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8 14:49:28
  • GB/T19889.5-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9889.5-2006

  • 标准名称: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英文名称:

    Acoustics―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 of building elements―Part 5: Field measurements of 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of facade elements and facades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7-25
  • 实施日期:

    2006-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9.40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的防护>>91.120.30防水
  • 中标分类号:

    综合>>计量>>A59声学计量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SO 140-5:1998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25, 字数:42千字`
  • 标准价格:

    15.0 元
  • 出版日期:

    2006-12-01
  • 计划单号:

    20030834-T-49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6-07-25
  • 起草人:

    吴硕贤、赵越吉吉、张继萍
  • 起草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 归口单位: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科学院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两套分别测量建筑物整个外墙与外墙构件空气声隔声的方法(整墙测量法与构件测量法)。 GB/T 19889.5-2006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GB/T19889.5-2006
本标准规定了两套分别测量建筑物整个外墙与外墙构件空气声隔声的方法(整墙测量法与构件测量法)。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91.1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889.5—2006/ISO 140-5:1998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Acoustics--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 of buildingelements-Part 5: Field measurements of airborne soundinsulation of facadeelementsandfacades(ISO140-5:1998,IDT)
070117000096
2006-07-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测量设备
扬声器
扬声器噪声测量法
声场的产生
扬声器位置
在接收室内测量
扬声器噪声测量构件隔声
扬声器噪声测量外墙隔声
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法
测试要求
频率范围
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构件隔声
道路交通噪声测量外墙隔声
精密度
扬声器噪声测量构件隔声
扬声器噪声测量外墙隔声
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构件与外墙隔声.结果表述
9测试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面积S的确定
试件周边墙体声透射控制
测试要求验证示例
利用航空和铁路噪声的测量方法按1/3倍频程表述测量结果的格式参考文献
GB/T19889.5-—2006/ISO140-5:199810
GB/T19889.5—2006/ISO140-5:1998GB/T19889《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侧向传声受抑制的实验室测试设施要求;-第2部分:数据精密度的确定、验证和应用;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第4部分: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一第6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第7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一第8部分:重质标准楼板覆面层撞击声改善量的实验室测量;一第10部分:小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本部分为GB/T19889的第5部分。: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40-5:1998《声学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本部分按国家标准的要求对ISO140-5:1998做了-些编辑性修改。本部分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硕贤、赵越喆、张继萍。亚
