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6062-1985 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轮廓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计

【国家标准(GB)】 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轮廓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06:23:40
- GB/T6062-1985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6062-1985
标准名称:
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轮廓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计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实施日期:
1986-03-01 -
作废日期:
2002-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79.08 KB
替代情况:
被GB/T 6062-2002代替采标情况:
ISO 1880-1979 NEQ ISO 3274-1975 NEQ

部分标准内容:
1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轮廓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计
Stylus iastruments for the measurement ofsurface roughness by the profile methodProfile recording Instrumexts ahd profilemeters by the system M
UDC 621.9.015
GB 6062—85
1.1本标准规定轮廊记录仪及中1线制轮廊计的基本术语、定义、符号、基本参数及其数值和准确度。1.2执行本标准时,允许将轮率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计从结构上重新组合成一种仪器,它有上述两种仪器的功能,简称轮廓仪。1.3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1880-1979《轮廓法表面粗糙度测量仪一接触(触针)式轮转换仪轮廊记录仪》及ISO3274-1975(E)《轮廓法表面粗糙度测量仪一接触(触针)式连续轮廓转换仪一M制轮廓计》。
2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巾使用的某些通用术语定义已在GB3505一83《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及CB6061一85《轮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术语》巾规定,本标准还给出以下特定的术语定义。2.1轮廓记录仪
记录表面轮廓坐标的仪器。
2.2轮廓计
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一种仪器。2.3中线制触针式轮廓计
基于中线制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的连续轮廓转换的触针式仪器。2.4 轮廓仪
从结构上将轮廓记录仪和轮廓计重新组合而成的仪器。2.5修整轮廓
由触针及轮廓计滤波器确定的轮廊。轮廓计滤波器的功能是从实际被测表面的波谱中选择出表面粗糙度的波谱成分。
2.6轮廓计测量行程长度
用作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修整轮廊长度。:测量行程长度包括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2.7有预建行程长度的轮廓计
该种轮廓计的测长度有确定的始端和终端,它由开关或其他装置限定。注:该种轮廊计般在规定的测或长搜终了时指示并保持测量参数殖。2.“滑移行程”式轮廊计(给出“滑移”平均值)该种轮廓计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是在沿着触针轨迹并和触针同步位移的一小段滑移长度上进行国家标准局1985-06-06发布
1986-03-01实施
GB 606285
的,滑移长度值取决于轮廓计的时间常数。注,这类轮廓计的指示值随着接触轮的局部变化而被动。2.9轮廉记录仪记录行程长度
由仪器结构所允许的触针沿被测表面最大的记录移动量。2.10轮记录仪的垂直放大倍数V,轮廊记录仪在垂直于被测表面的触针位移方向上轮坐标的转换比例。2.11轮记录仪的水平放大倍数V
