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604-2006 生咖啡

【农业行业标准(NY)】 生咖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14:49:47
- NY/T604-2006
- 现行
标准号:
NY/T 604-2006
标准名称:
生咖啡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2-22 -
实施日期:
2006-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91.04 KB
替代情况:
替代NY/T 604-2002

部分标准内容:
ICS67.14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6042006
代替NY/T604—2002
生咖啡
Green coffee
2006-02-22发布
200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本标准是NY604—2002《生咖啡》的修订版。本标准代替NYT604—2002(生咖啡》。本标准与NY/T604—2002的主要差异如下:一删去了4.4表4中铜的限量要求;-将4.4表4中铅的限量改为0.5mg/kg;一将4.4表4中六六六、滴滴沸的限量要求改为0.2mg/kg。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NY/T604-2006
本标准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负责起草,云南咖啡厂、云南农垦局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成海、董志华、周仕峰、陈民。本标准为第二次发布。
1范围
生咖啡
NY/T604—2006
本标准规定了生咖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以及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小粒种咖啡(也称阿拉伯咖啡,学名为CoffeearabicaLinnaeus)湿法加工的生咖啡的质量鉴定及其贸易,小粒种咖啡干法加工的生咖啡,中粒种(也称罗巴斯塔咖啡,学名为Coffeecanepho-raPierreexFroehner)的生咖啡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009.4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碑及无机碑的测定
GB/T5009.12
2食品中铅的测定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
GB/T15033
GB/T18007
GB/T19182
ISO1447
生咖啡膜觉和肉眼以及杂质和缺陷的测定(eqyISO4149:1980)咖啡及其制品术语
咖啡咖啡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ISO10095:1995,IDT)生咖啡
(Routinemethod)
含水量的测定(常规法)[Greencoffee-ISO4072袋装生咖啡取样(Greencoffeeinbags—ISO4150
ISO8455
3术语和定义
生咖啡粒度分析手筛法(Greencoffee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Sampling
Sizeanalysis
Manual sieving)
袋装生咖啡储藏和运输指南(Green coffee in bags_Guide to storage and transport)GB/T1800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杯品cuptasting
指利用人的视觉、嗅觉和味觉等生理功能对咖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4要求
外观和感官特性
生咖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各等级的生咖啡的外观和感官特性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外观和感官特性要求
香气浓郁,无异气味,品味和口感都很好(杯品一级)
香气好,无异气味、品味和口感都较好(杯品二级)
颜色应为浅蓝色或浅绿色,气味清新,无异味。圆形或摘圆形毅
香气稍差,无异气味,品味和口感都较差(杯品三级)
NY/T604—2006
2理化特性
