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烟草行业标准(YC) >>
- YC/T 138-1998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

【烟草行业标准(YC)】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6 16:14:57
- YC/T138-1998
- 现行
标准号:
YC/T 138-1998
标准名称: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
标准类别:
烟草行业标准(YC)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8-03-12 -
实施日期:
1998-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51.79 KB
采标情况:
ISO 3972-1991 NEQ ISO 4120-1983 NEQ ISO 4121-1987 NEQ ISO 5495-1983 NEQ ISO 6564-1985等 NEQ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的一般要求、检验方法及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统计学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烟草及烟草制品的产品设计、开发和质量检验的感官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消费者偏爱检验。 YC/T 138-1998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 YC/T138-1998

部分标准内容:
YC/T138
—1998
本标准针对烟草及烟草制品的产品设计、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五种适应不同要求的感官评吸方法。
本标准参考了GB10220—88《感官分析方法总论》、ISO39721991《感官分析--—味觉敏感性的确定》,部分内容等效采用了ISO4120:1983《感官分析——方法学-—三点检验》、ISO4121:1987《感官分析——方法学—利用标度的方法评价食品》、ISO5495:1983《感官分析----方法学——成对比较检验》、IS0)6564:1985《感官分析——方法学—-风味面检验》、ISO6658:1985《感官分析——方法学总论》、ISO)8586:1993《感官分析——方法学—评价员的选择与培训指南》、ISO.8587:1988《感官分析—-方法学-—排序法》ISO8588:1987《感官分析—方法学—“A”“非A”检验》等国际标准,在采用时对内容进行了调整,使之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技术内容上与GB5606.4一1996《卷烟感官技术要求》保持了良好的对应关系。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明月、梅业安、于明芳、朱维敏、刘钟祥、继忠、胡清源。174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
Tobacco and tobacco products-The sensory evaluation methods范围
YC/T 138-—1998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的一般要求、检验方法及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统计学技本标准适用于烟草及烟草制品的产品设计、开发和质量检验的感官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消费者偏爱检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358—88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GB/T5606.1—1996 卷烟 抽样GB5606.4—-1996卷烟感官技术要求GB8170—91数值修约规则
GB10220-—88感官分析方法总论GB10221.1~10221.4--88感官分析术语GB/T16447—1996烟草和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评吸员 assessor
参加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的人员。分为初级评吸员、优选评吸员和专家。3.2初级评吸员primary assessor具有对烟草及烟草制品一般感官评价能力的评吸员。3.3优选评吸员selected assessor具有对烟草及烟草制品较高感官评价能力的评吸员。3.4专家expert
对烟草及烟草制品具有丰富经验,能独立地或在评价小组内进行感官评价的优选评吸员。3.5定量描述检验quantative descriptive test用可以再现的方式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特性的一种检验方法或理论分析的方法。3.6标度检验scaletest
用等距标度的方式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特性的一种检验方法或理论分析的方法。3.7 三点检验 triangular test国家烟草专卖局1998-03-12批准1998-05-01实施