轮廊记录仪触针沿被测表面移动,在其行程方向上轮廊坐标的转换比例。注:(定义2.10和2.11)“转换比例”的含义是,记录量和慰针在相应方向上的位移量之间的关系。对轮记录图来说是指在相应方向上记录笔尖位移量对触针移动量的比率。2.12轮痴记录仪垂直放大倍数的相对误差,轮廓记录仪垂直放大倍数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以公称值的百分数表示。2.13轮廓记录仪水平放大倍数的相对误差6.轮廓记录仪水乎放大倍数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以公称值的百分数表示。2.14静态测量力:触针沿其轴线方向作用于被测表面上的力,不考虑触针沿被测表面移动时所产生的动态力成分。
2.15静态测量力的变化率
触针沿其轴线方向单位移动量产生的静态测盘力变化量。2.16截止波长g
轮廓谱中数值上等于取样长度的一个正弦波的波长,通常取其为轮计的传输上限,该上限是分离开名义上被传输的波谱部分和名义上被抑制的其他波谱部分的分界点。2.17轮廓计读数的基本误差
轮廓计读数与具有公称特性的轮廓计测得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之差,以具有公称特性的轮计测得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百分数表示。2.18轮廊计读数的方法差
由具有公称特性的轮廓计测得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与按GB3505一83定义确定的参数值之差,以按定义确定的参数值的百分数表示。3基本参数
3.1触针角度
触针角度的公称值应是下列之一:1.05rad (60°) 1.57rad (90°)注:如触针是四棱锥形,上面给出的角度为四棱锥的二面角。3.2触针针尖半径
触针针尖半径的公称值应是下列之一:2.5,10μm
3.3静态测量力
静态测量力应保证触针与被测表面连续接触。静态测量力的数值及静态测量力的变化率规定于表1。触针针尖半径公称值μm
融针静态测量力在触针步均
商度上的最大值N(gf)
静态测壁力变化率的最大值
N/m(gf/μm)
3.4导头压力
GB 6062-85
传感器导头施加于被测表面上的力。对硬质材料应不大于0.5N(50gf),对软质材料应取低些。3.5导头端部半径p
当用一个导头(图1)或将两个导头对称安置在A一A截面的两侧时(图2),在A-A截面内(图1)或在平行于A—2A截面的平面内(图2),导头的半径0应不小于截止波长的50倍。注,用2.5mm及更大的截止波长时,一般不用上述导头,而用一个辅助导面。-
传感器移动方向
图!具有一个导头的传感器
3.6传感器导头的表面粗糙度
GB6062—85
传感器移动方向一
图2具有两个导头的传感器
传感器导头工作表面的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值应不大于0.1um。3.7轮腕计长波范围内的传输特性长波范围的传输特性由公称传输系数(绝对值)所决定,示于表2及图3。图3中衰减率相当于具有等时间常数的并被一个缓冲器所隔离的两节RC网络所产生的鼠。该系统的传输曲线最大斜率每倍频12dB,在截止波长处的相位移为60°。表2
截止被长mm
— 0,03
这个系统的传输系数K由下式决定。人一般人信号的正波长。
波长对应的传赖系数等于5%,由导头所引起的误差可以恐略不注:在实际测定中,传输系数值应相对干图3中曲线的平直部分测定采用的载止披长给出了传验续
GB6062—85
tp= 0.25-
-2a = 8. 心
3.轮廓计测量行程长度
GB6062—85
根据不同截止波长测行程长度的推荐值如表3所示。表3
轮痴计型式
有预定行程长度
滑移行程式
3.9轮廊记录仪垂直和水平放大倍数截止波长
轮廓记录仪的垂直和水平放大倍数应从表4中给出的数值系列中选取。表4
放大倍数
公称的
公称的
10 000
100000
4准确度
20 000
50 000
—.优先
25 000
40 000
12 500
测量行程长度
16 ~ 40
2:5~16
其他数值
16 000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63 000
80 000
4.1轮廓记录仪放大倍数的允许相对误差,系指轮廓记录仪垂直和水平放大倍数的相对误差,应从以下数值系列中选用:
± 1, ±1.6, ±2.5, ± 4, ± 6,±10%。4.2触针角度极限偏差见表5。
触针角度的公称值
融针角度极限偏差
触针针尖半径的极限偏差见表6。4.3
触针舒尖半径公称数值
融针针尖半径极限响差
GB 6062--86
+0.18 (+10)
- 0. 09 (- 5 )
6.4轮计允许的传输系数的绝对值由下式给出上限=
1 +0.29(/2
允许的传输系数的数值与曲线示于表7及图4下限-
1 +0.39(/)2
1.57 (90)
+ 0.09 (+ 5)
-0. 18 (- 10)
rad ()
GB 6062-85
GB8082-85
4.5轮廓计校准后允许基本误差(示于图5),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下面给出6,和g的允许值,以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实际值的百分数表示。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实际值是由具有公称特性的轮廉计测定的。
系统误差,:±5%,±10%,±15%随机误差α:1%,2%,4%
基本误差用公式表示:
d =lo,1+Ing
