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6583-1996 不饱和橡胶中饱和橡胶的鉴定 第1部分 酸消化法
标准号:
GB/T 16583-1996
标准名称:
不饱和橡胶中饱和橡胶的鉴定 第1部分 酸消化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6-10-28 -
实施日期:
1997-06-01 -
作废日期:
2008-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5.13 KB
替代情况:
被GB/T 16583-2008代替采标情况:
ISO/DP 7234-1-80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在不饱和橡胶中鉴定饱和橡胶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单一或并用不饱和橡胶。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低分子量聚乙烯或聚苯乙烯的胶料。 GB/T 16583-1996 不饱和橡胶中饱和橡胶的鉴定 第1部分 酸消化法 GB/T16583-1996

部分标准内容:
GB/T16583-1996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DP7234-1:1980《不饱和橡胶中饱和橡胶的鉴定—第一部分——酸消化法》。
本标准与ISO/DP7234-1相比扩大了适用范围,使饱和橡胶和不饱和橡胶在任何共混比例下都能鉴定。试样消化根据不同胶种对酸消化液浓度、温度和时间作了明确规定。为了缩短消化时间,试样的制备采用磨细的胶粉,并根据国情改用磁力恒温搅拌器替代浸润剂浸润橡胶。为保证过滤效果不锈钢网规定为45μm,过滤后的残余物可留在不锈钢网中,折迭后直接入管式炉裂解,简化了操作程序。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归口。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美英。
本标准委托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负责解释。849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不饱和橡胶中饱和橡胶的鉴定
第一部分酸消化法
Rubbers saturated-Identificationin unsaturated rubbers--
Part 1 :by acid digestion
本标准规定了在不饱和橡胶中鉴定饱和橡胶的方法。GB/T16583—1996
neq ISO/DP 7234-1: 1980
本标准适用于单一或并用不饱和橡胶,如聚异戊二烯(IR或NR)、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R)、各种丁二烯-丙烯共聚物(NBR)和聚氯丁二烯(CR)共混胶中鉴定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和乙烯-丙烯共聚物(二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低分子量聚乙烯或聚苯乙烯的胶料。这一类材料是耐酸消化的,并可溶于热二氯甲烷中。如果存在,会和饱和橡胶同时出现在红外谱图中。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板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6028—94橡胶聚合物(单一及并用)的鉴定裂解气相色谱法。(egVISO7270:1987)GB/T7764—87橡胶鉴定红外分光光度法。(neqISO4650:1984)GB/T13249--91硫化橡胶中橡胶含量的测定管式炉热解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饱和橡胶是指在橡胶链中含有少量双键的橡胶,例如含有少量异戊二烯的丁基橡胶(IIR)和含有少量己二烯的乙丙橡胶(EPDM)。注:这并不意味异戊二烯和已二烯是唯一在制造 IIR和EPDM橡胶中可以使用的不饱和组分。3.2不饱和橡胶是指在橡胶链中每隔一定间隔含有相当数量双键的橡胶,例如聚异戊二烯橡胶、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和氟丁橡胶。4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不饱和橡胶会被硫酸和铬酸的混合酸所降解,残留的饱和橡胶可以用红外光谱法或气相色谱法鉴定。
5试剂
在试验过程中除特殊规定外,只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进行本试验时,所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0-28批准850
1997-06-01实施
GB/T16583--1996
公认的健康和安全防护措施都应该是有效的5.1丙酮(GB686)。
5.2二氯甲烷。
5.3硫酸和铬酸混合消化液:将200g兰氧化铬(CrO3)溶于500mL水中,小心地边搅拌边加入150mL.硫酸(p=1.84Mg/m2),冷却至室温。6仪器
6.1红外光谱仪:以透射模式或吸收模式操作。6.2气相色谱仪:按GB/T6028。
