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30 12:28:45
  • GB21905-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21905-2008

  • 标准名称: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6-25
  • 实施日期:

    2008-08-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09.25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页数:

    13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8-01
  • 计划单号:

    20080095-Q-467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8-05-22
  • 起草单位: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归口单位:

    环境保护部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部
  • 相关标签:

    提取 制药 工业 水污染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提取类制药(不含中药)企业或生产设施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本标准适用于现在提取类制药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对提取类制药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污染物排放管理。与提取类制药生产企业生产药物结构相似的兽药生产企业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也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不经过化学修饰或人工合成提取的生化药物、以动植物提取为主的天然药物和海洋生物提取药物生产企业。本标准不适用于用化学合成、半合成等方法制得的生化基本物质的衍生物或类似物、菌体及其提取物、动物器官或组织及小动物制剂类药物的生产企业。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 GB 21905-2008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5-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0.06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1905-2008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ischargestandard ofwaterpollutantsforpharmaceutical industryExtraction products category(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08-06-25发布
2008-08-01实施
國护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5污染物监测要求
6实施与监督.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制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提取类制药工业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技术的特点,规定了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适用于提取类制药生产企业水污染的防治和管理。为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提取类制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提取类制药工业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提取类制药工业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不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相关规定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年4月29日批准。本标准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适用范围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本标准规定了提取类制药(不含中药)工业企业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提取类制药工业企业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以及提取类制药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与提取类制药生产企业生产药物结构相似的兽药生产企业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也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不经过化学修饰或人工合成提取的生化药物、以动植物提取为主的天然药物和海洋生物提取药物生产企业。本标准不适用于用化学合成、半合成等方法制得的生化基本物质的衍生物或类似物、菌体及其提取物、动物器官或组织及小动物制剂类药物的生产企业。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水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的提取类制药工业企业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执行。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企业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证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建设项目拟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由建设单位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按前款的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GB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7478—19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7479—1987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81—1987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7488一1987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4一1989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1
GB11901一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11903—1989水质色度的测定
GB11914一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3193一1991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GB/T15441一1995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16488一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HJ/T71一2001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T195—2005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199—2005水质
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提取类制药
指运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化学的方法,将生物体中起重要生理作用的各种基本物质经过提取、分离、纯化等手段制造药物的过程。3.2现有企业
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提取类制药生产企业或生产设施。3.3新建企业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改、扩建提取类制药工业建设项目。3.4排水量
指生产设施或企业排放到企业法定边界外的废水量。包括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外排废水(含厂区生活污水、冷却废水、厂区锅炉和电站废水等)。3.5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指用于核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而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的污水排放量上限值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1排放限值
4.1.1现有企业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6月30日执行表1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2
4.1.2现有企业自2010年7月1日起热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4.1.3新建企业自2008年8月1日起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表1
现有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污染物项目
色度(稀释倍数)
悬浮物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
化学需氧量(CODcr)
动植物油
氨氮(以N计)
总氮(以N计)
总磷(以P计)
总有机碳
急性毒性(HgCl毒性当量)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500m/t产品排放限值
单位为mg/L(pH、色度除外)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一致表2
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为mg/L(pH、色度除外)
污染物项目
色度(稀释倍数)
悬浮物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
化学需氧量(CODcr)
动植物油
氨氮(以N计)
总氮(以N计)
总磷(以P计)
总有机碳
急性毒性(HgCl,毒性当量)
排放限值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污染物项目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500m/t产品排放限值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一致4.1.4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国士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水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水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应严格控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在上述地区的提取类制药工业现有和新建企业执行表3规定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单位为mg/L(pH、色度除外)
污染物项目
色度(稀释倍数)
悬浮物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
化学需氧量(CODcr)
动植物油
氨氮(以N计)
总氮(以N计)
总磷(以P计)
总有机碳
急性毒性(HgClz毒性当量)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500m/t产品4.2基准水量排放浓度换算
排放限值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一致4.2.1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不高于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情况。若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超过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应按污染物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将实测水污染物浓度换算为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挂放浓度,并以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作为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产品产量和排水量统计周期为一个工作日。4.2.2在企业的生产设施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可适用不同排放控制要求或不同行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且生产设施产生的污水混合处理排放的情况下,应执行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最严格的浓度限值,并按(1)式换算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4
式中:
Z(Y·Q湛)
C基——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Q—排水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Y某产品产量,单位为吨(t);
Q基——某产品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吨(m/t):Caa
一实测水污染物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1)
若Q与(Y·Q谌)的比值小于1,则以水污染物实测浓度作为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5污染物监测要求
5.1对企业排放废水采样应根据监测污染物的种类,在规定的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进行,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应在该设施后监控。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须设置排污口标志。5.2新建企业应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环保部门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各地现有企业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要求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5.3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的频次、采样时间等要求,按国家有关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5.4企业产品产量的核定,以法定报表为依据。5.5对企业排放水污染物浓度的测定采用表4所列的方法标准。5.6企业须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排污状况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表4水污染物项目分析方法
污染物项目
悬浮物
五日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动植物油
分析方法标准名称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水质色度的测定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免费标准bzxz.net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5
标准编号
GB6920—86
GB11903—89
GB11901—89
GB7488—87
GB11914—89
GB/T16488—1996
污染物项目
总有机碳
急性毒性
6实施与监督
分析方法标准名称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6.1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标准编号
GB 7478—1987
GB7479-1987
GB7481—1987
HJ/T195—2005
GB11894—1989
HJ/T199-2005
GB11893—1989
GB13193—1991
HJ/T71—2001
GB/T15441—1995
6.2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均应遵守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各级环保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监督性检查时,可以现场即时采样或监测的结果,作为判定排污行为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以及实施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依据。在发现企业耗水或排水量有异常变化的情况下,应核定企业的实际产品产量和排水量,按本标准的规定,换算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