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6192-1986 黑木耳
标准号:
GB/T 6192-1986
标准名称:
黑木耳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86-01-18 -
实施日期:
1986-08-01 -
作废日期:
2008-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71.39 KB
替代情况:
被GB/T 6192-2008代替
首发日期:
1986-01-18复审日期:
2004-10-14起草单位:
商业部副食品局归口单位: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主管部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相关标签:
黑木耳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Hook) Underw]干制品。 GB/T 6192-1986 黑木耳 GB/T6192-1986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Jews-earfungus
GB/T6192-86
本标准适用于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Hook)Underw]干制品。1名词术语
黑木耳属于担子菌纲,有隔担子菌亚纲木耳目的胶质真菌。主要栽培在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麻栎[Quercusacutissima]、作栎[Quercusdentata]等壳斗科树木的段木上,干时黑色,革质。1.1段木:指树木砍倒后,截断成一定长度的木棒,这里专指用来栽培黑木耳的长80~120cm,直径8~12cm的阔叶树木棒。1.2色泽:指黑木耳经干制后的自然颜色与光泽,由于黑木耳生长环境不同采收季节不同,加工后略有深浅之别。
1.3拳耳:主要指在阴雨多湿季节,因凉晒不及时在翻晒时,互相粘裹而形成的拳头状耳。1.4流耳:主要指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采收不及时而形成的色泽较浅的薄片状耳。1.5流失耳:指高温高湿导致木耳胶质溢出、肉质破坏、失去商品价值的木耳。1.6虫蛀耳:被害虫蛀食而形成残缺不全的木耳。1.7霉烂耳:主要指干制木耳因保管不善被潮气侵蚀形成结块发霉变质的木耳。1.8干湿比:指干木耳与浸泡吸水并滤去余水后的湿木耳重量之比。1.9杂质:主要指黑木耳在生长中和采收晾晒过程中附着的沙土、小石粒、树皮、树叶等。2质量标准
2.1感官指标见表1:
等级!
指标名称
耳片色泽
流失耳
虫蛀耳
霉烂耳
「多为黑褐色至浅棕色
「耳面黑褐色,有光亮感,耳面黑褐色,背暗灰色【背暗灰色
不允许
不允许
物理指标见表2: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超过1%
不超过0.5%
指等级称!
指标名称
朵片大小,cm
含水量,%
干湿比
耳片厚度,mm
杂质,%
朵片完整,不能通」朵片基本完整,不能「朵片小或成碎片,不能通|过直径2cm的筛眼「通过直径1cm的筛眼「过直径0.4cm的筛眼不超过14
1:15以上
1以上
不超过0.3
2.3化学指标见表3:
指标名称
粗蛋白质,%
不低于!
总糖(以转化糖计),%不低于
粗纤维,%
灰分,%
脂肪,%
2.4卫生指标
不低于!
不超过14
1:14以上
0.7以上
不超过0.5
3.00~6.00
3.00~6.00
不超过14
1:12以上
不超过1
按GB2707~2763-81《食品卫生标准》及一系列食品卫生的国家规定执行。对产品的检疫,按国家植物检疫有关规定执行。3检验方法
3.1感官检验
眼看:观察朵片大小,完整程度,看色泽深浅,光亮情况。注意流耳、拳耳是3.1.1
否符合等级要求,看有无霉烂耳、虫蛀耳、流失耳。3.1.2鼻闻;嘴尝:不允许有异味。3.1.3手握耳听:握之声脆,扎手,具有弹性,耳片不碎为含水量适当;握之咯声响、扎手易碎,为干燥过度;握之无声,不扎手,手感柔软为含水量过多。3.2物理检验
3.2.1朵片大小:将被检木耳分别用三种不同网孔直径的筛网筛,看是否符合等级规定,并算出不符合等级的比例。
3.2.2含水量测定:
3.2.2.1烘干减重法