1范围
GB/T19889.5—2006/IS0140-5:1998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GB/T19889的本部分规定了两套分别测量建筑物整个外墙与外墙构件空气声隔声的方法(整墙测量法与构件测量法),其中构件测量法用于测定外墙构件,例如窗户的隔声量。最精确的构件测量法是用扬声器作为声源的方法;其他精确性略差的构件测量法为采用现场交通噪声作为声源的方法。另一方面,整墙测量法旨在确定已有交通条件下的户外和户内声压级差。最精确的整墙测量法是利用实际的交通噪声作为声源。此外,也可采用扬声器作为人工声源。表1给出了这些方法的概述。表1
各种测量方法汇总表
测量方法
扬声器噪声测量构件
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构
件隔声
铁路噪声测量构件
航空噪声测量构件
扬声器噪声测量外墙
道路交通噪声测量外
墙隔声
铁路噪声测量外墙
航空噪声测量外墙
引文出处
测量结果
构件隔声测量
第5章
第6章
附录DWww.bzxZ.net
(资料性附录)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第5章
第6章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声测量
Dis.2m.nT
Dat.2m.nT
应用场合
确定外墙构件表观隔声量的首选方法当道路交通噪声声级足够高时,可作为方法1的替代方法
当铁路噪声声级足够高时,可作为方法1的替代方法
当航空噪声声级足够高时,可作为方法1的替代方法
作为方法6,7及8的替代方法
确定暴露于道路交通噪声的外墙隔声量的首选方法
确定暴露于铁路噪声的外墙隔声量的首选方法
确定暴露于航空噪声的外墙隔声量的首选方法
扬声器噪声测量构件隔声法可获得表观隔声量,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考虑到测量精密度时(见7.1),可将其与在实验室中依照GB/T19889.3或GB/T19889.10测量得到的隔声量作比较。当测量的目的在于评价某一外墙构件的实验室隔声性能与现场隔声性能的关系时,此方法为优选方法。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构件隔声法的用途与扬声器噪声测量法相同。当由于实际原因而不能采用后-种方法时,采用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法就特别有用。上述两种方法经常会得出略微不同的结果。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法往往会给出比扬声器噪声测量法略低的隔声量。在附录D中,还补充了相应的航空与铁1
GB/T19889.5—2006/IS0140-5:1998路噪声测量法。
道路交通噪声测量外墙隔声法可测得相对于距外墙外立面2m处噪声级的外墙实际隔声值。当测量目的在于评价包括所有侧向传声影响在内的整个外墙相对于临近道路指定位置噪声的隔声性能时,此方法是首选的方法,其结果不可用于同实验室测量结果作对比。扬声器噪声测量外墙隔声法亦可测得相对于距其外立面2m处的噪声级的外墙隔声值,当由于实际原因而无法采用实际噪声作为噪声源时,此方法尤其适合,其结果不可用于同实验室测量结果作对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988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邀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继,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241-1998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eqVIEC61260:1995)声校准器(eqvIEC60942:1988)GB/T15173—1994
2645/声学
GB/T19889.2-
应用(ISO140-2:1991G/)
GB/T19889.3
(95,IDT)
室测量(ISO140-3
GB/T19889
实验室测量(ISO
GB/T50121
GB/T20247
2006声学
1991ID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2部分:数据精密度的确定、验证和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10部分:小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混响室吸声测量(ISO354:2003,IDT)2006
第1部分:规范
IEC61672-1:2002
声级计:
3术语和定义
GB/T19889.3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测试表面平均声压级averagesound pressurelevel ona testsurfaceLi.s
声压平方的表面和时间的乎均值与基准声压(20μPa)平方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单位为分贝(dB)。表面平均在整个测试表面上进行,包括来自外墙和测试试件的反射作用。3.2
