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03:16:16
  • GB15065-1994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15065-1994

  • 标准名称: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4-03-15
  • 实施日期:

    1994-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04.09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EC 502-83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12, 字数:24千字
  • 标准价格:

    12.0 元
  • 出版日期:

    1994-12-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94-03-15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章万生、王利民、江晓明、朱秀茹、万玉霞、王树才、曹建华
  • 起草单位:

    上海电缆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炭黑、抗氧剂等助剂,经混炼、塑化、造粒制得的聚乙烯电缆料。 GB 15065-1994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GB15065-1994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Black polyethylene compoundsfor wire and cable
GB15065--94
本标准参照采用IEC502—1983《额定电压1~30kV挤包固体绝缘电力电缆》。1.生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以下简称聚乙烯电缆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炭黑、抗氧剂等助剂,经混炼、塑化、造粒制得的聚乙烯电缆料。
2引用标准
GB 1033
GB 1040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GB1408
固体绝缘材料工频电气强度的试验方法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GB 1409
试验方法
GB 1410
GB1633
GB 2828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2951.7
GB 2951. 13
GB2951.36
GB 2951. 37
GB 2951. 39
电线电缆空气箱热老化试验方法电线电缆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电线电缆
炭黑含量试验方法
电线电缆
氧化诱导期试验方法
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GB 3682
GB 5470
塑料冲击脆化温度试验方法
:热塑性塑料压缩试样的制备
GB/T 9352
GB12527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3产品分类
3.1规格
产品为黑色圆柱形颗粒,直径为3~4mm,长度为2~4mm或体积相当的方形颗粒。3.2分类
按其用途分为护套料和绝缘料两大类,见表1。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3-15批准1994-12-01实施
护套料
绝缘料
4技术要求
4.1外观
GB15065—94
产品名称
黑色低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黑色耐环境开裂低密度聚乙烯护套料黑色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1黑色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黑色耐候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料黑色耐候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料黑色耐候性高密度聚乙烯绝缘料主要用途
用于通信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的护层,最高工作温度70C
用于耐环境开裂要求较高的通信电缆、控制十电缆、信号电缆和光缆的护层,最高丁作温度70℃
用于光缆、海底电缆的护层,最高工作度80℃
用于1kV及以下架空电缆或其他类似场合。最高工作温度70℃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电缆或其他类似场合,最高工作温度80C
颗粒均匀,表面光滑,无明显杂质,不允许有3颗及以上连粒。4.2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332
100'0%
toI×I
noIx[<
82606576026060060826 00606002606600260060026002
5试验方法
5.1外观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5.2物理机械性能
5.2.1试样制备
按GB9352的规定进行。
5.2.2熔体流动速率
按GB3682表1中第三项规定进行。5.2.3密度
按GB1033的规定进行。
GB15065—94
5.2.4拉伸强度、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按GB1040的规定进行。试样为班型,厚度为1.0士0.1mm。5.2.5低温冲击脆化温度
按GB5470的规定进行,采用通过法,试验温度为一76℃,每组为不切口试样30片,15片及以上不破裂为合格。
5.2.6耐环境应力开裂