生咖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各等级的生咖啡的理化特性应分别符合表2和表3的要求。表2
粒度,cm,>
缺陷豆,%,
外来杂质,%,≤
物理特性要求
注:粒度只适用于小粒种咖啡,达到同等级的粒度要求不应少于95%。化学特性要求
水分,%,
灰分,%,
咖啡因,%,2
检验方法
ISO4150
GB/T15033
GB/T15033
检验方法
IS01447
GB/T5009.4
ISO10095
注:水分测定也可用110℃、60min烘箱法,当对测量结果有异议时,ISO1447法为伸载测量方法。4.3卫生指标
各等级的生咖啡的卫生指标应符合表4要求表4卫生指标
碑以As计),mg/kg,≤
铅(以Pb计),mg/kg,
六六六,mg/kg,
滴滴涕,mg/kg,
5取样
按ISO4072的规定执行。
试验方法
外观和感官特性
6.1.1外观特性
检验方法
GB/T5009.11
GB/T 5009.12
GB/T 5009.19
GB/T5009.19
按GB/T15033—1994中3.1和3.2的规定检验样品的气味、颜色、银皮除净程度及污染情况。6.1.2感官特性
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6.2理化特性
分别按表2和表3中规定的相应检验方法进行。6.3卫生指标
按表4中规定的相应检验方法进行。2
7判定规则及复检规则
7.1判定规则
NY/T604—2006
7.1.1产品中只要有一项卫生指标不合格,则该产品被判为不合格产品,并且不得复检。7.1.2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要求时,按检验结果判为相应的等级。7.2复检规则
除卫生指标外,当其他项目检验结果产生异议时,可加倍抽样复检。复检以一次为限,复检结果为最终结果。
8包装、标识、购存和运输
8.1包装
8.1.1每袋生咖啡必须是同一产区、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的产品。每袋净重量60kg±0.2kg,用缝包机缝口或手工缝口。
8.1.2包装物必须用牢固、干燥、洁净、无异味、完好无损的麻袋,麻袋规格为100cm×70cm8.2标识
在每一个包装袋的正面和放在包内的标志卡应清晰地标明下列项目:a。产品名称、产品标准编号、商标:b。生产企业或包装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品原产地;心.净重、毛重:
d.产品等级;
e、收获年份及包装日期:
f生产国(对出口产品而言)
g:到岸港口/城镇(对出口产品而言)。8.3贮存和运输
按ISO8455的规定执行。
NY/T604—2006
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咖啡杯品技术
本附录规定了咖啡杯品的操作方法和结果评价。A.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附录。A.2.1
cuptasting
利用人的视觉、嗅觉和味觉的生理功能对咖啡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A.2.2
指用膜觉器官闻到咖啡的各种气味。A.2.3
tasting
经口感感觉咖啡的味道。
texture
经口感感觉咖啡的浓厚度(body),风味等A.2.5
焙炒roasting
通过热处理使生咖啡豆的结构和成分发生根本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致咖啡变深棕色和发出焙炒咖啡特有的气味。
grinding
将焙炒的咖啡豆用机械磨碎成咖啡粉。A.2.7
咖啡杯品时常见的气味
sourtaste
common odours
由果酸引起,如柠檬酸、苹果酸等,这种酸味令人愉快,是上乘咖啡味道。A.2.7.2
bittertaste
咖啡因、奎宁和一些生物碱导致的,苦味是咖啡的一个基本特色。A.2.7.3
sweettaste
咖啡中的蔗糖和果糖导致的,这个味道通常与果糖、巧克力及焦糖味一起出现,是咖啡的一种风味。4
浓厚度body
咖啡喝后,整个口腔有充实感,较长时间不会消失,是上乘咖啡的特征。A.2.7.5
鲜花味floweryodour
这种味道像茉莉花、蒲公英味,是愉快的味道。A.2.7.6
果味berryflavour
这种味道常来自咖啡浆果,在酸味较强的咖啡中,具有这种风味。A.2.7.7
蔬菜味vegetable odour
有这种气味,说明咖啡原料新鲜且质量好。A.2.7.8
杏仁味almond flavour
是新鲜咖啡原料中特有的风味。A.2.7.9
焦味burntflavour
这个气味与烧焦的食品气味一样,通常是在深度焙炒的咖啡中出现。A.2.7.10
泥土味earthyflavour
这个气味像污泥,也像土豆味,咖啡不能有这个气味。A.2.7.11
化学药品味chemicalsodour
