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4144-1993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测量方法

【国家标准(GB)】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测量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8 06:53:23
- GB/T14144-1993
- 现行
标准号:
GB/T 14144-1993
标准名称: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3-02-06 -
实施日期:
1993-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3.26 KB
标准ICS号:
29.040.30中标分类号:
冶金>>金属理化性能试验方法>>H26金属无损检验方法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的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室温电阻率大于0?1Ω·cm的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的测量。 GB/T 14144-1993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测量方法 GB/T14144-1993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
测量方法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radialinterstitial oxygen variation in silicon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的测量方法,GB/T 14144-93
本标准适用于室温电阻率大于0.12·Cm的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的测量。测量范围为3.5×1015at,cm-3至间隙氧在硅中的最大固溶度。2引用标准
GB1557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GB/T14143300~900μm硅片间隙氧含量红外吸收测量方法3方法提要
根据待测硅晶体的生长工艺特点,在四种测量点选取方案中选择一种适用的方案。在规定的测量位置,按GB1557或GB/T14143规定的方法测定硅中间隙氧含量,并将其值代入计算公式,求出间隙氧含量径向百分变化。
4测量仪器
4.1红外光谱仪。仪器分辩率小于5cm-1。4.2样品架。具备按选点方案要求作测量位置调整的功能,其光栏孔径为中5~8mm。4.3厚度测量仪。精度优于2μm。4.4标准平面平晶。
4.578K低温测量装置。
5试样要求
5.1试样厚度约为2mm或0.3~0.9mm。当间隙氧含量低于1×1017at·cm-3时可选用厚度约为5 mm或10mm的硅片。
5.2试样经双面机械抛光或化学抛光(仅适用于单晶),表面呈镜面,无桔皮状皱纹和凹坑。厚度为0.3~0.9mm的试样表面应符合GB/T14143中5.1~5.2条的规定。5.3试样在测量光栏孔径范围内,平整度应不大于2.2μm。5.4作差别法测量的试样,其测量位置的厚度与参比样品的厚度差小于0.5%。5.5仲裁测量的试样需经双面机械抛光。6测量点选取方案
6.1方案A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2-06批准306
1993-10-01实施
6.1.1测量点位置见图1。
GB/T 14144—93
图1方案A测量点位置
10.0±1.0mm
6.1.2试样上选两个测量点(一个中心点和一个边缘点)。6.1.3中心点的位置,选在任意两条至少成45°相交的直径的交点上,偏离试样中心不大于1.0mm。6.1.4边缘缴点的位置,应避开主参考面,选在与主参考面垂直或平行的直径上,距边续10.0±1.0mm。6.1.5边缘点处存在副参考面时,同边缘未被副参考面截掉一样确定距边缘位置。6.2方案B
