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737-1983 旋转片式开关(低电负荷)总技术条件

【电子行业标准(SJ)】 旋转片式开关(低电负荷)总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21:50:07
- SJ737-1983
- 已作废
标准号:
SJ 737-1983
标准名称:
旋转片式开关(低电负荷)总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73-10-29 -
实施日期:
1983-10-01 -
作废日期:
1998-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22 MB
替代情况:
被GB/T 17209-1998代替采标情况:
IEC 132-1 NEQ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SJ737—83
旋转片式开关(低电负荷)
总技术条件
1983-0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198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旋转片式开关(低电负荷)总技术条件SJ737—83
代替SJ737-73
本标准适用于最大额定电压不大于1000V(有效值),最大额定电流不大于5A的旋转片式开关(以下简称开关)。原则上亦适用于旋转式印制开关。在电子设备中,开关作换接直流或交流电路用。1名词术语
1.1气密封
泄漏率比一般隔障密封小若干个数量级的密封。1.2面板密封
开关与面板的接合处所形成的密封。1.3封闭式
没有阻碍污物、砂尘等进入开关接触体的结构形式。1.4接线端
在开关上用于连接到外部电路的部分。1.5动片触点
旋转开关动片携带的导电体,它与规定的定片上的触点相接触。1.6开关片
旋转开关的部件,由固定的圆片(定片)和旋转的圆片(动片)组成,能按预定的组合互连接线端。在单根轴上能安装若干个开关片并同时动作。1.7止端
防止旋转开关心轴的旋轴超过固定位置的装置。1.8跳步机构
旋转开关动片换位时,使动片定位并保持在每个位置上的机械装置。1.9位
动片相对于定片达到一个特定的电路状态时所停留的点。1.10间除
导电体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1.11沿面放电路径(爬电距离)导电体之间沿其绝缘体表面的最短距离。1.12额定电负荷
正常大气条件下,开关在电路中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的组合。1.13最大额定电压、最大额定电流按产品标准规定,开关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的最大值。1.14最小额定电压、量小额定电流按产品标准规定,开关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的最小值。2型号组成和在技术文件中的表示方法2.1型号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3-02-24发布1983-10-01实施
SJ737-83
2.1.1开关的型号由基本型号和规格代号组成。2.1.2开关的基本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表1
旋转片
式开关
二、类别
蔽开式
封闭式
面板密封
汽密封
四、气候条件等级
-55~+100℃,4天
-40~+85,56天
-25~~+70℃,21天
-10~+70c,4天
-55~+85,4天
注:同变别的开关应能通用、互换,当开关片外形尺寸、旋转方向及接线端的排列分布、跳步角度有区别时,则以不同的二位数为类别代号,以示有区别。2.1.3开关的规格代号如表2所示。表2
刀位和电路换接形式
2.1.4示例
电路换接形式
非短路
例1:KX01Z-11W2D-10P20
二、层距
三、轴
带槽齿形轴端
带槽轴端
空心轴端
单平面轴端
出轴长度
双平面螺纹端孔轴端
同心轴
斜平面螺纹端孔轴端
光滑轴端
它表示01类旋转片式开关,傲开式结构,气候条件等级代号为Z,11位2刀,非短路式,层距为10mm,单平面轴端,出轴长度为20mm。例2:KX03MC-2W4DD-4X32.
它表示03类旋转片式开关,面板密封式结构,气候条件等级代号为C,2位4刀,短路式,层距为4mm,斜平面螺纹端孔轴輪,出轴长度32mm。2.2:开关在技术文件中的表示方法在技术文件中,用“旋转片式开关”、型号及柑应的产品标准编号表示。3基本环境条件、额定电负荷
3.1环境技术要求等级
3.1.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3.1.1.1环境温度
低温:—10,-25,-40,—55℃;高温:+70,+85,+100,+125℃:试验时间:2,16小时。
3.1.1.2相对湿度
温度:40±2℃;
相对湿度:90%~96%:
恒定湿热试验时间:4,21,56天;交变湿热试验循环周期数:2,6。3.1.1.3优选等级
优选等级见表3。
低气压
低气压值见表4。
持续时间:
5分钟。
3.1.3振动(正弦)
3.1.3.1等级
频率范围:10~55Hz;
10~500Hz.
