一体的整根轨道,焊后接头处的高低差和侧向错位均不得大于1mm,焊缝应磨平,且不得有裂纹。对未焊为一体的轨道推荐轨道接头处采用45°斜接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接头处的头部间隙g≤2mm,见图la));b)接头处的侧向错位f≤1mm,见图1b);c)接头处的高低差e≤1mm,见图1a);d)正轨箱形梁和半偏轨箱形梁,轨道接头应位于筋板上,误差不大于15mm。b)
3.6.11司机室和电气室
3.6.11.1司机室一般应符合GB/T20303.5的要求。3.6.11.2在炼钢、连铸等有热源的车间里工作的电气室底面及两侧面宜采取隔热措施进行隔热,室内应有冷风机,室温一般不超过35℃。走道地板上应铺设不导电的橡胶板,3.7装配
3.7.1一般要求
JB/T7688.1--2008
3.7.1.1机构传动链中,各部件的底座或垫板找正调整时允许加调整垫板,但不得多于两层。3.7.1.2制动轮安装后,其径向圆跳动应符合表2的规定。用手转动制动轮,使最后-根传动轴无卡阻等异常现象。
制动轮直径
径向圆跳动um
圆锥轴伸
圆柱轴伸
≤250
3.7.1.3制动盘安装后,两侧端面圆跳动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制动盘直径
端面圆跳动μm
≤250
3.7.1.4各结构的关节铰点宜设置润滑点。3.7.2影响起重机运行性能的公差>250~500
>250~500
>500~800
起重机跨度的极限偏差按GB/T14405—1993中4.7.3的规定。3.7.2.1
由小车车轮量出的轨距极限偏差不应超过土3mm。>500~800
>800~1250
在车轮架空时测量大、小车车轮在垂直面(车轮轴线与水平线方向)上的偏斜应符合如下规a)孔直接装车轮组时,轴线偏斜角α(见图2)应符合:0≤tanα≤0.0025;b)角型轴承箱时:用测量车轮端面控制垂直倾斜,测量值α不应大于u400,且车轮端面的上边应偏向外侧(F
一测量长度,图2)。
3.7.2.4空载大、小车左、右端车轮轴线的水平偏斜Φ(见图3)应符合如下规定:a)镗孔直接装车轮组,用四个车轮时,tangp≤0.0006,多于四个车轮(带平衡台车)时,tang≤0.0009;
运行方向
和车轮中点连线和平行的线
JB/T7688.1—2008
b)角型轴承箱时:按测量车轮端面控制水平倾斜,测值4p=pi-p2l,四个车轮时不应大于11000,但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车轮方向应相反;多于四个车轮(带平衡台车)时,台车下两个车轮不应大于V1000,但同一轨道上所有车轮均不得大于/800,且可不控制车轮偏斜方向。3.7.2.5同一小车架端梁下,车轮在运行方向的同位差按GB/T14405一1993中4.7.7的规定。3.7.2.6起重机车轮支承点高度差按GB/T14405—1993中4.7.10的规定。3.7.2.7小车轨道顶部的局部平面度Ah(见图4)按GB/T10183—2005中4.6的规定。图4
3.7.2.8空载小车架的扭曲变形Ah(见图4)应符合GB/T10183—2005中4.7的规定。3.7.2.9与小车运行方向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小车轨道之间的高低差Ah(见图5)应符合GB/T10183—2005中4.5的规定。
3.8电气设备
3.8.1电气设备的选用原则
3.8.1.1配备的电气设备应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能承受各种过载和频繁的起、制动工作。且应维修简便。
3.8.1.2一般应采用交流传动和交流控制系统,使用频繁或者起升机构额定速度5m/min以上、运行机构额定速度30m/min以上推荐采用变频调速系统或定子调压调速系统。3.8.1.3选用电气设备及电线电缆时,其工作环境温度应根据不同安装位置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必要时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8.1.4宜采用标准的起重电气控制设备。如特殊需要,也可由制造厂自行设计,但应符合GB/T3811和JB/T4315的规定。
