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通信行业标准(YD)】 VB5.1接口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10:37:14
  • YD/T997-199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997-1999

  • 标准名称:

    VB5.1接口技术规范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9-01-07
  • 实施日期:

    1999-07-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67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网>>M14通信网传输系统接口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TU-T G.967.1-1998 NEQ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页数:

    136页
  • 标准价格:

    45.0 元
  • 出版日期:

    1999-07-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右友康、赵慧玲、公成、丁玮
  • 起草单位:

    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归口单位:

    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 提出单位:

    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 相关标签:

    接口技术 规范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接入网(AN)与业务节点(SN)之间接口的物理、程序及协议要求。在VB5.1参考点,在Q3接口控制下,该接口具有灵活的虚通道链路(VPL)分本性灵活的虚通路链路(VCL)分配。本标准适用于接入网设备和业务节点设备的研究生产和技术引进。 YD/T 997-1999 VB5.1接口技术规范 YD/T997-199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YD/T 997—1999
本标准主要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建设G.967.1(1998.6)编制的。本标准提供了接人网(AN)与业务节点(SN)之间的VB5.1参考点接口的物理、规程及协议要求。在VBS.1参考点,在 Q3接口腔制下,该接口具有灵活的虚通道链路(VPL)分配和灵活的虚通路链路(VCL)分配,用于支持下列接人类型:
1)符合ITU-T建议I.432.2中155Mbit/和622MbiV/s的基于SDH或基于信元的B-ISDN接人;2)符含IIU-T建议I.432.3中2Mbit/a的基于PDH的B-ISDN接人:3)速率为34Mbit/s和45Mbit/g的基于FDH的B-ISDN接人;4)符合ITU-T建议I.432.5(25.6Mbit/g)的B-ISDN接人:5)牵带用户接人类型,例如V5.1接口和V5,2;6)非B-ISDN接人类型。例如,支持不对称/多媒体业务的接人类型,支持广播业务的接入类型,支持LALV互连功能的接入类型以及通过VP交叉连接可以支持的接人类型等。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附录 H 和附录 J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推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草人:石友康赵慈玲公成丁玮1范围
1.1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VB5.1接口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VB5.1interfaceYD/T 997—1999
本标准规定了接人网(AN)与业务节点(SN)之间接口的物理,程序及协议要求,在VBS.1参考点,在Q3接口控制下,该接口具有灵活的虚通道链路(VPI.)分配和灵活的虚通路链路(VCL)分配。本标准适用于接人网设备和业务节点设备的研究、生产和技术引进、1.2VB5.1接口支持的用户接人类型VB5.1接口支持以下用户接人类型:1] B-IS[用广接人类型
T5.1接几支持下列B-ISDN用接人类型,这些用广接人类型具有通用的用户一网络接口(UNI)特性:
a)符合IFU-T建议1.432.2中155Mhit/和622Mbit/s的基于STH或基丁信元的B-ISDN接人:b) 符合 IIU-T建议1.432.3 中 2Mbit/:的基于 DII 的 B-ISDV 接人;c)递率为34MLiLs和45.Mbil/g(注)的基于PDH的B-ISDN接人;注:速率为45MbiL/s的基于 FDH 的 B-ISLIY接入仅在特定件下使用d)符合 TTU-T建议 I.432,5(25.,6Mbit/s)的 B-ISDN接人。为『支持R-JSDN接人在VB5,1参考点可能需要附加的功能。2)窄带用户接人类型