YC/T 138-1998
差别检验的一种方法。同时提供三个已编码的样品,其中有两个样品是相同的,要求评吸员挑出其中单个的样品。
3.8“A”\非A\检验“A”or\notA”test差别检验的一种方法。当评吸员学会识别样品“A”以后,将一系列可能是“A”或“非A”的样品提供给评吸员,要求评吸员指出每一个样品是“A”还是“非A”。3.9 成对比较检验paired comparison test为了在某些规定的特性基础上进行比较,而成对地给出样品的一种差别检验方法。3.70局部循环评吸法local circulation smoking manner评吸员在用感官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时只采用部分评吸感觉器官进行评价。如烟气进入口腔稍事停顿后便从鼻腔徐徐排出。
3.11整体循环评吸法 overall circuiation smoking manner评吸员在用感官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时采用全部评吸感觉器官进行评价。如当烟气被吸入口腔,通过喉部吞咽后再从鼻腔徐徐排出。4一般要求
4.1评吸员
4.1.7评吸员的种类
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的评吸员应为具备相应评吸资格的人员。评吸员分为初级评吸员、优选评吸员和专家三种。所有评吸员都应进行专门的选择与培训。4.1.2评吸员的数量
所需要的评吸员的数量应满足第5章中给出的所需要的评吸员的最少数量。4.1.3评吸员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a)具有烟草及烟草制品方面的专业知识;b)具有从事感官评吸的兴趣和经验;c)身体健康,不能有任何感觉方面的缺陷;d)各评吸员之间及评吸员本人要有一致和正常的敏感性;e)在感官评吸期间应具有正常的生理状态;f)感官评吸前不应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并不得饮酒;g)不应有明显体味或使用有气味的化妆品。4.1.4评吸员的培训与选择
应以实际检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样品及各种检验方法培训和选择评吸员。4.2检验的环境要求
感官评吸应在规定的评吸室内进行。应有一个安静并不受干扰的环境。室内应通风,无异味。4.3评吸过程中口腔残留烟味的清除感官评吸过程中可采用茶水和水果对口腔中残留的烟味进行调节和清除。注:茶水一般应采用清茶,避免采用花茶或其他影响评吸时味觉感受的茶水。水果宜采用梨、荔枝等新鲜清淡类水果或罐头,不宜采用影响评吸时味觉感受的水果或髓头。4.4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4.4.1抽样
产品质量检验应按GB/T5606.1抽取实验室样品。当评吸员数量较多时,可从备份样品中补足。对于产品设计、开发应根据实际需要取足样品。4.4.2试样的制备
应保证足够的试样。同一试样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差异。应尽力消除试样可能干扰评吸员判断的因176
素。试样按GB/T16447调节水分。4.4.3试样的分发
YC/T 138 -- 1998
试样应编码,并随机地分发给评吸员,避免因试样分发次序的不同影响评吸员的判断。为防止产生感官疲劳和不适,连续评吸试样的数目不宜过多,一般应控制在25支/天以内。应在评吸员敏感性较高的时间进行评吸。4.5试样的感官评吸方式
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均应采用整体循环评吸法进行评吸感官评价。5检验方法
5.1定量描述检验
5.1.1定量描述检验主要应用:
a)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b)质量检验。
5.1.2检验要求
5.1.2.1为评吸员准备一系列试样和标准样品以及规定的表格(见表1),要求评吸员按照表格的要求对试样的各项指标计分或按要求填写评吸意见。表1卷烟感官质量检验原始记录
分数段
样品编号
评吸者:
5.1.2.2参加检验的评吸员都要经过该种方法的培训。9
刺激性
日期:
5.1.2.3评价试样前或评价试样过程中,应对标准样品进行感官评价,以便校对口径,以致不影响检验。
5.1.3评吸员数量
7个以上的评吸员。
5.1.4检验程序
5.1.4.1向评吸员提供标准样品、已经编码的试样和表1,要求评吸员按照表1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计分。除光泽、谐调以0.5分为记分单位外,香气、杂气、刺激性、余味的记分均以1.0分为记分单位。5.1.4.2评吸员在评吸试样时,应首先判定所评吸的试样属于哪一类型和哪-一分数段。分数段确定后,根据同类型标准样品的各单项感官质量对试样的各单项进行计分。5.1.4.3为了使评吸员在评吸试样时合理准确地掌握计分尺度,附录A(标准的附录)给出了烤烟型、混合型、外香型和雪茄型卷烟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以便评吸员在评吸试样时参考。
:5.1.5结果的表示
5.7.5.1数据表示
YC/T 138-—1998
检验完成后应对评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3o法或Dixon检验法剔除离群值。将各评吸员的同一单项评吸结果加和,求其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两位小数。将各单项的算术平均值加和,得到总分,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5.1.5.2图表表示
