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医药行业标准(YY) >>
- YY 0147-1993 药用辅料 亮蓝

【医药行业标准(YY)】 药用辅料 亮蓝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5:36:22
- YY0147-1993
- 现行
标准号:
YY 0147-1993
标准名称:
药用辅料 亮蓝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3-11-29 -
实施日期:
1994-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36.58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药用辅料亮蓝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苯甲醛邻磺酸与N一乙基一N-(3-磺基节基)苯胺缩合后经氧化而成的染料。本品可添加于药品作着色剂用。 YY 0147-1993 药用辅料 亮蓝 YY0147-1993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YY0147-93
本标准规定了药用辅料亮蓝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苯甲醛邻磺酸与N-乙基-N-(3-磺基苄基)苯胺缩合后经氧化而成的染料。本品可添加于药品作着色剂用。2引用标准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601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603
GB610.1化学试剂砷测定通用方法(神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九〇年版二部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
分子式:CHa4N,Na20.S3
结构式:
分子量:792.84(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4技术要求
4.1性状
本品为蓝紫色粉末,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4.2项目指标
干燥失重(105℃)
国家医药管理局1993-11-29批准SO,Na
1994-05-01实施
水不溶物
异丙醛萃取物
副染料
砷(As)
铅(Pb)
氯化物和硫酸盐
5试验方法
YY 0147-93
除特别标明外,试验中所用试剂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溶液为水溶液。测定中所需溶液在未注明时,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九年版附录制备。仪器设备为一般实验室仪器设备。
5.1鉴别
5.1.1试剂和溶液
5.1.1.1乙酸铵溶液:取乙酸铵(GB1292)制成1.4g/L的溶液。5.1.1.2正丁醇HG3—1012)。
5.1.1.3氨水溶液:取氨水(GB631)制成(4+96)的溶液。5.1.1.4无水乙醇(GB678)。
5.1.2仪器和用品
5.1.2.1分光光度计。
5.1.2.2新华层析滤纸:1号中速。5.1.2.3标本缸:直径100mm,高220mm。5.1.2.4
微量注射器:10μL。
5.1.3鉴别方法
5.1.3.1取本品加乙酸铵溶液制成0.001%的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30士2nm。5.1.3.2取本品水溶液,做纸上层析,其主色点的R值,应与标准样品相同。纸上层析条件:
展开剂:正丁醇:无水乙醇:氨水溶液=6:2:3;a.
温度:20~25℃;
试液浓度:1g/L;
试液用量:2μL;
展开剂前沿上升限度:150mm。
5.2含量测定
5.2.1试剂和溶液
5.2.1.1硫酸亚铁铵(GB661)。
5.2.1.2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取基准重铬酸钾(GB1259)制成c(K,Cr,0,)=0.01667mol/L的溶液。
5.2.1.3:硫氰酸铵溶液:取硫氰酸铵(GB660)制成200g/L的溶液。42
YY 0147—93
5.2.1.4硫酸溶液:取硫酸(GB625)制成(1+1)的溶液。5.2.1.5酒石酸氢钠(HG3—1300)。5.2.1.6盐酸(GB622)。
5.2.1.7三氯化钛溶液:15.0%~20.0%。5.2.1.8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c(TiCl,)=0.1mol/L。a.配制:取三氯化钛溶液100mL和盐酸75mL,置于1000mL棕色量瓶中,用新煮沸过并已冷却到室温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倒入避光的下口瓶中,在二氧化碳或高纯氮气体保护下贮藏。b.
仪器装置
图1三氟化钛滴定法的装置图
1锥形瓶(500mL);2—棕色滴定管(50mL);3—包黑纸的下口玻璃瓶(2000mL);4一盛100g/L碳酸铵和100g/L硫酸亚铁等量混合液的容器(500mL)5活塞;6—空瓶7装有水的洗气瓶
c.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硫酸亚铁铵3g(精确至0.0002g),置于500mL锥形瓶中,在二氧化碳气流保护下,加入新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50mL使溶解,再加入硫酸溶液25mL,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40mL,然后用需标定的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到接近计算量终点,立即加入200g/L硫氰酸铵溶液25mL,继续用需标定的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到红色转为绿色为终点。整个滴定过程均应在二氧化碳或高纯氮气流保护下操作。同时以40mL水代替重铬酸钾溶液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临用新标。
d。标定结果的表述
三氯化钛浓度(e)按式(1)计算:.cX6
式中:V.