为了提供从案带到宽带接人网的过渡以及业务节点安排,按照TTU-T建议G.902的综合方案,VB5.1接口也支持以下窄带接入类型:a 5.1接:
h)5.2接口n
窄带接入使用电路伤真功能,用于将电路方式转换为ATM方式。3) 其它非 B-LSDN 接人类型
除广B-ISDN和窄带用广接人类型以外,VBS.I接门也支持非B-ISTN接入类型。非B-ISDN的接人类型示例如下:
a)支持不对称/多媒体业.务的接人类型,例如VD:b)支持广播业务的接人类型;
G)支持I4V.4.连功能的接人类型:)通过VP交叉连接可以支待的接人类型等,在第8章描述的虚拟用广端口(VUP)的概念可以用来支持非R-ISTN接人的实施1.3VB5.1接口提供的业务
按照B-ISDV的脱则,通过VB5.1参考点按口的远端接人安排应支持交换的或(半)永久的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连接。该接口提供单媒体或多媒体类型的而向连接和无连接的即时、预留和永久性的业务。双向或单向配置可以作为业务节点的直接接人安排。用户接入有关的安全管理不在本标准考虑的范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9-01-07批准1999-07-01实施
YD/T9971989
本标准不规定这些要求在AN 内的具体实施。只要 VB5.1 接口满足在本标准中规定的功能特性,对于各种实施方案均无限制。
本标准不规定任何SN的系统或设备或通过VR5.1连接至SN的系统或设备,本标准仅描述接口的特性。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推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整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1] YDN 020---1996
[2] YDN 021--1996
[3] ITL-T 建议 G.704 (7/95)
[4] ITL-T 建议 G.902 (11/95)[5] ITL-T 建议 G.967,1 (6/98)[6] ITL-T建设 F.736 (1/97)
[7] TTL-T 建议 I. 150 (11/95)[8] ITL-T 建议 1.311 (03/93)[9] ITL-T建议 1.321 (04/91)
[10] ITU-T建议 1.324 (10/91)[11] IIU-T建议 1.327 (03/93)[12, ITU-T建议 I.361 (11/95)[13} TTU-T建议 1.363. 1 (8/96)[14] TTU-T 建议 1.363.2 (9/97)[15] TTL-T建议 1.363.5 (8/96)[16] ITL-T 建议 1.371 (8/96)[17] ITL-T 建议 1.414 (9/97)【18ITL-T建议1.432.1(8/96)
[19] ITL-T建议 I.432.2 (8/96)[20] ITL:-T建议 L.432.3 (8/96):21] TTU-T建议 I.432.5 (2/97)[22] [TL-T 建议 1.610 (11/95):23] ITL-T 建议 1.731 (03/96)[24 ] ITU-T 建议 1.732 (03/96)[25] ITU-T 建议 I.751 (03/96)[26] ITU-T 建 M.3610 (05/96)[27] TTU-T 建议 Q.2110 (7/94)[28] TTU-T 建议 Q.2120 (02/95)[29] TTU-T 建议 Q.2130 (7/94)[30] ITU-T 建议 Q.2931 (02/95)[31] ITU-T 建议 Q832.1
[321 ITU-T建议X.731 (01/92)
[33] ITU-T 建议 X. 800 (3/91)[34] TTU-T建议Z.100(3/93)
本地数字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V5,1接口技术规范本地数字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V5.2接口技术规范一-次群速率和二次群系列级别所用的向步顿结构功能性框架建设二体系和功能,接人类型,管理和业务节点业务节点(SN)处的 V接-VB5.1参考点规范B-ISDN中信元级业务控制方法
B-ISLN异步转移模式能特性
B-ISL-般网络概况
B-ISD水协设参考模型和它的应用ISDN网络体系
R-ISIIN功能体系
B-ISDN ATM 层现范
B-ISLDN ATM 适配层(AAL)规范,类型 1B-ISDN ATM 适配层(AAL)规范,类型 2B-ISDN ATM适配层(AAL)规范,类型 5B-ISEN业务量控制和抑塞控制
ISTN和-ISDN用户接人第··层建议概说B-ISTDN 用网络接 -通用特性
B-ISDN 用户网络接口 -155 520kbit/s 和 622 080kbit 操作B-ISLN用广网络接口-1544kbit/g和2048kbit/s螺作B-ISDN用广网络接口-用于25600khit/s操作的物理层规范B-ISDN操作和维护原则和功能
ATM设备功能特性
ATM设备类型和一般特性
ATM网络单元管理
应用TMN概念用B-ISDN管理的原则B-ISLNATM适配层-业务特定面向连接的协议(SSCOP)B-ISDN元信令协议
B-ISDN借令ATM适配层一用于用户网接口信令的业务特定函调功能(SSCF)