在感量为0.01~0.001g的天平上称取黑木耳试样5g,置于已知恒重的金属样品盒中,放入100~105℃烘箱内烘2h,取出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烘30min,复称重。直至恒重。
水分按式(1)计算:
水分(%)
式中:G—样品干燥后失重,g;
W样品干燥前重,g。
3.2.2.2水分快速测量仪测定法
称样10g,置于水分测量仪测量盒中调好仪表校正指针能从最大回到零位,上好手柄,打开测量开关,用手压柄,视指针偏转指数即为水分百分含量。3.2.3干湿比:精确称样10g,按式(2)求得干重:干重=W+W(S1-S2)
式中:W-
-称取样重,g;
S1—标准含水量,14%;
S2——实际含水量,%。
将求得干重的样耳放入水中在18~20℃室内浸泡10h,取出后用漏水容器滤尽滴水,称重为湿重。
3.2.4耳片厚度:检验干湿比称湿重后的木耳,用卡尺测量耳片中间厚度,即为耳片厚度。
3.2.5杂质:称取试样500g,用直径0.4cm的筛网筛落灰土等杂物,捡出筛上杂物,一并收集称重。
杂质按式(3)计算
杂质(%)=
式中:M—杂质量,g;
W—试样重,g。
3.3化学检验
3.3.1粗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W
3.3.1.1原理:利用硫酸和样品一同加热,破坏有机质、分解出氨,用硼酸吸收,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从而算出总氮量。分析时只限于测定总氮量,再换算为粗蛋白质量。3.3.1.2试剂:4%硼酸吸收液、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50%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化学纯)、硫酸钾(化学纯)、硫酸铜(化学纯)、锌粒(化学纯)、0.1N盐酸标准溶液。3.3.1.3试剂配制:
4%硼酸吸收液:20g硼酸(化学纯)溶解于500ml热水中,加入10ml混合指示剂。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5份0.2%溴甲酚绿95%乙醇溶液与1份0.2%甲基红乙醇
溶液混合。
3.3.1.4测定方法:
精确称取5.000g样品于杯形滤纸中,将样品和滤纸移入500ml凯氏烧瓶内,加10g结晶硫酸钾,1g硫酸铜,并小心加入浓硫酸25ml。斜放烧瓶,温和地加热。待泡沫消失后,适当加大火力,消化至液体清亮后继续加热1h。使冷却将500ml凯氏烧瓶连接到蒸馏系统,其馏液出口管插入盛有25ml硼酸吸收液的锥形瓶中。用少量无氨水稀释消化液.加入防暴沸粒状物.再加入1.5g锌粒.并加入80ml50%氢氧化钠溶液。蒸馏1~1.5h(整个蒸馏过程中的馏出液必须保持冷却)。馏出液用0.1N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呈中灰色,过量1滴(约0.02ml)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一试剂空白(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均与上述相同)。总氮按式(4)计算:
N(V1-V)X0.014
总氮(%)
式中:N—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W
V1样液滴定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量,mlV空白滴定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量.mlW——样品重量,g;
0.014——氮的毫克当量。
粗蛋白质按式(5)换算:
粗蛋白质(%)=总氮(%)XK
换算系数,等于4.38。
式中:K
3.3.2总糖的测定
3.3.2.1原理:样品中原有的和水解后产生的转化糖有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铁氰化钾还原。根据铁氰化钾的浓度和样液滴定量可计算出含糖量。3.3.2.2试剂:浓盐酸(分析纯)、1%铁氰化钾溶液、1%葡萄糖溶液、10%和40%氢氧化钠溶液、亚甲基蓝指示剂。
3.3.2.3测定方法:
准确称取样品0.5000g,移入50ml容量瓶,加入3ml蒸馅水使润湿,再加入10ml用氯化氢饱和过的盐酸溶液浸泡,盖上塞子静置72h,再加入5ml浓盐酸和10ml蒸馏水。置于电热水浴锅上在60~62℃温度下加热24h.水解完后,过滤进200ml容量瓶中用50ml蒸馏水洗涤水解瓶数次洗后倒入漏斗。加入10ml40%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冷却后加入蒸馏水至刻度,静置备用。
