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14CJ38】 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资料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24 11:17:26
  • 14CJ38
  • 现行

基本信息

  • 图集号:

    14CJ38

  • 图集名称:

    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资料集

  • 图集类别:

    建筑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16-11-25
  • 实施日期:

    2014-05-01
  • 下载格式:

    pdf zip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主编单位:

    同济大学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图集简介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自然环境迥异,传统民居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当前城市化进程十分迅猛,加之交通发达、信息交流频繁,各地的居住建筑迅速趋同,村镇人居环境建设正表现出“千村一面”、“千镇一面”的现象,原有的民居风格不断丧失。13CJ38《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资料集》是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08BAJ08B04) 中子课题二“ 村镇住宅可持续设计技术研究” ( 编号2008BAJ08B04-02)的支持下,从文化、气候、地形入手分析传统民居的特点,总结当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希望从地域特点的角度提出一些对广大设计人员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原则,以期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同时又有地域特色的村镇住宅。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140J38
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资料集参考图集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14CJ38
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资料集参考图集
组织编制: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bZxz.net
中國计划虫版社
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资料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同济大学
主编单位
实行日期二〇一四年四月一日
编制说明·
1我国不同地域传统村镇住宅特色概述1.1文化圈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1.1.1文化圈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概述1.1.2黄河中下游流域中原文化圈1.1.3长江流域吴越楚川黔文化圈1.1.4.岭南文化圈
1.1.5北方及东北方游牧文化圈
1.1.6中亚及伊斯兰教文化圈
1.1.7西南藏滇佛教文化圈
1.2气候分区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1.2.1严赛地区
1.2.2寒冷地区
统一编号
图集号
7-1-14
·1-20
GJCT-074
14CJ38
1.2.3温和地区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定人
设计负责人初核一茗耳颜额隽
1.2.4夏热务冷地区
1.2.5夏热冬暖地区
1.3地形条件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1.3.1平地住宅
1.3.2坡地住宅
1.3.3滨水住宅
1.3.4地下住宅
1.4材料选择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1. 4. 1砖
1. 4.2石
1. 4.3木
审核陈易东校对颜隽颜隽设计王桢栋口机栋+1-28
¥+1-34
+-1-42
2-1-43
+-1-46
图集号
14CJ38
1. 4. 6 ±
2当今村镇住宅设计原则
2.1地域性设计原则
2.1.1充分注意村镇住宅的特点
2.1.2充分尊重不同的自然条件
2.1.3充分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
2.1.4借鉴传统民居的精髓
2.2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2.2.1节地与土地利用
2.2. 2节能与能源利用
2.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2.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2.5室内环境质量
2.3功能经济性原则
2.3.1实用
2.3.2安全
2.3.3健康
2.3.4经济
2.4形式美设计原则
2. 4.1 合适的形状
2.4.2舒适的比例
2.4.3亲切的尺度
2.4.4.优雅的色彩
2.4.5恰当的材质
.·1-47
3当今村镇住宅设计要点
3.1总平面布置要点
3.1.1宅基地的选择与布置
3.1.2村镇住宅的朝向
3.1.3村镇住宅的单元组合方式
3.1.4户类型对住宅单元组合方式的影响3.1.5不同的地域特色对总平面布局的影响3.2场地坚向设计要点
3.2.1地形平坦场地的竖向设计
3.2.2地形复杂场地的竖向设计
3.2.3基地道路设计
