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煤炭行业标准(MT) >>
- MT 60-1995 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量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

【煤炭行业标准(MT)】 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量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21:22:50
- MT60-1995
- 现行
标准号:
MT 60-1995
标准名称:
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量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
标准类别:
煤炭行业标准(MT)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6-01-15 -
实施日期:
1996-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99.66 KB
替代情况:
MT 60-82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中,一载化碳用化学吸收法和气相色谱法侧定,氮氧化物用分光光度法侧定,并规定了有毒气体量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用炸药(以下简称炸药)。 MT 60-1995 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量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 MT60-1995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量
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MT 60—1995
代替 MT 60--82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中,一氧化碳用化学吸收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氮氧化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规定了有囊气体量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用炸药(以下简称炸药)。2术语
有毒气体toxic gas, poison gas本标准中所指的有毒气体,只包括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3试样的制备和采集
3.1试剂和材料
石英砂(GB178):二氧化硅含量不低于90%,雷管(GB8031):8号金属充解发电雷管:;b.
液体石蜡。
3.2仪器、设备
爆炸弹简:外径600mm,内径350mm,内部深度为550mm的钢制圆简;钢炮:外径240mm、高300mm的圆柱体,其中心孔直径45mm、深度200mm,真空泵:抽空速率不低于4L/s极限真空度6.7×10-2hPa,动槽水银压力计:准确度士0. 4 hPa 架盘天平:感量0.5g
分析天平:感量 0. 2 mg
真空表,测量范围 0~0. 1 MPa,准确度 1. 5 级,压力表:测量范围 0~0.1 MPa,准确度 1.5级U 型水银压差计:准度士0. 1 kPa ;采样瓶:容量50mL
气瓶:内盛液体石蜡作限定液;U型干燥管:内装经焙烧的无水硫酸铜,注射器50 mL。
3.3炸药试样制备
随机取2卷炸药,称取110.0士0.5g炸药卷。雷管插入药卷深度为雷管全长的2/3。3.4爆炸生成气试样采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6-01-15批准1996-05-01实施
3.4.1按图1进行组装,
MT 60-1995
图1爆炸生成气试样采集装置示意图1—弹简盖2-弹简;3-阀门;4—锅炮;5—石英砂;6-雷管,7—药卷,8—压力表,9—真空表;10--三通活塞;11—真空泵,12—U型干燥管;13-水银压差计;14—忙气瓶;15注射器;16—采样瓶3.4.2用抽真空方法检查弹简通气阀门是否通畅,用钢丝刷或砂纸把接线柱上的灰尘和锈垢擦净,并把残留于弹简中的灰尘用吸尘器湾除干净。3.4.3将炸药试样装入钢炮(4)内孔中,再将称量好的300.0士0.5石英砂自然充填在炸药卷周围与上部。雷管脚线分别接到两个接线柱上3.4.4盖紧弹筒盖(1),然后用真空泵(11)将弹简(2)内气体抽至真空度33.3hPa以下,关闭阀门(3)。3.4.5用发爆器起爆药卷(7)。3.4.6炸药爆炸后,待弹筒(2)内气体冷却至室温后,开启阀门(3)。读取大气压力、室温和水银压差计(13)压差值。
3.4.7排放弹简(2)内一定量气体,以清洗系统内残留气体后,取弹简一部分气体经过硫酸铜管脱水于贮气瓶(14)中和球胆中留待测定用。4有毒气体量测定
4.1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4.1.1化学吸收法:
4.1.1.1原理;
爆炸生成气体中,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氧气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一氧化碳用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经氧化铜管燃烧转化成二氧化碳,再用氧氧化钾溶液吸收。根据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后减少的体积和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由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换算成一氧化碳的体积。