用移液管在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1%铁氰化钾溶液和2.5ml10%氢氧化钠溶液,并加入5ml蒸馏水。再用移液管吸取5ml待测样液进去.加上一滴亚甲基蓝指示剂。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后2min,用1%的标准葡萄糖溶液进行滴定。滴至蓝色退去,变为淡黄色即为终点。记录滴定毫升数,同时作一不加样液的空白滴定。总糖按式(6)计算:
(V0-V1)X 0.001
总糖(以转化糖计)(%)=
式中:Vo空白滴定时葡萄糖溶液消耗量,ml;V1—滴定样液时消耗葡萄糖溶液量,ml;0.001——标准葡萄糖溶液浓度;w—样品重,g;
-取样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3.3.3粗纤维的测定(重量法)
3.3.3.1原理:在硫酸的作用下,使糖、淀粉、半纤维素水解而除去,再用氢氧化钾溶解蛋白质而除去,剩下的基本上是较稳定的组成即粗纤维素。3.3.3.2试剂:1.25%硫酸溶液,1.25%氢氧化钟溶液。3.3.3.3测定方法
准确称取经干燥粉碎的样品0.5000g于100ml烧杯中,加入85mll.25%煮沸的硫酸溶液,置于石棉板上加热煮沸.保持体积恒定.维持30min。取下加入热蒸馏水至体积为90ml静置待固定物沉淀后,倾泻去溶液,再加入热蒸馏水至上述体积,固体物沉淀后,倾泻去溶液。如此反复至倾泻出液体不再呈酸性。用甲基红作指示剂检查。再加入约85ml1.25%氢氧化钠溶液,在石棉网上加热煮沸30min,取下加入热蒸馏水至体积为90ml,静置待固体物沉淀后,倾泻掉溶液。如此反复操作.至倾泻液不皇碱性.用酚献作指示剂。在漏斗璃中加入25ml精制后的石棉悬浮液,待水分滤去后,将上述洗涤过的沉淀物倒入中滤去水分。用温度为50~60℃的热乙醇25ml分三次洗涤滤渣。再用25ml乙醛分三次洗涤,晾干。在110℃电热烘箱中烘至恒重,再放入600℃电阻炉内灼烧1h,取出稍冷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1h,称重,直至恒重。粗纤维素按式(7)计算:
粗纤维素(%)=
式中:G1—残余物重量,g;;
G2—灼烧后终残物重量,g;
W—样品重量,g。
3.3.4灰分的测定
·(7)
将用稀盐酸烧煮过1~2h的瓷埚洗净,置高温炉中,升温至550℃600℃,维持30min,稍冷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精密称重。在埚内精确称取粉碎样品5.000g,在电炉上烧至无烟后,移入500600℃高温炉中灰化至白灰为止。如灰化不完全,可取出冷却后,加入数滴硝酸,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蒸干后再移入高温炉中灰化至白灰为止。灰化后,取出冷却,称重。再灰化1~2h,取出冷却称重,至前后相差不超过0.0002g为止。灰分按式(8)计算:
灰分(%)=—×100
式中:S——灰分的重量,g;bzxz.net
W—样品的重量,g。
3.3.5脂肪的测定(索提取法)
准确称取粉碎样品5.000g,于100~105℃烘箱中烘干3h,置于滤纸筒中,移入脂肪抽提器中,连接冷凝管及已知重量的抽提瓶。加入乙醚量为抽提瓶的三分之一容积,置于水浴上加热,在60~65℃水浴上,每5~6min回流一次。4~6h后,用滤纸或毛玻璃试验脂肪是否抽提完全(滴在滤纸和毛玻璃上的乙醚液挥发后无油迹)。取出滤纸筒,继续回流一次。利用抽提器回收乙醚。将瓶取下措干,在100105℃烘箱中干燥1h,冷却称重至恒重。脂肪按式(9)计算:
脂肪(%)
式中:G—乙醚抽提物重,g;
W样品的重量,g。
4检验规则
X100·
4.1同等级、同时交售、调运、销售的黑木耳作为一个试验批次。报验单中填写的项目应与货物相符,凡货、单不符.等级混滑,包装破损者.由交货单位整理后再进行检验。
4.2抽样
4.2.1抽样数量:
抽验件数由式(10)求得:
S=(N/2)**1/2
式中:N—被检黑木耳批次的件数;S抽样的件数。
如果在检验中发生争议,重新检验,以两次检验结果的平均数来确定。+(10)
4.2.2抽样方法:应在全批货物中的不同部位抽样,每件深入耳包20cm处抽取100g,把抽取出的样品,置于铺垫物上,充分混合后,以四分法分取需要数量的样耳,装入密封样品袋供检验用。
4.3产地分散交售的黑木耳,可以在收购时按交售量随机取样,按规定的等级规格分级验收。
