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通信行业标准(YD)】 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专用光传输设备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10:40:48
  • YD/T990-199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990-1998

  • 标准名称:

    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专用光传输设备技术条件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8-12-30
  • 实施日期:

    1999-06-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99.76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3光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页数:

    13页
  • 标准价格:

    17.0 元
  • 出版日期:

    1999-06-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杨业凤、梁卜义、刘承志
  • 起草单位:

    邮电部武汉邮科院
  • 归口单位:

    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 提出单位:

    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伯息产业部
  • 相关标签:

    交换机 远端 模块 专用 传输 设备 技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专用光传输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程控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配套使用的专用光传输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 YD/T 990-1998 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专用光传输设备技术条件 YD/T990-199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YD/T990—1998
本标准是参照国际电信联盟ITU-T建议G.703《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G.823《以2048kbit/s系列为基础的数字网内抖动和动的控制》、G.921《以2048kbit/s系列为基础的数字段》G.955《在光缆上传输1544kbit/s和2048kbit/s系列信号的数字线路系统》等相关标准制定的;专用同步数字接口要求参照配套各交换机接口的相关技术指标制定。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业风、梁卜义、刘承志。814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
专用光传输设备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 for specific optical transmissioequiprnent between exchanger and remote moduleYD/T 990
本标准规定了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专用光传输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1998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程控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配套使用的专用光传输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611一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GB13167—91长途光缆通信系统进网要求GB/T13997--922048kbit/s、8448kbit/s、34368kbit/s、139264kbit/s光端机技术要求YD/T730--94光端机技术指标测试方法3工作条件
3.1使用环境条件
温度:5℃~40℃(保证指标)
0~45℃(正常工作)
相对湿度:≤85%(30℃时)
大气压力:70106kPa
3.2供电电源
供电电压:额定电压—48VDC,电压充许变动范围--40~--57VDC脉动电压<100mV(P-P)
4技术要求
4.1产品的型号