通常是咖啡残留的化学药品味。A.2.7.12
木头味woodyflayour
这种气味像木柴或橡树桶味,属不愉快的气味。A.2.7.13
烟草味tobaccosmell
这是一种消极的气味,变质的咖啡中会出现这种气味。A.2.7.14
酸败味或腐烂味deterioratedflavourorrottenflavourNY/T604—2006
通常指脂肪氧化后的气味。腐烂味指的是蔬菜腐烂的气味,当咖啡出现这种气味时,说明咖啡已经变质。A.3器具
所有器具必须洁净、无异味。
A.3.1咖啡器具
A.3.1.1咖啡焙炒机
A.3.1.2咖啡研磨机
A.3.1.3称量天平
A.3.1.4测色仪
A.3.2品尝用具
A.3.2.1杯、瓷碗
NY/T6042006
A.3.2.2不锈钢勺
A.3.2.3杯品桌
A.4操作
A.4.1取样
取样方法,按ISO4072的规定执行。将样品混合均匀后,每个杯品样称取100g作焙炒之用。A.4.2样品焙炒
A.4.2.1温度调控
将样品放人焙炒机进行焙炒,控制温度在150C~170C之间。A.4.2.2色度要求
焙炒过程中不断观察炉内豆的颜色变化,其色度要求以测色仪的读数120CTN作为标准色度,并与样品的颜色进行对比,一般要求样品的焙炒色度的正常范围在117一123之间。A.4.3研磨
取出经焙炒的样品豆,待稍冷却后分为三等份,各份单独研磨成粉状,粒粗0.4mm~0.5mm,每份咖啡粉样品置于容量为150ml的瓷碗中。A.4.4杯品
A.4.4.1设杯品标准样
A.4.4.2每个小碗放人咖啡粉样品6g,每碗标明编号。A4.4.3用刚沸的开水冲人碗中趁热品尝,并将结果填人记录表。A.4.5品尝内容
A.4.5.1气味
用喉觉器官分辨咖啡液中的鲜花味、蔬菜味、杏仁味、焦味、泥土味、化学药品味、木头味、烟草味、酸败味或腐烂味等。
A.4.5.2品味
用口品尝咖啡的酸味、苦味,甜味,果味和杏仁味等。A.4.5.3口感
咖啡喝下后,感觉口腔咖啡香味滚厚度情况及有无涩味等。A.5评价
咖啡具有果味、酸味、甜味、鲜花味、浓厚度等,这些气味越浓则质量越好。烟草味、木头味等气味属不愉快的气味,影响咖啡豆的质量。面化学药品味、泥味以及发酵过度的酸败味或魔烂味称为异味会严重降低咖啡豆的质量。
杯品评定结果的评价见表A,1。表A.1杯品评定记录表
评定级别
杯品质量
A.6品尝规则
气味、品味和口感很好,具
有浓郁的咖啡芳香味
气味,品味和口感都较好,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具有较强的咖啡芳香味
气味,品味和口感较差,有较弱的咖啡芳香味
参与杯品人数至少3人,多则4~5人,杯品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杯品要求在明亮、通风、清洁、无异味的环境中进行。A.6.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6042006
代替NY/T604—2002
生咖啡
Green coffee
2006-02-22发布
200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本标准是NY604—2002《生咖啡》的修订版。本标准代替NYT604—2002(生咖啡》。本标准与NY/T604—2002的主要差异如下:一删去了4.4表4中铜的限量要求;-将4.4表4中铅的限量改为0.5mg/kg;一将4.4表4中六六六、滴滴沸的限量要求改为0.2mg/kg。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NY/T604-2006
本标准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负责起草,云南咖啡厂、云南农垦局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成海、董志华、周仕峰、陈民。本标准为第二次发布。
1范围
生咖啡
NY/T604—2006
本标准规定了生咖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以及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小粒种咖啡(也称阿拉伯咖啡,学名为CoffeearabicaLinnaeus)湿法加工的生咖啡的质量鉴定及其贸易,小粒种咖啡干法加工的生咖啡,中粒种(也称罗巴斯塔咖啡,学名为Coffeecanepho-raPierreexFroehner)的生咖啡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009.4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碑及无机碑的测定
GB/T5009.12
2食品中铅的测定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
GB/T15033