SJ737—83
-55~+100
-40~+850
-25~+70℃
-10~+70℃
-55~+85
恒定湿热试验时间
大概海拔高度
幅值(加速度)见表5。
交界频率以下的位移幅值
时间:
耐扫描:1.5,6小时:
耐共振:10分钟。
3.1.3.2优选等级
优选等级见表6。
3.1.4碰撞
10~500
10~500
脉冲波形:半正弦波;
SJ737-83
耐扫描
幅值为0.35mm(5g)时
加速度(相应的脉冲持续时间):10g(16ms);25g(6ms);
40g6ms)
总碰撞次数:1000,4000次。
3.2额定电负荷
交界频率以上的加速度幅值
幅值为0.75mm(10g)时
耐共振时间
开关的最大额定电压、最大额定电流、最小额定电压、最小额定电流、电路条件及有关的电压和电流的组合由产品标准规定。
4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1标准试验条件
4.1.1如无另行规定,则所有试验应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正常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4.1.2试验前,开关应进行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4小时的预处理。4.1.3如无另行规定,试验前不应对开关进行任何处理,例如清理接触部分等。4.1.4若试验方法中规定开关应装架,则须将开关用紧固件安装在尺寸略大于试品的金属安装板上
4.2设计、结构、尺寸
4.2.1要求
SJ737—83
4.2.1.1轴端:应符合GB2775一81《电子元件轴端型式及尺寸》的规定。开关优先采用的轴端形式和尺寸见表7。
带槽齿形轴端
带槽轴端
空心轴端
单平面轴端
双平面螺纹端孔轴端
同心轴
斜平面螺纹端孔轴端
光滑轴端
4.2.1.2轴套:应符合GB2776—81《电子元件单孔安装轴套型式及尺寸》规定。4
出轴长度
4.2.1.3尺寸:开关外形尺寸、安装尺寸、间隙尺寸(有规定时)、沿面放电路径尺寸(有规定时)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开关片优先采用的最大外形尺寸为55,40,30,25,16mm。
开关优先采用的层间距离尺寸为:4,6,10,14mm.
4.2.2试验方法
用适当的测量设备进行尺寸检验。4.3外观、工艺质量、标志
4.3.1要求
4.3.1.1外观
开关表面应清洁(经机试验后不作检查),且无裂纹、起泡、肿胀和机械损伤。涂覆层应无锈蚀、起层、脱落等疵病。4.3.1.2工艺质量
开关的装配铆合应牢固、紧固部分应无松动。动片触点在所有工作位置上与定片触点的接触,应保证动片触点垂直的通过定片触点的纵向中心线。
切入式开关的定片触点不应有缝隙(经转换寿命试验后不作检查)。4.3.1.3标志
开关标志应清晰、牢固。
4.3.2试验方法
用肉眼检查(在最有利的观察距离和适当的照度条件下,应有正常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标志牢固度用酒精棉球轻擦三次的方法进行检查。5
4.4接触电阻
4.4.1要求
开关接触电阻值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4.4.2试验方法
4.4.2.1总的测量要求
SJ737-83
可用直流或交流电进行测量。交流测量频率应不超过2kHz(如无另行规定,可定为1kHz土200Hz)。在有争议时,应以直流测量为准。测量设备的精度应使测量总误差不大于10%。4.4.2.2测量方法
通常是测量由动片触点相连的接线端之间的电压降,从而推算出接触电阻。直流测量的接触电阻应为正反方向通过电流时两种读数的平均值。加工测量电压后,动片触点就不应再动作。在测量过程中,应避免对受试接线端施加不正常的力,还应避免试验电缆的移动。当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接线端无法直接测量时,应从测量值中减去所用电缆或导线的电阻,应记录正确的数值:
开关片上每个触点都应测试。
4.4.2.3测量循环
直流测量的一次测量循环的组成如下:a:接通电路;
b.加上电压;
C:向一个方向通过电流进行测量;d.向相反方向通过电流进行测量;e.切断电源;
f:断开电路。
交流测量的一次测量循环的组成如下:a。接通电路;
b.加上电压;
C.进行测量;
d.切断电源;
e.断开电路。
测量循环定为一次。
4.4.2.4试验电流和电压
测试回路的开路电动势(直流或交流峰值)应不大于20mV,直流或交流试验电流应不大于100mA。注,接触电阻的测试应先于任何高压试验(如耐压与绝缘电阻)或任何大电流试验。4.5绝缘电阻
4.5.1要求
开关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4.5.2试验方法
4.5.2.1总的测量要求
直流测试电压为100±15V或500±50V。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在读数稳定时读取,如果尚未稳定,则应在加电压后的60±5秒钟内读取读数。
4.5.2.2测量部位
SJ737-83
a。具有最小间隔的两相邻接线端之间及在其正对面的两相邻接线端之间。b。全部接线端连在起与固定装置之间。4.5.2.3试品的安装
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6耐压
4.6.1要求
开关应能承受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电压的作用而无击穿和飞弧现象。若无另行规定,试验电压(有效值)应为最大额定电压(有效值)的三倍,但最小为500V。注:试验电压较低的小型开关,其试验电压的确定,可由产品标准规定。4.6.2试验方法
