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子行业标准(SJ)】 无线电和电视设备用跨电源线、天线耦合和旁路电容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09:20:44
  • SJ/Z9041-198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J/Z 9041-1987

  • 标准名称:

    无线电和电视设备用跨电源线、天线耦合和旁路电容器

  •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87-10-20
  • 实施日期:

    1987-10-20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34.20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医药、卫生、劳动保护综合>>C01技术管理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dt UL 1414-82

出版信息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5.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SJ/Z 9041-1987 无线电和电视设备用跨电源线、天线耦合和旁路电容器 SJ/Z9041-198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推荐性部标准无线电和电视设备用
跨电源线、天线耦合和旁路电容器Across-the-lina,antenna-coupling andline-by-pass capacitors for radio-and television-type appliancesSJ/Z9041-87
UL1414—82
本标准是以UL1414《无线电和电视设备用跨电源线、天线耦合和旁路电容器》安全标准为依据制订的。所依据的UL1414的版本为:UL1414第三版(1982年4月9日发布)。本标准文本中的计量数值,凡带括号的数值是原UL1414文本中不带括号的要求值。凡不带括号的数值是原UL1414文本中带括号的近似值。第一部分总则
1范围
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工作在85℃,125V和250V额定电压,50~60Hz电路中的无线电、电视接收以及类似应用设备用的电容器,这些设备由于电容器的击穿可能会造成失火、触电或人身伤害的危险。
1.2本技术要求也适用于工作在85℃,125V和250V额定电压,50~60Hz电路中的无线电、电视接收以及类似应用设备用的双重保护电容器,这些设备由于电容器的击穿可能会造成失火、触电或人身伤害危险。2术语
2.1就本标准而言,电容器也指电容器和电阻器的组合3计量单位
本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第二部分结构
4外壳
4.1电容器外壳的全部或部分使用非金属材料应符合下述A.B中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串1987-10-20批准
SJ/Z9041-87
A,按SJ/Z9132-87(UL94--85)《各种电气装置和设备中零部件用塑料材料的可燃性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来确定,达到94V0级。B,按第7章外壳试验的规定进行试验时,获得满意的结果。4.2使用1.6mm(1/16in)厚的平直原材料样品进行试验,达到94V-0级或更优的材料,可以采用较小的厚度。
5套、带、管和导线绝缘
套、带、管和导线的绝缘应标出规定的电压和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所达到的温度。带应是阻燃的。套、管和导线绝缘应具有标定为VW-1级的阻燃性。6间距
[概述]
在相反极性的未绝缘的带电部件之间以及未绝缘带电部件与不带电金属部件之间6.1
的间距应不小于表6.1的规定值。表6.1间
电容器标称电压(V)