TFS2-用于基本呼叫/连接控制的用广网络接口第3层VR5.1管理
信患技术~开放系统互连一系统管理:状态管理功能用于ITU-T应用的OSI安全体系
IIU-T规范和描述语(SIL
[35]ITU-T建议Z.105(3/95)
[36]ITU-T建议Z.120 (3/93)
[37] YDN 009—1999
3定义、符号及缩写
3.1定义
YD/T 997 - 1999
SDL与 ASN.1的组合(SDL/ASN.1)消息序图(MSC)
顿中维技术体制(修订版)
逻辑业务端口:在一个VB5,1参考点(即与一个且仅与一个业务节点相关联)承载一个或若于传输会桑功能的壶通道(VP)的集合。
逻辑用户端口:在用户一网络接口(UNI)处或在虚拟用户端口(VUP)处,与一单个VB5.1参考点相关联的 VP的集合。
物理业务端口:在VB5.1接口处与单个传输会聚功能相关的物理层功能。物理用户端口:在UNI处与单个传输会案功能相关的物理层功能。实时管理协调功能(RTMC),经过VBS.1参考点在接人网(AN)和业务节点(SN)之间提供协调时间限制的管理信息(例如对业务提供能力有直接影响的状态信息)的管理平面功能的集合。RTMC协议:在AN和SN之间支持RTMC功能的第三层协议。虚拟用户端口:虚拟用户端口是一个AN内部参考点,并具有与物理用户端口并行的机制。尽管由于大基潜在的非BISEDN接人类型将用这个概念来指出,其全部功能未进行规范。定义壶拟用户端口概念的目的是能够在VB5.1参考点以与B-ISDN接人类型一致的方式支持非B-IS-DN 接人类型。
VB5.1接口;在VB5.1参考点的接口(包括物理层功能)。3.2缩略语
AAL-SAP
AIM-SAP
B-tSDN
B-ISUP
接人适配功
ATM适配层
ATM适配层-业务接人点
ATM适配层类型-X
告警指示信号
接人网
异步转移模式
异步转移模式一业务接入点
ATM交受连接
宽带交换终接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宽带 ISDN信令用户部分
宽带本地交换
宽带用户一网络接口
基本速率接人
固定比特率
连接单元
2048kbit/s信号的电路仿真
信元丢失优先级
信元丢失率
无连接服务器
公共部分会案子层
N-ISDN
用广驻地设备
用户驻地网
连接相关功能
2号数字用户信令
YD/T 997 1999
(ATM)数据交换接口
前问显式拥案指示
交换终接
有限状态机
一般流量控制
格头差错控制
用于分布业务的头端点
标识符
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信息技术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局域网
本地交换机
线路终接
逻辑用户端[
管理信息基
消息顺序表
窄带ISDN
网络一节点接11
网络参数控制
网络终端类型1
操作维护和管理
准同步数字系列
一次群速率接人
协议参考模型
物理业务端口
公用电话交换网
净类型标识符
点到多点
点到点
物理用户端
TTU-T建议M.3010规定的网管接口参考点服务质量
远端敏障指尔
远端接人终端
实时管理协调功能
ATM信令适配层
特定接人功能
VC-AIS
VC-RDI
VP-AIS
VP-RDI
VPCI-CC
业务接人点
分段和重组
同步数字系列
宽带S接口
业务数据单元
业务节点
业务节点接口
段开销
业务端口
业务端功能
YD/T 997 - 1989
业务特定协调功能
业务特定面问连接功能
服务器信号失效
宽带T接口
整端设备
电信管理网
传送媒体
传送通道
传送通道终接
用户一网络接口
应用参数控制
宽带V\参考点
虚通路(ATM),虚容器(SDH)
虚通路告警指示信号
壶通路远端故障指示
虚容器类型4
虚容器类型4c
虚通路连接
虚通路连接终按
虚通路实体
虚通路标识符
虚通路链路
虚通路复用实体
虚通路路径终接点
虚通道路径终接点
视频点播
虚通道
虚通道告警指示信号
虚通道远端故障指示
虚通道连接
虚通道连接标识符
虚通道连接标识符连续性检验
虚通道连接终接bzxz.net
4VB5.1接口应用范国
靡通道实体
虚通道标识符
虚通道链路
虚通道复用实体
虚拟用户端口
YO/T 997 -1999
本标准应用于1.414中规定的具有接入网功能的远程接人安排(B-ISDN用户接人情况:在接入网/VB5.1参考点上ATM复用/交叉连接的远程接人应用),并指出到各种业务节点类型的接人,见4.4节。每个接人网类型或配置不必全部提供本标准中所提及的所有接人类型、功能和接口能力。通常,在一特定的网络应用中,接人网特性、功能和接口的选择应由接人网和相关的业务提供者来确定。4.1VB5.1接口的应用
图1措述了VB5.1接口两种不同的应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应用。接口的物理媒质由符号「表示,下标指示接口在物理媒质上的位置。Ia表示VBS.1参考点在物理上:与接人网设备相邻的接口(如果使用,在连接器的位暨),b表示VB5.1参考点在物理上与业务节点设备相邻的接口。在相邻传送网设备侧还引人了附加的接口点(Laa和Ib)。入网
接入网
传送网
应用2
业务节点
图1VB5.1接口的基本应用
业务点
图1所指示的接口点(L、等)的物理规范应与可应用的物理层标准相一致。其中,传送网是摧在AN和 SN之间使用的附加设备。义如下:有关物理链(如a、Iaa),预计有两类应用:局内,物理链路限制在同一个楼内,或类似的环境;局间,物理链路与远程设备互连,通常放在不同的楼内。在某些情况下,概据需要,可以把传送网的功能纳入到接人网功能之中。图2是上述VB5.1应用的一些例子。期内
接入网
业务节点
业务节点太楼
应用1
接入网
应用!
