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导风筒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04 10:39:00
  • GB/T9900-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9900-2008

  • 标准名称: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导风筒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5-14
  • 实施日期:

    2008-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62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40涂覆织物
  • 中标分类号:

    化工>>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G42胶管、胶带、胶布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32221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6.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7-01
  • 计划单号:

    20063528-T-606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8-09-20
  • 起草人:

    袁野、张权、邓晴龙、徐卫清、曲书阳、李飒、陈涛
  • 起草单位:

    成都远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济南鲁联集团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
  • 归口单位: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相关标签:

    橡胶 塑料 涂覆 织物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代替GB/T9900—1988《抽出式难燃橡胶导风筒》,原化工行业标准HG/T3325—1982《矿用胶布导风筒》也同时废止。本标准规定了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导风筒的分类、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以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制成的正、负压导风筒。主要应用于矿井、隧道、水利工程、地铁和人防工程等。 本标准与GB/T9900—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名称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增加了正压导风筒的要求(见第1章);———增加了对涂覆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要求(本版的5.1.2);———增加了长度为30m 和50m 的导风筒规格及外观检验要求(本版的5.2.1和5.2.2);———增加了直径为1000mm 至1600mm 规格导风筒的要求及试验方法(本版的5.2.1和第6章);———增加了导风筒接缝强度的要求(本版的5.2.3)。 GB/T 9900-200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导风筒 GB/T9900-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900—2008
代替GB/T9900-—198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导风筒
Rubber-or plastics-coated fabrics-Ventilation ducting2008-05-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0-01实施
GB/T9900—2008
本标准代替GB/T9900—1988《抽出式难燃橡胶导风筒》,原化工行业标准HG/T3325—1982《矿用胶布导风筒》也同时废止。本标准与GB/T9900—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名称不同;
-适用范围不同,增加了正压导风筒的要求(见第1章);增加了对涂覆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要求(本版的5.1.2);一增加了长度为30m和50m的导风筒规格及外观检验要求(本版的5.2.1和5.2.2);-增加了直径为1000mm至1600mm规格导风筒的要求及试验方法(本版的5.2.1和第6章);一增加了导风筒接缝强度的要求(本版的5.2.3)。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覆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远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济南鲁联集团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野、张权、邓晴龙、徐卫清、曲书阳、李瓯、陈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9900-1988。