125或更小
126~250
【双重保护电容器
通过空气或表面的最小间距
mm(in)
1.6(1/16)
6.2在相反极性的未绝缘带电件之间以及未绝缘带电件与不带电金属件之间,沿表面的或通过空气的间距应不小于3.2mm(1/8in)。6.3在相同极性,不同电压的未绝缘的带电部件之间,没表面的或通过空气的间距不小于1.6mm(1/16in),见图6.1。D
SJ/Z9041-87
图6.1双重保护电客器的极性
就判断双重保护电容器的间距而言:(1)电容器单元A与D认为极性相反。(2)电容器A与B、C与D、A与C与B与D认为极性相同,但电压不同。第三部分性能试验
[概述
7外壳试验
SJ/Z9041-87
7.1如果电容器的非金属外壳材料不是94V一0级的材料,则三个电容器样品应承受三次15s的火焰试验,施加火焰的间隔是15s。如果每个电容器第一次和第二次燃烧不超过15s,第三次燃烧不超过60s,则电容器的外壳材料是合格的。7.2对7。1条的试验要求,使用9.5mm(3/8in)直径的梯瑞尔(Tiri11)燃烧器和在常压下燃烧值约37.6MJ/m°(1000Btu/ft”)的燃烧气体,在关掉燃烧器空气阀时使火焰高度为19mm(3/4in)。
7.3每个电容器放置在电容器物理结构允许的最苛刻位置并将试验火焰顶端加到每个电容器体的任何部位。
【跨电源线电容器】
8概述
8.1按照9~11章规定的试验要求,对跨电源线电容器至少57只样品进行试验。9放电试验
9.135只电容器按9.2~9.12条的规定进行试验,电容器应符合如下要求,A。带有纱布的25只受试电容器,至少23只的纱布应各处都不灼热或引燃。例外:如果只有22只电容器上的纱布不灼热或引燃,则经制造申请,可以追加25只电容器进行试验,如果在第二组的23只或更多的电容器的纱布不灼热或引燃,则试验结果是合格的。
B。在无纱布的受试电容器中,零件不应松动,电容器的引线不应脱开。投影面积
西外尧开孔
中心轴线
电容器
图9.1电容器排放物的防护
水平面
SJ/Z9041-87
例外l:引线位移小于3.2mm(1/8in)是合格的。例外2:如果电容器的设计最终使用在有下列开孔限制的外壳设备中,则放电试验时,电容器的不导电零件允许松动:1。在整个设备外壳的顶部,后面,两侧面或者前面的任同开孔,投到开孔中心和电容器中心轴任意点连线的垂直平面的投影面积,不超过1.3cm(0.2in),或2,投影面积的最大尺寸不大于9.5mm(3/8in),见图9.1。9.2当应用9.1条的例外2小时,要考虑屏障的设置。【试验的准备]
9.3每个受试电容器应利用其引线安装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电容器的方向取该电容器在最终使用的产品中其物理结构所允许的任意方向,除提供较短引线的样品外,引线自由端的长度至少25mm(lin)。9.425个样品的每一个周围都应紧包单层的纱布,另有10个样品不包纱布。9.5便用纱布紧包电容器的试验,在无通风的房间进行。漂白的纱布,26~28m*/kg14~15yd/1b),商业标号为32×28,也就是说,任平方厘米,一个方向为13线,另一个方向为11线,(任一平方英寸,个方向为32线,另一个方向为28线)。【试验电路]
9.6进行放电试验采用的电路如图9.2所示。9.7图9.2中所示的流阖是用1.3mm(美国线规16号)单股漆包铜线,在能套于约82.5×88.9×15.9mm(3×3±×5/8im)铁氧体磁芯的两个绝缘套管上绕成的两个线圈,铁氧体磁芯采用彩色电视接收机行输出变压器用的磁芯,并去掉两块磁芯之间的隔片,每个线用约为2.3m(7ft)长的导线绕30匝,每个线圈按能使磁通量增加的方式连接,由此每个线圈产生的有效电感和电阻分别为3mH和0.032左右。F
C.受式电容器:
图9.2放电试验电路
Ca—放电电容器—见9,8条;
塔断器(支路型),标称30A,250V:L
阻流圈一见9.7条;
S高压开关:
一阻塞脉冲的1:1隔离变压器,至少25A输出容;T
V.—电源—见9,10条;
一可交直流电压源,根据9.9条来确定电压。9.8图9.2中所示的放电电容器的容量要选择在初始充电电压不超过10kV,一般说来,-5
SJ/Z 9041-87
根据表9.1的受试电容器来选择,损耗系数超过0.5%。裘9.1放电电容器选择
受试电客器
电容蛋μF
0.0051~0.05
0.051~0.5
9.9按照下式调整直流电压源的电压:放电电容器
电容量
Vd.= 5 000 (Ca+C.)