式中:n为依照需要的置信度而选择的一个数值。注:上面所确定的数值对应于上限为0.2的被长范围。R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由机械工业部成都工具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哈尔滨量仪研究所、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文桓、黄泽远、张德范、腾幼平、袁克年、刘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轮廓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计
Stylus iastruments for the measurement ofsurface roughness by the profile methodProfile recording Instrumexts ahd profilemeters by the system M
UDC 621.9.015
GB 6062—85
1.1本标准规定轮廊记录仪及中1线制轮廊计的基本术语、定义、符号、基本参数及其数值和准确度。1.2执行本标准时,允许将轮率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计从结构上重新组合成一种仪器,它有上述两种仪器的功能,简称轮廓仪。1.3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1880-1979《轮廓法表面粗糙度测量仪一接触(触针)式轮转换仪轮廊记录仪》及ISO3274-1975(E)《轮廓法表面粗糙度测量仪一接触(触针)式连续轮廓转换仪一M制轮廓计》。
2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巾使用的某些通用术语定义已在GB3505一83《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及CB6061一85《轮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术语》巾规定,本标准还给出以下特定的术语定义。2.1轮廓记录仪
记录表面轮廓坐标的仪器。
2.2轮廓计
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一种仪器。2.3中线制触针式轮廓计
基于中线制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的连续轮廓转换的触针式仪器。2.4 轮廓仪
从结构上将轮廓记录仪和轮廓计重新组合而成的仪器。2.5修整轮廓
由触针及轮廓计滤波器确定的轮廊。轮廓计滤波器的功能是从实际被测表面的波谱中选择出表面粗糙度的波谱成分。
2.6轮廓计测量行程长度
用作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修整轮廊长度。:测量行程长度包括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2.7有预建行程长度的轮廓计
该种轮廓计的测长度有确定的始端和终端,它由开关或其他装置限定。注:该种轮廊计般在规定的测或长搜终了时指示并保持测量参数殖。2.“滑移行程”式轮廊计(给出“滑移”平均值)该种轮廓计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是在沿着触针轨迹并和触针同步位移的一小段滑移长度上进行国家标准局1985-06-06发布
1986-03-01实施
GB 606285
的,滑移长度值取决于轮廓计的时间常数。注,这类轮廓计的指示值随着接触轮的局部变化而被动。2.9轮廉记录仪记录行程长度
由仪器结构所允许的触针沿被测表面最大的记录移动量。2.10轮记录仪的垂直放大倍数V,轮廊记录仪在垂直于被测表面的触针位移方向上轮坐标的转换比例。2.11轮记录仪的水平放大倍数V
轮廊记录仪触针沿被测表面移动,在其行程方向上轮廊坐标的转换比例。注:(定义2.10和2.11)“转换比例”的含义是,记录量和慰针在相应方向上的位移量之间的关系。对轮记录图来说是指在相应方向上记录笔尖位移量对触针移动量的比率。2.12轮痴记录仪垂直放大倍数的相对误差,轮廓记录仪垂直放大倍数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以公称值的百分数表示。2.13轮廓记录仪水平放大倍数的相对误差6.轮廓记录仪水乎放大倍数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以公称值的百分数表示。2.14静态测量力:触针沿其轴线方向作用于被测表面上的力,不考虑触针沿被测表面移动时所产生的动态力成分。
2.15静态测量力的变化率
触针沿其轴线方向单位移动量产生的静态测盘力变化量。2.16截止波长g
轮廓谱中数值上等于取样长度的一个正弦波的波长,通常取其为轮计的传输上限,该上限是分离开名义上被传输的波谱部分和名义上被抑制的其他波谱部分的分界点。2.17轮廓计读数的基本误差
轮廓计读数与具有公称特性的轮廓计测得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之差,以具有公称特性的轮计测得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百分数表示。2.18轮廊计读数的方法差