4.4黑木耳的检验以感官检验为主,物理、化学、卫生指标为对照分析黑木耳的内在质量。但物理指标中的朵片大小、含水量和杂质,应作为收购、调运中的一个重要质量内容4.5等级检验
把用四分法分取的样耳用感官检验和物理检验按本标准规定评级。4.5.1朵片大小,耳片色泽、厚度,杂质含量不符合该等级单项或几项累计超过10%的降一级,超过30%的降二级。
4.5.2水分超过本标准规定的,在18%以下的,按超过比例扣除重量,在18%以上的,应干燥到规定含水量才能接收。
4.6经检验不合货标等级质量的黑木耳,可按实际品质定级验收。如交售单位不同意变更等级时,可由交售单位加工整理后再进行抽样检验,以重验的结果为准。5包装、运输、贮存
5.1包装要求
黑木耳用白色棉布袋外套麻袋(符合GB731-81《麻袋的技术条件》规定)包装。盛装黑木耳的包装袋,必须编织紧密,坚固,洁净,干燥,无破洞、无异味:无毒性。凡装过农药、化肥、化学制品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包装袋,不能用于包装黑木耳。包装袋外应缝上布标,内放标签,标明品名、等级、重量(毛重:净重),写上产地,封装验收人员姓名或代号,并印有防潮标记。注:出口黑木耳如合同另有规定的,照合同条款加工包装。5.2运输
黑木耳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曝晒,防潮湿,防雨淋。用散篷车、船运载黑木耳要加盖防雨布。严禁与有毒物品混装,严禁用含残毒、有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载黑木耳。5.3存
贮存黑木耳的库房,库内地面要具备防潮设施,防止底部受潮。黑木耳在装卸和堆垛时不得踩踏包件或在耳包上坐卧。严禁与有毒、有异味和易于传播虫害的物品混合存放。入库后要防止害虫、鼠类危害。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副食品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黑木耳制订标准小组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杨育军、欧阳宁。国家标准局1986-01-18发布
1986-08-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Jews-earfungus
GB/T6192-86
本标准适用于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Hook)Underw]干制品。1名词术语
黑木耳属于担子菌纲,有隔担子菌亚纲木耳目的胶质真菌。主要栽培在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麻栎[Quercusacutissima]、作栎[Quercusdentata]等壳斗科树木的段木上,干时黑色,革质。1.1段木:指树木砍倒后,截断成一定长度的木棒,这里专指用来栽培黑木耳的长80~120cm,直径8~12cm的阔叶树木棒。1.2色泽:指黑木耳经干制后的自然颜色与光泽,由于黑木耳生长环境不同采收季节不同,加工后略有深浅之别。
1.3拳耳:主要指在阴雨多湿季节,因凉晒不及时在翻晒时,互相粘裹而形成的拳头状耳。1.4流耳:主要指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采收不及时而形成的色泽较浅的薄片状耳。1.5流失耳:指高温高湿导致木耳胶质溢出、肉质破坏、失去商品价值的木耳。1.6虫蛀耳:被害虫蛀食而形成残缺不全的木耳。1.7霉烂耳:主要指干制木耳因保管不善被潮气侵蚀形成结块发霉变质的木耳。1.8干湿比:指干木耳与浸泡吸水并滤去余水后的湿木耳重量之比。1.9杂质:主要指黑木耳在生长中和采收晾晒过程中附着的沙土、小石粒、树皮、树叶等。2质量标准
2.1感官指标见表1:
等级!
指标名称
耳片色泽
流失耳
虫蛀耳
霉烂耳
「多为黑褐色至浅棕色
「耳面黑褐色,有光亮感,耳面黑褐色,背暗灰色【背暗灰色
不允许
不允许
物理指标见表2: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超过1%
不超过0.5%
指等级称!
指标名称
朵片大小,cm
含水量,%
干湿比
耳片厚度,mm
杂质,%
朵片完整,不能通」朵片基本完整,不能「朵片小或成碎片,不能通|过直径2cm的筛眼「通过直径1cm的筛眼「过直径0.4cm的筛眼不超过14
1:15以上
1以上
不超过0.3
2.3化学指标见表3:
指标名称
粗蛋白质,%
不低于!
