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1-15 18:33:19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13052-2021

  • 标准名称: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Cotton and lyocell blended grey fabric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1-08-21
  • 实施日期:

    2022-0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6.0
  • 出版日期:

    2022-01-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孙红春、刘京艳、左舒文、许正付、邓小红、祝文斌、张毅、谢黎君、贺文婷
  • 起草单位:

    淄博银仕来纺织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浙江玉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君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10)
  • 提出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相关标签:

    赛尔 纤维 混纺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要求、试验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机织生产的精梳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30
CCsW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3052—2021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Cotton and lyocell blended greyfabric2021-08-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FZ/T13052—202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22年1月第一版
字数22千字
印张0.75
2022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36456定价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FZ/T13052—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淄博银仕来纺织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浙江玉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君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红春、刘京艳、左舒文、许正付、邓小红、祝文斌、张毅、谢黎君、贺文婷。1范围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FZ/T13052—2021
本文件规定了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要求、试验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机织生产的精梳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06—2018棉本色布
GB/T2910.6全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6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GB/T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4666
GB/T4668
GB/T6529
GB/T8170
GB/T17759
FZ/T10004
FZ/T10006
FZ/T10009
3术语和定义
纺织品机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检验规则本色布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检验方法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标志与包装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分类和标识
4.1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产品品种、规格分类,根据用户需要,按附录A规定。4.2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产品标识:经纱原料混纺比经纱线密度(tex)/纬纱原料混纺比纬纱线密度(tex),经密(根/10cm))/纬密(根/10cm),幅宽(cm),织物组织。示例:LY/JC70/309.8/LY/JC70/309.8681.0/472.5269.05/3经面缎纹。其中:
LY/JC70/309.8/LY/JC70/309.8——表示经纱为70%莱赛尔纤维与30%精梳棉混纺纱,线密度为9.8tex;纬纱为70%莱赛尔纤维与30%精梳棉混纺纱,线密度为9.8tex;681.0/472.5——表示经密681.0根/10cm,纬密472.5根/10cm269.05/3经面缎纹——表示幅宽为269.0cm,5枚3飞经面缎纹。1
FZ/T13052—2021
5要求
5.1项目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织物组织、幅宽偏差率、密度偏差率、纤维含量偏差、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偏差率、断裂强力偏差率、棉结疵点格率7项,外观质量为布面疵点1项。5.2分等规定
5.2.1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的为等外品。5.2.2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评等以匹为单位,织物组织、幅宽偏差率、布面疵点按匹评等,密度偏差率、纤维含量偏差、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偏差率、断裂强力偏差率、棉结疵点格率按批评等,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中最低一项品等为该匹布的品等。5.2.3成包后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长度按双方协议规定执行。注:通常每匹布以40m计。
