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通信行业标准(YD)】 多媒体会议业务的数据协议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10:38:18
  • YD/T995-199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995-1998

  • 标准名称:

    多媒体会议业务的数据协议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8-12-30
  • 实施日期:

    1999-06-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493.28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网>>M19通信网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通信网借口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eqv ITU-T T.120(1996)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6.0 元
  • 出版日期:

    1999-06-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马玉发、蒋林涛
  • 起草单位:

    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
  • 归口单位:

    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 提出单位:

    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 相关标签:

    多媒体 会议 业务 数据 协议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包含了一整套标准,它们并称为T.12。系列建议。本标准首先提出了多媒体会议环境中的多点数据会议的结构框图T.1 20系列框图。其次,本标准对T 12。的底层建议作了功能性描述和介绍门同时对其它儿个与标准应用协议有关的建议进行了总体描述本标准还定义了在一个会议或工作组环境甲应用T.1 20数据通信协议应遵循的准则。现在的文本只涉及了已通过的建议,当以后有新的建议通过时,相关文本将在本标准的下次出版中包含。 YD/T 995-1998 多媒体会议业务的数据协议 YD/T995-199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YD/T995-1998
T.120系列建议定义了多媒体会议环境中的多点数据通信服务。本标准对T.120系列建议作了总体介绍,同时定义了T.120系列建议的结构图及其相互关系。本标准对T-120系列中每个建议的功能仅作概括性说明,但详细说明了应用T.120系列建议时所要遵循的准则。本标准等效采用ITU-T建议T.120(1996年版)。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玉发、蒋林涛。633
’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多媒体会议业务的数据协议
Data protocols for multimedia conferencing本标准包含了一整套标准,它们并称为T.120系列建议YD/T 995--1998
eqv ITU-T T. 120: 1996
本标准首先提出了多媒体会议环境中的多点数据会议的结构框图:·T.120系列框图。其次,本标准对T.120的底层建议作了功能性描述和介绍。同时对其它几个与标准应用协议有关的建议进行了总体描述。
本标准还定义了在一个会议或工作组环境中应用T.120数据通信协议应遵循的准则。现在的文本只涉及了已通过的建议,当以后有新的建议通过时,相关文本将在本标准的下次出版中包含。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TU-T建议 T.121(1996)
[TU-T建议T.122(1993
ITU-T建议T.123(1993)
ITU-T建议T.124(1995)
ITU-T建议 T.125(1994)
ITU-T建议 T.126(1995)
ITU-T建议T.127(1995)
3缩略语
B-ISDN
通用应用模板
多点通信服务:音像和视听会议服务音像和视听远程会议应用程序协议栈通用会议控制