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YY0147—93
V,—一滴定所用去三氟化钛溶液的体积,mL;V,—滴定空白用去三氯化钛溶液的体积,mL;C
一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5.2.2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4g(准确至0.0002g)溶于新煮沸并已冷却至室温的水中,移入5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50mL试样溶液,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酒石酸氢钠15g,水150mL,在液面下通入二氧化碳气流的同时加热至沸,并用0.1mol/L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到棕黄色为终点。同时以50mL水代替试样落液,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5.2.3分析结果的表述
质量百分含量(X,)按式(2)计算:X(-V).cX 0.396 4
式中:V滴定试样用去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体积,mL;Vs一-滴定空白用去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体积,mL;一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0.3964——与1.00mL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c(TiCl,)=1.000mol/LJ相当的亮蓝的质量,g;m
试样质量,g。Www.bzxZ.net
5.2.4允许差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1%,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3干燥失重的测定
5.3.1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约2g(准确至0.001g),置于已恒重30~40mm的称量瓶内,在105℃依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九年版二部附录55页)。5.3.2分析结果的表述
干燥失重X(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Xz=m二ma×100
式中;m1—-干燥前的样品质量.g;ma
干燥后的样品质量·g。
5.3.3允许差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5.4水不溶物的测定
5.4.1测定方法
(3)
称取样品约3g(准确至0.01g)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50~60℃水250mL,使之溶解,用已在105℃烘至恒重的G4垂熔玻璃埚过滤,用热水充分洗涤至淋洗液无色,在105℃恒温烘箱中烘至恒重。
5.4.2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不溶物X(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44
干燥后水不溶物质量·g:
式中m-
试样质量,g。
5.4.3允许差
YY0147—93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05%。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5.5异丙醚萃取物的测定
5.5.1试剂和溶液
5.5.1.1氯氧化钠溶液:取氢氧化钠(GB629)分别制成5.0g/L、20g/L、100g/L的溶液。5.5.1.2:盐酸溶液:取盐酸(GB622)分别配成(2+98)、(3+7)的溶液。5.5.1.3硫酸亚铁溶液:取硫酸亚铁(GB664)参照GB601中硫酸亚铁铵项配制成0.1mol/L的溶液。
5.5.1.4硫氰酸铵溶液:取硫氰酸铵(GB660)制成0.1mol/L的溶液。5.5.1.5三氯化钛溶液:0.1mol/L(参见5.2.1.8)。5.5.1.6异丙醚
a.异丙醚的处理:取异丙醚500mL,置于1000mL分液漏斗中,每次用20g/L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洗涤二次,再每次用水50mL洗涤三次。b.异丙醚的检验:吸取0.1mol/L硫酸亚铁溶液和0.1mol/L硫氰酸铵溶液各25mL置于250mL分液漏斗中,混合后如溶液呈红色,则小心地滴入0.1mol/L三氯化钛溶液到红色恰好消失,然后加入已处理过的异丙醚10mL,剧烈摇动数分钟,混合液应无红色出现。5.5.2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约2g(准确到0.01g),用水100mL溶解后移入500mL分液漏斗中,加异丙醚40mL摇动1min,静置分层,分出染料水层,置于另一分液漏斗中,留存的异丙醚每次用水25mL洗涤二次,弃去洗液,将醚液通过脱脂棉,直接滤入已知质量的150mL磨口锥形瓶中,第一次分出的染料溶液加入10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2mL,用异丙醚40mL同上法进行第二次萃取,醚液用5.0g/L氢氧化钠溶液25mL洗涤一次,再每次用水25mL洗涤二次,弃去洗液,将醚液通过脱脂棉滤入同一锥形瓶中,第二次分出的染料水溶液加入(3十7)盐酸溶液5mL,用异丙醚40mL进行第三次萃取,液用(2+98)盐酸溶液25mL洗涤一次,每次用水25mL再洗涤二次,合并三次醚液,在80~85℃水浴中蒸去异丙醚,然后将锥形瓶置于温度为80~85℃烘箱中,烘至恒重。同时以100mL水代替染料溶液,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5.5.3分析结果的表述
异丙醚萃取物百分含量X。按式(5)计算:X
式中:ms—干燥后样品残渣的质量,g,mg