4.6.2.1总的要求
在试验部位的接线端之间加上直流或交流峰值试验电压,经受60土5秒钟,如果是交流电压,其频率应在45~60Hz,其波形应近似正弦波加试验电压的速度不大于500V/秒,4.6.2.2试验部位
同第4.5.2.2项。
4.6.2.3试品的安装
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7局部放电(电晕)
4.7.1要求
开关的局部放电的熄灭电压值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当熄灭电压值不低于4.6.1款规定的耐压试验电压时,仍可认为合格。4.7.2试验方法
4.7.2.1试验设备
测量局部放电的熄灭电压的基本线路如下图。RV
试验电压
图中所示设备的参数规定如下:示波器的频宽:500kHz;
示波器的灵敏度:2~10mm/mV;
电感L:2040mH
示波器
电容器C(包括示波器本身、接线和线圈的电容):80~120pF;试验电压频率:4060Hz。
如果需要,可以采用限流电阻器RV,为了减少测量装置的影响,如果必要,可以采用低阻抗耦合放大器。
必须注意要保证所使用的电缆或导线能比试品达到的要求更高。4.7.2.2试验程序
SJ737-83
所加试验电压应稳步增高至示波器上,至能观察到局部放电为止。为了确定局部放电的熄灭电压值,应降低试验电压直到局部放电停止,并立即记录这一电压值。试验部位同4.5.2.2项。熄灭电压值应超过4.6.1款规定的试验电压值如果低于耐压试验值时不发生局部放电,也可判为合格。4.8分布电容
4.8.1要求
开关分布电容值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4.8.2试验方法
4.8.2.1总的测量要求
测量频率为1MHz±200kHz
测量采用合适的试验设备进行(例如能保证精度为士5%的电容电桥)。4.8.2.2测量部位
a,一个不与动片触点连接的接线端和与固定装置连在一起的其余全部接线端之间。b。一个与动片触点连接的接线端和与固定装置连在一起的其余全部接线端之间。c,同-一开关片上,与动片触点连接的二接线端之间(其余接线端与固定装置连在一起)。d。具有最小间隔且不与动片触点连接的二相邻接线端之间(其余接线端与固定装置连在一起)。e,连在一起的接线端与连至固定装置的转轴之间(转轴为绝缘的开关)。4.8.2.3试品的连接与安装
a,各连接处不应焊接:
b。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9高频并联电阻(射频电阻)在考虑中。4.10转换力矩
4.10.1要求
开关在所有工作位置上,转换力矩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4.10.2试验方法
4.10.2.1试验程序
将力矩加到转轴上,使开关完成动作,转换到下一稳定的平衡位置,同时用力矩计及类似的专用装置测出操作开关所必须的最大力矩并记录之应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进行测试。4.10.2.2试品的安装
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11止端强度
4.11.1要求
内定位开关的止端,应能承受产品标准规定的力矩作用而无止端变形或位移,开关不应有机械损伤等现象。
4.11.2试验方法
开关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旋转至止端位置,施加力矩于转轴,一分钟后进行检查。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12跳步机构定位
4.12.1要求
开关的跳步机构应有良好的定位作用。4.12.2试验方法
使开关的转轴偏离正常位置某一规定的角度,然后取消转轴上的外力,跳步机构应能使转轴回复至8
原正常位置。偏离的角度由产品标准规定。SJ737-83
此项试验,在所有工作位置的两边都应进行,4.13焊接
4.13.1要求
4.13.1.1可焊性
开关接线端表面应易于被熔融焊料润湿。4.13.1.2耐焊接热
开关经耐焊接热试验后,开关片绝缘基体应无变形,转换应平稳。在符合其它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接线端轻微松动是允许的。4.13.2试验方法
4.13.2.1总的要求
试验应按GB2423.28--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T:锡焊》的规定进行。4.13.2.2可焊性试验
由产品标准按GB2423.28—82中试验Ta的规定,选用温度为235℃的焊槽法或温度为350℃的烙铁法(当焊槽法不适用时采用)进行试验,如果采用烙铁法,则应用B号烙铁。如产品标准无另行规定,则试验前应采用老化方法1a进行1小时蒸汽老化试验。4.13.2.3耐焊接热试验
由产品标准按GB2423.28--82中试验Tb的规定,选用温度为260℃的焊槽法或温度为350℃的烙铁法(当焊槽法不适用时)进行试验。如果采用烙铁法进行试验,则应采用B号烙铁。试验后,开关应在正常条件下恢复30分钟,然后按4.3条进行外规、工艺质量的检查,并且,凭手感和肉眼检查开关的转换是否平稳。4.13.2.4每个开关应试验的接线端数量每个开关应试验的接线端不应少于6个。4.14接线端强度
4.14.1要求
开关接线端经切向拉力试验和弯曲试验后,应无松动、断裂,绝缘基体应无裂纹。4.14.2试验方法
4.14.2.1切向拉力试验免费标准bzxz.net
沿绝缘基体的切线方向在接线端施加产品标准规定的静力负荷,10秒钟后进行检查。4.14.2.2弯曲试验
接线端用手弯曲45,然后向相反方向弯曲90°,最后往回弯曲45°而恢复原位,这种操作定为一次弯曲。弯曲次数定为二次。