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专用光传输设备的型号应表示设备的类型、速率等。4.2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专用光传输设备组成交换机与远端模块间专用光传输设备(以下简称专用光传输设备)包括光终端设备和光中继设备两部分。图1为专用光传输设备示意图。专用光传输设备的数字信号输人、输出接口既可是符合各类程控交换机接口要求的N×2048kbit/s(N=1、2、4、16)专用同步数字接口,亦可是符合GB7611接口要求的2048kbit/s通用数字接口。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12-30批准1999-06-01实施
光终端设备
专用/
专用,
F、F\:光终端、中继设备的数字信号接口。YD/T990—1998
光中继设备
专用/通用
专用/通用
数字输出接口!
数字输人接口
专用/通用
数字输人接口1
光终端设备、光中继设备与数字程控交换机或其它终端设备的连接点。S:紧接在光终端、中继设备光发送部分的光连接器C后面的光纤点。R:紧接在光终端、中继设备光接收部分的光连接器C前面的光纤点。图1专用光传输设备示意
4.3线路码型
专用/通用
数字输出接口
专用光传输设备的线路码型除GB13167规定的码型外,还可采用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码型,如1B1H、NRZ加扰、CMI等码型。
4.4光接口要求
4.4.1平均发送光功率
专用光传输设备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是指图1中经过伪随机信号(或等效的伪随机信号)序列调制的光信号,经连接器C在S点处测得的光功率。它与光源类型、标称波长、传输速率、光纤类型有关,其值应满足表1的要求。
4.4.2光接收灵敏度
专用光传输设备的光接收灵敏度是指误码率(BER)不劣于1×10-11时,在图1中光连接器C之前后R点处测量的最小接收光功率。光接收灵敏度与光检测器类型、传输速率有关,其值应满足表2的要求。用于短距离系统的专用光传输设备的光接收灵敏度,其值应满足表3的要求。4.4.3接收光功率动态范围
专用光传输设备的接收光功率动态范围是当BER≤1×10-11时,在图1中光连接器C之前的R点处实测最大接收光功率与实测光接收灵敏度之差。该指标应三20dB。用于短距离系统,该指标应≥25dB。
标称比特率
kbit/s
139264
标称比特率
kbit/s
139264
YD/T990-1998
表1专用光传输设备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平均发送光功率dBm
光源类型
波长850nm
≥-18
≥-12
≥-18
≥-12
≥-20
多模系统
波长1310nm
≥—25
≥-25
≥-25
表2专用光传输设备的光接收灵敏度接收灵敏度(dBm)
波长850nm
SI-APD
-60~—58
-58~—56
52~~—50
—51~—49
—48~—46
—44~~—40
单模系统
波长1310nm或1550nm
≥-30
≥-15
≥-30
≥ 15
≥-30
(BER≤1×10-11)
波长1310nm或1550nm
PIN-FET
—54~—52
—50~—46
—44~~—40
38~36
—43~—40
注:采用1B1H线路码型时,由于光线路速率提高一倍,光接收灵敏度可劣于表中规定的数值1~2dB。表3用于短距离系统的专用光传输设备的光接收灵敏度标称比特率
kbit/s
139264
4.5电接口要求
4.5.1专用同步数字接口
接收灵敏度(dBm)(BER≤1×10-1)波长850nm.1310nm或1550nm
优于-35
优于—35
优于—35
优于—32
本标准所述专用同步数字接口是指符合各类交换机数字接口要求的电接口。4.5.1.1标称比特率
设备的专用同步数字接口上的数字信号比特率列于表4。表4比特率
标称比特率
kbit/s
4.5.1.2输出口一般要求
(1×2048)
(2×2048)
(4×2048)
设备的专用同步数字接口输出可为TTI.电平或ECL电平或PECI电平。32768
(16×2048)
a)TTL电平
YD/T990-1998
1)输出口信号:NRZ码、TTI电平、差分信号2)输出高电平:VoH≥2V
3)输出低电平:VoL≤0.5V
b)ECL电乎
1)输出口信号:NRZ码、ECL电平、单端或差分信号。2)输出高电平:VoH=-0.98~-0.81V(标称终端时)3)输出低电平:Vor.=—1.95~~-1.63V(标称终端时)c)PECL 电平
1)输出口信号:NRZ码、PECL电平、单端或差分信号。2)输出高电平:VoH=4.0~4.2V(标称终端时)3)输出低电平:Vat=3.0~3.4V(标称终端时)4.5.1.3输人口般要求
设备的专用同步数字接口输入可为TTL电平或ECL电平或PECL电平。a)TTL 电平
1)输入口信号:NRZ码、TTL电平、差分信号。2)接收门限:≥士200mV
3)共模范围:土7V
4)输入阻抗:对称电缆950士150b)ECL电平
1)输人口信号:NRZ码、ECL电平、单端或差分信号。2)接收门限:≥150mV
3)共模范围:—2~0.6V
4)输入阻抗:对称电缆952土150同轴电缆750
c)PECL 电平
1)输人口信号:NRZ码、PECL电平、单端或差分信号。2)接收门限:≥150mV
3)共模范围:3.0~~4.4V