4.1.1.2试剂和材料:
线状氧化铜(HG/T3-1289):
氢氧化钾溶液:用氢氧化钾(GB/T2306)配制成25%溶液(m/m);氯化铵溶液:用氟化铵(GB/T658)配制成25%溶液(m/m);硫酸溶液:用相对密度1.84的硫酸(GB/T625)配制成10%(m/m)溶液;碱性没食子酸溶液:用焦性没食子酸配制成22%(m/m)溶液(A溶液);用300g氢氧化钾MT 60-
(GB/T2306)溶于200g水中(B溶液)。使用时,以1份A溶液与6份B溶液加以混合。f氨性氯化亚铜溶液:称取32g氯化亚铜(HG/T3-1287)溶解于110mL25%氯化铵(GB/T 658)溶液中,再加入80~100mL氨水(GB/T631)。4.1.1.3仪器:
气体分析器见图2。
图2气体分析器示图
1-氢氧化钾溶液吸收器;2—硫酸溶液吸收器;3—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器,4—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器,5—补偿压力计,6一量管,7以水银为限定液的水准瓶;8—梳形管;9-氧化铜管,10—电炉4.1.1.4测定步骤:
4.7.1.4.1从氮气瓶充入氮气检查梳形管(8)等测定系统的气密性;4.1.1.4.2测定时,取贮气瓶(14)中经脱水的干燥气体试样40.0士0.1mL于仪器量管(6)中。4.1.1.4.3将气体试样依次压入氢氧化钾溶液吸收器(1)、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器(3)、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器(4)。
4.1.1.4.4用电炉(10)加热氧化铜管(9)燃烧氢气后经硫酸溶液吸收器(2)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再经氢氧化钾溶液吸收器(1)吸收一氧化碳转化成的二氧化碳。4.1.1.5测定结果的表述:
一氧化碳含量按式(1)计算:
式中:nt
氧化碳百分含量,%(V/V),
V + Vo
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的一氧化碳量,mLV℃。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所对应的一氧化碳量,mL,V。干燥的气体试样量,mL。Www.bzxZ.net
(1)
MT 60--1995
注:某种气体在测定条件下的百分含量,等于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百分含量。平行测定两次,计算其算术平均值。4.1.1.6测定结果的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测定结果的允许差不应超过0.5%。4.1.2气相色谐法:
4.1.2.1试剂和材料:
a.13X分子筛:40~60目,
高分子徽孔小球,
氩气:纯度99%(V/V);
空气中一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标准值5.00%(mol/mol)。不确定度土1%。d.
4.1.2.2仪器、设备:
气相色谱仪,
色谱柱:内径3mm、长度2000mm,分别装填13X分子筛和高分子微孔小球,微处理机;
热导检测器。
4.1.2.3测定步骤:
4.1.2.3.1开机后按下列条件把仪器调整到工作状态:气流量20~40ml./min,柱前压0.1MPa,色谱柱温度和检测器温度为常温。4.1.2.3.2待基线稳定后,打开微处理机,即可进行气体试样分析。4.1.2.3.3用注射器注入氧化碳一级标准物质二次,校准仪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气体试样分析。4.1.2.3.4测定结果的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平行两次测定结果允许差不应超过0.5%。4.2.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4.2.1原理:
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中一氧化氮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加入显色剂,显现出桃红色,根据显色强度与二氧化氮含量成正比,采用分光光度法可测得二氧化氮含量。4.2.2试剂:
亚硝酸钠(GB/T 633);
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GB/T629)配制成c(NaOH)=0.1mol/L溶液;显色剂:将萘基盐酸二氨基乙烯(化学纯)、对氨基苯磺酰胺和酒石酸(GB/T1294)按1+4十95质量比混合,在乳体中研磨并混合均匀,装入棕色瓶中,置于干燥器内备用,显色剂溶液:称取30g显色剂(4.2.2c)溶于100mL4%磷酸(GB/T1282)溶液中,用时现配;d.
吸收液:将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与无水乙醇(GB/T678)按1+2体积比混合配制,亚硝酸钠贮备溶液:精确称取 0.150 0 g 亚硝酸钠(GB/T 633),用蒸馏水稀释 1 000 mL 溶量瓶至刻度,摇勾为(A溶液)。准确取100mL(A溶液)转入1000mL溶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B溶液);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mL该溶液含0.0015mgNaNOz,相当于0.002mgNO,):用移液管准确吸取 10 mL亚硝酸钠贮备溶液(B溶液)转入100 mL溶量瓶中,用吸收液(4.2.2e)稀释至刻度,摇匀。4.2.3仪器:
分析天平:感量0.1mg,
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士3nm,b.