根据5.1.5.1得到的数据可按照附录C(提示的附录)所列图表的形式表示。5.2标度检验
5.2.1标度检验主要应用
标度检验主要应用于卷烟叶组配方设计及单料烟评吸。5.2.2检验要求
5.2.2.1为评吸员准备一系列试样和标准样品以及规定的表格[附录D提示的附录),要求评吸员按照表格的要求对试样规定的指标进行评吸。5.2.2.2参加检验的评吸员都要经过该种方法的培训。5.2.2.3对被检验的试样的各种特性应由专家组成的评吸小组预先进行一组试验,以便确定出其重要的感官特性。用这些试验加工设计出一张描述性词汇表并确定检验试样的程序。评吸员经过培训掌握方法,特别是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术语词汇。可采用标准样品来培训评吸员。5.2.3评吸员数量
7个以上的评吸员。
5.2.4检验程序
向评吸员提供标准样品、已编码的试样和表格,要求评吸员按照表格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吸。附录D(提示的附录)给出了利用标度检验法检验单料烟的例子。5.2.5结果的表示
所有评吸员的评吸结果均为有效。将各评吸员的单项评吸结果加和,求其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5.3三点检验
5.3.1三点检验的应用
三点检验是一种差别检验。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细微的差别,差别可以是产品的所有特征也可以是某一特征。适用于质量检验。5.3.2检验要求
为评吸员准备三个试样,其中两个相同,一个不同。要求评吸员指出两个相者。5.3.3,评吸员数量
6个以上的专家或15个以上优选评吸员或25个以上初级评吸员。培训评吸员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数量。
5.3.4检验程序
向评吸员提供一组三个已经编码的试样,其中两个试样是相同的,要求评吸员挑出其中两个相同的试样。三个不同排列次序的试样组中,两种试样出现的次数应相等,它们是:BAA
5.3.5结果的分析
原假设:不可能根据特性强度来区别这两种试样。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识别出单个试样的概率为P一1/3。
1/3。
YC/T138---1998
备择假设:可以根据特性强度来区别这两种试样。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识别出单个试样的概率为P>该检验是单边的。如果正确回答的数目大于或等于附录B(标准的附录)表B1中第四列的相应的数,则以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5.4“A”\非A\检验
5.4.1“A”_非A”检验的应用
“A”“非A”检验是一种差别检验,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适用于质量检验和测试评吸员对产品某一特性的灵敏度。5.4.2检验要求
为评吸员准备一系列试样,其中有些为“A”,另-些与“A”不同。要求评吸员对每-一样品鉴别是否为“A”。
5.4.3评吸员数量
20个以上优选评吸员或30个以上初级评吸员。5.4.4检验程序
5.4.4.1先将已知的试样“A”反复提供给评吸员,直到评吸员可以识别它为止。一旦检验开始,评吸员不再评吸已知的试样“A”。评吸员不应知道检验过程中试样“A”或“非A”的数量。5.4.4.2检验开始后,每次随机给出-一个可能是“A”或*非A”的试样,要求评吸员辨别。评吸员必须指出试样为“A”或“非A”。
5.4.5影响评吸员评吸的因素
5.4.5.1评吸员对已知“A”的印象,它影响“A”或“非A”的判断。5.4.5.2试样“A”与“非A”的差异程度。5.4.5.3“非A”试样之间有差异。5.4.6结果的分析
用列联表表2表示结果,然后根据表3作z2检验。表2“A”“非A”检验评吸结果
评吸员判别
“A”
“非A”
试样特性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A”
其中:nu-
试样本身是“A”,评吸员也认为是“A”的答案数;n2
“非A”
试样本身是“A”,而评吸员认为是“非A”的答案数;试样本身是“非A”,而评吸员认为是“A”的答案数;试样本身是“非A”,评吸员也认为是“非A”的答案数,n1与 n12之和;
一n2i与 n22之和;
n与n2之和;
n12与n22之和;
-答案总数。
原假设:评吸员的判别(认为试样是“A\或“非A\)与试样本身的特性(试样本身是“A\或“非A”)相互独立。即:
YC/T 138- 1998
n11/n21 = ni2/n22
备择假设:评吸员的评吸与试样本身的特性有关,即:n1/n21 ≠ n12/n22
α2统计量按下式计算:
(E。 - EL - 0. 5)9
式中:E。—各类观测数n;(i=1,2;j=1,2);E.——等于 nioXno,/noo。
(2)
·(3)
将22值与附录B(标准的附录)表B2中对应自由度为1的表列值比较,若大于或等于表列值则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表明试样“A”与非A”有显著差异。若小于表列值则接受原假设,表明试样“A\与“非A\无显著差异。
5.5成对比较检验
5.5.1成对比较检验的应用
成对比较检验是一种差别检验,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差别的方向如何。适用于质量检验和产品开发设计。该检验方法的优点是简单且不易产生感官疲劳。5.5.2检验要求