4.14.2.3每个开关试验的接线端数量每个开关片试验的接线端不应少于三个,每个开关试验一个开关片。4.14.2.4试品的安装
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15振动(正弦)
4.15.1要求
开关经振动试验后,应无机械损伤,铆合部分应牢固、紧固部分应无松动。试验过程中,接触电阻的变化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若无另行规定,则接触电阻增值应不大于10kg,接触电阻非稳定时间应不大于10μs。9
4.15.2试验方法
4.15.2.1总的要求
SJ737-83
a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10-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b,试验前开关应装架。长度大于70mm的开关:安装时末端应进行固定。4.15.2.2接触电阻的变化
测试电流和测试回路的电动势:测量时通过的直流电流不大于50mA,测试回路的电动势不高于20mV。测量设备:
用长余辉示波器显示出产品标准规定的接线端之间的电压降来确定接触电阻的变化。测试设备的频率响应:在400Hz~1MHz之间不超过±3dB。如果用示波器,其灵敏度应达到如下规定:若测量电阻达5mg,则频率至1MHz时,其灵敏度优于50uV/cm。若测量电阻达30m2,则频率至1MHz时,灵敏度优于1.0nV/cm。也可用接触电阻稳定性监测仪测量接触电阻的增值和接触电阻的非稳定时间。4.15.2.3最后检查
试验后,按4.3.2款检查外观、工艺质量。4.16碰撞
4.16.1要求
开关经碰撞试验后,应无机械损伤,铆合部分应牢固,紧固部分应无松动。试验过程中,接触电阻的变化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若无另行规定,则接触电阻增值应不大于10k,接触电阻非稳定时间应不大于10μs。4.16.2试验方法
4.16.2.1总的要求
a,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6--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b,碰撞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试验。b。试验前开关应装架,长度大于70mm的开关在安装时,末端应进行固定。4.16.2.2接触电阻的变化
按4.15.2.2项的规定进行。
4.16.2.3最后检查
试验后,按4.3.2检查外观、工艺质量。4.17气候试验的要求和试验程序4.17.1总的规定
进行气候试验之前,开关应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换20次。每项试验的最后测试,应按规定的顺序进行。4.17.2高温
4.17.2.1要求
开关经高温试验后,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外观、工艺质量应符合4.3.1款规定。4.17.2.2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2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达到规定的时间后,在高温下按4.5.2款的规定测试绝缘电阻。然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小时,按4.3.2款规定检查外观、工艺质量。并且,还应检查开关的机10
械动作,开关应能正常转换。
4.17.3交变湿热(第一次循环)SJ737—83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4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2小时。4.17.4低温
4.17.4.1要求
开关经低温试验后,转换力矩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外观、工艺质量应符合4.3.1款的规定。若有规定,接触电阻应符合4.4.1款规定。4.17.4.2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1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达到规定时间后,在低温下按4.4.2款规定测接触电阻,按4.10.2款测转换力矩。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小时,按4.3.2款检查外观、工艺质量。注:转换力矩,允许将试品取出箱外在1分钟内测完。4.17.5低气压
4.17.5.1要求
开关在低气压条件下,应能承受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电压作用而无击穿和飞弧现象。试验电压的所加部位为:
a。全部接线端连在一起与固定装置之间。b,一个接线端和与固定装置连在一起的接线端之间4.17.5.2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1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降低气压至规定值,5分钟后,按4.6.2款试验耐压。4.17.6交变湿热(其余循环次)4.17.6.1要求
