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GB)】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1994-05-05 15:00:00
  • GB4066-1994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13.220.30
  • 中标分类号:

    化工>>其他化工产品>>G85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6页
  • 标准价格:

    10.0 元

其他信息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上海消防科研所
  • 归口单位:

    公安部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B 4066-1994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 GB4066-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Sodium bicarbonate dry chemical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07202—1987《消防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一灭火剂-
干粉》。
GB 4066—94
代替GB4066-83
本标准规定了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碳酸氢钠为主料的干粉灭火剂。2 引用标准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6031
GB 1887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干粉灭火剂通用技术条件
GB13532www.bzxz.net
技术要求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主要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
碳酸氢钠含量,%
松密度+g/mL
吸湿率,%
抗结块性(针入度),mm
水性+s
0.250mm
粒度分布
试验方法
0. 250~~0. 125 mm
0.125~0.063mm
0.063~0.040 mm
底盘
耐低温性,s
电绝缘性,kv
喷射性能,%
灭火效能
碳酸氢钠含量
4.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5-05批准技术指标
≥82.0,厂方公布值土5.0
≥0.85,厂方公布值±0.10
2.00
≥16.0(表面松散)
5.0
0.0
厂方公布值士3.0
厂方公布值士6.0
厂方公布值士6.0
65.0
≤5.0
≥5. 00
≥90
三次灭火试验室少二次灭火成功1995-02-01实施
4.1.1滴定法(仲裁法)
4.1.1.1方法提要
GB 4066—94
干粉灭火剂试样破坏硅膜后,加热蒸馏水溶解过滤,取其滤液,以溴甲酚绿-甲基红为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4.1.1.2试剂
盐酸(GB 622):c(HCl)约为 0.1mol/L标准滴定溶液;;a.
甲基红指示液(2g/L):称取0.20g甲基红,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b.
溴甲酚绿指示液(1g/L):称取0.10g溴甲酚绿,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将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g/L)与甲基红乙醇溶液(2g/L))按3+1体积比混合,摇勾;
丙酮(GB686);
乙醇(95%)。
4.1.1.3
仪器
天平;感量0.2mg,
容量瓶:500mL,
移液管:50ml.
滴定管:50mL;
锥形瓶:250mL。
4.1.1.4
试验步骤
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2g,称准至0.0002g,于50mL烧杯中加3~4mL丙酮并不断搅拌。待丙酮挥发后,加热蒸馏水(60~70℃)溶解、过滤,用约250mL热蒸馏水洗涤不溶物,将滤液b.
和洗涤液均收集在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500ml,摇匀,即为待测溶液A。用移液管吸取50mL溶液A于锥形瓶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4.1.1.2d)。c,
用盐酸标准溶液(4.1.1.2a)滴定至试验溶液的颜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d.
煮沸2min,溶液颜色变回蓝色,冷却至室温。用盐酸标准溶液继续滴定至暗红色为终点。e.
4.1.1.5结果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总碱量,即碳酸氢钠含量z1。α(%)按式(1)计算:2(%)= :V 0. 084 01 × 100
Xm。
500
式中:
盐酸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V-—滴定所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mL:(1)
mo—— 试样质量,g*
0.08401—-与1.00mL盐酸标准溶液[c(HCI)=1.000 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1.2灼烧法
4.1.2.1仪器、设备
天平:感量0.2mg;
b.马福炉控温范围0~1100℃,分度值20℃;c.称量瓶:$50mm×30mm,
d,干燥器:$220mm。
4.1.2.2试验步
a.在已恒重的三只称量瓶中,分别称取已干燥的干粉灭火剂试样5g,称准至0.0002g。干粉灭火1
剂的干燥同4.3.2.2条。
GB 4066--94
将称量瓶置于马福炉内,在温度270~300℃,灼烧1h。b.
取出称量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45min,称量。c.
4.1.2.3结果
碳酸氢钠含量工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2(%) =
(ml m2) × 2. 709
×100
式中:m,---灼烧前于粉灭火剂试样质量,g;m2—灼烧后残留物质量·g,
2.709——-按碳酸氢钠计算之换算系数。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2松密度
4.2.1仪器
天平感量0.2g起
具塞量简:量程250mL,分度值2.5mLb.