1范围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导风筒
GB/T9900—2008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导风筒的分类、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制成的正、负压导风简。主要应用于矿井、隧道、水利工程、地铁和人防工程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222弹簧钢
GB/T3078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技术条件GB/T10111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13489-2008橡胶涂覆织物燃烧性能测定GB/T15335
HG/T2580
风筒漏风率和风阻的测定方法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HG/T2580一2008,ISO1421:1998,IDT)
HG/T2581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撕裂性能的测定(HG/T2581-1994,neqISO4674:1977)HG/T3050.3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整卷特性的测定第三部分:测定厚度的方法
(HG/T3050.3—2001,idtISO2286-3:1998)HG/T3052
2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涂覆层粘合强度的测定(HG/T3052-2008,ISO2411:2000,ID)
3分类
3.1按其用途分为:
一一正压导风筒:用于矿井隧道等以扇风机进行正压定距局部通风;负压导风筒:用于矿井隧道等抽出式通风及除尘。3.2按其性能分为:
一A类,阻燃抗静电导风筒: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一B类,阻燃导风筒:具有阻燃性能。4结构
4.1正压导风筒的结构,见图1。4.2负压导风简的结构,见图2。1
GB/T9900-—2008
返边长度;
端口与第一吊环的距离;
吊环的间隔距离;
直径;
长度:
端圈;
返边、导风筒布;
3—吊环;
4—安装背。
返边长度;
端口与第一吊环的距离;
吊环的间隔距离;
直径;
骨架间隔距离;
长度;
端圈;
返边、导风筒布;
吊环;
压条;
骨架钢丝。
图1正压导风筒结构示意图
图2负压导风筒结构示意图
5技术要求
5.1导风筒用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的技术要求5.1.1外观质量
GB/T9900-2008
5.1.1.1涂覆织物的表面应平整、光滑;直径不大于2mm的胶疙瘩、气泡或面积不大于1mm的杂物,在面积1m2的涂覆织物上总计不得超过2处。5.1.1.2涂覆织物的涂覆层不应有穿孔(缺膜)或纤维材料露出膜面。5.1.1.3涂覆织物的纤维材料不应有断裂、死折、严重变形。5.1.2物理机械性能
涂覆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要求见表1。表1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项
涂覆织物厚度/mm
涂覆织物经、纬向
拉伸强度/(kN/m)
涂覆织物经、纬向
撕裂强力/N
涂覆层粘合强度/(N/m)
涂覆织物的阻燃性
涂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涂覆织物的耐热性
涂覆织物的耐寒性
5.2导风筒的技术要求
5.2.1规格尺寸
≥300
>1 000
≥700
按GB/T13489—2008方法B
≥100
≥500
有烙燃烧时间:≤10s(一条试样);≤3s(六条试样平均):无焰燃烧时间:≤30s(一条试样);≤10s(六条试样平均)表面电阻小于3×10°α
表面应无裂纹、无发黏等异常现象表面应无折损、裂痕等异常现象除另有规定外,正压导风筒的规格尺寸和公差要求见表2。5.2.1.1
表2正压导风筒的规格尺寸和公差导风筒直径/
500≤D<1000
1000≤D<1600
直径公差/
涂双织物适用型别
I型、Ⅱ型、Ⅱ型
I型、Ⅱ型
导风筒
长度/m
3、5、10、
20、30、50
除另有规定外,负压导风简的规格尺寸和公差要求见表3。返边长度/
150~200
端口与第一吊
环距离/mm
200±20
吊环间
隔距离/
≤800
GB/T9900—2008
导风筒直径/
500≤D<1000
1000≤D<1600
5.2.2外观质量
直径公
差/mm
涂覆织物
适用型别
负压导风筒的规格尺寸和公差
导风簡
长度/m
I型、Ⅱ型、皿型3、5、10
I型、Ⅱ型
返边长度/
150~200
导风筒的外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脱层、起泡、穿孔。端口与第
吊环距离/
200±20
吊环间隔
距离/mm
≤600
负压导风简
骨架间距/
150~200
允许对导风简上的缺陷进行修补。导风简长度不大于5m者可修补3处,长度不小于10m5.2.2.2
者可修补6处。每处补疤面积不超过200mm2。导风筒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大于5°。5.2.2.3
5.2.2.4导风筒的吊环安装应在平行于轴线的一条直线上,吊环安装线的扭转量应符合:导风筒长度小于或等于5m时,吊环安装线的扭转量不得超过导风筒圆周长的1/24。a)
b)导风筒长度大于5m时,吊环安装线的扭转量不得超过导风筒圆周长的1/16。5.2.3接缝要求
