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试验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含量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02:07:52
  • GB/T19421.12-2003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9421.12-2003

  • 标准名称:

    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试验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含量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2003-12-11
  • 实施日期:

    2004-06-01
  • 作废日期:

    2008-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09.23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化工技术>>无机化学>>71.060.50盐
  • 中标分类号:

    化工>>无机化工原料>>G12无机盐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20659
  • 页数:

    16开, 页数:4, 字数:10千字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6-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3-12-11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王云霞、苏献瑞
  • 起草单位:

    山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 归口单位:

    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19421的本部分规定了层状结晶二硅酸钠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含量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可用作洗涤助剂的层状结晶二硅酸钠中氧化镁含量(0.001%~0.01%)的测定。 GB/T 19421.12-2003 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试验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含量 GB/T19421.12-2003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19421《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试验方法》分为12个部分:GB/T19421.1相层状结晶二硅酸钠定性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GB/T19421.2白度的测定;
pH值的测定;
-GB/T 19421. 3
-GB/T 19421.4
-GB/T 19421.5
GB/T 19421. 6
GB/T 19421. 7
GB/T 19421.8
EDTA容量法测定钙交换能力;
EDTA容量法测定镁交换能力;
重量法测定灼烧失量;
重量法测定湿存水量;
邻菲罗啉比色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GB/T 19421. 9
容量法测定氧化钠含量;
-GB/T 19421.10
GB/T 19421. 11
-GB/T19421.12
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钙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含量。本部分为GB/T19421的第12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GB/T19421.12—2003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云霞、苏献瑞。1范围
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试验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含量GB/T19421.12—2003
GB/T19421的本部分规定了层状结晶二硅酸钠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含量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可用作洗涤助剂的层状结晶二硅酸钠中氧化镁含量(0.001%~0.01%)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942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ISO6353-1:1982,NEQ)3原理
试样加硝酸、高氯酸、氢氟酸加热分解除硅,在盐酸介质中,直接引人原子吸收火焰中测定,铝、硅、铁等元素对测定有于扰,用氯化锶消除。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认可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纯度相当的水。4.1盐酸(GB/T622),(1+1)溶液。4.2盐酸(GB/T622),(1+3)溶液。4.3硝酸(GB/T626),优级纯。4.4高氯酸(GB/T623),优级纯。4.5氢氟酸(GB/T620),400g/L溶液。4.6氯化锶(HG/T3-1073),优级纯,150g/L溶液。4.7氧化镁(GB/T9857)标推储存溶液:准确称取1.000g氧化镁(99.99%,预先经800℃灼烧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于1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加人盐酸(4.2)30mL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勾。此溶液为1 mL含1 mg氧化镁。4.8氧化镁标准溶液:移取5.00mI.氧化镁标准储存溶液(4.7)于1000mL容量瓶中,加人盐酸(4.1)4.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勾,此溶液为1mL含5μg氧化镁。5仪器
普通实验室仪器和
5.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有空气-乙炔燃烧器,镁空心阴极灯。所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均应达到以下指标:最低灵敏度:校准曲线中等差浓度标准溶液的最高浓度的吸光度应不低于0.3000。校准曲线的线性:五个等差浓度标准溶液中,最高与次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之差,应不小于最低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吸光度差值的0.8倍。GB/T 19421.12—2003
最低稳定性:校准曲线中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多次测量所得的吸光度相当于最高浓度吸光度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5%和0.5%。最低稳定性变异系数的计算见附录A。GGX-6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参数参见附录B。5.2黄金Ⅲ,50 mL。
6试验程序
6.1校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氧化镁标准溶液(4.8)于一组50mL容量瓶中,依次加人4mL盐酸(4.1)5mL氯化锶溶液(4.6),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285.2nm处,以空气-乙炔火焰测量吸光度。以氧化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6.2试样制备
试样预先于105℃土2℃烘箱中烘干2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称样用。6.3测定
称取0.5g试样(6.2)(精确至0.001g)于黄金皿(5.2)中,加人2mL硝酸(4.3),2mL高氯酸(4.4),10mL氢氟酸(4.5),置于电热板上加热,冒尽白烟,再加人10mL氢氟酸(4.5)冒尽白烟。取下黄金血(5.2),加人10mL盐酸(4.1),再加热溶解残渣。移人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勾。分取5ml.溶液至50mL容量瓶中,加人5mL盐酸(4.2),5mL氯化锶(4.6),加水至刻度,摇匀。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285.2nm处,以空气-乙炔火焰测定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查出氧化镁的浓度。
结果计算
层状结晶二硅酸钠中氧化镁质量百分含量以MgO(%)表示,按公式(1)计算:MgO(%) = XV
m×106×100
式中:
-自校推曲线上查得的氧化镁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V—被测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m—分取溶液相当试样量,单位为克(g)。以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到小数点后三位为测定结果。8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以大于0.005%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最低稳定性变异系数的计算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吸光度读数的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S。=
式中:
100/(C-)2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百分变异系数;S。
零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百分变异系数;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的平均值;零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
零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一测量次数。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GGX-6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参数元素
波长/nm
灯电流/mA
光谱带宽/nm
空气流量/
(L/min)
GB/T19421.12—2003
.(A.1)wwW.bzxz.Net
.(A.2)
乙炔流量/
(L/min)
燃烧器高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