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GB国家标准】 /LEC 60974-5;2007 弧焊设备第5部分:送丝装置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8-13 18:31:54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15579.5—2013

  • 标准名称:

    /LEC 60974-5;2007 弧焊设备第5部分:送丝装置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0.00 bytes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B 15579.5—2013/LEC 60974-5;2007.
1范围
GB 15579的本部分规定了弧焊和类似工艺所用送丝装置的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送丝装置与焊接电源之间可以是分体式的,也可以是一体式的。
送丝装置可与手工焊炬或机械导向的焊炬配套使用。
GB 15579.5不适用于IEC 60974-7中带焊丝盘的焊炬。
GB 15579.5不适用于IEC 60974-6中供非专业人士使用的送丝装置。注1。典型的类似工艺如电弧切割和喷涂。
注2。本部分不包括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579.1—2013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IEC 60974-1;2005,IDT)
IEC 60050-195国际电工术语﹐第195部分:接地与电击防护[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 (IEV)—Part 195:Earthing and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ic shock]
IEC 60529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Degrees of protection provided by enclosures (IP Code)]IEC 60974-7︰弧焊设备﹐第﹖部分:焊炬(枪)(Arc welding equipment—Part ?:Torches)
IEC 60974-10弧焊设备﹐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Arc welding equipment—Part 10;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 requirements]
3术语和定义
GB 15579.1—2013、IEC 60050-195和 IEC 60974-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挤压区域crushing zone
人体可能受到挤压伤害的部位。
注:两个运动的部件相向运动或某个运动的部件朝一个固定的部件运动时可能导致挤压危险。
3.2
送丝轮drive rolls
压紧焊丝并将机械力传送至焊丝的滚轮。
3.3
焊丝filler wire盘绕的填充金属丝。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5.16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579.5—2013/IEC60974-5:2007代替GB/T15579.5—2005
弧焊设备
第5部分:送丝装置
Arc weiding equipment-Part 5: Wire feeders(IEC60974-5:2007,IDT)
2013-11-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4-08-07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环境条件
试验条件
测试仪器
组件的符合性
型式试验
例行检验:
防触电保护
正常使用中的防触电保护(直接接触)发生事故时的防触电保护(非直接接触)额定输人电压
保护措施
输人回路的过流保护
电缆固定装置
辅助电源输出
进线孔
控制回路
吊运装置的绝缘
冷却系统
保护气
热性能要求
10机械要求
送丝装置
提升装置
倾斜稳定性·
焊丝的供给·
机械危险性的防护
GB15579.5—2013/IEC60974-5:2007GB15579.5—2013/IEC60974-5:200711.1
11.2说明
11.3内容
12送丝速度的指示·bzxZ.net
使用说明书及标识
13.1使用说明书.
13.2标识·
附录A(规范性附录)送丝速度变化率的测定A.1负载变化所引起的送丝速度变化率A.2输人电压变化所引起的送丝速度变化率A.3温度变化所引起的送丝速度变化率附录B(资料性附录)独立式送丝装置的铭牌示例8
GB15579.5—2013/IEC60974-5.2007本部分的第3章“术语和定义”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CGB15579弧焊设备涉及的范围为电弧焊机及其辅机具,预计结构是分为13个部分,分别是第1部分:焊接电源;