4)输人阻抗:对称电缆950士1502同轴电缆752
4.5.1.4输入允许衰减
出现在专用同步数字输人口的数字信号(本标准4.5.1.1)应符合本标准4.5.1.2规定,但允许连接输出口与输人口所使用的连接线对的衰减变化不同,输人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这些线对的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了规律,且在f./2频率点上衰减值变化的最低范围应达到0~3dB。此衰减值应包括可能存在于输出口与输人口之间的数字配线架所引人的任何衰减。4.5.1.5最大允许输人抖动
在符合GB7611规定的抖动频率范围内,2048kbit/s.4096kbit/s、8192kbit/s专用同步数字输人口最大允许输人抖动均应≥0.2U1。32768kbit/s专用同步数字输人口最大允许输人抖动应≥0.15UI。连接电缆的衰减范围应符合本标准4.5.1.4的规定。注:抖动频率范围参照与该设备的专用间步数字接口比特率相近的通用接口(符合GB7611接口规定)频率范围。4.5.22048kbit/s数字接口*要求4.5.2.1”—般要求
标称比特率:2048kbit/s
容差:±50×10-6
码型;HDB3
4.5.2.2输出口一般要求
YD/T 990—1998
2048kbit/s输出口特性应符合GB7611的规定。输出脉冲波形应符合GB7611接口脉冲样板规定。4.5.2.3输人口要求
输人阻抗标称值:752(同轴);1200(对称)。输入阻抗特性:应符合GB7611的规定。4.5.2.4输入允许衰减
出现在2048kbit/s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符合本标准4.5.2.2规定,允许连接输出口与输人口所使用的连接线对的不同衰减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了规律,且在1024kHz频率点上衰减值变化的最低范围应达到06dB。此衰减值应包括可能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配线架所引人的任何衰减。4.5.2.5最大允许输人抖动
2048kbit/s输人口上最大容许输人抖动的下限应符合GB7611的规定。连接电缆的衰减范围应符合本标准4.5.2.4的规定。
4.5.2.6输入口抗干扰性能要求
2048kbit/s输人口抗干扰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3997的规定。4.5.2.7过压保护要求
2048kbit/s输人、输出口的过压保护要求应符合GB/T13997的规定。4.6抖动
4.6.1抖动转移特性(异步2048kbit/s信号)抖动转移函数的最大增益应不超过0.6dB(选频法)。4.6.2输出抖动
4.6.2.1专用同步数字信号输出抖动在任何有效信号情况下,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峰一峰输出抖动值不应超过0.1UI。4.6.2.22048kbit/s数字接口**输出抖动在任何有效信号情况下,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峰一蜂输出抖动值应满足表5的规定。表5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输出抖动标称比特率
(kbit/s)
4.7时钟要求
最大输出抖动峰一峰值(UI)
低频限制
高频限制
测量用的滤被器带宽
低频截止频率为f,或f,高额截止频率为f的带通滤波器f
a)专用光传输设备既可工作于主振时钟方式亦可工作于外时钟锁定方式。b)根据需要,设备至少提供2048kHz、8192kHz、32768kHz三种时钟之-4.7.12 048kHz时钟要求
*符合GB7611接口要求的通用数字接口。**符合GB7611接口要求的通用数字接口。100kHz
a)输出信号:TTL电平、差分输出YD/T 990--1998
b)脉冲幅度:Vp≥2V(终接120Q电阻器)c)脉冲宽度:244ns士25ns
d)标称半幅度处的正负脉冲宽度比:0.9~1.14.7.28192kHz时钟要求
a)输出信号:TTL电平、差分输出b)脉冲幅度:Vp-p≥2V(终接120Q电阻器)c)脉冲宽度:61ns士6ns
d)标称半幅度处的正负脉冲宽度比:0.9~1.14.7.332768kHz时钟要求
a)输出信号:ECL电平或PECL电平、差分输出b)脉冲幅度:Vpp=0.8V士0.1V(终接120Q电阻器)c)脉冲宽度:15ns士1.5ns
d)标称半幅度处的正负脉冲宽度比:0.9~~1.14.8误码性能要求
专用光传输设备的误码率应不劣于1×10-11(测试时间应不小于24h)。4.9维护使用要求
4.9.1故障告警功能
专用光传输设备必须具备故障告警功能,便于对设备进行维护。告警分即时维护告警和延迟维护告警。告警项目和相应措施列于表6。表6告警项目和相应措施
设备部位
发送侧
接收谢
公共部分
告警项目
专用同步数字口输人信号消失
输入时钟消失
发无光
激光器寿命告警
2048kbit/s输入信号消失
收无光
顿失步
1×10-6误码
1×10-9误码
内部电源故障
公务通信故障
“要”表示在相关故障情况下,向对端或下游发AIS。维护告警类型bzxZ.net
告警指示
亮红灯、声嘀
亮红灯、声响