5.3内在质量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分等规定按表1、表2。表1
内在质量分等规定
织物组织
幅宽偏差率*/%
密度偏差率/%
纤维含量偏差/%
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偏差率/%断裂强力偏差率/%Www.bzxZ.net
按设计规定
按产品规格
按产品规格
按产品规格
按设计标称值
按设计断裂强力
注1:织物组织对照贸易双方确认样评定。注2:幅宽、经纬向密度保证成包后符合表中规定。经向
注3:密度偏差率、断裂强力偏差率规定降到二等为止。当幅宽偏差率超过十1.0%时,经密负偏差不超过一2.0%。优等品
符合设计要求
-1.0~+1.2
-1.2~+1.2
-1.0~+1.2
—2.0~+2.0
棉结症点格率分等规定
织物分类
平纹织物
织物总紧度/%
75以下
75及以上
优等品
一等品
符合设计要求
-1.0~~+1.5
-1.5~+1.5
—2.5~+2.5
-5.0~+5.0
棉结疵点格率/%
二等品
符合设计要求
-1.5~+2.0
-3.0~+3.0
-5.0~+5.0
一等品
织物分类
斜纹织物
缎纹织物
表2棉结疵点格率分等规定(续)织物总紧度/%
85以下
85及以上
90以下
90及以上
注:棉结疵点格率超过表2规定降到二等品为止。外观质量
布面疵点允许评分数的规定
1每匹布的布面疵点允许评分数规定按表3。5.4.1.1
优等品
FZ/T13052—2021
棉结疵点格率/%
一等品
布面疵点允许评分数分等规定
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
优等品
一等品
每匹布允许总评分按式(1)计算,按GB/T8170修约成整数。A=aXLXW/100
式中:
每匹布允许总评分,单位为分;布面疵点允许评分数,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分/100m);L匹长,单位为米(m);
幅宽,单位为米(m)。
一匹布中所有症疵点评分加合累计超过允许总评分为降等品。布面疵点处理的规定
二等品
0.5cm以上的豁边、1cm及以上的破洞、烂边、稀弄、不对接轧梭,2cm以上的跳花等六大疵点,应在织布厂剪去。
5.4.2.2金属杂物织人,应在织布厂挑除。凡在织布厂能修好的疵点,应修好后出厂。5.4.2.3
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
假开剪的症点应是评为4分或3分不可修织的疵点,假开剪后各段布都应是一等品。凡用户允许假开剪和拼件的,可实行假开剪和拼件。假开剪按二联匹不允许超过2处,三联匹及以上不允许超过3处。
假开剪和拼件率合计不允许超过20%,其中拼件率不得超过10%。假开剪位置应作明显标记。
FZ/T13052—2021
6试验和检验方法
6.1幅宽、长度测定按GB/T4666执行。6.2密度测定按GB/T4668执行。
6.3纤维含量测定按GB/T2910.6执行。6.4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测定按附录B执行,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偏差率按式(2)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G=ml-m、
式中:
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偏差率,%;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实测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标称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注: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标称值为客户要求或面料设计目标值,按贸易双方协议商定。(2)
6.5断裂强力测定按GB/T3923.1执行,断裂强力偏差率按式(3)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式中:
F—断裂强力偏差率,%;
Q断裂强力实测值,单位为牛顿(N);Q断裂强力设计值,单位为牛顿(N)。6.6棉结疵点格率检验按FZ/T10006执行。6.7
外观质量检验按GB/T17759执行。7检验规则
按FZ/T10004执行。
8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8.1标志和包装:按FZ/T10009执行。.(3)
8.2运输和贮存: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包装破损,产品受潮。产品应贮存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确保产品不发生霉变等变质现象。9其他
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可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附录A
(规范性)
技术条件制定规定
FZ/T13052—2021
A.1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技术条件的制定,除下列规定外,均按GB/T406一2018附录A执行。
A.2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原料代号为:精梳棉为JC、莱赛尔为LY。混纺比的写法规定为:含量多的纤维/含量少的纤维,当两种纤维含量相同时,纤维含量排列顺序可任意。例如:精梳棉含量60%,莱赛尔纤维含量40%,写为JC/LY60/40。A.3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莱赛尔纤维的公定回潮率为13.0%。A.4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可按棉与莱赛尔纤维干燥质量百分率计算,也可按棉与莱赛尔纤维公定质量混纺比例计算,按式(A.1)和(A.2)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W
We×Ac+Wty×Ary
式中: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纱线的公定回潮率,%;棉、莱赛尔纤维的公定回潮率,%;Wc.Wix
Ac、A-
Bc、BLy
示例:
一棉、莱赛尔纤维的干燥质量百分比例,%;棉、莱赛尔纤维的公定质量混纺百分比例,%。65/35棉/莱赛尔纤维混纺纱公定回潮率的计算:65×8.5+35×13.0
(A.1)
A.5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纱线的公英制线密度按式(A.3)换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式中:
T,一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N.
一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纱线的英制支数,单位为支(S)。(A3)
A.6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织物的断裂强力以5cm×20cm布条的断裂强力表示,织物的断裂强力设计值按式(A.4)计算,按GB/T8170修约为整数。Q=P.×N×K×T