式中,Va-一电源电压,
Ca——放电电容器的容量,
Ct—受试电容器的电容量。
图9.2所示的电源电压应具有:(1)表9.2规定的电压,(2)60Hz的频率,9.10
(3)给测试电路输出30A的能力。表9.2放电试验电压
电容器额定电压(V)
小于等于125
126~250
试验电压(V)
【程序】
9.11每个样品要承受四次放电电容器的放电试验,放电时,受试电容器两端电压为5kV,相继放电间隔5s。
9.12在侧试期间,按表9.2给受试电容器施加试验电压,第四次放电以后维持305,除非因受试电容器击穿而使电路先开路。10寿命试验
10.122只电容器要按照10.2条的条件进行处理,至少20只电容器应经受住上述条件进行处理,处理后,10只电容器按照10.3条的要求,应能承受放电试验,其余的10只电容器按照10.4条的要求进行试验。10.2电容器在空气循环的试验箱内进行1008h的处理,箱内的空气要保持在温度85.0±3℃(185.0±5.4°F),相对显度50%或者更低。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每个电容器按表10.1要承受60Hz的电压,但也可以将该电压值加大一倍,每小时承受一一次,每次6
SJ/Z9041-87
承受1/10s。每个电容器的电源电路中连接1A的熔断器或合适灵敏度的其它装量,用来指示电容器是否击穿。熔断器熔断表示电容器击穿,在继续试验前,允许电容器冷却到室温。表10.1寿命试验电压
电客器额定电压(V)
小于等于125
126~250
试验电压
10.3经过10.2条所述条件处理通过的10只电容器要承受放电试验,并对电容器的排放物按第9章进行鉴定。10只电容器应全部合格。10.4经过10.2条所述条件处理通过的其余10只电容器应按第11章规定承受介质耐压试验,然后进行放电试验,并按照第9章对纱布灼热和引燃进行鉴定。如果10只电容器全部通过介质耐压试验和放电试验,则结果是合格的。例外:如果经上述条件处理全部22只电容器合格而在介质耐压和放电两个试验中,有不多于一只电容器不通过,则结果是合格的。如果经上述条件处理后,只通过20只电容器,如果在介质耐压和放电两个试验中全部通过,则结果也是合格的。11介质耐压
11.1电容器应承受60Hz频率,1000V有效值的正弦波电压而不击穿,电压加于电容器连在一起的两个端子与紧紧地缠绕在电容器壳体上的金属箔之间,时间不少于1min。金属箔离开端子或离开不绝缘的保护火花隙(如果有的话)的距离至少保持1.6mm(1/16in)。
11.2试验电压由试验变压器获得,输出电压是可变的,施加电压要求:(1)以均匀速度,在约5s,从零增加到规定试验值。(2)保持在该值1min,电压调整可以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
[天线耦合和旁路电容器]
12概述
12.1不带分流电阻的10只电容器样品按14章规定承受放电试验,增加10只样品按15章的规定承受寿命试验。
12.2带分流电阻的20只电容器样品,按13章规定做初始电阻试验,然后这些样品中的10只按14章规定承受放电试验,剩余的10只样品按15章规定做寿命试验。13初始阻值
13.1带分流电阻电容器的20只样品要测量其阻值,每一个样品的阻值应不低于:A,电容器额定电压≤125V,则电阻为24×10*2。B,电容器额定电压在125V与250V之间,则电阻为48×102。14放电试验
14.110只电容器样品按照14.2条的规定试验,至少9只样品应符合下述要求:A。电容器应无明显的外观损伤。电容器外表的变色或其它微小变化都不认为是-7
明显的损伤,
SJ/Z9041-87
B,带分流电阻的电容器端子间的阻值变化,应不大于试验前测量值的50%,不小于13.1条所规定值;
C。电容器应符合14.4条规定的介质耐压试验。例外,如果只有8只电容器符合要求,经制造厂申请,可追加10只电容器进行试验,如果第二组的全部电容器都符合要求,则放电试验的结果是合格的。14.2为确定电容器是否符合14.1条的要求,它要承受充电到10kV电压的0.001μF电容器的50次放电,相继两次放电间隔为5s。14.3放电试验的电路如图14.1所示,M
图14.1放电试验电路
图中:c
8.001μF电容器
C.受试电容器
R—1000Q电阻器
—100MQ电阻器
-10kV直流电压源
S—开关
V直流电压表
14.4为确定电容器是否符合14.1条C项的要求,电容器应能承受60Hz频率,1000V有效值正弦波电压不少于1min的试验而不击穿,电压加在:A。电容器的两个端子之间,