室内平均声压级
average sound pressure level in a room声压平方的空间和时间的平均值与基准声压(20μPa)平方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单位为分贝(dB)。空间平均在整个测试室内进行,但不包括受声源直接辐射或边界附近(例如墙、窗户等对结果具有显著影响的区域。3.3
equivalentcontinuoussoundpressurelevel等效连续声压级
一种连续的稳态声的声压级值,其在测量时间内,具有与所考虑的声级随时间变化的声音相同的均方声压,单位为分贝(dB)。
GB/T19889.5—2006/ISO140-5:1998隔声量(传声损失)soundreductionindex(soundtransmissionloss)R
入射至被测试件上的声功率W,与透过试件辐射至接收室的声功率W2之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单位为分贝(dB)。见式(1):R=10lg(w)
注:也可使用传声损失这个术语,它与隔声量等同3.5
表观隔声量
apparent sound reduction inde·(1)
入射至被测试件上的声功睾与透射到接收室的总声功率之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见式(2)。如果由侧向传声构件或其他构件辐射至接收室的声功率显著,则透射到接收室的总声功率为由被测试件辐射入接收室的声功率W,加上由侧向传声构件或其他构件辐射至接收室的声功率W.之和:
表观隔声量
10lg(W.+W
parent sound reduction index三
·(2)
表示当采用扬声器作为声源,且人射角为45°时,建筑构件的空气声隔声量,接式(3)计算。此处人射角指扬声器主轴指向被测试件中心时,与外墙面法线之夹角。S
式中:
-L +10lg(
被测试件表面的平均声压级,定义见3.1均声压级,定义见3
接收室内平
被测试件的面积,按附录A的规定确定;接收室的吸声量人
注:此公式是基于如下假设即惠波仅从一个角度即45°方向入射至试件,并且接收室的声场充分扩散。3.7
表观隔声量
apparentsound reductionindex.·(3
表示当声源是交通噪声且户外传声器位置是置于测试表面时建筑构件的空气声隔声量,按式(4)计算。
R*r=Leg-l.-Leg,2+10lg(
式中:
.(4)
被测试件表面的等效连续声压级的平均值,其值考虑了来自被测试件及外墙立面的声反射的影响;
接收室等效连续声压级的平均值;同3.6的规定。
GB/T19889.5—2006/ISO140-5:19983.8
声压级差
leveldifference
距外墙表面2m处的户外声压级L1.2m与接收室内按空间和时间平均的声压级L2之间的声压级差,单位为分贝(dB),见式(5)。D2m = L1.2m- L2
注:当利用交通噪声作为声源时,用Dur.2m来表示;当利用扬声器作为声源时,用D1s.2m来表示。3.9
标准化声压级差
standardizedleveldifference
经接收室混响时间修正后的声压级差,单位为分贝(dB),见式(6)。Damn = Dezm + 101g(T
式中:T。=0.5s。
注:当利用交通噪声作为声源时,用Dar.2m.n7来表示;当利用扬声器作为声源时,用Dis.2m.nr来表示。3.10
规范化声压级差
normalizedleveldifference
经接收室吸声量修正后的声压级差,单位为分贝(dB),见式(7)。D. - D -01g(会.)
式中:A。=10m。
注:当利用交通噪声作为声源时,用D..2m.来表示;当利用扬声器作为声源时,用D1s.2m.n来表示。4测量设备
4.1通则
传声器直径不应大于13mm。
(5)
(6)
声压级测量仪器应符合IEC61672-1:2002关于1级仪器的要求。测量系统应采用GB/T15173-1994规定的关于1级或优于1级的声校准器来校准。1/3倍频程滤波器或倍频程滤波器应符合GB/T3241一1998的规定。混响时间测量仪器应符合GB/T20247--2006的规定。4.2扬声器
扬声器指向性应满足在自由场中所测各频带的各位置声压级差小于5dB。此项测量是在一个与受测试件的方向和尺寸相同的假想平面上进行的。注:当对一个边长尺寸超过5m的较大的被测试件采用扬声器法进行测量时,可仅要求各位置的声压级差不大于10 dB。但这一点应在测量报告中说明。5扬声器噪声测量法
5.1通则
本节叙述扬声器噪声测量构件隔声和扬声器噪声测量外墙隔声两套方法。4
GB/T19889.5—2006/IS0140-5:1998扬声器噪声测量构件隔声可测得表观隔声量。在一定场合下,测试结果可用于与实验室中测得的构件隔声量作比较。
扬声器噪声测量外墙隔声法用来评价整个外墙或特定环境下整栋建筑的空气声隔声状况。测试结果不能与实验室测试结果作比较。5.2原理
扬声器应置于建筑物外离外墙距离为d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其辐射声波的人射角θ应等于45°士5°(见图1)。
在被测试件表面(当为构件隔声测量时)或距建筑物外墙面2m(当为外墙隔声测量时)处以及在接收室内测得平均声压级后,即可算出表观隔声量R45或声压级差D1s,2m。45°±5°
1--外墙面法线;
2垂直面;
3---水平面;
4—-扬声器。
图1扬声器噪声测量隔声的几何表示图5.3声场的产生
所产生的声场应是稳态声场并且在所考虑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连续频谱。若测量是以1/3倍频程进行,则其中心频率应至少从100Hz~3150Hz,最好是从50Hz~5000Hz。若测量是以倍频程进行,则其中心频率应至少从125Hz~2000Hz,最好是从63Hz~4000Hz。此外,处于同一倍频程中的各1/3倍频程之间的声功率级差在125Hz倍频程中不得大于6dB,在250Hz倍频程中不得大于5dB,在其他中心频率更高的倍频程中不得大于4dB。在所有测量频带中,声源应有足够的声功率,使接收室的声压级至少比接收室背景噪声级高出6 dB。