开关经交变湿热试验后,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压。转换力矩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外观、工艺质量应符合4.3.1款规定。
4.17.6.2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4-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2小时,按4.4.2款规定测接触电阻,按4.5.2款测绝缘电阻,按4.6.2款试验耐压,按4.10.2款测转换力矩,按4.3.2款检查外观、工艺质量。注: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压的测试应随恢复期后立即进行。应在开关刚从箱中取出时的原接触位置测量接触电阻。测量接触电阻后,方可在其他位置测绝缘电阻和试验耐压。4.18恒定湿热
4.18.1要求
开关经恒定湿热试验后,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压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外观、工艺质量应符合4.3.1款的规定。
4.18.2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3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旋转片式开关(低电负荷)
总技术条件
1983-0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198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旋转片式开关(低电负荷)总技术条件SJ737—83
代替SJ737-73
本标准适用于最大额定电压不大于1000V(有效值),最大额定电流不大于5A的旋转片式开关(以下简称开关)。原则上亦适用于旋转式印制开关。在电子设备中,开关作换接直流或交流电路用。1名词术语
1.1气密封
泄漏率比一般隔障密封小若干个数量级的密封。1.2面板密封
开关与面板的接合处所形成的密封。1.3封闭式
没有阻碍污物、砂尘等进入开关接触体的结构形式。1.4接线端
在开关上用于连接到外部电路的部分。1.5动片触点
旋转开关动片携带的导电体,它与规定的定片上的触点相接触。1.6开关片
旋转开关的部件,由固定的圆片(定片)和旋转的圆片(动片)组成,能按预定的组合互连接线端。在单根轴上能安装若干个开关片并同时动作。1.7止端
防止旋转开关心轴的旋轴超过固定位置的装置。1.8跳步机构
旋转开关动片换位时,使动片定位并保持在每个位置上的机械装置。1.9位
动片相对于定片达到一个特定的电路状态时所停留的点。1.10间除
导电体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1.11沿面放电路径(爬电距离)导电体之间沿其绝缘体表面的最短距离。1.12额定电负荷
正常大气条件下,开关在电路中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的组合。1.13最大额定电压、最大额定电流按产品标准规定,开关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的最大值。1.14最小额定电压、量小额定电流按产品标准规定,开关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的最小值。2型号组成和在技术文件中的表示方法2.1型号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3-02-24发布1983-10-01实施
SJ737-83
2.1.1开关的型号由基本型号和规格代号组成。2.1.2开关的基本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表1
旋转片
式开关
二、类别
蔽开式
封闭式
面板密封
汽密封
四、气候条件等级
-55~+100℃,4天
-40~+85,56天
-25~~+70℃,21天
-10~+70c,4天
-55~+85,4天
注:同变别的开关应能通用、互换,当开关片外形尺寸、旋转方向及接线端的排列分布、跳步角度有区别时,则以不同的二位数为类别代号,以示有区别。2.1.3开关的规格代号如表2所示。表2
刀位和电路换接形式
2.1.4示例
电路换接形式
非短路
例1:KX01Z-11W2D-10P20
二、层距
三、轴
带槽齿形轴端
带槽轴端
空心轴端
单平面轴端
出轴长度
双平面螺纹端孔轴端
同心轴
斜平面螺纹端孔轴端
光滑轴端
它表示01类旋转片式开关,傲开式结构,气候条件等级代号为Z,11位2刀,非短路式,层距为10mm,单平面轴端,出轴长度为20mm。例2:KX03MC-2W4DD-4X32.
它表示03类旋转片式开关,面板密封式结构,气候条件等级代号为C,2位4刀,短路式,层距为4mm,斜平面螺纹端孔轴輪,出轴长度32mm。2.2:开关在技术文件中的表示方法在技术文件中,用“旋转片式开关”、型号及柑应的产品标准编号表示。3基本环境条件、额定电负荷
3.1环境技术要求等级
3.1.1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3.1.1.1环境温度
低温:—10,-25,-40,—55℃;高温:+70,+85,+100,+125℃:试验时间:2,16小时。
3.1.1.2相对湿度
温度:40±2℃;
相对湿度:90%~96%:
恒定湿热试验时间:4,21,56天;交变湿热试验循环周期数:2,6。3.1.1.3优选等级
优选等级见表3。
低气压
低气压值见表4。
持续时间:
5分钟。
3.1.3振动(正弦)
3.1.3.1等级
频率范围:10~55Hz;
10~500Hz.