为评吸员准备一对样品,其中之一可以是对照样品。要求评吸员判别差别的程度和方向。5.5.3评吸员数量
7个以上的专家或20个以上优选评吸员或30个以上初级评吸员。5.5.4检验程序
5.5.4.1可以在检验组织人员和评吸员之间进行试样检验前的讨论。讨论与试样性质等相关的问题,以致不影响将要开始的检验。
5.5.4.2检验开始后,以确定的或随机的顺序将一对或多对试样分发给评吸员,向评吸员询间关于差别的程度和方向等问题。
5.5.5结果的分析
原假设:两种试样没有显著性差别,因而无法根据试样的特性强度区别这两种试样。即每个参加检验的评吸员作出试样A比试样B的特性强度大或试样B比试样A的特性强度大的判断的概率是相等的,即 PA=PB1/2。
根据作出试样A(或试样B)具有较大特性强度的判断数目对结果作出解释。结果的解释还取决于与原假设相反的备择假设。根据备择假设的性质确定检验是双边的还是单边的。5.5.5.1双边检验
双边检验是只需要发现两种试样在特性强度上是否存在差别(强度检验)。备择假设:这两种试样有显著差别。即每个参加检验的评吸员作出试样A比试样B的特性强度大或试样B比试样A的特性强度大的判断的概率是不相等的,即PA≠Pε(PA>P:或PA单边检验是希望发现某一指定试样,例如试样A比另一种试样B具有较大的强度。备择假设:试样A的特性强度明显优于试样B。即参加检验的评吸员作出试样A比试样B的特性强度大的判断的概率大于作出试样B比试样A的特性强度大的判断的概率。即PA>1/2。如果选择试样A的数目不少于附录B(标准的附录)表B1中第三列的数,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
分数段
刺激性
综合得分
分数段
无杂气
无刺激
100~≥90
YC/T138—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各类型卷烟感官质量参考表
烤烟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B
较鲜明
较丰满
稍差于
较纯净
尚鲜明
尚丰满
稍好于
较谐调
微小刺激
尚纯净
83~≥75
90~≥83
较油润
稍粗髓
较谐调
微有刺激
较舒适
75~≥67
尚油润
较充实
稍粗糙
稍差于
较谐调
稍油润
尚充实
稍粗糙
稍好于
尚谐调
略少有
稍有刺激
尚舒适
67≥58
10~9
稍舒适
58~≥50
较暗淡
较粗糙
尚谐调
略有刺激
尚舒适
50~≥42
混合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B
较均匀
尚均匀
较油润
较油润
较均匀
较油润
尚均匀
尚油润
欠谐调
有杂气
有刺激
略舒适
42~≥33
很暗淡
很粗糙
不谐调
杂气多
刺激大
不舒适
33~≥30
分数段
刺激性
综合得分
分数段
无杂气
无刺激
100~≥90
33~31
较醇厚
较细腻
较丰满
稍差于
较干净
90~≥83
30~29
尚醇厚
尚细腻
尚丰满
稍好于
较谐调
微小刺激
尚干净
83~≥75
YC/T 138-1998
表A2(完)
稍粗糙
较谐调
微有刺激
14~13
较舒适
75~≥67
较充足
稍粗糙
稍差于
较谐调
尚充足
稍粗糙
稍好于
尚谐调
略少有
稍有刺激
12~11
尚舒适
稍舒适
67≥58158~≥50
较粗糙
尚谐调
略有刺激
尚舒适
50~≥42
外香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表A3
16~15
无杂气
油润较
鲜明或
较均匀
较清新
较丰满
稍差于
油润尚
鲜明或
尚均匀
尚清新
尚丰满
稍好于
较谐调
较油润
充实或
稍粗糙
较谐调
尚油润
较充实
或较充足
稍粗糙
稍差于
较谐调
稍油润
尚充实
或尚充足
稍粗糙
稍好于
尚谐调
略少有
较灰暗
较粗糙
尚谐调
15~13
欠谐调
有杂气
有刺激
略舒适
42≥33
欠谐调
有黎气
很粗糙
不谐调
杂气多
刺激大
不舒适
33~≥30
很灰暗
很粗糙
不谐调
杂气多
分数段
刺激性
综合得分
无刺激
较纯净
100~≥90
90~≥83
分数段
刺激性
综合得分
无杂气
无刺激
YC/T138—1998
表A3(完)
微小刺激
微有刺激
尚纯净
较舒适
83~≥75
75~≥67
稍有刺激
尚舒适
67~~≥58
稍舒适
58~≥50
略有刺激
尚舒适
50~≥42
雪茄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B
较均匀
较浓郁
较细腻
较浑厚
稍差于
较纯净
100~9090~83
尚均匀
尚浓郁
尚细腻
尚浑厚
稍好于
较谐调
较油润
稍粗糙
较谐调
微小刺澈
微有刺激
尚纯净
83~≥75
较舒适
75~≥67
尚油润
较充足
稍粗糙
稍差于
较谐调
稍油润
21~19
尚充足
稍粗糙
稍好于
尚谐调
略少有
稍有刺激
12~11
尚舒适
67~≥58
10~9
稍舒适
58~≥50
较暗淡
较粗糙
尚谐调
略有刺激
尚舒适
50~≥42
有刺激
略舒适
42~≥33
欠谐调
有杂气
有刺激
略舒适
42~≥33
刺激大
不舒适
33~≥30
很粗糙
不谐调
杂气多
刺激大
不舒适
33~≥30
评吸员数
3—1998
YC/T 138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显著性表
二项分布显著性表(α=5%)
成对比较检验(双边)
成对比较检验(单边)
三点检验
评吸员数
自由度
C1检验结果
YC/T138
—1998
表B1(完)
成对比较检验(双边)
成对比较检验(单边)
表B2分布显著性表
双边假设
单边假设
日期:1996-X×-×X
评吸员人数:21
样品编号:36
牌别:×××(硬包)
光泽:5.50
香气:34.71
谐调:5.90
杂气:15.17
刺激性:15.21
余味:17.38
