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子行业标准(SJ)】 电子器件用镀锡铜包钢线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5 01:21:28
  • SJ/T2421-199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J/T 2421-1996

  • 标准名称:

    电子器件用镀锡铜包钢线

  •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6-07-22
  • 实施日期:

    1996-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41.15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I01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11页
  • 标准价格:

    15.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SJ/T 2421-1996 电子器件用镀锡铜包钢线 SJ/T2421-199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97-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2421-1996
电子元器件用镀锡铜包钢线
Tinnedcoppercladwirefor
electroniccomponents
1996-07-22发布
199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镀锡铜包钢线是以优质碳素结构钢为芯线,经覆铜后拉制,再电镀或热浸锡(或锡基合金)制得的产品。供电子元器件之引线用。目前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本标准文本主要参考了美国、日本以及国内主要生产厂的相应标准,根据使用要求和目前生产水平对原标准SJ2421-83<电子元器件用镀锡铜包钢线》进行了修订。关于镀锡铜包钢线的化学成份分析,本标准未予规定,线材所涉及的材料应分别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南通华雄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电子材料研究所、常州无线电材料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艳芬、华国文、何秀坤、曹惠君、李晓英。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电子元器件用镀锡铜包钢线
Tinned copper clad wire for
electroniccomponents
SJ/T2421-1996
代替SJ2421-83
本标准规定了镀锡铜包钢线的牌号、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贴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引出线,它是以低碳钢为芯线,经覆铜拉制,而后再电镀或热浸锡(锡基合金)制得的产品。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423.28--82
GB2423.32—85
GB2828—87
GB2829—87
GB3048.4—83
GB3131—88
SI1281-77
JB1071—77
3产品命名与分类
3.1产品命名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T:锡焊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润湿称量法可焊性试验方法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电线电缆导电线芯直流电阻试验方法锡铅焊料
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检验方法裸电线产品的检验方法
镀锡铜包钢线(牌号)用GTX表示,其三个字母分别表示的含义如下:GT
3.2分类
表示镀锡层或锡基合金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6-07-22批准1996-11-01实施
SJ/T2421—1996
镀锡铜包钢线按镀层工艺分为两类:一类为电镀法,用D表示;二类为热浸镀法,用J表3.3标记
标记由牌号、供货状态、线径、镀层厚度级别、镀层方法及本标准编号组成,用GTX-×.×,X-X-SJ2421-1996表示。
GTX-×.×-X-×-SJ2421-1996
本标准编号
镀层方法
镀层厚度级别
线径,mm
供货状态
示例1:
GTX-R-0.6-I-D-SJ2421-1996
表示直径为0.60mm,镀层厚度为Ⅱ级用电镀法制得的软态镀锡铜包钢线。示例2:
GTX-Y-0.6-I-J-SJ2421-1996
表示直径为0.60mm,镀层厚度为I级采用热浸法制得的硬态镀锡铜包钢线。4
4.1材料
镀锡铜包钢线的钢芯、铜层、锡、铅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锡铅焊料应符合GB3131的要求。
4.2规格
4.2.1直径与允许偏差
