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交通行业标准(JT)】 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安装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8 17:24:30
  • JT/T372-1998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T/T 372-1998

  • 标准名称:

    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安装规范

  •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8-06-02
  • 实施日期:

    1998-10-01
  • 作废日期:

    2008-06-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29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公路、水路运输>>港口装卸>>R46港口装卸机械及属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16页
  • 标准价格:

    17.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JT/T 372-1998 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安装规范 JT/T372-199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372—1998
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安装规范Installation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 devicefor load-unload machines in port1998-06-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998—10—01实施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安装环境
4设备配套要求
5安装的基本要求
6 电气设备安装
7电气设备进线的数设与安装
8电气设备接地及保护装量的安装目
本标准是在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的基础上,以执行国家标准,并与其他行业标准协调一致的原贮进行编写的。
本标准考虑了港口机械恶劣工况的要求,以保证港口装卸机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及正常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电气设备安装质盐和港口装卸机械整机可靠性。本标准由交通部标准计盘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章单位: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交通部标准计研究所、交通部上海港机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部广州港口机械实业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三宝、张勋瑜、邓国光、胡开贵、刘明、罗北。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安装规范Installation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 devicefor load-unload machines in port本标准规定了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的配套、安装、接地及敷线工艺要求。JT/T 372-1998
本标准适用于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的安装,进口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安装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雨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能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681--81电工成变装置中的导线颜色GB2682—81
