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子行业标准(SJ)】 罗兰C导航系统固态发射机通用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13:10:00
  • SJ/T10700-199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J/T 10700-1996

  • 标准名称:

    罗兰C导航系统固态发射机通用规范

  •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6-07-22
  • 实施日期:

    1996-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51.55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农业、林业综合>>B01技术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
  • 页数:

    17页
  • 标准价格:

    15.0 元
  • 出版日期:

    1996-11-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方思保、郑德芳、徐家成、秦学成、施锦山
  • 起草单位:

    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
  • 归口单位:

    电子部标准化研究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范规定了罗兰C导航系统固态发射机(以下简称发射机)的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规范适用于罗兰C导航系统发射机,可作为制定产品规范的依据。 SJ/T 10700-1996 罗兰C导航系统固态发射机通用规范 SJ/T10700-199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0700-1996
罗兰C导航系统固态发射机
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olid state transmitterinLORAN-Cnavigationsystem
1996-07-22发布
199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TYYKAONKAca
1范围
引用标准
定义、符号、缩略语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rYKAOMrKAa
罗兰C导航系统是大型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固态发射机是罗兰C导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导航发射台的核心设备。本标准由电子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思保郑德芳徐家成
秦学成
施锦山。
YKAoNrKAas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罗兰C导航系统固态发射机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olid state transmitterinLORAN-Cnavigation system
SJ/T107001996
本规范规定了罗兰C导航系统固态发射机(以下简称发射机)的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规范适用于罗兰C导航系统发射机,可作为制定产品规范的依据。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3—79
GB191-85
GB/T14379-93
GJB 367.5—87
3定义和缩略语
3.1定义
普通锯材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罗兰C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罗兰C导航系统和设备通用规范
