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10 16:02:29
  • GB/T20461-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0461-2006

  • 标准名称: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范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8-01
  • 实施日期:

    2007-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98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43.040.50 传动装置、悬挂装置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83.140.40软管
  • 中标分类号:

    化工>>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G42胶管、胶带、胶布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SO 11425:1996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11, 字数:12
  • 标准价格:

    10.0 元
  • 出版日期:

    2007-01-01
  • 计划单号:

    20031523-T-606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6-08-01
  • 起草人:

    孙克俭、刘惠春、沈汪兵
  • 起草单位:

    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中橡集团沈阳橡胶设计院
  • 归口单位: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五种型号要求,这五种型号软管的压力等级和体积膨胀不同。适用温度范围为-40℃~ 135℃输送液体。 GB/T 20461-2006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范 GB/T20461-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43.040.50;83.14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461—2006/ISO11425:1996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Rubber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 for automobile power-steeringsystems---Specification
(ISO11425:1996,IDT)
2006-08-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0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
GB/T20461—2006/ISO11425:199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07年1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6千字
2007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28684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0.00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CB/T20461--2006/ISO11425:1996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1425:1996《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11425:1996。本标准第2章引用的GB/T10125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9227:1990,本标准所引用的腐蚀性能试验方法及试验周期与国际标准一致。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35/SC1)。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克俭、刘惠春、沈汪兵。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GB/T20461—2006/ISO11425:1996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五种型号要求,这五种型号软管的压力等级和体积膨胀不同。适用温度范围为一40℃~十135℃输送液体。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9573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尺寸测量方法(GB/T9573—2003,idtISO4671:1999)GB/T10125人造气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0125—1997,cqvISO9227:1990)GB/Z18427—2001液压软管组合件液压系统外部泄漏分级(idtISO/TR11340:1994)HG/T2869—1997橡胶和塑料软管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价(idtISO7326:1991)ISO1402
ISO2719
ISO2909
ISO2977
ISO3016
ISO3819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石油产品和润滑油闪点测定Pensky-Martens闭口杯法石油产品从运动黏度计算黏度指数石油产品和碳氢化合物溶剂苯胺点和混合苯胺点的测定石油产品倾点测定
实验室玻璃器具烧杯
ISO4672:1997橡胶和塑料软管低温曲挠试验ISO4788
ISO4793
ISO6803
实验室玻璃器具量筒
实验室多孔(玻璃)过滤器
孔隙率分级、分类和命名
橡胶或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无挠曲液压脉冲试验橡胶和塑料软管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ISO8033
3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软管组合件
带有固定或可重复使用管接头的软管。4软管型别
1型:低压液体回流软管和软管组合件;2型:中压低容积膨胀软管和软管组合件;3型:中压中容积膨胀软管和软管组合件;4型:中压高容积膨胀软管和软管组合件;5型:高压低容积膨胀软管和软管组合件。5软管结构
软管应包括:
GB/T20461—2006/ISO11425:1996a)
橡胶内衬层;
b)增强层;
橡胶外覆层,或者织物外覆层(只适用于型号5)。c)
软管外观质量应均匀、无孔、无气泡和杂质。6
内径和公差
6.1软管应满足表1要求的公称内径。当按GB/T9573进行测量时,实际内径应符合公称内径的士0.4mm以内。
表1公称内径
单位为毫米
6.2按GB/T9573测量时软管内壁与外覆层外表面之间的指示器总读数即同轴度不应超过0.75mm。
注:典型外径范围在附录C中列出。软管性能要求
7.1脉冲性能