秒表:分度值0.18。
c。
4.2.2 试验步骤
4.2.2.1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100g,称准至0.2g+置于具塞量简中。4.2.2.2以2s一个周期的速度,上下颠倒量简10个周期。4.2.2.3将具塞量简垂直静置3min后,记录试样体积。4.2.3结果
松密度D按式(3)计算:
式中m3—干粉灭火剂试样的质量+-牛粉灭火剂试样所占的体积,mL。平行试验结果之差不大于0.04g/mL,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3吸湿率
4.3.1仪器、设备、试剂
温恒湿系统:饱和氯化铵溶液的增湿系统(仲裁检验时采用)或调温调湿箱,夫平:感量0.2mg;
称量瓶:$50mm×30tm;
干燥器:220mm
(2)
*.*.(3)
氟化,化学纯。
注,饱和氯化铵增液增湿系统是以5 L/min 的流量,将通过饱和氯化铵溶液的空气通人增湿器,增湿器下部也装有饱和氧化铵溶液(见图 1)。
GB 4066—94
图1饱和氯化铵溶液的增湿系统
1-供气稳压缓冲装置;2—广口瓶;3-饱和氯化铵溶液?4—$250mm增湿器:5—内径6mm玻璃管;6—空气出口;7—增湿器孔板4.3.2试验方法
4.3.2.1将干粉灭火剂试样置于真空干燥箱内,真空度0.095~0.096MPa、温度50土2℃,干燥1h。4.3.2.2在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称取干燥的干粉灭火剂试样5g,称准至0.0002g。4.3.2.3将称量瓶免盖置于温度21土3℃,相对湿度78%的恒温恒湿系统内24h。4.3.2.4取出称量瓶,加盖置于干燥器中,静置15min称量,称准至0.0002g。4.3.3结果
吸湿率s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t3(%) ms = m
× 100
式中:ma-
ms+
-吸湿前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名;-吸湿后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8。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4抗结块性
4.4.1
仪器、设备、试剂
-(4)
ZS-A[型囊筛机:摆动次数285土10次/min,震击次数32士1次/min分,霆击高度4.0mm;恒温恒湿系统:同4.3.1条;
针入度仪,符合GB4509规定,精度0.1mm,标准针质量为50.00±0.05g,电热恒温干燥箱:精度士2℃;
烧杯:100mL
秒表:分度值0.1s;
氯化铵:化学纯。
4.4.2试验步骤
4.4.2.1在干燥、洁净的烧杯中,装满干粉灭火剂试样,用刮刀刮平表面。4.4.2.2
放在震筛机上,用夹具夹紧,囊动5min。在温度为21士3℃、相对湿度为78%的恒温恒湿系统内增湿24h。4.4.2.3
4.4.2.4移入温度为48土3℃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24h。4.4.2.5用针入度仪测其针入度。测定时针尖要贴近试样表面,针入点之间、针入点与杯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mm。针自由落入试样内5s后,记录针插入试样的深度,以毫米表示。每只烧杯的试样测三个针入点。
4.4.3结果
GB 4066—94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5,斥水性
4.5.1仪器
天平:感量0.2g
秒表:分度值0.1st
烧杯:100mL;
量筒:50mL.
4.5.2试验步骤
4.5.2.1在100mL烧杯中,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50g,称准至0.2g。4.5.2.2沿杯壁缓慢地加入50ml.水,在室温下静置5h。4.5.2.3使烧杯在2s内倾斜,直至倒置,观察试样结块情况,用秒表记录试样全部流下时间。4.5.3结果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6粒度分布
4.6.1仪器、设备
天平:感量0.2g
秒表:分度值0.1s:
ZS-A1型囊筛机:同4.4.1;
套筛:符合GB6003规定)200mm,网孔尺寸分别为0.250mm、0.125mm、0.063mmd.