移液管:10、25mL,准确度±0.04mL刻度吸管:1mL,最小分度值0.01mL,d.
4.2.4测定步骤:
MT60-1995
5mL,最小分度值0.05mL;
10mL,最小分度值0.1mL。
4.2.4.1工作曲线的绘制:
4.2.4.1.1分别准确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4.2.2g)0,0.5,1.0,1.5,2.0,2.5,3.0,4.0,6.0,7.0mL于比色管中,其对应的二氧化氮质量为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8,0.010,0.012,0.014mg。分别加吸收液(4.2.2e)至15mL刻度。4.2.4.1.2用移液管分别吸取5mL显色溶液(4.2.2d)加入比色管(4.2.4.1.1)中。然后,将比色管置于25士1℃恒温水浴中,保温约30min,使其完全显色。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比色血,以零标准溶液作参比,于波长545nm处测定每一标准溶液的吸光度。4.2.4.1.3以二氧化氮的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4.2.4.2二氧化氮的测定:
4.2.4.2.1用注射器(15)从贮气瓶(14)中分别取40mL干燥气体试样,注入装有15mL二氧化氮吸收液的两个真空采样瓶(16)中,气体试样经24h氧化和吸收。4.2.4.2.2准确吸取5mL显色溶液(4.2.2d)于采样瓶(16)中,按4.2.4.1.2条操作,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该试样所对应的二氧化氮的质量(mg),然后换算成二氧化氮体积百分含量。
4.2.5测定结果的表述:
氮氧化物的含量按式(2)计算:
n = 0. 49 × 号
·(2)
式中:n2—二氧化氮体积百分含量,%(V/V),0.49——换算系数,1 mg 二氧化氮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mL/mgs由工作曲线上查得二氧化氮质量,mg,V’-在标准状况下气体试样量,mL。4.2.6测定结果的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测定结果允许差不应超过 0. 3%。4.3有毒气体总量的计算
4.3.1在标准状况下,每干克炸药爆炸后产生的干燥气体体积按式(3)计算:V, = V.(Pa + Pl - P:- P.) × 273 × 1 0001 013 Tm
-在标准状况下,每干克炸药爆炸后产生的干燥气体体积,L/kg,式中V.
V。-减去钢炮所占体积后,弹简内的实际容积,LP,一一测定时的大气压力,hPa,
抽空时,弹简内剩余压力,hPa
一温度为T度时空气饱和水蒸汽压力,hPa,P水银压力计的压差值,hPa,
测定时的室,K,
一测定用炸药质量,名。
4.3.2每干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体积分别按式(4)、(5)计算:V- V. X n
Vno, = V, X n2
式中:Vc-每千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一氧化碳体积,L/kg,(3)
·(4)
(5)
MT60--1995
一每于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氮氧化物体积,L./kg。VnO,
4.3.3每干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有毒气体总量(按标准状况下折算成一氧化碳计)按式(6)计算:V=V+6.5Vnoz
式中:V-
-每干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有毒气体总量,L/kg6.5一将氮氧化物折算成一氧化碳时的毒性系数。(6)
4.3.4测定结果取两次平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并修约成个数。平行测定的差值不应超过10L/kg。5判定规则
本标准规定每干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有毒气体总量(按标准状况下折算成一氧化碳计),不应超过80L为合格,超过80L,应加倍复检,仍以不超过80L为合格。有毒气体含量不合格的炸药,不准许在井下使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委员会爆破技术及火工产品分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焱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和爆破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革、徐剑秋、段芸、崔应娟、董春海、林长勇、妩玉梅、马静。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负责解释。6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量
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MT 60—1995
代替 MT 60--82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中,一氧化碳用化学吸收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氮氧化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规定了有囊气体量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用炸药(以下简称炸药)。2术语
有毒气体toxic gas, poison gas本标准中所指的有毒气体,只包括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3试样的制备和采集
3.1试剂和材料
石英砂(GB178):二氧化硅含量不低于90%,雷管(GB8031):8号金属充解发电雷管:;b.