该方案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测量点位置见图2。R12±1.0mm
6.2.1 方案 B - 1
图2方案B测量点位置
6.2.1.1试样上选三个测量点(一个中心点和两个边缘点)。6.2.1.2中心点的选定方法同6.1.3条。10.0±1.0mm
GB/T 14144—93
6.2.1.3两个边缘点的中心位置,选在与主参考面平行的直径上,距两边缘10.0±1.0mm。6.2.1.4边缘点处存在副参考面时,选取方法同6.1.5条。6.2.2方案 B - 2
6.2.2.1试样上选五个测量点(-个中心点,两个边缘点和两个二分之一半径处测量点)。6.2.2.2中心点的选取方法同6.1.3条:6.2.2.3两个边缘点的选取方法同6.1.4~6.1.5条。6.2.2.两个二分之一一半径处测量点的位置,选在与主参考面平行的直径上且与中心点对称的R/2±1.0mm处(R为试样的半径)。6.3方案C
6.3.1 测量点位置见图 3 。
6.3.2试样上选五个测量点(--个中心点和四个边缘点)。6.3.3中心点的选取方法同6.1.3条。6.3.4四个边缘点的位置,分别选在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上,距各边缘10.0±1.0mm。其中边缘点1和点3所在的直径与主参考面垂直平分线的夹角为30°Umn
图3方案C测量点位置
6.4方案D
6.4. 1 测量点位置见图 4 。
6..2根据试样直径大小选取不同数目的测量点(一个中心点和多个等间距点)。6.4.3中心点的选取方法同6。1.3条。6.4.4各等间距点的位置,选在与主参考面平行无副参考面一侧的半径上,从距边缘10.0±1.0mm的第·一点起,以10mm的间距,依次到距试样中心小于10mm不能再选取为止。308
7 测量步骤
10.0±1.0mm
GB/T 14144—93
10.0±1.0mm
图4方案D测量点位置
了.1按选取方案确定试样测量点的位置。在不妨碍测量的情况下可在表面做上记号,以便重复测置。7.2把试样放入样品架,将测量点位置调整到光栏中心。7.3按GB1557第5章测量程序测定间隙氧含量。7.4在测量过程中,测量条件和仪器参数应保持不变。7.5作为仲裁测量,需重复测量三次。8 测量结果计算
8.1根据选取方案,按下列公式计算间隙氧含量径向百分变化(ROV)8.1.1方案 A计算方法:
A[O].- N(O]E
式中:N【O)。——中心点间愿氧含量,at·cm\3N[O]e—边缘点间隙氧含量,at·cm23。8.1.2方案B-1计算方法:
式中:N[O}g—
N(o].'- Nro)e.
-两边缘点间隙氧含量的平均值,at·cm3。8.1.8方案B-2计算方法:
ROV按公式(2)、(3)计算,取其中的大值。ROV-N[O)-N(OR/?
式中:N[O]R/2-——两个二分之一半径处间隙氧含量的平均值,at·cm3。8.1.4方案C计算方法
ROV按公式(2)计算,其中N(O)e为四个边缘点间隙氧含量的平均值。(1)
8.1.5方案D计算方法
式中:N【O]max
N(O]min-
GB/T 14144-93
N(O) max - NO) min
Nro]。wwW.bzxz.Net
各点间隙氧含量的最大值,at·cm3;一各点间隙氧含量的最小值,at·cm23。8.2仲裁测量时,取三次重复测量的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平均值。ROV-
9精密度
(4)
本方法单个实验室测量精密度:当ROV小于6的时为±15%(RIS),当ROV不小于6时为±3%(RIS)。多个实验室测量精密度:当ROV小于6时为±20%(RIS),当ROV不小于6的时为±5%(RIS)。本方法精密度值是选用九个硅单晶试样经过五个实验室巡回测量得出的。10试验报告
10.1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间隙氧含量径向百分变化;
各测量点间隙氧含量;
测量点选取方案:
测量方法:
试样数量,编号和来源,
试样状况(厚度、直径、型号、晶向和表面状态);f.
测试仪器型号、选用参数和样品架的光栏孔径;g.