0.040 mm,-个盖和一个底盘。
4.6.2试验步骤
4.6.2.1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50g,称准至0.2g,放人0.250mm顶筛内,下面依次为0.125mm、0.063mm、0.040mm筛和底盘,盖上顶盖。4.6.2.2将套筛装在筛机上,囊动10min。4.6.2.3分别称量留在每层筛上和底盘中的干粉灭火剂质量。4.6.3结果
干粉灭火剂在每层筛和底盘中的质量百分数按式(5)计算:r(%) =
式中:m6
m+-
ms× 100
-干粉灭火剂试样在每层筛和底盘中的质量,g;干粉灭火剂试样的质量·名。
取回收率大于98%的二次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7耐低温性
4.7.1仪器、设备
低温试验仪:控温范围0~—70℃,精度士1℃;a.
b.试管:$20mm×150 mms
天平感量0.2g*
d.秒表:分度值0.1s。
4.7.2试验步骤
4.7.2.1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20多,称准至0.2g,放入干燥、洁净的试管内。4.7.2.2将试管加塞后,放入一55℃环境中1h。4.7.2.3取出试管,使其在2s内倾斜,直至倒置,用秒表记录试样全部流下的时间。(5)
4.7.3结果
GB 4066---94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8电绝缘性
4.8.1仪器、设备
a.试验杯(见图2):试验杯有一对安装在同一轴线上的圆盘形苹板电极,杯体由不吸潮的高绝缘性材料制成。圆盘形电极任何部位与试验杯的距离不小于13mm。试验杯的顶部与圆盘形电极顶部距离不小于32mm。试验杯设计应便于拆卸、清理和磨光,且能使两个圆盘形电极间距离容易节;圆盘形平板电极由抛光的黄铜板制成,直径为25mm,厚度不小于3mm,边缘成直角,两电极间距离为2.50±0.01 mm。
XXXX
128
196
图2电绝缘杯
1—香蕉插头?2-杯体:3-挡片;4,5—电极;6—调节螺每;7调节垫片:8—垫片?9—弹簧垫片,10一紧固螺母b.升压变压器:由一个适当的低压电源供电,输出电压可连续升到5kV以上,CS-501型跌落试验台:最大跌落高度30mm,最大允许负荷50kg,频率范围0~1.667Hz连C.
续可调,下落加速度大于9.3m/s。4.8.2·试验步骤
4.8.2.7将试验杯装满干粉灭火剂试样,放在跌落台上夹紧。4.8.2.2以1Hz的赖率,下落高度为15mm的条件,跌落500次,使干粉灭火剂实。4.8.2.3将试验杯安装在升压变压器上,在漏电流1mA档的状态下迅速升压直至击穿为止,记录击穿电压值。
4.8.3结果
取二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4.9喷射性能
4.9.1方法1(仲裁检验)
4.9.1.1仪器、设备
2.25kg干粉专用喷射器(见图3):喷射器容量2.25kg,推进气体(CO2)40士4名,喷射器内高a.
度375mm,喷射器内径90mm,喷射管内径10mm,喷嘴直径4.25mmb,CS-501型跌落试验台:同4.8.1条,15
GB 4066—94
215
图3
1出粉管,2出粉接头,3一胶管总成;4—瓶体,5一箍带,6—CO,气瓶:7一气头总成:8—铅封:9一保险丝;10—自攻螺丝:11-—压把总成,12-干粉灭火剂c.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土2℃d.台秤:精度0.05kg。
4.9.1.2试验步骤
将质量为2250×D士10的干粉灭火剂试样装入专用喷射器(其中D为试样的松密度),并,
将二氧化碳贮气瓶装到喷射器的器头上,然后把器头紧固在专用喷射器上。b.
c,
将喷射器固定在跌落试验台上,以0.417Hz的频率,从25.0士1.5mm的高度跌落250次。将喷射放在49士2℃的干燥箱内8h。d.取出喷射器,充压5s后开始喷射,直至压力消失。称量喷射器内剩余的干粉灭火剂质量。e.
