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843-1996 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通信行业标准(YD)】 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2:10:00
- YD/T843-1996
- 现行
标准号:
YD/T 843-1996
标准名称:
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6-05-08 -
实施日期:
1996-05-08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94.40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入国家公用电信网时所必需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其他频段的系统也可参照执行。适用范围:该系统适用于传输电话、传真、数据、数字电视等多种业务。 YD/T 843-1996 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843-1996

部分标准内容:
YD/T843-1996
本标准制定的各项规定,涉及我国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入国家公用电信网时所必需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也可作为本类系统研制、生产、电路建设时技术性能方面的规范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规则,国标中有类似规则,均等同采用。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第四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飞。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
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 843-1996
本标准规定了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入国家公用电信网时所必需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其他频段的系统也可参照执行。该系统适用于传输电话、传真、数据、数字电视等多种业务。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36186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抛物面天线型谱系列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GB4958一88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GB13159—91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网技术要求YD/T748--95PDH数字通道差错性能的维护限值3设备种类
本系统包含下列设备和单元:
a)微波发信单元;
b)微波收信单元;
c)调制解调单元;
d)微波帧复接单元;
e)波道倒换单元;
f)数字公务联络单元:
g)模拟公务联络单元;
h)远程监控单元;
i)天线;
j)基础电源。
注:3.4、3.5、3.6、3.7、3.8为选择项。4技术要求
4.1系统设备工作条件
4.1.1在下列工作条件下,系统设备应全部符合指标。温度:室内设备+5℃~+40℃
室外设备
-30℃~+55℃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05-08批准194
1996-05-08实施
YD/T 843—1996
相对湿度:室内设备不大于85%,(30℃时)室外设备不大于90%,(30℃时)气压:70kPa~106kPa
电源电压:一48V士10%,纹波电压峰-峰值不大于100mV。或一24V土10%,纹波电压峰-峰值不大于48mV。4.1.2下列工作条件出现时,系统设备能工作,允许指标超出。恢复4.1.1工作条件时,设备指标应恢复。
温度:室内设备2—5℃~+5℃,+40℃~+45℃室外设备—40℃~—30℃,+50℃~+60℃相对湿度:室内设备80%~~90%(30℃时)室外设备90%~95%(30℃时)
气压:70 kPa~106 kPa
电源电压:48V±15%或24V±15%4.2假设参考数字段
微波数字通道是适用于构成各种质量等级的数字电路的传输通道之一,也是未来ISDN数字连接的组成部分。中级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的长度为1250km,可由传输质量不同的四类数字段构成,第类和第二类数字段的长度为280km,第三类和第四类假设参考数字段的长度为50km。本系统按中级假设参考数字通道中的第三类数字段指标考虑。4.3比特差错性能指标
4.3.1在衰落、干扰和其他能引起性能恶化的各种因素影响下,第三类数字段在64kbit/s输出端的比特差错性能指标如下:
a)任何月份严重比特差错秒率(SES%)不大于0.002%;b)任何月份比特差错秒率(ES%)不大于0.16%,c)残余比特差错率RBER=2.5×10-9。4.3.2实际微波数字通道的比特差错性能指标实际微波数字通道在长度和组成方面可能与假设参考数字段有很大不同,其输出端的比特差错性能指标如下:
a)当实际微波数字段长度不大于50km时,64kbit/s输出端比特差错性能可按第4.3.1条规定的50km指标要求。
b)特殊应用场合,当实际微波数字段长度L与假设参考数字段长度L(等于50km)有下列关系时:nL为了判定微波数字段或数字通道能否满足第4.3.1和4.3.2节中规定的比特差错性能指标,必须进行长期的连续测试。
在投入业务测试和实际维护测试中,测试时间比较短,为了保证数字通道和数字段满足规定的指标,要按照YD/T748—95中的规定计算投入业务(BIS)指标。4.4可用性
4.4.1微波数字段可用性定义
可用性=1一不可用性
=[可用时间/(可用时间+不可用时间)]×100%4.4.1.1不可用时间
在至少一个传输方向上,只要下述两个条件中有一个连续出现10s,即认定该通道不可用时间开195
始,且这10s计入其不可用时间;YD/T 843--1996
a)数字信号中断(如顿定位或位定时丧失);b)每秒平均比特差错率大于1×10-3。4.4.1.2可用时间
在两个传输方向上,下述两个条件同时连续出现10s,即认定该通道可用时间开始,且这10s计入其可用时间,
a)数字信号恢复(即定位或位定时恢复);b)每秒平均比特差错率小于1×10-3。4.4.2可用性指标
第三类假设参考数字段的双向年可用性指标为1一0.05%。4.5容量系列、工作频段及射频波道频率配置4.5.1容量系列
数字微波系统的容量是指每一射频波道传输的标称比特率。实际每一射频波道传输的比特率可因为各管理比特、性能控制比特及路旁业务等的插入而有所增大。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系统的容量系列,符合GB13159的规定,有如下几种:a)2.048Mbit/s系统:容量为2.048Mbit/s的数字微波系统,其等效话路数为30路,b)2×2.048Mbit/s系统:容量为2×2.048Mbit/s的数字微波系统,其等效话路数为60路;c)8.448Mbit/s系统:容量为8.448Mbit/s的数字微波系统,其等效话路数为120路,d)2×8.448Mbit/s系统:容量为2×8.448Mbit/s的数字微波系统,其等效话路数为240路;e)34.368Mbit/s系统:容量为34.368Mbit/s的数字微波系统,其等效话路数为480路。4.5.2工作频段
Ku波段微波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为13GHz、15GHz、18GHz。4.5.3射频波道配置
参见GB13159。
4.6发信机输出功率
4.6.1发信机输出功率
设备生产厂家可设计系列产品供电路设计者选用。4.6.2发信机输出功率容限
发信机输出功率容限为:标称值土1:9dB。4.7频率偏差
发信频率偏差不大于士0.4MHz;收信本振频率偏差不大于土0.4MHz;(如果采用二次混频,则每个本振的频率偏差都要减小,以保证收信中频频率偏差满足士0.4MHz)4.8接收机噪声系数
含分路滤波器的接收机噪声系数如表1所示:表1接收机噪声系数指标
频段,GHz
噪声系数,dB
4.9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AGC)范围接收机AGC范围大于50dB。
4.10接收机门限电平
按设备规格。
4.11调制解调方式
YD/T 843---1996
4.11.18Mbit/s以下系统的调制解调方式这些系统应采用BPSK或FSK调制方式,分别对应同步或非同步解调方式。在不影响系统性能时,也可采用其他调制解调方式。
4.11.2容量为2×8Mbit/s和34Mbit/s系统的调制解调方式这些系统应采用QPSK、4FSK、MSK调制方式,并采取相应的同步或非同步解调方式。在不影响系统性能时,也可采用其他调制解调方式。4.12调制解调自环时BER~E,/N。性能各种调制方式的BER~Er/N。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表2BER~E/N。性能指标
BER=10-3
BER=10~6
4.13解调器同步性能
DCBPSK
4.13.1解调器载波恢复捕捉范围:优于士1MHz。4.13.2位同步恢复捕捉范围:
2.048Mbit/s和2×2.048Mbit/s:优于±200×10-6×ft8.448Mbit/s和2×8.448Mbit/s:优于±120×10-6×ft;34.368Mbit/s:优于±80×10-6×ft。其中,fr为与传输符号速率对应的率。4.14基带接口特性
4.14.1标准速率、速率容差、传输代码DCQPSK
表3标准速率、速率容差、传输代码一览表标准速率
一次群
二次群
三次群
4.14.2输出波形
脉冲形状:
标准脉冲形状为矩形
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
测试负载阻抗
脉冲(传号)峰值电压
2 048 kbit/s
8448kbit/s
34368kbit/s
速率容差
±50×10-
±30×10-6
±20×10-6
表4输出波形要求
不管极性如何,所有有效信号脉冲(传号)应符合CCITTG703样板
2 048kbit/s
同轴电缆
对称线
8 448 kbit/s
同轴电缆
传输代码
HDB3 或 NRZ
HDB3或NRZ
34 368 kbit/s
同轴电缆
脉冲形状:
标准脉冲形状为矩形
无脉冲(空号)峰值电压
标称脉冲宽度(ns)
脉冲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