B,连在一起的电容器两个端子与紧密缠绕在电容器壳体上的金属箔之间,金属箔离开端子或离开不绝缘的保护火花(如果有的话)至少1.6mm(1/4in)。14.5如果受试电容器含有电阻,其消耗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在按14.4条的A项规定试验时,电容器可以用人工方法进行冷却。14.614.4条规定的试验中应按照11.2条规定施加电压。15寿命试验
15.110只样品按照10.2条规定的条件处理,处理后至少有9只样品应符合下列要求:A,带分流电阻电容器的端子间的阻值变化应不大于试验前测量值的50%,不小于13.1条规定的适用值。
B,无分流电阻电容器的介质绝缘电阻,用500V直流电压加电压2min,测得的阻值不小于500M2。
SJ/Z9041-87
C,电容器应按第11章的规定承受介质耐压试验而不击穿。例外,如果只有8只电容器符合要求,经制造厂申请,可以追加10只电容器进行试验,如果第二组电容器全部符合要求,则寿命试验的结果是合格的。【双重保护电容器】
16概述
16.1双重保护电容器的样品至少77只要求按17~21章规定进行试验。17跨电源线电容器的放电试验
[合格依据】
17.135只电容器安照17.2~17.9条规定进行试验,电容器应符合下列要求,A。带纱布缠绕的25只受试电容器至少有23只包着电容器的纱布不灼热或引燃例外:如果只有22只电容器上的纱布不灼热或引燃,经制造厂申请,可追加25只电容器进行试验。如果第二组的23只或更多的电容器上的纱布不灼热或引燃,则结果是合格的。
B,无纱布的受试电容器应无排放物,并且电容器的引线应不脱开。【试验准备]
17.2电容器按9.3~9.5条的规定进行准备。【试验电路】
17.3放电试验电路如图9.2所示。17.4图9.2所示的拒流圈按9.7条规定。17.5图9.2中的放电电容器的容量应选择起始充电电压不超过20kV,一般来说,要求按表17.1选择电容量,损耗系数不大于0.5%。表17.1放电电容器的选择
受试电容器的电容(μF)
0.00251~0.025
0.0251~0.25
17.6按下面公式值调节直流电压,放电电容器的电容量(μF)
Vae=10 000(C.+C.)
式中:Vac-—电源电压,
C。放电电容器的电容量,
C.一受试电容器的电容量。
17.7图9.2所示的电源应具有:(1)240V电压,(2)60Hz的频率,(3)给试验电路提供30A的能力。
[程序]
SJ/Z9041-87
17.8每个电容器要承受4次放电,放电时,放电电容器端电压充电到10k,然后对变试电容器放电。相继放电间隔是5s。17.9全部试验给受试电容器施力1260Hz、240V电压,亚在4次放电后维持30s,除非受试电容器击穿,导致电路短时间断开。18跨电源线电容器的寿命试验
18.122只电容器除用440V试验电压外,其它按照10.2条的规定条件处理,至少20只电容器应能承受住该处理,有10只电容器要按18.2条的要求承受放电试验,剩余的10只按18.3条的要求承受介质耐压试验。18.2经上述条件处理通过的10只电容器,按照第17章规定承受放电试验并对电容器排放物进行鉴定。10只电容器应全部通过。18.3经上述条件处理通过的剩余10只电容器按照第11章规定,承受介质耐压试验。并按照17章的规定对纱布的灼热和引燃做出鉴定。如果10只电容器全部通过介质耐庄试验和放电试验,那么测试的结果是合格的。例外:如果经过上述条件处理的22只样品全部通过,而在介质耐压试验和放电试验中有一个不通过,则结果是合格的,如果经过上述条件处理后只有21只电容器通过,并在介质耐压试验和放电试验中,只有一个电容器没有通过,那么结果是合格的。如果经过上述条件处理,只有20只电容器通过,并且在介质耐压试验和放电试验的两项试验中没有一只电容器不通过,结果仍是合格的。19初始阻值
19.1测量带分流电阻电容器的20个样品阻值,每个样品的阻值应不小于480k920天线網合电容器的放电试验
20.1按20.2条规定进行试验的电容器样品,至少9只样品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容器应没有明显的损伤痕迹。电容器外表的变色或其它微小变化,都不作为明显的损伤。
B。带分流电阻的电容器端子间阻值变化应不小于试验前所测阻值的50%,不小于480k。