液体石蜡。
3.2仪器、设备
爆炸弹简:外径600mm,内径350mm,内部深度为550mm的钢制圆简;钢炮:外径240mm、高300mm的圆柱体,其中心孔直径45mm、深度200mm,真空泵:抽空速率不低于4L/s极限真空度6.7×10-2hPa,动槽水银压力计:准确度士0. 4 hPa 架盘天平:感量0.5g
分析天平:感量 0. 2 mg
真空表,测量范围 0~0. 1 MPa,准确度 1. 5 级,压力表:测量范围 0~0.1 MPa,准确度 1.5级U 型水银压差计:准度士0. 1 kPa ;采样瓶:容量50mL
气瓶:内盛液体石蜡作限定液;U型干燥管:内装经焙烧的无水硫酸铜,注射器50 mL。
3.3炸药试样制备
随机取2卷炸药,称取110.0士0.5g炸药卷。雷管插入药卷深度为雷管全长的2/3。3.4爆炸生成气试样采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6-01-15批准1996-05-01实施
3.4.1按图1进行组装,
MT 60-1995
图1爆炸生成气试样采集装置示意图1—弹简盖2-弹简;3-阀门;4—锅炮;5—石英砂;6-雷管,7—药卷,8—压力表,9—真空表;10--三通活塞;11—真空泵,12—U型干燥管;13-水银压差计;14—忙气瓶;15注射器;16—采样瓶3.4.2用抽真空方法检查弹简通气阀门是否通畅,用钢丝刷或砂纸把接线柱上的灰尘和锈垢擦净,并把残留于弹简中的灰尘用吸尘器湾除干净。3.4.3将炸药试样装入钢炮(4)内孔中,再将称量好的300.0士0.5石英砂自然充填在炸药卷周围与上部。雷管脚线分别接到两个接线柱上3.4.4盖紧弹筒盖(1),然后用真空泵(11)将弹简(2)内气体抽至真空度33.3hPa以下,关闭阀门(3)。3.4.5用发爆器起爆药卷(7)。3.4.6炸药爆炸后,待弹筒(2)内气体冷却至室温后,开启阀门(3)。读取大气压力、室温和水银压差计(13)压差值。
3.4.7排放弹简(2)内一定量气体,以清洗系统内残留气体后,取弹简一部分气体经过硫酸铜管脱水于贮气瓶(14)中和球胆中留待测定用。4有毒气体量测定
4.1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4.1.1化学吸收法:
4.1.1.1原理;
爆炸生成气体中,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氧气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一氧化碳用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经氧化铜管燃烧转化成二氧化碳,再用氧氧化钾溶液吸收。根据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后减少的体积和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由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换算成一氧化碳的体积。
4.1.1.2试剂和材料:
线状氧化铜(HG/T3-1289):
氢氧化钾溶液:用氢氧化钾(GB/T2306)配制成25%溶液(m/m);氯化铵溶液:用氟化铵(GB/T658)配制成25%溶液(m/m);硫酸溶液:用相对密度1.84的硫酸(GB/T625)配制成10%(m/m)溶液;碱性没食子酸溶液:用焦性没食子酸配制成22%(m/m)溶液(A溶液);用300g氢氧化钾MT 60-
(GB/T2306)溶于200g水中(B溶液)。使用时,以1份A溶液与6份B溶液加以混合。f氨性氯化亚铜溶液:称取32g氯化亚铜(HG/T3-1287)溶解于110mL25%氯化铵(GB/T 658)溶液中,再加入80~100mL氨水(GB/T631)。4.1.1.3仪器:
气体分析器见图2。
图2气体分析器示图
1-氢氧化钾溶液吸收器;2—硫酸溶液吸收器;3—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器,4—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器,5—补偿压力计,6一量管,7以水银为限定液的水准瓶;8—梳形管;9-氧化铜管,10—电炉4.1.1.4测定步骤:
4.7.1.4.1从氮气瓶充入氮气检查梳形管(8)等测定系统的气密性;4.1.1.4.2测定时,取贮气瓶(14)中经脱水的干燥气体试样40.0士0.1mL于仪器量管(6)中。4.1.1.4.3将气体试样依次压入氢氧化钾溶液吸收器(1)、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器(3)、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器(4)。