总计:93.9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0.10(10%)
卷烟定量描述检验举例
显著性水平α
三点检验
0.025(2.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1998
本标准针对烟草及烟草制品的产品设计、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五种适应不同要求的感官评吸方法。
本标准参考了GB10220—88《感官分析方法总论》、ISO39721991《感官分析--—味觉敏感性的确定》,部分内容等效采用了ISO4120:1983《感官分析——方法学-—三点检验》、ISO4121:1987《感官分析——方法学—利用标度的方法评价食品》、ISO5495:1983《感官分析----方法学——成对比较检验》、IS0)6564:1985《感官分析——方法学—-风味面检验》、ISO6658:1985《感官分析——方法学总论》、ISO)8586:1993《感官分析——方法学—评价员的选择与培训指南》、ISO.8587:1988《感官分析—-方法学-—排序法》ISO8588:1987《感官分析—方法学—“A”“非A”检验》等国际标准,在采用时对内容进行了调整,使之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技术内容上与GB5606.4一1996《卷烟感官技术要求》保持了良好的对应关系。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明月、梅业安、于明芳、朱维敏、刘钟祥、继忠、胡清源。174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
Tobacco and tobacco products-The sensory evaluation methods范围
YC/T 138-—1998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的一般要求、检验方法及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统计学技本标准适用于烟草及烟草制品的产品设计、开发和质量检验的感官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消费者偏爱检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358—88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GB/T5606.1—1996 卷烟 抽样GB5606.4—-1996卷烟感官技术要求GB8170—91数值修约规则
GB10220-—88感官分析方法总论GB10221.1~10221.4--88感官分析术语GB/T16447—1996烟草和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评吸员 assessor
参加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的人员。分为初级评吸员、优选评吸员和专家。3.2初级评吸员primary assessor具有对烟草及烟草制品一般感官评价能力的评吸员。3.3优选评吸员selected assessor具有对烟草及烟草制品较高感官评价能力的评吸员。3.4专家expert
对烟草及烟草制品具有丰富经验,能独立地或在评价小组内进行感官评价的优选评吸员。3.5定量描述检验quantative descriptive test用可以再现的方式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特性的一种检验方法或理论分析的方法。3.6标度检验scaletest
用等距标度的方式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特性的一种检验方法或理论分析的方法。3.7 三点检验 triangular test国家烟草专卖局1998-03-12批准1998-05-01实施
YC/T 138-1998
差别检验的一种方法。同时提供三个已编码的样品,其中有两个样品是相同的,要求评吸员挑出其中单个的样品。
3.8“A”\非A\检验“A”or\notA”test差别检验的一种方法。当评吸员学会识别样品“A”以后,将一系列可能是“A”或“非A”的样品提供给评吸员,要求评吸员指出每一个样品是“A”还是“非A”。3.9 成对比较检验paired comparison test为了在某些规定的特性基础上进行比较,而成对地给出样品的一种差别检验方法。3.70局部循环评吸法local circulation smoking manner评吸员在用感官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时只采用部分评吸感觉器官进行评价。如烟气进入口腔稍事停顿后便从鼻腔徐徐排出。
3.11整体循环评吸法 overall circuiation smoking manner评吸员在用感官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时采用全部评吸感觉器官进行评价。如当烟气被吸入口腔,通过喉部吞咽后再从鼻腔徐徐排出。4一般要求
4.1评吸员
4.1.7评吸员的种类
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的评吸员应为具备相应评吸资格的人员。评吸员分为初级评吸员、优选评吸员和专家三种。所有评吸员都应进行专门的选择与培训。4.1.2评吸员的数量