3.8.1.5除辅助机构外,应采用符合JB/T10104和JB/T10105中规定的起重及冶金用电动机,必要时也可采用符合起重机要求的其他类型电动机,环境温度超过40℃的场合,应选用H级绝缘的电动机或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
3.8.1.6操纵设备一般采用联动控制台或直立控制器,必要时也可采用按钮控制或无线遥控3.8.1.7采用高压电动机和电控设备时,供需双方协商特殊订货。3.8.2馈电装置
小车馈电装置应采用电缆导电,有特殊要求时,允许采用铜线、型钢或其他新型馈电装置。3.8.2.1
3.8.2.2大车馈电装置一般采用型钢作滑线,也可采用电缆、铜线或其他新型馈电装置。3.8.2.3小车采用电缆导电时,应满足以下要求:JB/T7688.1—2008
a)在桥架和小车架的适当部位设置固定的接线盒(箱);b)另设牵引绳,保证在小车运动过程中电缆不受力;c)电缆截面面积在2.5mm及以下时可选用多芯电缆,4mm2及以上的可选用三芯或四芯电缆,其中16mm2及以上的圆电缆宜选用单芯电缆;d)应采用软电缆,在环境温度高于40℃的车间,般应采用耐高温的电缆。3.8.2.4采用型钢作滑线,集电器的结构在下列情况下保证正常工作的条件为:起重机小车水平振幅在土20mm范围内和大车水平振幅在土30mm范围内:起重机小车垂直振幅在土15mm范围内和大车垂直振幅在土20mm范围内。
3.8.3电气设备的安装
3.8.3.1电气设备应安装牢固,在主机工作过程中,不应发生相对于主机的水平移动和垂直跳动。垂直安装的控制屏、柜,其垂直度不大于12%。安装部件最高振动条件为5Hz~13Hz,位移为1.5mm;当达到13Hz150Hz时,振动加速度不超过10m/s2。3.8.3.2安装在电气室内的电气设备,其防护等级可为IP00,但应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护栏杆、防护网等。
3.8.3.3四箱及四箱以下的电阻器可以直接叠装。超过四箱时在保证散热及温升稳定的情况下可增加叠装箱数,但应考虑加固措施并要求各箱之间的间距不小于80mm。间距过小时应降低容量使用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3.8.3.4电阻器安装好后应有足够的通风散热措施。3.8.3.5安装在起重机各部位的电气设备,应能方便、安全地维修。走台上和电气室内的电气设备前面,应留有500mm以上的通道;电气设备后面需要维修或接线的,一般应留有不小于400mm的通道。3.8.3.6室内使用的起重机,安装在桥架上的电气设备应无裸露的带电部分,最低防护等级不低于GB/T4208中的IP10。电气设备如安装在室外无遮蔽防护的场所时,其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3。3.8.3.7起重机上大、小车馈电装置的裸露带电部分与金属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30mm,起重机运行时可能产生相对动时,其间距应大于最大晃动量加30mm。3.8.3.8在热辐射强烈的地方:对电气设备应采取防护措施。3.8.3.9在多粉尘环境使用的起重机,控制屏应集中放在隔热防尘的电气室内。3.8.4导线及其敷设
3.8.4.1起重机应采用铜芯、多股、有护套的绝缘导线。3.8.4.2起重机上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1.5mm2的多股单芯导线或1mm2的多股多芯导线。对电子装置、油压伺服机构、传感元件等联接线的截面按需要确定。3.8.4.3起重机上的电线应敷设于线槽或金属管中,在线槽或金属管不便敷设或有相对移动的场合,可穿金属软管数设。电缆允许直接敷设,但在有机械损伤、高温辐射、化学腐蚀、油污浸蚀的地方应有防护措施。
3.8.4.4不同机构、不同电压种类和电压等级的电线,穿管时应尽量分开。照明线宜单独数设。3.8.4.5交流载流25A以上的单芯导线(或)电缆不允许单独穿金属管。3.8.4.6固定敷设的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倍电缆外径。移动电缆敷设应符合GB/T3811中的规定。
3.8.4.7室外使用的起重机、司机室、电气室和电气设备的进出线孔、线槽和线管的进出线口均应采取防雨措施。线槽内不应积水。3.8:4.8传送低电压、低功率的电缆,不得与动力电缆或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使用同一根多芯电缆,必要时应采用屏蔽电缆。