4.1.1.4.4用电炉(10)加热氧化铜管(9)燃烧氢气后经硫酸溶液吸收器(2)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再经氢氧化钾溶液吸收器(1)吸收一氧化碳转化成的二氧化碳。4.1.1.5测定结果的表述:
一氧化碳含量按式(1)计算:
式中:nt
氧化碳百分含量,%(V/V),
V + Vo
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的一氧化碳量,mLV℃。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所对应的一氧化碳量,mL,V。干燥的气体试样量,mL。Www.bzxZ.net
(1)
MT 60--1995
注:某种气体在测定条件下的百分含量,等于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百分含量。平行测定两次,计算其算术平均值。4.1.1.6测定结果的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测定结果的允许差不应超过0.5%。4.1.2气相色谐法:
4.1.2.1试剂和材料:
a.13X分子筛:40~60目,
高分子徽孔小球,
氩气:纯度99%(V/V);
空气中一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标准值5.00%(mol/mol)。不确定度土1%。d.
4.1.2.2仪器、设备:
气相色谱仪,
色谱柱:内径3mm、长度2000mm,分别装填13X分子筛和高分子微孔小球,微处理机;
热导检测器。
4.1.2.3测定步骤:
4.1.2.3.1开机后按下列条件把仪器调整到工作状态:气流量20~40ml./min,柱前压0.1MPa,色谱柱温度和检测器温度为常温。4.1.2.3.2待基线稳定后,打开微处理机,即可进行气体试样分析。4.1.2.3.3用注射器注入氧化碳一级标准物质二次,校准仪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气体试样分析。4.1.2.3.4测定结果的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平行两次测定结果允许差不应超过0.5%。4.2.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4.2.1原理:
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中一氧化氮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加入显色剂,显现出桃红色,根据显色强度与二氧化氮含量成正比,采用分光光度法可测得二氧化氮含量。4.2.2试剂:
亚硝酸钠(GB/T 633);
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GB/T629)配制成c(NaOH)=0.1mol/L溶液;显色剂:将萘基盐酸二氨基乙烯(化学纯)、对氨基苯磺酰胺和酒石酸(GB/T1294)按1+4十95质量比混合,在乳体中研磨并混合均匀,装入棕色瓶中,置于干燥器内备用,显色剂溶液:称取30g显色剂(4.2.2c)溶于100mL4%磷酸(GB/T1282)溶液中,用时现配;d.
吸收液:将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与无水乙醇(GB/T678)按1+2体积比混合配制,亚硝酸钠贮备溶液:精确称取 0.150 0 g 亚硝酸钠(GB/T 633),用蒸馏水稀释 1 000 mL 溶量瓶至刻度,摇勾为(A溶液)。准确取100mL(A溶液)转入1000mL溶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B溶液);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mL该溶液含0.0015mgNaNOz,相当于0.002mgNO,):用移液管准确吸取 10 mL亚硝酸钠贮备溶液(B溶液)转入100 mL溶量瓶中,用吸收液(4.2.2e)稀释至刻度,摇匀。4.2.3仪器:
分析天平:感量0.1mg,
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士3nm,b.
移液管:10、25mL,准确度±0.04mL刻度吸管:1mL,最小分度值0.01mL,d.