C。电容器应承受20.4条规定的介质耐压试验。例外:如果只有8只样品符合要求,经制造者申请,可以追加10只电容器进行试验,如果第二组电容器全部符合要求,则放电试验的结果是合格的。20.2为确定电容器是否符合20.1条的要求,受试电容器要承受充电到20kV电压的0.0005μF电容器的50次放电,相继放电间隔5s。20.3放电试验的电路,如图14.1所示,其中,A.C,为0.0005μF电容器;
B,E为20kV直流电压源。
SJ/Z9041-87
20.4为确定电容器是否符合20.1条C项要求,电容器应承受频率60Hz、3500V有效值正弦被电压不少于1min的试验而不击穿。试验电压加在A。电容器的两个端子间,
B,电容器的两个端子连在一起与紧密地缠绕在电容器壳体的金属箔之间。金属箔离开无绝缘保护的火花隙保持至少1.6mm(1/16in)。例外:经制造者申请,B项中的3500V试验电压可用1000V,如果选用了这个试验电压,电容器的外壳只能作为一个保护水准。作为最终使用产品的双重保护要求应对电容器外壳作进一步的考虑。
20.5如果受试电容器含有电阻,按20.4条A项规定的试验时,若其消耗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可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冷却。20.620.4条规定的试验,电压按11.2条规定。21天线耦合电容器的寿命试验
21.110只样品除施加试验电压440V外,其它按10.2条规定进行处理。处理后至少9只电容器应符合如下条件:
A。带分流电阻的电容器端子间的阻值变化不应大于试验前所测阻值的50%,并不小于480k2。
B.无分流电阻的电容器介质绝缘电阻,用500V直流加电2min,应不小于500M。C。电容器按21.2条和21.3条规定进行介质耐压试验而不击穿。例外:如果只有8只电容器符合要求,经制造者申请,可以追加10只电容器进行试验,如果第二组电容器全部符合要求,则寿命试验的结果合格。21.2为确定电容器是否符合21.1条C项要求,电容器应承受60Hz的频率、3500V有效值正弦波电压不少于1min的试验而不击穿。试验电压加于连在一起的电容器两个端子和紧紧地缠绕在电容器外壳的金属箔之间,金属箔高开端子或没有绝缘保护的火花隙至少为1.6mm(1/16in)。
例外:经制造者串请,可以使用1000V电压代替3500V电压,如果选用了这个试验电压,电容器的外充只能作为一个保护水准,而作为最终使用的产品的双重保护要求应对电容器外壳作进一步的考虑。21.3对21.2条规定的试验,按11.2条规定施加电压。第四部分制造和生产试验
22介质耐压
22.1作为日常生产线试验,每个跨电源线,天线耦合或旁路电容器的两个端子之间,应能承受频率为40~70H2的1200V有效值电压,或2000V直流电压而不击穿。22.2作为日常生严线试验,每个双重保护电容器,应能承受频率40~70Hz,2500V有效值电压而不击穿。
22.3试验电压加一秒钟bzxZ.net
SJ/Z9041-87
22.4试验装备应有可听的或可视的击穿指示,如果发生击穿,要求对外开关进行手动复位,或能使受试电容器自动剔除。22.5用来产生40~70Hz电压的试验设备,应有一个输出基本上是正弦波的变压器。22.6如果用来产生40~70Hz电压试验设备的输出小于500VA,那么设备在输出电路中应有一个电压表,直接指示试验电压。22.7如果测试设备变压器输出等于或大于500VA,则试验电压:(1)在初级电路或第三级绕阻电路里用电压表指示。(2)用有标志的选择开关指示试验电压。(3)对单一测试电压的输出设备,试验电压指示应放在明显位置。如果不用电压表指示,则设备应有明显指示。例如电源接通指示灯亮,表示介质击穿后手动开关已经复位的指示。22.8对不属于第22.522.7条规定的试验设备,如果能证明其确能完成工厂预定的质量控制,则也可以使用。
23容量测试
23.1在第22章规定的介质耐压试验后,应测量双重保护电容器的容量。测得的容量应在制造广规定的容量范围之内,允许有规定的容差。第五部分标记
24细则
24.1电容器应标出制造厂厂名或商标和分类、型号或类似的标志。24.2除非对每一个不同的电压额定值采用不同分类编号,否则电容器均应标出电压额定值。
24.3双重保护电容器应采用μF或pF为单位的标称容量值。例外,标称值可以采用公认的代码,或工厂确认的代码。24.4带分流电阻的电容器,应标注电阻数值或范围。24,5若多家工厂生产电容器,则每个电容器的成品应有不同标志,用来识别每个工厂的产品。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