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2部分:检测验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02:42:43
  • GB/T20299.2-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0299.2-2006

  • 标准名称: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2部分:检测验收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7-11
  • 实施日期:

    2006-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1.09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92页
  • 标准价格:

    34.0 元
  • 出版日期:

    2006-12-01
  • 计划单号:

    20022005-T-333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6-07-11
  • 起草人:

    罗洪元、吴志刚、姚世全、黄家英、李震、高栋、朱煦、张鹏、毛敢为、程卫东、孟亚平、张建军、成金爱、杜虹、曲天光、濮容生、赵英然、汪宝森、王坤、徐全平、赵晓光、周慧琳、吴东亚、徐冬梅、黄景楠、王辉、杨玉柱、姚忠邦、刘吕刚
  • 起草单位:

    建设部信息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所、北京市技监局等
  •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信息产业部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建设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检测内容、方法和验收要求等。包括通信系统、信息系统与临控系统以及支持这些系统工程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平台、综合布线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机房系统、基础系统集成等)的检测验收。本部分适用于对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系统的功能与质量的第三方检测,相应的改扩建系统和其他应用项目可以参照使用。 GB/T 20299.2-2006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2部分:检测验收 GB/T20299.2-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JCS 35.24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299.2—2006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2部分:检测验收
Digitat fechnique application uf building and residence community-Part 2. Test ani acceptance
2006-07-11发布
中华人民共租国厨家质量蓝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综雅化管理委员会
2006-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总体结构
通信系统
信自网级平
信息安全
安全保密-
设备监控系统
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
合布线系统
基础系统集成
电源与接地
电子设备机房系统
家用电子系统
C卡应用检测
A(规范性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安全防范系统检测项目
无线接人点布置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框架2链路选项
3接线图
4主干布线模型
日5主干/水平组合信道
永久链路检测方式
图7信道链路检测方式
测点分布图
图9家用电子系统应用层互操作测试系统示意图图B.无线接人点布线示意图
表工信道的回波损耗
表2关键频率处信道的回波损耗值表3信道的插入损耗
表4关键频率处信道的插人损耗值次
GB/T20299.2-—2006
GB/T20299.2—2006
表5信道的NEXT
表6关键频率处信道的NEXT值
信道的PSNEXT
关键频率处信道的PSNEXT值
表9关键频率处信道的ACR值·
表10关键频率处信道PSACR值
信道的ELFEXT
关键频率处信道ELFEXT值
信道的PSELFEXT
关键频率处信道PSELFEXT值
信道的传播延返
关键频率处的传播延迟值
信道的延迟偏差
永久链路或CP链路回波损耗
关键频率处的回波损耗值…
永久链路或CP链路插入损耗
关键频率永久链路的插入损耗值永久链路或CP链路的NEXT
关键频率处永久链路的NEXT值
永久链路或CP链路的PSNEXT
关键频率处永久链路的PSNEXT值关键频率处永久链路的ACR值
关键颜率处永久链路的PSACR值
永久链路或CP链路的FLFEXT
关键频率处永久链路的ELFEXT值永久链路或CP链路的PSELFEXT
关键频率处永久链路的PSELFEXT值永久链路或CP链路的传播延迟
关键频率处永久链路的传播延迟值永久链路或CP链路的延返偏差
永久链路的延迟偏差
信道的衰减
检测设备二级精度要求
电子设备机房系统检测内容
开机时机房温度要求
停机时机房温度要求
开机时机房湿度要求
停机时机房湿度要求
电源参数
接触式IC卡检测项目
非接触式IC卡检测项目
辐射骚扰参考标准
传导扰参考标准
表A.1视频监控系统施工质量的检测表A.2人侵报警系统施工质量的检测表A.3巡更系统施工质量检测..+....表A.4出人口控制(门禁)系统施工质量检测表A.5汽车停车场监控系统施工质量检测表A.6视频监控系统的质量主观评价功能检测表表A,7一人侵报警系统控制功能及通信功能检测表GB/T20299.2—2006
GB/T20299《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系统通用要求;
第2部分:检测验收;
第3部分:物业管理:
第4部分控制网络通信协议应用要求本部分为GB/T20299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共同提出。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归口。GB/T20299.2-—2006
本部分起草单位:建设部信息中心、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航天智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力合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天二院通信中心、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西安盛塞尔电子有限公司、太极计算机有限公司、北京宽网社区数字化建设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罗洪元、吴志刚、姚世全、黄家英、李震、高栋、朱照、张鹏、毛敢为、程卫东、孟亚平、张建军、成金爱、杜虹、曲天光、濮容生、赵英然、汪宝森、王坤、徐全平、赵晓光、周慧琳、吴东亚、徐冬梅、黄景楠、王辉、杨玉柱、姚忠邦、刘吕刚。GB/T20299.2—2006