按GB2951.39的规定进行。
DH产品不要求退火,试样必须在试片制好后72~~120h内开始试验。TX-10试剂20%水溶液(重量浓度)。5.2.7200℃氧化诱导期
按GB2951.37的规定进行。
5.2.8炭黑含量
按GB2951.36的规定进行。
5.2.9炭黑分散性
在炭黑分散性中,分散度和吸收系数两项中任选一项。在仲裁时采用炭黑吸收系数法。5.2.9.1炭黑分散度
试验方法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进行。5.2.9.2炭黑吸收系数
试验方法按本标准附录B规定进行。5.2.1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点
按GB1633的规定进行,负荷1kg,升温速度为B。5.2.11空气箱热老化
按GB2951.7的规定进行,老化温度100士2C,时间240h。5.2.12低温断裂伸长率
按GB2951.13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18℃,在此条件下将试样处理1h。5.2.13人工气候老化
按GB12527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老化时间为1008h。5.2.14耐热应力开裂
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进行。
试样退火处理方法:保持退火烘箱的温度155士5℃,恒温1h,以30士2℃/h的降温速率降至50℃。5.3电性能
5.3.1试样厚度:1.00±0.05mm
5.3.2介电强度
按GB1408的规定进行。
5.3.3体积电阻率
按GB1410的规定进行。
5.3.4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GB15065-94
按GB1409的规定进行,测试频率:护套料为100kHz士20%,绝缘料为50Hz。6检验规则
6.1组批
聚乙烯电缆料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同一批号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为批,每批质量不超过40t。
6.2检验分类
6.2.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4.1及4.2条中表2的1、3.5、8、10、16、17项。DH、NDH、NDJ的第7项,NGJ的18、19项。
6.2.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配方、原材料、工艺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至少半年进行一次检验;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3抽样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外观按GB2828规定抽样,见表3。从抽取的每袋样品中取0.5kg进行检验。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检验以批为单位,在每批中,任取1kg进行检验。6.4判定规则
6.4.1样本单位质量的判定
产品以1袋为一个样本单位。外观按4.1条要求进行检验,全部项目均合格,样本单位为合格。6.4.2合格批的判定
外观按GB2828规定进行,见表3。采用1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1、合格质量水平AQL6.5。
批量范围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 201~3 200
样本大小
合格质量水平(AQL)6.5
GB1506594
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按表2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若有不合格项目,应重新从原批中双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全部合格,则整批为合格。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在每个包装件上附有合格证,包装袋上应标明下列内容:产品名称及代号,标准号;
制造厂家,厂址;
注册商标;
生产日期及批号;
防热、防潮标志;
f.净质量。
7.2包装
聚乙烯电缆料内袋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外袋用塑料编织袋或复合袋包装或供需双方协商。每袋净质量25±0.2kg。
7.3运输
产品运输时不得在阳光下曝晒和雨淋。要保持清洁、干燥,不得污染,保持包装完整7.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贮存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一年。336
A1原理
GB15065—94
附录A
炭黑分散度的测定
(补充件)
本方法是用显微镜观察试样中炭黑颗粒的大小,以评分的方法来表示炭黑在聚乙烯中的分散程度。A2
试验设备
200°℃电热烘箱,带刻度的100~200倍显微镜,弹簧夹子,载玻片。A3试验步骤
在三个不同颗粒上削取微量的样品(约1mg)置于两片载玻片之间,用夹子夹紧或在载玻片上加--定重量予以压紧,移至烘箱内于180~200℃下加热约5~10min,使聚乙烯熔融后呈半透明状,取出冷却至室温后,除去夹子和重物,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A4试验结果
采取评分方法
评分标准:1级为3分,1级为2分,1级为1分,三个样品加起来的总分大于等于6分为合格品,小于6分为不合格品。
样品在2mm×2mm观察范围中,等级判定标准如下:I级:允许有2.颗直径为0.015mm的炭黑颗粒;I级:允许有2颗直径为0.020mm或面积相当的炭黑颗粒;Ⅲ级:允许有2颗直径为0.040mm或面积相当的炭黑颗粒或5颗直径为0.020mm的炭黑颗粒。附录B
炭黑吸收系数试验方法
(补充件)