多点通信服务协议规范
多点静止图像和注释协议
多点进制文件传输协议
应用服务元素
应用资源管理器
应用协议实体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电路交换数字网
通用应用模板
通用会议控制
综合业务数字网
局域网
多点二进制文件传输
多点通信服务
多点控制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12-30批准634
1999-06-01实施
4概述
YD/T 995---1998
多点静止图像及注释
协议数据单元
分组交换数据网
公用电话交换网
服务质量
静止图像
T.120系列标准定义了用于多点会议系统的多点通信服务。本标准的月的在于对整个T.120系列作一个介绍和指引,揭示各标准间的内在关系,定义在会议中遵循T。120所需的各种要求。T.120提供多种工具,用于建立和管理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以及多种不同网络之间的相五通信(会议)。它为多成员提供独立于网络的全面的数据通信服务。在-个会议中,T.120允许在任何--个成员组合间建立通信。T.120还对应用程序及相关协议提供支持定义它们的启动机制、能力和交换规程等。
T.120提供协议以确保那些由标准应用协议定义的通常所需的功能间的互操作,如文件传输、静止图像交换和共享白板等。
T,120协议为多种形式的数据/远程信息处理在两个或多个多媒体终端之间远程通信以及管理这种通信提供··个途径。它们还提供多媒体会议系统中具有特定应用的多点数据通信服务。T.120协议适用于多种网络,如PSDN、PSTN、ISDN、CSDN、B-ISDN、I.AN。具有对在不同网络上的终端之间提供应用程序的无缝网络操作的功能。T.120协议提供以下功能:
在一组网络节点(如会议终端MCU)间建立会议。识别参加会议的各节点,建立一个综合名册和提供交换机制的能力。灵活管理任意组合中多成员间的通信。T.120协议可处理一个或同时处理多个会议,而…个终端在被授权时也可同时参加多个会议,会议的召集人控制该会议成员的加入及会议中信息传递。个具有主持人的会议,召集人可部分或全权授权给主持人。若会议进人主持人模式,与主持人相关的应用程序协议将根据模式操作协议所规定去做相应的更改。T.120对各会议节点(终端及MCU)的连接拓扑没有内在的限制,但它必须是一个层次化的结构,即一顶部为一单节点的树。各节点全链接到一星点形成一星形,或链接到条链形的星点上。只要每个连接是方向向上并且不成环的,这样的结构都是可行的。顶级节点在会议开始便应确定,因为项级节点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导致混乱。T.120对在各种媒介上传输的信息的速率或容量不作限制。它能自动按各网络及连接本身的限制组织相应不同速率的信息流,并且可以通过T,120协议在应用中设立相对优先级。T.120系列协议结构在第6章中描述。并非所有T.120协议提供的协议都是必备的T.123,T.122/125和T.124在会议和群体工作的环境是必备的,其余则是视条件而定。如果某功能是属标准化原则的,我们必须用标准化协议来实施(见第9章),这样就保证了我们总能得到一个基本水平的网络操作,同时也不禁止有约定的提升和特定模式的商定(只要各会议成员支持这种模式):5多点多媒体通信
传统上,电话服务提供的只是限制在点到点的服务。为了支持诸如会见、会议等群体活动,且参加者又在物理上分开时,我们就有多点之间服务的需要。术语多点通信只是简单描述了多个终端的互连情形,通常一种特定的网络成员,即称之为多点控制单元(MCU)或是一种更简单的网桥来提供这种功能。635
YD/T995
个典型的会议指的是一组地理上分开而在电子上连接在一·起的节点之间可通过各种通信网络进行音像及视听信号的交换。会议参加者可具有访间不同类型媒体的处理能力,如只有声音(电话)的能力,有声音及数据,声音及图像,或声音、图像、数据的能力T.120系列建议定义了以下两部分:数据通信服务和对具它各类媒体服务的管理服务本标准为多种会议和工作组所必需的数据服务提供了基础设施,使之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应用领域。它可用于可视电话、声像会议及其它多点多媒体通信形式。本标准把点到点的连接着作多点连接的最简单的情形(退化情形),对这两种情形T.120都给予支持。拥有多个通信端口(每个均具有适当的T.120传输线)的终端可作为个T.120的数据网桥,它允许有3个或更多的节点与之进行多点连接。图1(b)给出了4个站点的会议用多端口的终端桥接起来的情况。
MCU一般不具备终端的功能,而只作为-个网桥节点,起到传递数据或其它媒体流的作用。图1(c)给出用3个MCU来桥接终端群的例子。终端
a)点到点连接
(多点连接的最简单场合)