6.3磁力恒温搅拌器:可控制(45士2)C。6.4不锈钢网:45μm(325自)。6.5电热板。
7分析步骤
7.1称取0.5~~1g磨细的硫化胶试料(精准至0.0001g)。假若橡胶是未硫化的,实验前应先硫化。7.2将试样放在150ml烧杯中,加50mL丙酮,在电热板上煮沸1min,然后倾去丙酮。稍稍加热烧杯内容物直至没有丙酮气味。
7.3加入50mL.酸消化混合液,把烧杯放在磁力恒温搅拌器上,在(45士2)℃,消化2h。注意不应让丙酮留在烧杯中,把酸混合液加到丙酮中会引起剧烈反应。7.4把溶液连同内容物倒在45μm不锈钢网上过滤,先用热水充分洗涤残渣,然后再用丙酮洗涤直至基本无黄色。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7.5假若有残渣,按7.8继续进行,若没有残渣,说明试样中没有丁基橡胶存在,但并不说明没有乙丙橡胶的存在。
7.6按7.1称取试料,7.2处理试料。加入30mL硫酸和铬酸混合消化液和20ml蒸馏水,把烧杯放在磁力恒温搅拌器上,在(45士2)℃消化3h,接着按7.4进行。7.7假若在不锈钢网上仍没有残渣,说明试样中也没有乙丙橡胶存在。试验到此结束。假若有残渣,按7.8继续进行。
7.8将7.5或7.7所得残渣收集在200mL烧杯中,把丙酮蒸干后加100mL二氯甲烷,在大于300C的电热板上将溶液蒸至30mL。
7.9用45μm不锈钢网过滤,将滤液收集在50mL烧杯中。7.10缓慢加热将二氯甲烷溶液蒸发至大约5~~10mL,接着按GB/T7764进行饱和橡胶的红外鉴定。或直接将7.5或7.7所得残渣按GB/T6028进行饱和橡胶气相色谱鉴定。7.11若须半定量测定饱和橡胶含量,重复7.1至7.7操作,然后将7.5或7.7所得残渣,在105C烘箱中烘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约30min),称量,再按GB/T13249通氮30min裂解后称量。根据裂解减量计算饱和橡胶在原样中的近似质量百分含量。851
GB/T17531--1998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TR9474:1993《橡胶与橡胶制品化学试验方法准确度和偏差的确定》。本标准所述准则是对GB4471—1984和GB/T14838—1993的补充。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化学工业部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玉芝。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DP7234-1:1980《不饱和橡胶中饱和橡胶的鉴定—第一部分——酸消化法》。
本标准与ISO/DP7234-1相比扩大了适用范围,使饱和橡胶和不饱和橡胶在任何共混比例下都能鉴定。试样消化根据不同胶种对酸消化液浓度、温度和时间作了明确规定。为了缩短消化时间,试样的制备采用磨细的胶粉,并根据国情改用磁力恒温搅拌器替代浸润剂浸润橡胶。为保证过滤效果不锈钢网规定为45μm,过滤后的残余物可留在不锈钢网中,折迭后直接入管式炉裂解,简化了操作程序。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归口。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美英。
本标准委托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负责解释。849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不饱和橡胶中饱和橡胶的鉴定
第一部分酸消化法
Rubbers saturated-Identificationin unsaturated rubbers--
Part 1 :by acid digestion
本标准规定了在不饱和橡胶中鉴定饱和橡胶的方法。GB/T16583—1996
neq ISO/DP 7234-1: 1980
本标准适用于单一或并用不饱和橡胶,如聚异戊二烯(IR或NR)、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R)、各种丁二烯-丙烯共聚物(NBR)和聚氯丁二烯(CR)共混胶中鉴定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和乙烯-丙烯共聚物(二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低分子量聚乙烯或聚苯乙烯的胶料。这一类材料是耐酸消化的,并可溶于热二氯甲烷中。如果存在,会和饱和橡胶同时出现在红外谱图中。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板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6028—94橡胶聚合物(单一及并用)的鉴定裂解气相色谱法。(egVISO7270:1987)GB/T7764—87橡胶鉴定红外分光光度法。(neqISO4650:1984)GB/T13249--91硫化橡胶中橡胶含量的测定管式炉热解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饱和橡胶是指在橡胶链中含有少量双键的橡胶,例如含有少量异戊二烯的丁基橡胶(IIR)和含有少量己二烯的乙丙橡胶(EPDM)。注:这并不意味异戊二烯和已二烯是唯一在制造 IIR和EPDM橡胶中可以使用的不饱和组分。3.2不饱和橡胶是指在橡胶链中每隔一定间隔含有相当数量双键的橡胶,例如聚异戊二烯橡胶、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和氟丁橡胶。4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不饱和橡胶会被硫酸和铬酸的混合酸所降解,残留的饱和橡胶可以用红外光谱法或气相色谱法鉴定。