干燥后空白残渣的质量,g;
样品质量,g。
5.5.4允许差
mg×100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05%,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6副染料的测定
5.6.1试剂和溶液
5.6.1.1无水乙醇(GB678)。
5.6.1.2正丁醇(HG3—1012)。
YY 0147-93
5.6.1.3氨溶液:取氨水(GB631)配成(4+96)的溶液。5.6.1.4丙酮:取丙酮(GB686)配成(11)的水溶液。5.6.1.5碳酸氢钠溶液:取碳酸氢钠(GB640)制成4g/L溶液。5.6.2纸上层析条件:
展开剂:正丁醇:无水乙醇:氨溶液=6:2:3;温度:20~25℃
5.6.3仪器和用品
5.6.3.1分光光度计。
5.6.3.2新华层析滤纸:150mm×250mm,1号中速。5.6.3.3标本缸:180mm,高300mm。5.6.3.4微量注射器:100μL。
5.6.3.5纳氏比色管:50mL,有磨口盖。5.6.3.6G3垂熔漏斗。
5.6.4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1.5g(准确至0.01g),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后移入100mL量瓶中,稀释到刻度,摇匀,用微量注射器吸取100μL,很均匀地点在离滤纸底边25mm的一条基线上,成一直线,染料溶液在滤纸上的宽度不超过5mm,长度为130mm,用吹风机吹干,将滤纸放入标本缸中展开,滤纸底边浸入展开剂液面下10mm,待展开剂前沿线上升至150mm或直到副染料分离满意为止,取出,风干。同时用空白滤纸在相同条件下展开[该空白滤纸必须和试样溶液展开用的滤纸在同张(600mm×600mm)滤纸上相邻部位裁取)副染料(1)
副染料(2)
主染料
副染料(3)
副染料(4)
副菜料(5)
将各个副染料和空白滤纸上与各副染料相对应的部位的滤纸,按同样大小剪下,并剪成约5mm×15mm细条,分别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各准确加入1:1丙酮溶液5mL:摇动3~5min后,再准确加入碳酸氢钠溶液20mL,充分摇动数分钟,将萃取液分别在G3垂熔漏斗中自然过滤,滤液须澄清,无悬浮物,在各自副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用5cm比色血和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46
YY 0147-93
以1:1丙酮溶液5mL和碳酸氢钠溶液20mL混合液作参比液。副染料(1)在20~25℃时的平均R值为0.67。副染料(2)在20~25℃时的平均R值为0.53。副染料(3)在20~25℃时的平均R值为0.25。副染料(4)在20~25℃时的平均R值为0.14。副染料(5)在20~25℃时的平均R值为0.02。5.6.5分析结果的表述
副染料(%) = (A -b) + (A, -b) + + (A. - 6.) ×0. 03 · XA—b,
式中.A..A.....A.
b.b......b.
5.6.6允许差
各副染料的吸光度;
各副染料对照空白的吸光度;
标准萃取液的吸光度:
标准的空白萃取液的吸光度:
标准溶液浓度与试样溶液浓度的比值,样品的含量。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7砷含量的测定
5.7.1试剂和溶液
5.7.1.1硫酸:取硫酸(GB625)制成(1+1)的溶液。5.7.1.2
硝酸(GB626)。
高氯酸(GB623)。
硝酸-高氯酸(3+1)的混合液。
碘化钾:取碘化钾(GB1272)配成200g/L的溶液。盐酸(GB622)。
氯化亚锡:取氯化亚锡(GB638)按GB603的规定配成400g/L的溶液。无砷金属锌(GB2304)。
乙酸铅棉花:按GB603的规定制备。5.7.1.9
5.7.1.10溴化汞试纸:按GB603的规定制备。5.7.1.11碑标准溶液:按GB602的规定制备后,稀释100倍,1mL含砷0.001mg。5.7.2仪器装置
按GB610.1中的定砷器。
5.7.3测定方法
(6)
称取样品1g(准确至0.01g)置于250mL烧瓶中,加硝酸1.5mL和(1+1)硫酸5mL,用小火加热赶出二氧化氮气体,待溶液变成棕色,停止加热,放冷后加入硝酸-高氯酸混合液1mL,继续加热至溶液澄清无色或微黄色并产生白烟,停止加热,放冷后加水5mL加热至沸,除去残余的硝酸-高氯酸(必要时可再加水煮沸一次),继续加热至发生白烟,保持10min,放冷后移入100mL锥形瓶中,用水30mL分次洗涤烧瓶,洗液一并倒入锥形瓶中,加盐酸4mL、200g/L碘化钾4mL及400g/L氯化亚锡溶液5滴,摇匀,放置10min,加无砷金属锌2g,迅速将装有乙酸铅棉花及漠化汞试纸的玻璃管装上,在25~30℃暗处放置1h,溴化汞试纸所显颜色不得深于标准。同时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标准制备:将上述空白试验液加入砷标准溶液1mL后,与样品同时同样处理。47
5.8铅的测定
5.8.1试剂和溶液
YY0147-93
5.8.1.1乙酸溶液:取冰乙酸(GB676)配成(1+4)的溶液。5.8.1.2氨试液:取氨水(GB631)配成(1+2)的溶液。5.8.1.3硫化钠溶液:取硫化钠(HG3-905)配成100g/L的溶液。5.8.1.4氰化钾溶液:取氰化钾制成100g/L的溶液。5.8.1.5调色液:取适量蔗糖(HG3—1001)在烧杯中加热焦化后,加水溶解,过滤即得。5.8.1.6铅标准溶液:按GB602配制,使用时稀释10倍,1mL含铅0.01mg。5.8.2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2g(准确至0.01g),置于中,先在低温下炭化,然后在500~550℃灰化,放冷后,在灰分中加乙酸溶液5mL,搅拌使之溶解,加水10mL,稀释后用定性滤纸直接过滤在50mL纳氏比色管中,并用水15mL分次洗涤残渣,滤液用氨试液调节至pH=8pH试纸检查),加氰化钾溶液2mL及无色硫化钠溶液4滴,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暗处放置10min,与标准管比较,其颜色不得更深。标准管制备:取200g/L乙酸溶液5mL及水25mL,用定性滤纸直接过滤在另个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铅标准溶液2mL。以下操作与样品管同时同样处理。注:如样品溶液加入氨水后产生浑浊,则需重做,如加入氨水后溶液泛黄,标准液就需以调色液调至颜色与样品相同,再加氰化钾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后放置10min比色。5.9氯化物和硫酸盐的测定