B1原理
测量通过黑色聚乙烯薄膜在375nm波长时的透光量,其结果用来计算吸收系数,吸收系数是校正厚度后透射度的倒数函数。
B2设备
B2.1分光光度计
B2.2制样模板,见图B1和图B2所示的模具,要求火至洛氏硬度HRC45的钢模板,模具表面镀铬厚度最小为0.005mm。
技术要求:
1.工件须作电镀处理,
2.工件所有非工作面均无毛刺。3.件$4.1及$7均为定位孔,
与图B2中定位销3.962、
46. 35 为间隙配合积。
GB15065—94
44±0.015
44。1
[J0. 014A
技术要求:
1.工件须电镀,所有非工作面边角无毛刺。2.件1、件3与件2均为过盈配合器。GB15065-94
B2.3试样架:由层压的酚醛纸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的两个同心环,尺寸见图B3,这两个环个套在另一个里面,并可滑动地紧密配合。B3参考标准试样在375nm波长时,用试验所用的仪器测量其吸收值为1.0至1.2。B3.1这个参考标准试样是含有约1%的炭黑(槽法炭黑或炉法炭黑),粒径为20nm与密度为0.91~0.925g/cm聚乙烯制成的一个高度均匀的样品。它可以在试验室开炼机上制备,并压出均匀的薄膜,按B4所述的要求进行安装。这样制备的参考标准试样,在试验用的测试仪器上,于375nm波长时测量的任何一点的吸收值与平均吸收值的偏差不超过土4%。B4试样的制备
B4.1按GB9352先模压成0.5mm的片,然后从0.5mm的薄片上切取-小块试样,用图B1和图B2所示的模板制备三个直径为40~50mm、厚度为0.01mm的试样,建议使用硅脱模剂。B4.2将制成的试样小心地放到试样架图B3的内环上,将外环同心地套在内环上,小心地压下外环,保证薄膜绷紧,无针孔,无皱纹、折子、斑点,这样就完成了样品的安装操作。339
GB 15065--94
$25.0±0.5
Φ22.0(-iaa)
图B3试样安装环
B4.3对着合适的光源,观察安装的试样。试样的颜色必须均匀,并无明显的斑点和洞眼,在每个试样的外环上标出120°间距的三个点。B5校准
把已安装好的参考标准试样放入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内,使试样尽可能靠近光通道口,将仪器灵敏度调到位置1上,调整灵敏度的旋钮,使其指示值尽量接近吸收度刻度零点,记录测试时的吸收值,作为标准材料的吸收值,将灵敏度调至2调节吸收值旋钮,使吸收值读数为零,即仪器校正完毕。B6试验步骤
B6.1在试样架的外侧位置把第一个安装好的试样放入尽可能靠近接收器的测量位置,将试样臀于顶部有120°标记的位置,打开光闸,记录下吸收度值,所记录的吸收值等于表上指示值与参考标准试样的测值之和。
B6.2关上光闸重新校对参考标准试样,旋转试样使第二个120°标记在顶部,记录又一吸收度值,重复上述操作,记录第三个点吸收值,如果任一点值与三点平均值的误差大于10%,则该试样报废,应重新制样和测试。
B6.3从试样架的环上小心地延着两环之间的边缘用锋利的小刀(手术刀或单面刀片)将膜裁下,并称重精确至0.0001g,测量试样的直径并计算试样的面积。B7计算
B7.1厚度d用称重法测定,并按式(B1)计算:d=W/(D- A)-
式中:W-
试样的质量,g;
试样的密度,g/m;
A—试样的面积,m。
注:黑色低密度聚乙烯塑料的公称密度是0.932g/cm3B7.2按式(B2)计算每个试样的吸收系数a:a10-3(2.303×u/d)
式中:a-—375nm时炭黑吸收系数;d-试样厚度,m;
每个试样的平均吸收值。
GB15065—-94
B7.3测量结果:取三个试样的吸收系数的平均值。B8报告
B8.1被测试材料的全面鉴别
B8.2被测试材料的公称密度
B8.3计算每个试样的吸收系数
B8.4三个试样的平均吸收系数即为试样的值B8.5所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型号
附录C
聚乙烯耐热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补充件)
试样的制备
试样的制备按GB9352的规定进行。C2设备
C2.12裁刀2刀口尺寸为127mm×6.4mm。C2.2冲孔机孔径为1.6mm。
C2.3金属圆棒长度为165mm,直径为6.40士0.05mm的黄铜或不锈钢棒三根,在每根金属棒上有六个直径为1.6mm的孔,孔在圆棒上必须平行,孔的间隔见图C1。22.2
1--金属棒;2—试样;3一螺栓M1.6×10;4一螺母MI.6C2.4螺栓直径为1.4mm,长度为12.5mm的螺丝,配有螺母、垫圈,材料与金属棒相同。C2.5台钳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用于夹持金属圆棒。c2.6试管长200mm,外径32mm的玻璃管,配有带气孔的橡皮塞或软木塞。恒温浴槽或烘箱温度范围在100±1℃。C2.7
C2.8试管架。
C3试样的状态调节
C3.1将模压好的试样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50%士2%环境下处理8h以上。C3.2从处理好的试片裁下九个试样,每个试样尺寸为127mm×6.4mm×1.30mm,在试样的两端分341
GB15065-
别冲压直径为1.6mm的孔,每个孔与试样终端距离为3.2mm。!见图C2。
C4试验步骤
C4.19个试样分三组,每一金属棒上缠绕三个试样。C4.2将金属圆棒的一端固定在台钳上,试样的一端用螺丝固定在圆棒上,将试样在金属圆棒上缠绕4圈半后,用螺丝将另端固定。
注:螺丝不宜上的过紧,否则会导致试样提前开裂。C4.3用C4.2的方法固定另外两个试样,将固定好试样的金属棒放进试管中,并打上标记,用塞子盖紧。
用上述方法装好另外两组的试样。C4.5用试管架将三个装好试样的试管放入烘箱或恒温浴槽里,并记下开始试验的时间。C4.6在试验进行到96h时,从烘箱或恒温浴槽中取出试管,检查试样的开裂情况,并记下时间和试样破损总数。
5试片的目测检查
观察距离试样两端6.4mm以内处的开裂情况。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天水电缆材料厂、安达塑料电缆料厂、机电部上海电缆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万生、王利民、汪晓明、朱秀茹、万玉霞、王树才、曹建华。34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