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0115.4-1992 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交变湿热试验

【电子行业标准(SJ)】 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交变湿热试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5 07:16:40
- SJ20115.4-1992
- 现行
标准号:
SJ 20115.4-1992
标准名称:
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交变湿热试验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2-11-19 -
实施日期:
1993-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16.72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机载雷达的交变湿热环境条件及其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机载雷达的交变湿热试验。 SJ 20115.4-1992 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交变湿热试验 SJ20115.4-1992

部分标准内容: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交变湿热试验
SJ20115.4—92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aircraftradarHumidity/heat alteration test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机载雷达的交变湿热环境条件及其试验方法。1.2适用范围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机载雷达的交变湿热试验。1.3应用指南
本标准用于评定机载雷达在高温高湿综合条件影响下的适应能力。引用文件
GJB150.1~150.20-86
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SJ20115.1—92
3术语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本章无条文。
5详细要求
5.1试验等级
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总则试验等级的选取主要依据机载雷达在运输、贮存和使用区域的气候、持续时间以及它的结构状态。按表1中的等级选取。
表1试验等级
试验等级
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1992-11-19发布相对湿度
1993-05-01实施
注:每个周期为24h。
5.2试验条件
SJ20115.4—92
5.2.1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其风速应控制在0.5~2.0m/s范围内。5.2.2保证试验箱(室)内外压力平衡,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冷疑水滴落在试验样机上。5.2.3采用蒸汽或蒸发的方法来获得相对湿度,则应对水进行处理,其电阻率不小于5000.m。
5.2.4相对湿度测量应采用对冷凝水无影响的固体传感器或其它等效方法;若采用干湿球比较法时,应符合此方法的有关规定。5.2.5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若试验样机允许,可按分机形式与整机接成一个电路分别进行试验。
5.3试验程序
5.3.1预处理
除去试验样机表面的灰尘、油污,把在实际工作中应堵塞的孔洞加以适当的覆盖,然后放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使之达到温度稳定。5.3.2初始检测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按有关产品规范对试验样机进行外观和性能检查,允许对试验样机进行适当的调整。
5.3.3条件试验
5.3.3.1准备阶段
a,把试验样机按实际使用状况放置在试验箱(室)内;b.按表1中的规定选定试验等级后,并按附录A(补充件)和附录B(补充件)调整箱(室)的温度、湿度。
5.3.3.2升温阶段
在2h内,将试验箱(室)的温度从30℃逐渐升到60℃(50℃),此阶段内相对湿度为95±5%。
5.3.3.3高温高湿阶段
当试验箱(室)的温度达到60℃(50℃),相对湿度为95士5%时,即进入高温高湿阶段,保持时间6h。
5.3.3.4降温阶段
在8h内,将试验箱(室)的温度从60℃(50℃)缓慢地降到30℃,此阶段内相对湿度大于85%。
5.3.3.5常温高湿阶段
当试验箱(室)的温度降到30℃,相对湿度为95士5%时,即进入常温高湿阶段,保持时间8h。
5.3.3.6循环阶段
重复5.3.3.2~5.3.3.5条的程序,直到完成规定的循环周5.3.4中间检测
试验过程中的任意周期内,试验箱(室)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5士5%的条件下,对试验样机检测性能。
5.3.5最后检测
SJ20115.492
在试验全部结束前1h,对处于常温高湿的试验样机进行工作性能检测,然后取出来进行外观检查。
5.3.6干燥处理
5.4试验中断与故障分析
按SJ20115.1的4.4条规定处理。5.5合格判定
合格判据由有关产品规范规定。5.6
引用本标准时应规定的细则:
初始检测的项目和要求;
中间检测的项目和要求;
试验等级、试验周期;
进行电性能测试所需的时间;
试验样机安装位置和状态;
最后检测的项目和要求;
失效的判定;
干燥处理的温度、湿度条件和时间;其它。
图中:
SJ20115.4-92
附录A
交变湿热试验循环图