2×100
(A.4)
FZ/T13052—2021
式中: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的断裂强力设计值,单位为牛顿(N);p。——单根纱线一等品标准断裂强度,单位为厘牛每特克斯(cN/tex);N
平纹组织
斜纹组织
缎纹组织
织物中纱线标准密度,单位为根每十厘米(根/10cm);织物中纱线强力的利用系数,K值见表A.1。表A.1
织物组织
哔叭、斜纹
华达呢、卡其
细特及以上
细特及以上
中特及以上
中特及以上
纱线强力利用系数
紧度/%
0.96~1.05
0.91~1.00
0.88~0.97
0.95~1.03
1.03~1.16
0.91~1.11
0.86~1.06
1.12~1.22
1.05~1.15
1.04~1.19
0.98~1.06
紧度/%
33~45
0.81~0.96
0.78~0.93
0.78~0.93
0.81~0.93
0.81~0.93
0.94~1.14
0.94~1.14
0.94~1.14
0.90~1.10
0.88~0.98
1.13~1.20
注1:织物紧度在表中规定的紧度范围内时,K值按比例增减;织物紧度小于表中规定的紧度范围时,则按比例递减。如织物紧度大于表中规定的紧度范围时,则按表中最大的K值计算。注2:表内未规定的股线,按相应单纱线密度取K值(例14texX2按28tex取K值)。注3:纱线按粗细程度分为特细、细特、中特、粗特4档。特细:9.8tex及以下(60*及以上);细特:9.8tex~14.8tex(60*~40);中特:14.8tex~29.5tex(40*~20*);粗特:29.5tex以上(20*以下)。6
B.1原理
附录B
(规范性)
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测定方法FZ/T13052—2021
测量试样烘前质量和实际面积,再裁剪布条进行退浆试验,根据布条退浆前质量及退浆后干燥质量,计算出试样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B.2设备和用具
天平:分度值为0.01g。
2烘箱:能保持温度105℃士3℃。3电炉。
B.2.4玻璃烧杯:容量50mL~3000mL。B.2.5
5玻璃瓶:125mL~1000mL。
量筒:容量25mL~1000mL。
剪刀。
钢尺:分度值为1mm。
玻璃棒。
干燥器。
试剂准备
蒸馏水:三级水。
硫酸(H2SO.):1.84g/mL。
碘(I2):分析纯。
碘化钾(KI):分析纯。
硼酸(HBO:):分析纯
B.4操作程序
B.4.1取样
在同批布匹中随机抽取3匹布样,每匹布样剪取宽度为0.5m的整幅试样,试样距布端1m以B.4.1.1
上取样,要具有代表性,布面平整,不能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B.4.1.2将试样展开,置于GB/T6529规定的标准状态下调湿24h及以上。B.4.1.3调湿后的试样两边剪去2cm,四周修整平齐,置于平板上,量其长度(L,)与宽度(W,)。每块试样测量中央及两边3处位置(距布边10cm),精确至0.1cm,取3个数值的算术平均值;然后试样称量,精确至0.01g,作为试样的烘前质量(m2)。B.4.2试验用液的制备
B.4.2.126.4%硫酸工作液的配制:在1000mL玻璃烧杯中放置蒸馏水500mL,用量筒取1.84g/mL的硫酸备用液100mL,缓缓注入玻璃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待完全混合后,冷却至室温,然后移入1000mL玻璃瓶中,制成质量分数为26.4%硫酸工作液备用。FZ/T13052—2021
B.4.2.2稀碘液的配制(检验淀粉及变性淀粉用):在50mL玻璃烧杯中置碘1g、碘化钾3g、蒸馏水3mL,加温使碘溶解,然后倒入1000mL蒸馏水中,搅勾,移入棕色玻璃瓶中,制成稀碘液备用。B.4.2.34%质量分数硼酸溶液的配制:取2g硼酸于1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48g,搅拌使其溶解备用。
B.4.2.4碘-硼酸溶液的配制(检验纯PVA用):取4%质量分数的硼酸溶液1.5mL,加入碘溶液15mL,混和,贮于棕色玻璃瓶中。B.4.3退浆试验
B.4.3.1沿试样幅宽方向,裁剪10cm宽整幅的布条(四边各拉去数根纱以免脱落),称得布条的质量(退浆布条的退浆前质量为g1),精确至0.01g。B.4.3.2将退浆布条在沸水中预处理10min。B.4.3.3按照配比(布条的退浆前质量1g:26.4%硫酸工作液0.7mL:蒸馏水35mL),在玻璃烧杯中依次加人蒸馏水和硫酸工作液(B.4.2.1),放在电炉上煮沸,然后放入布条继续煮沸至40min(可在煮沸15min时,补充适量沸水至原液面)。B.4.3.4滤纸过滤,取出布条及松散纱线和毛羽,用热水漂洗3次~4次,除去余水,置于平面玻璃上。B.4.3.5用稀碘液(B.4.2.2)滴定检查淀粉(包括变性淀粉)是否退净。退浆布条不显蓝色或素色,则表明浆已退净;如显蓝色或紫色,表明布条浆料未退清。B.4.3.6用碘-硼酸溶液(B.4.2.4)滴定检查PVA是否退净,退浆试样显黄色则表明PVA浆已退净;如显蓝绿色或显绿转棕红色,表明试样中PVA浆未退清。B.4.3.7若浆料未退净,应按B.4.3.3继续退浆,直至退净为止。B.4.3.8将已退浆并洗净的试样及收集的松散纱线、毛羽除去余水,放入105℃士3℃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其退浆后的干燥重量(g2),精确至0.01g。B.5结果计算
按式(B.1)计算织物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取3块试样的平均值,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mz×10°×g2
m1=L,×W,Xgi
式中:
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试样的烘前质量,单位为克(g);布条的退浆后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试样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布条的退浆前质量,单位为克(g)。FZ/T13052-2021
码上扫一扫正版服务到
(B.1)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2-3645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FZ/T 13052-2021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FZ/T 13052-2021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FZ/T 13052-2021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FZ/T 13052-2021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FZ/T 13052-2021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布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