0.1本标准GB/T202992006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建设·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0.2本标准是面向建筑和居住区的数宇化技术应用服务,规范建立包括通信系统,信息系统,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平台(见图1),并在系统通用要求等规范的基础上制定本部分GB/T20299.22006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2部分:检测验收》,力图通过市场检测服务深人推进建筑数字化技术应用,当前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业已广泛引用,居民居住区社会化服务需求强烈,面向W十O.相关行业和地方主管部门相丘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建筑信自化产业的发展和加强市场的统一规范与管理是必要的,
0.3信息安全是指为防止内部或外部、人为或非人为、意外事故或恶意攻击对信息基础设施,应用服务系统和信息内容的破坏而进行的安全保护,信息安全工作应贯穿于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在攻防对抗中不断发展,为认真贯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意见》(中办发[2003127号)的要求和2004年1月全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因此本标准将信息安全作为内容列入是非常必要的
0.4本标准中的消防、信息安全和安全保密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规定建筑及居住区
数字化技术应用平台
通信系统
换接入系统
信息系统
监控系统
设器牌
控系统
基础设施与技术:信息网络平台、综合布线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机房系统、安全保密、基础系统集成、系检测与验妆
图1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框架火爽
控制网络通信协议
1范围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2部分·检测验收
GB/T20299.2—2006
本部分规定了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检测内容、方法和验收要求等,包括通信系统、信息系统与监控系统以及支持这些系统工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平台、综合布线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机房系统、基础系统集成等)的检测验收本部分适用于对建筑及居在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系统的功能与质量的第三方检测,相应的改扩建系
统和其他应用项目可以参服使用CHIN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299的本部分的可用而成为本部分的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女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英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守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部分。
GB/T20299006建
GB/T20299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1部分:系统通用要求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3部分:物业管理2006
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4部分:控制网络通信办议应用要求GB/T20299
者用,本章中引用文件的排序为)b)分别对应于45注:为便于读者
章中可以同时出#
)通信系统
GB50116—19D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1992
GB/T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
GY/T106-1999
GY/T121—1995
GY/T1502000
GY/T151-2000
YD50321997
YD50771998
YDN065—1997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各章,不同章中.用同一标准时,两无数气电视接收站谢量方法室内单元测量卫单教气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 室外单元测量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2月1日国家计量局发布
信息网络平台
GB/T10111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2月1日原国家计量局发布)e)信息安全
安全保密
设备监控系统
GB/T10111
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20299.2-—2006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2月1日原国家计量局发布)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7945消防应急灯具
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广安全防范池系统
GB10408.1
GB10408.4
GB10408.5
第1部分:通用要求
人侵探测器
第4部分:主动红外人侵探测器
人侵探测器
人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人侵探测器GB10408.6一1991撤波/被动红外复合大俊探测器GB12663199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A/T269-2001
里白可视对进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EC61935-1:2000
通用布缆系统按照ISO/IEC11801的平衡通信布缆测试规范已安装布维
第1部分:bzxz.net
ISO/1EOTRM763-3
信自技术用户建筑群布缆的实验和运行第3部分布光缆的测试基础系统集成
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2月1日原国家计量局发布)电源与接地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修订版)GB/1
503142090
161992
GB65662001
GB185802001
GB-18581
GB185822001
GB18583
GB185842001
Gh-18585
GB18586-2001
GB185872001
GB18588-200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一溶剂型术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空内装饰装修材料
坚纸中有吉物质限量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GB/T18883-2002
GB500342004
GB50325-200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I电子设备机房系统
GB/T2887-2000电了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2
GB9361-19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修订版)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6--1992