SJ737—83
-55~+100
-40~+850
-25~+70℃
-10~+70℃
-55~+85
恒定湿热试验时间
大概海拔高度
幅值(加速度)见表5。
交界频率以下的位移幅值
时间:
耐扫描:1.5,6小时:
耐共振:10分钟。
3.1.3.2优选等级
优选等级见表6。
3.1.4碰撞
10~500
10~500
脉冲波形:半正弦波;
SJ737-83
耐扫描
幅值为0.35mm(5g)时
加速度(相应的脉冲持续时间):10g(16ms);25g(6ms);
40g6ms)
总碰撞次数:1000,4000次。
3.2额定电负荷
交界频率以上的加速度幅值
幅值为0.75mm(10g)时
耐共振时间
开关的最大额定电压、最大额定电流、最小额定电压、最小额定电流、电路条件及有关的电压和电流的组合由产品标准规定。
4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1标准试验条件
4.1.1如无另行规定,则所有试验应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正常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4.1.2试验前,开关应进行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4小时的预处理。4.1.3如无另行规定,试验前不应对开关进行任何处理,例如清理接触部分等。4.1.4若试验方法中规定开关应装架,则须将开关用紧固件安装在尺寸略大于试品的金属安装板上
4.2设计、结构、尺寸
4.2.1要求
SJ737—83
4.2.1.1轴端:应符合GB2775一81《电子元件轴端型式及尺寸》的规定。开关优先采用的轴端形式和尺寸见表7。
带槽齿形轴端
带槽轴端
空心轴端
单平面轴端
双平面螺纹端孔轴端
同心轴
斜平面螺纹端孔轴端
光滑轴端
4.2.1.2轴套:应符合GB2776—81《电子元件单孔安装轴套型式及尺寸》规定。4
出轴长度
4.2.1.3尺寸:开关外形尺寸、安装尺寸、间隙尺寸(有规定时)、沿面放电路径尺寸(有规定时)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开关片优先采用的最大外形尺寸为55,40,30,25,16mm。
开关优先采用的层间距离尺寸为:4,6,10,14mm.
4.2.2试验方法
用适当的测量设备进行尺寸检验。4.3外观、工艺质量、标志
4.3.1要求
4.3.1.1外观
开关表面应清洁(经机试验后不作检查),且无裂纹、起泡、肿胀和机械损伤。涂覆层应无锈蚀、起层、脱落等疵病。4.3.1.2工艺质量
开关的装配铆合应牢固、紧固部分应无松动。动片触点在所有工作位置上与定片触点的接触,应保证动片触点垂直的通过定片触点的纵向中心线。
切入式开关的定片触点不应有缝隙(经转换寿命试验后不作检查)。4.3.1.3标志
开关标志应清晰、牢固。
4.3.2试验方法
用肉眼检查(在最有利的观察距离和适当的照度条件下,应有正常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标志牢固度用酒精棉球轻擦三次的方法进行检查。5
4.4接触电阻
4.4.1要求
开关接触电阻值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4.4.2试验方法
4.4.2.1总的测量要求
SJ737-83
可用直流或交流电进行测量。交流测量频率应不超过2kHz(如无另行规定,可定为1kHz土200Hz)。在有争议时,应以直流测量为准。测量设备的精度应使测量总误差不大于10%。4.4.2.2测量方法
通常是测量由动片触点相连的接线端之间的电压降,从而推算出接触电阻。直流测量的接触电阻应为正反方向通过电流时两种读数的平均值。加工测量电压后,动片触点就不应再动作。在测量过程中,应避免对受试接线端施加不正常的力,还应避免试验电缆的移动。当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接线端无法直接测量时,应从测量值中减去所用电缆或导线的电阻,应记录正确的数值:
开关片上每个触点都应测试。
4.4.2.3测量循环
直流测量的一次测量循环的组成如下:a:接通电路;
b.加上电压;
C:向一个方向通过电流进行测量;d.向相反方向通过电流进行测量;e.切断电源;
f:断开电路。
交流测量的一次测量循环的组成如下:a。接通电路;
b.加上电压;
C.进行测量;
d.切断电源;
e.断开电路。
测量循环定为一次。
4.4.2.4试验电流和电压
测试回路的开路电动势(直流或交流峰值)应不大于20mV,直流或交流试验电流应不大于100mA。注,接触电阻的测试应先于任何高压试验(如耐压与绝缘电阻)或任何大电流试验。4.5绝缘电阻
4.5.1要求
开关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4.5.2试验方法
4.5.2.1总的测量要求
直流测试电压为100±15V或500±50V。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在读数稳定时读取,如果尚未稳定,则应在加电压后的60±5秒钟内读取读数。
4.5.2.2测量部位
SJ737-83
a。具有最小间隔的两相邻接线端之间及在其正对面的两相邻接线端之间。b。全部接线端连在起与固定装置之间。4.5.2.3试品的安装
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6耐压
4.6.1要求
开关应能承受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电压的作用而无击穿和飞弧现象。若无另行规定,试验电压(有效值)应为最大额定电压(有效值)的三倍,但最小为500V。注:试验电压较低的小型开关,其试验电压的确定,可由产品标准规定。4.6.2试验方法
4.6.2.1总的要求
在试验部位的接线端之间加上直流或交流峰值试验电压,经受60土5秒钟,如果是交流电压,其频率应在45~60Hz,其波形应近似正弦波加试验电压的速度不大于500V/秒,4.6.2.2试验部位
同第4.5.2.2项。
4.6.2.3试品的安装
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7局部放电(电晕)
4.7.1要求