5.9.1试剂和溶液
5.9.1.1活性炭(HG3—1290)。
硝酸溶液:取硝酸(GB626)配成(1+1)的溶液。5.9.13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取硝酸银(GB670)制成c(AgNO.)=0.1mol/L的溶液。硝基苯(HG3—963)。
备用。
硫酸铁铵溶液:取硫酸铁铵(GB1279)14g,溶于100mL水,加10mL硝酸溶液,置棕色瓶中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取硫氰酸铵(GB660)配成c(NH,CNS)=0.1mol/L的溶液。5.9.1.6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取氢氧化钠制成c(NaOH)=0.05mol/L的溶液。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取盐酸(GB622)制成c(HCI)=0.002mol/L的溶液。5.9.1.8
5.9.1.9四羟基苯醒二钠。
氯化钾(GB646)。
酚酸指示剂。
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取氯化钡制成c(BaCls)=0.05mol/L的溶液。5.9.2测定方法
称样品2g(准确至0.01g),溶于100mL蒸馅水中,加入活性炭10g,慢慢加热煮沸15min,冷却后加入(1+1)硝酸溶液1mL,充分振摇,加水至体积达200mL,过滤,备用。5.9.2.1氯化物的测定方法
吸取以上试液50mL,加入(1+1)硝酸2mL和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10mL及硝基苯5mL,振摇均匀后,加1mL硫酸铁铵溶液,以0.1mol/L硫氰酸铵溶液滴定过剩的硝酸银。同时以同样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5.9.2.2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取以上试液25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滴,滴加0.05mol/LNaOH溶液至呈粉红色为止,然后再滴加0.002mol/LHCl至红色消失,加25mL无水乙醇,摇匀,再加0.2g四羟基苯醒二钠、0.2g氯化钾混合试剂,以0.05mo1/L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橙红色为终点,在滴48
YY0147—93
定时要用灯光从侧面观察,同时以相同方法做空白试验。5.9.3分析结果的表述
5.9.3.1氯化物百分含量X,按式(7)计算:X, V。-V.) c. X 0. 058 5
200—
式中:V—滴定样品用去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
-滴定空白用去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mg样品的质量,g:
活性炭的体积(取10g相同的活性炭,置100mL量筒中,加入70mL水测得体积的增加数),mL;
相当于1mL硫氰酸铵[c(NH,CNS)=1.00mol/L]标准滴定溶液的氮化钠的质量,g。5.9.3.2硫酸盐百分含量X。按式(8)计算:X.=V.-V) ·c × 0. 071
200—6
式中:V—滴定样品用去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滴定空白用去氯化锁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3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X100
0.071——相当于1mL氯化钡[c(BaC12)=1.00mol/L]标准滴定溶液的硫酸钠的质量,g。5.9.4允许差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平均值,并将氯化物百分含量X:与硫酸盐百分含量X。之和作为测定结果。
6检验规则
6.1本产品应由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单位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件产品都应附有产品合格证。6.2使用单位可按照本标准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6.3取样方法:以偶合罐所得之产品为一批,按包装箱总件数的10%随机取样,每箱再各取一瓶。取样需备有清洁、千燥、具有密闭性和避光性的样品瓶,瓶上贴有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名称和取样日期、取样人签名及必要的说明。取样时,应用清洁适用的取样器,从每瓶的中心处,取出不少于50g的样品(取时应小心,不使外界杂质落入产品中),迅速混匀后,从中取100g,分装于二个样品瓶中,并用石蜡密封。一份送化验室,另一份密封保存,以备仲裁分析用。6.4如果在检验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应加倍取样件数,重新取样品进行核验,产品重新检验的结果有一项不符合标准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6.5如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单位,按本标准进行仲裁。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包装上应有牢固的标志,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标明“制药用着色剂”字样)、批号、产品生产批文49