总糖(以转化糖计),%不低于
粗纤维,%
灰分,%
脂肪,%
2.4卫生指标
不低于!
不超过14
1:14以上
0.7以上
不超过0.5
3.00~6.00
3.00~6.00
不超过14
1:12以上
不超过1
按GB2707~2763-81《食品卫生标准》及一系列食品卫生的国家规定执行。对产品的检疫,按国家植物检疫有关规定执行。3检验方法
3.1感官检验
眼看:观察朵片大小,完整程度,看色泽深浅,光亮情况。注意流耳、拳耳是3.1.1
否符合等级要求,看有无霉烂耳、虫蛀耳、流失耳。3.1.2鼻闻;嘴尝:不允许有异味。3.1.3手握耳听:握之声脆,扎手,具有弹性,耳片不碎为含水量适当;握之咯声响、扎手易碎,为干燥过度;握之无声,不扎手,手感柔软为含水量过多。3.2物理检验
3.2.1朵片大小:将被检木耳分别用三种不同网孔直径的筛网筛,看是否符合等级规定,并算出不符合等级的比例。
3.2.2含水量测定:
3.2.2.1烘干减重法
在感量为0.01~0.001g的天平上称取黑木耳试样5g,置于已知恒重的金属样品盒中,放入100~105℃烘箱内烘2h,取出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烘30min,复称重。直至恒重。
水分按式(1)计算:
水分(%)
式中:G—样品干燥后失重,g;
W样品干燥前重,g。
3.2.2.2水分快速测量仪测定法
称样10g,置于水分测量仪测量盒中调好仪表校正指针能从最大回到零位,上好手柄,打开测量开关,用手压柄,视指针偏转指数即为水分百分含量。3.2.3干湿比:精确称样10g,按式(2)求得干重:干重=W+W(S1-S2)
式中:W-
-称取样重,g;
S1—标准含水量,14%;
S2——实际含水量,%。
将求得干重的样耳放入水中在18~20℃室内浸泡10h,取出后用漏水容器滤尽滴水,称重为湿重。
3.2.4耳片厚度:检验干湿比称湿重后的木耳,用卡尺测量耳片中间厚度,即为耳片厚度。
3.2.5杂质:称取试样500g,用直径0.4cm的筛网筛落灰土等杂物,捡出筛上杂物,一并收集称重。
杂质按式(3)计算
杂质(%)=
式中:M—杂质量,g;
W—试样重,g。
3.3化学检验
3.3.1粗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W
3.3.1.1原理:利用硫酸和样品一同加热,破坏有机质、分解出氨,用硼酸吸收,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从而算出总氮量。分析时只限于测定总氮量,再换算为粗蛋白质量。3.3.1.2试剂:4%硼酸吸收液、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50%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化学纯)、硫酸钾(化学纯)、硫酸铜(化学纯)、锌粒(化学纯)、0.1N盐酸标准溶液。3.3.1.3试剂配制:
4%硼酸吸收液:20g硼酸(化学纯)溶解于500ml热水中,加入10ml混合指示剂。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5份0.2%溴甲酚绿95%乙醇溶液与1份0.2%甲基红乙醇
溶液混合。
3.3.1.4测定方法:
精确称取5.000g样品于杯形滤纸中,将样品和滤纸移入500ml凯氏烧瓶内,加10g结晶硫酸钾,1g硫酸铜,并小心加入浓硫酸25ml。斜放烧瓶,温和地加热。待泡沫消失后,适当加大火力,消化至液体清亮后继续加热1h。使冷却将500ml凯氏烧瓶连接到蒸馏系统,其馏液出口管插入盛有25ml硼酸吸收液的锥形瓶中。用少量无氨水稀释消化液.加入防暴沸粒状物.再加入1.5g锌粒.并加入80ml50%氢氧化钠溶液。蒸馏1~1.5h(整个蒸馏过程中的馏出液必须保持冷却)。馏出液用0.1N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呈中灰色,过量1滴(约0.02ml)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一试剂空白(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均与上述相同)。总氮按式(4)计算:
N(V1-V)X0.014
总氮(%)
式中:N—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W