(c)多点拓扑
多端终端
多端门终端
(b)通过作为数据桥的终端连接MCU
3个MCU向多个终端提供连接以允许它们参加会议图1多点会议配置举例(不同拓扑连接和节点类型)企业网A
(终端)
(终端)
企业网B
(婆端)
(终端)
(整端)
(终端)
(终端)
公用通信网络
终端)
(多端口终端)
多端口终端
图2混合网络的会议拓扑结构举例门。
YD/T 995-1998
图2是个会议拓扑结构的例子,它包含各种能力的终端,可跨越多种不同的网络和不同主管部6T.120系统模型
T.120模型由通信基础设施及该设施之上的应用协议两部分组成。图3说明了·个包含标准及非标准化的应用协议的完整模型。这个模型说明了T.120系列协议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每·层向上层提供服务,而对等层之间则通过发送协议数据单元(PDUJ)来进行通信,PDU经由下层所提供的服务来实现,下面对图3的每层功能作一个简介,包括用户应用、应用协议、节点控制器、通信基础设施及网络。用户应用
(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应用协议)用户应用
(使用标准协议》
T.12d应用协议建议
标准应用协议实体T.126
接点控制器
用户应用
(使用非标准应用协议)
非标准应用协议实体
通用会议控制(GCC)
多点通信服务(MCS)T.122/T.125特定网络的通信协议栈(T.123)ITU--TT.120基础设施建议
系统模型
6.1用户应用
应用程序本身不属T.120系列规范化之列。使用由T.120系列建议提供服务的应用通常是那些知道多点的情况并设计使用由GCC和MCS提供的T.120服务的应用。用户应用可通过标准化或非标准化的协议的任何组含在对等层用户应用之间进行通信。T.120环境为应用程序提供协调调用通信资源的机制,以支持在同一会议中同时运行多个用户应用程序。通用应用模板则指导用户应用程序开发者们在T.120基础设施上协调一致地开发用户应用程序。·个用户应用程序访问对网络互通(如用户接口)没有直接影响的、作为专有的产品及平台的任务,通过它采用的应用协议,别的站点可感受到它的影响。6.2应用协议
应用协议包括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集及相应动作用于应用的对等层间通信。这类协议既可是专用的协议,也可是由ITU-T或国际或国家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化协议。T.120系列包括·组多点会议系统所必需的应用协议以保证可靠的网络操作。T.127提供同时多点文件传输协议,T.126提供关于静止图像的视觉效果和注释、共享白板以及传真件的应用协议。一个给定的应用可采用标准的或非标637
雅化的应用协议的任意组合。
YD/T 995--1998
一个应用协议实体是某应用协议的实例,它可看作由两个功能块组成,一是应用资源管理器(ARM),提供和所有协议有关的通用功能;--是应用服务元素(ASF),提供专门的应用功能,关于这两者的进·步描述可参见T.121。另外,T.121还有--些有助于定义新的协议的模板和指南。6.3节点控制器
节点控制器是提供对终端或MCU的T.120管理作用的成员,它为创建和控制通信会话的GCC组织原语。节点控制器本身不属T.120之内,只有它与GCC通信的接口部分在T.120建议下定义,然而为了能与GCC进行正确的交互,对节点控制器有-些强制性的规范要求。6.4通信基础设施
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可靠的多点连接的数据传输。它允许多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同时使用个相间的多点环境。节点间的连接可以是电路交换网、基于IAN的分组网和数据网络的任意组合。T.12基本框架由3个标准化的部分组成;即通用会议控制(GCC)、多点通信服务(MCS)以及每个支持网络的传输层协议。
a)通用会议控制
GCL提供组建立和管理多点会议的服务。它提供接入控制和功能的仲裁.应用程序通过(C的补充功能来协调MCS信道和令牌的使用。GCC的补充功能可通过查询MCU或多点终端的节点舒找所需的会议。多个应用程序可在任何给定节点上运行,或在会议期间动态激发、使用及关闭。作为管理角色的部分,对等端GCC可交换当前应用的信息及能力。GCC建立个集中式的登记处设施,用来动态分配信道和令牌等资源。
b)多点通信服务
MCS提供基本的多点面向连接的数据服务·它汇集多个点到点的传输连接,把它们组合成个多点域。多点域内可提供大量逻辑信道,可以提供-一对-一、-对多及多对的数据的收发。MCS域是树形的分层结构。般说来,数据发送总是沿有效的路径传送到节点,低MCS提供了把由不同节点生成的数据按相同的序列被节点接收的收发机制。MCS作为一个对上层的资源提供者,即提供所需的信道和令牌资源是独立于下层网络的。令牌是提供给应用的,用来协调各事件和进程。c)特定网络的传送协议