GB3797—89
GB3811—83
GB4720—84
GB6067-85
电工成套装置中指示灯和按钮的颜额色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起重机设计规范
电控设备第--部分:低压电器电控设备起重机械安全规范
GB11022-89
GB50150—91
GB50168—92
GB50169—92
高压开关设备瑾用技术条件
电气装置安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电气装量安装工,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差,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JT/T93一94港口机械通用电气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3安装环境
3.1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3.2周围环境温度为—20℃~+45℃,最大相对湿度95%(有溉露)。安装部件的最高振动条件为 5Hz~13Hz时,位移 1. 5mm,13Hz~150Hz时,振动如速度为3.3
10m/s*。
3.4现场的污樂不得高于污染等级3的规定。污染等级见表1所示。表 1 污染等级
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污架条
一般情况仅有非导电性污染偶然产生露时有可能造成短路时的导电性转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998-06-02批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1998-10-01实施
4设备配套要求
JT/T 372—1998
表1(续)
有导电性污染,包括因凝露而使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变为导电性污染
有能持久存在的导电性污染,如导电尘埃或雨雪造成的号染4.1按照设备配套明细表、施工图纸(布置图、工艺图)进行领料配套,所有电气设备应有制造厂检验合格证,实行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必须有生产许可证。4.2核对电气设备及其保护元件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整定值应与配套明细表及图纸相符。4.3必须保证电气设备及其保护元件完整无损,动作正确,装机前应预先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整定。4.4按照配套明细表或相关图纸,配齐并装好设备安装底座、底脚(或支架)、减露器及接地附件。5 安装的基本要求
5.1电气设备中的低压电器产品应满足下述安装要求。5.1.1 安装方位
安装面相对垂直平面的斜角α及安装中心线相对于铅垂线偏转角8必须满足产品的要求,如图1所东。
图1规定安装方位的倾斜角α和偏转角 5.1.2安装类别
各种通用电器的安装类别分类如表2所示,安装时应核对电器的安装类别和实际位置相符,电器安装类别见表3。
表2低压电器安装类别分类
安装类别
号水平级
负载水平级
安位置
在系统线路的末增
位于类别I前面,类别ⅡI后
多为特殊设备和部件,姐低压电子趣辑系统、小功率信号电路等
盗制电动机的电器、电磁阀、耗能电器及通过变压器供电的主令电器和控制电路的电器等。
安装类别
熔断器
断路器
接触器
起动器
配电及控
制水平级
电源水平级
JT/T 372—1998
表2(续)
安接位置
位于类别 11 前面,类别 IV
位于类别II前面
安装在配电箱中并与配电干线直接相连的电器等
电源进线处的电器
表3电器的安装类别
隔离器,开关,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开*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5.1.3安装方式
电器安装固定可根据电器的特点及安装位置选择螺栓紧固方式、插拨方式及安装轨安装方式。在有条件的场合应尽量采用安装轨安装方式。a)来用爆栓紧固方式安装的电器在安装时应配以专用或遭用的开孔安装板(或安装支架),应按要求进行板前固定或板后固定。