所需要的评吸员的数量应满足第5章中给出的所需要的评吸员的最少数量。4.1.3评吸员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a)具有烟草及烟草制品方面的专业知识;b)具有从事感官评吸的兴趣和经验;c)身体健康,不能有任何感觉方面的缺陷;d)各评吸员之间及评吸员本人要有一致和正常的敏感性;e)在感官评吸期间应具有正常的生理状态;f)感官评吸前不应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并不得饮酒;g)不应有明显体味或使用有气味的化妆品。4.1.4评吸员的培训与选择
应以实际检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样品及各种检验方法培训和选择评吸员。4.2检验的环境要求
感官评吸应在规定的评吸室内进行。应有一个安静并不受干扰的环境。室内应通风,无异味。4.3评吸过程中口腔残留烟味的清除感官评吸过程中可采用茶水和水果对口腔中残留的烟味进行调节和清除。注:茶水一般应采用清茶,避免采用花茶或其他影响评吸时味觉感受的茶水。水果宜采用梨、荔枝等新鲜清淡类水果或罐头,不宜采用影响评吸时味觉感受的水果或髓头。4.4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4.4.1抽样
产品质量检验应按GB/T5606.1抽取实验室样品。当评吸员数量较多时,可从备份样品中补足。对于产品设计、开发应根据实际需要取足样品。4.4.2试样的制备
应保证足够的试样。同一试样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差异。应尽力消除试样可能干扰评吸员判断的因176
素。试样按GB/T16447调节水分。4.4.3试样的分发
YC/T 138 -- 1998
试样应编码,并随机地分发给评吸员,避免因试样分发次序的不同影响评吸员的判断。为防止产生感官疲劳和不适,连续评吸试样的数目不宜过多,一般应控制在25支/天以内。应在评吸员敏感性较高的时间进行评吸。4.5试样的感官评吸方式
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均应采用整体循环评吸法进行评吸感官评价。5检验方法
5.1定量描述检验
5.1.1定量描述检验主要应用:
a)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b)质量检验。
5.1.2检验要求
5.1.2.1为评吸员准备一系列试样和标准样品以及规定的表格(见表1),要求评吸员按照表格的要求对试样的各项指标计分或按要求填写评吸意见。表1卷烟感官质量检验原始记录
分数段
样品编号
评吸者:
5.1.2.2参加检验的评吸员都要经过该种方法的培训。9
刺激性
日期:
5.1.2.3评价试样前或评价试样过程中,应对标准样品进行感官评价,以便校对口径,以致不影响检验。
5.1.3评吸员数量
7个以上的评吸员。
5.1.4检验程序
5.1.4.1向评吸员提供标准样品、已经编码的试样和表1,要求评吸员按照表1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计分。除光泽、谐调以0.5分为记分单位外,香气、杂气、刺激性、余味的记分均以1.0分为记分单位。5.1.4.2评吸员在评吸试样时,应首先判定所评吸的试样属于哪一类型和哪-一分数段。分数段确定后,根据同类型标准样品的各单项感官质量对试样的各单项进行计分。5.1.4.3为了使评吸员在评吸试样时合理准确地掌握计分尺度,附录A(标准的附录)给出了烤烟型、混合型、外香型和雪茄型卷烟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以便评吸员在评吸试样时参考。
:5.1.5结果的表示
5.7.5.1数据表示
YC/T 138-—1998
检验完成后应对评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3o法或Dixon检验法剔除离群值。将各评吸员的同一单项评吸结果加和,求其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两位小数。将各单项的算术平均值加和,得到总分,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5.1.5.2图表表示
根据5.1.5.1得到的数据可按照附录C(提示的附录)所列图表的形式表示。5.2标度检验
5.2.1标度检验主要应用
标度检验主要应用于卷烟叶组配方设计及单料烟评吸。5.2.2检验要求
5.2.2.1为评吸员准备一系列试样和标准样品以及规定的表格[附录D提示的附录),要求评吸员按照表格的要求对试样规定的指标进行评吸。5.2.2.2参加检验的评吸员都要经过该种方法的培训。5.2.2.3对被检验的试样的各种特性应由专家组成的评吸小组预先进行一组试验,以便确定出其重要的感官特性。用这些试验加工设计出一张描述性词汇表并确定检验试样的程序。评吸员经过培训掌握方法,特别是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术语词汇。可采用标准样品来培训评吸员。5.2.3评吸员数量
7个以上的评吸员。
5.2.4检验程序
向评吸员提供标准样品、已编码的试样和表格,要求评吸员按照表格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吸。附录D(提示的附录)给出了利用标度检验法检验单料烟的例子。5.2.5结果的表示
所有评吸员的评吸结果均为有效。将各评吸员的单项评吸结果加和,求其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5.3三点检验
5.3.1三点检验的应用
三点检验是一种差别检验。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细微的差别,差别可以是产品的所有特征也可以是某一特征。适用于质量检验。5.3.2检验要求