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其它定义见GB/T14379。3.1.1系统告警systemalarm
指威胁发射机输出信号质量、可能导致系统信号超差的那些故障所引起的告警,也称一级告警。
3.1.2工作告箸operationalalarm指不至造成发射机输出信号超差而又需排除的那些故障引起的告警,又称二级告警。3.1.3辅助告警overridealarm
是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可不急于处理的一种辅助性质的告警,又称三级告警。3.1.4绝对包络误差absoluteenvelopeerror-AE指实际波形某个射频半周或某个时间点处度归一化值与理论波形对应位置处的幅度归一化值之差的绝对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6-07-22批准YYKAONrKAcas
1996-11-01实施
3.2缩略语
3.2.1 HCG half-timing unit
半周产生器。
SJ/T10700-1996
3.2.2 GRI group repetition interval脉冲组重复间隔。
3.2.3RCUremotecontrolunit
遥控单元。
3.2.4LTULorantimingunit
罗兰定时单元。
3.2.5 PCI phase code interal相位编码间隔。
3.2.6LPAlocal-phaseadjustment本地相位调整。
3.2.7SMUstatusmonitorunit
状态监测单元。
3.2.8ECDenvelope tocycledifference包周差。
3.2.9TOPCOtransmitteroperational control发射机操作控制。
3.2.10PATCO)pulse amplitude and timing control脉冲幅度定时控制。
4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双信号通道
发射机控制柜中,应具备两个相对独立的主信号通道,并能自动或手动选择其一(信号分配单元除外)在线工作或备份。4.1.2左右跟踪及超差告警
备份的LTU自动跟踪在线工作的罗兰定时单元,误差超过300ns时能自动告警。4.1.3双工能力
具有双重复频率工作时的两种信号格式及相应的封闭功能,可供双工台或单工台使用。4.1.4自动天线调谐
能自动保持天线调谐。
4.1.5联锁保护
除HCG外,凡是有高压大电流的机柜,柜门均应设有联锁装置,以确保人身安全。4.1.6HCG告警
HCG发生故障时应能提供告警,必要时能自动断开工作电源。4.1.7网络穴余及转换
输出/耦合网络应设计成允余配置。当网络告警时,能自动或手动转换工作网络。4.1.8故障检测、显示和记录
YKAONrKAcas
SJ/T10700-1996
对大于或等于32个HCG的中大规模发射机应能自动监测、显示和记录发射机的工作状态及故障状态。
4.1.9交流检测
应具有检测外输入交流电压及保护发射机设备的相应电路,且产生相应告警。4.1.10三级告警
整机应具有下列三个级别的告警方式:n)系统告警;
b)工作告警:
c)辅助告警。
4.1.11RCU控制功能
提供人-机对话接口,执行本地或控制台送入的转换定时组、LPA、改变PCI及提供整机工作状态摘要等有关指令。
4.1.12输出功率
应根据导航系统设计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发射机不同等级的输出功率。一般脉冲峰值功率应在100~2000kW之间。
4.1.13发射机供电
发射机的供电应符合GJB罗兰C导航系统和设备通用规范中3.15.1.1中ad和f的规定,并自备直流应急电源,当交流中断45min内能确保发射基准与断电前基准比较其偏差在±15ns以内。
4.2性能特性
4.2.1发射脉冲信号
4.2.1.1脉冲前沿
4.2.1.1.1发射脉冲标准前沿形式,应符合GB/T14379-93中4.2.7及附录B(参考件)的规定。
4.2.1.1.2脉冲到峰点时间,应符合GB/T1437993中4.2.7.1的规定。4.2.1.1.3绝对包络误差应符合下述规定:单蜂容差:
总体容差:
tet =(t.+995)....
1(2(1-S)2)/8/1/2≤0.01
式中:AEI与S,之差绝对值.即单峰容差;t—时间:us;
t—第i个半周蜂值处对应的时间,us;t。——实际波形的置定包周差值,us:I一实际波形前沿第i个半周幅度相对脉冲峰值幅度的归一化值:S,——理论波形第i个半周幅度相对脉冲峰值幅度的归一化值。脉冲幅度稳定性应符合GB/T14379-93中4.2.7.2.3的规定。4.2.1.1.4
4.2.1.1.5