3.2.4不同地域特色对竖向设计的影响3.3平面设计要点
3.3.1户结构与户规模
3.3.2村镇住宅的平面功能与平面关系3.3.3村镇住宅各功能空间的平面设计要点3.3.4村镇住宅的空间组合
3.3.5不同地域文化习俗对平面布局的影响3.4院落设计要点4.
3.4.1院落设计要点
3.4.2院落布局形式
3.4.3院落的地域特征
3.5立面设计要点
3.5.1屋顶
3.5.2墙体
审核陈易东易校对颜隽美设计王桢栋门拓材3-1
++ 3-9
·3-10
+-3-21
图集号
14CJ38
3.5.3门窗
3.6面设计要点
3.6.1村镇住宅各部分高度的确定3.6.2层数和剖面竖向设计
3.6.3剖面坚向设计的地域特征
3.7细部设计要点
3.7.1山墙细部
3.7.2榨口细部
3.7.3勒脚
3.7.4 图案
4当今村镇住宅内部空间设计要点4.1空间内部设计元素
4.1. 1 灯具
4.1.2家具
4.1.3室内陈设
4.1.4 室内织物
4. 1.5 室内绿化
4.2堂屋
4. 2. 1 堂屋常用人体尺寸
4.2.2堂屋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3-36
-·3-37
+·3-39
·3-39
·4-12
4.3卧室
4. 3.1卧室常用人体尺寸
4.3.2卧室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44餐厅
4.4.1 餐斤常用人体尺寸
4.4.2餐厅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4.5厨房.
4.5.1厨房常用尺寸
4.5.2厨房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4.6卫生间
4.6.1卫生间常用人体及设备尺寸4.6.2卫生间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4.7其他空间
4. 7.1 宗教空间
4.7.2院、廊、阳台与晒台
4.7.3畜(禽)舍
4.7.4 果树窖
4.7.5农机库及农用车库
审核陈易东易校对巅售巅集设计王桢栋招栋4-18
·4-26
:4-30
--4-31
·4-32
图集号
14CJ38
1.编制目的
编制说明
《室内设计资料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自然环境河异,传统民居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当前城市化进程十分迅猛,加之交通发达,信息交流频繁,各地的居住建筑迅速趋同,村镇人居环境建设正表现出“于村一面”、“千镇一面”的现象,原有的民居风格不断丧失。
本资料集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宇建筑设计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08BAJ08B04)中子课题二*村镇住宅可持续设计技术研究”(编号2008BAJ08B04-02的支持下,从文化,气候,地形入手分析传统民居的特点,总结当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希望从地域特点的角度提出一些对广大设计人员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原则,以期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同时又有地域特色的村镇住宅。2.参考依据
2.1 资料标准
《建筑设计资料集》
《室内设计原理》
《中国古代建筑史》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
《中国民居(上下》
《贵州民居》
2.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设计图集》《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通用图集》《传统特色小城镇住宅(东北地区》《传统特色小城镇住宅(新弱伊型、吐售番、喀什、和田地区))》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编制说明
图集号
申核陈易陈校对颜隽集设计王桢栋已福页14CJ38
3.适用范围
本资料集适用于我国各地新建,改建的村镇住宅设计,对于广大设计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研究人员以及对我国村镇住宅感兴趣的相关人士也有参考价值。4.主要内容及编制思路
4.1从文化圈,气侯分区,地形特征,材料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域传统村镇住宅的特色。4.2结合时代要求,从地域性,可持续性:功能经济,形式美等方面论述了当今村镇住宅的设计原则。4.3从总平面、场地设计、平面,院落立面、剖面、细部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当今村镇住宅的设计要点。4.4从堂屋、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农具储藏间等方面介绍了村镇住宅内部空间的设计要点。4.5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加之编者水平,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难免有以偏代全的不足,敬请读者理解,编写过程中的不当之处亦敬请谅解。对于各参考资料和各案例的原作者,则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编制说明
图集号
陈校对颜隽设计王桢栋页
审核陈易
14CJ38