产品的标称直径与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表2
标称直径(d)
允许偏差
注:要求表中所列之外允许偏差可由供需双方协商。4.2.2镀层厚度与等级
镀层厚度与等级应符合表3要求
镀层厚度等级
镀层厚度
4.3镀层表面质量
10<≤15
4.3.1镀锡铜包钢线表面应光洁,不得有油污、露铜、脱锡、黑斑、锈蚀、裂纹、伤痕和超过允许2
偏差的锡瘤、毛刺等缺陷。
SJ/T2421-1996
4.3.2镀层应连续,在温度15℃~20℃时,经盐酸和多硫化钠溶液反复浸溃三个周期后,应不产生露铜或黑班、发灰。
4.3.3镀锡铜包钢线的锡层与铜层的结合应良好,经缠绕和浸溃多硫化钠溶液试验以后不应开裂。
4.4导电率
镀锡铜包钢线的导电率相对于标准铜导线的电导率应大于27%。4.5机械性能
不同供货状态的镀锡铜包钢线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反复弯折性能(弯折次数)应符合表4规定。
抗拉强度
标称直径
>350~<450
4.6镀锡铜包钢线的可焊性
≥450
延伸率
反复弯折性(弯折次数)
镀锡铜包钢线应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用润湿称量法对常态引线测试,其焊接时间应不超过1s。当直径大于等于0.8mm时,焊接时间不应超过1.5s。经加速老化后,线材的焊接时间应不超过2s。
4.7镀锡铜包钢线部面观查
镀锡铜包钢线剖面(钢芯、铜层、锡层)分布层次应清晰、均匀,具有良好的同心圆度,剖面金相图详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5试验方法
5.1尺寸
5.1.1直径
在经过外观检验的样本单,直径测量用精度为I级(0.001)的干分尺,在距试样两端10mm处及试样的中央部位,分别在同一截面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量,取其平均值,其结果应符合4.2.1条要求。
5.1.2镀层厚度
SJ/T2421—1996
镀层厚度用电脑自动控制测量仪进行测量(仲裁法)。测量步骤:a)在规定数量抽取的每轴(圈)样本单位上,截取长度为50mm的试样两根;b)将一根试样放在仪器的放大镜中心,校对荧光屏上的位置,直至对准十字中心,开启数字显示荧光屏,可自动显示出镀层厚度,一根样品连续显示12次后,自动显示厚度平均值。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根试样的测试,取其两个试样的平均值。其结果应符合4.2.2条要求。或按SJ1281中化学退镀法(称重法)进行测量。5.2镀层表面质量
5.2.1镀层表面质量用目测,必要时用25倍放大镜进行测量,其结果应符合4.3.1条要求。5.2.2镀层连续性
镀层连续性检验用浸溃法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4.3.2条要求。5.2.2.1试样制备
在经过导电率测试的样品上,截取长度不小于150mm的试样三根,把它浸渍在酒精里至少3min,取出后吹干待试验。
5.2.2.2试剂
a)盐酸(密度1.088);分析纯;b)盐酸溶液;
配制:用蒸馏水稀释盐酸,在温度为:6℃时配制成18%的盐酸溶液。盐酸溶液的浓度用比重计控制,但盐酸溶液中经浸溃沉积的氮化锡,会影响溶液的密度,浸溃试样大约在14次以后,须更换新鲜的盐酸溶液。c)多硫化钠溶液(密度1.142)配制:将化学纯的硫化钠结晶溶解在蒸馏水里,直至溶液在20C时饱和,再加入足够的硫磺(1000ml溶液超过250g),加热搅拌,使之达到完全饱和,溶液静止24h后过滤,得到多硫化钠溶液。使用时,按需用量用蒸馏水稀释,使配制的多硫化钠溶液在温度16℃时的密度为1.142。
注:试验溶液应具有足够的浓度,在5s内必须使被漫裸铜线完全变黑,若不变黑,则溶液失效,须重新更换新鲜的多硫化钠溶液。
5.2.2.3试验步骤
清洁的试样按下列顺序在盛有温度为15℃~20C的试液的100ml量简里进行浸溃。a)试样浸渍在盐酸里1min后取出,用水冲洗后擦干;b)试样再浸渍在多硫化钠里30s后取出,用水冲洗后擦干(当镀层为铅锡合金时,可先浸溃多硫化钠溶液,再浸溃盐酸溶液);c)观察:在试验的最后一个过程,从溶液中取出试样用水冲洗后,观察镀层变化。端头10mm之内发黑,不作为考核依据。5.2.3镀层结合力
锡层与铜层结合力试验:在经过导电率测试的样本上,截取300mm长的试样三根,在不超过4倍样品直径的光滑圆轴上绕6圈(圈的间隔距离大约是样品直径)后抽出圆轴,把线圈浸入饱和多硫化钠溶液内30s,取出后用水冲洗并吹干,用3~5倍放大镜观其表面。多硫化钠溶液的配制同5.2.2.2中的c,其结果应符合4.3.3条要求。5.3导电率
SJ/T2421—1996
在经外观检验的样本上,抽取三个试样,按GB3048.4进行测量,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其结果应符合4.4要求。
5.4机械性能
5.4.1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试验按JB1071进行试验,其结果应分别符合4.5条要求。5.4.2反复弯折性能试验是沿着试样轴向,施加表4规定的负荷,在曲率半径为0.5mm的专用夹具上进行弯曲90然后复原;再朝反方向弯曲90°,再复原,这一过程为一个循环。以适当的速度反复弯曲,直至折断,取三个试样折断时的最小循环次数为弯折次数。其结果应符合4.5条要求。
5.5可焊性
镀锡铜包钢线的可焊性试验按GB2423.28、GB2423.32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4.6条要求。
5.5.1常态可焊性
a)试样制备
