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一节:通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5 02:41:46
  • GB/T4958.10-1988
  • 现行

基本信息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无线通信>>33.060.30无线中继和固定卫星通信系统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4微波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7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8-05-26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刘运海
  • 起草单位:

    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 归口单位:

    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 主管部门:

    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第三部分描述的试验方法是通用的方法,适用于两个或多个分系统组成的仿真系统以下各节中所描述的试验方法,适用于传输频分复用(FDM)电话。黑白和彩色电视、声音节目以及基带数字信息各类系统的传输特性测试。第三部分应与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系统通用的测量”一起使用。 GB/T 4958.10-1988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 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一节:通则 GB/T4958.10-198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958.10—1988
idt IEC 487-3:1975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一节通则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equipment used in terrestrialRadiorelay systems
Part3:Simulated systems
Section One-General
1988-03-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1989-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
第一节通则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equipment used in terrestrialRadio-relaysystems
Part 3: Simulated systems
Section One-General
621.317.08
GB/T4958.10—1988
IEC487—3(1975)
本标准是国家标准《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系列标准之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487-3(1975)《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仿真系统的测量第一节1目的
通则》
本标准目的是在仿真系统所能代表的范围内,规定由仿真系统评价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总技术性能的试验方法。
2适用范围
本标准第三部分描述的试验方法是通用的方法,适用于两个或多个分系统组成的仿真系统。以下各节中所描述的试验方法,适用于传输频分复用(FDM)电话。黑白和彩色电视、声音节目以及基带数字信息各类系统的传输特性测试。
第三部分应与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系统通用的测量”一起使用。3术语和定义
下文给出的定义是对第部分第一节中定义的补充,3.1仿真系统(SimulatedSystem)个仿真系统由两个或多个分系统组成。它部分地代表一个实际工作的无线电接力系统。通过测量仿真系统所获得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一个要建立的实际系统的性能做出有意义的评价(见4.1条)。
3.2典型的仿真系统(TypicalSimulatedSystem)典型的仿真系统是能充分代表实际系统适合于系统定型试验的仿真系统。这种仿真系统由一些设计特点和制造工艺类似的并符合制造厂家通常的特性额定值范围的分系统组成。注:虽然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电接力系统,但是,典型系统的组成,可以由4.2条列举的一些基本配置中选择一种。3.3系统定型试验(Systemtypetest)系统定型试验是指对一个典型仿真系统进行规定的一系列试验。以确定某制造厂家所制造的分系统是否能组合成满足总技术要求的完整的无线电接力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88-03-28批准1989-02-01实施
4仿真系统的一般检查
GB/T4958.10—1988
第一部分已给出了分系统和仿真系统通用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只涉及仅适用于仿真系统的那些试验。
4.1仿真系统试验的局限性
对仿真系统进行的试验,应尽可能接近真实工作条件。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实际系统中所含的某些分系统,仿真试验配置中不能将它们包括进去。因此,仿直系统测量的结果,要应用到实际系统上时,受到下列限制:
4.1.1仿真系统不包含的一些分系统由于体积、价格等实际原因,仿真系统中一般不包括下列分系统:a.天线;
b.馈线;
正交极化分离器;
长的有损耗的中频电缆;
e.专用电源设备。