业务节点
业务节点太绩
接入网|
业务节点
远端转送图
业务节点大楼
接入网A
专业务节点
传送网业务节点大题
远端,
应用2
图2VB5.1接口的应用举例
YD/T 997 1999
由于VB5.1接口可能出不同的物理媒质构成,因而原则上应不排除对不同物理媒质的不同应用方式。例如,VB5.1接口的活动链路是局内方式,保护用的备用链路是函间方式。4,1.1 传送网
VB5.1参考点的概念提供了用十SNI物理接11的高灵活性AN和 SN之问,立连的高灵活性,如果 SNI 的 AN 侧和 SN 不在同一地点(见图 2 的局问应用情况),则可能需要传送网提供 AN和 SN 的远程连接。AN和S.V之间的传送网将不改变VB5.1参考点信心结构和内穿(即在VB5.1参考点对信息结构和内穿是透明的)。传送网可以包VP连接点功能(用于点到点连接),这个VP连接点功能类似ATMVP交叉连接,假不允许执行VC连接点功能(例如 VCI值的转换):从管理的角度看,AN 与 SN 之间的传送网分开了 AN 和 SN,其管理是通过分开的接 LI连到 TMV I:,因此需要协调传送网和AN(和 SN)的管理:这些肯理功能的规定不在本标准考虑的范国内。图 3给出了 AN与 SV之问五连的可能的实现例子。S.
,数学段
数字段
数亨段
SDH或PDH
交叉逆接
B-I SDN(ATM
VP交叉连接:
数字段
数学段
图3AN与SV之间传送网实现的例子4.2窄带用广接入类型的综合
VB5.1参考点的关键特性是综合了窄带用户接人炎型。务
VR5.1 参考点允许将窄带(即 PSTN 和 N-ISLN)接人与 B-ISLN 接人综合进 -个接入网,所以 VB5. 1 参孝点提供了从基于电路的网络到毕」ATM的 B-ISI水的逐步演进。图 4给出了窄带接入(使用电路方式)和 B-ISDN接人成用的综合,这些应川在 ATM层复川,对丁窄带接人,使用电路仿真均能转换电路方式为ATM方式以及转换ATM方式为电路方式,基于ATM的信息流汇集起,并通过 VB5,1参考点来传送,在SN侧,信息流被分路,一个窄带本地交机使用电路仿真功能来接人。
B-ISDN
接入网
接入网
V3矫老卢
参者点
B-ISDN
V3秦考点
(2Mhls信号的电路仿真)
注:窄带接人网可以通过V5接口直接接人到窄带本地变换机。图4究带和牵带业务节点分开时的业务结构YD/T 997 - 1989
图4中的功能结构显示了窄带接人网功能的应用和在窄带本地交换机基于电路方式的SNI即V5,1和5.2接口)的应用。
图5给出了与图4相同的接人网结构,但SN提供宽带和窄带业务。在这种情况下,SN内部对汇集的信息流进行分路,并内部处理这两种信息转移模式。接入网
B-ISDN +
接入网
V鑫考点
综合宽带
和窄带的
图5宽带和窄带业务节点综合时的业务结构4.3支持非B-ISDN的接人类型
VB5.1参考点支持非E-ISDN用户接人类型。除了符合窄带用广接人类型之外,VB5.1参考点远端接人安排还可以综合作B-ISDN接人类型(例如,支持非对称/多媒体业务,支持广播业务的接入类型等),但要求附加的接入类型特定的接人适配功能以适配特定的非B-ISDN的UNI,来满足宽带接人网的要求和能力,具体参见第8章。
4.4支持不同的业务节点类型
只要SNI满足VR5.1参考点上的功能要求,则VB5.1参考点是不依赖于S.V提供的特定业务的。其中一个基本的要求是支持ITMC功能(见第11章),其它一些功能性要求在第6章中规定。具有VB5.1参考点的远程接入可用来支持不同类型的SN的接人。,个业务节点或者可以是业务特定的业务节点(即提供-种特定的业务),如:宽带本地交换机(B-LEX)
一提供宽带无连接数据业务的无连接服务器(CL5)提供分配业务的前端(HED)