为评吸员准备三个试样,其中两个相同,一个不同。要求评吸员指出两个相者。5.3.3,评吸员数量
6个以上的专家或15个以上优选评吸员或25个以上初级评吸员。培训评吸员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数量。
5.3.4检验程序
向评吸员提供一组三个已经编码的试样,其中两个试样是相同的,要求评吸员挑出其中两个相同的试样。三个不同排列次序的试样组中,两种试样出现的次数应相等,它们是:BAA
5.3.5结果的分析
原假设:不可能根据特性强度来区别这两种试样。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识别出单个试样的概率为P一1/3。
1/3。
YC/T138---1998
备择假设:可以根据特性强度来区别这两种试样。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识别出单个试样的概率为P>该检验是单边的。如果正确回答的数目大于或等于附录B(标准的附录)表B1中第四列的相应的数,则以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5.4“A”\非A\检验
5.4.1“A”_非A”检验的应用
“A”“非A”检验是一种差别检验,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适用于质量检验和测试评吸员对产品某一特性的灵敏度。5.4.2检验要求
为评吸员准备一系列试样,其中有些为“A”,另-些与“A”不同。要求评吸员对每-一样品鉴别是否为“A”。
5.4.3评吸员数量
20个以上优选评吸员或30个以上初级评吸员。5.4.4检验程序
5.4.4.1先将已知的试样“A”反复提供给评吸员,直到评吸员可以识别它为止。一旦检验开始,评吸员不再评吸已知的试样“A”。评吸员不应知道检验过程中试样“A”或“非A”的数量。5.4.4.2检验开始后,每次随机给出-一个可能是“A”或*非A”的试样,要求评吸员辨别。评吸员必须指出试样为“A”或“非A”。
5.4.5影响评吸员评吸的因素
5.4.5.1评吸员对已知“A”的印象,它影响“A”或“非A”的判断。5.4.5.2试样“A”与“非A”的差异程度。5.4.5.3“非A”试样之间有差异。5.4.6结果的分析
用列联表表2表示结果,然后根据表3作z2检验。表2“A”“非A”检验评吸结果
评吸员判别
“A”
“非A”
试样特性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A”
其中:nu-
试样本身是“A”,评吸员也认为是“A”的答案数;n2
“非A”
试样本身是“A”,而评吸员认为是“非A”的答案数;试样本身是“非A”,而评吸员认为是“A”的答案数;试样本身是“非A”,评吸员也认为是“非A”的答案数,n1与 n12之和;
一n2i与 n22之和;
n与n2之和;
n12与n22之和;
-答案总数。
原假设:评吸员的判别(认为试样是“A\或“非A\)与试样本身的特性(试样本身是“A\或“非A”)相互独立。即:
YC/T 138- 1998
n11/n21 = ni2/n22
备择假设:评吸员的评吸与试样本身的特性有关,即:n1/n21 ≠ n12/n22
α2统计量按下式计算:
(E。 - EL - 0. 5)9
式中:E。—各类观测数n;(i=1,2;j=1,2);E.——等于 nioXno,/noo。
(2)
·(3)
将22值与附录B(标准的附录)表B2中对应自由度为1的表列值比较,若大于或等于表列值则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表明试样“A”与非A”有显著差异。若小于表列值则接受原假设,表明试样“A\与“非A\无显著差异。
5.5成对比较检验
5.5.1成对比较检验的应用
成对比较检验是一种差别检验,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差别的方向如何。适用于质量检验和产品开发设计。该检验方法的优点是简单且不易产生感官疲劳。5.5.2检验要求
为评吸员准备一对样品,其中之一可以是对照样品。要求评吸员判别差别的程度和方向。5.5.3评吸员数量
7个以上的专家或20个以上优选评吸员或30个以上初级评吸员。5.5.4检验程序
5.5.4.1可以在检验组织人员和评吸员之间进行试样检验前的讨论。讨论与试样性质等相关的问题,以致不影响将要开始的检验。
5.5.4.2检验开始后,以确定的或随机的顺序将一对或多对试样分发给评吸员,向评吸员询间关于差别的程度和方向等问题。
5.5.5结果的分析
原假设:两种试样没有显著性差别,因而无法根据试样的特性强度区别这两种试样。即每个参加检验的评吸员作出试样A比试样B的特性强度大或试样B比试样A的特性强度大的判断的概率是相等的,即 PA=PB1/2。
根据作出试样A(或试样B)具有较大特性强度的判断数目对结果作出解释。结果的解释还取决于与原假设相反的备择假设。根据备择假设的性质确定检验是双边的还是单边的。5.5.5.1双边检验
双边检验是只需要发现两种试样在特性强度上是否存在差别(强度检验)。备择假设:这两种试样有显著差别。即每个参加检验的评吸员作出试样A比试样B的特性强度大或试样B比试样A的特性强度大的判断的概率是不相等的,即PA≠Pε(PA>P:或PA
分数段
刺激性
综合得分
分数段
无杂气
无刺激
100~≥90
YC/T138—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各类型卷烟感官质量参考表
烤烟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B
较鲜明
较丰满
稍差于
较纯净
尚鲜明
尚丰满
稍好于
较谐调
微小刺激
尚纯净
83~≥75
90~≥83
较油润
稍粗髓
较谐调
微有刺激
较舒适
75~≥67
尚油润
较充实