第2部分:冷却系统:
一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
第4部分:使用期间的检查和试验,第5部分:送丝装置:
第6部分:限制负载的手工金属弧焊电源;第7部分:焊炬(枪);
一第8部分:等离子切制系统的气路装置;第9部分:安装和使用;
第10部分:电磁兼容(EMC)要求;第11部分:电焊钳;
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第13部分:焊接夹钳。
本部分为GB15579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15579.5一2005《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5部分:送丝装置》。本部分与GB/T15579.5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适用范围进行了修订(见第1章);增加了组件的符合性要求(见5.3);一修改了外壳防护等级的要求(见6.2.1和表1);一增加了辅助电源输出要求(见6.8):对热性能试验方法进行了修改(见第9章);-增加了倾斜稳定性要求(见10.5);一给出了独立式送丝装置的铭牌编制原则和示例(见11.2和参见附录B):增加了冷却液和保护性气体在进出口处的标识要求(见11.3);修改了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见13.1)。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0974-5:2007《弧焊设备第5部分:送丝装置》。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GB/T2900.73—2008电工术语接地与电击防护(eqvIEC60050-195:1998);—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GB15579.7—2013弧焊设备第7部分:焊炬(枪)(IEC60974-7:2005,IDT):GB15579.102008弧焊设备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IEC60974-10:2007,IDT)。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南京市项瑞电机有限公司、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GB15579.5—2013/IEC60974-5:2007有限公司、浙江肯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华意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凯尔达电焊机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成都电气检验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汤子康、时久祥、舒振宇、朱宣辉、邱光、肖介光、吴月涛、褚华、邢军、潘颖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579.5—2005。
1范围
GB155/9.52013/1EC60974-5:2007弧焊设备第5部分:送丝装置
GB15579的本部分规定了弧焊和类似工艺所用送丝装置的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送丝装置与焊接电源之间可以是分体式的,也可以是一体式的。送丝装置可与手工焊炬或机械导向的焊炬配套使用。本部分不适用于IEC60974-7中带焊丝盘的焊炬本部分不适用于IEC60974-6中供非专业人士使用的送丝装置。注1:典型的类似工艺如电弧切割和喷涂。注2:本部分不包括电磁兼容性(EMC)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579.12013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IEC60974-1:2005,IDT)IEC60050-195国际电工术语第195部分:接地与电击防护[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Vocabulary (IEV)-Part 195: Earthing and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ic shock]IEC60529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Degreesofprotectionprovidedbyenclosures(IPCode)]IEC60974-7弧焊设备第7部分:焊炬(枪)(Arcweldingequipment—Part7:Torches)IEC60974-10弧焊设备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Arcwelding equipment-Part10: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requirements3术语和定义