GB/T18007
GB/T19182
ISO1447
生咖啡膜觉和肉眼以及杂质和缺陷的测定(eqyISO4149:1980)咖啡及其制品术语
咖啡咖啡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ISO10095:1995,IDT)生咖啡
(Routinemethod)
含水量的测定(常规法)[Greencoffee-ISO4072袋装生咖啡取样(Greencoffeeinbags—ISO4150
ISO8455
3术语和定义
生咖啡粒度分析手筛法(Greencoffee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Sampling
Sizeanalysis
Manual sieving)
袋装生咖啡储藏和运输指南(Green coffee in bags_Guide to storage and transport)GB/T1800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杯品cuptasting
指利用人的视觉、嗅觉和味觉等生理功能对咖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4要求
外观和感官特性
生咖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各等级的生咖啡的外观和感官特性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外观和感官特性要求
香气浓郁,无异气味,品味和口感都很好(杯品一级)
香气好,无异气味、品味和口感都较好(杯品二级)
颜色应为浅蓝色或浅绿色,气味清新,无异味。圆形或摘圆形毅
香气稍差,无异气味,品味和口感都较差(杯品三级)
NY/T604—2006
2理化特性
生咖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各等级的生咖啡的理化特性应分别符合表2和表3的要求。表2
粒度,cm,>
缺陷豆,%,
外来杂质,%,≤
物理特性要求
注:粒度只适用于小粒种咖啡,达到同等级的粒度要求不应少于95%。化学特性要求
水分,%,
灰分,%,
咖啡因,%,2
检验方法
ISO4150
GB/T15033
GB/T15033
检验方法
IS01447
GB/T5009.4
ISO10095
注:水分测定也可用110℃、60min烘箱法,当对测量结果有异议时,ISO1447法为伸载测量方法。4.3卫生指标
各等级的生咖啡的卫生指标应符合表4要求表4卫生指标
碑以As计),mg/kg,≤
铅(以Pb计),mg/kg,
六六六,mg/kg,
滴滴涕,mg/kg,
5取样
按ISO4072的规定执行。
试验方法
外观和感官特性
6.1.1外观特性
检验方法
GB/T5009.11
GB/T 5009.12
GB/T 5009.19
GB/T5009.19
按GB/T15033—1994中3.1和3.2的规定检验样品的气味、颜色、银皮除净程度及污染情况。6.1.2感官特性
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6.2理化特性
分别按表2和表3中规定的相应检验方法进行。6.3卫生指标
按表4中规定的相应检验方法进行。2
7判定规则及复检规则
7.1判定规则
NY/T604—2006
7.1.1产品中只要有一项卫生指标不合格,则该产品被判为不合格产品,并且不得复检。7.1.2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要求时,按检验结果判为相应的等级。7.2复检规则
除卫生指标外,当其他项目检验结果产生异议时,可加倍抽样复检。复检以一次为限,复检结果为最终结果。
8包装、标识、购存和运输
8.1包装
8.1.1每袋生咖啡必须是同一产区、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的产品。每袋净重量60kg±0.2kg,用缝包机缝口或手工缝口。
8.1.2包装物必须用牢固、干燥、洁净、无异味、完好无损的麻袋,麻袋规格为100cm×70cm8.2标识
在每一个包装袋的正面和放在包内的标志卡应清晰地标明下列项目:a。产品名称、产品标准编号、商标:b。生产企业或包装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品原产地;心.净重、毛重:
d.产品等级;
e、收获年份及包装日期:
f生产国(对出口产品而言)
g:到岸港口/城镇(对出口产品而言)。8.3贮存和运输
按ISO8455的规定执行。
NY/T604—2006
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咖啡杯品技术
本附录规定了咖啡杯品的操作方法和结果评价。A.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附录。A.2.1