4.9.1.3结果
喷射率xs,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6)计算:rs(%) =
式中:mg
mg -

-喷射前喷射器内干粉灭火剂的质量,g;喷射后喷射器内干粉灭火剂的质量,8。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4.9.2方法1
4.9.2.1仪器、设备
X 100
(6)
GB 4066--94
容积8.5土0.3L的干粉灭火器(符合GB4351):推进气体(CO,)180士5g,虹吸管内径12.0mm,虹吸管距简底的距离15mm,喷嘴直径11.5mm,简体直径160mm,喷管长600mmzb.
振动台:振幅3mm,频率10~80Hz;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士2℃;
台秤:精度0.05kg;
秒表:分度值0.1s。
4.9.2.2
试验步骤
将8kg干粉灭火剂试样装入干粉灭火器内。将干粉灭火器固定在振动台上。在振幅1.27mm、频率34Hz的条件下,振动30min。将干粉灭火器放在54士3℃的电热鼓风箱内24h。取出干粉灭火器,静置至室温,装上贮存在20士5℃的二氧化碳贮气瓶。充压5s后开始喷射,直至压力消失。称量干粉灭火器内剩余的干粉灭火剂的质量。4.9.2.3结果
喷射率r按式(7)计算:
m1o - mn × 100
αg(%) =
m10
式中:m1o——喷射前灭火器内干粉灭火剂的质量,gmu-
喷射后灭火器内干粉灭火剂的质量,8。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4.10灭火效能
4.10.1B类火灭火试验
4.10.1.1仪器、设备
a。秒表:分度值0.1s,
b.风速仪:
MF3标准干粉灭火器,符合GB13532中第5.8条!燃料:90号车用汽油(符合GB484规定)或70号汽油(符合GB489规定)B类火钢质油盘(见图4):直径1484mm,高150mm,壁厚2.5mm。$1484
2.5
图4B类火钢质油盘
4.10.1.2试验步骤
(7)
a.试验温度为0~30℃,风速不大于3m/s。b.在油盘内加20L水后倒入55L燃料(符合4.10,1.1)条规定。并使油盘中各点的燃料深度不小于15mm,但不大于50mm
C.点火、预燃时间60s。
用灭火器灭火。开始时操作者与油盘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以后操作者可在任何距离移动进d.
行灭火。在灭火过程中,操作者不得接触油盘。4.10.1.3结果
GB 4066—94
火焰全部熄灭为灭灭试验成功。三次试验二次灭火即为合格。4.10.2C类火灭火试验,若符合集.10.1的要求,认为其具有扑灭C类火的灭火效能。5检验规则
5.1批,组的定义:
群,批是指一次投料于加工设备中制得的均匀产品:。组是包括批或多批(不避过25t),并且是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用相同原料和工艺生产的产品。
5.2干粉灭火剂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干粉灭火剂都符合本标准要求,每批、组出厂的产品都要附有质量合格证明。5.3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财和试验方法,对所收到的干粉灭火剂的质量进行检验,验证其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5.4取样:
5.4.1为了保证样品与总体的一致性,取样要有代表性。型式检验样品应从用厂检验合格产品中取样。取样前应将产品混合均匀,每项性能在检验前也应将样品混合均匀。
5.4.2按“组”或“批\取样,都应随机抽取不少于40kg样品。所取的受检样品必须贮存于洁净,干燥、密封的专用容器内。
5.5出厂检验:应按本标准中第4.1~4.7条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5.6型式检验:应按本标准中第4章规定的全部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鉴定或老产品的转广生产时;正式生产后,如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正式生产时的定期检验
d。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5.?检验结果判定: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的结果必须符合本标准第3章技术要求。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应重新自两倍包装中取样。复检后如仍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为不合格产品。6标志、包装、运输和觉存
6.1标志
每个包装上都必锁清晰、牢固地标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商标、标准编号、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合格标记、重量及适用于火灾类别的说明和简单的建存保管要求等。6.2包装
干粉灭火剂应密封在塑料袋内,塑料袋外应加保护包装。6.3运输及贮存
牛粉灭火剂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处运输中应避免淋,防止受潮和包装袋被摄。附加说明:
本标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主要起草人许春元、王允培、刘玉恒。1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推荐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