GB15579.1—2013、IEC60050-195和IEC60974-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crushing zone
挤压区域
人体可能受到挤压伤害的部位。注:两个运动的部件相向运动或某个运动的部件朝一个固定的部件运动时可能导致挤压危险。3.2
送丝轮driverolls
压紧焊丝并将机械力传送至焊丝的滚轮。3.3
焊丝filierwire
盘绕的填充金属丝。
fillerwiresupply
焊丝的供给
焊丝的起源处,通过它将焊丝送至传送机构中。1
GB15579.5—2013/IEC60974-5:20073.5
送丝管liner
输送焊丝的管道,可作为电缆软管的组成部分。3.6
maximumload
最大负载
送丝装置在额定速度调节范围内,达到额定输人电流所施加的机械负载。3.7
额定送丝速度范围ratedspeedrange制造商规定的每种规格焊丝的送丝速度范围。3.8
traiedi suppiycurrent
额定输入电流
送丝装置在最大负载时的输人电流有效值。3.9
熔化极wireeiectrode
传输焊接电流的实芯或管状焊丝。3.10
送丝控制wire-feed contro
用于控制送丝速度、操作程序和其他必要条件的电子或机械或机电配合的部件。注:送丝控制部分可以置于送丝装置内部,也可以单独放置。3.11
送丝装置wirefeeder
将焊丝输送至电孤或熔池,并能进行送丝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可带或不带送丝电源。4环境条件
按GB15579.1—2013的相关要求。5试验
5.1试验条件
按GB15579.1—2013的5.1相关要求。5.2测试仪器
按GB15579.1—2013的5.2相关要求。5.3组件的符合性
按GB15579.1—2013的5.3相关要求。5.4型式试验
所有的型式检验都应在同一台送丝装置上进行。下列型式检验应按如下的顺序进行:a)一般目测检验(见GB15579.1--2013的3.7);2
GB15579.5—2013/IEC60974-5:2007b)绝缘电阻(见GB15579.1-2013的6.1.4)(初步检验);外壳(见GB15579.1—2013的14.2);c)
提升装置(见10.3);
跌落试验(见10.4):
外壳防护(见6.2.1);
绝缘电阻(见GB15579.1—2013的6.1.4);g
h)介电强度(见GB15579.1—2013的6.1.5):i)
一般目测检验(见GB15579.1—2013的3.7)。本部分中上述未提及的其他检验可按任何方便的顺序进行。5.5例行检验
每台送丝装置都应依次通过下述例行检验:a)一般目测检验(见GB15579.1一2013的3.7)保护性导体的连通性(见GB15579.1-2013的10.4.2)(如果有);b)
介电强度(见GB15579.1-2013的6.1.5)c
d),——般目测检验(见GB15579.1—2013的3.7)。6防触电保护
6.1绝缘
按GB15579.1—2013的6.1相关要求。6.2正常使用中的防触电保护(直接接触)6.2.1外壳防护
送丝装置的最低防护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最低防护等级
试验部位
电机和控制回路的电压SELV
电机和控制回路的电压>SELV
和手工焊炬(枪)一起使用的送丝装置中潜在带电部分(例如:焊丝、焊丝盘,送丝轮)
和机械导向焊炬(枪)一起使用的送丝装置中潜在带电部分(例如:焊丝、焊丝盘、送丝轮)
注:见10.8。
室内使用
防护等级为IP23S的送丝装置可在户外存放,但不应在雨雪中无遮蔽的地方使用。外壳应能充足排水,残留的水不应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或降低安全性能。按IEC60529检查合格与否。
试验时,应将焊丝送人驱动系统中,且连接好所有外部接线。室外使用
如果本项试验后立即进行的介电强度试验符合GB15579.1-2013中6.2.1规定的要求,则认为3
GB15579.5—2013/IEC60974-5:2007送丝装置达到防水等级。
如果送丝装置具有防水结构,则本项试验后焊丝上应无水的痕迹。6.2.2电容器
按GB15579.1-2013的6.2.2相关要求。6.2.3输入电容器的自动放电
按GB15579.1—2013的6.2.3相关要求。6.3发生事故时的防触电保护(非直接接触)6.3.1输入回路和焊接回路的隔离按GB15579.1—2013的6.3.2相关要求。注:只需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中选择一种。6.3.2焊接回路与机架之间的绝缘焊接时有可能带电的部分(如:填充丝、焊丝盘、送丝轮)应与送丝装置的机架或其他采用基本绝缘的构件绝缘(见GB15579.1一2013的表1和表2)。按GB15579.1一2013的6.1要求检查其合格与否。6.3.3内部导体及其连接
按GB15579.1—2013的6.3.4相关要求。6.4额定输入电压
额定输人电压应由符合GB15579.1一2013中11.5要求的焊接电源供给或由满足6.5要求的电源供给。
6.5保护措施
如果送丝装置的额定输人电压由焊接回路供给或为安全特低电压(SELV),则不要求外露导电部件与保护性导体相连。