YY0147-93
号、生产日期、净重、商标、生产厂名和贮存条件。7.2本品应装于聚乙烯塑料瓶中,每瓶0.5kg,每10瓶外套纸盒包封。7.3运输时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合运,防雨、防晒、防潮7.4本品应避光、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的库房中。7.5按规定包装,原包装保质期为两年半。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药用辅料厂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朱春芳。
本标准参照采用JSFA-V《日本食品添加剂公定书》。5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YY0147-93
本标准规定了药用辅料亮蓝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苯甲醛邻磺酸与N-乙基-N-(3-磺基苄基)苯胺缩合后经氧化而成的染料。本品可添加于药品作着色剂用。2引用标准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601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603
GB610.1化学试剂砷测定通用方法(神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九〇年版二部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
分子式:CHa4N,Na20.S3
结构式:
分子量:792.84(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4技术要求
4.1性状
本品为蓝紫色粉末,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4.2项目指标
干燥失重(105℃)
国家医药管理局1993-11-29批准SO,Na
1994-05-01实施
水不溶物
异丙醛萃取物
副染料
砷(As)
铅(Pb)
氯化物和硫酸盐
5试验方法
YY 0147-93
除特别标明外,试验中所用试剂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溶液为水溶液。测定中所需溶液在未注明时,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九年版附录制备。仪器设备为一般实验室仪器设备。
5.1鉴别
5.1.1试剂和溶液
5.1.1.1乙酸铵溶液:取乙酸铵(GB1292)制成1.4g/L的溶液。5.1.1.2正丁醇HG3—1012)。
5.1.1.3氨水溶液:取氨水(GB631)制成(4+96)的溶液。5.1.1.4无水乙醇(GB678)。
5.1.2仪器和用品
5.1.2.1分光光度计。
5.1.2.2新华层析滤纸:1号中速。5.1.2.3标本缸:直径100mm,高220mm。5.1.2.4
微量注射器:10μL。
5.1.3鉴别方法
5.1.3.1取本品加乙酸铵溶液制成0.001%的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30士2nm。5.1.3.2取本品水溶液,做纸上层析,其主色点的R值,应与标准样品相同。纸上层析条件:
展开剂:正丁醇:无水乙醇:氨水溶液=6:2:3;a.
温度:20~25℃;
试液浓度:1g/L;
试液用量:2μL;
展开剂前沿上升限度:150mm。
5.2含量测定
5.2.1试剂和溶液
5.2.1.1硫酸亚铁铵(GB661)。
5.2.1.2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取基准重铬酸钾(GB1259)制成c(K,Cr,0,)=0.01667mol/L的溶液。
5.2.1.3:硫氰酸铵溶液:取硫氰酸铵(GB660)制成200g/L的溶液。42
YY 0147—93
5.2.1.4硫酸溶液:取硫酸(GB625)制成(1+1)的溶液。5.2.1.5酒石酸氢钠(HG3—1300)。5.2.1.6盐酸(GB622)。
5.2.1.7三氯化钛溶液:15.0%~20.0%。5.2.1.8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c(TiCl,)=0.1mol/L。a.配制:取三氯化钛溶液100mL和盐酸75mL,置于1000mL棕色量瓶中,用新煮沸过并已冷却到室温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倒入避光的下口瓶中,在二氧化碳或高纯氮气体保护下贮藏。b.
仪器装置
图1三氟化钛滴定法的装置图
1锥形瓶(500mL);2—棕色滴定管(50mL);3—包黑纸的下口玻璃瓶(2000mL);4一盛100g/L碳酸铵和100g/L硫酸亚铁等量混合液的容器(500mL)5活塞;6—空瓶7装有水的洗气瓶
c.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硫酸亚铁铵3g(精确至0.0002g),置于500mL锥形瓶中,在二氧化碳气流保护下,加入新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50mL使溶解,再加入硫酸溶液25mL,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40mL,然后用需标定的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到接近计算量终点,立即加入200g/L硫氰酸铵溶液25mL,继续用需标定的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到红色转为绿色为终点。整个滴定过程均应在二氧化碳或高纯氮气流保护下操作。同时以40mL水代替重铬酸钾溶液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临用新标。
d。标定结果的表述
三氯化钛浓度(e)按式(1)计算:.cX6
式中:V.