稍粗糙
稍差于
较谐调
稍油润
尚充实
稍粗糙
稍好于
尚谐调
略少有
稍有刺激
尚舒适
67≥58
10~9
稍舒适
58~≥50
较暗淡
较粗糙
尚谐调
略有刺激
尚舒适
50~≥42
混合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B
较均匀
尚均匀
较油润
较油润
较均匀
较油润
尚均匀
尚油润
欠谐调
有杂气
有刺激
略舒适
42~≥33
很暗淡
很粗糙
不谐调
杂气多
刺激大
不舒适
33~≥30
分数段
刺激性
综合得分
分数段
无杂气
无刺激
100~≥90
33~31
较醇厚
较细腻
较丰满
稍差于
较干净
90~≥83
30~29
尚醇厚
尚细腻
尚丰满
稍好于
较谐调
微小刺激
尚干净
83~≥75
YC/T 138-1998
表A2(完)
稍粗糙
较谐调
微有刺激
14~13
较舒适
75~≥67
较充足
稍粗糙
稍差于
较谐调
尚充足
稍粗糙
稍好于
尚谐调
略少有
稍有刺激
12~11
尚舒适
稍舒适
67≥58158~≥50
较粗糙
尚谐调
略有刺激
尚舒适
50~≥42
外香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表A3
16~15
无杂气
油润较
鲜明或
较均匀
较清新
较丰满
稍差于
油润尚
鲜明或
尚均匀
尚清新
尚丰满
稍好于
较谐调
较油润
充实或
稍粗糙
较谐调
尚油润
较充实
或较充足
稍粗糙
稍差于
较谐调
稍油润
尚充实
或尚充足
稍粗糙
稍好于
尚谐调
略少有
较灰暗
较粗糙
尚谐调
15~13
欠谐调
有杂气
有刺激
略舒适
42≥33
欠谐调
有黎气
很粗糙
不谐调
杂气多
刺激大
不舒适
33~≥30
很灰暗
很粗糙
不谐调
杂气多
分数段
刺激性
综合得分
无刺激
较纯净
100~≥90
90~≥83
分数段
刺激性
综合得分
无杂气
无刺激
YC/T138—1998
表A3(完)
微小刺激
微有刺激
尚纯净
较舒适
83~≥75
75~≥67
稍有刺激
尚舒适
67~~≥58
稍舒适
58~≥50
略有刺激
尚舒适
50~≥42
雪茄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B
较均匀
较浓郁
较细腻
较浑厚
稍差于
较纯净
100~9090~83
尚均匀
尚浓郁
尚细腻
尚浑厚
稍好于
较谐调
较油润
稍粗糙
较谐调
微小刺澈
微有刺激
尚纯净
83~≥75
较舒适
75~≥67
尚油润
较充足
稍粗糙
稍差于
较谐调
稍油润
21~19
尚充足
稍粗糙
稍好于
尚谐调
略少有
稍有刺激
12~11
尚舒适
67~≥58
10~9
稍舒适
58~≥50
较暗淡
较粗糙
尚谐调
略有刺激
尚舒适
50~≥42
有刺激
略舒适
42~≥33
欠谐调
有杂气
有刺激
略舒适
42~≥33
刺激大
不舒适
33~≥30
很粗糙
不谐调
杂气多
刺激大
不舒适
33~≥30
评吸员数
3—1998
YC/T 138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显著性表
二项分布显著性表(α=5%)
成对比较检验(双边)
成对比较检验(单边)
三点检验
评吸员数
自由度
C1检验结果
YC/T138
—1998
表B1(完)
成对比较检验(双边)
成对比较检验(单边)
表B2分布显著性表
双边假设
单边假设
日期:1996-X×-×X
评吸员人数:21
样品编号:36
牌别:×××(硬包)
光泽:5.50
香气:34.71
谐调:5.90
杂气:15.17
刺激性:15.21
余味:17.38
总计:93.9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0.10(10%)
卷烟定量描述检验举例
显著性水平α
三点检验
0.025(2.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烟草行业标准(YC)标准计划
- YC/T477-2013 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范
- YC/T493.1-2014 烟草行业企业应用集成技术规范 第1部分门户集成
- YC/T286-2009 卷烟 主流烟气中薄荷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YC/T175-2003 烟草及烟草制品 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法
- YC/T341.3-2010 烟草病害预测预报调查规程 第3部分:黑胫病
- YC/T341.6-2010 烟草病害预测预报调查规程 第6部分:野火、角斑病
- YC/T178-2003 烟丝整丝率、碎丝率的测定方法
- YC/T328-2009 烟草行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 YC/T340.1-2010 烟草害虫预测预报调查规程 第1部分:蚜虫
- YC/T335-2010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设计规范
- YC/T341.1-2010 烟草病害预测预报调查规程 第1部分:赤星病
- YC/T37.1-2002 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长度 电光法
- YC/T123-1996 烟草机械 YB62A型硬条包装机
- YC/T198-2006 卷烟品牌许可生产质量保障通则
- YC/T11.7-1993 烟草机械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标准化审查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