GB50174—199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SJ/T107962001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DBI01-27—1996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
家用电子系统
SJ/T113102005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第1部分:基础协议SI/T113112005
ISO/IEC10192-1
ISO/IEC10192-2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第4部分:设备验证GB/T20299.2—2006
信息技术家用电子系统(HES)接口第1部分:通用接口(UI类型1信息技术家用电子系统(HES)接口第2部分:简单接口(SI)类型1ISO/IECTR14543-1
ISO/IECTR14543-2
ISO/IECTR14543-3
信息技术HES体系结构 第1部分:简介HES体系结构第2部分:设备模块性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HES体系结构 第3部分:通信层和启动ISO/IECTR14543-4
HES体系结构第4部分:混合使用建筑中家庭和建筑的自动信息技术
n)IC卡应用检测
GB2099.1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2423.1—2001
IEC60068-2-1:199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idtGB/T2423.3一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egyIEC60068-2-3:1984)
GB/T2423.51995
EC60068-2-27:198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idtGB/T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idtIEC60068-2-29:1987)
GB/T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和导则:振动(正弦)(idtIEO60068-2-6:1982)
GB/T4857.2-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温湿度调节处理(egvISO2233:1986)GB/T4857.5-19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eqvISO2248:1985)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idtIEC60950:1999)GB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22:1997)GB/T 16649.1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GB/T16649.1-2006,ISO/IEC7816-1:1998.MOD)
GB/T16649.2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位置(GB/T16649.2-2006,ISO/1FC7816-2:1999.IDT)GB/T16649.3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GB/T16649.32006.ISO/1EC7816-3:1997.IDT)GB/T176181998
GB17625.12003
61000-3-2:1999)
GB17625.2-1999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24:1997)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idtIEC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GB/T20299.2—2006
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idtIEC61000-3-3:199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idtIEC61000-4-2:GB/T17626.2—1998
GB/T17626.3—1998
61000-4-3:1995)
电磁兼容
GB/T17626.41998
电磁兼容
61000-4-4:1995)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idtIFC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GB/T17626.5-1999电美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通(冲击)抗扰度试验(idtIFC61000-4-5:1995)
GB/T17626.6-1998
610004-6:1996)
GB/T 17626.8 1908
GB/T17626.111999
式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EC电磁兼容
监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idtIEC61000-4-11
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
166-2002
ISO/IEC14413-3
ISO/EC14443-42001
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略卡
识别卡
心项目
医全防范系续
无线接人点
GB15629.11
无触点集成电路+
厂频磁场抗扰度验CidtIEC-610do-4-8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接近式卡
接近式卡
第3部分初始化和防冲突
第4部分专输协议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本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池(ISO/IEC8802-11:999,MOD)第11部分:无线局域内媒
5629.1102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信息技术
特定要求
局域网和城或网特定要求
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2.4GH频股较高速物理层扩展规霜3总体结构
统备监控系统及基础设施进行检测和验收的依据(见图,有关设备可互本部分是针对通信系
操作性检测和接口部分检测见
IT20299
a)信息系统:包括物业管统、家用电子系统、IC卡应用、信息安全其他应用服务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监控系统:包括安全防范系统、设备监控系统、大火自动报普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通信系统:包括程控交换接入系统,电视网络系统,广播系统的检测和验收基础设施与技术:包括信息网络平台、综合布线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机房系统、基础系统d
集成的检测与验收。