5.4扬声器位置
选择扬声器位置并确定其至外墙的距离为d时,应使得在被测试件上声压级的变化最小。最好将声源放置在地面上,或者将声源放置在离地面尽可能高的地方。当利用扬声器噪声测量构件隔声时,声源距被测试件中心的距离r应至少为5m(d>3.5m)。当利用扬声器噪声测量外墙隔声时,r应至少为7m(d>5m),声波人射角应为45°±5(见图1)。5
GB/T19889.5—2006/ISO140-5:19985.5在接收室内测量
5.5.1通则
在接收室中可通过将单个传声器从一处移至另一处,或者通过固定的传声器阵列,或者通过连续移动或摆动传声器等方法来获得平均声压级。不同传声器位置处的声压级应按能量对所有声源位置加以平均。此外,还应测量背景噪声级Lb。5.5.2传声器位置
在每个房间内应至少采用5个传声器位置来测出每个声场的平均声压级。这些位置应当在各个房间最大允许的空间范围内均匀分布。在可能情况下,传声器位置的距离应当不小于如下数值:各传声器之间间隔为0.7m;
任一传声器位置与房间界面或物体之间为0.5m;任一传声器位置与被测试件间为1.0m。当采用连续移动或摆动传声器测量时、其扫测半径应至少为0.7m。扫测平面应倾斜,以便能够覆盖大部分可达的室内空间并直不应当位于与房间任一界面小于10°的平面上扫测时间应不小于15s。5.5.3背景噪声修正
应对背景噪声进行测量以便确保在接收室中的测量结果不受外部噪声、接收系统的电噪声或声源与接收系统的电串音等噪声的影响。背景声级应至少低于信号与背景噪声的叠加声级6dB(最好低10dB以上)。著两者的声级差小于10dB,但大于6dB应式(8)对声压级加以修正。L—101g(106/10
式中:
L修正后图信号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10/%/10)
Ls——信号与背噪声叠加后的声压级值,单位为分贝(dB),Lb—背景噪声级,单位为分贝(dB)。·(8)
若在任一频带两者的声压级差小于或等于6dB,均采用声压级差6dB的修正值1.3dB。此时,在测量报告中应对D、D或R值加以说明,以便清楚地表明报告中这些指标的数值是测量值的极限值[参见第9章中规定]。
5.5.4混响时间测量和吸声量计算在式(7)的修正取中含有吸声量项。根据GB/T20247—2006,吸声量是由混响时间通过赛宾公式加以确定的:
式中:
吸声量,单位为平方米(m2);A
V一接收室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2);T一接收室混响时间,单位为秒(s)。0.16V
·(9)
根据GB/T20247一2006,混响时间是从声源停止发声后由低于起始声压级5dB开始的衰变曲线确定的。所采用的量程既不能小于20dB,也不能过大,以至于所观察到的衰变曲线不能用一条直线来近似。选用的衰变曲线的下端应至少比背景噪声级高出10dB。对各个频带的声衰变测量至少测6次。对每种情况至少应采用1个声源位置和3个传声器位置。每个测点要有两个读数。
采用移动传声器方法时应符合5.5.2的要求,但扫测时间不应少于30s。注:若混响时间很短(如小于0.4s),采用移动传声器方法可能会有问题。6
5.6扬声器噪声测量构件隔声
5.6.1测试要求
GB/T19889.5—2006/ISO140-5:1998如果测量目的在于获得能与实验室测量结果相比较的结果,则须采用如下步骤:a)确认待测墙面构造与规定构造一致,并依据生产厂家的规程正确安装;b)确定外墙的隔声量,以确保通过被测试件周边墙体的声透射不至对接收室中的声压级产生显著的贡献。
如果测量的目的在于同实验室中测量的窗户的隔声量作比较,则还应确认测试洞口的面积是否能代表实验室中的测试洞口的面积,并且毫的开口和中窗户的位置应当符合GB/T19889.3的要求。附录C给出如何执行上述检查的例子。当怀疑被测试件周边墙体的声透射可能过高,而不可被接受时,应按附录B中给出的步骤进行检查。5.6.2在外墙构件外表面测
在被测试件表面确定乎均声压级LI的方法,一是直接将传声器固定在被测试件上,使传声器的轴线与外墙表面平行。传声器可朝上或朝下放置,或者是使传声器轴线指向被测试件的法线方向。当为前一种情况时,传声器膜中心与被测试件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10mm,这取决于传声器的直径;当为后一种情形时,传声器膜的中心与被测试件的距离为小于或等于3mm。将传声器固定在被测试件表面时,可用一种强的粘贴胶带来固定(参见图2)并且为传声器安装半球风罩。S
半球风罩
平置于被测试件表面上的传声器当在户外和户内同时进行测量,并耳把传声器固定在被测试件表面时,宜选用那种不会对被测试件的隔声产生影响的传声器和连接电缆依据各传声器位置之间的声压级差来选择3至10个传声器位置,将这些位置均匀但不对称地分布在测量表面上。建议开始时先选定3个位置(n=3)。若两个位置之间某一频率的声压级差大于ndB,则应增加传声器的位置,至多增加至10个。如果被测试件是安装在外墙面的凹面处,则应当选择10个传声器位置。如果各传声器位置间的声压级差有大于10dB者,应在测量报告中写明。作为在若干固定位置进行测量的替代方法,只要传声器与外墙构件的距离能保持固定,并且背景噪声可维持在比信号声压级低10dB的水平,则可采用移动传声器进行扫测的方法。n个位置的平均值由式(10)计算得出:L=10g(10/10+10/1+**+10/10)—10lg(n)式中:
L,L,,L.——在位置1,2,.n处测得的声压级。注:声压级差可能与测点离地面高度h、凹进处、阳台和被测试件的位置等因素有关。·(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