本标准编号,
测试单位、测试者和测试日期。f.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治金研究所、蛾媚半导体材料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培新、陈永同、梁洪、颐为芳。本标准等效采用ASTMF951一85《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测试方法》标准。3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
测量方法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radialinterstitial oxygen variation in silicon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的测量方法,GB/T 14144-93
本标准适用于室温电阻率大于0.12·Cm的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的测量。测量范围为3.5×1015at,cm-3至间隙氧在硅中的最大固溶度。2引用标准
GB1557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GB/T14143300~900μm硅片间隙氧含量红外吸收测量方法3方法提要
根据待测硅晶体的生长工艺特点,在四种测量点选取方案中选择一种适用的方案。在规定的测量位置,按GB1557或GB/T14143规定的方法测定硅中间隙氧含量,并将其值代入计算公式,求出间隙氧含量径向百分变化。
4测量仪器
4.1红外光谱仪。仪器分辩率小于5cm-1。4.2样品架。具备按选点方案要求作测量位置调整的功能,其光栏孔径为中5~8mm。4.3厚度测量仪。精度优于2μm。4.4标准平面平晶。
4.578K低温测量装置。
5试样要求
5.1试样厚度约为2mm或0.3~0.9mm。当间隙氧含量低于1×1017at·cm-3时可选用厚度约为5 mm或10mm的硅片。
5.2试样经双面机械抛光或化学抛光(仅适用于单晶),表面呈镜面,无桔皮状皱纹和凹坑。厚度为0.3~0.9mm的试样表面应符合GB/T14143中5.1~5.2条的规定。5.3试样在测量光栏孔径范围内,平整度应不大于2.2μm。5.4作差别法测量的试样,其测量位置的厚度与参比样品的厚度差小于0.5%。5.5仲裁测量的试样需经双面机械抛光。6测量点选取方案
6.1方案A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2-06批准306
1993-10-01实施
6.1.1测量点位置见图1。
GB/T 14144—93
图1方案A测量点位置
10.0±1.0mm
6.1.2试样上选两个测量点(一个中心点和一个边缘点)。6.1.3中心点的位置,选在任意两条至少成45°相交的直径的交点上,偏离试样中心不大于1.0mm。6.1.4边缘缴点的位置,应避开主参考面,选在与主参考面垂直或平行的直径上,距边续10.0±1.0mm。6.1.5边缘点处存在副参考面时,同边缘未被副参考面截掉一样确定距边缘位置。6.2方案B
该方案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测量点位置见图2。R12±1.0mm
6.2.1 方案 B - 1
图2方案B测量点位置
6.2.1.1试样上选三个测量点(一个中心点和两个边缘点)。6.2.1.2中心点的选定方法同6.1.3条。10.0±1.0mm
GB/T 14144—93
6.2.1.3两个边缘点的中心位置,选在与主参考面平行的直径上,距两边缘10.0±1.0mm。6.2.1.4边缘点处存在副参考面时,选取方法同6.1.5条。6.2.2方案 B - 2
6.2.2.1试样上选五个测量点(-个中心点,两个边缘点和两个二分之一半径处测量点)。6.2.2.2中心点的选取方法同6.1.3条:6.2.2.3两个边缘点的选取方法同6.1.4~6.1.5条。6.2.2.两个二分之一一半径处测量点的位置,选在与主参考面平行的直径上且与中心点对称的R/2±1.0mm处(R为试样的半径)。6.3方案C
6.3.1 测量点位置见图 3 。
6.3.2试样上选五个测量点(--个中心点和四个边缘点)。6.3.3中心点的选取方法同6.1.3条。6.3.4四个边缘点的位置,分别选在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上,距各边缘10.0±1.0mm。其中边缘点1和点3所在的直径与主参考面垂直平分线的夹角为30°Umn
图3方案C测量点位置
6.4方案D
6.4. 1 测量点位置见图 4 。
6..2根据试样直径大小选取不同数目的测量点(一个中心点和多个等间距点)。6.4.3中心点的选取方法同6。1.3条。6.4.4各等间距点的位置,选在与主参考面平行无副参考面一侧的半径上,从距边缘10.0±1.0mm的第·一点起,以10mm的间距,依次到距试样中心小于10mm不能再选取为止。308
7 测量步骤
10.0±1.0mm
GB/T 14144—93
10.0±1.0mm
图4方案D测量点位置
了.1按选取方案确定试样测量点的位置。在不妨碍测量的情况下可在表面做上记号,以便重复测置。7.2把试样放入样品架,将测量点位置调整到光栏中心。7.3按GB1557第5章测量程序测定间隙氧含量。7.4在测量过程中,测量条件和仪器参数应保持不变。7.5作为仲裁测量,需重复测量三次。8 测量结果计算
8.1根据选取方案,按下列公式计算间隙氧含量径向百分变化(ROV)8.1.1方案 A计算方法:
A[O].- N(O]E
式中:N【O)。——中心点间愿氧含量,at·cm\3N[O]e—边缘点间隙氧含量,at·cm23。8.1.2方案B-1计算方法:
式中:N[O}g—
N(o].'- Nro)e.