1.我国不同地域传统村镇住宅特色概述住宅是最基本,最大量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建筑类型,村镇住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住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等密切相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中国土地阔,人口众多,由于各地气候悬殊,地理条件不同材料资源又有很大差别,加上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形成住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立面外观和内外空间处理上各不相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的特征在建筑上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平面布局和环境特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制度,家庭组织习俗信仲和生产生活方式。第二,结构和外形特征:受气候,地理、材料和构造技术等的影响。
第三,装饰装修和细部特征:是文化、习俗和审美意识在建筑内部和外观处理上的艺术表现。传统村镇住宅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华民族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技术和艺术经验,如村镇住宅通风、防热:防寒、防水,防潮,防台风、防虫、防震等方面的做法,建筑结合山水、地形的做法,建筑装饰装修处理等,在今天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值得学习。
1.1文化圈及不同地域村镇宅特色我国住宅主要受以下四大文化圈的影响,即汉族儒释道文化圈(含黄河中下游流域中原文化圈、长江流域吴越楚川黔文化圈和岭南文化圈人北方及东北方游牧文化圈、中亚及伊斯兰教文化圈,西南藏滇佛教文化圈,上述文化圈对于我国住宅的形式具有重要影响(图1.1)
中亚政伊斯益文化圈
南康鸽整文化
图1.1我国文化分区示意图
文化圈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审核陈易陈校对颜隽具设计王桢栋械图集号
14CJ38
1.1.1文化图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概迷1)汉族释道文化影响下的民居團汉族儒释道文化影响下的民居圈范围很大,具体文可细分为:黄河中下游流域中原文化圈,长江流域吴越楚川黔文化圈以及岭南文化圈等三个大区。虽然其传统村镇住宅的形式千变万化,但都受到了儒释道文化或多或少的影响。儒家社会的基本文化特征是“以人伦道德构建儒家社会”,即注家庭,注重知识,敬天奉祖,主要关心现世世界,而不是鬼神来世。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节。
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大乘佛教注重信仰与实践: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恶檀)。大乘佛教灵活开放、慈悲平等、普度众生,贴近生活。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审的本源,也是统治字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推崇“天人合一”,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汉族儒释造文化影响下的村镇住宅强调长幼,尊卑,礼制和名分: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院落文化”,组成了一种有机的群落。
汉族儒释道文化影响下的村镇住宅特别强调“天人合一”的环境因素,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说”尽管不无错谬,但特别强调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崇“抱阳之地”,可谓是最早的环保理论。汉族儒释道文化影响下的村镇住宅崇尚自然的环境美学,追求“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境界。在汉族儒释道文化的影响下,这一地区的住宅,常常表现出“大一统”的文化观念,强调建筑的社会属性,其形制强调礼制和名分,以院落和轴线作建筑的核心,这在北方地区往往表现得尤其明显。
相比之下,长江流域礼制思想的束缚较弱,比较务实,同时该地区河网密布,难以找到宽敬的宅地,因此在建筑布局,街道的走向上往往并无定式,依基地的大小和地势灵活布置,通过安排天井来解决通风,来光,调整房间朝向,由于受到江南文人文化的影响,建筑的装饰,陈设,庭院布置等都与黄河流域的民居过然不同,注重雅致,简朴,意趣深远的美学效果。岭南传统建筑亦受传统礼制思想的影响,但是岭南文化产生干华夏文化和岭南本土百越文化的碰撞,其内核中保留有从百越时期流传下来的本土气质和风格。这些风格主要体现在岭南建筑的装饰和细节上,反映出岭南建筑的地域特点。文化圈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图集号
陈如校对颜隽设计王桢栋税页
事核陈易
14CJ38
2)北方及东北方游牧文化影响下的民居圈。游牧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中国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历史上匈奴、鲜卑,羯、氏,羌、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一度在中原建立了政权,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和涤荡,他们一部分西迁一部分在历史中消亡,一部分融合入汉族,游牧民族往往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征和习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民居圈常常体现了以上特点。