b)采用插拨方式安装的电器分底座和主要功能单元两大部分,底座一般采用螺栓紧固。c)采用安装轨安装的电器用标准化安装轨作为安装辅件,根据电器元件要求,可选择顶帽型、C型和G 型安装轨。
5.2装卸机械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GB3797.GB3811、GB4720.GB6067GB50150有关条款的要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高压开关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GB11022有关条款要求,并满足产品使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5.3安装位的合理选择
5.3.1电气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安全及便于使用维修,安装场合应有足够的照度,并通风良好,5.3.2电气设备应安装在无油、水、汽等管路的接头及阀门之类有喷溅危害的场合,如不能避免时则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5.3.3电气设备的安装不应贴近各种油箱、油拒,如必须安装时,则电气设备与此类箱、柜表面之间,至少有50mn的距离,但工作时能产生高温的设备(如电阻器等)禁止安装。5.4安装中的保护要求
5.4.1安装在有油、水浸蚀或易受机械损伤场所的电气设备,其防护型式应与安装场所相适应,否则应加装必要的防护装置。
5.4.2开启式电气设备安装在电气室或司机室(操作室)内,其带电部分应加护罩,以防工作人员偶然触及。
5.4.3露天安装的电气设备,应配有护罩。5.4.4安装场所如有剧烈展动,足以影响设备可靠工作时,设备应采用减麗措施,或选用防展型产品。3
5.5安装中的抗干扰要求
JT/T 372- 1998
5.5.1为了防止或减少干扰的作用,易受干扰的电子设备和元器件及其布线在选择安装位量时,应尽量远离干扰。
5.5.2消除静电耦育干扰采用静电屏蔽。如电子元件巢中安装时可加外壳屏蔽,且外壳接地。5.5.3消除电磁合于扰采用隔离以及合理布线。如在变压器外侧磁轭上加铜质短路环,并注意安装方位,施工中应尽量缩短导线乎行段部分,使导线垂直交叉布置,有时可来用绞合线。5.5.4消除导电感应干扰采用单独电源向电子元件板供电。如系统采用浮空单点接地方式,接地点引出均在输出级,以减少对弱电平输入级的于扰。5.5.5消除电磁辐射千扰采用滤波及屏蔽方式。对电源线可加滤波电路,这种电路可按要求选用对地撼波、线间滤波或多级滤波。有时应用穿心电容滤波,作为简单的LC滤波网络,对传输线可采用双屏髓电源,增加金属网的编织密度,提高屏蔽效果。5.6电气设备安装一般要求
5.6.1电气设备的安装应是可拆卸的,其紫固及连接应牢固,并应有防止受振动而松脱的装置,紫固件、连接件应采用链锌件或经发兰处理,5.6.2电气设备的安装应无歪斜现象,并应不影响设置原有的防护及工作特性,也不应使设备外体受力雨变形。
5.6.3电气设备中连接导线的颜色应符合GB2681有关要求。5.6.4电气设备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2682有关要求。5.6.5电气设备的连接导线的端头应设有清晰而耐久的永久性标记,该标记应与设备接线性及原因图标记相符。
5.7电气设备金属构件要求
5.7.1金属构件装配应合理,焊接部位必须平整,牢固。5.7.2金属构件整体尺寸及强度应满足安装要求。5.7.3金属构件的电镀层、油漆层应完整、无摄伤。6电气设备安装
6.1电机的安装
6.1.1电机安装前应检查下列各项:a)电机无任何损伤、零部件齐全;b)电机转子运转灵括无任何卡阻:c)电机润滑脂无变色、变质及硬化现象:d)电动机、发电机电及其附属装置工作可靠,e)电机引线的接线端子应采用焊接或专用工具压接,应保证可靠接触,接线端子的增面应平整,清洁、无油污,其表面镀层不宜锉磨,引线缩号齐全:f)电机有固定接线板,接线牢固,注意铁质螺栓位置,连接后不得构成闭合磁路,g)电机的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1.0M2。6.1.2电机机组应有共同底座。
6.1.3电机安装部位应留有足够空间,以便拆装、检查及维修。6.1.4电机的联轴器、皮带和链轮传动部分必须有可拆的护罩,以防外界偶然触及传动部分。6.1.5电机按安装图要求落位安装,用地脚爆栓牢固固定,不准采取焊接固定。6.1.6电机引线长度应有一定余量,按接线图编号正确连接接线,电机附件无接线端子的元件,应加装过渡接线盒。
6.1.7电机安装完毕,应进行试运行,检查下列各项:4
JT/T 372 -- 1998
a)电机旋转方向应符合机械工况的要求,b)电机运行平稳无异带杂声;