T.123提供可靠的点到点的MCS的PDU致数据传输和数据段传输(如有必要)。T.123规定了对所支持的网络的协议栈。T.123对MCS的上层提供一致的(SI运输层服务接口。6.5网络
T.120系列可在以下网络上运行:ISDN:定义于ITU-T·I系列建议的综合业务数字网;m
-CSDN其它(交换或永久)数字电路;—--PSDN:使用X.25分组交换的数据网;一-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或相的服务);T.120应用于其它网络如B-ISDN、LAN的还有待研究。T.120结构采用的方法是使多点路由信息驻留到在传输线上的MCS上,这就是T.120独立于网络的关键所在。
组成T.120系列的各种建议在本标准的第7和第8章有更详细的描述。7T.120 基础设施建设
T,120协议的设计目的在于能在相当产泛的网络上运行,易于在混合网络的端点之间进行通信,像建议T.123中详细描述的那样,对于不同网络,T.120给出不同的操作是受限于最低层的。7.1 T,123—-
音像和视听会议协议栈
YD/T 995
标准T.123为每个所支持的网络定义特定的网络传输栈。一般来说,要为每一种网络选择已存在的合适的链路层协议,并且映射到公共的接口层,这样为…个给定的网络定义一个传输轮廓。在运输层,会议可看成…个点到点的连接对的集合(不同的对可运作在不同的网络上)。MCS从它的下层取出这些传输对,把它们映射到一个多点域上。网络无关层
网络相关传输
T.125多点通信服务(MCS
图4协议栈(由T.123定义)
7.2T.122,T.125--多点通信服务(MCS)ISDN
MCS包含在两个建议内:T.122定义MCS服务,T.125提供MCS必备的协议。MCS是T.120基础设施的关键元素,它采用由它下层提供的点到点的传输连接,把它们组合成-个多点域。
T.120协议具有处理多个域的能力,其中每个域都是一个独立的会议或工作组。每个节点也可以参加多个域。
个只有两个终端节点参与的域正好对应于传统的点到点通信模式,可完全为MCS所支持,不过它有接受更多点加人该域的能力。MCS域对其中每一个传输连接对赋予等级,即其中个节点比另一个节点等级高,域必须按(无环)等级上升直至-个顶级节点。顶级节点上的MCS提供者被指定为顶级提供者,它起到作为该域的资源服务器的作用。
MCS提供从个终端到这个会议其它任何一个或是所有终端的控制流和数据流的传输。它不必知道所传数据流的任何内容。
MCS提出信道的概念,用来提供一个域内的数据分发,个MCS信道把所有加人的节点连接起来,MCS信道不必因为要发送数据而加人,信道上传送的数据将被发送到加入在信道上的所有节点上。MCS支持以下4类信道:
静态信道:当一个域建立时,静态信道即存在。MCS为静态使用保留了块信道标识符。静态信道也可由应用MCS服务的各协议提供一种预分配角色(这种角色与MCS无关)。本标准的附录A定义了预分配角色到信道标识符的映射。任何节点均可加人一个静态信道,而这里也没有“物主”。动态信道:动态信道在任何节点或应用程序申请时产生,动态信道有3种形式:“组播”“专用”和“单成员”。组播信道与静态信道极为相似,因为它们也是路径开放的,它们的任何终端均可加入到这些信道,并且信道也没有“物主”。“专用”信道则由它们的创建者所有,各终端只有被邀请才允许加人该信道,从而形成一个专用的或封闭的用户群。“单成员”信道是一般用来提供一个用户识别符,同时在该域里给“物主”·个唯·的地址。信道上还有两个特定的数据类型:普通数据和一致排序数据。普通数据经由最短的路由发送到它的目的地,对不同源终端发送来的信息不作任何次序的控制,因此对不同用户的显现是不同的。而致排序数据则先被传送到一个共用点,然后以相同的次序发送到各相关终端,因此它的传输时间较普通数据长。
MCS支持4种优先级数据。按照进人MCS的数据原语的文件头提供的优先级,它们依据1~4的优先级相应的传输连接来传输数据。MCS提供一种令牌管理服务,用来支持使用-·个范围内的令牌的调用。为了保证排它性,从而在个域中保持一致,只有顶级提供者可对令牌执行行动。MCS支持以下各种令牌行动:抓获、禁止、给予、639
YD/T 9951998
申请和释放。分配给各令牌的角色是由MCS的上层来分配的(与MCS本身无关)MCS的大多数功能和灵活性都通过一种与下层网络互连无关的方式,从它提供的服务中派生出米的。这就保证在多种网络中MCS的可通达性,同时也具备了在不同网络上的终端之间进行网络操作的功能。
7.3T.124—通用会议控制(GCC)
GCC服务和协议定义在T.124建议中。在T.120栈基础设施中居于MCS的上层。GCC在对等端到对等层间的会议和工作组的环境下是必备的成分,它提供了管理和控制各分散的终端和MCU的高层结构。