4.2.1.1.6
4.2.1.1.7
基准过零点时间的变化应符合GB/T14379-93中4.2.7.4.1的规定。基准过零点时间的稳定性应符合GB/T1437993中4.2.7.4.2的规定。·(1)
过零点时间的稳定性及相位误差的标准偏差应符合GB/T14379—93中3
YKAONrKAcas
4.2.7.4.3的规定。
SJ/T10700-1996
4.2.1.1.8脉冲组内诸脉冲间的致性应符合GB/T14379—93中4.2.7.5.1~4.2.7.5.3的规定。
4.2.1.2频谱及谐波
在系统规定的负载条件下,发射机输出脉冲信号的频谱应符合GB/T14379--93中4.2.6.2的规定:发射机的谐波抑制能力应符合GB/T14379一93中4.2.6.3的规定。4.2.2工作调整
4.2.2.1发射机定时调整误差应小于10nsc4.2.2.2对大于或等于32个HCG的发射机,ECD的调整范围应不小于-3.5~3.5us,置定分辨力小于或等于0.5us,最大误差应不大于0.25us;小于32个HCG的发射机,其相应性能由产品规范具体规定。
4.2.2.3大于或等于32个HCG的发射机调整包周差所需最大时间,不大于7min,且调整剩余误差不大于0.25us:小于32个HCG的发射机,其相应性能由产品规范规定。4.2.3转换控制及故障恢复
4.2.3.1发射机的控制/网络配置应具有四种可能的转换工作方式,且转换后均应能确保;a)输出电流幅度变化不大于10A;b)大于或等于32个HCG的发射机输出波形包周差变化不大于0.25us;小于32个HCG的发射机,其相应性能由产品规范规定;e)定时误差不大于15ns
4.2.3.2对大于或等于32个HCG的发射机,当位于不同驱动周的两个HCG同时故障(或某一先故障而未修复)时,仍应确保:a)波形包周差变化不大于0.25us;b)输出电流减小不大于44A。
小于32个HCG的发射机,其相应性能由产品规范规定。4.2.3.3对大于或等于32个HCG的发射机,交流电源中断后又恢复,输出应满足表1要求:表1电源中断后恢复的有关性能
中断时间
45×60
触发后时间
小于32个HCG的发射机,其相应性能由产品规范规定。4.2.4GRI及相位编码
包周差变化
不大于0.25
不大于0.25
不大于0.25
发射机GRI的可选范围,应符合GB/T14379-93中4.1.6.1的规定。信号相位编码的格式,应符合GB/T14379-93中4.2.7.6的规定。4.2.5闪烁告警
发射机可以通过面板操作或经遥控单元输入远方指令,自动发出闪烁告警或取消告警。闪烁格式应符合GB/T14379-93中4.2.2.3的规定。4.2.6120h考机
YKAONrKAcas
SJ/T10700-1996
在双重复频率方式下连续工作,并满足下列要求:a)对大于或等于32个HCG的发射机波形包周差误差应不大于0.25μs;小于.32个HCG的发射机,其相应性能由产品规范规定;b)脉冲前沿13个半周中,任一半周的蜂值幅度,在一组(n≥20)测量值中的最大变化不大于脉冲峰值的4%,绝对包络误差不大于脉冲峰值的2%;c)基准过零点时间的最大变化不大于140ns;d)前13个相位过零点变化的标准偏差不大于50ns;e)最后48h,发射机不允许出现故障,否则应延长考机,直到连续48h无故障工作。4.3环境适应性
a)工作温度(有空调):10℃~30℃;相对湿度:20%~90%;
气压:试验场所气压;
b)存温度:低温-40℃,高温60℃。4.4运输要求
a)土路车速20km/h30km/h;
b)柏油路、混凝土路车速30km/h~40km/h。4.5可靠性
凡发射机自身原因造成停机或输出信号不符合4.2要求时,年累计故障时间不大于7h,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应大于480h。4.6电磁兼容性
发射机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14379-93中的4.4.2的规定。4.7维修性
发射机的维修性要求,由相应产品规范规定。5试验方法
5.1般要求
5.1.1双信号通道
a)按发射机操作说明加电,使先工作在定时组I(或IⅡ)及网络I(或I)5min后在工作边的上述设备之一上人为制造一个故障,观察是否自动转换相应工作边;b)先后手动操作T()PCO单元面板上的定时组转换开关及网络转换开关,观察发射机是否完成了相应的工作边转换。5.1.2左右跟踪及超差告警
a)让右定时组工作(右定时单元在线工作灯亮)稳定后,在右定时组上人为制造一个故障(比如拔出定时单元面板上的直流保险丝),观察右定时单元的在线工作灯是否熄灭,左定时单元面板上的在线工作灯是否亮;b)用双线示波器观察左、右定时单元的外同步脉冲,将备份定时单元的本地相位调整100ns,观察示波器上的备份定时单元信号,是否逐步向工作定时单元基准信号方向跳动;c)将备份定时单元调整300ns,观察备份定时单元前面板上的不同步指示灯是否由灭变亮(工作定时单元相应灯同时亮)。5.1.3双工能力