提供即时的数字视频和音频业务的业务节点提供租用线业务的业务节点,如ATM的VP(和/或VC)交叉连接或者是能够提供七述多种类型业务的模块化业务节点。具有VB5.1参考点的远程接人支持允许用户通过单个UNI同时接人到-个以上SN的接入配置,这是直接接人安排所不能支持的。用户通过单一AN接人到几个业务节点的情况可以有:在VB5.1参考点上应用单个传输通道,如图6所示,但不排除在传输层使用任何复用或交叉连接功能(如 SDH或 PDH交叉连接);或在AN和SW之间利用ATM的VP交叉连接功能,如图7所示。燃而对于从UNI到业务节点的特定接人,要求在相关的接人连接单元中不能出现多于一个VB5.1的参考点,即VR5.1参考点和相关联的RTMC功能不能级联。另外,在VB5.1参考点概念的框架中,不支持经过SN2(SN2位于AN和SNI之间)的远端接人。如图8所示,到一个位于SN2(具有VB5.1参考点)之后的SN的接人要求应用其它的参考点和/或接口(例如NNI)e
YD/T997-1999
传输通道
一庞通道
注;为「简洁.仅显小个VB5.1一个VP的情况。SK
通过单个的传输通道在VB5.1参考点支持几个业务节点图6
虚通道
传输通道
注:为了简洁,仅品示一个VB5.1一个VP的情况,VB5.1
图7经一个ATMVP交叉连接支持儿个业务节点接入网
运载RTMC
息的VC
注:为简钴,仅显示-个 VB5.1 -个 VP 的情况。NND
图8远程接人到不同业务节点的配置举例5VB5.1参考点概念的引
本章现定了具行5.1参考点的远端接人安排的功能原则和要求,以及通用的功能体系结构。在VB5.1参专点上的接口是基于ATM的业务节点接口(SVI):B5.1参考点的概念基JITL-T建议902,
根据ITL-T建议.死2,VB5.1参考点概念的一般特性可以描述如下:VB5.1参考点属」V参考点的接人综合类,即信号结构可以是相同接人类型或不同接人类型的多个接人的复用;
YD/T 997 - 1999
VB5.1参考点既支持业务特定的SN(如宽带本地交换、基于ATM的租用线SN),也支持模块化的 SN(如窄带和宽带本地交换机的组合)。5.1VBS.1设计基本原则
具有 VB5.1参考点的远端接人安排的基本原则如下:a)使用AN是为了将UNI的信令和数据流以经济的方式进行复用/分路,然后将这些信息流提交给SV,并且SN能确定UVI的源或宿。b)AN不解释用户信令。
e)由SN负资呼叫控制和相关联的连接控制(即在VB5.1参考点止常工作期间,AV可以不必知道衣VB5.1参考点上正在处理的业务和呼叫状态)。d)不提供由AN基于用户信令信息来选择业务提供者,这是因为要求AN中具有SN的功能。但对于基于ATM的接入类型,AN将通过指配并通过使用与这些SN相关联的相应的VP来支持通过单,UNI同时接人到不同的SN(即共享UNI,见S.3.1节)。在这种情况下,由用户终掌选择业务提供者,与AN或 SNI无关,
e)要求AN与SN之间有时间限制的管理功能由通过VB5.1参考点的通信来完成。F按照ITU-T建议I.414,VB5.1参考点的摄念支持AN中的ATM复用/交叉连接,但不支持AN中的即时VP或VC链路分配。
g)仅当用户要求计费信息作为已预订业务的一部分时,该计费信息可通过VB5.1参考点,而当AN将它作为提供信息的手段来使用时,该信息不能通过VB5.1参考点。h)由SN而不是AN负责产生信号音和通知音。i)如AV中提供组播(mutlicasting)功能,仪允许在SNI到UNI方向上完成,否则组播功能将认为是SN提供的一种业务。