cuptasting
利用人的视觉、嗅觉和味觉的生理功能对咖啡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A.2.2
指用膜觉器官闻到咖啡的各种气味。A.2.3
tasting
经口感感觉咖啡的味道。
texture
经口感感觉咖啡的浓厚度(body),风味等A.2.5
焙炒roasting
通过热处理使生咖啡豆的结构和成分发生根本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致咖啡变深棕色和发出焙炒咖啡特有的气味。
grinding
将焙炒的咖啡豆用机械磨碎成咖啡粉。A.2.7
咖啡杯品时常见的气味
sourtaste
common odours
由果酸引起,如柠檬酸、苹果酸等,这种酸味令人愉快,是上乘咖啡味道。A.2.7.2
bittertaste
咖啡因、奎宁和一些生物碱导致的,苦味是咖啡的一个基本特色。A.2.7.3
sweettaste
咖啡中的蔗糖和果糖导致的,这个味道通常与果糖、巧克力及焦糖味一起出现,是咖啡的一种风味。4
浓厚度body
咖啡喝后,整个口腔有充实感,较长时间不会消失,是上乘咖啡的特征。A.2.7.5
鲜花味floweryodour
这种味道像茉莉花、蒲公英味,是愉快的味道。A.2.7.6
果味berryflavour
这种味道常来自咖啡浆果,在酸味较强的咖啡中,具有这种风味。A.2.7.7
蔬菜味vegetable odour
有这种气味,说明咖啡原料新鲜且质量好。A.2.7.8
杏仁味almond flavour
是新鲜咖啡原料中特有的风味。A.2.7.9
焦味burntflavour
这个气味与烧焦的食品气味一样,通常是在深度焙炒的咖啡中出现。A.2.7.10
泥土味earthyflavour
这个气味像污泥,也像土豆味,咖啡不能有这个气味。A.2.7.11
化学药品味chemicalsodour
通常是咖啡残留的化学药品味。A.2.7.12
木头味woodyflayour
这种气味像木柴或橡树桶味,属不愉快的气味。A.2.7.13
烟草味tobaccosmell
这是一种消极的气味,变质的咖啡中会出现这种气味。A.2.7.14
酸败味或腐烂味deterioratedflavourorrottenflavourNY/T604—2006
通常指脂肪氧化后的气味。腐烂味指的是蔬菜腐烂的气味,当咖啡出现这种气味时,说明咖啡已经变质。A.3器具
所有器具必须洁净、无异味。
A.3.1咖啡器具
A.3.1.1咖啡焙炒机
A.3.1.2咖啡研磨机
A.3.1.3称量天平
A.3.1.4测色仪
A.3.2品尝用具
A.3.2.1杯、瓷碗
NY/T6042006
A.3.2.2不锈钢勺
A.3.2.3杯品桌
A.4操作
A.4.1取样
取样方法,按ISO4072的规定执行。将样品混合均匀后,每个杯品样称取100g作焙炒之用。A.4.2样品焙炒
A.4.2.1温度调控
将样品放人焙炒机进行焙炒,控制温度在150C~170C之间。A.4.2.2色度要求
焙炒过程中不断观察炉内豆的颜色变化,其色度要求以测色仪的读数120CTN作为标准色度,并与样品的颜色进行对比,一般要求样品的焙炒色度的正常范围在117一123之间。A.4.3研磨
取出经焙炒的样品豆,待稍冷却后分为三等份,各份单独研磨成粉状,粒粗0.4mm~0.5mm,每份咖啡粉样品置于容量为150ml的瓷碗中。A.4.4杯品
A.4.4.1设杯品标准样
A.4.4.2每个小碗放人咖啡粉样品6g,每碗标明编号。A4.4.3用刚沸的开水冲人碗中趁热品尝,并将结果填人记录表。A.4.5品尝内容
A.4.5.1气味
用喉觉器官分辨咖啡液中的鲜花味、蔬菜味、杏仁味、焦味、泥土味、化学药品味、木头味、烟草味、酸败味或腐烂味等。
A.4.5.2品味
用口品尝咖啡的酸味、苦味,甜味,果味和杏仁味等。A.4.5.3口感
咖啡喝下后,感觉口腔咖啡香味滚厚度情况及有无涩味等。A.5评价
咖啡具有果味、酸味、甜味、鲜花味、浓厚度等,这些气味越浓则质量越好。烟草味、木头味等气味属不愉快的气味,影响咖啡豆的质量。面化学药品味、泥味以及发酵过度的酸败味或魔烂味称为异味会严重降低咖啡豆的质量。
杯品评定结果的评价见表A,1。表A.1杯品评定记录表
评定级别
杯品质量
A.6品尝规则
气味、品味和口感很好,具
有浓郁的咖啡芳香味
气味,品味和口感都较好,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具有较强的咖啡芳香味
气味,品味和口感较差,有较弱的咖啡芳香味
参与杯品人数至少3人,多则4~5人,杯品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杯品要求在明亮、通风、清洁、无异味的环境中进行。A.6.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 NY/T3051-2016 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