个GCC会议与-一个MCS域直接对应。GCC提供会议的创建、控制和结束机制,它还提供建立和分配会议及应用数据库的方法。MCS提供数据的4种优先级中,顶级优先级由GCC专用,用于控制及管理,其余3种优先级则可为应用所使用。
GCC保留了块MCS令牌区,它们是·块静态数据,在附录A中有它们的功能表述。其余令牌是动态的,它们的功能在登记处理中指定,且只在一个会议会话期间存在。会议登记名册包含会议的配置记录,其中包括会议名、参与节点的类型(终端、MCU和多端门终端)、每个节点站点和参与者信息。当一个节点加入会议,它会向该会议声明它的加入,从而使会议登记名册得到更新和重新分配。GCC支持一个会议中应用协议的注册,每个GCC提供者维护一个本地应用名册,其中包含关于已注册的应用协议的信息和功能。本地名册则被送到会议的顶级节点。在这里,一个会议应用名册被编辑,然后再分发给每个GCC提供者,从而所有的节点都知道它们对等层的功能。一旦注册各应用协议,实体便像在通用应用模板(T.121)中所描述那样,可随意调用MCS资源。但如果会议进人主持人模式,在应用协议实体实施前,可能要得到某些允许。8应用协议的相关建议
T。120系列包含一组应用协议,它们提供了用户应用所共同需要的功能,使得在一个可靠水平上保证具有不同功能的分散在多处终端之间的互通。8.1T.121—通用应用模板(GAT)T.121定义了T.120应用协议的一个概念模型。它作为个标准,使得应用协议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协议具有一致性。它也为用户应用的开发者提供一个最佳的利用T.120基础设施的方法。T.120模型由功能上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应用资源管理器(ARM)和应用服务元素(ASE)ARM负责管理代表ASE的GCC和MCS资源。ARM提供通用功能,它对所有的应用协议均有效,它有效地定义了一个模板,可以用来增添特定的应用功能。由该模板提供的功能对所有应用协议不论是标准的或非标准的都是需要的。对标准化的应用协议必须保持与模板定义的一致性,而对非标准应用协议而言,虽然没有强制要求如此,也是属标准之列的,以保证一致性和减少在不同协议间潜在的不可预知的交互作用。
ASE提供应用协议特定的功能,它独立于由ARM提供的信道和令牌资源类型。8.2T.126多点静止图像和注释协议(MSIA)T.126定义了由广泛的用户应用使用的协议,这些用户应用需要在多个生产)商的环境下可进行互操作的图像信息的交换。T.126也支持如下的用户应用:简单的白板、注释图像交换和硬拷贝图像交换,以及一一些更高级的功能,如远程计算机应用导航和屏幕共享。该协议管理多平面/多视角的图像工作域的会议范围同步问题。一个可扩展的位图、指针和带参数的绘图原语直接进人这些工作域。还定义了高级选项,如键盘和指针设备(如鼠标等)通过发送信号来支持计算机应用、远程导航和幕共享。协议的各方面都具有带内可扩展性,使得没有定义过的任何新的或扩展原语可加人到个会议中或得到检测。640
YD/T 995-1998
8.3T.127——多点-.进制文件传输(MBFT)T.127定义了一个支持在互操作的会议或工作组中的相互交换二进制文件的协议。它对所传输的内容不作任何限制。它具有多功能、轻巧的特点,为那些需要基本的文件传输功能的应用程序之间的相互操作提供核心功能。它还具有极佳的灵活性,以满足更为复杂的应用的需求。它还为文件的分配和恢复提供组机制。
用户应用
通用应用模板
控制器
应用服务元素
提供特定功能的应用
通用会议控制(GCC)
多点通信服务(MCS)
T.122/T.125
图5通用应用模板
符合本标准的··个基本的文件传送应用可能是简单地提供在某-时刻向所有支持MBFT协议的应用广播一个文件。在T.127中定义的可选的先进的特性包括:a)同时播多个文件。
b)对所选的会议子集进行文件的专有分配。c)主持人控制文件分发。
8.4本标准系列对视听控制的扩展有待进步研究。
8.5标准化协议的专用扩展
通过使用非标准的PDU或为某个适合的用途保留在相应规范书中的其它元素,可以对标准化协议进行扩展。
8.6非标准应用协议
可以通过创建附加的适合的使用MCS和GCC资源的应用协议来提供附加功能。在定义各个专用协议时,我们建议把通用应用模板(T.121)的应用协议的通用部分ARM作为标准模型。在T.121中对现有应用协议的扩展、修改和重复使用给出了一个指导性方法。—个非标准的应用协议实体在使用GCC时,要务必注意不和其它应用协议实体发生冲突,特别地,它不得使用静态信道或静态令牌,而且在注册时必须使用··个非标准应用协议键。9T.120的符合性
为在-~个多媒体会议环境中使用,T.120需要:符合所选网络的传输协议栈轮廓(T.123);一符合多点通信服务协议(T.125);符合GCC的必备部分;
YD/T 995--1998