如果送丝装置的额定输人电压高于SELV,则外露导电部件应与保护性导体相连。保护性导体的接线端应通过螺钉或其他紧固件固定在送丝装置的机架或外壳上,螺钉或紧固件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拆卸。不需要用焊接的方式紧固保护性导体接线端。不能将焊接回路和与之相连的导电部件连接到保护性导体上。当采用保护性导体时,应防止由于泄漏电流而造成的损坏。例如,可在保护性导体回路中设置检测泄漏电流的装置以在发生故障时切断焊接回路,或采取对有关金属部件绝缘的方法,如通过外壳绝缘。通过目测和模拟下列故障检查其合格与否:a)施加不超过保护性导体所规定的额定电流值的电流:b)保护性导体中通以最大额定焊接电流而不损坏。6.6输入回路的过流保护
内部线路应采用诺如熔断器、断路器之类的过流保护装置加以保护。如果送丝装置是与专用焊接电源配套使用的,则过流保护装置可以放置在焊接电源内部。通过目测检查其合格与否。
6.7电缆固定装置
GB 15579.5—2013/IEC60974-5:2007如果送丝装置的输人电压比安全特低电压(SELV)高,且不是由焊接回路供电的,则其输人电缆的固定装置应满足GB15579.1—2013中10.5的要求。6.8辅助电源输出
按GB15579.1—2013的11.6相关要求。6.9进线孔
按GB15579.1—2013的10.6相关要求。6.10控制回路
按GB15579.1—2013的第12章相关要求。6.11吊运装置的绝缘
如果焊接过程中送丝装置需要悬挂起来,则悬挂装置应与送丝装置的外壳电气绝缘。使用说明书中应给出警示性的说明,以告知使用者当采用支撑物方式支撑送丝装置而不是悬挂送丝装置时,送丝装置的外壳和支撑物之间应绝缘。通过目测检查其合格与否。
7冷却系统
液体冷却的送丝装置应能在送丝装置进口处压力为0.5MPa、温度为70℃的情况下正常运行,无泄漏现象。
施加0.75MPa的力、持续30s,通过测量和目测检查其合格与否。8保护气
如果保护气通过送丝装置,则在气阀关闭、进气压力为0.5MPa的情况下,送丝装置应能正常运行,无泄漏现象。若有多个气阀,则应分别进行测试。堵住出气口,在进气口处施加0.75MPa的压力,持续30s,通过目测检查其合格与否。9热性能要求
如果采用手工焊炬,送丝装置应能在60%负载持续率下(6min通,4min断)运行而不超过各部件的额定温度。
如果送丝装置与焊接电源处于同一个机箱内,则送丝装置应能在焊接电源所规定的最大负载持续率和相应的额定最大焊接电流下正常工作。如果采用机械导向的焊炬,送丝装置应能在100%负载持续率下运行而不超过各部件的额定温度。对于液体冷却的送丝装置,试验应在制造商推荐的最小冷却流量、最高冷却液温度的情况下进行。此外,在上述负载持续率所对应的6min通电期间,送丝装置按4s通、2s断进行循环操作,也应满足上述要求。
GB15579.5—2013/IEC60974-5:2007送丝装置内的带电部件应能承受额定焊接电流而不会出现下列情况:a超过带电部件规定的温升限值:b)超过GB15579.1—2013表7规定的表面温度。按GB15579.1-2013的7.2要求,对送丝装置施加制造商规定的最大负载,通过测量检查其合格与否。
10机械要求
10.1送丝装置
送丝装置的结构和装配应具有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所需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在最小电气间隙的情况下不出现电击或其他危险,并应对运动部件(如皮带、滑轮、风扇和齿轮等)加以防护。经10.1~10.4试验后,送丝装置应符合本部分要求。试验后,允许结构件或外壳有些变形,但不能增加触电等危险性心
易接近部件应无可能伤人的锐边、粗糙表面或凸出的部分。经10.1~~10.7的试验后,日测检查其合格与否。10.2外壳
按GB15579.1一2013的14.2相关要求。10.3提升装置
按GB15579.1—2013的14.3相关要求。将送丝装置装上其设计规定的最大重量的焊丝盘,不包括其他附件,检查其合格与否。10.4跌落
按GB15579.1—2013的14.4相关要求。将送丝装置装上其设计规定的最大重量的焊丝盘,不包括其他附件,检查其合格与否。如果送丝装置是固定式的,如永久性地固定在机械设备上,则不做此项试验。10.5倾斜稳定性
按GB15579.1—2013的14.5相关要求。10.6焊丝的供给
10.6.1焊丝支撑架
焊丝的支撑架应具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支撑制造商推荐使用的装有最大重量的焊丝盘。通过目测和10.4试验检查其合格与否。10.6.2焊丝盘止动装置
焊丝盘的止动装置应设计成在正常转动、起动和停止期间不会造成松动或焊丝盘脱离其安装位置的现象。
通过目测和下列试验检查其合格与否。送丝装置装上制造商推荐的装有最大重量焊丝的焊丝盘后,将送丝装置放置在与水平面成15°角的平面上,以便在焊丝盘止动装置上产生最大负载。送丝装置在最高送丝速度下不断地起动和停止100次。止动装置应无松动现象。o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GB 15579.5—2013/LEC 60974-5;2007 弧焊设备第5部分:送丝装置
GB 15579.5—2013/LEC 60974-5;2007 弧焊设备第5部分:送丝装置
GB 15579.5—2013/LEC 60974-5;2007 弧焊设备第5部分:送丝装置
GB 15579.5—2013/LEC 60974-5;2007 弧焊设备第5部分:送丝装置
GB 15579.5—2013/LEC 60974-5;2007 弧焊设备第5部分:送丝装置
  • 热门标准
  • GB国家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