4.2.4测定步骤:
MT60-1995
5mL,最小分度值0.05mL;
10mL,最小分度值0.1mL。
4.2.4.1工作曲线的绘制:
4.2.4.1.1分别准确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4.2.2g)0,0.5,1.0,1.5,2.0,2.5,3.0,4.0,6.0,7.0mL于比色管中,其对应的二氧化氮质量为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8,0.010,0.012,0.014mg。分别加吸收液(4.2.2e)至15mL刻度。4.2.4.1.2用移液管分别吸取5mL显色溶液(4.2.2d)加入比色管(4.2.4.1.1)中。然后,将比色管置于25士1℃恒温水浴中,保温约30min,使其完全显色。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比色血,以零标准溶液作参比,于波长545nm处测定每一标准溶液的吸光度。4.2.4.1.3以二氧化氮的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4.2.4.2二氧化氮的测定:
4.2.4.2.1用注射器(15)从贮气瓶(14)中分别取40mL干燥气体试样,注入装有15mL二氧化氮吸收液的两个真空采样瓶(16)中,气体试样经24h氧化和吸收。4.2.4.2.2准确吸取5mL显色溶液(4.2.2d)于采样瓶(16)中,按4.2.4.1.2条操作,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该试样所对应的二氧化氮的质量(mg),然后换算成二氧化氮体积百分含量。
4.2.5测定结果的表述:
氮氧化物的含量按式(2)计算:
n = 0. 49 × 号
·(2)
式中:n2—二氧化氮体积百分含量,%(V/V),0.49——换算系数,1 mg 二氧化氮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mL/mgs由工作曲线上查得二氧化氮质量,mg,V’-在标准状况下气体试样量,mL。4.2.6测定结果的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测定结果允许差不应超过 0. 3%。4.3有毒气体总量的计算
4.3.1在标准状况下,每干克炸药爆炸后产生的干燥气体体积按式(3)计算:V, = V.(Pa + Pl - P:- P.) × 273 × 1 0001 013 Tm
-在标准状况下,每干克炸药爆炸后产生的干燥气体体积,L/kg,式中V.
V。-减去钢炮所占体积后,弹简内的实际容积,LP,一一测定时的大气压力,hPa,
抽空时,弹简内剩余压力,hPa
一温度为T度时空气饱和水蒸汽压力,hPa,P水银压力计的压差值,hPa,
测定时的室,K,
一测定用炸药质量,名。
4.3.2每干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体积分别按式(4)、(5)计算:V- V. X n
Vno, = V, X n2
式中:Vc-每千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一氧化碳体积,L/kg,(3)
·(4)
(5)
MT60--1995
一每于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氮氧化物体积,L./kg。VnO,
4.3.3每干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有毒气体总量(按标准状况下折算成一氧化碳计)按式(6)计算:V=V+6.5Vnoz
式中:V-
-每干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有毒气体总量,L/kg6.5一将氮氧化物折算成一氧化碳时的毒性系数。(6)
4.3.4测定结果取两次平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并修约成个数。平行测定的差值不应超过10L/kg。5判定规则
本标准规定每干克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有毒气体总量(按标准状况下折算成一氧化碳计),不应超过80L为合格,超过80L,应加倍复检,仍以不超过80L为合格。有毒气体含量不合格的炸药,不准许在井下使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委员会爆破技术及火工产品分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焱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和爆破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革、徐剑秋、段芸、崔应娟、董春海、林长勇、妩玉梅、马静。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负责解释。6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煤炭行业标准(MT)标准计划
- MZ/T150-2020 行政区域界线数据交换格式
- MZ/T149-2020 行政区域界桩数据交换格式
- MT818.1-1999 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1单: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MT/T1064-2008 矿用窄轨架线式工矿电机车技术条件
- MT/T1131-2011 矿用以太网
- MT/T839-1999 石门揭穿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测定方法
- MT/T1119-2011 煤矿坑道钻探用往复式泥浆泵
- MT/T342.1-1994 冶金焦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T342.2-1994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 MT/T1112-2011 煤矿图像监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MT/T1132-2011 管道式煤浆预处理器
- MT818.6-1999 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1单: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第6部分:额定电压3.6/6kV金属屏蔽监视型软电缆
- MT1082-2008 煤炭产量远程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 MT/T1106-2009 卡瓦式止浆塞
- MT443-1995 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用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