开关的局部放电的熄灭电压值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当熄灭电压值不低于4.6.1款规定的耐压试验电压时,仍可认为合格。4.7.2试验方法
4.7.2.1试验设备
测量局部放电的熄灭电压的基本线路如下图。RV
试验电压
图中所示设备的参数规定如下:示波器的频宽:500kHz;
示波器的灵敏度:2~10mm/mV;
电感L:2040mH
示波器
电容器C(包括示波器本身、接线和线圈的电容):80~120pF;试验电压频率:4060Hz。
如果需要,可以采用限流电阻器RV,为了减少测量装置的影响,如果必要,可以采用低阻抗耦合放大器。
必须注意要保证所使用的电缆或导线能比试品达到的要求更高。4.7.2.2试验程序
SJ737-83
所加试验电压应稳步增高至示波器上,至能观察到局部放电为止。为了确定局部放电的熄灭电压值,应降低试验电压直到局部放电停止,并立即记录这一电压值。试验部位同4.5.2.2项。熄灭电压值应超过4.6.1款规定的试验电压值如果低于耐压试验值时不发生局部放电,也可判为合格。4.8分布电容
4.8.1要求
开关分布电容值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4.8.2试验方法
4.8.2.1总的测量要求
测量频率为1MHz±200kHz
测量采用合适的试验设备进行(例如能保证精度为士5%的电容电桥)。4.8.2.2测量部位
a,一个不与动片触点连接的接线端和与固定装置连在一起的其余全部接线端之间。b。一个与动片触点连接的接线端和与固定装置连在一起的其余全部接线端之间。c,同-一开关片上,与动片触点连接的二接线端之间(其余接线端与固定装置连在一起)。d。具有最小间隔且不与动片触点连接的二相邻接线端之间(其余接线端与固定装置连在一起)。e,连在一起的接线端与连至固定装置的转轴之间(转轴为绝缘的开关)。4.8.2.3试品的连接与安装
a,各连接处不应焊接:
b。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9高频并联电阻(射频电阻)在考虑中。4.10转换力矩
4.10.1要求
开关在所有工作位置上,转换力矩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4.10.2试验方法
4.10.2.1试验程序
将力矩加到转轴上,使开关完成动作,转换到下一稳定的平衡位置,同时用力矩计及类似的专用装置测出操作开关所必须的最大力矩并记录之应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进行测试。4.10.2.2试品的安装
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11止端强度
4.11.1要求
内定位开关的止端,应能承受产品标准规定的力矩作用而无止端变形或位移,开关不应有机械损伤等现象。
4.11.2试验方法
开关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旋转至止端位置,施加力矩于转轴,一分钟后进行检查。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12跳步机构定位
4.12.1要求
开关的跳步机构应有良好的定位作用。4.12.2试验方法
使开关的转轴偏离正常位置某一规定的角度,然后取消转轴上的外力,跳步机构应能使转轴回复至8
原正常位置。偏离的角度由产品标准规定。SJ737-83
此项试验,在所有工作位置的两边都应进行,4.13焊接
4.13.1要求
4.13.1.1可焊性
开关接线端表面应易于被熔融焊料润湿。4.13.1.2耐焊接热
开关经耐焊接热试验后,开关片绝缘基体应无变形,转换应平稳。在符合其它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接线端轻微松动是允许的。4.13.2试验方法
4.13.2.1总的要求
试验应按GB2423.28--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T:锡焊》的规定进行。4.13.2.2可焊性试验
由产品标准按GB2423.28—82中试验Ta的规定,选用温度为235℃的焊槽法或温度为350℃的烙铁法(当焊槽法不适用时采用)进行试验,如果采用烙铁法,则应用B号烙铁。如产品标准无另行规定,则试验前应采用老化方法1a进行1小时蒸汽老化试验。4.13.2.3耐焊接热试验
由产品标准按GB2423.28--82中试验Tb的规定,选用温度为260℃的焊槽法或温度为350℃的烙铁法(当焊槽法不适用时)进行试验。如果采用烙铁法进行试验,则应采用B号烙铁。试验后,开关应在正常条件下恢复30分钟,然后按4.3条进行外规、工艺质量的检查,并且,凭手感和肉眼检查开关的转换是否平稳。4.13.2.4每个开关应试验的接线端数量每个开关应试验的接线端不应少于6个。4.14接线端强度
4.14.1要求
开关接线端经切向拉力试验和弯曲试验后,应无松动、断裂,绝缘基体应无裂纹。4.14.2试验方法
4.14.2.1切向拉力试验免费标准bzxz.net
沿绝缘基体的切线方向在接线端施加产品标准规定的静力负荷,10秒钟后进行检查。4.14.2.2弯曲试验
接线端用手弯曲45,然后向相反方向弯曲90°,最后往回弯曲45°而恢复原位,这种操作定为一次弯曲。弯曲次数定为二次。
4.14.2.3每个开关试验的接线端数量每个开关片试验的接线端不应少于三个,每个开关试验一个开关片。4.14.2.4试品的安装
试验前开关应装架。
4.15振动(正弦)
4.15.1要求
开关经振动试验后,应无机械损伤,铆合部分应牢固、紧固部分应无松动。试验过程中,接触电阻的变化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若无另行规定,则接触电阻增值应不大于10kg,接触电阻非稳定时间应不大于10μs。9
4.15.2试验方法
4.15.2.1总的要求
SJ737-83
a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10-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b,试验前开关应装架。长度大于70mm的开关:安装时末端应进行固定。4.15.2.2接触电阻的变化
测试电流和测试回路的电动势:测量时通过的直流电流不大于50mA,测试回路的电动势不高于20mV。测量设备:
用长余辉示波器显示出产品标准规定的接线端之间的电压降来确定接触电阻的变化。测试设备的频率响应:在400Hz~1MHz之间不超过±3dB。如果用示波器,其灵敏度应达到如下规定:若测量电阻达5mg,则频率至1MHz时,其灵敏度优于50uV/cm。若测量电阻达30m2,则频率至1MHz时,灵敏度优于1.0nV/cm。也可用接触电阻稳定性监测仪测量接触电阻的增值和接触电阻的非稳定时间。4.15.2.3最后检查
试验后,按4.3.2款检查外观、工艺质量。4.16碰撞
4.16.1要求
开关经碰撞试验后,应无机械损伤,铆合部分应牢固,紧固部分应无松动。试验过程中,接触电阻的变化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若无另行规定,则接触电阻增值应不大于10k,接触电阻非稳定时间应不大于10μs。4.16.2试验方法
4.16.2.1总的要求
a,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6--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b,碰撞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试验。b。试验前开关应装架,长度大于70mm的开关在安装时,末端应进行固定。4.16.2.2接触电阻的变化
按4.15.2.2项的规定进行。
4.16.2.3最后检查
试验后,按4.3.2检查外观、工艺质量。4.17气候试验的要求和试验程序4.17.1总的规定
进行气候试验之前,开关应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换20次。每项试验的最后测试,应按规定的顺序进行。4.17.2高温
4.17.2.1要求
开关经高温试验后,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外观、工艺质量应符合4.3.1款规定。4.17.2.2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2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达到规定的时间后,在高温下按4.5.2款的规定测试绝缘电阻。然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小时,按4.3.2款规定检查外观、工艺质量。并且,还应检查开关的机10
械动作,开关应能正常转换。
4.17.3交变湿热(第一次循环)SJ737—83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4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2小时。4.17.4低温
4.17.4.1要求
开关经低温试验后,转换力矩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外观、工艺质量应符合4.3.1款的规定。若有规定,接触电阻应符合4.4.1款规定。4.17.4.2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1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达到规定时间后,在低温下按4.4.2款规定测接触电阻,按4.10.2款测转换力矩。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小时,按4.3.2款检查外观、工艺质量。注:转换力矩,允许将试品取出箱外在1分钟内测完。4.17.5低气压
4.17.5.1要求
开关在低气压条件下,应能承受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电压作用而无击穿和飞弧现象。试验电压的所加部位为:
a。全部接线端连在一起与固定装置之间。b,一个接线端和与固定装置连在一起的接线端之间4.17.5.2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1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降低气压至规定值,5分钟后,按4.6.2款试验耐压。4.17.6交变湿热(其余循环次)4.17.6.1要求
开关经交变湿热试验后,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压。转换力矩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外观、工艺质量应符合4.3.1款规定。
4.17.6.2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4-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2小时,按4.4.2款规定测接触电阻,按4.5.2款测绝缘电阻,按4.6.2款试验耐压,按4.10.2款测转换力矩,按4.3.2款检查外观、工艺质量。注: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压的测试应随恢复期后立即进行。应在开关刚从箱中取出时的原接触位置测量接触电阻。测量接触电阻后,方可在其他位置测绝缘电阻和试验耐压。4.18恒定湿热
4.18.1要求
开关经恒定湿热试验后,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压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外观、工艺质量应符合4.3.1款的规定。
4.18.2试验方法
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等级,按GB2423.3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T10148.3-199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系统图(框图)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