-符合任何标准化应用协议的必备部分(包含用广支持的功能)。具体的符合性见表1。
表1T.120符合性
T. 124(GCC)
T.125(MCS)
T: 126(MS1A)
T. 127(MBFT)
有条件的
必备的
必备的bzxZ.net
必备的
有条件的
有条件的
被一个应用协议特定时,是必备的基本模式轮廊
必备的协议元素:根据节点类型件
条件的协议元素:视节点所支持的应用协议的要求而定(注)定义的协议是必备的,为MCS域所选择域参数值应在附录B所定义的范围内当节点使用一个或者多个下述特性时,是必备的,a)软拷贝静止图像的交换;
b)硬拷贝静止图像的交换(包括传真);c)共享白板功能:
d)加注释的软拷贝静止图像的交换在上述情况中,为相间的目的对T.126必须有激活标准基本会话的可能。附录A中定义了T.126对上述每一种功能必备的那些部分对基本目的的文件传输应用是必备的。对T.127必须有激活标准基本会话的功能注:-个节点如果想通过GCC-Conference-Join请求进入一个正运行的会议,它必须明确指定定义在附录B中,在协商所允许的范围内的MCS域参数的最小和最大值。642
符号名
GCC-CHANNEL.-0
GCC-CHANNEL-1
SI-CHANNEI-0
MBFT-CHANNEL-0
MBFT-CHANNEL-1
符号名
GCC-TOKEN-C
SI-TOKEN-0
SI-TOKEN-1
MBFT-TOKEN-0
MBFT-TOKEN-1
应用协议标准
YD/T 995 .- 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T.120信道和令牌的分配
表A1静态信道
MCS信道ID
GCC广播信道
召集人信道
MSIA通信信道
控制信道
数据信道
表A2静态令牌
MCS令牌
标准应用协议会话标识符
主持人令牌
点位图创建令牌
工作空间创建令牌
文件传输令牌
文件接收令牌
作为会话标识符的MCS信道标识符SI-CHANNEL-0
MBFT-CHANNEL-0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MCS域参数
MCS协议(T.125)说明了MCS提供者按照任何给定域所设置的域参数、分配资源以及执行程序,两个节点间的首次MCS连接建立为所有后面加入的节点固定了域参数。为了避免先前所设的域参数值与后面加人的节点的要求发生冲突,T.120要求MCS域参数的设置必须和所有情形中特定范围相关联。此外,一个想通过GCC-Conference-Join请求进人一个现行会议的节点,应明确提供McS域参数的最小和最大值作为它的协商值的容许范围。注:我们应注意到,协商所得的MCS域参数有可能超出会议建立之前所设定的范围,但只有在所有参与节点都能允许这些协商值的时候,才允许与以下的规定值不同。这种方法不建议采用,因为有可能导致今后连接失败。a)允许同时的最大MCS信道数,包含由任意用广加人的信道、已指派的信道ID和已创建的专有信道。最小值:10;最大值:65535。643
YD/T995-—1998
b)可同时分配的最大用户ID的个数(它受前面条款中的数值限制的),最小值:10;最大值:64535
c)可被同时抓获或禁止的最大令牌ID的个数,最小值:0;最大值:65535。d)可执行的数据传输优先级数,它与在一个MCS连接中传输连接的个数相等。同时,一个MCS用户可以用本限制以外的优先级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只不过这类优先级被等同于本限制中的最低优先级。最小值:1;最大值:4。
e)强制吞吐量。尽管全局流量控制把域中的数据传输速率限制到最慢的接收节点的速率,但不允许接收节点可以运行得无限制慢。否则,会议中的部分节点就会妨碍所有其它节点的工作。这个参数要求对每个附在MCS上和在MCS连接下行上的MCS提供者强制设定-个最小接收速率,违反者将会分别面临脱离域连接和拆除连接的危险。最小值:0(无最小限制);最大值:0(无最小限制)。
f)最大高度用来限制所有MCS提供者,特别是顶级提供者的高度。最小值:2;最大值:100。g)MCSPDUs域的最大字节数全局流量控制是基于MCS提供者内的缓存区MCSPDUs(非连接MCSPDUs)区的。为简单起见,缓存区长度假定是固定的。MCS提供者不应设置比下面所规定的更人的缓存区。这样做将限制了装人个控制MCSPDUs的最大信息量,建议把不受长度限制的用广数据在分段处理后放入数据MCSPDUs中。最小值:128八位组;最大值:1096八位组h)协议版本,用两个值中的一个来定义域中MCSPDUs的不同编码。最小值:版本2(除连接PDU外的所有PDU应用打包编码规则);最大值:版本2(除连接PDU外的所有PDU应用打包编码规则)。64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