3.8.4.9导线穿过钢管或金属孔洞处,应有保护措施,以防止导线磨损,3.8.4.10导线的两端应采用冷压铜端头,导线与端头的联接应采用专用的冷压钳将其压紧。8
3.8.4.11导线的两端应有与电路图或接线图一致的永久性识别标记。JB/T7688.1—2008
3.8.4.12所有导线均不允许有中间接头。照明线允许在设备附近用过渡端子联接。3.8.4.13线槽内、司机室地板下等导线成堆的地方,应将导线整理成束,并标上与接线图一致的线束号。
3.8.5照明及其他
3.8.5.1司机室和电气室均应有合适的照明,还应有补充作业面照明用的桥架下照明。桥架下照明应考虑三个方向的防震措施。桥架下照明灯具的安装应能方便地检修和更换灯泡。3.8.5.2固定式照明的电压不宜超过220V,不应用金属结构做照明线路的回路。可携式照明用的电压不应超过36V。交流供电时,应使用隔离变压器。起重机上至少应具有两个供插接可携式照明用的插座。3.8.5.3照明、讯号应设专用电路,电源应从主断路器(或主刀开关)进线端分接。当主断路器(或刀开关)断开时,照明、讯号电路不应断电。照明、讯号电路及其各分支电路均应设置短路保护。3.8.5.4起重机上所有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金属线管、安全照明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端等均需可靠接地。
3.8.5.5一般情况下,起重机车轮与轨道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联接,大车轨道的接地由用户负责。用户要求提高接地可靠性,或环境条件特别恶劣的场合,应增加接地滑线(或接地线芯),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提高接地可靠性。
3.8.5.6单个电气设备接地支线,按引至该设备的相线载流量来选择,但不得小于以下规定:a)绝缘铜线——2.5mm2(照明装置为1.5mm2);b)裸铜线———4mm:
c)扁钢48mm2(厚度不小于4mm)。3.9安全、卫生
3.9.1起重机采用的工作支持制动器应是常闭式的。其制动安全系数不应小于GB/T3811中的规定。制动器应灵敏可靠。
运行机构需要准确停位,如有紧急停车等特殊要求时,宜采用人力操纵的常开式制动器。3.9.2应按GB6067的规定设置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3.9.3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应装设起升高度限位器,当取物装置上升到设计图样规定的极限位置时,应能自动切断电动机电源。在有特殊需要情况下,可装设第二级的起升高度限位器,或采取其它措施来防止冲顶越程事故发生。
当有下限位置要求时还应设下降限位器,除能自动切断电动机电源外,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圈数在不计固定钢丝绳圈数的情况下,还应至少保留两圈。3.9.4起重机应装设运行限位装置、清轨板、缓冲器,小车轨道端部还应装设止挡装置,挡头应焊接牢固。
3.9.5当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机在同一轨道上运行时,要配备防碰撞装置。3.9.6起重机司机室的安全和卫生要求按GBT20303.5中的规定。3.9.7起重机取物装置与司机室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4m3.9.8起重机直接受高温辐射的部分应设隔热板或隔热围墙。3.9.9起重机外露的,且可能造成伤害的旋转零部件(如开式齿轮、传动轴及联轴器等)均应设安全防护罩。
3.9.10起重机应设置通往各传动系统、电气设备和检修用平台。对通道及平台的高度、宽度及承受载荷的要求见GB/3811中“通道和平台”的规定。不同层次高度的维修,调试等经过的通道间应设安全可靠、通行方便的斜梯(布置无困难时)或直梯、梯瞪。起重机上所设置栏杆按照GB/T3811中“栏杆”的规定。3.9.11起升机构钢丝绳缠绕系统的末端固定段应布置在便于安装与维修之处(应尽可能在小车架台面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