c)电机换向器,滑环及电刷工作正常:d)发电机电压变化率符合产品要求;)电机的启动电流,空载裁电流及额定电流均应符合产品使用技术条件的要求,↑)电机稳定温升符合电机绝缘等级要求,不应有过热现象。6.2变压器的安装
6.2.1电力变压器周画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前后测均应有不少于300mm,左右侧均应有250mm间距。变压器周边应设围棚(罩),其高度应满足变压器安全运行及维护的要求,其网孔应小于10mm×10mm,棚门开启方向朝外。
6.2.2电力变压器容量在300kVA及以上时,至少留有一侧不小于600mm的检修通道,并具有良好的散热条件。
6.2.3所有电力变压器均应采用双绕组,其初次级间不应有电气连接,通常情况下,变压器高压侧应置于便于接线处,
6.2.4安装于露关场所的电力变压器必须有防晒、防潮措施,或者提高防护等级。6.2.5电力变压器安装前应检查下列各项:a)变压器本身不应有机械损伤,箱盖螺栓应完整无缺,密封衬垫要求严密,无漆漏现象;b)外表不可有锈蚀,油漆应完整:c)套管不应渗油,表面无缺陷。6.2.6控制变压器和照明变压器一般为单相、于式,自冷,室内型,其容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安装时应在周围留有空间,以便散热和检修。6.3配电屏(柜),控制屏(柜)、箱的安装6.3.1安装位置的合理选择
6.3.1.1所有屏(柜)应尽量沿壁安装,如需背面操作,则必须留有不小于600mm的通道。屏(柜)前必须留有不少于800mm的空间,以便操作及捡修。6.3.1.2成排安装的屏(柜)必须排列整弃,屏(柜)间无较宽的缝隙,商、低压屏(柜)前后应设绝缘橡胶地毯。
6.3.1.3各类电气控制箱的安装位罩应充分考虑操作及检方便,进线口避免朝上。6.3.1.4箱高大于1000mm时,准许落地安装。6.3.2:屏(柜)、箱内电气元件的安装要求6.3.2.1安装的电气元件的型号,规格必须与设计图纸相符。并按安装设计的要求,确定安装位置。6.3.2.2所有元件必须完好无损,外观清洁,开关、断路器动作灵活、可靠,接触器、继电器触头平整、接触可靠、动作灵活、无卡阻。
6.3.2.3元件安装排列整齐,固定牢靠,且注意检查以下几点:a)各种电器元件应能独立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线束的固定::b)电器元件的可动衔铁必须在下方;c)电郡元件的标牌应尽可能处于可见位置,d)电子元件切勿排列在强电场邻近处,应集中独立安装:e)电子元件的散热片应安装在空气对流的位置。6.3.2.4变压器的静电隔高层应有良好的接地。6.3.2.5直径大于10mm,长度大于40mm的电阻、电容元件必须用紧固件固定,不裙借用连接线固定。
6.3.2.6带有电磁装宽的元件须用防松垫压紧固,陶瓷质电器元件要加装绝缘橡胶或胶木垫固。5
JT/T 372—1998
6.3.2.7接线端子板、插接件底座必须紧固定位,严禁依靠导线悬挂,6.3.3屏(柜)、箱内布线要求
6.3.3.1屏(柜)、箱内的导线型号、规格、长度应按接线图及安装工艺要求选敢。主电路、控制回路、接地回路等导线额色应符合GB2681规定。6.3.3.2控制回路导线的敷设,不应妨碍电器元件的拆。屏(柜)、箱内的连线及相互间的连线都应通过接线端子板,
6.3.3.3屏(柜)箱内导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6.3.3.4屏(柜)、箱内导线应配制整齐、美观、横平竖直,转弯处成直角。两根以上导线平数应扎有线夹,线夹间距不大于100mm,转角处前后各扎一只线夹。6.3.3.5电器元件的接线端不得趣过两根导线,同一接线端上两导线如果截面不同,接线时大截面导线在下,小截面导线在上。
6.3.3.6单股铜芯线连接时,线端头剥去绝缘层,同螺栓拧紧方向一致弯曲成圆环,圆环直径比螺栓直径大于0.5mm~1.0mm,多股钢芯线连接时,引线端头必须用配套的接线片镊焊或冷压,保证接触良好。6.3.3.7连接可动部位(门上电器元件等)的导线应采用多股钢芯导线,导线长度应留有余量,可动部位两削应外加绝缘套管,并用卡子固定。6.3.3.8多根成束导线,须增加备用线,应按设计要求预留。6.3.3.9动力线的端头压接线片时须用专用工具,大电流动力线可从电器元件触头上直接引出。6.3.3.10导线两端都应有永久性编号,编号与国纸编号一致。6.3.3.11导线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满足JT/T93有关条款的要求。6.3.4安装调试的基本要求:
)对照图纸复查屏(柜)、籍内的电器及接线,保证正确无误。b)按设计要求调整所有有整定要求的继电器及其他电器,调整后要锁定,并点上珠光红漆。c)检查全部带电部件的电气绝缘,其绝缘电阻应满足下述要求。一次回路大于或等于 2MQ。二次回路大于或等于 1M0。6.4联合操作台安装