亮红灯、声响
亮黄灯或白灯
亮红灯、声响
亮红灯、声响
亮红灯、声响
亮红灯、声响
亮黄灯或白灯
亮红灯、声响
亮红灯、声
2告警指示信号(AIS)的二进制内容是一连审\1”。AIS的比特率应符合本标准4.5.1.1或4.5.2.1的规定。4.9.2
监控功能
YD/T 990--1998
专用光传输设备应具有监控功能,监控项目如下:-LD偏置电流检测(光模块无此项);光接收的AGC电压检测(光模块无此项);误码秒,严重误码秒,累计误码,一表6所列的各项告警项目。
4.9.3公务联络功能
专用光传输设备应具有公务联络电话,便于光终端、光中继设备之间进行公务联络。公务电话应具有选址呼叫功能,语音清晰可辨辩。4.10接地要求
专用光传输设备工作地和保护地应分开设置。4.11可靠性要求
专用光传输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少于8年。5测试方法
5.1测试条件
5.1.1环境温度:5℃~~40℃
5.1.2相对湿度:≤85%(30℃时)5.1.3大气压力:70~106kPa
5.1.4电源电压额定电压一48VDC,电压充许变动范围-40~一57VDC5.2测试基本要求
5.2.1所用测试仪器均应经过二级或二级以上计量单位计量合格。5.2.2测试信号
a)专用同步数字接口:2048kbit/s、4096kbit/s、8192kbit/s信号为215—1级NRZ伪随机码序列。32768kbit/s信号为223—1级NRZ伪随机码序列。b)2048kbit/s数字接口:2048kbit/s信号为215—1级HDB3伪随机码序列。5.2.3测试在设备的数字输人、输出接口进行。5.2.4设备指标测试时,被测的光中继设备一定要和光终端设备连接。5.2.5各测试仪表地应与被测设备地良好连接。5.3测试仪表
数字传输分析仪、抖动调动振荡器或音频信号发生器、光可变衰减器、光功率计、400MHz以上示波器、数字频率计,750反射桥、电平表等。用数字传输分析仪测试N×2048kbit/s(N=1、2、4、16)专用同步数字接口信道指标时,由于受测试仪表限制,需要在数字输入、输出口加人接口转换电路进行接口转换,并要求被测设备应能提供符合本标准4.7规定的N×2048kHz(N=1、2、4、16)测试时钟(ECL电平单端输出)。数字传输分析仪工作于外时钟方式,N×2048kHz(N=1、2、4、16)测试时钟作为数字传输分析仪的外时钟。5.4光接口指标测试
5.4.1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
测试连接见图2。
按图2,用测试光缆将LD或LED的尾纤与光功率计连接好,光功率计上的读数即为S点的平均发送光功率。
5.4.2光接收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测试*符合GB7611接口要求的通用数字接口。821
测试框图见图3。
发生器
专用/
YD/T990
—1998
被测设备
测试光缆
图2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框图
接口转换
差分码入1
NX2048kbit/s时钟
数字传输分析仪
差分码出1
测试光缆
光功事计
注:被测设备为2048kbit/s通用接口时不需接入接口转换电路。图3光接收灵敏度测试框图
a)测试仪表按图3与被测设备连接好,光发送与光接收经光衰减器连接。按本标准5.2.2的规定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误码检测器置于“累计误码数”检测档。b)逐渐增加光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使被测设备的接收光功率逐渐减小,当误码检测器刚显示误码时略减小光衰减量,直到误码检测无误码显示止,开始误码率观测。c)采用观测累计误码数的方法观测误码率(BER)。不同码速率时的BER、观测时间与累计误码数之间的关系应符合YD/T730要求。d)当满足设定的误码率时,断开与光检测器尾纤连接的活动连接器,经测试光缆接入光功率计。从光功率计上读出R点的光功率Pm即光接收灵敏度。测试完毕后,再将活动连接器与光检测器尾纤连接好。
e)逐渐减小光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当误码检测器刚显示误码时略增加衰减量,直到误码检测器无误码显示止,开始观测误码率。f)重复上述步骤d,从光功率计上读出R点的最大接收光功率Pmax。g)计算接收光功率动态范围D:[DPmax(dBm)一Pmin(dBm)JdB。h)根据本标准4.2.2的规定,专用光传输设备的光接收灵敏度指标必须在BER不大于1×10-11条件下测试。当码速率不大于34368kbit/s时,采用外推法测试。5.5电接口指标测试
a)各项指标测试(除个别指标外),均将信号发生器接到被测设备的专用或通用数字接口的任--输人口,误码捡测器的输入口(或示波器)接相应的专用或通用数字接口的输出口,再将光发送与光接收经822
光可变衰减器连接。
b)分支路进行指标测试。
5.5.1专用同步数字接口指标测试YD/T 990- 1998
专用同步数字接口指标测试的频率点(或频率范围)参照与该设备专用同步数字信号比特率相近的通用接口(符合GB7611接口规定)的测试频率点(或频率范围)。5.5.1.1输出口脉冲波形测试
测试框图见图 4。
接口转换
差分码人1
发生器
N×2048kbit/s时钟
示波器
差分码出1
图4输出口脉冲波形测试框图