V1样液滴定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量,mlV空白滴定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量.mlW——样品重量,g;
0.014——氮的毫克当量。
粗蛋白质按式(5)换算:
粗蛋白质(%)=总氮(%)XK
换算系数,等于4.38。
式中:K
3.3.2总糖的测定
3.3.2.1原理:样品中原有的和水解后产生的转化糖有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铁氰化钾还原。根据铁氰化钾的浓度和样液滴定量可计算出含糖量。3.3.2.2试剂:浓盐酸(分析纯)、1%铁氰化钾溶液、1%葡萄糖溶液、10%和40%氢氧化钠溶液、亚甲基蓝指示剂。
3.3.2.3测定方法:
准确称取样品0.5000g,移入50ml容量瓶,加入3ml蒸馅水使润湿,再加入10ml用氯化氢饱和过的盐酸溶液浸泡,盖上塞子静置72h,再加入5ml浓盐酸和10ml蒸馏水。置于电热水浴锅上在60~62℃温度下加热24h.水解完后,过滤进200ml容量瓶中用50ml蒸馏水洗涤水解瓶数次洗后倒入漏斗。加入10ml40%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冷却后加入蒸馏水至刻度,静置备用。
用移液管在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1%铁氰化钾溶液和2.5ml10%氢氧化钠溶液,并加入5ml蒸馏水。再用移液管吸取5ml待测样液进去.加上一滴亚甲基蓝指示剂。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后2min,用1%的标准葡萄糖溶液进行滴定。滴至蓝色退去,变为淡黄色即为终点。记录滴定毫升数,同时作一不加样液的空白滴定。总糖按式(6)计算:
(V0-V1)X 0.001
总糖(以转化糖计)(%)=
式中:Vo空白滴定时葡萄糖溶液消耗量,ml;V1—滴定样液时消耗葡萄糖溶液量,ml;0.001——标准葡萄糖溶液浓度;w—样品重,g;
-取样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3.3.3粗纤维的测定(重量法)
3.3.3.1原理:在硫酸的作用下,使糖、淀粉、半纤维素水解而除去,再用氢氧化钾溶解蛋白质而除去,剩下的基本上是较稳定的组成即粗纤维素。3.3.3.2试剂:1.25%硫酸溶液,1.25%氢氧化钟溶液。3.3.3.3测定方法
准确称取经干燥粉碎的样品0.5000g于100ml烧杯中,加入85mll.25%煮沸的硫酸溶液,置于石棉板上加热煮沸.保持体积恒定.维持30min。取下加入热蒸馏水至体积为90ml静置待固定物沉淀后,倾泻去溶液,再加入热蒸馏水至上述体积,固体物沉淀后,倾泻去溶液。如此反复至倾泻出液体不再呈酸性。用甲基红作指示剂检查。再加入约85ml1.25%氢氧化钠溶液,在石棉网上加热煮沸30min,取下加入热蒸馏水至体积为90ml,静置待固体物沉淀后,倾泻掉溶液。如此反复操作.至倾泻液不皇碱性.用酚献作指示剂。在漏斗璃中加入25ml精制后的石棉悬浮液,待水分滤去后,将上述洗涤过的沉淀物倒入中滤去水分。用温度为50~60℃的热乙醇25ml分三次洗涤滤渣。再用25ml乙醛分三次洗涤,晾干。在110℃电热烘箱中烘至恒重,再放入600℃电阻炉内灼烧1h,取出稍冷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1h,称重,直至恒重。粗纤维素按式(7)计算:
粗纤维素(%)=
式中:G1—残余物重量,g;;
G2—灼烧后终残物重量,g;
W—样品重量,g。
3.3.4灰分的测定
·(7)
将用稀盐酸烧煮过1~2h的瓷埚洗净,置高温炉中,升温至550℃600℃,维持30min,稍冷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精密称重。在埚内精确称取粉碎样品5.000g,在电炉上烧至无烟后,移入500600℃高温炉中灰化至白灰为止。如灰化不完全,可取出冷却后,加入数滴硝酸,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蒸干后再移入高温炉中灰化至白灰为止。灰化后,取出冷却,称重。再灰化1~2h,取出冷却称重,至前后相差不超过0.0002g为止。灰分按式(8)计算:
灰分(%)=—×100
式中:S——灰分的重量,g;bzxz.net
W—样品的重量,g。
3.3.5脂肪的测定(索提取法)