标称脉冲半幅度处正负脉冲宽
数字段的输出抖动
YD/T 843-1996
续表4
不管极性如何,所有有效信号脉冲(传号)应符合CCITTG703样板
0±0.237V
0.95~1.05
0. 95~1.05
0±0.237V
0. 95~~1. 05
0.95~~1.05
表5长度等于或小于假设参考数字段在无输入抖动时的最大输出抖动传输速率
kbit/s
传输速率
kbit/s
假设参考
数字段长度
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允许最大输出抖动
(UI峰-峰值)
抖动和谦移幅度峰一峰值(对数坐标)Ao
0. 95~1.05
0.95~1.05
测量带通滤波器高频和低频截止频率低频截止频率fi或fs,高频截止频率:ff
斜率值20dB/10oct
图1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表6输出抖动和漂移容限参数值
峰-峰幅度(UI)
1.2×10-5 Hz
1.2×10-5Hz
抖动频率
18 kHz
10 kHz
100kHz
400kHz
800 kHz
测试信号
100 kHz
400kHz
800 kHz
215—1
223—
4.14.5数字段的抖动转移特性
YD/T 843-1996
抖动转移函数的最大增益不应超过1 dB的数值。4.14.6输入端允许电缆衰减
表7输入端允许衰减
比特速率,kbit/s
允许衰减,dB
4.14.7输入阻抗特性
比特率,kbit/s
输入阻抗
回波损耗
表8输入阻抗特性表
750/1200
(2. 5% ~5%)f。
(5% ~100%)f。
(100%~150%)f。
注:表中f。分别对应为2048kHz、8448kHz和34368kHz。4.15辅助业务
4.15.1辅助业务的种类
a)模拟公务(ASC);
b)数字公务(DSC);
4.15.2模拟公务的主要参数
a)调制解调方式为次基带调频、锁相鉴频解调方式;b)调制部位:射频或中频;
c)传输容量:一路公务电话,一路监控信号,d)通话类型:全线公务或选站公务;e)信号噪声比(S/N):每接力段优于45dBmop。4.15.3数字公务的主要参数
a)脉码调制方式:标准PCM或AM;b)比特率:PCM方式64kbit/s、AM方式不低于32kbit/s;c)传输容量:一路公务电话,一路监控信号;d)通话类型:全线公务或选站公务;4.16微波顿复接
微波顿复接是实现辅助业务和系统本身用的比特开销数字传输的重要方法,2X8Mbit/s以上的传输系统需有微波帧复接功能。4.16.1微波顿复接的内容
a)2.048Mbit/s路旁业务:
b)数字公务;
c)数字监控信号;
d)留作备用的空余比特。
4.16.2微波顿复接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允许选择使用或增补新的内容。4.17无损伤倒换
YD/T 843—1996
为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工作波道传输信息的中断时间,对于34Mbit/s系统可设置无损伤倒换,4.17.1功能
自动倒换、人工倒换、自动倒换锁定、波道优先倒换及故障优先倒换等。4.17.2主备用比N:1
4.17.3倒换方式
a)无损伤自动倒换;
b)有损伤自动倒换;
c)人工倒换。
4.17.4倒换时间:≤10ms;
无损伤倒换时间定义为传输段比特差错率达到无损伤倒换基准起至无损伤倒换完成止的一段时间。
4.17.5自动倒换基准:
a)无损伤倒换基准:BER≥1×10-s;b)有损伤倒换基准:BER≥1X10-3或信号丧失。4.17.6自适应延时调整范围:不小于土50ns。4.18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
本系统应具备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的功能。4.19天馈线
天线应符合GB6361的规定。
4.20基础电源
基础电源为浮充制蓄电池直流供电,标称电压一48V或一24V,正极接地。当蓄电池开始放电时,应发出远程告警信号。
设备正常工作时基础电源与工作设备之间的馈电压降应小于0.8V。5测量方法
5.1差错性能指标的测量及统计方法5.1.1测量仪表
误码线路分析仪。
5.1.2测量方法
a)比特差错性能指标测量方框图如图2所示:1)
终端站
接力站
图2比特差错性能指标测量方框图b)既可单向测试,也可环测,但环测指标仍按单向指标。E
终端站
c)严重比特差错秒率(SES%)及严重比特差错秒(SES)在系统比特率上测试,其测试结果与在64kbit/s上的测试结果等同。
d)比特差错秒率(ES%)及比特差错秒(ES)也可在系统比特率上测试,但测试结果应换算成64kbit/s上的比特差错秒率(ES%)和比特差错秒(ES)。其转换方法如下:200
测试比特率
一次群
二次群
三次群
四次群
YD/T 843—1996
ES(64kbit/s)=ES(系统比特率)×k表9转换系数取值表
转换系数
e)残余比特差错率(RBER)及残余比特差错(RBE)按下述方法统计:测试总周期为24h,每15分钟测试并打印一次,共获得96个数据再将96个已测到的RBER数据及RBE数据,按自高至低顺序排队,剔除数字较高的前48个数据,则第49个RBER及RBE数据即为所要统计的RBER及RBE值。
室内系统测试时或调制解调自环测试时,不存在电波传播衰落的影响,除偶然的空发干扰外,原则上不应剔除任何测试数据,应把测试期间最差的数据视作被测设备的残余比特差错率。f)投入业务(BIS)指标测量
投入业务限值Si和S,按下式计算:S,=BIS指标-2/BIS指标
S.=BIS指标+2VBIS指标