游牧文明在北方大草原上纵横驰骋了儿千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上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毡包,摄罗子等建筑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处理人,畜,自然关系的产物,表现出他们有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知识和技术3)中亚及伊斯兰教文化影响下的民居圈。我国西北地域辽阔,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人口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在这片地区共有十个民族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我国信奉伊斯兰教民族最多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建筑必然会受到当地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
伊斯兰教义的核心是“顺从”,指顺从真主安拉的旨意。在伊斯兰文化影响下的民居院落外墙一般比较封团,各房间向内院开散,院落中心的布置需满足伊斯兰教生活环境的需要,并适合各种活动需求:按照伊斯兰教高隐私性的要求,沿马路的墙面上一般不设窗户或仅设置面积很小的高窗,窗户的方向一般朝向清真寺,以供听到宣礼,卫生间与浴室分离,并远离客厅,这是因为浴室可以作为洁身和洗礼的房间,而卫生间则不行:厨房一般不会与客厅相连,主要是考虑到女性在伊斯兰教义中的特殊地位。
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喜好清洁,很重视沐浴,特别讲求水源的洁净。在没有渠水可引的地方,几乎每户都在庭院自打一口并,并严格保护水源,使其不受污染。为了在节日举行宗教仪式活动和接待亲友,每户居民通常都有一间上房,一般在西面,至少是两开间,使用面积约30~40m。考虑到人群聚散和空气流通,常设内外两重门;房中有一个通长的大火坑,火坑对面的墙壁悬挂着古兰经字画或麦加圣地图画,便于老年人做礼拜。在建筑装饰方面,多用虚实对比,重点点级的手法:廊榨彩画,砖雕,木刻以及窗花饰,多为花草或儿何图形:门窗口多为拱形:色彩则以自色和绿色为主调,表现出伊斯兰教建筑的特有风格。
文化圈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图集号
审核陈易陈如校对颜隽品设计王桢栋14CJ38
4)西南藏滇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民居屋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三大系统之一,清代以来又称之为“喇嘛教”。藏传佛教(密宗)与汉传佛教(显宗)同属大乘佛教:但又同时深受小乘佛教的影响。藏传佛教教义特征为:大小乘兼学,显密双修,见行并重,并吸收了本教的某些特点,传承各异,仪轨复杂,像设繁多,是藏传佛教有别于汉地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宗教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西藏村镇住宅的魅力,农牧区民居聚落的形成多以寺院为中心,自由分布,彼此错落,形成不相联属的格局,浓厚的宗教色彩也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显标志,西藏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西藏有时还采用墙体装饰表达藏传佛教的派别,
小乘佛教最根本的主张就是强调人空(无我),持自身解脱的自立独善立场,强调出世,以出家作为超越苦难之途。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生活习惯就与小乘佛教息息相关。小乘佛教渗透到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村寨寺庙除了作为宗教活动中心外,还是村寨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对整个村寨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佛寺的位置往往是村寨中形势显要,环境优美的地方。佛寺前留有宽的空地以形成村寨中唯一的公共活动场所,当地民居则以佛寺为中心散布周围,按照当地的习俗约定,不仅佛寺的对面和两侧都不能盖房子,而村中住屋的楼面高度不得超过佛像座台的高度。1.1.2黄河中下游流域中原文化圈主要分布区域: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山西省、山东省等。
主要文化特色:强调长幼,尊卑,礼制和名分;注重“风水”的影响。
主要建筑特色: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以院落和轴线作为建筑核心。
【典型案例一: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住宅,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京师特有的京味凤格。四合院中问是庭院,院落宽敬,庭文化圈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图集号
核陈易东校对颜隽设计王顿栋
14CJ38
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散,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图1. 1.2-1、图 1.1.2-2、图 1.1.2-3)。图1.12-1北京四合院住鸟瞰
图1.1.2-2琉璃渠邓氏宅院平面图图1.1.2-3琉璃渠邓氏宅院正房立面图【典型案例二:关中民居】
关中民居历史悠久,其中西安、三原和韩城等地的民居尤具有代表性。关中民居虽然具有自已的地方风格和特点,但其平面关系与空间组织仍属于中国传统院落式的民居模式。它的文化圈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审核陈易陈校对颜隽设计王桢栋图集号
14CJ38
小提示:此图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图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图集包。
标准图片预览图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简介图集目录列表