由具有公称特性的轮廓计测得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与按GB3505一83定义确定的参数值之差,以按定义确定的参数值的百分数表示。3基本参数
3.1触针角度
触针角度的公称值应是下列之一:1.05rad (60°) 1.57rad (90°)注:如触针是四棱锥形,上面给出的角度为四棱锥的二面角。3.2触针针尖半径
触针针尖半径的公称值应是下列之一:2.5,10μm
3.3静态测量力
静态测量力应保证触针与被测表面连续接触。静态测量力的数值及静态测量力的变化率规定于表1。触针针尖半径公称值μm
融针静态测量力在触针步均
商度上的最大值N(gf)
静态测壁力变化率的最大值
N/m(gf/μm)
3.4导头压力
GB 6062-85
传感器导头施加于被测表面上的力。对硬质材料应不大于0.5N(50gf),对软质材料应取低些。3.5导头端部半径p
当用一个导头(图1)或将两个导头对称安置在A一A截面的两侧时(图2),在A-A截面内(图1)或在平行于A—2A截面的平面内(图2),导头的半径0应不小于截止波长的50倍。注,用2.5mm及更大的截止波长时,一般不用上述导头,而用一个辅助导面。-
传感器移动方向
图!具有一个导头的传感器
3.6传感器导头的表面粗糙度
GB6062—85
传感器移动方向一
图2具有两个导头的传感器
传感器导头工作表面的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值应不大于0.1um。3.7轮腕计长波范围内的传输特性长波范围的传输特性由公称传输系数(绝对值)所决定,示于表2及图3。图3中衰减率相当于具有等时间常数的并被一个缓冲器所隔离的两节RC网络所产生的鼠。该系统的传输曲线最大斜率每倍频12dB,在截止波长处的相位移为60°。表2
截止被长mm
— 0,03
这个系统的传输系数K由下式决定。人一般人信号的正波长。
波长对应的传赖系数等于5%,由导头所引起的误差可以恐略不注:在实际测定中,传输系数值应相对干图3中曲线的平直部分测定采用的载止披长给出了传验续
GB6062—85
tp= 0.25-
-2a = 8. 心
3.轮廓计测量行程长度
GB6062—85
根据不同截止波长测行程长度的推荐值如表3所示。表3
轮痴计型式
有预定行程长度
滑移行程式
3.9轮廊记录仪垂直和水平放大倍数截止波长
轮廓记录仪的垂直和水平放大倍数应从表4中给出的数值系列中选取。表4
放大倍数
公称的
公称的
10 000
100000
4准确度
20 000
50 000
—.优先
25 000
40 000
12 500
测量行程长度
16 ~ 40
2:5~16
其他数值
16 000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63 000
80 000
4.1轮廓记录仪放大倍数的允许相对误差,系指轮廓记录仪垂直和水平放大倍数的相对误差,应从以下数值系列中选用:
± 1, ±1.6, ±2.5, ± 4, ± 6,±10%。4.2触针角度极限偏差见表5。
触针角度的公称值
融针角度极限偏差
触针针尖半径的极限偏差见表6。4.3
触针舒尖半径公称数值
融针针尖半径极限响差
GB 6062--86
+0.18 (+10)
- 0. 09 (- 5 )
6.4轮计允许的传输系数的绝对值由下式给出上限=
1 +0.29(/2
允许的传输系数的数值与曲线示于表7及图4下限-
1 +0.39(/)2
1.57 (90)
+ 0.09 (+ 5)
-0. 18 (- 10)
rad ()
GB 6062-85
GB8082-85
4.5轮廓计校准后允许基本误差(示于图5),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下面给出6,和g的允许值,以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实际值的百分数表示。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实际值是由具有公称特性的轮廉计测定的。
系统误差,:±5%,±10%,±15%随机误差α:1%,2%,4%
基本误差用公式表示:
d =lo,1+Ing
式中:n为依照需要的置信度而选择的一个数值。注:上面所确定的数值对应于上限为0.2的被长范围。R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由机械工业部成都工具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哈尔滨量仪研究所、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文桓、黄泽远、张德范、腾幼平、袁克年、刘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11120-2011 涡轮机油
- GB/T14048.2-202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50404-2017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2794-2013 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18030-200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