测量并判断是否满足投入业务指标的方法和步骤见YD/T748一95。5.2无损伤倒换时间(除快衰落外的其他情况下)测量方法5.2.1测量仪表
a)误码仪;
b)逻辑分析仪或数字示波器;
c)中频噪声发生器;
d)动态倒换辅助测试仪。
5.2.2无损伤倒换时间测量方框图如图3所示。201
主用1
主用N
动态倒换辅助测试仪
方波发生器
YD/T·8431996
主用1
主用N
噪声发生器
BER告警
开关控制
同步倒换应答
数字化
示波器
图3无损伤倒换时间(除快衰落外的其他情况下)测量方框图5.2.3测量原理
动态倒换辅助测试仪内方波发生器产生1.5Hz方波脉冲,控制开关(SW)周期性地开关,当SW打开时,噪声加入信道,内帧同步盘BER告警(BER=10-6),然后经过发并、收端时延调节及同步开关动作后产生同步倒换应答信号,用数字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同时显示出SW开关控制、BER告警及同步倒换应答三个波形。SW开关控制与BER告警这两个波形正(负)跳沿之间的时间为系统BER检测时间,而SW开关控制与同步倒换应答这两个波形正跳沿之间的时间则是需测的无损伤倒换时间。5.3接收机门限电平的测量方法
5.3.1测量仪表
a)误码仪;
b)射频功率计;
c)射频可变衰耗器。
5.3.2发信功率及接收机门限电平测量方框图如图4所示。P
(发)
功率让
图4接收机门限电平测量方框图
(收)
5.3.3测量方法
YD/T 843—1996
a)误码仪送HDB3、标准伪随机序列。b)调整可变衰耗器R和R2的值,使BER~1×10-3。c)用功率计测量可变衰耗器R输出口的电平Pr(dBm)。d)按下式计算接收机门限电平为:Pth = Pr R2(dBm)
e)用功率计串接合适的衰减器,测PTx点即可测得发信功率PTx。f)接收机门限电平应在室内仿真测试。5.434Mbit/s基带接口特性的测量5.4.1输出接口波形
a)测量仪器:
1)误码仪;
2)500MHz高速同步示波器;
3)75Q/50Q阻抗转换器。
b)输出接口特性测量方框图如图5所示。误码仪(发)
示波器
c)测量方法:
750/500
阻抗转换器
图5输出接口波形测量方框图
1)将全“1”信号样板图装在示波器显示屏上,中颊自环
2)将输出阻抗为75Q的峰峰1V信号经75Q/502阻抗转换器送入示波器,调Y轴增益,使输入信号的峰峰值显示在样板图的0V和1V线上;3)使误码仪送出HDB3全“1\信号,并将DEM的基带出口信号经75Q/500阻抗转换器送入示波器,其波形应在样图规定的范围内;4)在示波器屏幕上换用全0”样板;5)使误码仪改送HDB3全“0信号,6)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信号波形仍应在样板规定的范围内。7)正负极性脉冲可分别检验。
8)在进行HDB3全\0\信号测试时,若发生被测系统AIS动作,应使AIS中止后再测试或改为图案简单的人工序列测试。
5.4.2输入口回波损耗的测量
a)测量仪表:微波网络分析仪或其他类似仪表。b)输入口回波损耗测量方框图如图6所示。微波网络
分析仪
基带桥
图6输入口回波损耗测量方框图
c)测量方法:
YD/T 843—1996
用微波网络分析仪直读,结果应满足表15的规定。5.4.3基带输入口允许介入衰耗的测试a)测量仪表及配件:
1)误码仪。
2)6/12dB符合√特性的中频同轴电缆或衰减网络,b)基带输入口允许介入衰耗测试方框图如图7所示。误码仪(发)
误码仪(收)
6/12dB电缆
图7基带输入口允许介入衰耗测试方框图c)测量方法:
1)将调制、解调中频自环起来;误码仪送HDB3、标准伪随机序列;2)以误码仪显示无比特差错为合格。5.4.4输入抖动容限的测量
a)测量仪表: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1)误码仪;
2)抖动调制器。
b)输入抖动容限测量方框图如图8所示,图中选频表停用。抖动
调制器
误码仪(发)
误码仪(收)
选频表
c)测量方法:
图8抖动特性测量方框图
1)误码仪发送端送HDB3、标准伪随机序列,2)基带输入口加6/12dB符合√特性的衰耗;RE
3)使抖动调制器按第4.14.4规定自低至高送出不同频率的抖动信号;4)使抖动自大至小缓缓降低,直至误码仪在规定的闸门时间内(通常为1s),比特差错数小于10时,此时仪表上显示的抖动值即为该频率下的测量值;5)所有的测量值均应在图1规定的样板图曲线之上;6)若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经查明系抖动累积造成的,允许打开电路,分别测量每个调制解调机的输入抖动容限指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制定的各项规定,涉及我国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入国家公用电信网时所必需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也可作为本类系统研制、生产、电路建设时技术性能方面的规范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规则,国标中有类似规则,均等同采用。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第四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飞。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
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 843-1996