各系统中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等的国家强制性认证产品应采购列人强制性认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各产品和系统的检测应按相关章条的要求进行。对于本部分中未涉及到的软硬件产品的检测,应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应的规定和标准。4通信系统
4.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章。
通信系统
communicationsystem
GB/T20299.2—2006
建筑及居住区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联,确保信息畅通4.2总则
4.2.1通信系统的检测验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4.2.2通信系统检测验收涉及的专业检测和评估应聘请或委托国家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4.2.3实际应用中应依据本章并结合设计要求对系统进行检测和验收。4.3检测
4.3.1基本要求
通信系统在提出检测前应具备以下条件根据工程设计文件
子系统已安装、调试并自检合格且记录齐全:送13个月,并有运行记录;
系统已正常连续
对国家实行许可证或证管理的产品应提供该产品的许可认证或其复印件,需由行业归口检测的系统,应出真用美的验收报告4.3.2检测内容
4.3.2.1程控交换系统
4.3.2.1.1本系统中所使用的通信设备应具有信息产业部或国家相关部门的人网许可证。产季统的施工安装工艺应符合YD5077-198的要求,并是据安际情况对相应境4.3.2.1.2程控
目做出检测。
4.3.2.1.3
系统功能上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和GB/T50314-一2000中的相关规定,并靠生,便于扩充容纳新业务和新技术具有高稳定性、高
程控设备所有接口的性能应待合设计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具体接口规范见4.3.2.1.4
YDN065-1997第10帮分的要求及规定4.3.2.1.5程控交0机房的检测内容和方法见本部分第15章4.3.2.1.6建筑及区内出现移动通信盲区时,应设置移动通信中继收发量备,交设备的安装应得到当地无线电管理部的批准和验收,以及环保部门对设备电辐射水平等项自的验收。4.3.2.1.7建筑及居生文内的有线无线接人在系统总体性能、接口规范、网络管理等方面上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国标,并应具有究
分的扩展
4.3.2.1.8通信线缆的种类技术指标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其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见本部分第11章相关要求。
4.3.2.2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4.3.2.2.1系统所采用设备,元器件的电气性能及参数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整个系统功能上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4.3.2.2.2有线电视系统宜采用双向传输方式,并可与卫星电视系统联通,以向用户提供卫星电视节目,同时应预留与当地有线电视网互联的接口。4.3.2.2.3如设有卫星电视系统,应出具当地主管部门的安装许可证明。4.3.2.2.4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检测指标包括系统输出口电平、系统载噪比载波互调比、交扰调制比等,具体测试方法和合格指标见GY/T121—1995。4.3.2.2.5卫星数字电视的主要检测指标包括系统输出口电平,接收天线功率增益,室内单元的Eb/No门限值等,具体测试方法和合格指标见GY/T150--2000.GY/T151—2000。4.3.2.2.6系统图像的主观评价标准分为五级,至少达到四级标准方可认定合格,具体标准及测试方法见GY/T1061999。
GB/T20299.2-2006
4.3.2.3视频服务系统
4.3.2.3.1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及YD5032一1997的要求。4.3.2.3.2设备的选型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原则上应作到:a)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6)应具有系统扩容及设备扩展的能力4.3.2.3.3根据承载视频会议网络的不同,设备和网络间接口应满足相应通信网络接口的技术规范。视频会议传输信道的误码,抖动等各项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4.3.2.3、4视频点招(VOD)系统的功能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工程验收标准新按有线电视验收标准执行。VOD系统的安装及使用应出具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4.3.23.5图像和语音质量检测以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要求为准,如无特定要求,图像质量的等级分数应不低于四级。
4.3.23.6对手建在局城网或互联网共础上的卓而型会议电视,系统的检测验收按设计文件及产品说明文件进行,并可参考ITU-TH.323及IETFSIP相关要求。4.3.2.4公共广播系统
4.3.2.4.1
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要求,保证系统的连通性,能够向广播服务区提供音乐节目和公共传呼信息,并和应急广播系统结合,在必要时进行应急广播。4.3.2.4.2
公共广播系统的接口应与消防系统相配合,以便与消防系统进行连接:并宜与计算机网络系统连接以利于业务扩充。
4.3.2.4.B
公共广播系统主要设备的检测
扬声器的分布原则上应均匀、分散配置于广播服务区。扩声设备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对性能指标的要求。用于重要广播的功率放大器(如应急广播b)
的功率放大器)应设置备份,并能在功率放大器发生故障时立即自动投人使用。备用功率放大器的数量应报据重要广播负载的容量确定。c
音源的数量和种类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按设备说明文件正常工作。43244
公共广播系统应实施分区控制,分区的划分应与消防分区一致。系统应按应急广播,通常业务广播及其他广播的优先级进行控制播出,当有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自动将所需播达地区正在进行的广播内容中断,转大应意广播。4.3.2.4.6对于公共广播与应急广播共用设备,应符合GB501661992和GB501161998的要求。4.3.3检测方法
4.3.31系统功能的测试可参照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操作程序进行4.3.3.2电气性能指标应采用仪表完成测试,仪表应满足4.3.4的条件。4.3.4
检测设备
用于系统功能检测的专用测试设备,仪器或特殊工具,如无规定可使用生产方配套测试设备其精感等级应高王被检测参数精度等级要求4.3.4.2用于电气性能指标检测的设备应通过计量认证,其使用和计量校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4.3.5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
a)检测依据:
b)检测设备:
c)检测结果列表。
4.3.6不合格项处理
检测中发现不合格的项日,应责成责任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做出处理,直至检测合格。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