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YY0147—93
V,—一滴定所用去三氟化钛溶液的体积,mL;V,—滴定空白用去三氯化钛溶液的体积,mL;C
一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5.2.2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4g(准确至0.0002g)溶于新煮沸并已冷却至室温的水中,移入5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50mL试样溶液,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酒石酸氢钠15g,水150mL,在液面下通入二氧化碳气流的同时加热至沸,并用0.1mol/L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到棕黄色为终点。同时以50mL水代替试样落液,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5.2.3分析结果的表述
质量百分含量(X,)按式(2)计算:X(-V).cX 0.396 4
式中:V滴定试样用去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体积,mL;Vs一-滴定空白用去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体积,mL;一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0.3964——与1.00mL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c(TiCl,)=1.000mol/LJ相当的亮蓝的质量,g;m
试样质量,g。Www.bzxZ.net
5.2.4允许差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1%,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3干燥失重的测定
5.3.1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约2g(准确至0.001g),置于已恒重30~40mm的称量瓶内,在105℃依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九年版二部附录55页)。5.3.2分析结果的表述
干燥失重X(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Xz=m二ma×100
式中;m1—-干燥前的样品质量.g;ma
干燥后的样品质量·g。
5.3.3允许差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5.4水不溶物的测定
5.4.1测定方法
(3)
称取样品约3g(准确至0.01g)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50~60℃水250mL,使之溶解,用已在105℃烘至恒重的G4垂熔玻璃埚过滤,用热水充分洗涤至淋洗液无色,在105℃恒温烘箱中烘至恒重。
5.4.2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不溶物X(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44
干燥后水不溶物质量·g:
式中m-
试样质量,g。
5.4.3允许差
YY0147—93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05%。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5.5异丙醚萃取物的测定
5.5.1试剂和溶液
5.5.1.1氯氧化钠溶液:取氢氧化钠(GB629)分别制成5.0g/L、20g/L、100g/L的溶液。5.5.1.2:盐酸溶液:取盐酸(GB622)分别配成(2+98)、(3+7)的溶液。5.5.1.3硫酸亚铁溶液:取硫酸亚铁(GB664)参照GB601中硫酸亚铁铵项配制成0.1mol/L的溶液。
5.5.1.4硫氰酸铵溶液:取硫氰酸铵(GB660)制成0.1mol/L的溶液。5.5.1.5三氯化钛溶液:0.1mol/L(参见5.2.1.8)。5.5.1.6异丙醚
a.异丙醚的处理:取异丙醚500mL,置于1000mL分液漏斗中,每次用20g/L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洗涤二次,再每次用水50mL洗涤三次。b.异丙醚的检验:吸取0.1mol/L硫酸亚铁溶液和0.1mol/L硫氰酸铵溶液各25mL置于250mL分液漏斗中,混合后如溶液呈红色,则小心地滴入0.1mol/L三氯化钛溶液到红色恰好消失,然后加入已处理过的异丙醚10mL,剧烈摇动数分钟,混合液应无红色出现。5.5.2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约2g(准确到0.01g),用水100mL溶解后移入500mL分液漏斗中,加异丙醚40mL摇动1min,静置分层,分出染料水层,置于另一分液漏斗中,留存的异丙醚每次用水25mL洗涤二次,弃去洗液,将醚液通过脱脂棉,直接滤入已知质量的150mL磨口锥形瓶中,第一次分出的染料溶液加入10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2mL,用异丙醚40mL同上法进行第二次萃取,醚液用5.0g/L氢氧化钠溶液25mL洗涤一次,再每次用水25mL洗涤二次,弃去洗液,将醚液通过脱脂棉滤入同一锥形瓶中,第二次分出的染料水溶液加入(3十7)盐酸溶液5mL,用异丙醚40mL进行第三次萃取,液用(2+98)盐酸溶液25mL洗涤一次,每次用水25mL再洗涤二次,合并三次醚液,在80~85℃水浴中蒸去异丙醚,然后将锥形瓶置于温度为80~85℃烘箱中,烘至恒重。同时以100mL水代替染料溶液,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5.5.3分析结果的表述
异丙醚萃取物百分含量X。按式(5)计算:X
式中:ms—干燥后样品残渣的质量,g,mg
干燥后空白残渣的质量,g;
样品质量,g。
5.5.4允许差
mg×100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05%,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6副染料的测定
5.6.1试剂和溶液
5.6.1.1无水乙醇(GB678)。
5.6.1.2正丁醇(HG3—1012)。
YY 0147-93
5.6.1.3氨溶液:取氨水(GB631)配成(4+96)的溶液。5.6.1.4丙酮:取丙酮(GB686)配成(11)的水溶液。5.6.1.5碳酸氢钠溶液:取碳酸氢钠(GB640)制成4g/L溶液。5.6.2纸上层析条件:
展开剂:正丁醇:无水乙醇:氨溶液=6:2:3;温度:20~25℃
5.6.3仪器和用品
5.6.3.1分光光度计。
5.6.3.2新华层析滤纸:150mm×250mm,1号中速。5.6.3.3标本缸:180mm,高300mm。5.6.3.4微量注射器:100μL。
5.6.3.5纳氏比色管:50mL,有磨口盖。5.6.3.6G3垂熔漏斗。
5.6.4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1.5g(准确至0.01g),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后移入100mL量瓶中,稀释到刻度,摇匀,用微量注射器吸取100μL,很均匀地点在离滤纸底边25mm的一条基线上,成一直线,染料溶液在滤纸上的宽度不超过5mm,长度为130mm,用吹风机吹干,将滤纸放入标本缸中展开,滤纸底边浸入展开剂液面下10mm,待展开剂前沿线上升至150mm或直到副染料分离满意为止,取出,风干。同时用空白滤纸在相同条件下展开[该空白滤纸必须和试样溶液展开用的滤纸在同张(600mm×600mm)滤纸上相邻部位裁取)副染料(1)
副染料(2)
主染料
副染料(3)
副染料(4)
副菜料(5)
将各个副染料和空白滤纸上与各副染料相对应的部位的滤纸,按同样大小剪下,并剪成约5mm×15mm细条,分别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各准确加入1:1丙酮溶液5mL:摇动3~5min后,再准确加入碳酸氢钠溶液20mL,充分摇动数分钟,将萃取液分别在G3垂熔漏斗中自然过滤,滤液须澄清,无悬浮物,在各自副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用5cm比色血和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46
YY 0147-93
以1:1丙酮溶液5mL和碳酸氢钠溶液20mL混合液作参比液。副染料(1)在20~25℃时的平均R值为0.67。副染料(2)在20~25℃时的平均R值为0.53。副染料(3)在20~25℃时的平均R值为0.25。副染料(4)在20~25℃时的平均R值为0.14。副染料(5)在20~25℃时的平均R值为0.02。5.6.5分析结果的表述
副染料(%) = (A -b) + (A, -b) + + (A. - 6.) ×0. 03 · XA—b,
式中.A..A.....A.