本标准规定了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入国家公用电信网时所必需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其他频段的系统也可参照执行。该系统适用于传输电话、传真、数据、数字电视等多种业务。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36186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抛物面天线型谱系列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GB4958一88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GB13159—91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网技术要求YD/T748--95PDH数字通道差错性能的维护限值3设备种类
本系统包含下列设备和单元:
a)微波发信单元;
b)微波收信单元;
c)调制解调单元;
d)微波帧复接单元;
e)波道倒换单元;
f)数字公务联络单元:
g)模拟公务联络单元;
h)远程监控单元;
i)天线;
j)基础电源。
注:3.4、3.5、3.6、3.7、3.8为选择项。4技术要求
4.1系统设备工作条件
4.1.1在下列工作条件下,系统设备应全部符合指标。温度:室内设备+5℃~+40℃
室外设备
-30℃~+55℃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05-08批准194
1996-05-08实施
YD/T 843—1996
相对湿度:室内设备不大于85%,(30℃时)室外设备不大于90%,(30℃时)气压:70kPa~106kPa
电源电压:一48V士10%,纹波电压峰-峰值不大于100mV。或一24V土10%,纹波电压峰-峰值不大于48mV。4.1.2下列工作条件出现时,系统设备能工作,允许指标超出。恢复4.1.1工作条件时,设备指标应恢复。
温度:室内设备2—5℃~+5℃,+40℃~+45℃室外设备—40℃~—30℃,+50℃~+60℃相对湿度:室内设备80%~~90%(30℃时)室外设备90%~95%(30℃时)
气压:70 kPa~106 kPa
电源电压:48V±15%或24V±15%4.2假设参考数字段
微波数字通道是适用于构成各种质量等级的数字电路的传输通道之一,也是未来ISDN数字连接的组成部分。中级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的长度为1250km,可由传输质量不同的四类数字段构成,第类和第二类数字段的长度为280km,第三类和第四类假设参考数字段的长度为50km。本系统按中级假设参考数字通道中的第三类数字段指标考虑。4.3比特差错性能指标
4.3.1在衰落、干扰和其他能引起性能恶化的各种因素影响下,第三类数字段在64kbit/s输出端的比特差错性能指标如下:
a)任何月份严重比特差错秒率(SES%)不大于0.002%;b)任何月份比特差错秒率(ES%)不大于0.16%,c)残余比特差错率RBER=2.5×10-9。4.3.2实际微波数字通道的比特差错性能指标实际微波数字通道在长度和组成方面可能与假设参考数字段有很大不同,其输出端的比特差错性能指标如下:
a)当实际微波数字段长度不大于50km时,64kbit/s输出端比特差错性能可按第4.3.1条规定的50km指标要求。
b)特殊应用场合,当实际微波数字段长度L与假设参考数字段长度L(等于50km)有下列关系时:nL
在投入业务测试和实际维护测试中,测试时间比较短,为了保证数字通道和数字段满足规定的指标,要按照YD/T748—95中的规定计算投入业务(BIS)指标。4.4可用性
4.4.1微波数字段可用性定义
可用性=1一不可用性
=[可用时间/(可用时间+不可用时间)]×100%4.4.1.1不可用时间
在至少一个传输方向上,只要下述两个条件中有一个连续出现10s,即认定该通道不可用时间开195
始,且这10s计入其不可用时间;YD/T 843--1996
a)数字信号中断(如顿定位或位定时丧失);b)每秒平均比特差错率大于1×10-3。4.4.1.2可用时间
在两个传输方向上,下述两个条件同时连续出现10s,即认定该通道可用时间开始,且这10s计入其可用时间,
a)数字信号恢复(即定位或位定时恢复);b)每秒平均比特差错率小于1×10-3。4.4.2可用性指标
第三类假设参考数字段的双向年可用性指标为1一0.05%。4.5容量系列、工作频段及射频波道频率配置4.5.1容量系列
数字微波系统的容量是指每一射频波道传输的标称比特率。实际每一射频波道传输的比特率可因为各管理比特、性能控制比特及路旁业务等的插入而有所增大。Ku波段中小容量数字微波系统的容量系列,符合GB13159的规定,有如下几种:a)2.048Mbit/s系统:容量为2.048Mbit/s的数字微波系统,其等效话路数为30路,b)2×2.048Mbit/s系统:容量为2×2.048Mbit/s的数字微波系统,其等效话路数为60路;c)8.448Mbit/s系统:容量为8.448Mbit/s的数字微波系统,其等效话路数为120路,d)2×8.448Mbit/s系统:容量为2×8.448Mbit/s的数字微波系统,其等效话路数为240路;e)34.368Mbit/s系统:容量为34.368Mbit/s的数字微波系统,其等效话路数为480路。4.5.2工作频段