(补充件)
降温段相对湿度要在85%以上
附录B
试验程序
(补充件)
试验阶段
附加说明:
3060(50)
60(50)
6050)~30
相对湿度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科技质量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780厂、781厂、782厂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祝五、施惠平、陈本万。计划项目代号:J43010。
时间(h)
1级,6
2级: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交变湿热试验
SJ20115.4—92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aircraftradarHumidity/heat alteration test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机载雷达的交变湿热环境条件及其试验方法。1.2适用范围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机载雷达的交变湿热试验。1.3应用指南
本标准用于评定机载雷达在高温高湿综合条件影响下的适应能力。引用文件
GJB150.1~150.20-86
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SJ20115.1—92
3术语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本章无条文。
5详细要求
5.1试验等级
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总则试验等级的选取主要依据机载雷达在运输、贮存和使用区域的气候、持续时间以及它的结构状态。按表1中的等级选取。
表1试验等级
试验等级
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1992-11-19发布相对湿度
1993-05-01实施
注:每个周期为24h。
5.2试验条件
SJ20115.4—92
5.2.1试验箱(室)的工作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其风速应控制在0.5~2.0m/s范围内。5.2.2保证试验箱(室)内外压力平衡,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冷疑水滴落在试验样机上。5.2.3采用蒸汽或蒸发的方法来获得相对湿度,则应对水进行处理,其电阻率不小于5000.m。
5.2.4相对湿度测量应采用对冷凝水无影响的固体传感器或其它等效方法;若采用干湿球比较法时,应符合此方法的有关规定。5.2.5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若试验样机允许,可按分机形式与整机接成一个电路分别进行试验。
5.3试验程序
5.3.1预处理
除去试验样机表面的灰尘、油污,把在实际工作中应堵塞的孔洞加以适当的覆盖,然后放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使之达到温度稳定。5.3.2初始检测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按有关产品规范对试验样机进行外观和性能检查,允许对试验样机进行适当的调整。
5.3.3条件试验
5.3.3.1准备阶段
a,把试验样机按实际使用状况放置在试验箱(室)内;b.按表1中的规定选定试验等级后,并按附录A(补充件)和附录B(补充件)调整箱(室)的温度、湿度。
5.3.3.2升温阶段
在2h内,将试验箱(室)的温度从30℃逐渐升到60℃(50℃),此阶段内相对湿度为95±5%。
5.3.3.3高温高湿阶段
当试验箱(室)的温度达到60℃(50℃),相对湿度为95士5%时,即进入高温高湿阶段,保持时间6h。
5.3.3.4降温阶段
在8h内,将试验箱(室)的温度从60℃(50℃)缓慢地降到30℃,此阶段内相对湿度大于85%。
5.3.3.5常温高湿阶段
当试验箱(室)的温度降到30℃,相对湿度为95士5%时,即进入常温高湿阶段,保持时间8h。
5.3.3.6循环阶段
重复5.3.3.2~5.3.3.5条的程序,直到完成规定的循环周5.3.4中间检测
试验过程中的任意周期内,试验箱(室)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5士5%的条件下,对试验样机检测性能。
5.3.5最后检测
SJ20115.492
在试验全部结束前1h,对处于常温高湿的试验样机进行工作性能检测,然后取出来进行外观检查。
5.3.6干燥处理
5.4试验中断与故障分析
按SJ20115.1的4.4条规定处理。5.5合格判定
合格判据由有关产品规范规定。5.6
引用本标准时应规定的细则:
初始检测的项目和要求;
中间检测的项目和要求;
试验等级、试验周期;
进行电性能测试所需的时间;
试验样机安装位置和状态;
最后检测的项目和要求;
失效的判定;
干燥处理的温度、湿度条件和时间;其它。
图中:
SJ20115.4-92
附录A
交变湿热试验循环图
(补充件)
降温段相对湿度要在85%以上
附录B
试验程序
(补充件)
试验阶段
附加说明:
3060(50)
60(50)
6050)~30
相对湿度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科技质量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780厂、781厂、782厂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祝五、施惠平、陈本万。计划项目代号:J43010。
时间(h)
1级,6
2级: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9555.6-1993 YC型音响设备用圆形连接器质量分等标准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