YKAONrKAcas
SJ/T10700-1996
在备份定时单元用示波器同时观察两个重复率的基准信号,并通过本地相位调整来检验两个基准是否独立可调。
5.1.4自动天线调谐
让发射机工作进入稳态后断开触发信号,打开工作输出网络机柜的柜门,记录调谐线圈度盘指示位置,将PATCO单元中天线调谐板的TP3或TP4接地,人为将调谐位置拉偏;重新接通触发信号,线圈应自动回到原位,发射机能逐步进入稳态工作。5.1.5联锁保护
在发射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拧松并打开具有安全联锁装置的柜门,观察发射机状态变化,并查看SMU输出打印结果。允许在TOPC单元面板上人为制造故障,模拟柜门松动或打开。
5.1.6HCG告警
发射机进人正常工作状态后,人为拔掉任选的一个HCG风扇电源的保险丝(管),观察该HCG是否告警。持续一段时间后总电源开关是否自动跳闸。5.1.7网络余及转换
在TOPCO单元面板上的工作边网络方块中,向下或向上搬动耦合网络测试开关,当网络转换方式开关是置于“自动”位置时,观察是否自动转换工作网络。5.1.8故障检测、显示和记录
首先检查TOPCO单元及RCU等面板上的状态指示及告警装置,然后抽测各大分机。L.TU、安全联锁、HCG及网络故障,分别按5.1.2、5.1.5、5.1.6及5.1.7方法检验。对PATCO、RCU、直流备用电源等主要部分,分别人为制造故障后观察,是否能自动检测出故障并发出相应告警。本条所涉及的内容,凡前面已做过且其结果有效的,相应内容本条免做。5.1.9交流检测
发射机进入稳态工作之后,在机房总配电处人为缓慢升高(或降低)输出电压,观察发射机工作状态,当电压升高或降低到规定值时,是否出现交流电源告警,继之系统告警,发射机自动停机。
5.1.10三级告警
按照三级告警各自所含内容的说明,对每一级告警内容抽检1~2项。5.1.11RCU控制功能
在发射机工作进入稳态后,按照指令表先后对操作指令、状态询问指令及故障询问指令,在相关面板上逐条进行操作,并观察面板上的显示及打印结果。5.1.12输出功率
按GB/T14379-93附录A(补充件)中A2.4规定,进行基准幅度分析测试和正交幅度分析测试。
5.1.13发射机供电
a)按GJB罗兰C导航系统和设备通用规范中4.7.2.1规定测试;b)人为中断发射机交流主电源45min,用示波器观测发射机基准在交流电源中断前后的相对位置。
5.2性能特性
5.2.1发射脉冲信号
5.2.1.1脉冲前沿
YYKAONrKAca
SJ/T10700—-1996
4.2.1.1.1-4.2.1.1.8脉冲前沿特性的测试按GB/T14379-93附录A(补充件)中A2.4的规定进行。
5.2.1.2频谱及谐波
频谱及谐波的测试,可按GB/T14379-93附录A(补充件)中A2.2条规定进行,也可按生产方与订货方共同商定的方法进行。5.2.2T作调整
5.2.2.1定时调整误差
定时调整误差的测试框图见图1。定时单元
GRI产生器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本地基准信号
组重复间隔信号
计数器
打印机
(100MHz)
图1定时调整误差测试
a)发射机以双重复频率(A率B率)方式工作,进入稳态后调整GRI产生器,使其计数为1000us左右,利用逼控单元,对A率信号分别按下列数值进行本地相位调:±10,±50,±100,±500ns
±1,±5,
±,±5ms
并打印计数器上的数值:
±50,
=500μs
±100,
b)改用LTU面板开关重做次;
c)转换定时组,重复a、b两步。上述任何一次相位调整,误差都应满足4.2.2.1要求。5.2.2.2包周差调整Www.bzxZ.net
包周差调整范围、误差及所需时间的测试,按GB/T14379-93附录A(补充件)中A2.4规定的正交幅度分析及包周差分析进行,并记录从完成置定至达到4.2.2.2要求所需时间。本测试方法适用于4.2.2.2~4.2.2.3的检验测试。5.2.3转换控制及故障恢复
5.2.3.1转换控制
在四种可能的配接转换工作方式中,按GB/T14379-93附录A(补充件)中A2.4的规定,每种工作方式部作全部16个脉冲之和的正交幅度分析,相位分析及16个脉冲的基准时间分析二种测试。高低重复率各作一次。每种工作方式应稳定工作一定时间再转换。5.2.3.2故障恢复
HCG故障测试所用仪器及所置系统参数应符合GB/T14379附录A(补充件)中A2.4的规定。具体步骤如下:
a)A率、B率各任取一个包周差值,并让自动削减开关置于断开位置:)稳态工作后,作全部脉冲之和的正交幅度分析、基准时间分析和第6脉冲的正交幅度分析三种测量,对高、低重复率信号各做一次;7
YKAONrKAcas
SJ/T10700-1996
c)在任一驱动半周上,人为使-个HCG\故障”(退出“在线工作\),重做上述三种测量;d)在发射机达到稳定工作状态后,再做上述三种测量;e)人为令位于另一驱动半周上的一个HCG“故障”,重做c、d两步测试。5.2.3.3交流中断
交流中断测试所用仪器及所置系统参数应符合GB/T14379附录A(补充件)中的A2.4规定。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a)发射机进入稳态工作段时间后,分别对A率、B率中的A组、B组的第6脉冲分别作正交幅度分析,建立基础数据;b)切断发射机总电源,10s后重新接通外电源;c)发射机触发恢复时立即做两组第6脉冲之和的正交幅度分析测量,直到绿色环路灯亮。计算触发开始到包周差恢复到初始值的0.25us之内所需时间;d)重新切断总电源30s及45min,先后重复步骤\c\。5.2.4GRI及相位编码
5.2.4.1亚复间隔
抽测组重复间隔可调范围的上下两端,并在中间任意值测两个数值,注意体现10us档变化。其方法是:利用定时单元面板输出的外同步组脉冲信号,以计数器(fc≥10MHz)计算其周期即可。
5.2.4.2相位编码格式
相位编码格式测试应符合GB/T14379附录A(补充件)中的A2.4的规定,完成包周差分析测试。
5.2.5闪烁告警
分主台和副台方式进行,利用RCU输入相应闪烁指令,用示波器(40MHz以上)观察取样的发射机输出电流信号脉冲组。5.2.6120h考机
120h考机测试所用仪器及所置系统参数应符合GB/T14379附录A(补充件)中的A2.4规定。具体步骤:
a)双重复率工作,任选三组包周差值,且按第一、三组值各工作两天,按第二组值工作一天:
b)对两个重复频率的信号,分别按下列要求进行。每1h进行·次:
一正交幅度分析测试(16个脉冲之和):一相位分析测试(16个脉冲之和);一基准时间分析测试(16个脉冲)。每12h进行一次
—ECD分析测试(16个脉冲);
一基准时间分析测试(16个脉冲);一基准峰值半周幅度分析测试(16个脉冲):-正交幅度分析测试(16个脉冲之和):一相位分析测试(16个脉冲之和);一正交幅度分析测试(A、B组第六脉冲之和);-8
YKAONrKAcas
SJ/T10700-1996
一相位分析测试(A、B组第六脉冲之和);一正交幅度分析测试(A、B组全部正相位脉冲之和):一正交幅度分析测试(A、B组全部负相位脉冲之和)。c)考机60h之后,应每隔20h进行定时组及耦合/输出网络转换。并按要求最后48h不应出现故障,否则延长考机。
5.3环境适应性
5.3.1工作温度
将试验室的温度控制在10℃~30℃,相对湿度控制在20%~90%范围内,发射机启动10min后,应处在正常工作状态。5.3.2低温览存
在设备中任选个机柜或抽屉做低温贮存试验,其步骤如下:a)检测被试样品的性能应符合要求;b)以平均值为0.7C/min~1C/min的速率将室(箱)内温度降低到=40℃,并保温12h:
c)以平均值为0.7C/min1C/min速率将室(箱)内温度回升到正常试验条件,使试验品恢复,并采取去水滴措施;
()检测被试样品的性能。
5.3.3高温存
在设备中任选一个机柜或抽尼作高温贮存试验,其步骤如下:a)检测被试样品的性能应符合要求;b)以平均值为0.7℃/min~1t/min的速率将室(箱)内温度升到60℃并保温12h;以平均值为0.7℃/min-1C/min的速率将室(箱)内温度降到正常试验条件,使样品)
恢复:
d)按产品规范的规定,检测被试样品的性能。5.4运输要求
在设备中任选一个机柜或抽屉作运输试验,其步骤如下:a)检测被试样品性能应符合要求;b)将机拒或抽屉包装好,固定在货车上;c)土路车速20km/h~30km/h:柏油路、混凝土路车速30km/h40km/h;运输距离大于或等于200km;
d)按产品规范的规定,检测被试样品性能应符合要求。5.5可靠性
发射机可靠性验证应在工作现场进行。实际工作一年后全面统计,是否达到第4.5条的要求。试验时间也可由订货方及生产方共同商定。5.6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试验,应按GB/T14379附录A(补充件)中A2.2的规定进行。5.7维修性
发射机维修性试验要求及方法,由相应产品规范规定。5.8包装
发射机的包装试验按GJB74.14中第8章的规定进行。9
YKAONrKAcas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