Ku波段微波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为13GHz、15GHz、18GHz。4.5.3射频波道配置
参见GB13159。
4.6发信机输出功率
4.6.1发信机输出功率
设备生产厂家可设计系列产品供电路设计者选用。4.6.2发信机输出功率容限
发信机输出功率容限为:标称值土1:9dB。4.7频率偏差
发信频率偏差不大于士0.4MHz;收信本振频率偏差不大于土0.4MHz;(如果采用二次混频,则每个本振的频率偏差都要减小,以保证收信中频频率偏差满足士0.4MHz)4.8接收机噪声系数
含分路滤波器的接收机噪声系数如表1所示:表1接收机噪声系数指标
频段,GHz
噪声系数,dB
4.9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AGC)范围接收机AGC范围大于50dB。
4.10接收机门限电平
按设备规格。
4.11调制解调方式
YD/T 843---1996
4.11.18Mbit/s以下系统的调制解调方式这些系统应采用BPSK或FSK调制方式,分别对应同步或非同步解调方式。在不影响系统性能时,也可采用其他调制解调方式。
4.11.2容量为2×8Mbit/s和34Mbit/s系统的调制解调方式这些系统应采用QPSK、4FSK、MSK调制方式,并采取相应的同步或非同步解调方式。在不影响系统性能时,也可采用其他调制解调方式。4.12调制解调自环时BER~E,/N。性能各种调制方式的BER~Er/N。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表2BER~E/N。性能指标
BER=10-3
BER=10~6
4.13解调器同步性能
DCBPSK
4.13.1解调器载波恢复捕捉范围:优于士1MHz。4.13.2位同步恢复捕捉范围:
2.048Mbit/s和2×2.048Mbit/s:优于±200×10-6×ft8.448Mbit/s和2×8.448Mbit/s:优于±120×10-6×ft;34.368Mbit/s:优于±80×10-6×ft。其中,fr为与传输符号速率对应的率。4.14基带接口特性
4.14.1标准速率、速率容差、传输代码DCQPSK
表3标准速率、速率容差、传输代码一览表标准速率
一次群
二次群
三次群
4.14.2输出波形
脉冲形状:
标准脉冲形状为矩形
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
测试负载阻抗
脉冲(传号)峰值电压
2 048 kbit/s
8448kbit/s
34368kbit/s
速率容差
±50×10-
±30×10-6
±20×10-6
表4输出波形要求
不管极性如何,所有有效信号脉冲(传号)应符合CCITTG703样板
2 048kbit/s
同轴电缆
对称线
8 448 kbit/s
同轴电缆
传输代码
HDB3 或 NRZ
HDB3或NRZ
34 368 kbit/s
同轴电缆
脉冲形状:
标准脉冲形状为矩形
无脉冲(空号)峰值电压
标称脉冲宽度(ns)
脉冲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
标称脉冲半幅度处正负脉冲宽
数字段的输出抖动
YD/T 843-1996
续表4
不管极性如何,所有有效信号脉冲(传号)应符合CCITTG703样板
0±0.237V
0.95~1.05
0. 95~1.05
0±0.237V
0. 95~~1. 05
0.95~~1.05
表5长度等于或小于假设参考数字段在无输入抖动时的最大输出抖动传输速率
kbit/s
传输速率
kbit/s
假设参考
数字段长度
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允许最大输出抖动
(UI峰-峰值)
抖动和谦移幅度峰一峰值(对数坐标)Ao
0. 95~1.05
0.95~1.05
测量带通滤波器高频和低频截止频率低频截止频率fi或fs,高频截止频率:ff
斜率值20dB/10oct
图1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
表6输出抖动和漂移容限参数值
峰-峰幅度(UI)
1.2×10-5 Hz
1.2×10-5Hz
抖动频率
18 kHz
10 kHz
100kHz
400kHz
800 kHz
测试信号
100 kHz
400kHz
800 kHz
215—1
223—
4.14.5数字段的抖动转移特性
YD/T 843-1996
抖动转移函数的最大增益不应超过1 dB的数值。4.14.6输入端允许电缆衰减
表7输入端允许衰减
比特速率,kbit/s
允许衰减,dB
4.14.7输入阻抗特性
比特率,kbit/s
输入阻抗
回波损耗
表8输入阻抗特性表
750/1200
(2. 5% ~5%)f。
(5% ~100%)f。
(100%~150%)f。
注:表中f。分别对应为2048kHz、8448kHz和34368kHz。4.15辅助业务
4.15.1辅助业务的种类
a)模拟公务(ASC);
b)数字公务(DSC);
4.15.2模拟公务的主要参数
a)调制解调方式为次基带调频、锁相鉴频解调方式;b)调制部位:射频或中频;
c)传输容量:一路公务电话,一路监控信号,d)通话类型:全线公务或选站公务;e)信号噪声比(S/N):每接力段优于45dBmop。4.15.3数字公务的主要参数
a)脉码调制方式:标准PCM或AM;b)比特率:PCM方式64kbit/s、AM方式不低于32kbit/s;c)传输容量:一路公务电话,一路监控信号;d)通话类型:全线公务或选站公务;4.16微波顿复接
微波顿复接是实现辅助业务和系统本身用的比特开销数字传输的重要方法,2X8Mbit/s以上的传输系统需有微波帧复接功能。4.16.1微波顿复接的内容
a)2.048Mbit/s路旁业务:
b)数字公务;
c)数字监控信号;
d)留作备用的空余比特。
4.16.2微波顿复接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允许选择使用或增补新的内容。4.17无损伤倒换
YD/T 843—1996
为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工作波道传输信息的中断时间,对于34Mbit/s系统可设置无损伤倒换,4.17.1功能
自动倒换、人工倒换、自动倒换锁定、波道优先倒换及故障优先倒换等。4.17.2主备用比N:1
4.17.3倒换方式
a)无损伤自动倒换;
b)有损伤自动倒换;
c)人工倒换。
4.17.4倒换时间:≤10ms;
无损伤倒换时间定义为传输段比特差错率达到无损伤倒换基准起至无损伤倒换完成止的一段时间。
4.17.5自动倒换基准:
a)无损伤倒换基准:BER≥1×10-s;b)有损伤倒换基准:BER≥1X10-3或信号丧失。4.17.6自适应延时调整范围:不小于土50ns。4.18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
本系统应具备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的功能。4.19天馈线
天线应符合GB6361的规定。
4.20基础电源
基础电源为浮充制蓄电池直流供电,标称电压一48V或一24V,正极接地。当蓄电池开始放电时,应发出远程告警信号。
设备正常工作时基础电源与工作设备之间的馈电压降应小于0.8V。5测量方法
5.1差错性能指标的测量及统计方法5.1.1测量仪表
误码线路分析仪。
5.1.2测量方法
a)比特差错性能指标测量方框图如图2所示:1)
终端站
接力站
图2比特差错性能指标测量方框图b)既可单向测试,也可环测,但环测指标仍按单向指标。E
终端站
c)严重比特差错秒率(SES%)及严重比特差错秒(SES)在系统比特率上测试,其测试结果与在64kbit/s上的测试结果等同。
d)比特差错秒率(ES%)及比特差错秒(ES)也可在系统比特率上测试,但测试结果应换算成64kbit/s上的比特差错秒率(ES%)和比特差错秒(ES)。其转换方法如下:200
测试比特率
一次群
二次群
三次群
四次群
YD/T 843—1996
ES(64kbit/s)=ES(系统比特率)×k表9转换系数取值表
转换系数
e)残余比特差错率(RBER)及残余比特差错(RBE)按下述方法统计:测试总周期为24h,每15分钟测试并打印一次,共获得96个数据再将96个已测到的RBER数据及RBE数据,按自高至低顺序排队,剔除数字较高的前48个数据,则第49个RBER及RBE数据即为所要统计的RBER及RBE值。
室内系统测试时或调制解调自环测试时,不存在电波传播衰落的影响,除偶然的空发干扰外,原则上不应剔除任何测试数据,应把测试期间最差的数据视作被测设备的残余比特差错率。f)投入业务(BIS)指标测量
投入业务限值Si和S,按下式计算:S,=BIS指标-2/BIS指标
S.=BIS指标+2VBIS指标
测量并判断是否满足投入业务指标的方法和步骤见YD/T748一95。5.2无损伤倒换时间(除快衰落外的其他情况下)测量方法5.2.1测量仪表
a)误码仪;
b)逻辑分析仪或数字示波器;
c)中频噪声发生器;
d)动态倒换辅助测试仪。
5.2.2无损伤倒换时间测量方框图如图3所示。201
主用1
主用N
动态倒换辅助测试仪
方波发生器
YD/T·8431996
主用1
主用N
噪声发生器
BER告警
开关控制
同步倒换应答
数字化
示波器
图3无损伤倒换时间(除快衰落外的其他情况下)测量方框图5.2.3测量原理
动态倒换辅助测试仪内方波发生器产生1.5Hz方波脉冲,控制开关(SW)周期性地开关,当SW打开时,噪声加入信道,内帧同步盘BER告警(BER=10-6),然后经过发并、收端时延调节及同步开关动作后产生同步倒换应答信号,用数字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同时显示出SW开关控制、BER告警及同步倒换应答三个波形。SW开关控制与BER告警这两个波形正(负)跳沿之间的时间为系统BER检测时间,而SW开关控制与同步倒换应答这两个波形正跳沿之间的时间则是需测的无损伤倒换时间。5.3接收机门限电平的测量方法
5.3.1测量仪表
a)误码仪;
b)射频功率计;
c)射频可变衰耗器。
5.3.2发信功率及接收机门限电平测量方框图如图4所示。P
(发)
功率让
图4接收机门限电平测量方框图
(收)
5.3.3测量方法
YD/T 843—1996
a)误码仪送HDB3、标准伪随机序列。b)调整可变衰耗器R和R2的值,使BER~1×10-3。c)用功率计测量可变衰耗器R输出口的电平Pr(dBm)。d)按下式计算接收机门限电平为:Pth = Pr R2(dBm)
e)用功率计串接合适的衰减器,测PTx点即可测得发信功率PTx。f)接收机门限电平应在室内仿真测试。5.434Mbit/s基带接口特性的测量5.4.1输出接口波形
a)测量仪器:
1)误码仪;
2)500MHz高速同步示波器;
3)75Q/50Q阻抗转换器。
b)输出接口特性测量方框图如图5所示。误码仪(发)
示波器
c)测量方法:
750/500
阻抗转换器
图5输出接口波形测量方框图
1)将全“1”信号样板图装在示波器显示屏上,中颊自环
2)将输出阻抗为75Q的峰峰1V信号经75Q/502阻抗转换器送入示波器,调Y轴增益,使输入信号的峰峰值显示在样板图的0V和1V线上;3)使误码仪送出HDB3全“1\信号,并将DEM的基带出口信号经75Q/500阻抗转换器送入示波器,其波形应在样图规定的范围内;4)在示波器屏幕上换用全0”样板;5)使误码仪改送HDB3全“0信号,6)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信号波形仍应在样板规定的范围内。7)正负极性脉冲可分别检验。