当按ISO6803用下列试验条件进行脉冲试验时,至少取四个试样,每一试样都应承受225000次循环在接头处不出现超过GB/Z18427--2001类别3的泄漏,而且软管无破裂和鼓起。试验介质温度:135℃土2℃
试验时环境温度:100℃土5℃
循环频率:每分钟30次到40次
循环参数:
升压时间:0.20s±0.10s
持续时间:0.65s士0.20s
降压时间:0.20s士0.10s
试验压力:如表2中给出的设计工作压力表2液体介质压力规范
公称内径/
设计工作压力
注:所有规定的压力值都是压力表所示压力2
试验压力/MPa
最小爆破压力
7.2爆破强度
GB/T20461—2006/ISO11425:1996当按ISO1402进行试验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应能承受表2给出的最小爆破压力。7.3长度变化
在表2给出的相应的设计工作压力下,1型、3型和4型软管的长度变化率不应超过0~一8%,2型和5型软管长度变化率不应超过+2%~一4%。7.4低温曲挠性
试样需在一40℃士2℃下调节72h后,在直径为8倍软管公称外径的轴上弯曲试样,用ISO4672:1997规定的无扭转方法B测定。
试样不应断裂,外覆层不应有任何裂纹或破坏。试验后,将试样恢复到室温,然后按ISO1402规定的方法在表2给出相应的试验压力下,试样不应有任何泄漏或其他失效型式。
在压力试验后,应解剖试样,目测检查内衬层不应有裂纹。7.5粘合强度
当按ISO8033测定时,1型、2型、3型、4型软管和不带橡胶外覆层5型软管的内衬层与增强层之间、增强层之间和增强层与外覆层之间的粘合强度不应低于1.5kN/m。7.6耐臭氧性能
当按HG/T2869—1997方法1测定时,试样不应有龟裂。7.7容积膨胀性能
本要求只适用于3型和4型的软管:当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软管或软管组合件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容积膨胀
7.8清洁度要求
在9MPa下的容积膨胀
10cm/m~26cm/m
26cm/m~55cm/m
当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时,杂质总量不应超过100mg/m,并且最大颗粒应不大于70μm。
7.9接头腐蚀性能
当按GB/T10125试验168h后,软管组合件和管接头的金属材料基本不应有腐蚀。7.10试验压力要求
按ISO1402规定的方法,检测每根软管或软管组合件在表2中给出的相应的压力,时间为1min,不应有损坏和泄漏。
7.11低温脉冲试验(只适用于4型软管)7.11.1要求
当按7.11.2进行试验时,15个循环后组合件不应有裂纹或泄漏。7.11.2试验方法
7.11.2.1将软管弯曲U型,充注试验介质(见附录A中的A.3),降温到一40℃士2℃。7.11.2.2施加1.5s一次11MPa的脉冲压力20次。7.11.2.3允许将组合件升到试验室环境温度,并保持2h。7.11.2.4施加1.5s一次11MPa的脉冲压力20次。7.11.2.5再重复7.11.2.1~7.11.2.4规定的程序(从降温到-40℃士2℃”开始)14次。7.11.2.6目测检查软管组合件是否有龟裂或泄漏,忽略任何与管接头有关的泄漏。7.12低温爆破压力试验(只适用于4型软管组合件)向软管中充注试验介质(见附录A中的A.3),并保持在一40℃士2℃下12h。然后软管组合件应3
GB/T20461—2006/ISO11425:1996承受按ISO1402规定的36MPa的最小爆破压力。标志
每根软管都应以不超过250mm的间隔清楚地、永久地标识下列内容: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本国家标准号和软管型别;
软管公称内径,以毫米(mm)表示;制造日期(年和月);
设计的工作压力,以兆帕(MPa)表示。示例:
GBXXXX-X
设计压力
2005年10月
公称内径
标准号
厂名或商标
A.1原理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容积膨胀试验方法
GB/T20461—2006/ISO11425:1996在大气压下将一已测量长度的软管充注试验流体。将压力升高到工作压力保持2min。测量达到该压力必须的流体体积,以立方厘米每米(cm/m)表示。A.2仪器
A,2.1升液压工具管内压达到9MPa士0.1MPa。A,2.2校准的压力表刻度至少到14MPa。A.2.3两个阀门其设计应使开、关时置换的液体最少。A.2.4试验室量筒符合ISO4788的要求,至少有30cm2和60cm2的容积,每个量简能准确读取至其额定容积的2%。
A.2.50.5m长不锈钢内膛毛细管牢固地安装到一个阀门的进液的一侧。A.3试验流体
试验流体应为水或按规定方法进行试验具有下列特性的完全增强液压矿物油。性能
在-40℃的黏度
凝固点,最高
闪点,闭口杯法,最低
苯胺点
A.4试样
要求值
130mm/s±20mm/s
-24℃
218℃
103℃±10℃
试验方法
ISO2909
ISO3016
ISO2719
ISO2977
试样应为连接有适当管接头的一根管接头之间自由伸展长度为1m的软管,或已测量管接头之间自由长度的软管组合件。
A.5程序
将试样连接到装有能隔离试样的阀门的压力源上。用试验流体充注试验组合件,确保排除所有空气并且试样不受外界张力。将试样内压力升到9MPa士0.1MPa,将两个阀门关闭保持1min,然后恢复到大气压。在大气压下2min后,再将压力升到9MPa士0.1MPa并保持2min。释压并收集排出的试验流体。再用另外两个试样重复试验并记录收集三次试验流体的体积。A.6结果表示
结果以每米试样收集的试验液体体积的平均值表示。A.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国家标准号:
GB/T20461—2006/ISO11425:1996b)
标识软管或软管组合件所需的详细资料;试验日期;
体积膨胀,以立方厘米每米(cm2/m)表示;使用的试验流体。
B.1原理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清洁度试验方法
向试样或软管组合件内充注石油醚并摇动,收集洗液,滤出不溶杂质,于燥并称量,并测量最大颗粒尺寸。B.2试剂
石油醚(60~80级)。
B.3仪器
玻璃漏斗。
烧杯符合ISO3819的要求。
通风干燥烘箱0℃~(85℃土5℃)温度可控。B.3.4天平精确到0.1mg。
B.3.5烧结玻璃过滤器
B.3.6显微镜。
B.4程序
导气孔率P4(见ISO4793)。
GB/T20461—2006/IS011425:1996取一长度为300mm~500mm的软管试样,或-完整组合件,测定其内表面面积。向软管或组合件中充注石油醚(B.2.1),摇动并倒入烧杯(B.3.2)中,从另一端再向软管或组合件充注石油醚,摇动并倒人烧杯中。用已称量的烧结玻璃过滤器(B.3.5)过滤烧杯中全部洗液,必要时用少量新鲜的石油醚清洗出剩余的固体。在85℃士5℃干燥烘箱(B.3.3)中干燥过滤器直到获得恒定的质量,测定此时不溶杂质的总质量。
在显微镜下测定取自过滤器的残余物,并测量最大粒子的尺寸,以毫米(mm)表示。B.5结果表示
计算不溶杂质(污垢)的总质量,以毫克每平方米(mg/m)试验软管或组合件的内表面面积表示。B.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国家标准号;
标识软管或软管组合件所需的详细资料;b)
c)不溶杂质的总质量和最大颗粒尺寸;d)试验日期。
GB/T20461—2006/ISO11425:1996典型外径范围在表C.1中给出。
公称内径
15.9~17.9
GB/T20461-200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典型外径范围
典型外径范围
19.1~20.6
18.3~19.8
22.9~24.4
19.1~20.6
单位为毫米
19.1~20.6
22.2~23.8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28684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