b.b......b.
5.6.6允许差
各副染料的吸光度;
各副染料对照空白的吸光度;
标准萃取液的吸光度:
标准的空白萃取液的吸光度:
标准溶液浓度与试样溶液浓度的比值,样品的含量。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7砷含量的测定
5.7.1试剂和溶液
5.7.1.1硫酸:取硫酸(GB625)制成(1+1)的溶液。5.7.1.2
硝酸(GB626)。
高氯酸(GB623)。
硝酸-高氯酸(3+1)的混合液。
碘化钾:取碘化钾(GB1272)配成200g/L的溶液。盐酸(GB622)。
氯化亚锡:取氯化亚锡(GB638)按GB603的规定配成400g/L的溶液。无砷金属锌(GB2304)。
乙酸铅棉花:按GB603的规定制备。5.7.1.9
5.7.1.10溴化汞试纸:按GB603的规定制备。5.7.1.11碑标准溶液:按GB602的规定制备后,稀释100倍,1mL含砷0.001mg。5.7.2仪器装置
按GB610.1中的定砷器。
5.7.3测定方法
(6)
称取样品1g(准确至0.01g)置于250mL烧瓶中,加硝酸1.5mL和(1+1)硫酸5mL,用小火加热赶出二氧化氮气体,待溶液变成棕色,停止加热,放冷后加入硝酸-高氯酸混合液1mL,继续加热至溶液澄清无色或微黄色并产生白烟,停止加热,放冷后加水5mL加热至沸,除去残余的硝酸-高氯酸(必要时可再加水煮沸一次),继续加热至发生白烟,保持10min,放冷后移入100mL锥形瓶中,用水30mL分次洗涤烧瓶,洗液一并倒入锥形瓶中,加盐酸4mL、200g/L碘化钾4mL及400g/L氯化亚锡溶液5滴,摇匀,放置10min,加无砷金属锌2g,迅速将装有乙酸铅棉花及漠化汞试纸的玻璃管装上,在25~30℃暗处放置1h,溴化汞试纸所显颜色不得深于标准。同时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标准制备:将上述空白试验液加入砷标准溶液1mL后,与样品同时同样处理。47
5.8铅的测定
5.8.1试剂和溶液
YY0147-93
5.8.1.1乙酸溶液:取冰乙酸(GB676)配成(1+4)的溶液。5.8.1.2氨试液:取氨水(GB631)配成(1+2)的溶液。5.8.1.3硫化钠溶液:取硫化钠(HG3-905)配成100g/L的溶液。5.8.1.4氰化钾溶液:取氰化钾制成100g/L的溶液。5.8.1.5调色液:取适量蔗糖(HG3—1001)在烧杯中加热焦化后,加水溶解,过滤即得。5.8.1.6铅标准溶液:按GB602配制,使用时稀释10倍,1mL含铅0.01mg。5.8.2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2g(准确至0.01g),置于中,先在低温下炭化,然后在500~550℃灰化,放冷后,在灰分中加乙酸溶液5mL,搅拌使之溶解,加水10mL,稀释后用定性滤纸直接过滤在50mL纳氏比色管中,并用水15mL分次洗涤残渣,滤液用氨试液调节至pH=8pH试纸检查),加氰化钾溶液2mL及无色硫化钠溶液4滴,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暗处放置10min,与标准管比较,其颜色不得更深。标准管制备:取200g/L乙酸溶液5mL及水25mL,用定性滤纸直接过滤在另个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铅标准溶液2mL。以下操作与样品管同时同样处理。注:如样品溶液加入氨水后产生浑浊,则需重做,如加入氨水后溶液泛黄,标准液就需以调色液调至颜色与样品相同,再加氰化钾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后放置10min比色。5.9氯化物和硫酸盐的测定
5.9.1试剂和溶液
5.9.1.1活性炭(HG3—1290)。
硝酸溶液:取硝酸(GB626)配成(1+1)的溶液。5.9.13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取硝酸银(GB670)制成c(AgNO.)=0.1mol/L的溶液。硝基苯(HG3—963)。
备用。
硫酸铁铵溶液:取硫酸铁铵(GB1279)14g,溶于100mL水,加10mL硝酸溶液,置棕色瓶中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取硫氰酸铵(GB660)配成c(NH,CNS)=0.1mol/L的溶液。5.9.1.6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取氢氧化钠制成c(NaOH)=0.05mol/L的溶液。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取盐酸(GB622)制成c(HCI)=0.002mol/L的溶液。5.9.1.8
5.9.1.9四羟基苯醒二钠。
氯化钾(GB646)。
酚酸指示剂。
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取氯化钡制成c(BaCls)=0.05mol/L的溶液。5.9.2测定方法
称样品2g(准确至0.01g),溶于100mL蒸馅水中,加入活性炭10g,慢慢加热煮沸15min,冷却后加入(1+1)硝酸溶液1mL,充分振摇,加水至体积达200mL,过滤,备用。5.9.2.1氯化物的测定方法
吸取以上试液50mL,加入(1+1)硝酸2mL和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10mL及硝基苯5mL,振摇均匀后,加1mL硫酸铁铵溶液,以0.1mol/L硫氰酸铵溶液滴定过剩的硝酸银。同时以同样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5.9.2.2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取以上试液25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滴,滴加0.05mol/LNaOH溶液至呈粉红色为止,然后再滴加0.002mol/LHCl至红色消失,加25mL无水乙醇,摇匀,再加0.2g四羟基苯醒二钠、0.2g氯化钾混合试剂,以0.05mo1/L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橙红色为终点,在滴48