i)在ATM层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功能,例如VP用于网络资源管理、连接接纳控制(CAC)、应用参数控制(UPC)/网络参数控制(NPC)功能、优先级控制、业务量整形、快速资源普理、由选择性信元丢弃和/或前向显式拥塞指示的拥塞控制等,这些动能的执行应符合IrL-T建议I.371、I.732和E.736,其中某些业务量控制与拥塞功能(例如NPC、业务量整形)是网络可选项。5.2VB5.1参考点参考模型
本节对具有VB5.1参考点的远端接人安排标识了将要操作、管理和维护的各自和特定的资源。图9给出了具有VB5.1参考点的远程接入安排的框架。Q3(AN)
AN系统普理
接入网
AAF:接人适配功能
VBS 参考点 :
处的接口
SN系线管理
业务特定的功能
业务范点
I)ATM连接功能包含传送功能(TF)和核心功能(CF)。2)与VUP相连的ATMI连接功能仅用于建模,在实际中可能不必存在图9VB5.1参考点的接人安排
YD/T 997 - 1999
根据这个框架,图9中的功能性模型方法用于识别将要指配惑控制的资源,见图10。这个方法主费集中于图9中所识别的功能组,即用户端口功能(UPF)、ATM连接功能和业务端口功能(SPF),图10中给出的模型基于将用户端口功能分离为物理用户端口功能和逻辑用户端口功能,以及将业务口功能分离为物理业务端口功能和逻辑业务端口功能。接入网
用户端口功能
物理现辑
用户!用户
增口端台
业务端口功能
业务节点
业务端口功能
远程接入安排的附加功能
注:TE/CPN和SN之间的控制平面通信。端口
图10VB5.1参考点概念的功能规范模型ATM
尽管虚拟用户端口的全部功能未能规定,但它可以与-个物理用户端口并存。在图10中,虚拟用户端口没有作为一个分开的实体示出。有关虚拟用户端口概念在第8章中描述。AN和 SN内的功能模块之间存在下列关系:a)一个物理用户增口(PUP)由在UNI处与一单个传辅会功能相关的物理层功能组成。-个PUP在SV 衡无对应方。
b)一个逻辑用户端口(LUP)由UNI处的一组VP组成,这组VP与一单个VBS.1参考点相关联。一个LLP与SN内的B-ET*(B-ET\是指通过AN的远程接人情况)在逻辑上关联,其配置管理动作应与SN协调。
c)一个物理业务端口(PSP)由在VBS.1处的一单个传输会案功能相关的物理层功能组成。PSP存在于AN也存在于SN。在AN和SN之间基于ATM传送网(即VP交叉连接功能)的情说下,不存在AN侧的PSP 和 SN 侧的 PSP 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d)一个逻辑业务端口(LSP)由一个VB5.1塞考点处的一组VP组成。LSP存在于AN也存在于SN,并且总是存在AN侧的LSP和SN侧的LSP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5.3各个功能组的一般特性
5.3.1 用户端口功能特性
下面规定用于用户端口概念的一般要求,且仅对VB5.1环境中影响用户端口功能模型方案的因紊进行了描述,这些用户端口位于具有VB5,1参考点的接人安排内。a)多个物理UNI
一个UNI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物理接口组成,即分配给一个VB5.1参考点的用户VP可以承载在不同的传输会聚功能上。这些VP可以由相同的信令虚通路(即非随路信令)来控制。b)共享 UNI
UNI可以是共享的UNL,即在UNI通过激活相应的邀辑用户端口功能,可能同时接入到不同的SN,各个逻辑用户端口承载传送所有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提供接人承教能力以及信令。5.3.2ATM 连接功能特性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