5.2.3.1导风筒轴向接缝处的拉伸强度应大于导风筒涂覆织物纬向拉伸强度的60%。导风筒圆周接缝处的拉伸强度应大于导风筒涂覆织物经向拉伸强度的60%。5.2.3.2
5.2.4端圈要求
导风简端圈的规格尺寸要求见表4。表4导风筒端圈的规格尺寸
导风筒直径
圈直径(中心圆)
1 000+
1200+8
冷拉钢
钢丝直径
弹簧钢
冷拉钢条的质量应符合GB/T3078的要求。弹簧钢丝的质量应符合GB/T1222的要求。弹簧钢
编绕圈数
单位为毫米
端圈变形量
<标准直径
用弹簧钢编绕的端圈,接头处必须扎牢,不得松脱。并用胶带缠绕,防止其损伤导风筒织物。用冷拉钢弯制的端圈,接头处采取对焊连接。焊接要牢固、平整。并用胶带缠绕连接处,防止5.2.4.5
损伤导风筒织物。
5.2.5负压导风筒骨架和压条要求5.2.5.1负压导风简骨架有两种类型,螺旋式和端圈式。骨架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5的规定。4
导风筒直径
表5负压导风筒骨架的规格尺寸和压条宽度骨架直径
(内径)
1200+g
1400+g
螺旋式(弹簧钢)
骨架钢丝直径
GB/T9900--2008
单位为毫米
端圈式(冷拉钢)
5.2.5.2负压导风简端圈式骨架接头处采取对焊连接。焊接要牢固、平整。并用胶带缠绕连接处,防止损伤导风筒织物。
固定负压导风筒骨架的压条材料应与导风简织物一致。5.2.5.3
5.2.6通风性能
导风筒的百米风阻和百米漏风率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导风筒的百米风阻和百米漏风率导风筒直径/
1200以上
正压导风筒
百米风阻/
(N·s°/m)
≤811
≤196
耐风压性能和直径变化率
百米漏风率/
导风筒的耐风压性能和直径变化率应符合表7的规定。百米风阻/
(N·s°/m)
≤1728
≤410
≤134
表7导风筒的耐风压性能和直径变化率导风简直径/
300~500
600及以上
风压(正)/
>5 100
正压导风筒
直径膨胀率/
风压(负)/
>5 000
>4 000
负压导风筒
百米漏风率/
负压导风筒
直径收缩率/
GB/T9900—2008
5.2.7.2导风筒经耐风压试验后,不得有脱节、撕裂、接缝开口等现象。6试验方法
6.1涂覆织物的外观质量用目视进行检验。6.2涂覆织物的厚度按HG/T3050.3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验。6.3涂覆织物的经、纬向拉伸强度按HG/T2580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验。6.4涂覆织物的经、纬向撕裂强力按HG/T2581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验。6.5涂覆织物的粘合强度按HG/T3052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验。6.6涂覆织物的阻燃性能按GB/T13489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验。6.7涂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检验。6.8涂覆织物的耐热性的测定
在距涂覆织物边缘至少50mm处剪取与经向和纬向平行、长度为100mm、宽度为50mm的试样各一条。将恒温箱温度升至(80士2)℃,待温度稳定后,把试样放人箱中,要求试样无变形。应避免不同类型涂覆织物同时进行耐热性试验。经过24h后,把试样从恒温箱中取出,观察试样表面有无裂纹、发黏等异常现象。
6.9涂覆织物的耐寒性能的测定
在距涂覆织物边缘至少50mm处剪取与经向和纬向平行、长度为100mm、宽度为25mm的试样各三条。将低温箱温度降至(一25士3)℃,待温度稳定后进行下面的程序。将6个试样放在玻璃板之间,试样与试样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隙,以便在置放过程中让空气通过。把带有试样的玻璃板放在低温箱中适当的位置,将手套也放在低温箱内。在上述温度下保持4h后,在低温箱中,从两玻璃板之间一次取出一个试样,然后将试样折叠180°,再用5倍放大镜检查试样的表面有无折损、裂痕等异常现象。6.10导风筒的规格尺寸和公差的测定6.10.1精度要求大于或等于1mm的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测量;6.10.2精度要求小于1mm的用最小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6.11导风筒的外观表面用目视进行检验。6.12导风简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用角尺测量。在一平台上将导风筒拉伸至最大长度,角尺的一边沿风筒的轴线方向靠在平台上,角尺的顶点靠住被测端圈的最下点,角尺的另一边沿风筒的径向靠在端圈上,记录角尺的读数。将风筒沿轴向旋转45°,再按以上方法测试记录,每条风筒应旋转测试4点。导风筒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按各点读数减90°后的绝对值的最大值记取。6.13导风简吊环安装线扭转量的测定将A端固定,拉伸B端至导风筒长度,使其在无周向应力时测量B点与C点的距离(弧长)。见图3。
AB—导风简吊环安装线;
AC——平行于导风简轴线的基准线;H——B、C间的弧长。
图3导风筒吊环安装线扭转量测定示意图6
6.14导风筒接缝处的拉伸强度测试GB/T9900—2008
按与生产相同的工艺制备的接缝样品上或在抽检的产品上以接缝为中心垂直接缝裁取试样,按HG/T2580的规定进行测试。
6.15端圈的变形量测试
在导风简的端圈上施加径向压力,使端圈变形(其短轴为原直径的75%)。卸除外力,用最小分度值1mm的钢卷尺测量变形量。