a)按图4连接。参照本标准5.2.2的规定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光可
b)将被测专用同步数字接口的输出口终接120Q(精度1%)电阻器,示波器工作于两通道相加方式,并使第二通道处于反相方式c)输出口波形应符合本标准4.5.1.2要求。5.5.1.2输入允许衰减测试
测试框图见图5。
接口转换
发生器
N X2048kbit/s时钟
数字传输分析仪
符合、/衰减
规律的平衡电缆
差分码人1
差分码出1
图5输人允许衰减测试框图
按图5连接。将满足专用同步数字接口输出指标的数字信号经符合√于衰减规律,且频率为f/2时,其衰减值在0~3dB范围内的连接线串接到码发生器与被测专用同步数字输入口之间,应无误码。5.5.1.3最大充许输人抖动测试
测试框图见图6。
按图6连接。该项指标测试的频率点参照与该设备的同步数字接口比特率相近的通用接口的容限值测试的频率点。
a)符合本标准5.2.2规定的伪随机码信号经过正弦信号调制后作为被测专用同步数字输人口的信号源。抖动调制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固定为某一值,逐渐增大调制信号输出幅度,直到误码检测器上出现误码,再减少幅度使误码停止。观察片刻应无误码发生,信号发生器的抖动显示器上的抖动值,即为该频率点上的输人抖动容限值。
b)改变抖动调制振荡器的输出频率,重复上述步骤a),分别从信号发生器的抖动显示器上读出各抖动频率时的输入抖动容限值。897
抖动调制
振荡器
发生器
接口转换
N ×2048kbit/s时钟
数字传输分析仪
注:电缆要求同5.5.1.2
YD/T 990—1998
差分码人1
差分码出1
图6输人口最大允许输人抖动测试框图S
c)改变连接电缆的衰减特性(OdB或6dB衰减),重复上述步骤a)、b)。光可
d)测得2048kbit/s,4096kbit/s,8192kbit/s专用同步输人口最大允许输入抖动值均应不小于0.2UI。32768kbit/s专用同步数字输入口最大允许输人抖动值均应不小于0.15UI。5.5.22048kbit/s数字接口*指标测试5.5.2.1最大允许频率偏差测试
参照YD/T730测试方法。不改变复用信号时钟频率时,测得的正负频率偏差均应大于165Hz。5.5.2.2输出口脉冲波形测试
参照YD/T730测试方法。输出脉冲波形应符合本标准4.5.2.2的要求。5.5.2.3输人允许衰减测试
参照YD/T730测试方法。在1024kHz频率点上衰减值变化的最低范围应达到0~~6dB。5.5.2.4输人口反射衰减测试
参照YD/T730测试方法。输人口反射衰减应符合本标准4.5.2.3的要求。5.5.2.5输人口最大允许输人抖动测试参照YD/T730测试方法。在频率为20Hz~100kHz范围,测得最大允许输人抖动应符台本标准4.5.2.5的要求。
5.5.2.6输人口抗干扰性能测试
参照YD/T730测试方法。输人口抗干扰性能应符合本标准4.5.2.6的要求。5.5.2.7过压保护性能测试
参照YD/T730测试方法。输人、输出口的过压保护性能应符合本标准4.5.2.7的要求。5.6抖动指标测试
5.6.1抖动转移特性测试(异步2048kbit/s信号)参照YD/T730测试方法。测得的抖动传递函数的最大增益应不超过0.6dB。5.6.2输出抖动测试
5.6.2.1专用同步数字接口输出抖动测试测试框图见图7。
按图7连接。该项指标的测试带通滤波器参照与该设备的比特率相近的通用接口的测试滤波器的带宽。
a)按本标准5.2.2的规定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作被测专用同步数字接口的输入信号源,分别从误码、抖动检测上选择规定的测量带通滤波器,从误码、抖动检测器的抖动显示器上读出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输出抖动峰-一峰值。
*符合GB7611接口要求的通用数字接口。824
发生器
误码、抖
动检测
接口转换
YD/T990-1998
差分码人1
N×2048kbit/s时钟
数字传输分析仪
差分码出1
图7专用同步数字信号输出抖动测试框图b)测得无输人抖动时最大输出抖动峰一峰值不应超过0.1UI。5.6.2.22048kbit/s数字接口*输出抖动测试光可
参照YD/T730测试方法。测得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输出抖动峰-峰值,应符合本标准4.6.2.2的要求。
5.7时钟测试
测试框图见图8。
时钟输出口
图8时钟波形测试框图
示波器
2048kHz时钟、8192kHz时钟,32768kHz时钟测试按图8连接。将被测时钟输出终接1202(精度为1%)电阻器,示波器工作于两通道相加方式,并使第二通道处于反相方式。输出口波形应符合本标推4.7的要求。5.8误码观察
测试框图见图9。
发生器
差分码人1
Nx2048kbit/s时钟
数字传输分析仪
差分码出1
注:被测设备为2048kbit/s通用接口时不需要接入接口转换电路图9误码测试框图
a)按图9连接,参照本标准5.2.2的规定,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误码检测器置于“累计误码数”检测档。
符合GB7611接口要求的通用数字接口。82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