图集目录:

14CJ38: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资料集
目录
编制说明
1 我国不同地域传统村镇住宅特色概述
1.1 文化圈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
1.1.1 文化圈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概述
1.1.2 黄河中下游流域中原文化圈
1.1.3 长江流域吴越楚川黔文化圈
1.1.4 岭南文化圈
1.1.5 北方及东北方游牧文化圈
1.1.6 中亚及伊斯兰教文化圈
1.1.7 西南藏滇佛教文化圈
1.2 气候分区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
1.2.1 严寒地区
1.2.2 寒冷地区
1.2.3 温和地区
1.2.4 夏热冬冷地区
1.2.5 夏热冬暖地区
1.3 地形条件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
1.3.1 平地住宅
1.3.2 坡地住宅
1.3.3 滨水住宅
1.3.4 地下住宅
1.4 材料选择及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特色
1.4.1 砖
1.4.2 石
1.4.3 木
1.4.4 竹
1.4.5 草
1.4.6 土
1.4.7 毡
2 当今村镇住宅设计原则
2.1 地域性设计原则
2.1.1 充分注意村镇住宅的特点
2.1.2 充分尊重不同的自然条件
2.1.3 充分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
2.1.4 借鉴传统民居的精髓
2.2 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2.2.1 节地与土地利用
2.2.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2.5 室内环境质量
2.3 功能经济性原则
2.3.1 实用
2.3.2 安全
2.3.3 健康
2.3.4 经济
2.4 形式美设计原则
2.4.1 合适的形状
2.4.2 舒适的比例
2.4.3 亲切的尺度
2.4.4 优雅的色彩
2.4.5 恰当的材质
3 当今村镇住宅设计要点
3.1 总平面布置要点
3.1.1 宅基地的选择与布置
3.1.2 村镇住宅的朝向
3.1.3 村镇住宅的单元组合方式
3.1.4 户类型对住宅单元组合方式的影响
3.1.5 不同的地域特色对总平面布局的影响
3.2 场地竖向设计要点
3.2.1 地形平坦场地的坚向设计
3.2.2 地形复杂场地的坚向设计
3.2.3 基地道路设计
3.2.4 不同地域特色对竖向设计的影响
3.3 平面设计要点
3.3.1 户结构与户规模
3.3.2 村镇住宅的平面功能与平面关系
3.3.3 村镇住宅各功能空间的平面设计要点
3.3.4 村镇住宅的空间组合
3.3.5 不同地域文化习俗对平面布局的影响
3.4 院落设计要点
3.4.1 院落设计要点
3.4.2 院落布局形式
3.4.3 院落的地域特征
3.5 立面设计要点
3.5.1 屋顶
3.5.2 墙体
3.5.3 门窗
3.6 剖面设计要点
3.6.1 村镇住宅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3.6.2 层数和剖面坚向设计
3.6.3 剖面坚向设计的地域特征
3.7 细部设计要点
3.7.1 山墙细部
3.7.2 檐口细部
3.7.3 勒脚
3.7.4 图案
4 当今村镇住宅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4.1 空间内部设计元素
4.1.1 灯具
4.1.2 家具
4.1.3 室内陈设
4.1.4 室内织物
4.1.5 室内绿化
4.2 堂屋
4.2.1 堂屋常用人体尺寸
4.2.2 堂屋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4.3 卧室
4.3.1 卧室常用人体尺寸
4.3.2 卧室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4.4 餐厅
4.4.1 餐厅常用人体尺寸
4.4.2 餐厅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4.5 厨房
4.5.1 厨房常用尺寸
4.5.2 厨房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4.6 卫生间
4.6.1 卫生间常用人体及设备尺寸
4.6.2 卫生间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4.7 其他空间
4.7.1 宗教空间
4.7.2 院、廊、阳台与晒台
4.7.3 畜(禽)舍
4.7.4 果树窑
4.7.5 农机库及农用车库
附录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