·6.4.1联合操作台的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操作视野开阔、便于操作,操作台必须和司机室中心轴线相平行或相垂直,
6.4.2安装的电气元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仪器、仪表、开关、按钮、指示灯性能良好,主令控制电器手感满楚、零位明显。
6.4.3操作台表板应铆装相应的指茶牌,反面贴有相应的标记。6.4.4要求安装,接线无误,仪表调零。安装后应作试操作,操作手柄或手轮在不同档位时,触头分合顺序均应成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4.5绝电阻满足下述要求:
一次回路大于或等于2M2。二次回路大于或等于1M0。6.5电阻器的安装
6.5.1电阻器的安装位暨应远商其他电气设备及易燃体,电阻器背面应留有0.1m以上的间隙作散热通道。
6.5.2电阻器重叠安装不应超过4箱,超过4箱应采用支架固定,但最多不得超过6箱,超过6箱应另列一组。
6.5.3电阻器和其他电器重叠安装时,电阻器应安装在上方。6.5.4安装在司机室,电器室外的电阻器应有防护措施。6.5.5电阻器的接线应符合以下要求:a)引出线夹板或螺钉应有与设备接线图相同的标号:6
JT/T 372—1998
b)叠装电阻箱的引出线应有固定支架固定,但不应影响电阻器维修或更换;c)不设接线端子的电阻器,其外部连线应有一段裸露,并应采用耐热绝缘材料保护以防短路。6.5.6成套电阻器应标明与图纸一致的箱号。6.5.7电阻器最下层应有接地螺钉,且有良好的导电表面,并设有明显的接地标记。6.6集电器的安装
6.6.1集电器的安装位置必须严格按照安装施工图要求。6.6.2集电器零部件检查按下述要求:a)滑环表面光滑、无毛刺、无黑斑、无油污,整个集电环表面的沙眼(直径小于1mm,深度小于0.5mm)不得多于5个,且分布在每个电刷长度内不得多于两个;b)绝缘体无製纹、绝缘漆层均勾、无气泡,绝缘不低于B级;c)同一集电器上电刷必须用同一型号、同一厂家产品、电刷金属编织带应连接牢固;d)集电器金属结构件均应为镀锌件;e)彝电环和轴应间心,其同轴度应满足设计要求。6.6.3电刷刷架的安装
刷架的金属构件应牢靠,在正常振动条件下不应产生松动、扭转、移位等现象。6.6.4电刷刷握的安装
6.6.4.1同一组愈握应均匀排列在同一线上。6.6.4.2刷握的排列,一般应使相邻不同被的一对刷架被此错开。6. 6. 4.3刷握的安装位置应保证运行时的电刷保持在滑环表面中心位置;不得靠近滑环的边缘。6.6.5电刷安装调整按下述要求:a)每块电刷与滑环的接触面积不少于电刷面积的80%,研磨调节后应将炭粉清扫下净;b)电刷在刷握内应上下自由移动、电刷与刷握间隙一般为(0.10~0.20)mmc)电刷的金属编织带不得与转动部分或弹簧卡相碰触;d)在电刷弹簧作用下,电刷对集电环接触压强应均匀,一般在(20~25>kPa。6.6.6滑环电缆的安装
接至滑环的电缆线应不触及集电器任何旋转部位,不得磨损绝缘,且不影响集电器的正常旋转。
6. 5.7:巢电器上各种零件、辅件的安装要求6.6.7.1集电器各种零件、辅件必须按技术文件和工艺要求安装牢固,不受机械正常工作影响产生松动、扭转、移位和脱落,
6.6.7.2集电器组件的回转中心线应与回转轴中心线重合,允许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6.7可缩程序控制器的安装
6.7. 1可编程序控制安装前的检查在安装前应检查可编避控制器的工作条件和耐环境能力必须满足实际工况的要求。6.7.2可编程序控谢器的安装
6.7.2.1安装位置
选择安装危量时,多台控制器之间,或者百其他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利于通风。一般情况下,控制器及其各单元间的间距不少于50mim;控制器与其他设备的间距不少于100mm;控制器与动力设备或动力线的阀距不少于200mm,控制器应尽量远离高压设备,发电设备、变流设备及其它可产生于扰的设备。也不应和可能产生较大養动、冲击的电气设备安装在间一面上。6.7.2.2敷线
a)输人,输出线与电源线分开激设,一般采用不同管道走线,并保持-一定的间距1b)所用导线的截面可按表4中所列的规格选取;7
导线名称
电源线
接地线
JT/T 372—1998
表4导线线径规格
22.0(较线)
导名称
输人端线
输出端线
0. 5 ~1. 25
0. 75~1. 25
c)直流的输入、输出信号线和交流的输人、输出线不得用同一根电缆线。为有效抑制干扰,输人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线,输出信号线除采用专用管道走线外,一律采用屏蔽电缆:d)输入、输出信号线应避免与高压线、动力线等平行敷设。6.7.2.3接线和屏蔽接地