-两边缘点间隙氧含量的平均值,at·cm3。8.1.8方案B-2计算方法:
ROV按公式(2)、(3)计算,取其中的大值。ROV-N[O)-N(OR/?
式中:N[O]R/2-——两个二分之一半径处间隙氧含量的平均值,at·cm3。8.1.4方案C计算方法
ROV按公式(2)计算,其中N(O)e为四个边缘点间隙氧含量的平均值。(1)
8.1.5方案D计算方法
式中:N【O]max
N(O]min-
GB/T 14144-93
N(O) max - NO) min
Nro]。wwW.bzxz.Net
各点间隙氧含量的最大值,at·cm3;一各点间隙氧含量的最小值,at·cm23。8.2仲裁测量时,取三次重复测量的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平均值。ROV-
9精密度
(4)
本方法单个实验室测量精密度:当ROV小于6的时为±15%(RIS),当ROV不小于6时为±3%(RIS)。多个实验室测量精密度:当ROV小于6时为±20%(RIS),当ROV不小于6的时为±5%(RIS)。本方法精密度值是选用九个硅单晶试样经过五个实验室巡回测量得出的。10试验报告
10.1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间隙氧含量径向百分变化;
各测量点间隙氧含量;
测量点选取方案:
测量方法:
试样数量,编号和来源,
试样状况(厚度、直径、型号、晶向和表面状态);f.
测试仪器型号、选用参数和样品架的光栏孔径;g.
本标准编号,
测试单位、测试者和测试日期。f.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治金研究所、蛾媚半导体材料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培新、陈永同、梁洪、颐为芳。本标准等效采用ASTMF951一85《间隙氧含量径向变化测试方法》标准。3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44099-2024 学生基本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GB/T41218—2021 银行营业网点无障碍环境建设规范
- GB/T14946-2002 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分类与代码
- GB/T43241-2023 法庭科学 一氧化二氮检验 气相色谱-质谱法
-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T11075-2013 碳酸锂
- GB12594-1990 工作基准试剂(容量) 溴酸钾
- GB/T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GB/T39821-2021 塑料 不能从规定漏斗流出的模塑材料表观密度的测定
- GB/T41666.7-2024 地下无压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系统 第7部分:螺旋缠绕内衬法
- GB13851-2022 内河交通安全标志
- GB16199-1996 车间空气中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卫生标准
- 行业新闻
- Solaxy 技术生态展望:路线图、跨链、DeFi 与 GameFi 应用潜力
- 比特币空头正在建立新的市场仓位,但这样做安全吗?
- 顶级上币财富效应,重塑交易新範式|SuperCEX Ourbit 2025 成就概览
- Pi Network价格不会跌破0.40美元,原因如下
- 韩国Upbit交易所新增MOODENG交易对,支持韩元、比特币和泰达币交易
- 主要交易所下架BONE,SHIB社区反应强烈
- 今日XRP新闻:Webus达成1亿美元协议推动XRP支付——XRP生态重大胜利
- 狗狗币终于准备好反弹了吗?第二次支撑位回测点燃多头希望
- 比特币的“诺克斯堡”进军英超联赛:Xapo银行与阿斯顿维拉达成赞助协议
- 保罗·阿特金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需在加密货币创新与监管执法间取得平衡
- SEC暂停灰度$GDLC加密货币ETF审批进行审查
- 2025年波卡(Polkadot)和卡尔达诺(Cardano)悄然崛起(包括一位意外新秀)
- OKX 视角:BONK 在 Solana 币生态中的角色与发展机会
- 关于Unstaked的真相:这是值得关注的看涨加密货币,还是一场高风险的AI赌注?
- XRP价格在实时追踪器上突然飙升至691,667美元。事件真相揭秘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