在规定数量抽取的每轴(圈)样本上,截取3个长度为1m的线段,分别在每个线段上依次截取3个长度为25mm的试样,共截取9个试样,相邻试样间的间隔不小于25cm,注意试样不要被沾污,测量试样不清洗。
b)试验结果
零交时间应满足4.6条的要求,3s时的实际润湿力与理论润湿力之比,至少有8个试样不少于67%。
5.5.2加速老化可焊性
需要时可采用GB2423.28中的干热和湿热两种老化方法,试样制备与常态相同,每一加速老化可焊性应满足4.6条的要求,3s时的实际润湿力与理论润湿力之比,至少有8个试样不小于35%。
5.6包装
包装检验用目检,其结果应符合7.1条要求。6检验规则
6.1检验部门和期限的规定
所有试验均应在制造厂和制造厂的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订货方有权按本标准的规定对产品进行验收。当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要求不符合时,须自产品收到之日二个月内向制造厂提出其处理方法,双方协商解决。6.2单位产品
为了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把成轴或成圈提交检验的产品,以每轴(圈)划作一单位产品。先从终止端夹弃去1m后,再抽取6m作为样本单位。各项性能的检验,均在此长度内取样。6.3检验分类
镀锡铜包钢线的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6.4交收检验
6.4.1交收检验检查程序和抽样方案按GB2828中一次抽样方案。试验项目、检查水平、合格质量水平等按表5。
试验项目
直径及允许偏差
导电率
机械性能
镀层厚度
镀层连续性
镀层结合力
可焊性
SJ/T2421—1996
技术要求条号
试验方法条号
检查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
6.4.2交收检验不合格,即整批为不合格。制造厂可就不合格项目进行100%检验。合格样品单独组批。
6.5例行检验
6.5.1镀锡铜包钢线加速老化后的可焊性试验为例行检验项目,每月进行一次,按GB2829规定中一次抽样方案进行。试样由本月生产并交收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具体试验项目、判别水平、不合格质量水平等按表6。表6
试验项目
可焊性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判别水平
不合格质量水平
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6.5.2例行检验不合格,则该周期内的产品停止交收,并将已交收但尚未出厂的该周期内的产品,退回原制造单位,已出厂的产品应由双方协商解决,此时应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并在生产中采取措施,直至例行检验合格。7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7.1包装
7.1.1镀锡铜包钢线应成轴或成圈供应,对于标称直径等于、大于0.8mm的线材;每轴应由一根线料组成。标称直径等于、小于0.6mm线材,每轴不多于三根线料组成。但最短线段的重量应不低于0.5kg,断头应结扣作标记,线圈应排列整齐,成轴线满度应距轴板边缘不少于5mm。成圈供应的线料应由一根线料组成,每圈线重不超过25kg,不少于1kg。7.1.2成轴(圈)线材应用牛皮纸包裹后,再用塑料袋包装,袋内装入干燥剂。然后装入垫有防潮纸的桶(箱)内,每桶(箱)重量不得超过25kg。7.1.3包装桶(箱)内应放有装箱单,装箱单应注明: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名称;
c)牌号、规格;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轴(圈)数;
e)毛重及净重。
7.2标志
SJ/T2421-1996
7.2.1每轴(圈))线材应贴有标签,其上应注明:a)
材料名称及牌号;
规格;
c)产品净重;
生产日期;
检验部门印记;
本标准编号和制造厂名称。
包装桶(箱)的标志应注明;
发、收货单位及地址;
箱体侧面应注明:小心轻放、防止潮湿、牌号规格、毛重及净重。7.3运输
线材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湿、防蚀。7.4贮存
线材应放置在干燥通风、不含酸碱性或有害气体的房间,室内相对湿度不得超过70%,贮存时间不超过半年。
A1样品制备
SJ/T2421—1996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镀锡铜包钢线面观察
A1.1在规定数量抽取的每轴(圈)样本单位上,截取长度为15mm的试样40根,相邻试样的间隔至少为50mm。将截取的40根试样用914胶沿长度方向平行粘在一起成为一族,至少要在室温条件下固化6h。
A1.2将已固化好的试样用金相220号砂纸把截面磨成为无倒角的平面,再依次用600、800、1000号金相砂纸进一步磨平,用乙醇清洗干净后,最后用不大于1um的研磨膏抛光至镜面,丙酮超声清洗后待测。
A2观查与照像
用放大倍数不小于100倍的金相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查样品剖面并照像。图A1是良好的剖面样品照片,其镀锡层分布均匀,图A2是样品镀锡后分布不均匀,剖面偏心严重。Fe
图A1$0.5mm镀锡铜包钢线剖面图8
图A2po.6mm镀锡铜包钢线面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