a)为抑制附加在电源或输人、输出端的于抗,控制器应有专用地线,禁止将其接到其他装置的地线上或利用其他金属体作为地线:b)接地点应尽可能接近控制器,接地电阻应小于102C)输人电缆的屏蔽接地点应在接收信号端,电缆的另-一端可不接地,输出电缆的接地点应在发出信号端,电缆的另一端不接地。6.7.2.4电源的安装
a)为防止电源、大地、电线等引起的于扰,在电源和控制器之间可安装隔离变压器或滤波器,也可在输入回路中接人吸收回路;
b)对于交流输人时,控制器的输人端应接人RC浪涌吸收回路;对于直流输人时,应接入二极管吸收回路,其反向峰值电压应选用额定电压的3倍以上。6.8照明设备的安装
6.8.1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发挥其最佳照明效果,成组排列的照明设施应做到整齐、均匀,如有分路电源,灯具应尽可能交叉安排。6.8.2各类灯具的定位要求符合下表5的要求。表5各类灯具的定位要求
灯具名称
照明灯
步遭灯
投光灯
开关、插座、接盒
安装场合
司机宝
机房、电气室
司机室,机房、电
安装方式
固定,可调角度
离地面高度按设计要求
离步道垂直愿离按设计要求
高度视环境定,离地 1900rmm 以下要有防谨摊施
离助面高度 1400mm*开关插座中心线离门框 150mm,接线盒视环境定
6.8.3照明设备的电源应由装卸机械主断略器进线端分接,电源单独设置并设短路保护。固定照明装置的供电电压不超过220V,安全照明和携带式移动照明装置的供电电压不超过36V。6.8.4交流照明电源如果采用经变压器供电,变压器须采用双线圈隔离变压器,初级应由双极开关或断路器控制,低压均须可靠接地。除弟一的24V以下蓄电池供电的系统外,严禁用接地线或金属结构作照明回路的截流零线。
6.8.5所有照明设备及其属具均应满足相关产品的技术标准,具有合格证件,且有铭牌。应接地(或接零)的照明设备及其金属具的金属外壳须有接地螺栓可靠连接。6.8.6照明导线的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必须大于0.5M0,6.8.7交流单相220V照明供电的总电源,应装漏电保护装置。6.8.B照明线路敷设的要求如下;8
JT/T 372—1998
a)照明线采用多般单芯铜线时,截面不小于1.5mm,采用多般多芯线时,截面不小于1.0mmb)不间电压等级及交、直流电源照明导线穿管时应分开c)室内路应整设于线槽或金属管中,确因数设困难或有相对移动的电线可采用金属软贫设:d)电继可直接敷设,但有机械损侦、化学魔蚀或油污浸蚀场合,必须有防护措施;e)线路敷设用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均应作防腐处理,一殿为三层防锈底漆、二层面漆;f)线路不允许在发热体表面数设,因安装条件受限,沿发热体近距离设时,须采用隔热措施,且导线与发热体间最小净距应符合表6要求;g)导线的连结及分支处应设置接线盒或分支器,室处必须采用防水型,线孔应有护套并装填防水密封填料土
h)所有数设导线的两端,应有与安装图一教的永久性编号。表6敦设导线与发热体间的最小净距敷设型式
数设位置
水平,下方
任何方位
7电气设备进线的数设与安装
导线与发热体间最小净距
7.1引人电气设备电缆的敷设和安装应符合GB50168有关条款的要求,并满足设计要求。7.2电缆敷设的基本原购
7.2.1敷设走向选择应满足如下要求:a)所有电缆远离热源,并避免油、水没蚀,b)电缆应尽可能沿结构边缘和不影响结构强度与美观的部位敷设,c)电缆数设部位应满足既不妨碍人行通道畅通又使人易于接近的条件:d)敷设于可能受到非正常损伤部位的电缆应采取保护措施。7.2.2电缆数设方法的选择原测
a)正常条件下,电缆根数较少时,可采用钢托架数设方式:mm
b)室外露天条件下成束电缆,可采用电缆桥架数设方式,要求全封闭数设时,应采用槽式电缆桥,
c)敷设于室内底部电缆,应采用槽式电缆桥架敏设方式,如底部铺有地板,可选用梯缘式电缆桥架,
d)数设于能产生相对位或分离结构部位的电缆,应采用软线方式!e)数设于最受机械碰伤部位及要求屏或保护的电缆,应采用硬管管数方式,f)敷设于易受高温损伤部位的电缆,应采用必要的防火措施或阻燃措施。7.3电缆数设的一般要求
7.3.1电缆数设前应进行的检查的内容如下:a)电缆支架是否齐全、油漆是否完好:b)所敷设电巍名称、类别、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c)鼓设工具、材料是否齐全;
d)散设电缆人员应有上岗合格证。7. 3. 2电继教设的顺序如下:
a)先敷主干电,后数局部电巍;b)先戴远距离电缆,后近距离电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交通行业标准(JT)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