4.1.2由于缺少某些分系统而引起的显著影响仿真试验的设备配置中,不包含4.1.1条所列的分系统。因而会影响试验结果,在评价仿真系统性能时,必须考虑这一事实。
下面给出一些可能的影响作为指导无回波失真和频率牵引,因为没有馈线和天线;a.
无相邻波道干扰。因为仿真系统通常不含相邻波道,所以需要考虑可能由它们引起的干扰;b.
无同波道干扰。因为仿真系统无天线,原则上不会产生由其他方向(如在中间站上)的同频信号c.
背瓣接收而引起的同波道于扰:d。不存在由下列原因引起的同一站上发射机对接收机的干扰;相邻天线之间的旁瓣耦合,
使用装有正交极化分离器的共用天线;e.不能仿真传播效应,但非选择性衰落除外,f.仿真系统中,除指定路径外,工作于同频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还可能产生非正常路径的耦合。
考虑到仿真系统与实际系统比较所存在的局限性,必须对评价仿真系统试验时没有包括的影响作出估价。这可通过对分系统进行相关的测量和计算作出。分系统的测量方法,在第二部分:“分系统的测量”中描述,计算方法不属于本标准的内容,可以从其他技术文献中找到。可以推断,只要上述因素都考虑到,那么测量仿真系统性能的那些固有局限性是允许的。仿真系统和试验的细节,应由有关方面协商决定。4.2仿真系统的基本型式举例
有两类仿真系统:
a。一类是由几个分系统组成,但不能仿真实际系统,例如,调制器与解调器或发射机与接收机。b。另一类是仿真一个实际系统,例如多接力段/多波道系统。这类仿真系统是CCIR假设参考电路的一个仿真段。如果由几个波道组成,这类仿真系统更能代表实际系统。为了便于选择适用的仿真系统,下面给出几个例子。注:常在研制的早期阶段进行系统定型试验,那时可供使用的许多分系统数量还不够多。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较简单的配置。
图1是从第一部分第一节:“总则”的图1演变而来,图中画出了组成一个复杂系统的所有分系统。大多数仿真系统不需要图中所示的全部分系统。最简单的情况是基带环接或中频环接将调制器与解调器互连起来。
GB/T4958.10—1988
图2表示只有一个接力段的单向单波道系统,它是能够代表实际系统的最简单的仿真系统。其输入和输出端口可在基带,也可在中频。这类仿真系统不需要图1中所示的收发双工器Y。图3表示两个接力段的链路,两段之间的转接,可在基带也可在中频。如图中所示。射频频率f1和f1应从频率分配方案中选择一对频率作为“去”“来”方向的频率。图4为三对不相同的射频频率组成的六接力段仿真系统。由于仿真系统中一般都省去了正交极化分离器,所以只能使用奇数波道或偶数波道。在实际业务中,有了这些分离器可使相波道得到利用。图4所示六个接力段系统,表示基带或中频输入输出且中间站中频转接的实际系统,它仿真CCIR建议的频分复用/调频电话假设参考电路的一个380km长度的等质段,这个等质段被认为是完整仿真多接力系统的上限,实际上这个上限取决于可利用的波道数目。图4所示的系统既可以认为是仿真一个六段单向链路组成的实际系统,如图中所示,也可利用与图不相同的连接方法,再增加几个调制器和解调器去仿真一个每个接力段都包括三组双向链路的实际系统。因此可以测量以相同传输方向工作的奇数(或偶数)波道之间,以及工作于相反传输方向的波道之间的干扰。当连接成三波道单一接力段系统时,可进行双向系统的各种试验,包括保护用倒换设备的试验。对于传输电视信号的无线电接力系统来说,特别重要的情况是含有一对以上调制器/解调器的仿真系统。例如,利用图4的结构,若每对调制器/解调器相隔三个接力段,就可仿真含有两对调制器/解调器的系统。
注:①图3所示的两个接力段的链路和图4所示的六个接力段的链路所使用的设备,在工作条件下可组成一个单段多波道链路。
为了模仿由多个接力段引起的信号损伤,可在中频环回,也可在基带环回。这样可使射频信号在同一路径上交替方向传输共达六次。
②在中频环回时,应判明每个射频路径上的调制极性。即判明信号电平向正方向变化时,频率是升高还是降低。环回仿真系统每一接力段的调制极性,不必与实际系统相同,这样可使两种情况下的互调噪声特性不相同。4.3被测噪声特性
在仿真系统上进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接近地确定实际业务中所可能达到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按图1所示仿真系统中R和R'两点之间测出基带到基带的传输特性。4.3.1仿真系统噪声测量的输入测试信号频分复用系统的输入测试信号,在第三部分第四节:“频分复用电话传输的测量”中规定。电视传输系统的输入测试信号和测试程序在第三部分第三节:“黑白和彩色电视传输系统的测量”中规定。
可以规定其他的测试信号和测试程序。4.3.2仿真系统的噪声评定
仿真系统的噪声主要有三种:
周期性噪声,
随机噪声(包括互调噪声);
脉冲噪声(非周期性的)。
电源可能引入上述所有三种噪声。通常,不仅希望测出产生于仿真系统的总噪声功率,还希望测出各种不同来源引入的噪声功率所占比例,特别对随机噪声更是这样。随机噪声可能有四种来源;
与路径损耗有关的随机噪声;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与路径损耗无关的基本随机噪声,互调噪声(由于白噪声负载而引起的);干扰噪声。
GB/T4958.10—1988
通常,干扰噪声在仿真系统(如在4.2条中所描述的)中可以忽略。与路径损耗有关的随机噪声,是由接收机输入端产生的热噪声引起的。在调频系统中,接收机输出端归到与路径损耗有关的基带信噪比,在大部分载波电平范围内与接收机输入端的载噪比成正比,但在靠近调频门限的低电平端和靠近过荷点的高电平端不成正比。基本随机噪声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基带各级、调制器和解调器、行波管、本地振荡器等单元的热噪声。测量仿真路径损耗的射频衰减器两个位置上的噪声功率,可以计算出基本随机噪声和与路径损耗有关的随机噪声。
周期噪声可能是由与波道分配方案有关的射频干扰引起的噪声,也可能是由杂散基带信号引起的噪声。评价电源噪声时,必须考虑新式电源单元可能产生的宽频谱的杂散频率。脉冲噪声在仿真系统中并不重要。4.4串扰
仿真系统中,可能有两种串扰:基带设备之间,由电容耦合或其他不需要耦合产生的串扰;调频载波之间的串扰(例如,频率间隔不合适时,相邻调频载波之间的串扰)。1-45 -EF
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
GB/T4958.10—1988
仿真系统:
个接力段单向单波道
图3仿真系统:两个接力段单向、中频或基带转接5
附加说明:
GB/T4958.10—1988
图4仿真系统:六个接力段、单向、中频转接本标准由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