准确称取粉碎样品5.000g,于100~105℃烘箱中烘干3h,置于滤纸筒中,移入脂肪抽提器中,连接冷凝管及已知重量的抽提瓶。加入乙醚量为抽提瓶的三分之一容积,置于水浴上加热,在60~65℃水浴上,每5~6min回流一次。4~6h后,用滤纸或毛玻璃试验脂肪是否抽提完全(滴在滤纸和毛玻璃上的乙醚液挥发后无油迹)。取出滤纸筒,继续回流一次。利用抽提器回收乙醚。将瓶取下措干,在100105℃烘箱中干燥1h,冷却称重至恒重。脂肪按式(9)计算:
脂肪(%)
式中:G—乙醚抽提物重,g;
W样品的重量,g。
4检验规则
X100·
4.1同等级、同时交售、调运、销售的黑木耳作为一个试验批次。报验单中填写的项目应与货物相符,凡货、单不符.等级混滑,包装破损者.由交货单位整理后再进行检验。
4.2抽样
4.2.1抽样数量:
抽验件数由式(10)求得:
S=(N/2)**1/2
式中:N—被检黑木耳批次的件数;S抽样的件数。
如果在检验中发生争议,重新检验,以两次检验结果的平均数来确定。+(10)
4.2.2抽样方法:应在全批货物中的不同部位抽样,每件深入耳包20cm处抽取100g,把抽取出的样品,置于铺垫物上,充分混合后,以四分法分取需要数量的样耳,装入密封样品袋供检验用。
4.3产地分散交售的黑木耳,可以在收购时按交售量随机取样,按规定的等级规格分级验收。
4.4黑木耳的检验以感官检验为主,物理、化学、卫生指标为对照分析黑木耳的内在质量。但物理指标中的朵片大小、含水量和杂质,应作为收购、调运中的一个重要质量内容4.5等级检验
把用四分法分取的样耳用感官检验和物理检验按本标准规定评级。4.5.1朵片大小,耳片色泽、厚度,杂质含量不符合该等级单项或几项累计超过10%的降一级,超过30%的降二级。
4.5.2水分超过本标准规定的,在18%以下的,按超过比例扣除重量,在18%以上的,应干燥到规定含水量才能接收。
4.6经检验不合货标等级质量的黑木耳,可按实际品质定级验收。如交售单位不同意变更等级时,可由交售单位加工整理后再进行抽样检验,以重验的结果为准。5包装、运输、贮存
5.1包装要求
黑木耳用白色棉布袋外套麻袋(符合GB731-81《麻袋的技术条件》规定)包装。盛装黑木耳的包装袋,必须编织紧密,坚固,洁净,干燥,无破洞、无异味:无毒性。凡装过农药、化肥、化学制品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包装袋,不能用于包装黑木耳。包装袋外应缝上布标,内放标签,标明品名、等级、重量(毛重:净重),写上产地,封装验收人员姓名或代号,并印有防潮标记。注:出口黑木耳如合同另有规定的,照合同条款加工包装。5.2运输
黑木耳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曝晒,防潮湿,防雨淋。用散篷车、船运载黑木耳要加盖防雨布。严禁与有毒物品混装,严禁用含残毒、有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载黑木耳。5.3存
贮存黑木耳的库房,库内地面要具备防潮设施,防止底部受潮。黑木耳在装卸和堆垛时不得踩踏包件或在耳包上坐卧。严禁与有毒、有异味和易于传播虫害的物品混合存放。入库后要防止害虫、鼠类危害。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副食品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黑木耳制订标准小组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杨育军、欧阳宁。国家标准局1986-01-18发布
1986-08-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 GB/T1567-2003 薄型 平键
- GB/T51435-2021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
- GB50777-2012 ±800KV及以下换流站构支架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7521—1987 多个控制器在一CA MAC机箱中
- GB50210-201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GB/T5465.2-2023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2部分:图形符号
- GB/T24681-2009 植物保护机械 喷雾飘移的田间测量方法
- GB/T6002.6-2003 纺织机械术语第6部分:卷纬机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