8)在进行HDB3全\0\信号测试时,若发生被测系统AIS动作,应使AIS中止后再测试或改为图案简单的人工序列测试。
5.4.2输入口回波损耗的测量
a)测量仪表:微波网络分析仪或其他类似仪表。b)输入口回波损耗测量方框图如图6所示。微波网络
分析仪
基带桥
图6输入口回波损耗测量方框图
c)测量方法:
YD/T 843—1996
用微波网络分析仪直读,结果应满足表15的规定。5.4.3基带输入口允许介入衰耗的测试a)测量仪表及配件:
1)误码仪。
2)6/12dB符合√特性的中频同轴电缆或衰减网络,b)基带输入口允许介入衰耗测试方框图如图7所示。误码仪(发)
误码仪(收)
6/12dB电缆
图7基带输入口允许介入衰耗测试方框图c)测量方法:
1)将调制、解调中频自环起来;误码仪送HDB3、标准伪随机序列;2)以误码仪显示无比特差错为合格。5.4.4输入抖动容限的测量
a)测量仪表: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1)误码仪;
2)抖动调制器。
b)输入抖动容限测量方框图如图8所示,图中选频表停用。抖动
调制器
误码仪(发)
误码仪(收)
选频表
c)测量方法:
图8抖动特性测量方框图
1)误码仪发送端送HDB3、标准伪随机序列,2)基带输入口加6/12dB符合√特性的衰耗;RE
3)使抖动调制器按第4.14.4规定自低至高送出不同频率的抖动信号;4)使抖动自大至小缓缓降低,直至误码仪在规定的闸门时间内(通常为1s),比特差错数小于10时,此时仪表上显示的抖动值即为该频率下的测量值;5)所有的测量值均应在图1规定的样板图曲线之上;6)若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经查明系抖动累积造成的,允许打开电路,分别测量每个调制解调机的输入抖动容限指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1553-2009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三阶段)
- YDN089-1998 No.7信令网技术体制(1998修订版)
- YD/T925-2009 光缆终端盒
- YD/T2421-2012 域名注册协议主机供应技术要求
- YD/T828.35-1996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中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3部分: 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测量 第5节:上/下变频器
- YD/T1547-2009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三阶段)
- YD/T2020-2009 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网络用户数据库设备技术要求
- YD/T3140-2016 用于内容分发的元数据框架
- YD/T1348-2005 接入网技术要求 ——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自动测试系统
- YD/T1328-2009 在用局用交换设备计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移动电话网部分
- YD/T850-1996 可视图文互通的文件应用轮廓
- YD/T828.37-1997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中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3部分: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测量 第7节:接收系统的品质因数
- YD/T726-1994 信函邮票盖销机技术条件
- YD/T1657.1-2007 支持多媒体业务网络地址翻译/防火墙(NAT/FW)穿越的代理设备技术要求 第1部分:H.323代理
- YD/T2166-2010 通信机房精密空调自适应监控系统
- 行业新闻
- 顶级上币财富效应,重塑交易新範式|SuperCEX Ourbit 2025 成就概览
- 比特币90天未平仓合约下降,预示逢低买入机会——详情
- 比特币关键链上指标飙升98%,通往12万美元之路?
- 为什么今天加密货币下跌?特朗普vs.马斯克、美联储恐慌等因素影响
- 专家称忽视XRP将错失史上最大的财富转移
- BONK技术图表分析:楔形突破、头肩顶预警
- AYNI币技术架构剖析:链上安全与合约审计
- 乐观币价格预测:OP在0.54美元挣扎,市值跌破9.5亿美元
- Bonk 上市动态:币安 & OKX 最新支持与交易策略
- Binance 与 OKX 是否支持 Solaxy?交易所最新动态与计划一览
- Tether的最后防线?GENIUS法案给USDT留下三道门...还有倒计时
- 分析师称,随着比特币在进一步盘整后有望创下新高,好戏即将上演
- XRP价格在实时追踪器上突然飙升至691,667美元。事件真相揭秘
- AYNI币社交媒体地址与官方渠道大全
- 2025年最佳加密货币:今年迄今表现最佳的加密货币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