YY0147—93
定时要用灯光从侧面观察,同时以相同方法做空白试验。5.9.3分析结果的表述
5.9.3.1氯化物百分含量X,按式(7)计算:X, V。-V.) c. X 0. 058 5
200—
式中:V—滴定样品用去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
-滴定空白用去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mg样品的质量,g:
活性炭的体积(取10g相同的活性炭,置100mL量筒中,加入70mL水测得体积的增加数),mL;
相当于1mL硫氰酸铵[c(NH,CNS)=1.00mol/L]标准滴定溶液的氮化钠的质量,g。5.9.3.2硫酸盐百分含量X。按式(8)计算:X.=V.-V) ·c × 0. 071
200—6
式中:V—滴定样品用去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滴定空白用去氯化锁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3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X100
0.071——相当于1mL氯化钡[c(BaC12)=1.00mol/L]标准滴定溶液的硫酸钠的质量,g。5.9.4允许差
本方法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平均值,并将氯化物百分含量X:与硫酸盐百分含量X。之和作为测定结果。
6检验规则
6.1本产品应由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单位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件产品都应附有产品合格证。6.2使用单位可按照本标准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6.3取样方法:以偶合罐所得之产品为一批,按包装箱总件数的10%随机取样,每箱再各取一瓶。取样需备有清洁、千燥、具有密闭性和避光性的样品瓶,瓶上贴有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名称和取样日期、取样人签名及必要的说明。取样时,应用清洁适用的取样器,从每瓶的中心处,取出不少于50g的样品(取时应小心,不使外界杂质落入产品中),迅速混匀后,从中取100g,分装于二个样品瓶中,并用石蜡密封。一份送化验室,另一份密封保存,以备仲裁分析用。6.4如果在检验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应加倍取样件数,重新取样品进行核验,产品重新检验的结果有一项不符合标准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6.5如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单位,按本标准进行仲裁。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包装上应有牢固的标志,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标明“制药用着色剂”字样)、批号、产品生产批文49
YY0147-93
号、生产日期、净重、商标、生产厂名和贮存条件。7.2本品应装于聚乙烯塑料瓶中,每瓶0.5kg,每10瓶外套纸盒包封。7.3运输时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合运,防雨、防晒、防潮7.4本品应避光、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的库房中。7.5按规定包装,原包装保质期为两年半。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药用辅料厂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朱春芳。
本标准参照采用JSFA-V《日本食品添加剂公定书》。5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YY 0146-1993 药用辅料 苋菜红
- 下一篇: YY 0148-1993 医用橡皮膏
- 热门标准
- 医药行业标准(YY)标准计划
- YY0493-2004 牙科学弹性体印模材料
- YY0494-2004 牙科琼脂基水胶体印模材料
- YY/T1127-2006 咬骨钳
- YY0035-1991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亚铁
- YY0036-1991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磷酸酯镁
- YY/T0095-2004 钨酸钙中速医用增感屏
- YY/T1779-2021 牙科学正畸支抗钉
- YY/T1565-2017 外科植入物无损检验铸造金属外科植入物射线照相检验
- YY/T1141-2017 骨凿通用技术条件
- GY/T64-2021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
- YY/T1431-2016 外科植入物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
- YY/T0112-1993 模拟口腔环境冷热疲劳试验方法
- YY/T0188.10-1995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10部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法
- YY/T0470-2004 一次性使用圆宫型宫内节育器放置器
- YY0308-1998 专业丰富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