6.16负压导风筒的骨架规格尺寸测量,按6.10的要求进行。6.17导风筒的百米风阻按GB/T15335的规定进行试验。6.18导风简的百米漏风率按GB/T15335的规定进行试验。6.19导风筒的耐风压性能和承压时的直径变化率的测定6.19.1使导风简内的空气正压力(正压导风简)或负压力(负压导风筒)达到规定值并保持5min,观察导风筒有无脱节、撕裂、接缝开口以及负压导风筒压条脱离等现象。6.19.2在导风筒进行耐风压性能测定的同时,用最小分度值1mm的皮卷尺测量导风筒周长,计算导风筒直径的膨胀率(正压导风筒)或收缩率(负压导风简)。直径膨胀率(正压导风筒)二(导风简有效长度内的最大直径一导风筒标称直径)/导风筒标称直径直径收缩率(负压导风筒)二(导风筒标称直径一导风筒简有效长度内的最小直径)/导风筒标称直径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涂覆织物和导风筒的检验分为例行检验和型式检验。7.1.1产品的例行检验在产品入库前进行,检验合格并贴上合格证后方可入库。例行检验按表8规定的项目进行。
7.1.2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按表8规定的项目进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的试制定型鉴定。a
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的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b)
产品停产1年后,恢复生产。
例行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d)bZxz.net
正常生产,每年进行1次。
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f)
表8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导风筒检验项目序号
项目名称
涂覆织物外观质量
涂覆织物厚度
涂覆织物经、纬向拉伸强度
涂覆织物经、纬向撕裂强力
涂覆层粘合强度
涂覆织物的阻燃性能
涂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涂覆织物的耐热性能
本标准章条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例行检验
仅适用于A类
GB/T9900—2008
项目名称
涂覆织物的耐寒性能
导风筒规格尺寸
导风简外观质量
通风性能
耐风压性能
表8 (续)
本标准章条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6.11~6.13
6.17;6.18
O:表示应进行检验的项目;一:表示不进行检验的项目。7.2
组批与抽样
7.2.1例行检验
例行检验
产品批次以一次投料为一批,一卷涂覆织物(或一条导风筒)为一个个体。备注
仅适用于负压导风筒
产品应按照表8的规定,逐条对“涂覆织物外观质量”“风筒规格尺寸”“风筒外观质量”进行检验;逐批按照GB/T10111的规定进行随机抽样,对“涂覆织物厚度”、“涂覆织物经、纬向拉伸强度”、“涂织物经、纬向撕裂强力”、“涂覆层粘合强度”、“阻燃性”、“抗静电性”、“接缝”、“端圈”、“骨架”进行检验。7.2.2型式检验
样品数量为100m,抽样基数不少于500m,按照GB/T10111的规定进行随机抽样。7.3判定规则
7.3.1例行检验
7.3.1.1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7.3.1.2全检项目中有1项及1项以上不合格时,判定该产品不合格;7.3.1.3抽检项目中有1项及1项以上不合格时,应在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若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7.3.2型式检验
7.3.2.1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7.3.2.2检验项目中有1项及1项以上不合格时,应在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若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8包装
8.1每条正压导风筒折叠整齐后(吊扣应折叠在外侧)用塑料编织袋等材料包装。8.2每条负压导风筒沿轴向压缩至最小长度,用绳子或布条固定,再用耐磨性较好的材料包装。9标志
每条导风简及其包装上都要有标志。标志可采取粘贴、涂刷、印烫等方式。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产品名称;
b)本标准编号;
c)类别:A类或B类;
d)规格尺寸;
检验合格证印章;
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
生产日期(年、季)或批号。
10运输
GB/T9900--2008
产品在搬运中严禁与坚硬物碰撞、擦刮,禁止使用抓钩。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11贮存
11.1产品应贮存于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贮存温度一15℃~十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禁止与有损产品品质的物质接触。产品应避免阳光直射,并距热源1m以外。堆放高度不超过1.5m。11.2产品在规定的运输、贮存条件下,制造厂应保证产品自生产日期起,贮存期1年。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