5试剂
在试验过程中除特殊规定外,只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进行本试验时,所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0-28批准850
1997-06-01实施
GB/T16583--1996
公认的健康和安全防护措施都应该是有效的5.1丙酮(GB686)。
5.2二氯甲烷。
5.3硫酸和铬酸混合消化液:将200g兰氧化铬(CrO3)溶于500mL水中,小心地边搅拌边加入150mL.硫酸(p=1.84Mg/m2),冷却至室温。6仪器
6.1红外光谱仪:以透射模式或吸收模式操作。6.2气相色谱仪:按GB/T6028。
6.3磁力恒温搅拌器:可控制(45士2)C。6.4不锈钢网:45μm(325自)。6.5电热板。
7分析步骤
7.1称取0.5~~1g磨细的硫化胶试料(精准至0.0001g)。假若橡胶是未硫化的,实验前应先硫化。7.2将试样放在150ml烧杯中,加50mL丙酮,在电热板上煮沸1min,然后倾去丙酮。稍稍加热烧杯内容物直至没有丙酮气味。
7.3加入50mL.酸消化混合液,把烧杯放在磁力恒温搅拌器上,在(45士2)℃,消化2h。注意不应让丙酮留在烧杯中,把酸混合液加到丙酮中会引起剧烈反应。7.4把溶液连同内容物倒在45μm不锈钢网上过滤,先用热水充分洗涤残渣,然后再用丙酮洗涤直至基本无黄色。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7.5假若有残渣,按7.8继续进行,若没有残渣,说明试样中没有丁基橡胶存在,但并不说明没有乙丙橡胶的存在。
7.6按7.1称取试料,7.2处理试料。加入30mL硫酸和铬酸混合消化液和20ml蒸馏水,把烧杯放在磁力恒温搅拌器上,在(45士2)℃消化3h,接着按7.4进行。7.7假若在不锈钢网上仍没有残渣,说明试样中也没有乙丙橡胶存在。试验到此结束。假若有残渣,按7.8继续进行。
7.8将7.5或7.7所得残渣收集在200mL烧杯中,把丙酮蒸干后加100mL二氯甲烷,在大于300C的电热板上将溶液蒸至30mL。
7.9用45μm不锈钢网过滤,将滤液收集在50mL烧杯中。7.10缓慢加热将二氯甲烷溶液蒸发至大约5~~10mL,接着按GB/T7764进行饱和橡胶的红外鉴定。或直接将7.5或7.7所得残渣按GB/T6028进行饱和橡胶气相色谱鉴定。7.11若须半定量测定饱和橡胶含量,重复7.1至7.7操作,然后将7.5或7.7所得残渣,在105C烘箱中烘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约30min),称量,再按GB/T13249通氮30min裂解后称量。根据裂解减量计算饱和橡胶在原样中的近似质量百分含量。851
GB/T17531--1998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TR9474:1993《橡胶与橡胶制品化学试验方法准确度和偏差的确定》。本标准所述准则是对GB4471—1984和GB/T14838—1993的补充。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化学工业部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玉芝。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10-200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 GB/T37649-2019 化妆品中硫柳汞和苯基汞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GB50508-2010 涤纶工厂设计规范
- GB/T22777-2019 数码信息历
- GB/T3289.26-1982 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型式尺寸 内接头
- GB/T33049-2016 偏光片用光学薄膜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 GB/T21666-2008 尿吸收辅助器具 评价的一般指南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 GB/T11982.2-1996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第2部分:有基材有背涂层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 GB/T35608-2024 绿色产品评价 绝热材料
- GB/T22807-2008 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 GB2998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胶基及其配料
- GB4943.1-2022 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